首页 优秀范文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6 16:01:18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第1篇

 

—、GCSE考试面临的现实挑战

 

英国GCSE考试推出后,在不断发展完善并获得社会普遍认可的同时,也引发持续的讨论和争议,更有主张要求废除GCSE考试制度。其中原因值得解析和深思。

 

(一)考试组织

 

英国GCSE考试在地方层面上主要由各考试委员会负责组织和管理。目前,评价与资格联盟(AQA)、牛津剑桥与皇家艺术协会考试委员会(OCR)、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考试机构(Edexce)、威尔士联合教育委员会(WEC)和北爱尔兰课程、考试与评价委员会(CCEA)五个考试委员会承担着GCSE课程安排、考试评价,以及向达到既定标准的考生授予资格证书的职责。由于考试委员会为非官方机构,为了筹集更多的经费,考试委员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果某个考试委员会考试难度增加,学生分数下降,那么选择这个考试委员会的学校就会减少,该机构的收入也会减少,所以各考试委员会竞相降低考试难度。英国调查机构尤格夫(yougoV的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GCSE考试变得简单,只有6%的受访者认为考试比以前更难。2]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避免被市场淘汰,各考试委员会还纷纷推出考前辅导。对于考试委员会来说,这种辅导在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同时又给其带来不菲的收益。但对学生来说,这会加重负担,也增添了不正当竞争的机会。此外,考试组织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弊病。2012年6月,GCSE英语考试就出现争议,多达167名考生因为质疑其所得的考分不公平,向高等法院提出诉讼。虽然高等法院在2013年2月驳回了有关指控,但这一风波也使GCSE考试的信誉跌至新的低点。3]

 

二课程安排

 

模块化课程以及允许_门课程在不同单元内进行多次教学和评价,是GCSE考试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但实践表明,GCSE课程模块时常难以被授予资格证书。英国资格与考试监督办公室(Otiqua}曾指出,以单元或零碎的方式组织课程使学生无法形成关于某学科深刻和全面的理解。而且,现行的模块式考试制度会鼓励学校和学生为考试而突击,不利于真正学习和掌握知识。不同科目在一年里有多次考试机会,难免挤占正常上课和学习时间,干扰正常学习计划。4]教育大臣戈夫(MichaelGov*}也对现行制度“像小鸟进食那样零散地分科考试,只能鼓励学校围绕考试来帮学生突击,而忽略真正的教与学”的弊端提出批评。5]教育部指出,GCSE模块化的课程安排是错误的。作为一种很小的资格证书,GCSE把两年时间再切分成很多小块是非常不合适的。而且允许重修重考的做法不仅是一种不适当的教育,也侵蚀了资格证书的基础。6]

 

(三评价方式

 

GCSE考试在考试评价方面饱受诟病的是内部评价。内部评价一直是GCSE考试的一个特色,起初主要是通过课程作业来进行,后来则更多的通过控制评价。®内部评价本来是一种可以有效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的评价方式,但采取控制评价后却产生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有些问题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在实践过程中,控制评价往往考察不到一门学科所应考察的方面。一些学科采取很高比例的控制评价方式,也扰乱和转移了教学和学习的时间,使得教学活动难以组织和实施。更严重的是,学校和学生的压力导致控制评价异化成为学生期末成果的反复准备直到能代表其最佳水平,因而时常出现评分过高的情况。据资格与考试监督办公室评估报告显示,学校更关心的是GCSE控制评价的易管理性,而在实践中控制评价助长了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而并没有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2012年GCSE英语考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过度强调校本控制评价,导致英格兰很多学校间分数的变异。在绩效措施的促使下,教师在控制评价中出现明显的打分过高的现象,学生基本上都可以获得C等以上成绩。7]

 

(四考试成绩

 

GCSE考试曰益变得可预测和刻板化,导致分数的膨胀和贬值。1988—2011年期间,GCSE分数在不断膨胀。其中,英语和数学获得C等以上学生的比例分别从36%和31%上升到72%和67%。同时,获得5门C等以上成绩的学生比例也在攀升,从2005年的44.7%增长到2011年的58.9%。2011年,有4.2%的学生取得10门以上A或A*的成绩,而2005年这一比例仅为2.5%。。]随着GCSE考试成绩的抬升,人们反而产生了疑问,高分能否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和技能?2012年4月,资格及考试监督办公室负责人格莱尼丝斯泰西(GenysStacey首次公开承认了分数贬值现象,“十多年来的分数贬值现象削弱了GCSE课程的价值,为了重建公众信心,考试结构和考试委员会需要整体改革”。9]教育大臣戈夫也坦陈,GCSE成绩的上升与学生学业的改善程度并不相称,学生学业状况没有得到怡当的认可,分数在不断膨胀。110]英国教育部在提交给议会的备忘录中指出,如果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断取得更高的分数,那么这些分数很可能对雇主来说失去了价值。分数的膨胀将导致难以有效甄别优秀学生,也掩盖了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

 

二、GCSE改革的政策指向

 

2010年11月,英国教育部白皮书《教学的重要性》(TheImportanceofTeachng,拉开了新一轮GCSE改革的序幕。白皮书承诺保证英国资格证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白皮书明确提出,要根据世界最佳水准来衡量16岁及以后的资格证书,使学生能够获得大学和雇主所尊重与欢迎的高质量的资格证书。12]

 

(一)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始终是英国各种教育改革的核心诉求,GCSE考试改革同样如此。虽然官方统计表明,2006~2009年期间英国学生在GCSE英语和数学获得C等以上的比例上升了8%。113但经合组织(OECD)PISA测验结果则显示,英国学生在主要科目的学业表现上呈下滑趋势。其中科学已从2000年的第4名下降到2006年的第14名和2009年的第16名,阅读能力从第7名滑到第17名和第25名,数学成绩从第8名滑到第24名和第28名。114]英国首相卡梅伦指出,英国国内关于教育标准降低和考试简单化等教育倒退现象的讨论越来越多。当我们原地踏步时,别人正在快速超越”。115]教育部也回应认为,教育体系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年复一年的改进,而应是追赶世界最优秀的教育体系。116]英国教育部负责学校事务的部长大卫劳斯(DavidLawS在议会下院发言表示,政府改革资格证书最主要的目标是恢复对教育标准的信心,确保资格证书质量达到国际最佳水平。[17]

 

(二强化适切性

 

由于GCSE考试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升学和就业,因此学生所受教育的适切性至关重要。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雇主、高校对中学毕业生的阅读和计算能力都表示失望。尤其在就业方面,有42%的雇主需要对新录用毕业生进行额外的培训。118]对此,教育大臣戈夫强调,应该使学生拥有现代工作场所所需的技能以及高深学习所需的知识,从而恢复雇主和学术界对GCSE考试价值的信心。119]英国教育部曾表示,当学生毕业后寻求就业岗位和进入劳动力市场时,他们应能够准确而有效的交流,而现行考试取消拼写、表达和语法方面单独评价的做法是错误的,并要求资格与考试监督办公室就如何更好考虑到所有学科考试中拼写、标点和语法的重要性提出建议。。0]资格与考试监督办公室在新的改革方案中也据此提出,改革后的GCSE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证明学生达到了相应的要求,为其继续从事学术性或职业性学习以及就业奠定基础。21]

 

(三推进教育公平

 

社会经济的不利处境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具有显著的影响。英国政府表示其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缩小11岁、16岁和19岁等几个阶段处境不利学生与其他同伴群体的学业差距。2但现行考试体制并没有很好地支持学业不良的学生。有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学业差距上学前就已存在,但在就学过程中不断扩大。2010~2011学年,英国取得5门C等以上成绩的学生比例为58.2%,而弱势群体学生达到该标准的仅占33.8%。英国政府承认,优秀学生的学业表现尚好,但他们与学业成绩最差学生间的巨大差距则凸显了教育系统的不公平。23]克莱格强调,改革是要提高所有儿童的教育标准,而非排斥任何儿童。24]大卫劳斯也指出,,改革是要将严格与促进公平和社会流动相结合。虽然改革将会提高考试的标准,但改革绝不会向任何青年人关闭大门”。25]英国教育部更是期望改革后的GCSE考试能够为学生提供_种近乎普遍性的资格证书,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参加核心学科考试,并提供能够认可其学业进展情况的等级分数。K]

 

(四延长教育年限

 

英国目前的义务教育年限为5~16岁。但英国政府在试图不断提高年轻人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年限,力争到2015年达到18岁。英国政府认为,此举既符合国家经济利益,也关系到所有青年人的经济利益。M因此,英国政府希望通过改革课程和资格证书,激励更多的学生留在教育或培训系统。据英国官方统计,目前在取得5门以上D-G等级成绩的学生中有18%在17岁或18岁离开教育和培训系统,相比之下,在取得5~7门A*-C等级的学生中该比例只有4%。28]截至2009年底,英国16~18岁学生中有18.3万名既没有接受教育与培训,也没有就业,占该年龄段学生总数的9.2%。英国教育部明确表示,应当对所有青少年学生给予高度的期望,确保他们能够接受教育到18岁以上。29]英国政府认为,由于要提高受教育年龄至18岁,而且20年前一些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如今正在超越英国,因此毋庸置疑要改革考试制度。30]

 

三、GCSE考试改革的路径选择

 

由于GCSE考试直接关系到很多学生曰后的生活,对学生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改革GCSE考试也成为英国教育部一项重要工作。教育大臣戈夫强调,当前的GCSE考试体制没有为学生的学业成功提供最佳的机遇。只有进行全面改革,才可能重获学生、雇主和继续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尊重与信心。32]

 

(一)英国中学文凭证书考试

 

英国中学文凭(EnglishBaccalaureate于2010年底就已开始实施,但它其实并非是_种独立的资格,而是衡量学生学业表现的一种绩效措施,主要用于衡量学生在GCSE英语、数学、科学、外语、历史和地理等核心学术性科目考试中,取得C等级以上成绩的情况。2012年9月,教育大臣戈夫在议会下院发表讲话,提出以“英国中学文凭证书”(EBC)取代现行的GCSE。随后不久英国教育部在咨询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对过去的资格证书进行重大改革,以EBC代替GCSE。33]此举主要目的是实现考试体系的现代化,形成真正严格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并且能够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平等机会的考试制度。34]

 

英国教育部在政策咨询文件《改革第四学段资格证书》(ReformingKeyStage4QualificationS中提出了EBC改革的主要内容。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EBC学科主要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和外语等核心学科。各学科涵盖学生16岁后继续从事高级学习以及就业所需的关键知识。按照政府提出的时间安排,新资格将于2015年9月开始首先在英语、数学和科学相关课程开始实施,并于2017年夏天举行新的考试。历史、地理和外语等学科将稍后推行实施。在考试组织方面,咨询报告提出改革目前考试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状况,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即每个学科由_个考试机构独家负责,具体结果将由竞标产生,同时政府将拥有最终决定权。考试评价方面,咨询报告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避免使用控制评价、课程作业和其他形式的内部评价,从而释放更多的教学时间,减少徇私舞弊的机会。政府倾向的措施是取消所有6门EBC学科的内部评价,全部采取笔试的评价形式。报告还提出,取消两级分层评价的结构,取消对选择基础考试学生最高成绩只有C的限制,调动学生提升学业成绩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从中受益。此外,为解决“应试教育”和改变重复考试的文化,评价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使学生能够深入和全面理解学科知识。35]

 

对于EBC取代GCSE的方案,英国社会反对之声尤为强烈。英国议会下院教育委员会表示,改革计划幅度太大、速度太快,恐危害到教育质量。36]影子内阁教育大臣斯蒂芬威格(StephenTwigg)抨击改革方案完全是陈旧落后的,完全与现代英国现实脱节。37]学校校长协会(ASCL秘书长布莱恩莱特曼(BrianLighlmar)也认为,GCSE需要检讨,但重新回到0-leve丨轨道上的做法并非是正确。38]2012年11月,22名教育学教授联名致信卡梅伦,警告新的改革方案没有对艺术、社会科学及一些人文学科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将严重影响教育系统在促进国家文化生活及创新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9]在各方强烈反对下,2013年2月,教育大臣戈夫只好宣布放弃以EBC取代GCSE的方案。

 

㈡英格兰GCSE考试

 

虽然EBC没能得到实施,但GCSE考试改革并非到此为止。教育大臣戈夫在2013年2月写给资格与考试监督办公室的公函中指出,GCSE考试将被保留,但必须做出重大改革。改革后的GCSE考试首要职能是根据要求和完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业表现证明。®]改革目标是使GCSE考试更具严谨性、延展性,使年轻人受到全面、深入而平衡的教育,使其能够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成功。41]与国家课程改革相适应,新的考试方案将更具挑战性、更有抱负、更加严格,以恢复公众信心。。2对于此次改革,英国议会议员克里斯斯基德摩尔(ChrisSkidmon)曾在《每曰电讯报》撰文指出,进一步的改革可能会以“中级水平证书考试”(IntemediatELevel,简称丨-leve)的名义展开。43]而《泰晤士报》、《卫报》和《镜报》等媒体也纷纷采用了I-leve丨的名称。

 

根据课程与资格办公室的咨询报告,新的改革措施将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第在考试组织方面,新改革方案中不再采取单_考试委员会负责一个学科的方法,而是维持原有的组织方式。在时间安排上,2015年9月起开始在英语语言、英语文学、数学、生物、化学、物理、综合科学、历史和地理等学科先行实施,2016年9月扩展到其他所有学科。第二,在评价方式方面,新方案提出以不分层模式®为基本模式,尽量使所有学生都参加同_套评价。英语语言和文学、历史和地理等学科都将采取不分层评价。同时,考虑到个别学科同一张试卷无法对所有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新方案提出数学和科学继续采取分层评价。第三,在评价方法方面,新方案提出以笔试为基本评价方法,同时也强调实践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可采取其他的评价方法,但应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具体而言,新方案提出英语文学、地理和历史应全部采取笔试,英语语言、数学及科学等学科可部分(比例不超过10%)采取非笔试的方法。为保证课程的连贯和完整,新方案提出所有评价都在两年课程结束后进行(一般为5月和6月)。新方案继续允许学生在11月参加英语语言和数学的重考,但时间限定为12年级或以后。此外,新方案还提出将以英语语言、地理、历史和宗教研究总成绩中5%的分数来考察拼写、标点和语法问题。第四,在成绩报告方面,新方案仍采取等级分制的成绩报告模式,但目的在于提供充分的信息,加强区分度,从而对学生学业情况做出更好的判断。因此,新的等级分制将采用从1到8的数字来表示,其中8代表最高水平的学业表现。新方案还提出,通过补充报告的形式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多信息。

 

尽管目前这份新的改革方案仍在咨询期,但英国各界已表示出了很多不同意见。影子内阁教育大臣威格认为,这已经是戈夫第三次试图废除GCSE。戈夫不断失败的原因在于他并未拿出完善的方案,把字母改为数字以及更换考试名称都不是提升标准的关键所在,真正需要的是借鉴成功国家的先进经验形成切实的改革计划。同时,需要高度重视英语和数学,以及考查青年人将来在工作场所所需的学术知识与实践技能。M全国教师联盟(NUT)委托尤格夫所做的调查显示,61%的家长并不赞同取消课程作业,只进行课程考试的做法。47]学校领导协会(ASCL秘书长布莱恩莱特曼认为,简单的增加考试难度并不能实现更好的学术标准,或使学生毕业之时就能为就业做好准备。加强课程的激励性和延展性与增加考试难度完全不同,对一些学生来说后者将导致其厌倦、放弃以及失败。

 

四、结语

 

GCSE考试改革一直受到英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GCSE考试最终的改革走向还有待于进—步观察,但其中的一些争论和问题仍值得关注和反思。

 

GCSE考试政策的形成过程无疑受到政府政治价值的影响。英国女教师工会联盟(NASUW1)秘书长克里斯基茨(ChrisKeateS就曾表示,EBC方案完全是受政治意识形态左右,而不是联合政府改革考试体系的真正意愿,没有服务于学生和年轻人。09]英国政府希望通过GCSE考试改革来实现公平与质量、包容性和选择性等多重目标,但事实上这些政治价值本身往往难以协调,也难以通过一次性改革全部解决。政府的政治价值往往会影响到对一些问题的判断。例如,GCSE考试成绩的提高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所有学生的学业水平的提升,还是表明教育标准的贬值?50]这些尚未明确的判断通常使政府将问题归因简单化,以及追求改革的短期效应。政府认为中等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GCSE考试,试图通过考试制度改革来提升教育标准和教育质量。但事实并非如此,考试并非是影响教育质量和教育标准唯一的症结所在。有评论指出,政府过去几十年反复做的是对考试进行一种廉价而相对简单的修补,如果要真正和长远提升所有学生的教育标准,就应改善所有学校的教学与学习,但那将是长期、艰难和昂贵的。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第2篇

【关键词】中学生 农村地区 英语写作

一、前言

当今世界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英语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2011年,在所有中学新课程改革启动。这个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各方面的能力,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中学生英语学习也相对应的出现了一些新的需求,其中之一便是英语写作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文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技能和综合使用这些技能。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基本教学目标描述如下: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形成适当的学习习惯和策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方案

1.研究方式:问卷调查和谈话交流。

2.调查问卷来源:自己设计的开放式问卷。

3.调查对象:平利县八仙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各三个班级。

此次研究重点是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调查方式主要有两方面:调查问卷,访谈法。问卷调查由一组被用来从参与者收集信息的问题构成。在这次调查中,笔者设计了200份调查问卷,并将其发放给八仙中学的高中各年级学生。八仙中学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这里的学生大多都来自八仙镇周边村落的农民家庭,他(她)们都是从小学三年级或者初中一年级开始学英语。八仙中学可谓是中国大多数农村中学的一个典型代表,在这所中学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充分反应中国农村落后地区中学生的写作学习现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上面所讨论的情况来看,农村地区中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如下:首先,在农村地区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态度不够积极;其次,他(她)们没有适当的方式和场合练习英语写作;第三,他(她)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并不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态度。为了清晰地理解这些问题并解决所有的问题,笔者设计了此次调查以便深入探究这些问题。

在国外,《编制K-12年级写作交际课程指南》(美国国家交际协会,2000)是美国国家交际协会根据该协会1990年版同名报告修订推出的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目前中小学写作交际研究的新近成果。通过调查,这个报告指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办法充分表达自己;对于一些复杂的任务,甚至有许多学生缺乏能力来表达他们的感受或向别人传达基本的信息。以上这些研究报告都对英语写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地贡献,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进步,英语写作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国内,政府和学术界都高度重视英语写作的发展,并对其给予积极的关注。《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考试不仅考察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还包括测试学生用英语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而且测试应该听力测试,笔试和口试。因此,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评估的重要标准之一。

四、结语

当前国外外语课程评价和测试的总趋势是:从重视语言要素转向语言实际能力的运用;从强调书面转向口头;从重视结果转向过程;从重视共性D向个性等等。在具体操作上,写作能力的检查以课堂口语练习、小组互动、写作练习等为依据。评估方式并不是完全以考试、测验成绩为依据,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讲求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从注重质量承诺,发展到注重质量提升,这就是现代课程质量保障活动的最重要的特征。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增强英语写作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勇气和信心,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教师应该在专门的英语写作课、课堂教学各环节、日常生活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的信心和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H.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Kathleen M.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Writing[M].Higher Educational Press,2007.

[3]Florez,M.A.C.Improving Adult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Speaking Skills[DB].ERIC Database,2002.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第3篇

[关键词] 《美国文学》;考试;内容;形式;评定方法;改革

[作者简介]张礼牡(1968—),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江西南昌 330038)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WX311)

一、以调研为基础提出改革的必要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考试的最终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美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本课题组对120名英语本科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100%的学生全部通过学校的《美国文学》课程的考试;86人参加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中有57人通过入学考试录取为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但是90%的学生没有完整地读过美国小说原著, 只有40%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读过《美国文学》中的几首短诗。90%的学生认为了解美国文学和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学史而不是文学作品;75%的学生对1945年之前的美国文学史有一定的了解;95%的学生对美国女性文学,美国非裔文学,美国犹太文学等少裔族的美国文学了解很少;98%的学生对文学史的了解比作品多;80%的学生认为文学考试就是测试文史知识;85%的学生不懂文学理论批评是什么。调查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美国文学》课程没有达到教学大纲要求,但却都通过了《美国文学》课程考试。所以本课题组成员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调研分析了10所高校近三年英语本科专业《美国文学》期末试卷和10所高校英语专业近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美国文学》试卷,调研分析结果如下:

10所高校英语本科专业《美国文学》期末试卷的题型大致一样,包括作家与作品连线题;关于文史基本知识的客观选择题及判断题;文学流派名词解释题;某某作家文学风格方面的简述题,有一所学校以阅读理解的方式测试了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10所学校测试美国文学的内容都是在1945年之前的,没有涉及非裔,华裔及犹太作家的作品,除了艾米丽·狄金森,斯托夫人外没有涉及其他的女性作家的内容。10所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美国文学》试卷题型主要是文史知识方面的选择题,名词解释及简述题,这与各高校《美国文学》期末试卷的题型相同,不同的是有8所学校考研题中包括对文学作品节选的文本分析,同时还有对原作的再创作题,涉及的内容也大都是1945年之前的。在文学常识题的测试中偶然会有几道关于1945年之后的美国文学史及文学基础知识。从本课题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高校《美国文学》的考试内容厚古薄今,重男轻女,重白人轻少裔族,不利于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美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美国文学》考试形式单一,大都以期末闭卷考试作为学生的《美国文学》成绩,这种重终结、轻过程的考试形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美国文学的积极性,考试题型客观性试题目比例大,这种重文史知识的客观题和轻文学理论运用的主观题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高低,这种考试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测试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美国文学》的课程目标,只是一种应试教育,所以《美国文学》考试改革势在必行,本课题组成员两年来一直致力于《美国文学》考试改革的探索。

二、 以清晰的考试目的促进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的目标决定考试的内容,所以 对《美国文学》课程进行考试改革,首先要准确定位应用型大学《美国文学》考试的目的。《美国文学》考试目的是测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既测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又测试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西方文化中的精神、人格等情感价值观念,这些内容要在考试中得到体现,不应该仅以文学史和作品知识为考试内容。在考试内容上要知识与能力的兼顾,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的目的大学教育,应该向能力型考查倾斜,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技能来独立分析问题、鉴赏文学作品、思考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组成员认为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应用型大学《美国文学》考试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测试学生阅读美国文学原著的能力;二、测试学生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文史知识;三、测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测试学生对美国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五、测试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测试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但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考试内容仅局限于教材,很多学校在使用吴伟仁的《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而这些教材大都涉及1945年之前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学科教学的全部,期末试卷的内容注重对1945年之前的美国文学文史知识的领会和掌握,偏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对学生分析、综合、运用及创新能力的考核,直接导致学生对美国文学和文化的片面认识,不符合该课程教学目标。上世纪90年代美国文学就出现多元化现象,要全面了解美国文学的文化知识,考试的内容应该把重点转移到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史和作品中,同时平衡华裔、非裔、 犹太等少裔族美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作品所占的比重。期末闭卷的考试只是测量考生的共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约束了考生的想象力,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失衡,所以要完成《美国文学》的考试内容除了终结性的考试之外,还有过程性的考试,过程考试内容就包括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文史背景知识掌握,观点辩论,要完成这些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以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

考试形式的选择是由考试内容决定的,传统的《美国文学》考试大都是以一份期末试卷来检测学生学习美国文学情况,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美国文学的积极性。过程性的考试方式成了改革的热点,本课题组在《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评价的形式灵活多样,并从不同的角度测试学生的能力。

《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考核注意测试学生阅读《美国文学》的原著能力,本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阅读现代《美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比阅读古代作品能力强,阅读短篇文学作品的兴趣比长篇的更高,并且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学体裁的兴趣不一样,教师就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列出适合学生水平和鉴赏能力的作品20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通过组成学习兴趣小组,要求小组成员每人在学习《美国文学》期间阅读至少四部自选的美国文学作品,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最后以小组的形式交一份英文的读书报告。

《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考核注意测试学生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及辨别资料的能力。在信息发达的社会里,教师可以发挥学生能灵活操作电脑的特长。本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文学背景知识,让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就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的背景知识,主要作家及作品的内容做成PPT在课堂上]示,每个组派一代表作英文讲解,其他同学根据PPT内容、形式及讲解员的语言表达给小组评分,这种考核形式为师范类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一个实地]习的机会。

《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考核注意检测学生查阅资料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要求兴趣相同的学生小组选择一位作家或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信息,然后就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科学方法加工处理信息,找出相关的前沿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会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考试内容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对传统好的东西应该继承,传统式的终结性的期末考试也有其优点,激发了学生对一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整理。试卷中客观题能考察学生思辨的精晰性、相关性与逻辑性。主观题型因为答案开放,可以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还可考察辩证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但客观题答案因为带有一定的猜测成分,所以期末试卷客观题和主观题所占的比例为3:7,同时试卷中主观题给出学生挑选做题的余地,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找到自己擅长的题目,只要语言流畅,观点能自圆其说都能考出好成绩。

四、以多元化的成绩评定制度带动学生考试的积极性

成绩评定是考试的重要环节,对考试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美国文学》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考试题型采取更加灵活的评分办法。《美国文学》课程考试由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组成。过程考核大都用等级评分法,期末试卷的主观试题采取模糊评分法,对客观性试题采用准确评分法。在成绩评定时过程考核成绩和终结考核成绩的比例为6:4,过程考核成绩组合比较复杂,一般是读书报告占15%,归纳整理文献综述占15%、课堂PPT]示占10%、课堂考勤占10% 、课堂语言表达占10%,其中课堂PPT]示,课堂考勤及课堂语言表达由全班学生和老师评价成绩的平均值,读书报告和文献综述由老师给予等级评分,一般一个小组的等级分数相同。期末试卷的成绩占40%,其中由机器批阅的客观题占10%,教师批阅的主观题占30%。教师在批阅主观题时要对学生具有创新的、探讨性的观点给以较大的权重 。从这100分的成绩中可以看出在《美国文学》成绩评定过程中,学生《美国文学》最后的成绩有60%由老师评定,30%主要由学生评定,10%是测试学生记忆的客观题由机器阅卷。

总的来说:《美国文学》课程的考试成绩评定是由学生全程参与的,考试的分数又能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学生对考试的积极性很高。这种学生成绩的多样化,改变了《美国文学》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次闭卷笔试“一考定成败”的现象。老师利用平时考核,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也符合新世纪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两年来,本课题组成员所担任的《美国文学》课程,学生成绩补考人数为1%,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满意度达95%,学生的考试能力得到了老师认可,不同个性的学生在《美国文学》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美国文学》课程考核内容,方式及成绩评定的改革,考核结果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而且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正确地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2]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I)[J].外语研究,2002,(6).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第4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形成性评价 考核模式

一、研究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克里芬在其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概念。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活动效果而采用多样化手段持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制订教学计划、方案或活动的过程中,设计评价手段,从而达到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改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终结性评价是指以传统的卷面考试成绩评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好处是容易量化。但是,终结性评价忽视学生的日常表现,一考定性,存在评价不够科学严谨的问题。

本课题以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研究内容紧紧围绕如何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为主导的“综合英语”课程考核模式,从而得出开展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所应遵循的原则、实施的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二、形成性评价的设计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明确学生是评价过程的主体,各种评价方式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日常评价活动。

第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融合的原则。在应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评价的标准从单一注重知识转向能力、兴趣、动机等各因素综合考量,科学评判。

第三,激励性原则。学生通过参与形成性评价机制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一点一滴进步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获得进步的动力,实现不断自我发展的目标。

第四,多元性原则。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可以设计日常观察、学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建立个性化学习档案、针对性测试、特色活动记录等多种方式。融合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伙伴间的相互评价。评价内容既要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评价,又要考虑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情感、学习态度及学习策略等评价。

第五,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馈原则。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根据评价结果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方式方法进行反思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更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是否令人满意?学生学习进步情况怎样?在哪些方面多数学生有学习困难?哪些学生需要在某些方面予以特别关注?

三、具体实施

教师课堂观察:课堂观察内容可以概括为学生个体的表现、一对一的表现和分小组执行教学任务时的表现等。教师及时记录学生表现情况,综合课堂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另外,教师可根据课堂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作出全面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生撰写学习报告:学习报告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以书面形式进行的对话交流。学生通过撰写学习报告,以日记或周记形式把每天或每周的学习情况记录下来,及时汇报学习内容和进展,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作出个人评价。借助撰写学习报告的方式,学生及时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整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学生通过建立个人档案可以收集学习相关资料,体现在取得的努力成果。档案材料可以包括任何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内容,平时的作业,小测试,英语对话录音,视频等。

学生自评与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机制的作用,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示范如何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可以增强自信,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互助意识。

教师评价:教师应该采取简明、具体并具有针对性的评语,明确指出要实现的学习目标,优缺点要兼顾。

四、主要研究结果

(一)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在深化语言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突出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实施形成性评价时遵循以下学习方法。

1.合作学习法。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按照教学单元主题和自己的兴趣组成4―6人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研讨,确定小组活动的主题及方式,展开材料的收集、交流、加工和整理,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共同完成课堂展示。

2.比较教学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有联系而又有差异的知识放在一起,由此及彼,进行分析和鉴赏。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比分析,使复杂的知识更为简单。例如,在讲到英语国家政治制度的时候,可以将国家元首、政府、政党、立法机关等做横向对比,归纳其差异,同时可以找出共同点。

3.任务教学法,是交际语言教学的方法之一,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让学生参与活动,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学生自然地习得语言,并体验如何用语言做事或解决问题,促进语言学习。

(二)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课程的考核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课程总成绩100分,其中形成性评价占课程总成绩的70%,主要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终结性评价占课程总成绩的30%,侧重考核学生对课程所学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开展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所应遵循的原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努力提高评价的可信度。教师在实施形成性评价时要尽力做好整体规划设计,统一标准,使学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及时和学生沟通,调整不合理的方式。

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师要尽力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反馈,以鼓励为主,使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评价的关系。教师应明确形成性评价最终目的还是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服务的,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避免由于过多的评价而影响教学时间,切忌本末倒置,为评价而评价。

参考文献:

[1]陈环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效构建形成性评价的探讨[J].南昌高专报,2011(01).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高丽华.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究,2007(04).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第5篇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探索

有机化学是高校化学、化学教育,以及应用化学、高分子、环境工程等化学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对理论课的补充,是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的体验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的操作过程。在化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有机化学实验课与有机化学理论课一样,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作为皖西南地区唯一的本科师范院校,安庆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实验课程的建设,对实验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依据我校的科研条件,对沿用的实验教材进行重新编写[1];开设综合性的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每年在学生中开展“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课教学改革,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由学生自主设计的科研项目多次在国家“挑战杯”设计大赛中获奖。本文从实验教学与考核的角度,对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重视传统教学经验

1.规范“三个”报告

学生的实验能力往往是在实验操作、回答思考题与完成报告等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次系统的有机实验由三部分组成: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数据记录报告和实验报告。实验预习报告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帮助学生对实验操作事先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把握;实验过程强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注重要求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依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数据表格,规范条理的记录数据,同时学生对所记录的感性层面的现象和数据进行理论思考与解释,以便在实验报告中得出结论。实验报告是对整个有机化学实验的最终检验,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果分析和结论,而学生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必须字体工整,表达清楚,准确地阐述实验的原理、实验装置示意图、步骤、现象等实验过程并总结陈词。

2.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我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是从性质实验过渡到合成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学生从验证实验现象开始,相互之间比较实验操作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培养实验中规范操作的意识;进而通过开设一系列对于粗产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性实验,强化学生处理反应产物的能力;顺利过渡到合成实验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就实验所需的合成条件,在学生深刻认识实验原理,以及粗产物除杂过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举一反三,最终学会选择正确的实验仪器,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完成设计型实验。

3.重视思考题和结果分析

教师以实验为基础,联系实验原理提出思考题,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动脑思考的主动性。只有认真完成实验并加以理论分析,学生才能够很好地回答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回答思考题是对整个实验的再思考与提高[2],在实验中,教师围绕每个实验提出深刻的思考题,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与学习,而且可以使学生较好地锻炼理性思维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1.学生实验与教师科研相结合

我校根据教师的一些科研课题开设开放性实验,学生自主报名,利用课余和暑假的时间参与实验研究,查阅文献,学习反应机理,进一步提出设想,在教师帮助下优化反应条件,并动手实验。参与这些实验的学生多数以这部分工作为起点开始自己毕业论文的撰写,并且为考研面试中的实验操作部分打下基础,更有提出一些较好设想并努力进行实验的学生凭借实验成果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作竞赛,其中《基于Ni(dmit)2分子自旋梯材料的制备和构效关系研究》获2009年全国三等奖。

2.开展有机化学实验的“双语教学”

应对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的大多数毕业生都选择进一步深造的现状,考虑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研面试,选择性地开展有机化学实验的“双语教学”[3]是必要的。对于同一个实验,同时开设中文和英文两组实验,让学生依据个人对英语的驾驭能力进行选择。实验完成后,实验报告必须用英文书写,这对学生以后撰写科技论文大有益处。对于学生来说有机化学实验英语教学是一个难得的系统学习运用专业词汇的机会,对以后工作、科学研究及进行学术交流非常重要。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指导学生查阅与实验相关的科技文献,学习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如何采取恰当的教学措施,达到既能帮助学生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词汇,又能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技能操作的双重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3.有机实验的微型化和绿色化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作为对理论课的重要补充,开设的课时量为108学时。实验中所使用药品大多数具有毒性和易燃性,实验流程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由于教育扩招,学生多,班级多,而实验室的资源有限,如何降低实验试剂的用量,节省实验时间,降低污染成为实验室需要解决的难题。

微型实验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的一种实验方法和技术[4],它具有节能、安全、减少污染、实验迅速等优点,并且实验的微型化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可以减少实验三废,对保证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有实际意义。

近年来,超声波、微波、光、电及生物催化剂(酶、微生物、抗体酶)、绿色溶剂(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水)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先进实验技术[5]-[6],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对于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率、减少能耗、减小污染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在微波合成β-萘甲醚实验中,利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取代传统加热,提高了反应速率,节省了不少时间。

三、建立新实验考核体系

实验课成绩评定是检查教学效果和激励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7]-[8]。严格的考核是正确引导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监督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及应用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我校的实验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考核、操作考查和期末实验理论考试,平时考核是指对学生的“三个”报告的撰写情况和平时表现进行打分,教师通过整个学期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观察,对学生的真实水平有清楚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这一部分占实验总成绩的30%;操作考查主要是就选定的设计型实验对学生搭建仪器装置和实验基本操作的动手能力,对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等多个角度进行考查,根据学生的操作与回答情况进行打分,这一部分占实验总成绩的30%。实验理论是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验理论考试可促进学生在掌握具体的操作上更进一步理解各种操作的理论背景知识。实验理论考试主要对学生进行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书面考试,实验理论考试成绩是学生实验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占实验总成绩的40%。

这种实验考核方式既考查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还体现了成绩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四、结语

我们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优化了实验教学体系,强化了实验教学环节。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加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科研创新精神,不少学生发表了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考上研究生的人数逐年上升,占毕业生总数的50%左右。他们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敢于实践创新,受到了用人单位普遍欢迎,经过两三年实践就能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有机实验教学改革也大大促进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形成了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王伦,方宾主编.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海燕,林翠梧,段文贵,蒋林斌,赖刚.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2009,(7):100-101.

[3]尹传奇,黄齐茂,陈世清.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探索[J].广东化工,2009,(9):218,235.

[4]钱贵晴.微型化学实验与创新教育[J].化学通报,1999,(5):2-6.

[5]孙尔康,高卫,张剑荣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绿色化学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10,34.

[6]高成庄,申国玉.高校绿色化学实验教学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21):159-160.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第6篇

所谓反拨作用就是语言测试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这一概念最早是由Hughes提出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国内对于反拨作用的讨论也是从新世纪开始的,研究论文也不是很多,本文目的就是通过对不同时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方式和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不同阶段的反拨作用。

2 大学英语四六级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在中国高校中大学英语四六级一直对大学英语教学起着指挥作用,学生们一直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持有过级热和刷分热。因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存在着。

在第一阶段,从1986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的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分是100分,合格分数是60分,合格者颁发给合格证书。题型包括了词汇、听力、阅读、写作,另外还有一个是三选一题型。分值分别是15分、20分、40分、15和10分。我们通过对题型和分值可以明显的发现主要是侧重对词汇和阅读的考察而对口语交际基本没有考察。这个题型的分布和设置就导致了在英语课堂中,主要以语言本身知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英语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英语复合型综合性人才,这样的题型设计明显和这个任务是有偏差的。很多学生为了提高过级率忙于考前的题海战术和强化单词记忆,课堂中也是应试教育,怎样能通过四六级就怎么教。甚至有的教师在考试之前专门针对考试开设复习课,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样的题型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学生浮躁的英语学习氛围,很多学生学了好多年的英语最后也是哑巴英语。这一阶段的四六级考试的内容和英语教学是不相协调的,对教学有着负面的影响。

第二阶段,从2005年6月开始,四六级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发了变化,在题型上加大了对学生听力水平的考试,增加了快速阅读的测评。这一阶段四六级考试题型有听力理解、快速理解、综合测试和写作测试四个大部分,听力测评中包含了短对话和长对话。从分值分布来看总分是710分,阅读理解占到总体分值的35%,综合测试分值比重是15%,写作能力分值是15%,长短句翻译分值的5%,完型或者改错分值是10%。这一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设置合格线,只给成绩报告单,报告单设置单项分值和总分。我们总结发现这一阶段的四六级考试已经重视听力的考察,并且对读的速度和听的质量有所要求。我们看到这种改变需要学生大量的输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输出,这样的要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相符合的。在这一阶段的四六级施行后大学英语的课程也发生相应的调整,听力和口语的教学时间明显的增加。第二阶段的四六级考试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中学基本由教师转向了学生。

第三阶段,从2008年开始在54所高校中开展了四六级的机考试点,网考会逐步替代纸质考试。实行一人一机一套题的方式进行测评,这样可以杜绝舞弊情况的发生,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的改革不管是从考试方法还是老师内容上都做了较大的调整。把听力放到了测试重要部分,考试都是在听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听力掌握不好,过级是非常困难的。另外还增加了学生的跟读考察,在口语方面的考察也是第一次出现。考题内容覆盖面也非常宽,涉及到了医学、这些、法律、建筑等方面。这次英语四六级的改革主要是测评学生的英语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查考的形式也是符合英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的应用方式,例如先听后说、先听后写、先看后写,达到了对英语的输入和输出的互动。这些改变都是与英语作为一门实际使用的语言学习相契合的。也说明了整个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也是在逐步提高的。英语四六级网考的形式必将对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改变,网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改变。对学生来说要通过四六级必须将被动的学习态度转化为主动的学习,把学习的重心由语言知识向实际应用转变。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必将采用教育科学多种形式进行教学,首先要对学生的语音知识和发音规则进行复习,这才是听懂的前提,在重读、弱读、爆破、英美发音也要进行全面的讲解,培养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判断。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第7篇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造船工业的发展,制造业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船舶工程专业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企业迫切需要即懂专业技术又掌握一定英语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1,2]。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复合型人才是船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就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以及最终考核形式等方面改革优化,探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优化方法。

一、船舶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分析

在船舶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和考核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普遍较为薄弱。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够,主动性不强。通过调查,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3]:

1.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由于学生生源地差异,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加之大学学习中,许多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英语学习还停留在修满学分的程度,对英语投入的热情较少,高中学习的词汇短语也逐步遗忘。个别同学反映,虽然意识到专业英语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学习效果却不尽理想,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严重受挫。

2.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船舶工程专业英语作为一门专业任选课程,学时相对较少,由于专业英语的特殊性,授课教师都是具有较高英语能力的专业教师,他们虽然对专业知识精通,但英语教学方法相对欠缺,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单一的阅读翻译,课堂互动较少,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得到较好培养,学习兴趣不能充分激发。

3.教材时效性不够

目前船舶工程专业英语的教材相对单一,经典教材在知识结构和词汇量上能够很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但一些课文内容相对陈旧,时效性不够,无法很好满足学生对于接触新鲜的知识渴望,影响了学习的兴趣。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及最终考核形式等方面对《船舶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一些改革优化。

二、教学内容改革优化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经典教材和学校自编教材为基础,在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词汇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基础的专业文献以及行业信息,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行业现状和行业实时情况有所了解;活学活用,扩宽学生对专业英语只是局限在教材上的浅显的认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达到引导学生形成阅读英语文献和新闻的习惯。

其次,除了加入文字的教材外,在教学过程中,再适当加入一些视频教学。收集适合学生的相关英语视频,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最后,针对学生英语对话能力较差的现状,在授课过程中,将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对话场景进行还原,加入简短实用的对话,力求全方位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优化

由于专业英语的特殊性,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老师一般是具有相当英语能力的专业教师[4],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但是在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上略显单一,学生课堂相对枯燥,互动不够。为此,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吸收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好的方式方法,注重课堂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可以抽选学生来进行文章的朗读,或将学生以小组划分,进行对话练习、翻译评比等。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比如在讲解基本船体构件的名称时,由于学生前期知识的遗忘,以及空间想象力的缺乏,极可能造成学生不能很好的想象出构件在实际船体中的安装情况,也就更谈不上应用了。为此,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建立船舶的三维模型,将实际船体构件的安装形式直观的展现出来,学生才能更深入的理解英文名称和实际构件的关系。

如果有可能,在船舶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创造机会,邀请国外专家或留学教师专门给学生做报告,或者带领学生前往船厂,进行实地的参观教学。

四、最终考核形式改革

在本学院以往专业英语教学中,采用平时成绩和最终考试成绩按照3:7的比例核算最终成绩。而平时成绩的考核往往以到课率考核为主,最终考试为书面考试。这样的考核手段过于单一,只考核了出勤率,而没有有效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通常学生只要保证按时出勤,加上考前突击,不管课堂学习效果如何,最终仍然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显然,这与专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有所出入。为此,将从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的形式两个方面对最终的考核形式进行改革。

在平时考核中,除考察出勤率外,还加入了对于课堂活动的考核。前面已经叙述了,在课程教学手段上,将加入如学生问答以及小组练习等手段,因此在考评时,这些内容也将计入平时考核成绩。

在期末考试中,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外,还拟加入听说方面的考核内容,做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面考核,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认识。

五、结语

船舶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船舶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也迫在眉睫。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结合实际的教学安排,形成了一套可行的教学措施,并且在近两年的教学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明显提高,学习主动性也大大加强,相信通过在后续教学中的应用不断的对这套措施进行改革优化,必然能够形成越来越完善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完成船舶工程专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密.船舶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3),40-41

[2] 马娟,魏斌.高职船舶工程专业英语的项目式教学探索[J].科技资讯, 2013(22):182-183

英语课程改革考察报告第8篇

【关键词】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产学合作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了井喷现象,国内旅游业以其独特的行业优势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旅游产业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一个客观事实就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匮乏,尤其是既掌握了较高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旅游英语人才可谓“风毛麟角”,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缺乏后劲,在世界旅游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民办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传承学科本位。作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教师由于是在学科本位下形成的知识体系,所以当其站在讲台上时,很多情况下还是在重复自己上学时老师授课所采用的方法:重讲授,轻实践,重语法,轻口语。重点放在语法词汇讲解,学生缺少课堂锻炼机会,忽略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旅游专业技能的培训,这就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特色不相符合,无法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考试方法固守笔试答卷。目前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对理论性的内容教授十分丰富,但对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很多旅游英语的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数采用期中期末笔试答卷的方法,这些课程的实践性要远远大于其自身的理论性。所以只采用笔试考核的方法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师复合能力欠缺。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既包括使用英语授课的英语专业课,同时也包括使用中文授课的旅游专业课,而往往这些课程都是由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分别授课。作为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其自身的英语水平可能非常高,但对旅游专业知识却一知半解。所以授课重点放在了语法、单词等内容上,不能使学生通过英语专业课学习到旅游专业知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旅游专业的教师身上。一些教师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所限,无法将旅游专业方面的一些重要词汇及国际旅游市场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体现不出本学科的时代性和全球化特点。

4、教学与专业实习脱节。实习对于在校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来讲是增强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但更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表面,双方各取所需,学校完成其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程要求,扩大知名度,提高招生入学率;旅游企业得到较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至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从业要求却很少过问。这就使得教学与实践生产脱节,在就业竞争中无法体现出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在旅游和英语两个方面的优势。

三、民办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教学目标定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注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的旅游英语人才。从旅游市场的需求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多数毕业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无法达到旅游企业单位的要求。为此,我们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在保证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大了口译技能的培训,口语课贯穿于每学期的教学当中,在学生毕业实习的前一阶段,加大口语课的课时量,达到每周6学时。

2、教学方式:突出“能力本位”,引进“合作学习”。旅游英语专业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中包括旅游英语的业务操作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与网络应用能力等。为此,要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模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堂教学采用的形式主要有:两人对话、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组间交流、组间竞赛、角色扮演等。首先,教师把全班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使具有相同兴趣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合理的搭配,以确保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各小组自己推选组长,在小组合作中,每组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任务,有分有合,各展所长,特长互补。其次,教师把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例如上英语导游课时,教师要求各小组课前收集某一旅游景点的材料,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模拟旅游景点现场,让各组选派学生分角色扮演导游员和游客进行模拟导游训练,最后,进行组间互评、竞赛。

3、考核方式:内容形式和时机的多元化评估。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对学生采取了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在内容方式土:包括:期中期末考试、单元测验、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英语演讲、团队活动、办公设备操作、实习报告、专业技能证书、论文答辩等综合成绩;在评估时机上改变静态的一次性考试形式,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对学生实施准备性、形成性、诊断性及总结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毕业后的跟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找出与相关标准的差距,锻炼学生终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潜能和学业成就,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双师型”教师:旅游+英语的复合教学能力。由于旅游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复合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安排实习指导教师时,采取1十1的方式,既每组实习指导教师都由一个旅游专业教师加一个英语专业教师组成,每月定期到实习单位蹲点、考察,写出书面考察报告。同样,安排旅游专业教师定期参加英语口语培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要求他们进行双语教学。旅游专业教师队伍逐渐成长为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

5、教学实践:产学合作,订单式培养。实习是目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最基本的途径。选择一些与旅游专业对口的、急需此专业的行业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与涉外业务较多、比较规范的宾馆和旅行社,开展联合办学,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实行订单培养,可以采取2+1模式,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后一年到企业进行综合技能的整合训练和顶岗实训,形成基本职业能力,完成由学生到职、比人的过渡,缩短了毕业生上岗适应期,这种产学合作形势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还解除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达到了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协调发展,顺利完成由学习者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过渡。

【参考文献】

[1]马瑛.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