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银行扶贫主任工作总结

银行扶贫主任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6 16:00:08

银行扶贫主任工作总结

银行扶贫主任工作总结第1篇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大金融帮扶力度,更好地解决低收入农户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低收入农户创业发展,根据《省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暂行办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扶贫小额信贷是以低收入农户为主要对象,以财政扶贫资金为支持,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为主要方式,按照"小额流动、有偿使用、持续发展"的原则,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增加收入。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三条县扶贫办、县财政局、人民银行支行、县农村合作信用联社共同负责全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组织指导。

第四条成立扶贫小额信贷协调小组,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扶贫办、财政局、人民银行、农村合作信用联社主要领导组成。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扶贫办牵头,相关部门派专人组成。协调小组及办公室的具体任务是:

(一)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二)组织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三)审核贷款扶持对象,规范操作流程,监督使用范围;

(四)支持并帮助农村合作信用社联社做好贷款回收工作,防范和降低贷款风险;

(五)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及时上报相关材料;

(六)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第五条县扶贫办、财政局、人民银行、农村合作信用联社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扶贫办。引导低收入农户转变观念、发展生产、自主创业,重点发展短、平、快的种、养、加等项目。负责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监测,做好小额信贷扶持对象的筛选工作和小额信贷贴息认定工作,协助农村合作信用联社做好到逾期贷款的催收工作。

(二)财政局。负责扶贫小额信贷专项资金管理、拨付和监督使用,会同扶贫办做好小额信贷扶持对象的筛选认定。

(三)人民银行。负责对扶贫小额信贷的政策和业务指导。

(四)农村信用联社。负责扶贫小额信贷的调查、发放和收回管理工作,在确保小额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负责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的申报、使用与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乡(镇)成立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小组,由乡(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扶贫管理部门、财政组、农村信用社负责人组成,负责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第三章贷款的对象、用途、条件和方式

第七条贷款对象。

(一)全县低收入农户和"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培养的"农民大学生"。

(二)203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集体经济组织。

(三)带动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合作社)、种养专业大户、来料加工经纪人等。

第八条贷款用途。

(一)低收入农户、农民大学生开展的特色农业、来料加工业、家庭工业、休闲旅游业等生产经营项目,以及到下山移民小区落户的低收入农户建房户。

(二)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实施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合作社)、种养专业大户和来料加工经纪人兴办的能带动一定比例低收入农户的农业开发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来料加工和其他生产经营项目。

第九条贷款条件。

(一)申请小额信贷的农户和农民大学生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致富意愿并选择了适合的发展项目,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不良信用记录。

(二)申请扶贫小额信贷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合作社)、种养专业大户、来料加工经纪人等必须与低收入农户签订书面带动协议,有良好发展项目,无不良信用记录。

第十条扶贫小额信贷按照贷款方式的不同,分为信用贷款、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提倡对低收入农户、农民大学生、各类合作社采用信用贷款方式,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采用抵(质)押贷款方式。

第四章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和贴息

第十一条贷款额度。

(一)贷款总额。县扶贫小额信贷总额按省、县财政部门提供的实际专项资金不低于3倍的比例掌握。

(二)贷款额度。农户申请贷款,单户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农民大学生"创业项目贷款,原则上不超过10万元。其他对象原则上不超过20万元。

(三)用于低收入农户的直接贷款原则上不低于扶贫小额信贷总额的50%。

第十二条贷款期限。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生产经营项目周期和综合还贷能力等灵活确定,贷款期限一般为1年以内,最长不超过2年。

第十三条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不得上浮。

第十四条贷款贴息。在贷款期限内,对低收入农户、农民大学生贷款按基准利率的60%标准贴息,对其他符合条件的贷款对象按基准利率的40%标准贴息。贴息资金经县扶贫小额信贷协调小组审核后通过农村合作信用联社补贴给贷款对象。当年贴息资金如有结余,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五章贷款程序

第十四条贷款对象的筛选。首先由低收入农户、农民大学生或已落实带动协议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合作社)、种养专业大户、来料加工经纪人等提出申请,县(乡)扶贫部门在对申请对象调查摸低、审查筛选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建立《扶贫小额信贷备选名册》,经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将《扶贫小额信贷备选名册》送交农村合作信用联社。列入《扶贫小额信贷备选名册》的对象方可按照规定享受贷款贴息。

第十五条贷款的发放。农村信用联社根据《扶贫小额信贷备选名册》,自主选择、独立审贷,对提出借款申请的对象,经调查符合贷款条件的,按照相关贷款操作规程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第十六条贷款的管理。农村合作信用联社要对扶贫小额信贷实行专项管理,每半年一次将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收回情况列表报送县扶贫办、财政局、人民银行,经审核后将汇总情况上报省扶贫办、省财政厅、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每年5月底前,将上年度省级贴息资金使用情况、当年贷款预计发放规模报送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同时抄送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第六章资金管理

第十七条扶贫小额信贷专项资金包括各级财政安排的借款专项资金和贴息资金,纳入扶贫资金管理。县财政局在当地农村合作信用联社开立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专户。

第十八条贷款专项资金来源。

贷款资金包括:

(一)省财政安排的贷款专项资金;

(二)县财政按省财政安排的贷款专项资金1:2的比例安排贷款专项资金;

(三)贷款专项资金产生的存款利息(贷款专项资金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息,产生的利息用于贴息)。

县贷款专项资金到期后自动转存。

第十九条贷款风险补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按照《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暂行办法》和《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资金审查。财政安排的扶贫小额信贷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改变用途、截留和挪用,违者按扶贫资金管理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年度结束后,接受上级部门的专项审计,对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将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银行扶贫主任工作总结第2篇

根据《中国银监会湖北银监局 共青团湖北省委关于开展2017年度全省金融机构挂职干部调研成果评比活动的通知》(鄂银监发[2017]12号文件)精神,结合自己一年的共青团天门市委挂职经历,我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对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扶贫贷款的发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全市扶贫贷款情况

2017年3月在天门市政府金融办的组织领导下,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与市政府金融办、市扶贫办签订了扶贫贷款三方合作协议。于2017年4月13日成功发放了第一笔扶贫贷款,截止2017年6月20日,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2笔,金额1166万,其中贫困户2笔16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笔,115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贷款发放占比98.62%,贫困户占比1.38%

(二)天门市拖市镇梅河村基本情况

天门市拖市镇位于天门市西北部,距市区32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7.4万,辖41个村委会。梅河村距离拖市镇2.3公里,422户,人口1723人,耕地面积1891亩,人均纯收入4200元,2017年6月贫困户27户,81人,因病至贫50人,因残致贫31人,未成年人3人,孤寡老人1人。其中扶贫户5户,五保户2户,低保户20户,种植业主要以大棚蔬菜、白菜、玉米为主,养殖主要以养猪为主。

(三)贫困户基本情况

胡华平,女,现年53岁,拖市镇梅河村人,丈夫朱心爽今年54岁,一家5口,一子二女,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在广州打工,今年25岁,还未出嫁;儿子朱银,23岁,也在深圳某厂给人打工,尚未成家。胡华平因在几年前的一场疾病,花光了家中仅有的少量积蓄,还欠下了外债,每年胡华平都要到医院复诊,每天都需要药品来维持病情的稳定,在外务工的子女收入也仅够自己日常开销,无法拿出多余的资金来帮助家里,家里一贫如洗,艰难度日,2017年底通过本村村委会牵线、好心人支持,胡华平和配偶朱心爽与人合伙养殖生猪,收入勉强维持家用和承担自己的医疗支出。

(四)贫困户贷款基本情况

2017年5月胡华平猪场规模达200余头左右,因生产经营需要,猪场急需资金搭建猪舍和购买饲料,再次注资让胡华平重新燃起的生活希望,瞬间跌入了谷底,对于一贫如洗的胡华平,当初如果不是好心人为了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借给他们资金参与经营猪场,他们也不会重燃生活的信心,他们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眼看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可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们陷入了困境,不注资就等于好心人借的钱不能还,生活也没了着落。猪舍扩建一天也不能等,一家人急得是团团转,村委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汇报给精准扶贫驻村工作组,工作组从市扶贫办了解到与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合作的扶贫贷项目可以缓解胡华平猪场的燃眉之急,迅速通知胡华平积极申报,邮储银行通过现场调查,风险判断,收入测算,授信分析后于2017年6月7日,对胡华平发放了10万元的扶贫贷款,期限一年,年利率是7.35%(政府全额贴息),还款方式是阶段性等额本息,前8个月还利息,后4个月还本还息。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政府沟通,做好政策落地。

扶贫贷款三方协议签订以后,我行迅速成立了以分管副行长为组长,三农金融部为牵头部门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与市扶贫办一起拟定贷款工作流程,以准、快、全(金融扶贫精准、贷款办理快速、资金运行安全)为工作核心,及时下发通知到全市26个乡镇、办、场园的地方政府,大力宣传扶贫贷款政策,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电视、报纸、宣传折页等多少形式为载体的宣传手段,快速有效的将扶贫贷款这一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与市扶贫办建立月例会制度,及时交换信息,沟通、协调、解决扶贫贷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扶贫贷款工作进展情况。

2、加强业务支撑,做好金融服务。

为好更好的做好贫困户的金融服务工作,充分调动17名基层信贷人员的扶贫贷发放的积极性,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在资源配置中配备扶贫贷款现场调查专用车辆,开私家车的信贷员给予燃油费专项补贴,同时增加电脑终端、扫描仪、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录音笔等设备,从现场调查、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检查全流程为扶贫贷款开设快速通道。申请扶贫贷款的贫困户多居住于交通不便的偏远村落,有时开车去就得花去2-3个小时,信贷客户经理急贫困户所急,放弃正常休息,加班加点做信贷现场调查,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服务质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扶贫办的一致好评。

3、严格产品用途,做好精准信贷。

邮储银行严格规定申请扶贫贷的对象必须是市扶贫办确定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不得以任何形式的变通为他人办理扶贫贷款,杜绝将好事办坏。现场调查必须了解贫困户是否为自愿申请贷款且有无真实的贷款需求,告知此款项为扶贫贷款是我行商业性贷款,是必须偿还的,不是民政部门发放的扶贫款。授信审批根据申请人实际经营情况来确定合适的额度与还款方式,不顶格放款,这此措施很好的厘清了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政府与客户的关系,客户实体的关系。

4、推行阳光信贷,做好风险控制。

以进村入户召开群众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我行阳光信贷政策,营造全社会支持邮储银行信贷业务的良好工作氛围。将扶贫贷款政策、业务流程、产品要素,担保补偿、贴息管理、监督电话等信息印制成宣传册,增加贷款投放透明度,确保贷款投放公平、公正、公开。做好贷款发放后的资金流向监测,利用村监督员、电话回访,实地检查等形式,切实将贷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防范风险隐患,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依托当地政府,协助作好扶贫贷款逾期催收工作,力争将逾期率保持在零。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发挥了金融扶贫的杠杆作用。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坚持以政府主导、扶贫贴息、银行助力、精准扶贫的原则,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开展金融扶贫工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提供单笔最高50万元,期限1年,免一半利息,银行承担50%的风险,为贫困户提供单笔最高10万元,期限1年,全免利息,银行承担30%的风险的扶贫贷款信贷产品,市政府建立风险补偿基金500万元,对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贴息,对产生的风险进行补偿,有效降低了扶贫对象的融资成本。

二是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贫困户自我发展的瓶颈,由于贫困户本身就缺乏资金,且经营实体不建全,抗风险能力差,抵质押、担保能力弱等原因难以获得贷款,直接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资金做补充,脱贫步伐缓慢。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扶贫贷款业务开办后,针对贫困户的经营特点,从产品设计上大大降低了贫困户贷款门槛,只要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就能从邮储银行申请扶贫贴息贷款,而且不需要抵押,产生利息也有政府补贴,对于那些一心想脱贫致富的贫困户来说,获得贷款不再困难,自力更生的困境得到了有效改观。

三是推动了脱贫攻坚的进度。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通过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产业脱贫金融服务工作,运用风险补偿基金扩大金融扶贫成果,对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提供包含扶贫贷在内的一篮子金融服务,将金融服务网络终端延伸到田间地头,利用农村基层组织、驻村扶贫工作队等优势资源,提高了银行在金融扶贫过程中的信息及时率,信息准确率,风险反应时效,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推动了天门市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进度。

四、金融扶贫的难点

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贫困户居住地大多存在灌溉条件差,村级公路延伸差、路面窄、路况差,住房条件差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产业构成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畜牧养殖业占比较低,且生产技术落后,周边产业支撑不强、贫困户与市场接触也少、产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仅够维持低收入水平,难以实现资本积累。有的暂时生产经营走上正轨,因生产经营技术、市场价格、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前期生产经营成果付之东流,重新戴上贫困户的帽子。

二是农村信用环境不理想,信贷资金风险较大。长期的政府资助、扶贫脱贫工作使得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坐、等、靠、要的思想,认为政府不会丢下我不管的心理占主导地位。虽说我国从最近几年开始规范个人征信,培植信用环境,建立诚信社会,但农民诚信观念和信用意识依然淡薄,农村信用环境依然不尽如人意。邮储银行天门市支行近年来小额信用贷款逾期率高居不下,通过自主清收、司法诉讼等手段催收逾期贷款,效果并不理想。农村仍有大量逾期贷款户有钱不还、故意逃废债务,极大地破坏了信用环境。扶贫贷款很容易理解为扶贫款,最终导致资金损失,抑制了金融扶贫的发展。

三是扶贫贷款供需矛盾突出。邮储银行调查的所有贫困户贷款中,贫困户基本缺乏有效的担保及抵押,银行最高授信金额也只有10万元,只能满足一般的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离彻底脱贫还有一段距离。规模化的农业产业生产且有资金需求量大,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见较慢,风险相对较大等特点,而目前的扶贫贷款,还款周期短,额度小,需要贫困户先付息待贷款结清后全额补贴利息,银行与贫困户之间存在较大矛盾。

四是信贷客户经理放贷积极性不高。近年来,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山清水秀信用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有力的打击了内外勾结、违规放贷等违法违规问题的产生,强化了风险管控意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贷款追责问责力度的加强,信贷客户经理风险意识,惧贷、惜贷意识明显增强。贫困户本属于劣质客户,大多数客户文化素质差,生产经营能力弱,创收手段单一,扶贫贷款虽然有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但是补偿比率没有全覆盖,银行依然存在较大风险敞口,贫困户贷款风险远高于其他涉农贷款,鉴于以上种种情况信贷客户经理发放贫困户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五、几点建议

一是目前我市扶贫贷贴息是按照先收后贴的方式兑付,具体由贷款行在结息日向贷款贫困户收取利息,待贷款结清后汇总贷款本息明细,向地方财政提出贴息资金申请,再由贷款行将贴息资金支付给贷款户。而我市再就业贴息贷款是地方财政直接按季贴息,同样是政策性贷款,贴息方式却截然不同,贫困户本来就资金短缺,还要先垫付利息,无端增加了贫困户脱贫的压力,所以建议地方财政直接贴息,不再需要贫困户垫付利息后再补贴。

二是邮储银行目前执行的扶贫贷款风险分摊情况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贷款政府银行风险分摊比例为5:5;贫困户贷款政府银行风险分摊为7:3。站在银行的角度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能力较强,资金运用合理,银行相对好把握信贷资金风险。贫困户生产经营能力差,信息获取能力弱,投资运用资金能力差,银行不好把握风险,按照协议仍需要承担30%的风险,银行放贷意愿不强。建议对待贫困户贷款,政府逐年增加风险补偿基金,风险分摊设计为政府兜底或降低银行风险敞口。

三是金融扶贫仅靠星星点点的贷款难以达到彻底的脱贫效果,地方政府应当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引导贫困户完成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为贫困户提供担保,增强贫困户的融资能力,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推出更多期限长,办理方便的扶贫贷款产品,引入政策性保险公司为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提供担保。

四是建议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信用生态环境。加大对失信贷款的惩戒力度,给失信户施加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停发失信户的一切涉农补贴,引导农户自觉诚实守信,司法等单位强力开展依法清收,开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范文二:扶贫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青山镇地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位于普安县南部,东距晴兴高速18公里,北距镇胜高速40公里、南距南昆铁路清水河站35公里,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普安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17〕16号),原雪浦乡、青山镇合并为青山镇,合并后全镇国土面积254.8平方公里,耕地13.98万亩。辖11村2社区,总人口6.4万人。

二、我镇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镇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任组长,包村(社区)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印发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镇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扎实精准识别。及时安排部署,明确包村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各村(社区)严格按照识别标准,本着真扶贫、扶真贫、见实效原则,组织五人小组人员和包村组干部深入村组,按六看法逐户见面,逐户识别,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了4次全面系统的回头看。通过精准再识别,落实回头看,确定最后进入系统精准贫困户1822户5532人。

(三)抓实精准对接,推进扶贫行动。实施以党建帮扶、结对帮扶、产业带动、救助保障、搬迁脱贫、合作社组团等措施开展扶贫行动。一是党建扶贫促进行动。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结合实际,专门组建了5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组,成立了13个联合党支部,镇党委下派5名副科级包村领导到5个贫困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每个贫困村重点培育种养殖业农村致富带头人2户以上。二是救济救助保障促进行动。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功能。2017年将符合条件的122户188人纳入相应的城镇低保,4548户6824人纳入农村低保。三是技能培训发展产业行动。组织镇村干部和产业脱贫户代表20人到镇域各种养企业和合作社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讲解传授种养技能,强化农+合作社、农企对接。推动三变四化建设,让贫困户有一定稳定收入。到村(组)开展共商工作,培训种养殖累计541人次,发放种养殖技术资料1160份。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业。截至目前,全镇发展烤烟种植户2387户(其中:精准扶贫户642户2889人,签订种植合同6092亩,预计实现产值1500万元,户均预增收30000元以上),2017年在稳定现有烟农的基础上突出向烤烟能手、优质生产基地集中,并扎实推进集群式烤房、烟水、烟路、烟机、烟地配套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收烟8万担优质烟叶;草地畜牧业采取品改繁殖,瘦育肥饲养黄牛等方式养牛,以分散厩养为主,培育10头以上养殖大户50户,全镇牛饲养量达到3500头,出栏2000头。发展规模养羊21户。发展规模养猪(50头以上)20户,实现年出栏生猪10000头,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林果产业在继续抓好核桃种植管护,组织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户合作,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发展蔬菜、特色水果、百合、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户627户2479人,其中,精准扶贫户286户1231人,为走稳产业发展脱贫一批路子奠定扎实基础。四是住房保障促进行动。按优先建卡贫困户,保障农村低保户,照顾重点优抚对象,兼顾其他贫困户的原则。建成小康房67户。确定2017年危房改造任务502户,目前已完成357户。其中:建卡精准贫困户178户。

(四)紧盯易地扶贫搬迁,精准助力脱贫。积极探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思路,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以期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等问题。按三帮共商队伍工作法(即镇党政主要领导一帮共商队伍、 13个共商会一帮共商队伍和 五人小组结成联系对子一帮共商队伍)机制,以五共工作法为抓手做实群众工作,用优惠政策帮他们算好脱贫发展的账,把要我搬变为我要搬。截至目前,召开易地扶贫共商会61次,发放易地扶贫相关宣传资料9000份。同时,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评议公示,组织人员成立调查核实组下到各村(社区)逐户开展走访调查,核对搬迁对象名单、家庭信息,确保搬迁对象信息准确完整、真实可靠。确定 十三五期间搬迁439户1780人。截止目前,2017年有二道岩、高林、三冲寨、打磨沟、窑湾、倒马坎等6个自然村寨作为易地扶贫整寨搬迁实施点,总计195户839人。

(五)干部驻村帮扶,充实扶贫力量。我镇结合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即一名领导、一帮队伍、一台车子、一块阵地、一笔经费),按照州、县派驻工作队不重合的原则,实行领导包村(社区)、工作队驻村和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落实了600余名干部进村入户履行帮扶工作职责,确保了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甚至对到底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楚。对于产业到户不热心,感到落实、实施难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派驻的部分扶贫工作队则认为,工作队是到镇入村协助当地政府、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希望得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对目前的现状觉得工作无动力、无信心,感到彷徨和无奈。合力攻坚的氛围未形成。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贫困户,当问及打算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不假思索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安排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重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以全镇开展的产业脱贫户到镇域各种养企业和合作社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讲解传授种养技能为例,一些贫困户不参与或积极性不高,认为搞种养殖没多少收入。

(三)社会参与度不高,氛围不浓。一些集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老板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识,特别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新建产业兴趣不浓,对社会扶贫的认识模糊。

四、下步工作建议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要深化认识,增进共识。一是开展对县、镇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题培训。首先培训要开宗明义,着重解决对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和要求理解不透,无从下手的问题。其次是通过培训增进共识,要从根本上杜绝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问题发生。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要制定更具操作力,具体化的考核措施,实行考核积分制。三是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使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

银行扶贫主任工作总结第3篇

市行成立以来,始终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坚持零售战略定位,突出区域特点发展,注重合规经营与风险防控。截至×月末,累放三农贷款突破×亿元大关,达×亿元,全省第×位;累放小企业(个商贷款)×亿元,全省第×位;累放消费类贷款×亿元,全省第×位,同业第×位;不良率×%,低于同业平均水平。在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振兴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年以来,在市行新一届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全行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以助力×县整体脱贫销帽为重点,大力开展扶贫工作。**年初,市委书记×、市长×联名致信省行,对×行在地方扶贫工作中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同年2月,×县支行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定点帮扶先进企业”。

一、定点帮扶,帮危帮困显大爱

×县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年,×高速竣工通车后,才有所改善。县内自然环境恶劣,山地坡地居多,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贫困人数×万多人。同时,×县人口外流情况严重,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存留农村人口劳动能力弱,很大一部分存在着温饱问题,扶贫难度较大。

在市委市政府的调度安排下,市行定点帮扶×县×乡×村,×县支行定点帮扶×乡×村。市行党委从社会责任出发,在经营压力逐年增大,费用支出日趋紧张的形势下,积极与省行沟通,高标准制定扶贫工作计划。以“不差一户,不漏一人”为原则,大力倡导“一份捐赠,一份爱心”,全行包村,领导干部包户,坚决不让任何一名贫困户挨饿受冻。

一是建立扶贫工作机制。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行长任组长,×书记、×副行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工会副主席、人力部总经理、计财部总经理、×县支行行长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扶贫工作总指挥。在×县支行设立扶贫工作队,×行长任队长,负责扶贫工作的组织实施。在全行建立起扶贫工作一把手负总责,所属人员各司其职的工作责任制,为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开展多样帮扶活动。出资×万元,为×村村委购买了一台玉米秸秆粉碎压块机,避免了资源浪费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村民劳动效率,进一步解放了年轻劳动力。市行党委、工会每年春节都亲到村内慰问,送去米面粮油、图书报刊、衣服鞋帽、农机农具、农药化肥等刚性物资,使该村贫困户、五保户、空巢户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今年,市行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2.0”示范区建设工程,全行共产党员以支部为单位,利用各种节假日先后6次走进村部,为孤寡老人送去粮油,为贫困学子送去助学金,联合医院开展义诊,×银行在当地的社会形象进一步升华。具不完全统计,全行捐赠扶贫款项、大型机具等折合现金约×万元,另有图书、衣物等,价值不计。

二、金融扶贫,扶心扶志惠民生

面对×县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农村信用环境差,其他同业不愿放、不敢放的情况,×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使命,不以利小而不帮,不因形势而畏难,从1000元到50万元,每笔贷款都坚持审慎调查、差异对待。全行以“风险可控”为原则,结合×县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式、创新担保,在“合规经营,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大力开展贷款扶贫,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创业致富”。截至×月末,×县支行累放各类贷款×亿元,不良率仅为×%,低于市行及当地同业平均水平,成功走出了一条“量质兼优”的金融扶贫之路。

(一)三户联保,铺就致富之路

×县支行成立后,大力发展核心产品,实施三户联保模式,努力解决农民融资难、慢、贵的问题。在×个自营网点全部开办小额贷款的基础上,又在全县设立×个惠农服务站,基本辐射所有村屯,为农户讲解金融知识,介绍贷款手续和流程,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让贷款走进农家。今年,在与县政府、县人民银行、各村委的通力合作下,反复推敲,逐户准入,确立×个自然村为“信用村”,整村授信,信用贷款,在实现小农贷款去担保的同时,强有力的在农村倡导了“守信重信”的好风气。截至×月末,×县支行累放农户小额贷款×亿元,惠及农户×万户,列全省县域支行第×位,当地同业第×位。×银行小额贷款“阳光透明,贷款不难;三天放款,速度不慢;五免一优惠,贷款不贵”的形象,已深深扎根在农户心中。全面打通了扶贫惠农“最后一公里”。

(二)平台担保,拓宽脱贫之路

近年来,×银行在改革转型过程中不断强化“政、企、保、担、协”五大平台建设,推进三农贷款由零散获客向批量获客转变,在融入地方、协同发展上愈加顺畅。

**年,×县支行作为全省首家试点行,与×县扶贫办签订扶贫合作协议,由×县扶贫办筛选提供名单,×县支行调查准入放款,县财政先后投入风险补偿资金资金×万元,×银行按照10倍放大,对有意愿、有能力、有项目的贫困户精准帮扶。一是建档立卡户贷款。由扶贫办筛选各村屯劳动能力强、人品信用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再由该贫困户寻找一名收入稳定的担保人复合担保,银行调查审核其经营项目和资金用途后向其发放贷款。截至×月末,已投放×笔,×万元。二是大户带动扶贫贷款。由扶贫办联合各村筛选有资金需求的种养殖大户、优质家庭农场到×银行贷款,由政府提供风险补偿,并要求其每贷款×万元,需带动当地×户贫困户创收,形式包括雇佣务工、帮扶养殖等,确保贫困户年收入不低于×元。截至×月末,已投放×万元,成功为×名贫困户增加创收渠道。这两种特殊的贷款模式,既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就业难的问题,又有效地防控了资金风险。×县委书记×在全县扶贫工作推进大会上,评价×银行支行这种做法为“1+1模式”,双重保险,互利共赢。市委书记×在扶贫调研过程中,评价×银行“讲政治,有担当,有作为”,给予全行极大的鼓舞。

同时,今年以来,市行以全市工作会议上×书记关于开展“惠农贷”的指示为契机,全面对接市农委、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在市委主要领导和市行班子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半年的反复协调磋商,引入省农担公司作为第三方担保机构,市财政存入风险补偿金×亿元,于×月×日成功签订合作协议,并连续两次在市行召开专题部署推进会议,为项目的规模化、健康化发展指明方向。×月×日,在省委×书记莅临×调研过程中,市委×书记将此项工作做为主要内容进行汇报,得到充分肯定。这一协议的签订,将有效解决全市设施农业、产业农业的融资问题,从侧面以解决就业、优化市场等方式提升广大农户的创收能力。

(三)助力巾帼,延伸创业之路

**年,×行与市县区妇联全面签订妇女创业贷款合作协议。×县妇联与×县支行开启了妇女创业贷款合作之路,以政府存入担保资金,全额贴息,×银行给予利率优惠的方式,三年累计发放妇女创业贷款×万元,帮助×名妇女脱贫致富。同时,×县支行结合精准扶贫要求,创新了四种模式。市行连续两年被省妇联评为“妇女创业贷款工作先进集体”,×县支行《小额妇女创业贷款分行》项目获评省共青团、省银监局**-**年度“银团合作”优秀工作项目。

一是子女贷款模式。针对贫困户年龄较大,创收能力较差的客户,如其子女符合我行贷款条件,可向其子女发放妇女创业贷款,通过子女致富带动父母脱贫。截至目前,×县支行与县妇联、财政、乡镇共同入户调查,共同审核,直接给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妇女创业贷款×笔,金额×万元,给贫困户的子女发放妇女创业贷款×笔,金额×万元。

二是两带一模式。针对×县×村肉牛养殖户较多,但养殖规模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利用2名优质养殖户带动1名贫困户养牛,组成三户联保,互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扶贫举措。既使贫困户能够获得免息贷款自主创业,又养殖户可以获取免息贷款扩大规模,还能对贫困户的养殖进行指导和监督。截至目前,×县支行投放此类妇女创业贷款×笔,金额×万元,其中直接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款×笔,金额×万元。

三是家庭农场模式。针对没有养殖经验且学习能力较差的贫困户,×银行也制定了专门的帮扶模式。将妇女创业贷款投放当地的种养殖大户,支持其合理扩大规模,与此同时联合当地政府及妇联共同展开工作,让这些大户在雇佣工人时优先选择当地贫困户,以此解决贫困户就业,让其能够自食其力,劳动创收。截至目前,×县支行在×乡、×乡、×乡投放此类贷款×笔,金额×万元,解决贫困户就业×人。

银行扶贫主任工作总结第4篇

一、四川省巴中市、达州市扶贫攻坚和金融扶贫的探索与成效

巴中市、达州市绝对贫困人口分别为31.83万人、49.85万人,贫困发生率10.5%、9.2%。致贫的主要因素有因病、缺技术、因残特别是外出务工致残后返乡、因子女上学、缺劳动力、缺资金等。贫困户脱贫标准为人均纯收入超过贫困线,有吃穿保障、有安全住房、有基本医疗、有基本教育、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电视。

在党中央扶贫攻坚的号令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做出了“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其十个专项方案。巴中和达州市党政领导、市场主体、金融机构、定点帮扶单位、基层干部和驻村干部、贫困户和广大农民正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开发。

构建了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巴中、达州分别制定了脱贫攻坚规划和若干扶贫专项方案。实现了“扶贫对象、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使用、扶贫措施、驻村帮扶、脱贫成效”精准落实。

有效探索了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新方式、新办法。巴中市创新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收支登记簿”和脱贫攻坚指挥中心及精准扶贫数字管理系统,探索了全要素扶贫资源整合投入机制,出台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统筹规模55亿元。达州市率先建立扶贫开发专项基金、产业扶贫信贷基金、农产品深加工风险共担基金共11.72亿元。

形成了地方经济增长与精准扶贫的良性循环格局。巴中、达州市主动推进经济转型发展,2016年前三季度GDP分别增长7.5%和7.3%,财政收入保持良性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开工建设红鱼洞水库,加快巴中机场、光雾山旅游景区、巴中到陕西高速公路建设进度。

金融扶贫支撑作用明显。巴中市、达州市金融部门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支撑作用,全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信贷投放增量倾斜,信贷增速高于平均贷款增速。人民银行充分利用扶贫再贷款鼓励商业银行发放扶贫贷款。开行、农发行提供了易地搬迁贷款支持,巴中市2016年已经获得40亿元。全面开展了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信用评级,并根据不同信用等级发放1―5万元不等的财政贴息贷款,巴中市2016年已经发放5.6亿元,达州市发放4.8亿元。商业银行还加大了对巴中和达州市交通、水利、电网、旅游、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个人消费的融资服务。

社会扶贫初见成效。巴中、达州市非常重视利用社会资源特别是定点扶贫单位的扶贫功能。21年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定点扶贫巴中市的南江县、通江县和达州市的万源市,采取了一系列扶贫措施,_展教育、卫生、饮水安全、贫困学生救助等系列活动,树立了良好形象。达州市开展了“百企帮百贫困村”行动。

2016年以来,巴中、达州市加强了农村宽带建设和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扶贫工作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贫困村道路硬化、农村电网和广电网、水利设施建设、集中移民易地搬迁、农村义务教育、卫生事业、饮水安全、医疗保障和救助、低保政策落实、农业保障保险等相关扶贫事业推进有序有力,基层干部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表现了责任担当,展现了优秀的干部形象。

二、当前精准扶贫与金融扶贫的主要难点、热点问题

(一)关于精准扶贫方面的问题

专项扶贫资金用途限制与统筹必要性的矛盾。据调研反映,目前市级财政与扶贫主管部门每年得到用于扶贫和涉农资金、项目有十个以上类型,每个专项都有项目、条件以及用途等附加限制性约束,同时要求地方提供配套资金支持。由于地方政府了解当地扶贫和涉农项目、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深感有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提高资金脱贫攻坚效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这又往往会与专项资金安排和相关部门规定与约束、后续绩效评估产生矛盾。

易地搬迁重建集中安置问题。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基层地方政府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对需要易地搬迁重建和贫困户危房改造的项目推进力度较大。但是,实施中遇到了几个突出问题:一是资金保障问题。二是虽然基层严格执行了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硬性规定,但是,普遍反映,这个面积标准没有包括其附属设施需要(如农机具储存、必要养殖副业需要等)的建筑面积。三是农村危房改造与集中搬迁重建的国家补助标准差异明显,社保兜底标准、医疗报销标准等政策设计存在缺陷,局部出现了新的矛盾。

如何通过产业扶贫保持脱贫持续性问题。调研中发现,目前贫困户中因为缺资金、缺技能致贫的占比不高,相反因病因残因学致贫比例高。金融机构根据不同信用等级,发放1―5万元不等的小额信用贷款或者其他商业银行创业贷款,帮助部分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如辣椒、中药材,特色养殖业如黄羊、巴山土猪等,特色旅游业如农家乐等。这些贫困户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往往取决于与之相关联的核心龙头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和经营稳定性、成长性,加之在一个贫困地区具有明显的同质趋势,因此,产业扶贫的贫困户脱贫隐含脆弱性风险。

如何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问题。尽管提出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扶贫攻坚目标,贫困人口也都发自内心感激党和政府的关怀,但是,由于绝对贫困人口量大且成片区分布、致贫原因多种多样、创业与就业技能差距明显,地方政府在进一步激发贫困人口自身脱贫愿望、增强创业与就业能力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贫困人口的奋斗精神、主动性、生产技能会明显影响脱贫成效以及是否会返贫,也会影响是否能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关于连片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

巴中、达州市都位于川陕渝鄂交界地区,都没有纳入各自省市的发展重点;交通建设与投入严重滞后,巴中市、达州市目前还没有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农村路网建设等级低、通行效率低;巴中目前没有高速铁路规划,品牌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尽管达州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但是优质龙头企业少,目前仅一个上市公司,工业结构偏传统产业。巴中市基本没有现代工业体系。达州、巴中市人均GDP水平低,财政支出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约占80%,是典型的“输血式”财政,财政收入脆弱。与此同时,地方债务负担重,主要是各类工程欠款、地方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特别是农村路网建设、安全饮水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历史债务负担沉重。

(三)关于金融扶贫方面的问题

调研中深感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中表现了良好的社会责任,对贫困地区经济建设与精准扶贫的支撑作用在逐渐显现。但是,我们也感到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

政策性银行金融扶贫作用发挥空间还很大。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建设、农村水利建设、广电网、电网建设、公路网建设、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急需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给予强力信贷支持。

涉农商业银行对农村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的金融扶持力度明显不够。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体系(含农信社)对贫困户小额信用贷款落实力度不够,支持精准脱贫的成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农民的金融服务意识与能力还需增强。

非涉农的商业银行对县域金融服务特别是农村金融和精准脱贫的金融支持需要进一步提升。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力度与强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金融支持手段、渠道、产品创新力度不强。

金融服务制度与产品设计问题。商业银行针对农村经济和精准扶贫的金融产品、信贷标准、业务流程、审批效率、风险管控措施、激励机制与问责认定、渠道与网络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存在明显差距,急需迅速调整与优化,否则会严重影响金融扶贫成效。

金融监管协调性较弱,连片贫困区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两个城市的贷存比明显偏低,GDP与社会融资存量之比明显偏低,金融渗透度弱。证券市场融资与股权融资、各类债券融资、租赁融资以及其他多层次金融市场融资占比相当低,有的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三、关于精准扶贫和金融扶贫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关于巴中、达州市连片贫困区经济建设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两市试点农村财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一系列农村经济要素的交易体系,让连片贫困区农民成为有产者,有效转移农业经营风险。迅速试点建立区域性(以省为单位最好)的农村宅基地转让交易系统,探索实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合建模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迅速建立贫困地区与经济富裕城市(跨省、跨市)的农村宅基地土地增减挂钩交易系统,构建土地增减挂钩土地级差收益资金+易地搬迁重建+金融扶贫+贫困户脱贫的特殊模式。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交易体系,开展农村宅基地与住房抵押试点。构建规范、高效的以省为单位的林权交易系统以及伴生的碳排放吸收交易系统。实施连片贫困区荒地、地产土地以及各类废弃土地再利用的产权制度与交易制度。建立规范的各类主要农产品期货交易体系,构建稳健和风险对冲的农产品价格环境。

强力加大连片贫困地区交通与水利建设投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四川省加快南充至巴中高速铁路规划与建设,加快成都―南充―达州―万州高速铁路规划与建设。建议尽早开工建设巴中―万源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巴中汉中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加快巴中市红鱼洞水库建设,建议将达州万源市鲜家湾大型水库列入国家规划。建议使用政策性贷款和使用特别国债等方式迅速加大国家对贫困地区农村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路网建设,提升等级,实现高标准的村村通、村社通、村与集中居住区通公路目标,大幅提高补助标准,取消地方配套要求。

结合资源优势,有效发展特色产业,壮大贫困地区经济实力,增强造血机能。建议整合平台重点发展以巴中光雾山、达州巴山大峡谷为主的旅游产业,与优质企业合作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优质种养业,利用绿水青山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建议达州市提升工业转型升级力度,发挥紧邻重庆的优势,发展一批优质机械、电子加工I和现代物流产业。

(二)关于精准扶贫方面的对策建议

优化调整易地搬迁集中重建、农村危房改造财政补贴政策,缓解好利益矛盾;同时建议允许经过审批后优化人均建筑面积管控,充分考虑配套生产附属设施面积。

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民的基本医疗、低保兜底覆盖面,充分注意对贫困户各类优惠政策与其他相关人群的政策协调性。

允许基层政府统筹使用各类扶贫资金,以提高统筹效率。

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精准扶贫。鼓励大型企业结对扶贫,有效推进产业拉动型扶贫;推进教育、医疗共建扶贫,鼓励名牌大学、医院对口联建、共建医疗与教育;推进电子商务下乡、宽带网络、广电网络、司法环境、农村环境与风貌、美丽乡村等工程同步建设,共同构建扶贫脱贫社会氛围;鼓励社会民间资本、资金通过慈善捐赠与结对帮扶、商品交换、城乡联建共享、权益分享等方式参与扶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

(三)关于金融扶贫方面的对策建议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社会融资规模倾斜。建议通过特别金融债等方式迅速加大对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建设、农村路网建设、重大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和特色集镇建设的政策性项目融资。建议各类大型商业银行积极支持连片贫困地区的高速铁路、公路、清洁能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建议涉农金融机构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和农村产业发展融资支持。加大各类金融创新的融资服务。

金融监管部门制定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农村金融的特殊政策安排。建议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制定有关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及其特别优惠利率、金融扶贫贷款利率、信贷条件、贷款风险损失容忍度与贷款拨备覆盖率、问责与考核、资本金约束监管、金融与产品创新审批、各类金融机构准入审批和网点下乡延伸、不良资产处置、资产证券化、发债标准、上市标准、保险收费与保险赔付、风险补偿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安排。

商业银行有效改善对贫困地区、贫困户和农村金融的有效金融服务。在坚持商业可持续条件下增强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把农村金融、县域金融作为转型发展的重点。开发有针对性的融资产品,如结构化项目融资服务(包括股权融资、项目贷款、并购贷款、产业投资基金、金融租赁、资产管理服务、企业债券承销、产业与供应链融资);跨区域土地增减挂钩融资及政策性银行贷款的搭桥融资、扶贫小额无抵押信用优惠贷款并放宽借款人年龄限制到70岁、小微企业专属金融扶贫贷款:网贷通、经营性物业贷、厂房按揭贷款;创业致富贷、订单仓单融资、联保融资、担保融资、各类权利质押融资、财政搭桥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迅速改善金融服务设施延伸与覆盖:发展线下渠道服务,加大网点建设、自助设备布局、转账POS投放、移动服务车、服务小分队、跨行小额支付体系等,同时发展金融服务的线上渠道(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电子商务专区、商业银行网络融资服务、网络结算服务、网络惠农理财套餐的理财服务专属。

银行扶贫主任工作总结第5篇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积极探索财政、金融、烟草等部门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一)烤烟产业。实现《中共__委、__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州党发〔2016〕2号)中关于烤烟产业的要求目标。即到2020年,全州建成高标准基本烟田轮作100万亩,产值达65亿元;建成烟叶基地单元20个,年烟叶生产能力达100万担。

(二)农户贷款。农业银行__分行从2016年开始每年对烟农新投放信贷资金1亿元,到2020年共投放烟农贷款额达5亿元以上。

(三)扶持烟农。通过烤烟产业和金融信贷的联动,解决烟农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发挥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加扶贫资金总量,更好更快地提升帮扶对象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计划每年扶持烟农4000户15000人,并通过种烟大户带动2000户贫困户就业,加快贫困乡(镇)、贫困村及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

(一)开发式扶贫原则。突出产业扶贫主体地位,坚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脱贫攻坚战略举措,助推脱贫攻坚精准落实。以产业发展为引领,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农业银行信贷支持,不断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相结合的烤烟产业,扩大其对扶贫对象增收和脱贫致富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金融资源向烤烟产业中的贫困扶持对象倾斜,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同期基准利率的30%,切实降低烟农在当地的融资成本。

(三)部门协作联动原则。建立财政、金融、烟草、扶贫、农业等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促进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及其他扶贫政策的有机结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氛围,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四)以点带面原则。确定一批重点支持或帮扶的示范县、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帮扶农户和农业银行金融扶贫示范窗口等,以点带面,有序推进,适时推广示范取得的经验和做法,全面改进完善贫困乡(镇)、贫困村的金融与烤烟产业融合支持和服务。2016年先以晴隆县、__县、普安县为合作服务区域,以后再逐步扩大合作服务范围。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农业银行支农优势。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加大对烤烟产业、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三农”贷款占比。

(二)建立烤烟产业扶贫机制,争取上级定向扶贫优惠政策。全州主要发展和培育种植面积达20-50亩的职业烟农。为解决烟农种烟投入困难,在争取上级定向扶贫优惠政策的同时,争取向金融部门申请中低息贷款扶持政策。

(三)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普惠程度。农业银行加快推进贫困乡(镇)、贫困村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展和延伸支付清算网络的辐射范围,畅通资金清算渠道,构建城乡一体的支付结算体系。大力推广贫困乡(镇)、贫困村非现金支付工具,优化银行卡受理环境,提高银行卡使用率,稳妥推进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方式。扩大贫困乡(镇)、贫困村“金穗惠农通”银行卡助农取款覆盖面,确保每个行政村均有一个农业银行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丰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功能,探索依托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构建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组织创建助农取款优质服务示范点,鼓励助农取款点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更多业务。优化助农取款服务点布局,提高单点单机的辐射面,在烤烟种植集中的区域,可增加助农取款服务点布设密度。

(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贫困乡(镇)、贫困村发展现代农业。农业银行为烤烟种植农户打造专属的信贷产品,负责为烟农发放信用贷款。信用贷款采取“订单种植、三方协议、批量贷款、封闭运行、代扣还款”方式发放和管理。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信贷服务,贷款采取无抵押、无担保的方式,贷款额度单户最高可达100万元。但为提高信用度和尽可能防控风险,烟农以无抵押、无担保方式贷款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烟农须与烟草公司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订单种植合同;二是由烟草公司委托农业银行代付烤烟销售款、补贴款等。

(五)加大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培训力度,加强贫困乡(镇)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加强对基层金融机构信贷业务骨干小额信贷业务技术培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对贫困乡(镇)、贫困村基层干部进行金融扶贫、产业政策、小额信贷、农业

保险、资本市场及合作经济等方面的宣传培训,提高运用金融杠杆发展贫困乡(镇)、贫困村经济的意识和能力。相关部门、金融机构要加强协同配合,主动开展“金融惠民工程”“送金融知识下乡”等农村金融教育培训活动,积极开展对贫困乡(镇)、贫困村烟农、农村创业青年等特定群体的专项金融教育培训。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提升贫困群众金融意识和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以及风险识别、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育和提升对扶贫对象的金融扶贫能力,提高金融与产业扶贫项目覆盖带动扶贫对象的精准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顺利开展,各县(市、试验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成立以分管农业的负责同志为组长,扶贫办、农业局、烟草公司、农业银行、乡(镇)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的金融与烤烟产业结合助力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金融与烤烟产业结合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烟草公司,烟草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落实部门职责。相关单位要明确一名分管负责同志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该项工作,明确工作责任。扶贫办负责相关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管理,统筹、协调信贷扶贫工作,提供建档立卡贫困户相关资料、做好信贷贴息工作;农业局负责管理农业劳动力和指导其合理转移,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指导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基地建设;烟草公司负责加强工作指导,做好支持对象的规划,监督信贷资金的合理、规范、有序使用并协助贷款扣划和到期贷款催收,积极为烟农提供烤烟生产的相关技术支持;农业银行负责加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动,扩大扶贫信贷资金来源,做好扶贫信贷的营销和贷后管理,管控好信贷风险,确保扶贫信贷资金真正用于支持烤烟产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烟农做好相关金融及产业政策的宣传、引导,配合开展信贷调查、管理、催收工作,将金融与烤烟产业结合助力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三)做好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金融与产业融合支持扶贫工作的意义和工作流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引导烟农及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并树立正确创业观念,教育扶贫对象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动员广大农户积极参加信用体系创建工作,做到讲信用,及时还贷,努力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并配合金融机构作贷前信用等级调查与评估工作,形成良好的金融信贷支持扶贫工作格局。

银行扶贫主任工作总结第6篇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黔南州作为布依、苗、水、瑶、毛南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脱贫攻坚容不得一丝懈怠。当前,黔南州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已经达到90%,仅2015年一年就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20.7万人。但黔南州的农村贫困人口基数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2016年以来,黔南州农村信用社围绕贵州省和黔南州大扶贫战略部署,主动作为,按照“产业引领、新型主体带动、小额信贷助推”的总要求,大力支持精准扶贫工作,不断优化信贷结构,促进扶贫信贷投入总量增长,做到“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探索出一条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州农信社(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42.07亿元,较年初增加111.37亿元,增速25.86%,增速位居全省农信社各市州第一。各项贷款余额425.86亿元,较年初增加105.36亿元,增速32.88%,增速位居全省农信社各市州第一。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75.63亿元,同比多投放115.1亿元,其中投放精准扶贫贷款30.01亿元,支持贫困户6.49万户,支持贫困人口25.96万人;投放扶贫项目合作企业、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贷款12.2亿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项目合作企业等经济组织5418个(户),带动就业21.96万人。

目前,黔南州农村信用社正以最多的服务网点、最广的服务范围、最大的存贷款规模、最多的信贷投放、最强的支农力度逐步成为黔南金融扶贫的“主力军”。

做好“百姓银行”助农脱贫

根据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黔南州委、州政府金融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黔南州农村信用社紧扣黔南“大扶贫”战略,将金融扶贫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努力做好群众的“百姓银行”。

深入推进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县(市)创建工作,着力拓宽信用工程创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2016年为71.73万户农户建立经济档案,占全州应建档农户的98.32%;评定等级农户71.6万户,评级面占建档农户的99.81%;评定信用农户70.02万户,占建档农户的97.79%,授信总额达296.74亿元。同时,创建11970个信用组、1080个信用村、70个信用乡镇,成功创建瓮安、平塘、三都3个农村金融信用县,为金融扶贫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制定“特惠贷”投放计划,与农业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主体对接,引导贫困农户入股企业、解决就业,从源头解决贫困问题。截至2016年12月末,黔南州农信社累计向5530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特惠贷”贷款26.46亿元。

大力支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成立专门的调研工作组,对黔南12县(市)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开展金融服务调研,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带动农户脱贫致富。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州农信社投放特色种养殖、农业观光旅游等贷款余额56.51亿元,带动7.74万户农户脱贫。

发展“普惠金融”助农致富

黔南州农村信用社以创建全国“普惠金融示范州”为目标,大力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多举措发展普惠金融,着力让农户走上“村村通、村村懂、村村用、村村富”的致富之路,

着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国地州市中率先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全覆盖。到2016年12月末,1681个“信合村村通”覆盖全州1480个行政村,布设安装ATM机542台、POS机8653台,新增发放信合卡49.59万张,农信手机银行用户达11.46万户、网银用户达5.4万户,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小额现金存取款、转账汇款、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形成了物理网点、自助设备、服务终端和移动金融相配套的强大结算平台,有效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了群众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

2016年,黔南州“信合村村通”服务点共办理业务28.60万笔,交易金额35.30亿元,为广大农村群众节省费用近2100万元。

在全国首创“金融夜校”模式,全面开展“金融夜校”全民教育,将金融知识送进千家万户。2016年共开办“金融夜校”5893场,参训人数16.2万人次,发放42.3万册宣传资料,现场解凝答问1.1万个,实现金融知识“村村懂”。

同时,以贵定联社为试点,在“信合村村通”和“金融夜校”普及金融知识“村村懂”的基础上,在全国创新研发并成功上线“助农脱贫流动银行”,把柜面服务搬进村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柜面服务,实现金融业务“村村用”。作为试点的贵定联社目前共有储蓄账户48万户,“一折通”、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等涉农补贴账户10万户,占账户总量的21%;涉农补贴账户业务每年办理量达到36万笔,占柜面业务总量的32%。

2016年4月“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上线以来,共进入95个村,开展105场现场服务,现场为农户开办信合卡7350张、建档评级179户、发放贷款125笔、贷款金额627万元、开办银信通业务105笔、开通手机银行97户、开办网上银行18簦深受群众欢迎。

以惠水农商银行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创建“青年创业之家”,面向广大农村青年创业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开设“农青贷”等产品,为农村40岁以下青年种养殖户、个体经营者、电商青年、青年创业者,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利率优惠、循环使用的专属贷款,助力青年创业带头实现“村村富”。

截至2016年12月末,惠水农商银行共支持种养殖大户、个体经营户和小微企业家累计320余户,发放贷款7528万元,带动就业2000多人。

支持“实体经济”助民创业

拔穷根,既要靠政策兜底“输血”,更要靠发展产业“造血”。

为此, 黔南州农村信用社认真落实省、州金融扶贫政策,围绕省联社“项目联动”“产业带动”“能人领动”要求,结合黔南实际,成功融合广州温氏集团、广东天龙农业公司、贵州罗甸西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方资源,为农业农头企业量身定做了“农头贷”“支园贷”“一带十通”等系列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截至2016年12月末,黔南州农村信用社共支持中小微企业2.94万户,投放贷款190.08亿元,较年初增加55.42亿元,增速41.16%;为企业累计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余额53.69亿元,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上半年分别在福泉、都匀、龙里举办为期两个月的“客户经理特训营”三期,培养小微企业客户经理167名,为小微企业建档评级1058户,融资21.53亿元,带动37户农户创业,解决就业3500人。

银行扶贫主任工作总结第7篇

应坚持“精准”导向妥善处理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面临如何处理好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二者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区域发展能带动脱贫减贫,脱贫攻坚能助推区域发展;但二者在具体目标和着力点上又有所区别,区域发展侧重经济总量的发展,脱贫攻坚侧重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过去,我国扶贫的主要特点是“大水漫灌”式,以推动贫困地区整体区域发展为主要手段。在贫困人口量大面广、分布集中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区域性开发,加快区域发展,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能有效地从面上推动贫困地区大规模脱贫减贫,区域发展对带动脱贫的“溢出效应”明显。因此,在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背景下,“大水漫灌”式扶贫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随着贫困发生率的逐步降低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扩大,贫困人口越来越难以享受经济增长的益处,经济增长对贫困人口脱贫减贫的边际效应下降。经济总量高速增长,而贫困人口依然大量存在、难以脱贫,这是目前真实的写照。同时,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资金需求缺口巨大,但财政资源、银行信贷资源有限,贫困地区对信贷资源的承载能力也有限,到2020年,要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只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必须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这个背景下,“精准”成为新时期扶贫最鲜明的特征。

“十三五”时期,如何协调好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关系,笔者认为就是要突出脱贫攻坚,坚持“精准”导向:一是要以“贫困人口脱贫”为出发点开展项目选择,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先支持覆盖贫困人口多、脱贫带动成效明显、内生动力强、示范引领效果好的扶贫项目;二是紧密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着力抓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也要以脱贫攻坚为引领,围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进行重点支持。

应坚持政府主导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合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府主导是打赢攻坚战的基本原则。政策性银行服务脱贫攻坚必须坚持政府主体责任,服务政府脱贫攻坚规划。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合作,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一是积极为地方政府提供融智服务。主动参与各级政府“十三五”扶贫规划的研究制订,发挥引导作用。协助地方政府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扶贫合力。二是积极协助地方政府搭建扶贫开发投融资主体,打通扶贫资金流通渠道。鉴于我国扶贫开发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体制,各省级政府应搭建省级投融资平台统一承接扶贫资金。同时,为打通扶贫资金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保证具体项目的顺利实施,市县政府也应成立专门的扶贫投融资平台;政府要整合优质资源支持其壮大资产,增加经营收入来源,实现财务可持续;可以鼓励省级投融资公司控股市县政府成立的扶贫投融资公司。三是推动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融资优势、地方党政组织优势和扶贫部门政策优势充分结合的有效模式。通过在实验示范区先行先试,推动政策性金融扶贫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为政策性金融扶贫乃至全国金融扶贫工作开展积累经验,提供可复制的模式。四是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能够促进政策性金融加大投入的保障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协助地方政府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涉农资金、土地收益等各类资金,建立政策性保机构、风险准备金、产业发展风险补偿基金等风险缓释机制,支持扶贫项目建设和产业扶贫发展;推动地方政府购买服务层级上移和担保层级上移,减轻贫困县政府的财政支付压力,进一步放大融资空间;积极探索政府、银行、保险三方合作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对政策性贷款的风险补偿功能。

银行扶贫主任工作总结第8篇

(一)本次调查对象选定为东堰村、长潭村、龙坪村的贫困户;主要调研方式座谈+访谈的形式。即到每个村同村干部、驻村工作组召开3个座谈会,深入访谈15位贫困户。  

(二)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提出“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其中产业扶贫是确保可持续的关键支撑,是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也是十大扶贫工程的首项工程,而小额信贷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扶贫小额信贷是专门为有劳动力想要发展产业缺少资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的扶贫贷款,主要是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贷款期限最长3年)、免担保免抵押、财政全额贴息(三年内贷款利息全额由政府支付,贫困户只需贷款到期归还本金)。

(三)扶贫小额信贷是实现金融扶贫的重要途径,也是充分调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方式,是专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的金融扶贫政策。对贫困户而言,找到脱贫致富的门路,有了小额信贷的支持,犹如汽车加了油,可以到达富裕的目的地;对脱贫攻坚工作来说,有了小额信贷的支撑,为贫困户插上了增收致富的翅膀,这正是扶贫的初衷和目的。通过调查,可以掌握小额信贷给贫困户带来的真实受益,了解贫困户对小额信贷的满意度,以及小额信贷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的真正作用,从而为小额信贷的继续推进提供参考性意见。

二、基本经验和效果

(一)我镇对产业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进行了认真的发动、宣传,成立了镇扶贫小额信贷发放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兵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调度。目前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都能够了解小额信贷有关政策。全镇各村村干部都能认真承担小额信贷政策的责任,都能积极带领各村贫困户到信用社进行申请小额贷款。我镇信用社工作人员能够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为贫困户做好申请、调查及放贷工作,目前我镇信用社工作人员正按照各村贫困农户申请名单进行种植、养殖项目贷前调查,对符合贷款的农户实行绿色通道,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贷款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二)小额信贷对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有一定的作用。扶贫小额信贷是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用于发展产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对于家中劳动力不足,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来说,在家养一些鸡、鸭、鹅、猪、羊或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这种庭院经济,也是一笔收入来源,小额信贷解决了最初的成本困难。

(三)小额信贷手续简便,办理方便。贫困户到村委会填写扶贫小额信贷审批表、贷款申请表(需提交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或结婚证明、银行卡等)由村级初审后报乡镇审核乡镇审核通过后报县扶贫办复核(核准贫困户的身份信息)县扶贫办复核通过后送银行审定(参考其评级授信等级,核查之前是否有其他贷款等),若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并可通过银行审定并办理贷款手续获取贷款。金融机构从实际出发,也适度放宽申请贷款的年龄条件,目前渣津镇小额信贷的办理单位统一为中国农业银行渣津支行。三是对于有想法、有致富门路的贫困户来说,小额信贷为他们发展产业提供了保障。已录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的贫困户,凡有产业发展愿望、有生产能力、有合适的发展项目和还款能力的,都有资格申请贷款。在申请小额信贷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中,98%受益明显,其中一部分即将受益。

(四)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解决了农村资金短缺难题,我镇农民收入偏低,发展生产的启动资金缺乏,小额信贷能有效的缓解资金紧缺的问题。二是促进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就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而实现增收。三是促进了农户自我发展,小额信贷相关人员在和贫困户的沟通中,提高了贫困户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能力,也为生产发展注入了一定资金,为贫困户发展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有效的促进了贫困户的自我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贷款积极性不高。走访--镇15户贫困户中,贷款(或曾经贷过款)的贫困户有8户,目前仍有贷款的7户,分别占贷款总户数的53%和47%。贷款后用于教育的1户,用于建房装修的1户,7户贫困户以不知道“怎么样”、“怕还不上”等为由不愿意贷款,反映有贫困户“无思路、无技术、无意愿”较突出,自身发展动力不强。

(二)发放贷款审批发放不够规范。扶贫小额贷款的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对象为“四有两好一项目”(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意愿、有贷款意愿、有收入保障,信用观念好、遵纪守法好,参与产业扶贫开发或自主选择了较好的小型生产经营项目)。但我镇银行机构在落实中没能完全按此标准操作,向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了贷款。

(三)对于小额信贷的政策宣传不够到位,尤其是小额信贷需归还本金的政策宣传不到位。贫困户对于还贷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些贫困户认为小额信贷属于扶贫政策,国家鼓励并且承担利息,可以不用还,或者不还也没有问题,政府不会把贫困户怎么样。但是贫困户不偿还贷款主要有五种后果:一是得不到财政贴息;二是会有不良信用记录上银行“黑名单”;三是影响本人及家庭成员以后的贷款;四是影响所在村的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五是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利益联结机制未真正建立。贫困户对贷款入股的产业扶贫项目并不关心。某贫困户表示茶叶扶贫项目没有聘用他做工,因此入股茶叶产业扶贫项目对他的工作和生活并未产生太多推动作用。由于未给贫困户提供一个长期有效的可持续性的脱贫途径,多数贫困户只关心分红资金能否及时到账。

四、追根溯源

小额信贷政策的设计是符合贫困户的条件和需求的,小额信贷的扶贫作用也是明显的,拓宽了产业发展的道路。贫困户对小额信贷的政策是拥护的,也是真实受益的。但是在政策落实的过程当中,同样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思想观念未彻底转变。如有的贫困户仍未摆脱“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的自然经济状态;有的贫困户“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没有从根本上分析“我为什么贫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脱贫的路子在哪里?”;有的贫困户为自己贫困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诸如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市场、没有门路等等,总是怨天尤人,无所适从;有的贫困户则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二)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系统数据动态调整,导致部分贷款对象因死亡、婚嫁、迁出、判刑和清退等在贴息名单中不能及时发现,部分贷款对象为建档立卡系统中新产生的“四有人员”,需规范各级审核、监管部门尊重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历史阶段性进程,不能简单的用最新建档立卡系统数据审核早期贷款和贴息的对象的工作程序。

(三)干部对扶贫政策理解不到位、职责不明确,影响工作展开和工作效率。为此相关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财政所,农技站等可以成立工作站,制定工作职责。工作站组成后,积极向上协调,与县扶贫办、县农行争取信贷指标。同时理顺农村管理服务渠道,以村委会为中心组,把党员、干部的职责、工作实绩与小额信贷扶贫挂起钩来,严肃的签订责任状,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保证小额信贷资金安全有效的运行。

(四)企业规模较小、数量少,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能力较弱。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企业和农户共同利益实现难。尽管政府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但由于缺乏政策实施相关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很难延续。

五、改进思路及措施

通过调研发现,继续推进小额信贷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也应该重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以便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特提出以下改进思路。

(一)加大培训统筹力度。相关部门应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加大培训的统筹协调,充分掌握贫困户技能需求,采取按需培训、实操培训、入户培训、现场教学等方式提升贫困户发展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加强贫困户贷款发展脱贫增收的自信心。

(二)发放贷款审批流程要规范。压实相关职能部门、扶贫工作队和乡村两级的责任,统筹协调,合力推进。为确保资金投向安全有效,抓死贷前摸底调查、贷中严格审查、贷后反复核查三个重要环节,严格杜绝人情贷款、套取贷款等违规操作行为,做到客观公正,严格把关,专款专用,让急需贷款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及时得到资助。坚持两个月召开一次座谈会,及时了解贷款农户的经营发展情况,建立相关管理台账,准确掌握当月到期贷款、还款和逾期贷款情况以及下月到期贷款、可能出现逾期的情况,重点跟踪监管;乡村两级和工作队、结对帮扶责任人要加强政策宣讲,配合做好对贫困农户的诚信教育,引导农户重视个人信用,确保按期还款

(三)加大扶贫政策宣传,提高多方风险认识。加强村扶贫干部及帮扶干部的培训力度,增强干部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减少误导性宣传。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及征信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村地区金融知识和诚信文化的宣传,有效提升放贷主体银行、产业帮扶项目负责人的风险意识,特别是要提高贫困农户的及时还贷的信用意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宣传,一是扶贫站可以联合信用社等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有关小额信贷的政策宣讲会,引导贫困户如何更好的使用资金,带来创收;二是可以在乡村村委会或者其他显眼位置拉横幅、刷墙体等更好的宣传政策;三是可以印刷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发放给贫困户,以便随时查阅;四是帮扶干部上户走访的时候,也可以加强有关政策的讲解,给贫困户解疑答惑。同时要重视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把控水平。迅速出台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方案,将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到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扶贫办、放贷银行、财政部门要及时对接、定期调度。对正常贷款,到期回收有人盯;对于产业效益尚未体现,需要延期的及时审核,准确把握和运用好无还本续贷和展期政策;对于恶意拖欠、拒不还贷的贫困户,要实行“一企一策、一户一策”,建立失信行为“黑名单”曝光制度,不断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此外,相关部门在防范道德风险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扶贫小额信贷不良率容忍度,对于因不可控因素导致产业失败,要发挥好风险补偿金作用,及时核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