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焊接专业论文

焊接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5:26

焊接专业论文

焊接专业论文第1篇

会议开幕式由此届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乔培新研究员主持。会议首先由获得连任的第9届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航工业基础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晓红研究员致开幕词,他代表专委会热烈欢迎所有参会代表,并将第9届钎焊及特种连接专委会换届情况、此次会议的筹备情况以及会议的日程安排向大家做了介绍,最后,他预祝大家在这次技术交流年会中有所收获。

接下来进行了第全国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交流会优秀青年论文奖的颁奖仪式。该奖项颁发给投稿论文质量高且到场参加此次钎焊年会的35岁以下青年。经专委会认真评选,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君(导师钱乙余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崔冰(导师黄继华教授)、清华大学张颖川(导师邹贵生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陶博浩(导师李红博士)4人获奖。专委会主任、副主任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优秀青年论文奖颁奖

大会安排了5个特邀报告,由专委会主任李晓红主持。5个特邀报告依次是:“第二代无铅钎料发展趋势”(深圳亿铖达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鑫博士);“国内外钎焊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郑州机械研究所总工程师龙伟民研究员);“Cf/SiC复合材料连接研究评述”(北京科技大学黄继华教授);“纳米金属颗粒膏合成及其低温烧结连接的电子封装应用研究进展”(清华大学邹贵生教授);“新型陶瓷材料的钎焊连接”(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卓然副教授)。会议代表与报告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专委会主任李晓红为特邀报告者颁发了荣誉证书,感谢他们对此次会议的支持。

专委会分别在湘潭大学逸夫楼311和312报告厅开设了硬钎焊、扩散焊技术分会场和软钎焊、特种连接技术分会场进行论文报告交流。每个分会场报告分上、下半场。其中硬钎焊、扩散焊技术分会场有12篇论文进行报告交流,上半场由专委会副主任乔培新研究员和专委会钎焊工艺及设备分专委会主任毛建英研究员主持,下半场由专委会副主任熊华平研究员和钎焊材料分专委会主任龙伟民研究员主持。软钎焊、特种连接技术分会场有10篇论文报告进行了交流,分别由专委会副主任马鑫博士和专委会副主任何鹏教授主持上、下半场。会场学术气氛浓厚,提问积极踊跃,讨论热烈深入,在听众之间以及主持人与听众之间都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到讨论结束时间大家仍意犹未尽,达到了很好的技术交流效果。

会议期间也正值第17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在湖南省长沙市同时召开,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是参加主办此次全国焊接年会的6个专委会之一。专委会推荐的郑州机械研究所沈元勋的论文“Cu-Si钎料活性钎焊C/C复合材料与铜接头界面组织与性能研究”获得焊接年会优秀论文奖。专委会主任李晓红研究员应焊接学会的邀请做了题为“凝心聚力 主动作为 推动发展——钎焊及特种连接专委会工作情况介绍”的大会报告,介绍了钎焊及特种连接专委会工作情况,包括专委会发展历程、工作规划、技术现状及展望。与会代表对专委会的工作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报告中的技术发展介绍也引起了代表的关注,报告内容获得大家的好评。

焊接专业论文第2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us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of welding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ining mode of vocational welding professional, put forward that we need a clear and scientific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to cultivate the highly skilled practical talents meeting the social needs, and proposed the concrete measures about making scientific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关键词: 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welding professional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245-02

0 引言

近年来,高职焊接专业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据我国202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以及我国焊接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在今后5~10年内焊接结构用钢比例将达到65%,焊接自动化率达到70%,汽车年产量将超过800~1000万辆,造船年吨位约达到1000万t以上[1],焊接量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数倍以上,而且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也不断涌现,国外专家认为:“到2020年焊接仍将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它是一种精确、可靠、低成本,并且是采用高科技连接材料的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比焊接更为广泛地应用于材料的连接,并对所焊的产品增加更大的附加值。”因此,为焊接专业人才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是,我国目前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实行通才教育政策,使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偏离实践越来越远,而技校教育过多注重实践操作,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对焊接专业人才的要求。这就为高职焊接专业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就业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企业所需的焊接职业技术人才奇缺,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焊接人才的饥渴状态。另一方面国家培养的大量焊接专业高职生找不到工作或转行到其他专业。这不仅造成了高职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对高职教育焊接学科的发展有很大的负面的影响。

高职生就业情况不理想,其原因很复杂。有社会、经济大环境等客观原因的影响,究其深层次、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是在于高职院校在确立教育理念、专业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还差强人意。

因此,如何培养大批量的不同层次、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新型高素质焊接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如何确定符合高职教育特点,适合高职焊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

1 目前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1.1 培养方向模糊,定位不清 职业教育是以工业化为基础,以技术技能教育为中心,以突出实践为方式,有别于我们以学习基本知识为中心的常规的教育体系,其特色就在于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2]。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应该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针对高职焊接专业实践操作能力高的要求,学生应具备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等特点,在焊接专业建设、构建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时要找准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要具有针对性。而这正是我们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短板,使得其焊接专业培养方向模糊,定位不清,受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焊接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高职院校提出了培养目标宽广,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焊接人才,使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与企业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脱节。

因此,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必须认真做好调研工作,到相关岗位和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弄清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到底需要焊接专业什么类型的人才;反复论证高职焊接专业所针对的岗位群是哪些,这些岗位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高职高专的焊接人才的定位是什么等等,弄清这些内容以后,在人才培养规划中,就能够建立起科学的高职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内容。

1.2 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建设滞后,实践性教学欠缺 社会对焊接专业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使得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成为了一个热门专业,而一些学校为了吸引生源,不顾及开办焊接专业需要投入大、消耗高、专业性强等因素,缺乏严格而科学的论证就盲目设置专业,由于焊接设备有限,焊接工位少,学生多,实训条件不具备,环境差,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师资水平有限,现有师资大多数从材料、热加工、机械加工或其他相关专业及企业工人调派,其中一些老师所学专业基本上和本专业相近,理论多而实践少,另一部分老师是通过自学或者其他的有关焊接专业的研讨会或培训来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从企业来的技术工人在实践中只会操作却不会讲解,其知识储备大多相对于焊接专业来说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

对于高职焊接专业的教材建设还不够完善,大部分沿用本科教材,适合高职教育理实一体的教材几乎很少。在课时设置上,理论课时占用学时多于实践课时,而且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有些将现有的材料和热处理专业及一些短期培训焊接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

在实践环节中,实训设备数量少,学生人数多,实践操作课时得不到保障,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这些因素极大的制约了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学习和实践,从而造成毕业生专业功底欠缺,表现在专业知识上不如本科生,实践操作能力上不如技校生,学生知识面窄,实践可操作性不强,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差,这极不符合企业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由此使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学习和实践,从而造成毕业生专业功底欠缺,表现在专业知识上不如本科生,实践操作能力上不如技校生,学生知识面窄,实践可操作性不强,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差,这极不符合企业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以上原因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焊接专业的发展,如果不能扭转这种局面,寻求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找到一种适合高职焊接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效、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造成高职院校对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丧失信心,从而失去专业发展的推动力。因此,若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寻求一个最佳的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建立焊接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它是高职院校每一个专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保证学生更好就业重要途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摸索出适合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新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实践操作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但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不同于职业培训,而是突出岗位技能的培养过程。体现培养什么样的实用型人才,是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思考的问题。焊接专业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我校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全面素质的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加强和专业技能的巩固提高,也就是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阔的视野、较高的职业综合技能、能胜任企业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2.2 以市场需求为向导设置专业就业岗位群 教育是为社会各行业服务的,特别是高职教育直接面向行业的第一线,更应体现其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因此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就应建立在对本行业广泛的人才需求的调查基础上,只有通过充分的调查,才能了解专业人才本行业的岗位和能力素质要求。 近四年来,本院组织专业教师在南方各三角洲地区近百家企业对焊接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和就业岗位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表明: 焊接专业人才在各大企业是一个庞大市场, 专业人才奇缺,如造船业、汽车、桥梁工程等,目前以焊接加工操作为主,还有焊接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焊接质量的检验与分析、现场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焊接自动化操作等,特别是焊接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人才短缺。根据这一目标, 学院组织以企业技术与管理专家为主体,进行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岗位要求确定毕业生明确的理论、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教学实践环节中,构成合理的教学、实践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和知识、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并形成焊接基本专业操作训练、焊接专业技能强化实训、焊接专业顶岗实践的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

2.3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和实践并重构建课程模式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落脚点,焊接专业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重组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结合高职焊接专业特点,我们进行了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把必须讲授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训过程中去,根据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的新特点,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按工作过程、按职业证书所要求的能力设必修课,按专业岗位群知识结构要求设置部分选修课。学生明确工作角色和定位,极大地提高了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

首先,按工作过程设课。焊接专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焊接操作技术、焊接工艺的制定、焊机的维护与维修和焊接质量的检测与评定等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次,按职业证书要求的能力设课。鉴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必须从职业证书角度为其度量和设置课程。学院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职业证书的获得,这正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学院规定本专业必须取得相应的中级焊工资格证书或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所以按此思路将课程设置为焊接基本操作实训焊接技能提高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的层次,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扩展,又有利于学生考取职业证书。再次,按专业方向设置选修课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能够打破学科体系束缚,根据各个企业性质与管理机制的不同、市场对人才素质的专业要求、尤其是针对不同的就业岗位群设置选修课程。

在选修课上设置不同就业方向,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修不同的课程,分别设置焊接加工操作、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焊接质量的检验与分析、焊接自动化操作四个专业方向的相关课程,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和选择权,为学生今后发展作好铺垫。

2.4 以能力为本位确定教学方法 近年来,通过课程组的研讨、相互交流教学经验等方式,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地改进,由原来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扩展为现场教学、虚拟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强调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达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突出创新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教学方法,应适当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技能性、实用性的实验实训。

2.5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途径和方法

2.5.1 实现实践教学程序上的“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即按照焊接基础实践、焊接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个阶段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基础实践阶段是整个实践教学的基础,主要包括实验课、社会调查和认知实习等。通过基础实践,使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得到训练。专业实践阶段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调研、第二课堂活动等。通过专业实践,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社会实践阶段要求学生在校外结合专业参加实际生产、管理和经营,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使学生的综合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

2.5.2 在校内创设产学结合的环境 广泛开展生产、教研、科研活动,通过学院的研究机构、工业加工中心或校办工厂等,既可以进行技能训练,又可开展课题研究;既可进行实验、实习,又可进行岗位实践;既能承担焊接类专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和鉴定,又可模拟仿真加工过程;另外 还可以启动对外的生产加工业务,如焊接自动化技术开发与服务、模具设计与制造、各种材料焊接加工和冶金机械设备研制等,这样既可以为学院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可以锻炼教师队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5.3 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设一批专业对口而且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且要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使企业优质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一方面,校外实训基地无偿或优惠提供实训设备及实训材料,有效解决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不足的矛盾;无偿提供实训场所,提供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联合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技能锻炼,缓解了校内实训教学安排上的压力,实现了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不少优秀企业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把人才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是否具有发展后劲的一个重要标志。合作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免除先培训后上岗的麻烦,减轻了企业在培训方面的开销,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同时可发挥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主动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承担企业的技术服务、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任务。通过合作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专业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重要保证,我们要根据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培养企业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育人环境和素质培养体系,才能培养出综合型、知识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高级焊接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菲森,文申柳,陈玲.高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电焊机,2009,(3).

[2]楼世洲.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学林出版社.

[3]李建求.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4).

焊接专业论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焊接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032-01

在我国的现代制造业当中,焊接技术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焊接是经济建设当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焊接行业的进步,社会和企业对焊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对焊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高职焊接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

一、我国焊接人才的需求现状

依据我国产业的类别,焊接被应用在多个领域当中,如压力容器、锅炉、核电设施、管道、铁路、造船、发电设备、石油化工、汽车、航空航天、水利设施、工程机械、医疗器械及精密仪器,等等。在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当中,上述领域涉及面极为广泛,且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其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依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高于2亿人,其中制造业登记注册的人数已经有3300万人。我国的钢产量在46894.36万吨,相关数据显示:全球钢铁产量中50%~60%利用焊接工艺来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转变,如金属构架、航空航天、压力容器及桥梁,等等。可以推断,当前我国从事焊接行业的人员已经远远高于1000万人。由此可见,我国对焊接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极大,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对焊接人才的需求也将逐年增加。

二、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策略

通过上述对我国焊接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进一步加强对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想有效提升焊接专业学生的焊接技术与素质,必须对焊接专业教师进行培养,加大投入,建设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水平与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一项极为关键的工作。

(1)组织一些专业教师参加“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训或进修。[1]一般而言,组织骨干教师进修的具体途径有两个:①组织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一般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较好,但实践水平有待提高,因而可充分运用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焊接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际生产,进行有效的脱产进修,最大限度地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②组织专业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高职院校可选择一些思维活跃、业务水平比较高的专业教师到对口高校学习,有效运用对口高校的资源,掌握先进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

(2)组织教师到有关单位或企业进行定岗实践。高职院校应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有效培养,并且强化“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带动作用,应当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性地选择青年教师到企业或单位开展顶岗实践。在实践过程当中,青年教师可以带着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去企业,向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咨询与讨论,然后把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技术再传授给高职生,达到教学和实践有机融合的最终目的。此外,教师还能在企业中宣传自身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对企业中的技术研发与生产进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3)在校内营造“双师”培养的机会。高职院校在不断扩展校外双师培养途径的过程当中,也不能对校内的双师培养工作掉以轻心,可自主开展培训活动,亦或通过校办工厂对教师进行有效培养。

2.优化教学方式。我国的高职教育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讲究方式方法,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对高职焊接专业而言,要想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就应当坚持“实用”、“实践”、“实际”的基本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高职院校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实践教学法等三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一般而言,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采取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结合教学的内容与特点,选取适合的案例,利用通俗易懂、生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讲解、分析有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加入教学活动当中,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通常采取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焊接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当中,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且对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在高职焊接专业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结合专业教学的内容与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且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联系,方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方能有效提升高职生的学习水平与实践操作水平。

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高职院校应充分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且在互赢互利的前提条件下,构建大量的、相对稳定的、与专业对口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进行科学、有效地安排,将其作用充分展现出来,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贡献。高职院校应当依据企业生产的具体状况,对焊接专业的课程与教学安排进行科学调整,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一方面,校外实训基地可无条件或以优惠的方式,给学校提供实训的基本设施与材料,有效解决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缺少资金的问题;企业无条件地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场地与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与学校专业教师一同参与实践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有效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校内实训教学安排的巨大压力;[3]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教育的关键作用,且已经将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当做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下去的一个关键性标志。企业与学校合作之后,高职生完成学业就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降低企业在人员培训上的开支,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另外,高职院校还能充分展示自身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和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承接企业的一些任务,如在职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及技术服务,等等。

综上,焊接专业技术人才不但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该领域当中的操作技术。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教学方式,时刻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焊接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涛.浅谈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模块化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焊接专业论文第4篇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开设实训教学投入大,焊接设备也非常有限,跟企业的实际生产仍有一定的距离;焊接实训环境差、工种苦,学生学习容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黄金冶炼行业是灵宝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焊工需求量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我院是灵宝地区唯一一所开设焊接专业的高级技工学校。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培养综合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技能优秀的技术工人,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模块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焊接实训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一直以来是职业院校始终贯彻的指导思想,也是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分科教学、单科独进,理实分家”的模式,不可避免的造成理论和实训教学之间的脱节,难以保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实训课程往往只是形式,是理论课的附属,达不到真正的目的和要求。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理论学习的目标直接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技术等级要求,以焊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焊接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焊接专业基础知识、焊接专业知识和相关焊接工艺知识),按照焊接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焊接理论教学和焊接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是同步进行的。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先讲授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实训实践操作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还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就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每位学生对每个模块课题的操作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气保焊操作水平高而焊条电弧焊差,有的学生焊条电弧焊操作水平高而气保焊差。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灵活调整模块学习的时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强化弱项。同时开设的课题有几个,学生在工位观察学习的机会多,实训时与其他学生比较也会产生紧迫感。操作能力强、领悟快的学生可提前选修其他实训模块,对于学习散漫的同学也可起到鞭策作用,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二、焊接实训教学模块的建立

焊接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的知识内容体系,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模块。教学模块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不断积累,需要在实训教学中不断反馈更新,不断探索、创新。

三、焊接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问题

模块化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教学理念更新、知识能力更新、教学方法更新”的新要求。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需要理论精、操作熟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还能及时解决现场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既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建设一支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对于原来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师,要求进入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多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对于原来的实训指导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和教学理论,进一步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最终都能成为优秀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师。

四、模块化教学与校企合作

在就业压力非常大的今天,就业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教师调研、“老生”反馈、企业需求告诉我们:要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就必须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实践动手能力。我焊接技术系与三门峡地区多家大中型企业都有“订单式培养”合作,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契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将焊接专业实训模块化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应该加强与“订单式培养”企业接触、沟通,在新生入学初,请企业派有经验的人事管理人员参与“订单式”新生的面试与考核,与基本符合用人要求的学生签订订单,组建焊接专业“订单”班。首先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对生产过程、经营管理认真研究,熟悉具体工作岗位对于知识的要求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商讨理论课程、实训教学模块设置,将实训模块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实训模块内容。在模块化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核,获得相应技能证书。以便学生毕业后就能持证上岗,增加就业竞争力。

焊接专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教学模式;焊接专业

先进科技如已成为当今世界支撑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组织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是构建和提升科学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和模式,开展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与实践。

焊接专业方向包括焊接设备、工艺、结构、变形应力等内容,与新材料科学、电子工程和先进机械制造工程紧密相关。因此,焊接专业方向进行教学方法、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有利于促进各学科的相互借鉴与发展,对促进跨学科创新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设计

作为一门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程技术,焊接专业课堂教学的设置及设计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学生走出校园后能否尽快适应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

1.贴近学校特色设置专门课程

结合各高校的办学特色,从中发现与焊接专业方向间的契合点,适当增加或调整与此相关的焊接专业课程。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教学中增加了建筑钢结构焊接工程、钢结构焊接生产、钢结构加工工程检验与验收等特色课程。此外,争取与优势专业进行合作或优势互补,利于学校与学生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合格的焊接技术人才。

2.以工程实例为基础教授焊接相关课程

为了弥补现有焊接教学过程中过多注重焊接理论、焊接方法等的教授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加与目前企业生产贴近的工程实例的讲解。例如:在焊接检验教学中增加焊缝成形质量检验与缺陷分析实例模块、化工容器设备焊接工程模块以及焊接生产实用技术模块等以工程实例为主讲授的内容。在工程实例讲授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焊接基础理论知识,为培养高素质的焊接工程技术人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教学设计

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焊接专业的教学更加需要与工程实践环节的无缝对接,其实践环节的设计十分重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或思考:

1.直接对学生金工实习过程进行指导

金工实习是各工科院校大学本科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实践课程,焊接专业方向的教师作为辅助理论教学人员参加金工实习过程十分必要。

例如:针对金工实习―焊接方向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简单讲授熔焊基础知识,包括焊条类型及作用、焊接设备组成及防护常识、焊接接头设计及焊接方法等,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同时对焊接技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增加在同一单位实习的时间,提高实习效果

实习过程中尽量避免走马观花式的模式,在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在企业生产各环节的参与程度,使学生对整个企业的焊接产品设计与论证、生产流程、生产线组成、焊接技术应用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缩短学生毕业进入企业的适应时间,提高效益。该过程最重要的前提是与实习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得到企业的支持。

3.针对学生就业情况设计毕业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是工科院校毕业生毕业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自身能力检验与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学生就业情况设计毕业设计题目,或与学生所在企业协商共同设计毕业设计题目,达到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总之,实践教学在焊接专业尤其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要教育部门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和资金支持。

三、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探讨

焊接专业方向主体为材料学科、机械科学,同时又与电力电子学科紧密相关,今后势必需要通过新的培养模式,在焊接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建起桥梁,提高焊接专业方向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培养模式可以包括:

1.尝试专业扩散

即强调学科意识,淡化专业门类,通过学科、专业的逐渐扩散与迁移以及知识领域拓展与学科间融合,培养学生的适应性。

2.加强学科互补

教师要根据焊接专业特点,突破传统组织模式,加强多学科间交流和创新性思维培养,发挥本学科优势并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本专业问题。

3.强化驱动力与协作精神

在确定学科目标的基础上,加强材料与机械等学科间为了实现一个特定的研究目标进行合作,并在合作中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焊接专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技术学校 焊接 教学方法

当前技工学校焊接教学,大多还在按照先理论,后实训的传统教学模式,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理论上,理论和实际各干各的,严重脱节,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导致学生不愿意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培训的学生操作能力差。本文认为,应针对技校学生理论学习积极性差,喜欢动手的特点,努力探索各种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下面根据本人多年技校焊接教学经验,对现在技校焊接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焊接实训教研活动,积极探索课程改革

焊接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课程、操作性尤为突出。如何培养理论扎实、操作水平出众的技能人才,是焊接教学中不断探索的课题。要加强焊接教学特征研究,成立课题组,统一思想,形成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指导和服务于实训课的理念;制定目标、行动计划及实施措施,通过调研和分析,以实训课为核心进行课程改革。对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基础课程进行压缩,或作为选修课,引导并尊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对专业基础课进行优化整合,把确实对焊接有直接关系的知识编进培训体系;再将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以实训项目为主线一并进行融合;以课题式、模块化方式,设计培训教材和教学模式,从而使培训教材更加实用,更具针对性,教学方法更科学、更具趣味性。

二、模块化教学,把理论融进焊接实际操作

要积极进行焊接专业课程改革,探索模块化教学理念和方法,设计焊接理论―焊接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块教材,将焊接理论融合进焊接实训过程,把理论和实训紧密的结合起来;根据理论为技能操作服务的理念,设计以焊条电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等焊接方法模块为主,将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焊接缺陷、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焊接安全、焊接材料等理论内容融在这些模块里,在焊接方法的大模块下,再根据水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等焊接位置来设计小的教学模块。“有所见才有所感”,同时把焊接结构图、设备模型、焊接挂图、多媒体课件、焊接操作演示、焊接过程录像等巧妙的融进模块,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这样,才有培训主线,目标性也比较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动手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要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对焊接操作来说,如果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即使运用很形象的语言表达,学生对焊接过程难以理解很深。多媒体技术将声、文、图集于一体,借助动漫功能,可以逼真的模拟焊接过程,同时添加解说,这样传递的信息丰富而形象生动,使得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和感性认识,便于学生联想,激发创新思维。对焊接的理解和实训操作的提高有猛然醒悟的效果。

三、目标性教学,明确学习目标

技校学生一般都是原来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考不上高中或者大学的,尤其不爱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授理论课;他们认为上技校,就是为了赶快学实用技术,赶紧工作;因而往往注重学习结果,对学习过程不关心。因此,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进而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老师要设计好学习的目标,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入攀登目标的状态,学生就会慢慢激发学习积极性。可以用以下标准判定自己教学目标是否明确:(1)能否流畅复述教学任务;(2)教学任务能否测量;(3)你设计的教学步骤、采用的教学方法、列举的事例等是否为实现目标服务。

四、奖评化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备课时要策划课堂上如何进行教学的评价,可以采用学生对老师讲课的评价、学生之间的奖评、老师对学生的奖评等多种奖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等进行评价;比如评价教材中的理论是否符合实训要求,能指导实训操作;再如可以奖评学生的焊缝较好,好在哪里,焊接缺陷有哪些,缺陷是如何产生的,下一步练习如何防止等等;就像QC活动一样,一步步在评价中找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恰到好处的提问题和鼓励学生提问题,并诱导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运用多种评价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对学生的见解,无论是对还是错,只要认真思考了,都应表扬和鼓励。

五、设计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在备课时要策划、设计趣味性教学的手段及表现形式,讲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如口诀、顺口溜等便于学生记忆的形式将重要知识点突出呈现给学生;课堂上的提问、反问、解答、练习题,甚至讲课的动作都可以通过趣味性来体现,也可以设计小游戏、谜语等,以启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但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切记哗众取宠式的幽默都是不可取;要将趣味性融合在讲课的大环境中,始终为学习内容和目标服务,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服务。

六、结束语

总之,实施技校焊接创新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焊接教学和技校学生的特点,努力探寻课程改革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实训和理论教学的融合;以课程改革为主导,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实训为主线,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资源;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在班级的整体利益下,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到适合学生个性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焊工。

焊接专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 信息检索 高职教育 焊接技术

焊接作为一门工程技术的重要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造船、航空、桥梁、化工等各个生产和建设部门。高职焊接专业以培养具有焊接结构制造生产、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1]。由于不同行业企业对焊接技术要求有较大不同,因此焊接人才要具备与行业企业相关的技术能力。与此同时,由于焊接专业与其他专业高度交叉、渗透,方便检索的科学文献只有约50%分布在本专业的刊物中,而另外50%则分布在相关甚至无关的其他学科领域的刊物之中,这样就很难在浩如烟海的原始文献中快、准、全地查到所需的情报。所以,必须利用有关的信息检索工具,掌握信息检索方法查找相应文献,以此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焊接专业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搜索与检索工具,如搜索引擎、检索目录、在线图书馆和软件查询工具等,及时了解国内外焊接专业教学领域的发展动态,共享新的教学资料和科研成果,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检索技术促进专业学习,尤其是与行业企业相关的技术领域学习。因此,在现代焊接人才培养过程中,信息检索技术在高职焊接专业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教师素质的限制,目前课程中关于科研问题的提出及查阅相关文献,主要依靠进入学校数据库,进行主题词或是关键词的查询。在学校数据库还不是十分完备的情况下,这种文献查阅方式的局限性使使用者对当前焊接专业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把握有所缺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学生掌握焊接文献检索技能的积极性。学生针对学校自有数据库的文献数据查阅,积极性不高,针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检索实践,往往感到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达到查找专业文献的目的。

同时,在现有条件下,焊接专业教学欠缺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不足,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相对滞后,现代化校园尤其是无线网络覆盖下的信息化校园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也导致师生利用信息检索技术的观念不新,能力不足,兴趣不高。

二、搜索引擎对焊接专业教学方式的改进

目前,各地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创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江苏省在《关于做好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等领域全面应用,实现‘班班通’、‘人人用’。”[2]因此,在信息化校园建设中,应考虑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多媒体、交互性”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发挥独特的教学作用,通过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检索系统的技能,使学生掌握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报纸的检索、浏览和下载方法,获取现代焊接技术相应的知识,进一步增强焊接专业教学效果。

1.可用搜索引擎提供教学内容和素材。结合课堂讲授的同时,学生提出或是教师提供几个焊接技术的热点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实践,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演示针对目标文献检索的方法及相关搜索引擎的高级使用方法。同时,利用高影响因子期刊中的高引用文献,采用放射查阅文献的方法,进行热点词条的文献检索。如:讲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特殊性能钢――不锈钢”这一章节时,涉及专业术语及材料成分、结构、工艺原理等知识,知识点十分抽象,学习效果容易产生偏差,尤其是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不妨采用网络搜索引擎,由学生独立搜索“不锈钢防腐蚀机理”等知识难点,提供不同金属材质的腐蚀图片,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

2.可用搜索引擎训练学生网络检索的能力。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涉及训练学生利用互联网检索所需文献信息的能力。现在,许多职业院校已开通计算机检索系统,并且与搜索引擎连通,如何教会使用者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文献信息检索,不仅是专业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是学生的迫切要求。在新条件下,微博、微信、QQ、E-mail、BBS等都是搜索引擎提供的很有价值的交流手段,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它们完成以下工作:(1)教学信息,如布置作业,收取和批改作业等;(2)网上解答疑问,师生交流意见;(3)学生成立网上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学习,通过网络研讨切磋有关问题;(4)进行文件传递,同学或任课教师发现有价值的材料,可以利用网络媒介互相迅速而准确地传递。

3.可用超文本网页,辅助专业课程教学。目前Word、Powerpoint等都可以生成较为美观的网页。内容可包括课程讲授的内容、专业技术知识延伸、链接列表、参考资料等。采用超文本链接的方式,既方便课堂讲授时及时调用,又可供学生浏览参考。制作精良的网页可将图、文、声、像有机结合,成为较好的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在增加信息量的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搜索引擎的交互性,实现“人机对话”。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控制学生学习节奏,合理安排学习进度,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讲解“原电池原理”的过程中,可制作多媒体动画效果,把一个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点转化为一个趣味直观的演示动画,并超链接到教学网页中。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填写反馈,达到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

三、对焊接专业教学的要求

焊接作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加工工艺方法,因而在焊接专业的教学中,应考虑现代焊接技术的前瞻性。一方面要关注新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的前沿信息。如改进现有电弧焊、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等焊接能源,运用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改善电弧的工艺性能等。另一方面要关注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前沿信息。如焊接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从准备工序、焊接到质量监控全过程自动化的专用焊机研制等[3]。为此,高职院校现代焊接技术专业建设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对教学的要求。

1.进一步增强信息检索的软硬件配备。为适应信息检索环境下的教学需求,要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合理配置资源。软件方面,加强专业师资建设。任课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献信息知识和过硬的焊接理论知识;硬件方面,主要是加强教学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校园无线专有网络全覆盖,开设信息检索实验课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现代焊接技术相关知识点及方法的掌握。

2.要成为搜索引擎检索使用的行家里手。教师要掌握搜索引擎使用的技术与方法,为教学、科研服务。应掌握国内外重点焊接信息网站,如:美国焊接学会AWS()、英国焊接研究所TWI(twi9.co.uk)、德国焊接学会(dvs-ev.de)、中国焊接信息网(.cn)和从事焊接方面的企业网站,获取丰富的焊接信息资源。在AWS、TWI网站上都设有FAQ、BBS等,在中国焊接论坛()和中国焊接网论坛(/bbs)等均有社区互动形式的信息资源。同时,教师还要学会掌握工程技术人员最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SCI(科学引文索引)和Ei(工程索引)。焊接方面的中文文献可以通过中国焊接信息网和中国焊接咨询网检索,或者直接通过万方数字化期刊网检索到焊接中文期刊资讯。在具体实践中,还要充分考虑到高职层次学生所需,内容应以实用、易用为主。

3.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掌握先进教学理念、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用、互动的方式,把信息检索技术有机地结合到焊接专业课程中,通过教师提高现代教育能力,并应用到课堂上给学生探索新知的机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如:涉及加强焊缝高度(helical-weld pipe)、螺旋焊管(high performance weld flux)、熔透焊缝(percussion weld)等专业知识学习时,可结合在线检索技术,依据专业英文结构,从另一个视角讲授焊接基础原理。

总之,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工作需要依靠先进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支撑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推手。在高职焊接专业教学中,应加快利用有效的信息检索工具,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培养掌握现代焊接技术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志亚.五年制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焊接专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 焊接专业 技工院校 焊接模拟仿真 教学改革

焊接是加工制造业重要的加工工艺,是一种精确、可靠并采用高科技连接材料的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比焊接更广泛地应用于金属连接,并能为所焊产品增加更多的附加值。因此,培养不同层次、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焊接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由于焊接专业所需耗材大,投入多,经济性较差,加上配置焊接设备有限,焊接工位少、环境差、工种苦,学生学习易消极、散漫,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针对现状,我们利用学校有限资源,尝试教学改革,认为用焊接仿真模拟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焊接模拟仿真教学的内涵

模拟仿真教学是指使用虚拟焊接培训系统、焊接过程数值模拟与专家系统、计算机虚拟技术,利用场地、环境的布置,模仿出真实工作程序、工作环境、技术指标、动作要求,进行教学训练和考核鉴定。该系统具备完善的网络功能及管理功能,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联网)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帮助学生分析训练过程,便于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及布置适合于学生特点的训练内容。

笔者所在学校借助国示范建设之机,投入30余万元,购买焊接专业模拟仿真系统,模拟仿真系统的运用不仅在本地区开创了先河,适应了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采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的教学效果

1.减少耗材,节省大量成本及培训时间。

中职学校是培养焊接操作人员,减少成本节约耗材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先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让学生在焊接初始阶段就掌握这个复杂的操作过程,后期进行实际操作或下厂顶岗实习,能够很大幅度降低成本。事实证明,学校应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加上对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成本较低了40%。

2.增强培训管理效果,科学安排实训计划。

中职学校老师可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训练,并根据训练的监控及分析结果随时进行修改或调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训练或专项训练。

3.可远程监控和控制指导。

采用焊接模拟仿真能对每一位学生的动作规范进行适时控制和指导,并且任何动作所对应的工艺参数都可以被跟踪,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回顾这个过程。另外,我们可以通过焊接过程中不同焊接工艺参数的变化规范焊接动作,并通过信息库处理存档。

4.改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机械专业的焊接工作被认为是最乏味、环境最差的工作,在焊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烟尘、噪声与废气等。利用焊接模拟仿真软件学习焊接,其大量的三维图形界面,切实的人机交感设备,即时可视听的交感结果,改善了学习环境,把焊接实习变成了一个有趣的焊接大课堂。另外,它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实习情况,清楚操作过程。其软件的联网竞赛功能如同电脑游戏,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竞赛氛围。

5.焊接专业理论与技能一体同步。

焊接模拟仿真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将教学要求、技能目标与基础理论、专业技能有机结合。我们可筛选出与焊接培养直接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内容,配合技能要点,整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以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服从于操作技能所需,服从于实训所要求的模拟仿真系统。

6.实训结果即时得到评估。

在实训训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动作警示工具,这样在进行训练时,系统可以自动提示学生操作动作是否符合要求,及时指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动作。最后根据焊接结果系统评定等级给出结论。通过对焊接结果的分析,学生、老师能及时了解操作过程的失误和进步,老师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模拟仿真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模拟仿真教学是对实训教学实际操作的填补,提高了实训教学的效益,但仿真模拟实训不是真正的现实对象的操作,有其不可替代的局限性。必须注意的是,采用仿真模拟实训,决不能抛开真实的实训过程,在这二者之间应注重扬长避短、交替操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在职业学校焊接专业教学中,我们应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改革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合理结合学生特点及高科技产品模拟仿真的应用,使焊接教学的模式转变为“理论计算机模拟仿真实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