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自考小学教育论文

自考小学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8 15:47:48

自考小学教育论文

自考小学教育论文第1篇

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说明了作者对科学的严肃态度和对前人学术研究的尊重,文中引用的论点资料等信息都是要可以查到的,关注学术参考网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思维论文参考文献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数学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1]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23).

[2]盛保和.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6).

[3]谭劲.小学特色科技教育体系探索与创新[J].创新人才教育,2015,(4).

[4]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5]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6]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小学数学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1]杨波.浅析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8).

[2]王廷奏.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校长阅刊,2015(2).

[3]聂霞.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1).

[4]娄秋丽.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关爱明天,2014(10).

[5]冯凤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4(8).

小学数学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1]王锋;;关于构建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体系研究方案[A];探索创新发展[C];2000年

[2]李江利;;人教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100页《猜一猜》(简单推理)[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李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

[4]张义萍;;小学数学直观教学浅谈[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5]钱元香;;如何创造小学数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陈瑞丹;;谈珠心算与小学数学的联系[A];珠心算教学与训练[C];2010年

[7]窦全莲;;谈小学数学的复习教学[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8]刘珍;;小学数学教学媒体之我见[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自考小学教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法创新研究

1 引言

任何事物的进步和发展都依赖于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使事物在原有的水平上逐步提高,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小学教育的对象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的接班人。小学义务教育的质量关系到能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加班人。所以提高小学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更多地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在这个方面,小学的教学法还是离不开传统的小学教学的教学思想,但是需要更多的教学法的创新和教学法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体制下义务教育水平的提升,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实际上,小学的语文教育是从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提升,需要更多的开放,更加优化和有效。我们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来使得小学语文的教育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可是怎么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我们就具体的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2 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本领。如果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的课题。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光光是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点,更加关键的一点,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怎么自学,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本领,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寻求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的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小学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目的。古人也有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授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培养出这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终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自学模式的教育,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具体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内容,也就是让他们指导他们要学什么。第二步就是要学生进行自学了,基于老师的知道学生们可以依据课后问题和课文的提纲进行自己独立学习,可以先让学生先进行默读课文,然后依次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大概了解到学生最课文的了解程度,然后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再返回文章中,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在文中找到问题答案出现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尽量多地去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这个过程完成后,就可以对问题进行继续深化自学,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培养学生在围绕具体的问题大家进行学习交流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进行学生和老师,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形式可以多样,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都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不断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以上几个环节的自学进行更深一步的升华,也就是时候,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来回答课后问题,对每个问题进行引导式的回答和分析,并且对重点的问题进行各个击破的回答和解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启迪。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点拨式的学习启发学生,让学生一步一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寻找答案,互相谈论提炼答案,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中介结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给出自己的结论。

在最后的环节,作为老师要对整篇课文进行总结和解读,给出学生答案,这个阶段老师是主导,通过黑板板书,老师和学生一起寻找作者的思维方式的轨迹,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使得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同时,老师还可以找一些和课文风格相近的文章,给学生进行自学的练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这样要求老师也要选择好要学习的课文和内容,并且提出恰当的学习内容。使这样自学的学习模式得到锻炼和巩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自己更加充实,发展也更加全面,为以后更高级别的学习奠定基础。

3 通过情景教学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情景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高课堂教育的手段,老师和学生可以达到共通过对一个事物或者故事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情景教学首先要设计和创造一个学习或者生活的情景然后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入情景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进行恰当的课前的兴趣引,展示学习的目标,交代学习的内容布置预习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提出问题,点出有趣的地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用情感来感受课文中的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思想和其他,让他们逐渐进入情境,进入感情中,对学生动以情,晓以理,和作者的思维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这样也就很快的理解了作者的初衷了。

4 总结

小学教育是人生中的启蒙教育,是培养人的思想的起步。对整个人的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育的质量将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义务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对于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教学还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本文就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法的一些创新的探索,希望能够为同行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2]杨道麟.试论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12):8-9.

自考小学教育论文第3篇

2.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变异及矫治彭礼

3.略论中小学法制教育曾献超,朱雄君

4.体育教学过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王茜,王雪峰

5.浅谈新课程下化学教材的再处理贺必武

6.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素质提升方法研究曹晨忠,龚日朝,黄玲娟,陈春萍

7.论高校信念教育中的着力点唐根华,唐辉

8.美国大学学分制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常思亮

9.论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郝小礼,王海桥,邹声华,刘何清,刘荣华

10.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素探讨李启平,王冠

11.应用写作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杨欣

12.独立学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周炎林,聂东明,罗李平,聂春芳

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考试体系改革探索胡赛,赵碧海

14.论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文艺切入何川,王浩钰

15.株洲市高职院校排球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徐国武,陈振飞

16.关于刑法教学中的三个问题赖早兴,贾健

17.心理词汇研究视野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张玉香

18.关于平面构成教学的思考叶晓波

19.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职教师校本培训体系石莉萍,钟意

20.云计算促进高校创新发展的理论思考杨旌

21.案例教学艺术的探索与实践刘博逸

22.产业对接背景下的高职电子专业"实境耦合"人才培养途径研究王芳,叶玲

23.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中教学体系的构建、改革与实践刘志强,张大为,李会东,向育君,周建红

24.中文医学论文中Meta统计方法的使用情况分析朱雯霞

25.论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撰写资锋,曹运江

26.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实证研究胡金梅,谭梅芳

27.论扬长教育对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作用陈坤华,朱文彬

28.论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力朱君,蒋美群

29.论创新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陈慧慧

30.论心理咨询之助人自助目标李美英

31.教师伤害学生的心理分析龙平瑶

32.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及其信息系统开发施式亮,念其锋,张琳

33.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周薇

34.论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张勤

35.江西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杨艳,洪恩强

36.产业结构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邹新月,周志强

37.激励理论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中的应用陈华

38.图书馆人力资本节约略论孙连平

39.论当前高校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周琼花

40.继续教育领域实施精细化管理探析陈芳华,李友桥

41."危机"叙述与"计划"思维——1956年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报告的话语分析刘郁琪

42.华夏文化中"龙"原型为"马"之考辨冯桂芹

43.大众文化叙事与媒介公信力之间的契约关系金倩

44.论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和意义肖燕芳,李栋

45.论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翦建

46.中国水墨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苏专

47.论基于室内设计的绿化配置孙文平,吴月亮

48.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刘彦君

49.湘南临武土话音系特点李益

50.英语副词排序规则的认知学分析杨万菊,唐小田,侯民吉

51.从dutyreport中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罗静波

52.湖南高考英语阅读填空题型探究李巧云

53.培养语篇结构分析能力提高阅读填空水平熊银华

54.新形势下我市文化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和对策杨红

55.2010年北京市生育保险基金收支情况的预测分析胡欣欣

56.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李因来

5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与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喻珍

58.论和谐的马克思人学向度孟凡华,高东帅

59.学生伤害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适用杨秀朝

60.国外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的主要做法及借鉴马娟

61.论Trips协议框架下我国知识产权"私权"保护谢慧

62.高校学报编辑部法律地位及其行为探析朱正余

1.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机器人课程的探索张新,秦志强

2.论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师的要求周后芳

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欧阳立恒

4.论教师自身修养刘列雅

5.中小学后进生转化教育研究彭献文

6.新形势下民办教育发展探析李冬平,刘兆升,王歧奖

7.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刘振中,罗成翼

8.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罗栋

9.工学结合中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刘自斌

10.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阳慧

11.工学结合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赵丹

12.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阙龙云

13.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构建肖红艳

14.大学生旅途中的安全问题研究刘长春

15.课堂教学要素动态发展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江海潮,张紫君,龙希

16.隐性教育在普通话教育中的优势效应吴十日

17.构建多学科融合学术环境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陈安华,胡燕平,颜建辉,黄良沛

18.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胡燕平,郭源君,李会强

19.坚持"导-研-本"路线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胡忠举,刘文辉

20.提高机械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姚京成,刘衍琼,尹喜云

21.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曲,谢东海,李润求,蒋云霞

22.论高校课程考试与考试管理创新梁小玲,谢东海,曲

23.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王晖

24.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途径吴赛辉

2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持续优化研究尹小波

26.基于web的教育信息化评估工具设计刘泽

27.论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罗红

28.论高校后勤社会化向立志,胡立卫

29."企业经营战略""四个三"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邹树梁,王铁骊

30.研究性教学:军备控制教学的新思路徐能武

31.论法学实践性教学的"当事人模式"欧爱民

32.法学本科课堂教学案例讨论模式探讨喻永红

33.论都市型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中的情商教育田晔林,王文和,谢雨子,于建军

34.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彭社芬,赵晓玲

35."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工作情境教学模式研究蔡文芳

36.关于高校本科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吴朝霞

37.六步教学法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褚凤

38.计算机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王彦超

39.钱学森思维科学理论与大学生写作灵感的激发徐开良,唐守文

40.广告写作与文学写作之比较邹妙玲

41.多媒体教学与教改的思考唐楚峰

42.引导时段状语的介词FOR的用法及理据探讨曾永红

43.从中英对比看"不但……而且"的偏误王泳辉,朱海燕

44.词义石化对商务英语词汇学习的负迁移影响钟珊辉

45.母语迁移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复合词影响的实证研究崔文尖

46.《围城》英译本的暴力解读贺婷

47.英汉经济语篇中的事件结构隐喻初探钟曲莉

48.商务话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分析李文欣

49.英语经济新闻语篇的情态分析——基于批评语篇分析视角尹云云

50.试析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死亡意识"的美学价值白桦

51.论唐传奇的诗意叙事境界陈峭燕

52.零落成泥香如故辗转春秋韵更醇——析李清照词风多变之谜蒋淑芳

53.汉语口语中的重复话语模式和语用功能探讨安美丽

54.基于语料库的《西游记》叙事标记语对比研究朱湘华

55.湖南湘乡市棋梓桥话语音分析李丽颖

56.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哲学维度探析刘立明

57.论档案管理中的人文精神渗透石玉冰

58.试论图书馆的回溯建库工作敖玉英

59.论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彭清玮

6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土地纲领桂福才,朱光明

61.评马克·赛尔登关于中国革命中延安道路的论述张尔葭

62.网络民主与网络侵权的博弈——评《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翁武华

63.货币与人的自由陈银

64.落实科学发展观选用"五型"干部汤建军

65.论新时期国有上市公司领导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陈能

66.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及表现手法杜月意

67.拉威尔早期钢琴作品创作受德彪西的影响程度探析申佳

68.神话的可怕缔造者——纪录片《意志的胜利》探析段文韬

69.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创意问题李静

70.湖南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

71.金融法研究走向深入的有效途径——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与信用——金融法专论》任丹丽

1.基于教师专业化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刘灿群

2.中小学教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现状调查祁玉娟

3.新课标背景下湘西州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沈煜

4.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唐艳春

5.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重新审视与编辑对策孙珏

6.论刘少奇教育思想特色朱剑洪

7.关于加强高校BBS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之思考梁小娟,李刚,胡志明

8.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论刘云,李阿利

9.矿业类毕业生体系化就业指导探索安宇,陈磊

10.毕业论文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检索及其构建王窈惠

11.论外国留学生的班级文化建设李艳

12.QQ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力平台阳洪霞

13.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思考贾莲霞,黄峰,张江水,王洪光

14.论高校与大学生特别民事法律关系熊新华,卢克建

15.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周小莲

16.论一般本科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黄丽

17.目标教育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关系的思考刘雨芳

18.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思考曾芸

19.英语情境教学的情境设计石迪飞

20.论法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阳东辉

21.实验室开放与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邓谦,蔡铁军,彭振山,龙云飞,邓彤彤,萧菡曦

22.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云南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个案简析李星,何文学

23.高职院校说课与高职教育特征冯明

24.论三维角色动画教学中的动作特征与动作设计能力的提高熊明,吴月亮

25.关于多媒体教学的思考陈姗

26.古代历史教学中概念阐述的准确性问题——以罗马史为例陈可风

27.世界史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雷芳

28.《中国史学史》研究性教学初探徐红

29."市场"因素与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李建明,刘梅花

30.论高校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欧阳萍

31.论高校历史学专业"以引为形"的课堂构建郑利民

32.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王敏斯,唐忠顺

3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欧阳小梅

34.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刍议李白燕

35.论中学生作文创新教育李伟来,宋笑平

36."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研究王济华

37.论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张卫群

38.《永兴县志·方言章》的评述与思考谢奇勇,李民媛

39."算"的义项历时演变考察秦国栋

40.汉民族委婉语功能浅探万金

41.英语现在时表达将来意义的情态隐喻功能解读肖敏

42.从语境对话理论谈翻译语境中英汉词义的选择杨俊敏

43.英语缩略语刍议张曲

44.大学英语学习者阅读策略动态研究刘懿

45.从多元系统论看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欧阳桃

46.德语语音同化现象初探曹嘉桢

47.论开展"民国文学史"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汤溢泽,郭彦妮

48.论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的冰山语言风格殷艳,凌建娥

49.别样的同情——"白日梦"概念在《送冰的人来了》中的运用李彭湃

50.论流行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关系葛金平

51.论唐代仕女画与当代"仕女画"之差异姜太军

52.云南大学校本部校园开放空间分析陈璐

53.论勋伯格和"自由无调性"刘宏帆

54.论水彩画的写生与创作龚力,杨文

55.数字化影像符号对影像理解的影响研究柴彬彬,王昆鹏

56.从首届"三屏合一"新春晚看受众地位的提高和媒介强强联合趋势蒋爱利

57.论多维视域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杨军

58.新的执政环境下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杨松菊

59.中国近代社会的变与不变章平

60.论张君劢30年代的"立国之道"伍本霞

61.审计监督与反腐倡廉建设吴群

62.以战略为驱动的管理变革——湘钢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升华路径毛跃文

63.知识型企业中组织租金的创造、分配与剩余权利的配置廖文婷

64.区域人力资本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彭宗平

65.论张家界生态旅游开发李小龙

66.现代学术史研究的新创获——《民国间古代文学研究名著导读》评介张红

1.关于独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以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为例李炳煌,郭迎福

2.论为师之道与为师之术——读小原国芳《师道论》有感姜圣秋

3.标签理论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李肖璇

4.富人阶层的崛起对教育公平的影响高耀,姚景

5.关于高校继续教育中推进创新教育的思考叶文忠,罗红飞

6.论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教育张书雯

7.大学生学习功利化的心理机制及其对策邓辉平

8.60年来我国"外国法制史"学科教材建设述论夏新华,侯宇清

9.以情景式教学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李曼琳

10.高师声乐教学形式多样化及其哲学依据探析贺军玲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教学中理论与政策关系的处理熊桂玉

12.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为例王瑞兰,苏新国,王尔茂

13.真话语与假权威——论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王超

14.论英语作业的设计王明强

15.VLE网络教学平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丁凤

16.对声乐教学的思考李津生

17.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之道周雅婷

18.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反思李宣平

19.直拍进攻型打法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郭清林

20.体育教育生态学的发展路径及态势分析唐琛,张铁雄

21.论美术教学改革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刘新华,刘坚,谢雨子

22.关于工科大学物理内容体系改革的思考向远辉,章湘平,李玉珍

23.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完善庞龙斌,何振炎,陈小芬

24.基于SNS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探讨陈君,唐秀明

25.以职场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初探唐美华

26.论普通高校英语专业语法课程的改革禹淑英

27.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探析黄娜娜

自考小学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 德育;小学低年级学生;启蒙;心灵;人化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8-0109-06

近期,阅读了一些关于学生包括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著述,其中最具震撼的批评莫过于“我们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笔者虽然也略有同感,但不赞成将我们的教育一棍子打死,更不同意以偏概全将学生全部归类于斯。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德育是极其重要的,必须引起教育管理部门的特别关注,尤其是应引起初等教育决策者和执行者的重视。

笔者不是德育教育的专门研究者,亦非德育教师。但作为小学教育的科任教师,作为“教书育人”重任的担当者,因为少不了与学生的频繁亲近接触,少不了与学生家长的推心置腹交流,当然也少不了与同事们的相互探索,更少不了对天真无邪少儿的学业进步及其健康成长的关注,有了若干思考,在此不揣浅陋,谈点看法,以供研究者参考。

“小学德育工作是学生人生启蒙和成长的关键教育,对于形成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1]。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刚离开幼儿园,离开家庭进入小学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开始了人生奠基,其德育启蒙即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永葆童贞而健康成长的人,起步好坏与否决定他们未来人生。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义务、普及教育,又是启蒙教育”[2]。所谓启蒙(古人亦称发蒙),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当然这是专指伴随识字教育而言的,并非一概否定家庭、幼儿园教育。

小学生入门即入校门,入人生受洗礼之门。入门后和入门过程中,有文化知识的启蒙即识字、算术等文化教育,有思想品德教育,即教会他们初步学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2],而作为初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所谓启蒙教育,就是学文化、学常识、学常规,“使学生初步具有关心小朋友的思想和诚实谦让,有懂礼貌、守纪律的品德;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2]。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通俗地说,就是“辅导他们好好地‘做人’,主要是把他们养成道德的人”[3]的系列活动。

不否认,良好生活习惯的启蒙教育,首在家庭,接着在幼儿园。但正规的这种启蒙教育,当在小学,具体说当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因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尚属一张白纸――洁白无瑕――任由教师绘画――可塑性极强。因而学校和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他们学会做人。作为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面对一张张幼稚可爱的小脸,面对一颗颗渴望上进的稚嫩心,对他们不爱不行,不教不忍。实践证明,一旦启蒙教育失败,具体说一个天真浪漫幼稚心灵倘若受到伤害,良好习惯未能养成,那么,从此后无论如何也难校正他们的行为,且在学习上也会事倍功半,有的即使学习成绩上去了,人生事业也难以成功。恰如但丁所言,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道德可以补充;但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那么什么也不能补充了。中国古人亦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谓七岁看老,就是早期家庭教育及初年级小学启蒙教育决定人生。

平心而论,我们国家始自家庭,及至学校,终至社会,对儿童道德品质教育是十分重视的。若论区别,只是重视程度不同和方法差而已。譬如改革开放近40年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曾经的一场“动乱”之后,邓小平同志就十分尖锐地指出,我们的失误在于教育。后来他又补充强调,失误主要在于思想教育。此后,我们党进行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接着又进行了“荣辱观”教育等等。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学校的德育。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以为核心的党中央“48”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人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促进了学校德育尤其是小学生的德育。譬如上自国家教育部下至全国各地小学,从领导决策部门到基层德育教育者,无不闻风而动,极其重视。其中由教育部审定的如从传统文化层面的德育教本有《国学经典读本》,就是初入学者亦人手一册的人生国学教本。清晨入学,校园里高音喇叭的诵读,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入耳入心,这种“灌输”,可能对大学生无多大吸引力,但对初入校的小学生而言,却是后力无穷。再譬如从小学生成长为公民层面而编辑的小学生人手一册的《道德与法治》读本,让儿童从小接受知情懂法教育,无疑能促使他们法治思维下的健康成长。应该说,这是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德育兴则人道正,人道正则事业成。上个世纪伴随“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的一代,任凭金钱诱惑,却难撼动他们正派的初心。他们那一代,做干部,不占不贪,党风正,精气神;当工人,真干实干,不争名利,人正派、心善良;为人师,身在三尺讲台,心系国家未来,呕心沥血,讲的是奉献,拼的是精神……因而,他们历尽千辛,吃尽万苦,因为他们为国家为民族赤子一生,所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关键在于,对于他们来说,启蒙教育成功!

遗憾的是,近40年来,因为“教育失误”,因为“金钱至上”,所以私欲横行,所以道德滑坡,所以雷锋“傻”论出现,所以“雷锋叔叔不见了”……对此,我们不得不反省,道德教育不抓紧不行,而且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从娃娃抓起。正如“”结束后再次掀起的学习雷锋热潮之初(后来直到今天仍在坚持的每年的“3.5”活动)中国文化史学大师冯天瑜先生说得好:这种教育对于大学生虽然作用不明显,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却是后益无穷。

人之正道在心灵。所谓“后益无穷”,正因为早入心灵。作为人文教育,具体说作为如何做人的道德教育,无论时代变迁或是国域差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譬如在国外学者看来,教育人尤其是教育儿童,“必须克服利己主义。利己主义会导致过强的自我意识;竭力追求强权、威望和功绩”[4]。虽然作者是从人的创造扫除而发此论,但通过现象(利己主义)而涉及心灵(人性),说明心灵纯洁何其重要。相对而言,中国古人做事必先做人,做好事必先做好人的种种理念,说明国人对人性之灵教育更是看重,几乎推向极端。朱熹说得很明白,“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当然,知耻只是道德教育的一个点,不是全部,然这确也是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启蒙教育的起点,是人与动物的区别[5]106。仅是这一点,就有力地嘲讽了某些人“我生来不会害羞”的谬论,这些有据之论,说明道德启蒙教育是从“知耻”开始的。试想,人有知耻之心,学生考试会作弊吗?商人会做假吗?干部会贪得无厌吗?这算是道德启蒙教育的真谛所在吧!此其一。

其二是知良善,从良善做人而不断升华到“人化”。所谓“人化”,具体说就是学会做人,即中国古圣贤所说的“立人”“树人”“以德树人”――由懵懵懂懂到清清白白,由“无知”到“觉醒”。恰如泰伊亚・法・夏尔丹所言:“思想的觉醒是生物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已不仅仅代表个体的人和人类所必经的临界点,而且,它影响了整个人生命的本质。”[6]39这就是社会上所常言,教孩子其实是教他如何做人,学会做人,做个像样的人,最终实现“精神创生”――成为有灵魂的人。

这里必须提及的是,“人化”的进程不是像空气流程那样不着边际,亦非山水那样放任自流,而应是有一个定向的而且是有节制的。“即向更高层次的人格化方向前进。”[6]64当一个个体人即便是小学初年级学生,只有知耻辱,明是非,具善良之后,亦即在打牢“人化”的基础后,方能涉足并健康步入知识学习的殿堂和前进于人生的健康大道。当然,这种人格是善良的,同时又是聪明的。只善良不聪明不行;反过来,只聪明而不善良同样不行。一个浅显的道理,很多行为不轨之人包括小偷和骗子,不能说他们不聪明,但可以肯定,他们绝非善良之辈。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既善良又聪明且具有大智慧。那么,伴随“人化”必须且必行的知识教育应从何处发力呢?民国教育大家蔡元培作为教育部长时所推行的启蒙教育,为我们作了成功实践。例如当时的“发蒙”教育,不是数学第一,不是外语第一,更不是考试第一,而且是国学第一,而且这种重视国学启蒙教育,首在国语,即培养孩子会说话、敢说话,培养孩子说真话、说实话,说符合民族传统的话。其具体方法就是让初入学儿童看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人物如爸爸、妈妈或生活物品如水缸、箩筐等)说话。次在国文,即培养孩子学会作文,看图作文,做事作文,用陶行知的话说就是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国语训练是为了国文写作,国文写作是为了手脑并用。表面上看,国语学习到国文训练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其实,这种严格区分有紧密结合的学习真正遵循了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循序渐进规律。尤其是符合小男孩心理滞后发展的现实需求。

其三是考试,想必家长教师都有话说,甚至都有诸多无奈。作为小学教师,我不是考试的推崇者,亦非反对者。道理很简单,因为考试或曰会考试是人生的必备课,对于学生而言,是基本素养之一。因为他们未来人生,不但应通过诸多学业考试、升学考试,即使是择业,也必须通过考试这一关。考试,一方面考其知识、技能,同时,也是检验他们综合能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测验他们心理是否健康健全的一种手段。但是,笔者反对初年级小学生很快步入“应试”程序,尤其是很快进入诸种“弯弯绕”式思维的考试之中。道理很简单,因为初小学生重在识字,一个不识几个大字的孩子,一个连说话都十分稚气的孩子,一个思维尚未定型的低年级学生,如果过早进入当下的考试圈,只能泯灭他们求学的兴趣,只能消除他们的童贞,只能过早地加重他们的负担,迫使他们滑向厌学之路。到那时,他们不相信教师,不相信学校,不相信教育,不相信家长(因为家长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那么,所有德育教育都成为不可能。何况智育第一,考试成绩(有天生会考试)优者一俊遮百丑,又何r不少“俊”者是灵魂被扭曲者(当然这是高中的事),那么,在当今以高考论英雄的价值观下,学生自然在失却人生乐趣的同时,缺失做人的后劲。多少年来,不少大学生“玩大学”“混大学”的事实,就是他们在小学时期德育不成功的最佳注脚。

“人化”的启蒙教育不是关门死板的教育,而应当是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在“打打闹闹”中学,在别样环境中学的自然教育。因为初年级小学生天生是好动的、好玩的、好奇的。其中一个好奇,对于当代教育理论研究者认定的“PQ”而言,正是未来科学家的早期教育所应尊重的。“玩”中学,劳动中学(德智体美劳),不但没有教室中教师满堂灌之疲劳,没有教师点名答题之恐惧,重要的是没有“方块”教室环境束缚而有异想天开的发散思维,这种思维是宏观的,是发散的,是活跃的。尤其是群体在外,一帮小朋友的“疯疯闹闹”,无形中形成的集体主义元素,这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开放环境教育,必然为他们的后天学业成功开了个好头,种下了成功种子。笔者不是教育理论专门研究者,但工作之需也常读教育理论书籍。因而十分喜欢孔丘式的教育。在孔子那里,没有繁杂的教学手段,甚至没有教科书(当然谈不上材),席地而坐,学生问,孔子答;或周游列国,见人谈人,见事谈事,三千弟子,贤者七十二,成绩斐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孔子懂得让学生求得知识包括做人(道德教育)的途径,因而娴熟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常让他的学生处于一种“欲罢不能”“常学常新”的状态。相比较当下沿袭汉代“重教材不重方法”“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上世纪60年代初就曾批评过)的教学模式[3] 85,因而,延伸到道德教育,亦逃脱不了灌输。于是,种种“不得其法”“管教无方”直到让学习者把“死书”读得“死去”“活来”,[3]8如此这样折磨人,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孔子那样教学生呢?譬如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譬如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譬如学与习紧密结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譬如学与行相结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等等。说实话,真羡慕那个时代做孔子的学生――教师自如地教,学生自如地学,完全一派学以致乐、学以成才、学以成仁(道德品质优良)景象。

最后一点,正因为孩子好动、好问、好奇,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偏科,尤其是启蒙时期孩子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语文、数学狭科上。所以,对他们的启蒙教育应施之于情感教育之中。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等观念,都是今天我们必取的。这种让思想道德品质在自然生活中形成的方法,迫使教师摒弃说教式、挤压式或放任式的道德说教,正是当今我们对学生尤其是启蒙教育阶段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必须强调的是,德育启蒙教育是需要呵护的。对于刚进入小学初年级的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的百般呵护。呵护即是教育。因为他们不但年幼,而且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家庭有不同教法,而且会因不同教法养成不同习惯,有些甚至是不良习惯。对于道德品质起点不同的儿童,教师应持满腔热忱的态度,平等对待。尤其在当下社会风气不良的情况下,教师更应有大爱之心,耐心教育他们,善良地感化他们,直至他们归于正道。经验告诉我们,情感教育、心智教育譬如“故事传播”“小手牵小手”“大手牵小手”“爱家爱校”活动,都是小学生德育启蒙教育的最佳方法,目的就是在爱的熏陶下、感化下形成感恩观,形成爱的习惯,从而在大爱的感召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达到知识学习事半功倍之目的。正如《道德鼓吹录》作者余心言所说:“共产主义事业需要有无数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新人”,而这种培养新人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小学教育者身上,首先落在了小学初年级学生启蒙教育者的身上。这是一项光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和勇.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爱心教育的重要性[J],德育天地,2013,(9).

[2]北京市海淀^教育局小学研究室.小学生家长之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严元章.中国教育思想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4]安多旺・莱昂. 当代教育史[M],樊慧英,张斌贤,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自考小学教育论文第5篇

多一点敬畏之心,少一点功利之举

中国当代创造教育:探索、困境与对策

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初探

教学艺术的六种元素

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探讨

学校变革:一种文化的视角

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试论教师劳动的科学认定与学校办学效能

红土地支教: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探究

让世界走进学校让学生面向世界——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教育国际化路径探索

以“学科发展月”为载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语文阅读品质的培养

初中生成长指导的三个关键:守纪·尊重·感恩

业余钢琴教学培养学生情感表达与创意能力初探——由“上中杯”钢琴比赛引入即兴演奏的拓展思考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学前儿童安全防灾教学活动的思考

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对“大”、“小”的理解

比较分析·传承突破·指导引领——基于英语课标功能与地位的思考

汇四海精粹放开眼量融中西文化走向世界——上海市大同中学“面向世界的教育”简介

论教师学习的整体性

积极自我评价:促进教师学习的有效途径

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浅谈课堂教学机智的形成

我们怎样思维——杜威的反省思维及其教学启示

杜威的差异教学理论新探

课程文化语境中的精读与略读

馆藏清末《最新小学教科书》评价

数学文化视角下小学教育专业的实数理论教学探析

中外数学考试中计算器使用的比较研究

1978~2008年我国智力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小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重建学校文化,促进内涵发展——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委托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家校合作,打造学校和谐教育生态

初中起始年级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调查

多维评估初中英语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小议互动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

以和谐发展教育理念促学校学生和谐发展——上海市第二中学“和谐发展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非智力因素研究三十年

艾夫里尔情绪创造研究述评

观点采择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述评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和冲突解决策略的关系研究

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初探

和谐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重大问题研究综述

简论学习理论在教育活动中的功用——行为主义为用,建构主义为体

以“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校课程构建

浅论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新课型

试论以课程统整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直面德育困境,提高德育实效

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途径

让孩子在自我教育的平台上健康成长

浅谈语文学科中的人文德育

师生互动中的教师公正思想述评

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自考小学教育论文第6篇

一、大学教育注重技能,轻视教学能力的培养

通过大学本科体育普修课,学生对大部分的体育项目都进行了技能的学习,且考试也是技能占60%、理论考试占40%,但对该项目应如何教学却未涉及到。大学专修课对所学项目的技术动作进行了深入学习,动作技能难度大,理论学习深入,但对这一项目应如何教学还是只字未提。实习阶段,一个教师带领二三十名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教学,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方面应与技能学习并重。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首先,普修课除项目技能与理论教学外,应注重项目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增加项目教学能力考试;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多观看各项目、各级、各类的中小学优质课;在项目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对不同学龄段的孩子进行项目教学的异同与注意事项。其次,上专修课时,除对技能与理论深入学习外,还应注重让学生多了解当前中小学课程标准对专项内容的要求,并根据课程标准与各学龄段学生实际进行教案设计。根据中小学课程标准与学龄段特点,进行大学课堂上的“假想教学”。第三,打乱统一实习、实践时间,使学生在大、中、小学课堂上都有参加教学实践的机会。第四,请中小学名师进大学课堂,向大学生展示中小学体育课堂应如何教学,增强大学生对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认识。

二、大学教育重体育理论学习,轻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对体育学科的理论学习,课时很多,学分也多,较受重视,但描述的相对笼统,缺乏对现代学生各年龄段的具体分析内容,对普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重视程度不够,使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缺乏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很难提高课堂效率。因此,笔者认为,应增加体育生理学、心理学两门课程的课时数,使学生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培养大学生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教学语言、组织学生、教态等教学能力,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各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有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课堂上充分展示一个体育教师的风采。

三、应注重学生的实习效果

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一部分学生在实习和现实工作中面对的学生年龄差距较大,如实习时去的是一所高中学校,但自己的实际工作是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而言,这种情况往往会让他们感觉无从下手。因此,组织实习时,应让学生对小学、中学都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这样,可以使新教师尽快融入到新的教学环境中,缩短适应时间。

四、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自考小学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幼师专业理论课幼儿园教育活动教学模式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我们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所选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特征是理论教学要与实践达到充分的结合,使教学与幼儿教师的岗位尽可能的对接,以提高学生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从而胜任幼儿教育工作。为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际,我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灵活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

一、创设幼儿园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幼教专业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个性张扬,喜欢专业技能课,如舞蹈、琴法、唱歌、美工制作、舞台表演等,对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不感兴趣;在思想观念上也存在认识偏差,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能课就能当好幼儿老师,从而忽视幼儿教育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为转变学生的这种不正确的认识观念,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我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幼儿园教育案例,根据案例提出思考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案例,来使学生明白学习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和有趣,同时制作画面优美,佩带动感视频和音乐的课件来吸引学生,感动学生。

案例:关于蛇和青蛙的提问。一名教师提问小朋友:昨晚外面下了一场大雪,小狐狸、小兔子、小松鼠等可爱的小动物都出来在雪地上画了很多幅美丽的图画。那么蛇和小青蛙为什么没有出来画画呢?一名男生回答:小狐狸、小兔子、小松鼠他们的妈妈很有钱给他们买了带毛的衣服,它们不怕冷就出来了;而蛇和小青蛙他们都没有带毛的衣服,太冷就没有出来。老师很生气说:你怎么这么笨,不知道蛇和小青蛙已经冬眠了吗?根据该案例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这个老师的教学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错在哪里? 找出该幼儿老师所犯的四个错误,并分析为什么错了?学生热情很高,能找出明显的1-2个错误,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该幼儿老师没有学好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错误一:不懂得幼儿思维的特点,幼儿是根据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的(冬天小孩子需要穿厚厚的衣服才能出来,推理认为动物也像人一样冬天需要穿厚衣服才能出来玩);错误二:不懂得暗示的心理学规律,消极的心理暗示(骂孩子笨)会给孩子带来非常不好心理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给孩子带来如何好的结果;错误三:不懂得教育理论,直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骂孩子笨),不会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错误四:扼杀孩子的好奇心,直接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孩子,使孩子不能学会探究知识,不能学会在思考中获得问题的答案,经常直接把问题答案告诉孩子的结果会造成儿童大脑懒惰,不愿思考,依赖他人给予答案。

从上述分析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理论的重要性,结合当前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情况(举北京方庄三幼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只有学好幼教专业理论的幼儿老师才能成为最优秀的幼儿教师。

二、引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实例,讲授理论

中职学生的特点是不喜欢枯燥的理论教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理论教学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结合起来,我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大量的幼儿园教育实例,如在讲授《幼儿园教育目标》一节中,我引入鹤立幼儿园超前教育的例子,层层分析是否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否符合幼儿园智力教育目标,并引发学生思考当前幼儿家长一味让孩子学习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等。为培养幼儿自信心及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我引入“母亲与家长会”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培养孩子自信心。

案例:母亲与家长会。第一次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批评了孩子。说孩子有多动症,请妈妈领孩子去看医生。老师说别的孩子能坐住10分钟,而她的儿子最多坐住2分钟。妈妈很伤心,回到家儿子还问妈妈,老师表扬他什么了。妈妈只好说老师表扬了,说你以前最多能坐住1分钟,现在能坐住2分钟了。希望以后更好。孩子很高兴,第二天又去幼儿园了。小学的第一次家长会,妈妈去了。老师把妈妈留下来说,你的儿子是不是应该换所学校读书,妈妈问为什么。老师说,你的儿子考试全班倒数第2,去看看医生吧,做各智力测试看是不是弱智。妈妈伤心极了,幼儿园的标签是多动症,小学的标签是弱智。妈妈回到家没有吃饭,儿子走了过来等着妈妈批评。妈妈却说,孩子,老师没有批评你,只是说你的问题就是太粗心,如果你学习能细心些,至少能超过你的同桌,他是第27名。孩子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吃了两碗饭,第二天很早就上学去了。初中毕业前的家长会,还是妈妈去了。会后老师没有把妈妈留下来,母亲急了去找老师问孩子的情况。老师说你的儿子很不错,有潜力,如果运气好也许能考取重点高中,妈妈终于开心地笑了。儿子来接妈妈,妈妈对儿子说了老师的话,儿子很争气不仅考上了重点高中,后来又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该案例配合音乐让学生通过读感动得流泪,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最正确和有效的?学生讨论,发言很积极热烈,然后教师让学生模拟表演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教育情境剧。

三、学生模拟幼儿老师,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正确适用教育理论

为使学生真正掌握幼儿教育理论并学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教育理论,教师出题目和标准,要求学生自编幼儿园情景剧在课堂上展示,一个或两个学生演“幼儿”,一个学生演“幼儿老师”,展示该“幼儿老师”的教育策略,然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该“幼儿老师”的“教育”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教育原理。

四、分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网上查找资料,形成小组研究短文,开展小组竞赛

鼓励学生经过思考并分组讨论、分组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各种问题,请教师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小组网上查找资料,形成小组研究短文,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些小组提出的问题及研究的结论更具价值。如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思维活跃,思考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幼儿园教育的问题认识更加深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自考小学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 丹麦 幼儿教师教育 特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特色

2009年起我校与丹麦VIA大学学院(VIA University College)共同举办学前教育专业国际课程实验班合作项目,2012年2月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在近四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我校教师到丹麦VIA大学学院进修学习及丹麦教师到中国授课等活动,使我们有机会了解丹麦幼儿教师教育。

1.1 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丹麦,一般把从事学校服务、在社会服务机构工作的人员,称为“educator”,①我们暂且把其译作“教养员”。 丹麦的教养员由丹麦高校的社会教育专业培养,主要有三种不同方向的社会教育,分别培养不同工作环境中的教养员。第一种社会教育培养的是在为3~6 岁儿童开设的幼儿园工作的教养员;第二种社会教育培养的是在中小学儿童看护中心工作的教养员;而第三种社会教育培养的教养员的工作对象是3 岁以下的幼儿、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成人(包括寄宿学校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成人)。②丹麦社会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提供成为教养员发展、学习和护理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与品质,为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

丹麦教育部为社会教育专业制定了教学大纲,但是每所学院也有一定的自,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制定课程。丹麦社会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包括必修课(①教育理论;②语言、文化与交流;③个体、学校与社会。)、选修课(①艺术、自然与技术;②身体、健康与运动;③表达、音乐与戏剧。)、专业领域课(①社会问题者的相关领域;②身心残疾者的相关领域;③幼儿和青少年的相关领域。)、实践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③其中,选修课和专业领域课学生可以三选一,至于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主要是要考虑自己的实践与毕业方向。目前,丹麦社会教育专业中约有50%的学生会选择幼儿和青少年的相关领域与表达、音乐与戏剧课程(丹麦教养员职前教育课程),毕业后在托幼机构、学后班和青少年俱乐部等教育机构工作;约30%的学生会选择身心残疾者的相关领域与身体、健康与运动课程,毕业后在残疾人服务中心工作;约20%的学生会选择社会问题者的相关领域与艺术、自然与技术课程,毕业后在社会服务机构工作。

1.3 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按其指导思想可以分为注入式教学法和启发式启教学法。丹麦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法与项目教学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往往是根据教学内容抛出一个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小组合作、对话与讨论的方式来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的组织形式

丹麦教师授课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小组教学的组织形式,他们通常喜欢与学生做朋友,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教师更多的时候是课堂学习的聆听者、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他们打破我国常规的座位排序方式,取之而代的是四至五人一组的圆圈,这样更方便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课程考核的方式也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1.5 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的测试与评估形式

丹麦教师在我校引进课程授课过程中往往是采用书面报告和单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形式上会采用笔试、口试等多种方式,考核对象有时会以个人为单位,有时会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考核任务时,教师会在考试之前布置考核任务,并提供相关解决问题的文献资料目录,学生需要集体合作完成8~15页的项目报告,并请一位学生汇报项目研究成果,教师还会请每位学生回答一个与报告相关的问题。然后根据小组项目报告的情况与个人阐述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另外,丹麦教师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并不是仅仅注重考试的结果,他们往往更为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平时的上课表现和作业情况都在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学生要想完成学业必须要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在丹麦,社会教育专业课程测试与评估中,专业知识会采用内部测试,考官由学校委派一名或者多名教师执行,专业知识以书面论文结束,评估结果为通过或未通过。而教育理论、主干课程和毕业论文则采用外部测试,考官由教育部委派,评估形式可以书面、口头、实践或三者结合,评估结果为7分制(-2,0,2,4,7,10,12)。

2 丹麦幼儿教师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2.1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与灵魂。它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才的品质和规格,对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要素起着统驭作用。我们借鉴丹麦社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结合长三角地区对学前教育本科人才的需求,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确定了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艺术型与双语型学前教育优质师资和管理人才。学生既要掌握音乐、美术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双语教育能力。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在幼儿园从事幼儿教师工作,也可以在幼儿园从事管理工作;学生既可以胜任双语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胜任儿童艺术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工作。人才培养具有宽口径的特点,可以在不同的工作组织机构就业。

2.2 完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

借鉴丹麦社会教育专业的课程特色。我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为了突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双语特色与艺术特色,满足用人单位需要,本专业的主要课程采用英语教学,注重中丹双学位各自核心课程的差异,强调基础性、衔接性和双语教学。我们在引进丹麦合作学校成熟而富有特色课程的同时,保留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基本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等课程模块。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构建是整个培养方案的重心,为使课程更好地指向培养目标,我们把课程分为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应用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此外,我们在课程设置时还考虑到学科本身的逻辑性、顺序性,避免所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复,把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渗透到课程之中。其中大量的英语课程保证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开展双语教学或出国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2.3 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

借鉴丹麦教师教育的特色,我们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目前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热点问题课堂讨论法,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将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各小组将讨论结果推荐 1 人作为代表进行汇报。 二是案例讨论法,任课教师根据教学案例内容,把理论学习设置到复杂而有意义的幼儿园教育情境中,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注重理论知识的阐述与学习能力培养的结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伦理性与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实践。总之,力求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项目报告等方式,使教育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紧密结合。

2.4 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采用小组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我校自合作办学以来,教师在采用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阐述学科理论知识后,都会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展现与特定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与见解、技能与能力。基于对教育对象视角与行为选择的理解来阐述自己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方法,通过头脑风暴,使学生批判性地反思教育思维方法与行为选择,建立专业领域的职业见解与伦理观。

2.5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测试与评估形式

借鉴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的测试与评估形式,我校改革了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打破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努力建构多元考核模式。课程考核强调多元化,专业课程采用书面报告和单独口试相结合,书面、口头、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如写调查报告、模拟教学、说课、案例分析等,以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另外课程考核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发展,加强对学生平时出勤、作业等的考核,注重把学科知识竞赛成绩、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有机整合,增大其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从而体现出发展性评价的优势。

中外合作办学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我校在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培养学前教育本科人才过程中积极借鉴丹麦的优质教育资源,力求使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更加具有国际特色,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学前教育本科人才,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中丹幼儿教师教育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1JSJG113);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中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80051);常州工学院2011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110944)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