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财会专业教学

财会专业教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02 07:11:20

财会专业教学

财会专业教学第1篇

关键词: 财会专业 理论 人力资本

近几年,我主要担任我校的财会教学工作,财会的学科很多,而《基础会计》、《统计》等是其中较基础、较重要的学科。学生从初中升入职业高中,是第一次接触专业。我们应让学生入门,提高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这个重担应该落在《基础会计》上。

对于《基础会计》教材,教师要非常熟悉,甚至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每一本教材都有一条总的线索,《基础会计》这门课,贯穿始终的线索是:“原始单据―记账凭证―结账―报表”,这就好像一棵大树的树干。具体各部分还需要详细解释,那就是树枝和树叶。有树干和树叶的大树才能够茁壮成长。另外,这门课的重点、难点,就是记账凭证,即会计分录。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该部分内容,其余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也就为下学期学习财务会计打下了基础。

仅仅掌握课本,对于学生是足够的,但对于教师那是不行的,教师必须学习与《基础会计》相关的知识,《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成本会计》、《企业财务管理》、《审计》,等等,还要学习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各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制度》,等等。教师讲课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其知识也应远远高于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教学。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每一个专业发生巨大的变化,财会专业与经济联系非常紧密,它的变化可想而知。学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精力充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当一名好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

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我采取了很多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启发式谈话法”。我把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大的问题,每个大问题里含有许多的小问题,小问题里面又含有许多更小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其逻辑性很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大部分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有可能回答出来,但必须动动脑筋,努力思考。这样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不断地问问题,学生不停地思考。回答问题时,有时学生齐回答,有时让走神的学生回答。整个教学过程,好像是教师和学生对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谈话式教学方法。我还运用“对比教学法”。比如,在讲到会计分录时,多次运用比较法,“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对比,前者是投资,后者是捐赠。教师要注意总结,一节课结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每一章讲完,总结本章的内容;一本书讲完,总结全书的内容。通过总结,可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体系化。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理论,不会应用,就是书呆子。我在讲解理论的时候,联系了大量的具体的经济业务。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应用,这也是学习的目的。《基础会计》的关键是做会计分录,为了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每学一个账户,我的脑子里都有相关的经济业务。我会出一个业务题,让学生作会计分录。通过做题,学生能很好地体会该账户的用法,借方记什么内容,贷方记什么内容,期末余额在哪一方,表示什么意思。这样讲完所有的账户后,学生只是理解了各账户,不会具体应用。一些账户,学生容易混淆它们的用法。特别是损益类,学生必须熟记这12个账户。“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这4个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这8个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本年利润的余额要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年末,将利润分配个明细账的余额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中去。在讲课的过程中,我用“T”字型账户,以便于学生理解。仅仅将知识讲透、讲明白那是不够的。学生必须学会自己做账。为了达到此目的,分类练习,主要分下列几类:筹集资金、生产加工、销售过程、利润及分配过程、所有者权益。每一类让学生做大量的题目,各种各样。提醒学生注意,做练习的时候,要考虑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应用哪些知识。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多媒体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优化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业务核算。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或模拟会计环境,如购买材料、销售产品、向银行借款还款、生产产品、投资等,若将真实的环境引入课堂,则可大大缩短教学与现实的距离,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再如在“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核算时,随着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声音,购料和销售的情景就呈现在学生面前。

财会专业教学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财会专业;教学改革

近年来,在职场上财会专业被评为“就业领域的常青树”,随着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金融、商贸、服务、财税、审计等更是急需大量的财会专业的学生。由于职教学校培养的学生既有相对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本文笔者从职教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改革谈起,就如何改善当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财会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看法,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加强保障机制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1.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强化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广泛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引导教师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设立国家职教学校教师名师奖,国家职教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突出贡献奖,表彰在教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激励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动职教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使职业学校实习实训条件显著改善,开展实践教学的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推动各地紧密结合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建设好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努力推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3.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创新职业学校教材管理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管理体系。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健全教材开发、遴选、更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审定和评价机制。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组织成立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

4.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以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基础,地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支撑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积极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应用,促进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共享,提高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5.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高水平教学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各地要尽快建立健全省、市两级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完善和发挥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加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建设,强化指导、协调各地职业教育研究工作的职能和地位。积极组织地方教学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不断加强和完善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启动职业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

二、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1.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学生“工”与“学”的关系,多种方式实现顶岗实习,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

2.深化教学领域校企合作、校企一体建设。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指导组织机构,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实习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动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专业教学实施方案。

3.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扎实推进评价考核制度改革,探索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将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快形成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

4.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加强学分制改革的整体规划,建立区域性弹性学制实验区,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推进“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与试点工作;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加强并规范实习管理和服务;严格日常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现代化技术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财会专业教学第3篇

论文关键词: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进行有序的财务管理活动,自主开展投资、筹资及利润分配活动,并进行相关的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水平,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市场需要高校财会专业培养能参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人才,这对财会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课程除了应教授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法、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外,更应注重对学生财务思想、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适应商业环境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将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以致用,以此作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知识具有综合性

财务管理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边缘科学,内容涉及了经济管理、金融、证券、会计、税法、经济法规、数学、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它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二)信息量大,系统性强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资金运动过程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它包含着有机联系的三个基本内容:资金筹集;资金投放和使用;资金收入和分配。财务管理内容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三)理论性与务实性强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课程,不仅理论性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务实性。财务管理的务实性主要表现在该学科属于应用学科,用以解决具体的财务问题、金融问题。如:如何进行筹资,如何进行投资等。财务管理学产生至今一百多年来教育学论文,其理论总是伴随这企业理财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因此,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从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是财会专业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

1.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往往需要通过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校内实践主要包括课堂的案例、讨论、习题以及校内实验课,校外则主要采取校企结合的方式论文开题报告。由于建设条件的限制,校内模拟实验室在硬件上很难仿真企业的理财环境,因此,大多数学校财务管理实验课开课率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校内实验课;与企业结合也不紧密,让学生动手实践,参与企业具体管理的机会更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没有感性的认知和了解,更无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不能真正了解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性,更无法了解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2.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重复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中经常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师仅重视本课程的教材、教案以及本课程的讲授,而忽视本课程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是两门课程,其内容却有许多重复的现象,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的财务预测方法、投资决策方法、存货控制方法等。这样浪费不少时间,同时由于时间有限,对两门课程都不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1.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不足

目前的财务管理教学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部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讲授采取板书的方式,形式呆板,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传达的信息量也十分有限,不利于学生快速有效掌握知识,也不利于教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师,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多数也把ppt课件制作成教案的电子版,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甚至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信息传输量大,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反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及时消化吸收课程知识,致使多媒体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财务管理的教学方式上通常都采用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学生练习来展开,教师通过讲授将大量的理论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虽然注重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育学论文,但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枯燥。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和意图被动地理解和接受,不易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教师布置的复习思考题和习题,往往只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虽有一定的思考作用,但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逐渐失去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思维没有个性和创造性,动手能力很弱,综合素质难以提高,进入社会,难以学以致用,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三)考核方法单一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高校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仍然以期末闭卷考试为关键词解释题、简答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题等,大部分题目学生只能考记忆解决,题型死板僵化。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只要考前背笔记、恶补专业知识就可以过关。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容易助长学生的惰性,抑制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更不能公正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改进该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转变教学观念主要是财务管理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体”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练为辅。学生被动参与到教学中,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解疑和总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不应当把学习过程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应该构建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大多数学生习惯使用的网络工具,建立课程博客、开设空间、聊天群等等方式,一方面可以将课程的相关知识更好的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学生惯用的方式进行交流,也利于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最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制定科学的授课计划,协调与相关课程关系

财会专业的三门核心专业课——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诸多研究者为此一直争论不休。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避免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所导致的教学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低下等情况?在每学期授课前,财务管理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中各门专业课的开课顺序教育学论文,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合理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例如,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开课学期在管理会计之前,就可以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课程当中的相同内容,包括财务预测方法、投资决策方法、存货控制方法、财务预算方法等放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中,同时增加财务管理课程的课时。如果管理会计开课学期在财务管理之前,就可以根据由易入难的规律,在管理会计中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在适当增加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同时,各课程授课教师应通过专题讨论、座谈等方式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课程重复之处进行分配,制定科学的授课计划。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财务管理课程信息量大、应用性强,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授课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财务管理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节省教师板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也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学知识,教学效果良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课程知识,还要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应力求满足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在课件的总体设计上力求美观、简洁、图文并茂,以增加学生的直观理解,对于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及难点采用图解说明,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采用表格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突出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论文开题报告。在课件制作上还应该增加教学案例分析内容,增加例题和习题的讲解,便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一系列工具和方法的集成,各种工具和方法的每一种新的组合,就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目前提出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复案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摘要求。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习题、案例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其次,建立财务管理仿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财务管理各章节内容衔接紧密,系统性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整体把握课程内容。通过模拟实习教育学论文,一方面可以将企业财务管理过程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总体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最后,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为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应根据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和特点选择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首先,课程总成绩可以由笔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组成。笔试成绩重点考察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成绩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与教师的互动情况,实践成绩取决于实验课、实习调查报告等。其次,学期内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考核方式。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基本理论、财务决策、财务专题三个部分。基本理论可主要采取闭卷加笔试方式,财务决策可采取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如面试、案例分析等,财务专题则可通过调研报告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学期内可以分阶段测试。分阶段测试可以与课程内容进程结合起来进行,例如将总学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与基本理论内容结合,基本理论部分按百分制占课程内容总分值的20-30%(可由教师灵活掌握),在学时进行到第一阶段末时进行一次测验,期末将其换算到总成绩中即可。这种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避免学生边学边忘;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考核工作分散到学期内进行,减轻了学生期末复习压力和教师期末出卷改卷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韩志丽.基于行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 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07)

[2]胡爱荣.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5,(04)

[3]林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02)

[4]张前.论“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07)

[5]沈航.关于“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7,(19)

[6]何云亭.高校应以学生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1)

[7]温如春.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01)

[8]吴静.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教学[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6)

财会专业教学第4篇

关键词:财会专业;课程改革;教法改革;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财会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财会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财会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提高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财会人员,也就成为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关键。人们普遍认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生源素质低,但笔者认为这并非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采用适合中职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建立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有利于宽口径、厚知识、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学模式,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新形势下,教师应有创新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我在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作了如下探索。

一、优化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必须注重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相当的专业技能,能够符合企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所以中职学校在优化教学目标时应当体现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要有科学性。教学目标要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祝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要做到因人而异,我们既要根据学生的总体状况制定总体教学目标,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个性化的调整。其次,教学目标要符合系统性。要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再有,教学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预想的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育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更重视对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抛弃传统的“书本教育”、“填鸭式”,一切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出发,突出财会专业教学的实践性,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教学,逐渐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教学”、“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发现教学”和“问题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第一,教学过程可从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案例分析入手,并进行模拟训练,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能够增长理论知识。例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通过组织会计基础模拟实验活动,即采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

第二,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可以增强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吸引力,增强课堂教学魅力。教师可以将财会专业的相关学习内容制作成动画或视频形式播放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财会教学实现逼真模拟,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技能课中要求教师示范表演的动作规范、标准。但要求每位技能课教师示范动作百分之百的规范、标准,是不可能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解决类似这样的诸多问题。

第三,自学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有限,而社会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会计行业也是如此。很多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走入社会实际运用的时候却发现不能适用了。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在教与学双向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培养不断自学的能力,鼓励多思善问,乐于去探究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改革学习评价方式

教师如何客观、认真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这不仅仅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促进和鼓励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今的学校多重视理论知识考试,而轻视实践能力的考查,并基本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这样的考试导向很容易出现“高分低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背离了中职教育的培养方向。因此,有必要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并以此推动教学改革。

在考试内容方面,既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术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侧重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在考试方式方面,做到根据考核科目的特点,采用多样考试考核方法,如笔试、口试或上机考试,闭卷或开卷考试,设计、制作或论文等,或者采用以上几种方式进行综合考查。

四、完善配套教学硬件设施

配套教学硬件设施是推进财会专业课程改革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优化配套硬件设施可以提高师生教与学的兴趣,还可以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中职学校财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配套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

第一,完善会计电算化所需的计算机和软件。会计电算化是目前财会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也是现代财会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但是,会计电算化对教学硬件和软件的要求较高,因此学校应当提供完备的教学计算机和软件,力求做到人手一机,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第二,加大财会专业的图书馆藏书量。学校应尽可能及时购置财会专业的新资料,新书籍以及最新期刊杂志,为财会专业学生提供更好的借阅条件,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接触前沿财会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第三,设立模拟财务分析室。学校可综合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设立具有模拟功能的案例实验分析室,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在模拟财务分析室既可以模拟各种财会业务往来,还可以模拟审核各种财务报表,经过这种形式的实际训练,学生才能更快的更真实的掌握财务知识。

五、小结

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学,只有根据中职学生本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寻求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课堂教学要讲究科学性、艺术性,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真正培养出实用型、技能型财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定育.财会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J].中职教育,2009年第9期

[2]张燕琳.课改理念下提高财会专业教学质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1期

[3]许敏.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改革[J].职教与成教,2009年第3期

[4]张艳玲.浅析对高职财会专业的教学改进[J].金融经济,2008.

[5]张健.浅析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J].中国商界,2009年第2期

财会专业教学第5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职业中专学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278-02

1 当前我国职业中专学校《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滞后

对职业中专学校的财务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职业中专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的很明显。尽管职业中专学校会计教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还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理解,致使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存在较大的缺陷。

1.2 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践

会计是一个发展变化快的学科,会计制度不断修改和添加,使得教师的实践经验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些教师常年从事会计的理论教学工作,实践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还有些教师缺少从业经验,出了校门就走上了讲台。由于他们缺乏操作真实经济活动的经历,使得教师在实验课的教学上缺少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而教辅书的枯燥,缺少实物的辅证,也使教师难以从中获得足够的资料。

1.3 实践教学环境差

《财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大多数职业中专学校都配有《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室,以提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需要。但是,就实验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验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需求,有的院校甚至完全是手工实验操作,其实验能力、效果可想而知。另外,目前职业中专学校在校外建立实验基地的方式一般以给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但每个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是极其少的,而学校因为经费不足又不可能给对方在经济上予以补偿,这样对企业来说收入与付出不等同,不愿成为学校的会计实验基地。由于校外实验基地严重缺乏,使得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大多数学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去找工作,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非常少。

1.4 师资水平跟不上

从目前职业中专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缺乏实践经验的现象,大多数职业中专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无法很好地保证职业中专学校《财务会计》实践教学质量。

2 构建职业中专学校《财务会计》完善的教学体系

2.1 更新观念,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

一方面,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实践性教学改革。坚持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尽量增加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比重(理论4:实践6),更新实验内容,重组实验课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实验单独设课,增开实验选修课程。同时加大实验经费和实验教学设备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验基地,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财务会计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职业中专特点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2.2 建立会计资料库和会计模拟实验室,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

(1)建立《财务会计》资料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教师通过定期的实践活动收集教学资料;第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自己设计教学资料;第三、直接从相关企业取得资料。(2)建立并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建立现代化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定期进行《财务会计》实验。学生通过模拟一系列真实的会计工作,深化了课堂所学知识,对会计工作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避免了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脱节,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个人智能和业务工作潜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的各种方法。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用会计教学软件将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过程演示出来,与教师的讲授相配合,使学生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程序。

2.3 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为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实践指导教师的理论进修和对专业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力度,使教师首先掌握财务管理软件的操作及应用,并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证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从而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应积极实施从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高层管理人员中引进教师的方针。具体表现在:(1)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兼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对在校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或考虑与企业联合建立自身的实习基地,聘请有经验的实践人员担任实习基地的各科室负责人。(2)采取上送下派方式,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按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财务会计教师读研或到国内外高校学习进修,以提高会计教师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根据需要脱产或利用假期选送会计教师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或顶岗锻炼,到第一线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教师进行适当地社会调查,既可以由学校联系对口单位,也可以针对会计改革的热点和专业教学研究中的重难点,由教师自发组成专项调查小组,搜集整理资料。(3)适应社会,调整好知识结构和专业视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会计的时效性强,不仅是从核算方法上,还是从内容上专业教师都应与时俱进,随时了解和掌握会计相关政策法规的动态,努力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4 重视校外实习

课堂实验还只是演练,校外实习才是真正的实战。在学习了《财务会计》课程之后,带领同学们到工作岗位上实习很必要。实习单位可以是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或酒店、宾馆等服务性行业。时间一般安排在期末,此时学生已学完全部财务会计课程,对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办法已有了全面的认识,并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企业也已将进入期末汇总阶段,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凭证汇总、试算平衡、编制报表等。学生们参与进来,可以帮助他们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也增加学生们的实战机会,同学们才能切身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扎实,实践水平是否达到了实际工作的要求。

2.5 加强实践性教学考评,完善评价体系

一般来说可以从实验纪律、实验技能、实验报告、撰写论文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实验成绩,其中以实验技能为核心,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约束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灵活考核办法:(1)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内容,增加会计模拟实习课的份量,加大实账处理的考核力度。(2)探讨抽题考核的新办法,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3)建立等级化的评价体系,采取层层量化。(4)尝试运用计算机,减轻评价的工作量。

3 职业中专学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优化的策略

3.1 演示教学法

演示教学是一种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如在EXCEL中演示年金的计算,按实际利率法对债券利率的摊销等。这种方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种方式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它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

3.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设计,要求案例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上提炼。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资料、确定和不确定的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的。案例教学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生活实例导入法

诱导学生入境于所学的内容。如在学习销售折扣的内容时,可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季节变换时,我们走进商场的服装柜,会看到价格上有什么变化呢?学生一致回答“打折”,那么,对“打折”商品商场又是如何核算?什么时候核算?核算的金额又是多少?学生就带着探究的心态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3.4 师生易位互动法

如某一经济事项,核算方法上往往会有“一题多解”的现象,这时,可让学生各抒己见,设想可采用的核算方法,最后由老师来评判归纳。如销售折扣中的现金折扣,既可采用总价法核算,也可采用净价法核算,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国家的税收又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到底采用何种方法比较合理呢?把问题交给学生来讨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参考文献

[1]朱芝洲.中专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1).

[2]池淑琴.论中专财务会计实践教学[J].经济师,2007,(4).

[3]陈旭东,林浩,向宁.财务会计情景教学研究[J].会计之友,2007,(1).

财会专业教学第6篇

关键词:专业教学;创业教育;专业技能;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作为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职业院校财会专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新一代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仅局限于胜任某一会计职业岗位具体工作的能力,而是要使学生获得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可持续学习的基础。使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互相渗透、互为补充,使职业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

一、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创业教育的优势及劣势

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财会专业的创业教育应结合会计学科的自身规律来进行。目前在财会专业中开展创业教育有着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

财会专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在财会专业中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①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掌握的经济、会计、管理等学科知识,是创业者所必须掌握的知识;②各种模拟训练,深入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基层经济部门进行社会实践,为他们以后的自主创业奠定了心理准备和能力基础;③财会专业与各类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关系,也是其开展创业教育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源优势。

当然,财会专业在开展创业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劣势,财会专业的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则不是制约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不利因素。因此,财会专业在创业教育中应发挥优势,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成为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领头羊。

二、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

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应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融合的方法与途径,把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业教育理念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使他们有眼光、有胆识、有组织能力,具备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①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以适应新时代对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需求,满足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规格变化的需要。②改革课程体系,将《创业学》列为专业必修课,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增设《创业与风险投资管理》等课程为选修课,系统学习创业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③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欲望的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这种从自行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到最终决策的仿真模拟教学方法有助于创新创业型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④改革考试方法,在《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与创业实践关系比较密切课程考试、考核采取提交企业案例调查报告或提交一份富有创意的《创业计划书》的方式完成。

(三)在财会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在《财务会计》等课堂教学中重点渗透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在《会计电算化》等实训课重点渗透创业技能的培养;在学生上岗实习期间重点渗透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脱产培训、在职进修、对外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或创业团队来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改革实践,造就一批创业型教师。

(五)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创业能力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增加对社会的认识,熟悉市场,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经验,从而为创业作好准备;成立学生公司,让学生了解、掌握必要的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学校提供场地,让学生选择一项经营项目自主经营;教师创立财务公司,通过代办公司注册,可以锻炼学生与工商、税务、质检、银行等各个部门沟通的能力;使教师与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同步成长。

三、结束语

创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适当的创业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创业能力的形成。财会专业全方位开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创业核心能力形成。

参考文献:

[1]刘来泉.把创业教育切实纳人我国职业教育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2]赵志军.关于推进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6,(4).

[3]张明林,陈华.学分制条件下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探讨[J].商业时代,2008,(20).

[4]梁志民.江西省公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渗透创业教育的探索[J].人才培养,2007,(2).

财会专业教学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也决定了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财会类专业综合性较强,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实践教学重形式、轻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时间三年,除半年的实习时间外,在校时间大多是两年半。多数学校在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思想,大大压缩了实践课时,虽然高职院校一般都建有专业的实训室,但由于课时压缩,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质量都无法保证。

(二)实践教学综合性不强

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是按照各科单独开设的实践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单一,课程与课程之间往往相对独立难以进行业务交往,且实践教学大都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涉及的实践内容往往以制造业某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主,这使得企业中一些重要的实际经济业务和环节难以真正模拟,不能满足不同行业企业对财会类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培养。

(三)实践教学效果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缺乏全套的实践教学方案、没有完善的考核机制,对学生实践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实践教师的印象,主观性较强,又因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安排比较集中、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四)实践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师往往是由青年教师担任的,而青年教师往往是从“学校”到“学校”,专业理论扎实但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对一些不常见的问题甚至会指导错误,在实践教学中难以做到对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和指导。

二、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对接“1+X”证书制度,确立实践教学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职教20条”,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本文简称“1+X”证书制度),希望通过促进“1”和“X”的有效衔接,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缩小和就业岗位所需专业技能水平间的差距。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以往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现在需要对接“1+X”证书制度,对接行业、企业、岗位最新动态,依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确立实践教学目标。根据教育部所公布的“1+X”证书名单中财会类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有:智能财税、智能审计、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数字化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数字化管理会计、企业财务与会计机器人、银行网点业务处理、智能估值数据采集与应用、业财税融合成本管控和业财税融合大数据投融资分析等,承担这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的机构都是有着丰富的职业培训经验和雄厚的培训师资,他们能捕捉到业内最新动态,能借助各种仿真实训系统帮助学生进行岗位工作模拟训练,比如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就包含票天下、财天下、金税师、政务仿真、供应链系统等,在进行会计职业基础、财务会计、纳税实务、会计信息化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及会计技能综合实训时,就可以对接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确立实践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智能财税平台从事财务相关工作,能熟练准确地完成发票处理、记账凭证等工作,以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种纳税申报等工作。

(二)聚焦“职业人”培养,重构实践教学内容

财会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要完成相关工作,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比较多,学生需要学习相关法律、经济、税务、企业经营管理、会计信息化、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审计、资产评估等相关知识。毕业以后面临的岗位有可能是管理会计岗位、出纳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税务会计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务数据分析岗位等,这些岗位需要掌握的核心专业技能有所不同,这也导致我们在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这种专业的综合性。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实践教学师资缺乏,所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多偏向于会计基本技能,比如票据的处理、会计凭证的制作、纳税申报、财务报表制作与分析、会计电算化等,这些技能只能满足基本岗位要求,并不深入,并且难以适应财务岗位上的新变化,比如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最新专业目录中,财会类专业的专业名称变化比较大,比如会计专业更换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审计专业更换为大数据与审计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更换为财富管理专业等,专业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市场的新需求,为了保证学生走上社会能顺利就业,就需要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职业人”,那么我们在重构实践教学内容时,就要对接行业、企业中出现的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使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市场、企业的发展需求相匹配。

(三)提升综合职业素养,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财会专业对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要求较高,除了财会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外,学生还需要掌握经济法、税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具备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精益求精等职业素质,具有财务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财务报表或其他财务报告的撰写能力等。学生通过一系列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对财会专业会有基本的认知,但是如何将专业认知转化为职业的体验,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解决实际专业问题,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更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去内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用友、金蝶、ERP沙盘、VBSE综合实训等仿真软件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采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法为主,教师实训任务,学生通过实训软件来一步步操作,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最终学生通过实操熟悉了整个财务工作流程,会计专业技能也得到了训练,但是这种只借助实训软件进行实践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因此,高职院校还应进一步加强和不同行业的企业间的合作,丰富实践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提前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典型岗位工作内容,了解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薄弱点,调整实践教学计划,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四)强化激励导向功能,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教学考核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查漏补缺,全面提升自我。教学考核评价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考核结果可以作为教师下一阶段教学行为调整的依据。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多倾向于结果型考核,考核标准一般是根据财会类相关知识与技能模块的要求确立,比如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制定、资金往来结算、出纳实务、纳税申报、票据处理、财务报表制作等,每个模块都会有确定的要求,考核点大多是可量化的,并且学生在实训软件上进行实操,系统会有自动计分的功能。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很直观地体现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是无法考核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诚实守信的态度等。因此,我们应该从职业素质的提升、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三个维度来制定详细可行的评价标准,并且不同的专业技能模块采用独立的考核评价标准,每个模块的考核评价标准要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点。评价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结果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用增值性评价的思维去评价学生的发展与变化,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多鼓励引导,少批评打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建立学生评价档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强化校企合作,构建“双导师”师资体系

财会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则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的重要参与人员,决定着实践教学的高度。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角色转换成“教师”角色,特别是很多年轻的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大多时候是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搬到高职课堂上,但是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高职教育更具实践性和职业性,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操技能,教师自己要熟悉工作岗位流程,要能切实指导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纸上谈兵。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同时,要使实践教学真正实现和工作岗位要求无缝对接,就需要教师要有一定的企业岗位工作经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希望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了解相关岗位工作流程,能将企业中的新标准、新方法、新技艺、新要求等带入课堂教学。对一个企业而言,财务工作要求较高,专业性很强且带有一定的私密性,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很难接触到核心的财务工作,挂职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要想真正解决高职财会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就需要强化校企合作,引进一批企业财务人员,作为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企业导师。

(六)政行企校融通,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实践教学,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场地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开展,对高职院校而言,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校内实训基地一般是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而有针对性地建设,所采用的设备和实训条件符合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一般用来开展日常专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质训导或者承担部分社会服务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因为建设与维护成本较高,一般使用周期较长,更新较慢,而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很快,企业所采用的设备、技术、方法、标准、软件等更新快,所以仅仅依靠校内实训的设备和条件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变化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会有一种“学校学的和工作中要用的不吻合”的感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的挑战,很多学生会觉得无所适从。目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多以实训机房为主,通过一系列实训仿真软件或系统来进行实践教学,造价较高,如果软件系统不经常更新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对财会专业来说,还需要加强和行业企业的联系,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建设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补充,校内实训基地无法完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则可以安排到校外实训基地去进行。

结语

近几年,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较快,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三教”改革成为所有职教人关注的重点,因为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主,而开展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的改革引人深思,如何构建完善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也已成为讨论的焦点。整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实践教学师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去思考,当然,这些并没有包含实践教学的全部,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探究,比如实践教学教材的开发、教学资源的建设、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等。

参考文献

[1]张颖哲.探究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20(17):185.

[2]邓明然,余毅.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08):160–161.

[3]钱瑜.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01):136–137.

[4]万广伟.浅论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17.

[5]李颖.高职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考——基于财会类专业[J].广东蚕业,2018(10):42–43.

[6]蒋蓉.高职财会类专业“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3(33):89–92.

财会专业教学第8篇

关键词:字数统计;ERP教学;必要性;现实意义

前言:“企业资源计划”简称为ERP,在当今世界各国的企业运营中都存在着重要的作用。ERP能够结合企业的具体特征对其发展进行配置和规划,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合理配置企业的现有资源,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总体竞争能力上升的目的。ERP教学是指利用软件、沙盘以及理论知识进行ERP方面的知识讲解。随着企业对ERP的依赖性逐渐,ERP教学的推广也成为了大势所趋,尤其是在财会类专业总的推广更是必然要求。现阶段ERP教学的背景是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误区,很多高校对ERP的重视程度不高。针对这样的教学现象,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具体论述ERP教学必要性,以明确财会类专业ERP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ERP是财会类专业学生的必然要求

财会类专业是一个注重应用型管理并且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有较高要求的专业,而ERP教学中的技能与方法培训正满足了财会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培训需求。

总的来说ERP课程的教学侧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财务技能能力;另一方面ERP教学是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去对企业进行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并且在经营的同时应用不同的经营策略,分析不同策略的对财务状况的不同影响并且做出总结和利弊分析;同时ERP教学还能够交给学生进行财务预算、计划制定、管理企业、控制发展;ERP教学还能够从财务的角度理性的分析商业问题,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最终平衡一个企业的收支,实现财务合理化利益最大化;ERP教学的教学侧重点还在于能够使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具备财务分析和预算的能力,合理安全的对公司财务进行分配和投资。总之,ERP教学就是这样一种从财务角度出发,培养学习者的财务掌控能力,使其能够从财务的角度经营公司,提出合理的财务政策,使公司健康、有序、盈利的运营的教学。

ERP教学采取的最常用手段是沙盘实战演练训练,具体就是将一个企业的整体运营用沙盘的形势展现出来,使学院能够感同身受的体会到公司的经营项目和整个运营过程。整个ERP的教学过程都要求学院参与其中并且进行商业实战演习,ERP沙盘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企业经营是围绕财务管理进行的,其侧重点还是在于对学院财务掌控以及应用能力的培训。在ERP实战演习的过程中,学员要学会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最终达到使自身具备检验“企业”经营策略是否合理的能力。

目前各所学校对于财会类专业学生的教育目标大都是培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财会类实务人才,要求具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但是这样的教育目标却忽视了适用以及操作能力,从财会类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学生日后的就业方向来看,对其实施ERP教学是十分有必要并且势在必行的。上文中已经明确了ERP教学的侧重点和具体的教学方式,与财会类专业的学习需求相比较后我们不难发现,ERP的教学理念和财会类专业的教学方向是基本契合的。因此开设财会类专业的学校要重视ERP教学并加以推广,使财会类专业学生能够更加具备财务掌控能力,这是设置财会类专业高校提高教学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的光荣使命。

总之,从财会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ERP教学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方式,我们不难发现在财会类专业学生中开设ERP教学是必然需求。这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学生都是较为有意义的一项教育举措。

二、ERP教学在财会类专业中开展的现实意义

ERP教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教学课程,无论是之于学校之于企业都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部分笔者着重论述ERP教学在财会类专业中开展的现实意义。

(一)ERP教学的开展有利于财会类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

ERP的教学系统别具匠心的将企业的业务流程金额财务流程有机结合,实现了财务的一体化操作,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更方便的管理和核算模式,能够使企业实现管理更快捷、业务和财务两手抓两手硬的目的。另外学生对ERP教学中沙盘和软件的学习还能够更加深刻具体的掌握财务管理的方式并且具备控制企业的能力,这就为日后学员在企业中的决策和控制打下的坚实的基础。ERP教学还有利于学生对财务和会计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夯实知识、巩固基础、提升自我,这无论是对于学生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ERP教学在财会类专业中的开展能够使学生掌握企业的运作流程,提升学生对财务的掌控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上的能力,是提高财会类专业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

(二)ERP教学的开展能够降低财会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困难

无论是何种规模的企业在发展运行的过程中都有着诸多的复杂工作,而且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是电子化处理工作和管理财务,这样的工作模式安全系数高利于保密。这样的企业运行背景对于财务类专业学生的接待热情不高,即使偶尔录用了财务类专业的实习生,也不给于其过多接触企业内部财务的相关事宜。这样的现状使学生参与实习工作机会极少,尤其是学生普遍在财务管理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就更使得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拒之门外。

尽管财会类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财务的职能与操作,但是还是难以解决学生在财务方面缺乏实际经验的现状。这就使得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差,所能胜任的职位有限。而ERP 教学提供的对企业运作的全流程模拟,以及相应的具体教学模式正是学生就业实习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ERP教学的开展使学生能实现营销、财务、生产、物流、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实验需求,并且能让学生全盘掌握企业在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使学生像工作一样的学习。也就是说ERP教学缩短了教育与实践的距离,这样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在竞争工作中更具备竞争力,其教学方法中的实际操作部分对于财会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现阶段企业的自身管理模式注重保密机制,不希望实习生的介入参与,这样的背景不利于学生实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而ERP教学中实际操作的部分整弥补了实习这一方面的遗憾。也就是说,ERP教学的开展能够降低财会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困难

总之,ERP教学在财会类专业中开展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但能使学生掌握企业的运作流程,提升学生对财务的掌控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上的能力;另外ERP教学的开展还能够降低财会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困难。

结束语: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财会类专业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针对企业的更加高标准与严要求,在财务类专业中开展ERP教学无疑是最佳的解决途径之一。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接触到本文,了解到ERP教学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然后在财会类教学中进行ERP教学推广,最终达到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财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殷建红.财务主管与 ERP[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