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10 10:46:01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旅游卫星账户 旅游业

旅游卫星账户(又称为旅游附属账户或旅游分账户)是由世界旅游组织(wto)、欧盟统计委员会(eurostat)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合作开发的一种新的国际旅游统计标准、统计工具,于2000年3月得到了联合国(un)的正式批准。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迄今为止,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和正在开发旅游卫星账户。旅游卫星账户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编写成本很大,它甚至要求对整个旅游统计体系进行调整。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对发展旅游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发展和完善旅游统计体系

在旅游卫星账户创建之前,世界各国的旅游统计工作都面临几乎相同的问题。例如,有关旅游业的信息是分散的、不完整的和不协调的;各类旅游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统计时遵循的定义和原则都有所不同;收集旅游信息的过程各国也差异很大。因此各国形成的旅游统计结果不仅在范畴上,而且在精确程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而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将指导各国完善自己的旅游统计体系(system of tourism statistics, 简称为sts)。2000年3月,联合国等四方组织共同了正式文件《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这份文件成为各国编织旅游卫星账户共同遵循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的导言明确提出“旅游卫星账户作为一个建立过程,将指导各国发展他们自己的旅游业统计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完成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可以将此视为这种体系的综合体。”因此,按照这个框架建成的旅游统计体系将遵循统一的概念、定义、分类和记账原则,将包括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标准体系。因为这个框架规范旅游业信息的产生、描述和数据生成的方法,并针对现场操作的技术性问题的解决、统计基础设施的创建、结果的设计以及数据导入信息体系设定了统一的原则,所以各国的旅游统计体系就遵从了一致的标准。作为附属账户,旅游卫星账户与基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吻合,因此这个旅游统计体系就可以将旅游业和国民经济中其他经济活动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比较。

正因为旅游卫星账户使各国的旅游统计体系遵从了一致的标准,因此旅游卫星账户就成为了进行国际间对比旅游业经济贡献的一种工具。因为各国旅游卫星账户的表格填制遵从的是旅游业特征产品和旅游业特征活动清单的有关规定,所以它可以提供有关旅游的国际间可比的宏观经济总量,从而在揭示各国旅游业的规模及其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很容易进行相互对比。目前,国际间旅游对经济影响的对比,已在实施旅游卫星账户的国家间进行。表1所列为一些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结果。

创建一个用途广泛的数据库

建立旅游卫星账户重要统计意义之一在于它将创建一个用途广泛的数据库。建立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目的在于把关于旅游的分散信息集中到一个整合的框架中来,它可以把国民统计体系中来自需求方调查的数据和不同的供给方企业调查数据结合起来,而来自这两方面的数据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总体而言,旅游卫星账户提供了旅游者消费的详细数据,并显示这些消费是如何由国内供给和进口得以满足的;它还包括关于就业、与其他生产性经济活动的联系和资本形成的数据;还提供旅游业分析需要的基本信息,包括经济数据与非货币信息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旅游卫星账户展示着旅游业各个方面的信息,比如:旅游消费和收入及其产品细分,按旅游者类型统计的旅游消费和收入,旅游消费和收入按地区的细分情况,总体固定资产构成以及旅游设施的占用情况,旅游的间接影响,旅游对gdp的贡献,旅游就业情况,旅游获得的税收,旅游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以及诸如住宿、交通、旅行社这些重要的旅游企业对旅游总体影响的贡献。因为这个数据库收集了大量旅游业的微观经济数据,所以它对于旅游业的分析、规划以及旅游卫星账户本身的发展,例如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及时性国家旅游指数的,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旅游卫星账户的众多用途之一就是用于客源营销工作。旅游卫星帐户使用现有数据、家庭调查、旅游者调查(包括日记法和在住宿地点、出入境地点、交通工具和主要旅游地进行的调查)、旅游企业调查、中央银行调查和支出模型等方法来收集关于旅游者的消费信息。这些关于各类旅游者的数据对旅游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营销工作作用明显。以波兰1995年公布的实验性旅游卫星账户为例,账户中计得的旅游总需求为143.28亿兹罗提。将旅游消费按产品类别进行划分的结果表明,比例最大的是交通服务(占总额的24.5%),其次是住宿服务(16.1%)和餐饮服务(13%)。卫星账户还显示了不同购买群体的重要性。就交通而言,商务旅游者占了绝大部分(占总额的59.2%),其次是外国旅游者(23.2%)、国内旅游者(14.2%)、外国日游者(4%)。把所购买的产品和细分市场结合起来,得到的数据又不一样,这就能够说明不同旅游者群体不同的市场行为。外国旅游者花费的最大部分是交通服务,占其总花费的28.8%,而国内旅游者仅为10.6%。另外,外国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用于餐饮方面的花费占其总花费的比例相当接近。但住宿服务就大不相同,国内旅游者在住宿方面的花费比外国旅游者低得多,这说明探亲访友仍然是最重要的国内旅游形式。对于外国日游者而言,餐饮和汽油是其花费中比例最高的二项,二者加起来占到花费总额的89.3%。这样,就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结论,国内旅游者对于旅游服务部门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特别是住宿服务;对于入境旅游者,日游者使用旅游服务的程度非常低,其主要目的就是购物。

另外,将旅游卫星帐户中的数据和来自其他资料来源的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引发对一些问题的深入分析,从而帮助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

提供有关旅游的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指出:旅游卫星账户可以提供“被视为一组衡量一个经济体旅游业规模的相对指标:现金境内旅游消费、境内旅游消费(现金和实物)、旅游产业的增加值、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国内总产值。”这些经济总量的指标将全面地揭示旅游业的规模及其经济重要性。

分析旅游业对经济的重要性,离不开确定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总量。而旅游卫星帐户的创建涉及到填制十张表。在创建之初,为了测算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效益,就必须至少完成一部分表格的填制。其中表1、表2、表3和表4分别统计了入境旅游消费、国内旅游消费、出境旅游消费和境内旅游消费;表5是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生产账户;表6是按产品分列的国内供给和境内旅游消费。表6是旅游卫星账户的核心,在其他表格的基础上,通过表6可计算出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国内生产构成部分等指标。有了这些经济总量指标,即用基本的货币量表示的概念,宏观的经济分析就有了基础和技术性的关键支持。

以加拿大为例,1994年7月加拿大统计局了针对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成果(它采用了1988年的数据),它首次显示了旅游业这个综合产业的内部结构,以及构成旅游经济活动的旅游商品和服务;首次揭示了哪些产业是由旅游支持的,哪些对旅游者的依赖性较弱。具体而言:1988年旅游消费总值为303亿加元,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4%;旅游给各级政府上交37亿加元的商品税;按对经济的贡献,旅游业排在所有行业的第12位;所有的旅游gdp当中,只有75%来自于加拿大旅游部门的企业,另外25%来自旅游者购买的非旅游产品(这就启示,要发展旅游业,旅游部门必须和其他经济部门中的企业展开合作);旅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部门,其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所有产业每份工作平均取得的总增加值为49000加元,而旅游卫星账户显示旅游全职工作取得的增加值为29000加元。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成果促使当时的新联邦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行业,并将发展旅游的联邦基金增加了5倍;还促成了政府用加拿大旅游委员会(canadian tourism commission,简称为ctc)取代加拿大旅游局(之前,加拿大旅游局是隶属于工业部的一个分支部门)。加拿大旅游委员会成为旅游企业与行业协会、省级政府、中央政府之间重要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它为促进加拿大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许多国家,人们对旅游业的看法实际上是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在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认为是社会服务的一个方面。例如,当时的旅行社这种典型的旅游企业被看作是事业单位,其主要任务是接待,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对于单个企业、地区,甚至整个国家,都成为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及就业来源,这就要求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来考察它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而旅游卫星账户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新的统计工具,因此建立旅游卫星账户,揭示旅游业的经济规模和重要性是很有意义的。

深入分析旅游经济各种方法的基础

旅游卫星账户为旅游业统计核算制定了一些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即所谓的“概念性框架”。这个框架“以一个经济体内旅游所产生的产品需求与其供给之间存在的基本平衡为基础。”它还包括旅游业特征产品清单和旅游业特征活动清单等等。旅游卫星帐户可以成为深入分析旅游经济各种方法的基础。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旅游卫星帐户的缺点之一就是时滞性。其研究结果往往是关于许多年以前的。因此,有些国家就研究能够及时反映旅游业发展的方法。加拿大的国家旅游指数(national tourism indicators,简称nti)就是这种方法。加拿大就是在旅游卫星账户基础上,开发出了一个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旅游指数系列。国家旅游指数最早是开发用来更加及时地提供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一些主要估算数据,其关键概念都是从旅游卫星账户当中来的,目前已做到每年四次。旅游卫星账户促进了国家旅游指数的发展,使国家对旅游业进行完全彻底的统计分析和及时监测成为可能。

旅游卫星帐户也为开发地区性旅游卫星帐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卫星账户提供的是关于全国旅游业的数据和信息,对各地区旅游经济政策分析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因此,除全国性的旅游卫星账户之外,政策制定者更感兴趣的将会是各省、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事实证明地理特征突出的旅游卫星账户有着明显的价值。省级、地区级旅游卫星账户在旅游卫星帐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省、地区的旅游花费、gdp和就业,来测算各省地区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其分析结果对和旅游相关的企业、地区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制定旅游战略和政策更有意义。以1996年加拿大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对安大略省的旅游经济分析为例,安大略省的旅游业的旅游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占到旅游需求的38%,这是加拿大各省中最高的比例;旅游增加值占安大略省总国内生产总值的2.1%,就业占4.5%。这两个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就在全国性账户的基础上,实现了在各地区之间比较旅游经济贡献的可能性,对地区旅游经济决策和发展都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第2篇

一、基本情况

1、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城镇安置就业再就业13.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8%,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7.4万人次。出台了《关于对“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实施意见》,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3545户4927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措施,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7.14万本,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减免相关税费2700万元。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保基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加强失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全市1010家12万名破产关闭企业退休人员和特困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分开参保,成为全国第三个实行分开参保的副省级城市。增加医保基金支出1亿元,为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建立了个人帐户,解除了因单位欠费而无法享受医保待遇的后顾之忧。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4.49万人、100.1万人、98万人、57万人、69.8万人,确保了全市25.9万名离退休人员各项养老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

2、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05.1元,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1元,增长15%;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市有6.4万城镇居民和6.68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展顺利,发祥巷片区拆迁完成,经一路两侧、馆驿街、振兴街等片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经济适用房完成17万平方米,提供经济适用房1000套以上;累计资助住房困难家庭7000户(次)以上,提供实物配租住房161套。

3、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在校生巩固率、小学毕业升学率继续保持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99%;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89%。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76.2%,高于全省平均录取率12.8个百分点。“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全部免除。关注弱势群体子女就学,困难家庭学生各项资助政策得到全面落实,24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已接收3万余人。

4、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大力加强卫生服务,强化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切实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被列入国务院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133所,覆盖了城区61个街道办事处、414个居委会、240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提高了5个百分点,参合农民达到306.8万人,共筹集资金16016万元,受益参合农民285.72万人次,受益率92.23%。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市年末总人口604.8万人,自然增长率3.08‰。

5、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第十一届全运会各项筹备工作有序开展。*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主体工程全部封顶。马术赛马场已经省批复立项。有关比赛场馆和全民健身中心项目进度加快。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总人口的45%。大力培育体育市场,积极扩大体育消费,加快发展体育产业。销售电脑型体育2.2亿元,占年度任务135%,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6、泉城地域旅游中心作用凸显

深入开展“泉城和谐城乡游”活动,推进“泉水之都”旅游目的地建设,积极开发旅游大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加强国内外旅游市场促销,努力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全市拥有旅游景区(点)45个,旅游星级饭店80家,旅行社204家,旅游从业人员6万多人。全年接待游客200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21.7%,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6.1万人次,旅游创汇707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33.1%。围绕办好十一届全运会,着力加强餐饮住宿接待能力建设。

7、文化建设不断加强

文化事业持续繁荣,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文化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市属艺术院团演出1700余场,观众220万人次,实现收入530万元。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加快,广播电视技术设备数字化改造工作基本完成,新的电视制作播出系统正式启用。品牌栏目创新工作顺利实施。新闻出版业大力构建“五报一网”媒体平台,市场监管和扫黄打非工作力度不断加强。民族宗教、慈善、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积极进展。

二、存在问题

1、充分就业压力较大。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每年7万多人的新成长劳动力,大批农村转移劳动力,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就业困难群体,形成了巨大的就业需求。而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又大量短缺。自主创业的环境还需进一步营造。

2、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社会保障程度较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待开展。养老保险收支倒挂现象突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专项救助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3、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有待加强。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职工工资没有增长或增长缓慢;部分企业在工资确定、调整和支付等方面不规范,克扣、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

4、促进教育公平任务艰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够均衡,“上好学校难、上好学校贵”问题突出,就学不方便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偏低。新建居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建工作滞后。

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服务公平性不高,农村卫生队伍素质较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尚不能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惠民医疗补偿长效机制不健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保障不足。

6、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筹资渠道不宽,制约了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公共文化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缺少能够充分体现省会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区域卫生规划难以实行,卫生资源布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还不够协调。

7、第十一届全运会筹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奥体中心等比赛场馆建设进度仍需进一步加快,部分比赛场馆和全民健身设施尚未开工建设,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缺口较大,整体服务接待能力亟待加强,建设资金非常紧张。

三、*年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总的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9.29”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抓住承办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这一历史性机遇,围绕实现“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带动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年,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安排:

——全市年末总人口61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达到19450元。

——接待游客22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6亿元,分别增长14%和16%。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1、深入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坚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以经济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根本保证,大力发展各类市场需求大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拓展就业空间和渠道。探索多种形式的就业途径,发展弹性就业和非正式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全面落实就业政策,计划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850个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就业实现动态“清零”。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努力建设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城乡对接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城乡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协调推进。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

2、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1.5万人、105万人、100万人、61万人、70万人,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将覆盖70万人以上。修改完善《*市养老保险条例》,依法加强扩面征缴工作,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保证基金的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全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上调80—150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由月人均1148元增加到人均1260元左右,继续上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全市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继续抓好棚户区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建立完善医疗救助、失业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和司法救助等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积极推动社会互助,鼓励倡导社会捐赠,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不断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3、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宏观调控,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地区倾斜,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改善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学校服务范围的要求,推进教育资源布局调整,落实*市农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改造,安排改造186处农村中小学校舍,完成200余处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标准化配套。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努力提高普通高考升学率。贯彻落实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优化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断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4、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按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要求,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5、加快泉城旅游业发展

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泉水文化、现代都市、传统民俗、乡村生态等资源优势,加强*都市圈旅游合作,深入开发旅游资源。全力推进大明湖综合整治工程,打造泉城特色标志区,继续加快*植物园二期、玫瑰湖湿地公园、商河温泉度假区、芙蓉街改造等项目的开发建设进程。大力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增强城市吸引力,吸引招徕中外游客。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拓展旅游产业链,丰富泉城夜生活,研究开发旅游系列产品。培养骨干旅游企业,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强化行业诚信建设。

6、大力推动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体现省会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创意、动漫、博览等重点产业,培育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集团。积极推进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版权保护,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建设。继续推进民族宗教、慈善、残疾人、妇女儿童、老龄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7、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政府对公益性事业的有效投入,逐步改革社会事业建设资金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有关社会事业项目市场化、产业化的新路子,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建立形成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社会事业项目培育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事业重大建设项目的策划运作实施。进一步加强协调服务,积极推动我市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步伐。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第3篇

我县盯牢“名县美城”“全域大花园”的整治方向,坚持“三个并重”(拆建并重、建管并重、里外并重)与“三个注重”(注重小城镇建设与城市转型共同发展、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注重彰显各镇特色),全方位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获得2016年市考核第一名、2017年省、市优秀县,石梁镇评为省级样板镇,平桥镇、和合小镇被评为市级样板镇,2018年省、市优秀县,街头镇、南屏乡评为省级样板镇,三合镇、三州乡、龙溪乡被评为市级样板镇,今年我县17个整治点全部通过考核验收,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圆满收官。两年来,县整治办对经验做法做了总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要念好“三字诀”。

一是植根文化,念好“文”字诀。各地立足实际,坚持“一乡一规划、一乡一特色”,结合全城旅游示范区创建,突出山水、深挖文化,结合产业发展,明确整治目标定位。着力推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规划与乡镇整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融合”,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发展思想,全面改善小城镇环境,联动推进周边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转型,促进城镇面貌、品质、功能实现新的提升,让广大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如:街头镇围绕“全域美丽、全域景区、全域旅游”,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南屏乡打造民国风情历史古街;三州乡打造特色“茶韵小镇”;石梁镇探索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四态合一”,打造云端上的世界旅居小镇;和合小镇凝铸“和合圣地 养心天堂”,和合人间文化园、和合博物馆、和合圣碑公园、和合文化研究基地等彰显和合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天台县石梁镇依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浙东“云端花园”》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天台实践——一雷峰乡为例》得到副省长彭佳学的批示肯定。

二是深挖旅游,念好“美”字诀。我县紧紧围绕“名县美城”和“全域旅游”两条主线,以小城镇整治为契机,立足本地实际,依托天台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以及“和合文化”和“唐诗文化”,以文化为魂、以景观为体、以业态为本,“大整治、大开发”,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真正做到“用文化营销山水、用产业实现繁荣”,如和合街国庆期间迎来26.5万游客、白鹤袜业城成为网红产业城、坦头建成“汽车用品小微园”、石梁镇云端小镇全球招商签约6.08亿,目前全县的乡村旅游如火如荼, 18年前三季度全县乡村旅游已接待游客493.86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2.87亿元,游客购物收入3.95亿元。真正做到百姓增收,推动城镇、农村共同发展。

三是创新机制,念好“新”字诀。我县以环境卫生整治“创建制”为抓手,多种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小城镇整治工作。环境卫生整治“创建制”:通过创建卫生乡镇,全方位改善小城镇环境卫生。目前,平桥镇、石梁镇、雷峰乡成功创建部级卫生乡镇,申报创建部级卫生乡镇6个;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在全县范围开展“路(街)长制”:积极探索“路(街)长制”对镇区环境卫生长效机制进行深化和补充,分三步走:第一,实地踏勘整治范围内道路状况,根据“一路一策”方案,全面摸排各巷各路,不留一处“死角”,第二,召开环境卫生整治动员会,将“路(街)长制”分配到人,责任到人,第三,健全督查机制,出台考核细则,制定节点打分机制,三步走对整治范围卫生保洁制度进行长效化。开展环境整治每周督查机制:针对我县去年验收的8个整治点开展环境整治每周督查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以整改单的形式及时反馈给各乡镇(街道),并由县整治办每季度进行一次排名,整治办也将及时备案,便于下次督查是否整改到位,确保工作落到是实处。督查结果按照月度督查权重,换算计入年度各个乡镇(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年度考核总分。党建行动助力整治:我县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活“红色细胞”,注入“红色力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广大党员勇当披荆斩棘“开路者”,组建党员先锋队,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群众纷纷上阵,自觉地加入到整治的大军中,有效地推动了整治进程。我县建立“一街一路一支部”和“一巷一弄一党员”机制,把责任落实到支部到人,落实到每位“街长”、“路长”、“巷长”身上,全面推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立曝光督查小组,通过“街长”支部微信群,设立曝光台,健全即时监督、@街长快速反应、随时处置、警示约谈的常态化机制。组建志愿者队伍宣传小城镇整治,巡回在街道、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和企业单位,讲授乡风民风,传播道德新风。高校力量推动整治:我县充分依托高校资源,借用高校创意,与浙江省城市规划学会、浙江工业大学合作,联合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10所高校启动的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乡村规划与创意设计”大赛,从四个方面推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再创佳绩。一是挖掘乡土特色,点亮文化;二是收集本地民意,体现风情;三是发挥科研智慧,突出创意;四是蓝图变为美景,取得实效。

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建设“名县美城”的重要抓手。我县将紧紧围绕“抓巩固、促提升、出成效”为主线,深入推进六大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拉高标杆,对标整治,全面推进“回头看”工作。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第4篇

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

为了深入推进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巩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和文明县城创建成果,根据省市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村社、进景区的总体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各单位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作用,推进“七进”活动规范、有序、有效、扎实开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14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依法治理、持续治理和常态治理,全力实施“环境质量新提升,设施建设新突破、容貌秩序新气象、美丽乡村新面貌、文明卫生新风尚”五大行动计划,激发全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提升全民素质,构建长效机制,共同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努力开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教育活动,全面宣传文明卫生常识、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使全县干部群众主动参与治理工作,自觉维护治理成果,推进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深化。

三、活动内容

(一)“进机关”活动

牵头单位:县直机关工委

1.提升机关环境与开展“清洁日”活动相结合。加强机关办公楼院和行政审批中心等窗口单位环境卫生的提升整治工作,美化办公环境,培育文化人文环境,有条件的单位悬挂名言警句、摄影绘画或廉政箴言等;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周末卫生日”活动并纳入评比,认真搞好责任区域清洁卫生,做到办公区亮化、美化,窗明洁净、环境整洁、物品整齐,继续抓好每周五机关卫生大扫除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2.倡导文明生活与开展“节能型”机关相结合。在机关开展职工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做到“三美、六不”(创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停乱放、不乱搭乱建),形成文明、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从行为节能、办公节能等方面着手,号召广大职工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做到“四节约”(即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油),树立节约环保机关新形象。

(二)“进企业”活动

牵头单位:县总工会、县经信局

1.强化卫生秩序治理。组织企业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定期对企业厂区、住宅区进行清洁卫生大扫除,绿化、美化、亮化厂区和住宅区,做到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督促企业做好工业污水、有害气体等垃圾的规范治理工作,按标准控制废气、废水、废料排放。

2.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在企业中开展职工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到“四节约”和“三美六不”。

(三)“进学校”活动

牵头单位:县教体局

1.强化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一是创建整洁优美校园,组织学校开展校园环境治理,净化、美化、绿化校园。坚持每周定时大扫除和全天候保洁,做到洁净卫生、秩序规范、优美宜人,无垃圾纸屑、烟头痰迹、污水杂物,生活区基本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无污物、无异味;校内无乱停乱放车辆、无乱堆乱码物品、无乱摆乱设摊点、无乱张乱贴广告、无乱搭乱建房屋,教师和学生宿舍物品摆放整齐,努力营造环境优美、文化浓厚、特色鲜明的育人环境;二是创建节约环保校园,组织学校开展节能教育,树立节约观念,养成节约习惯,保护学校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使用环保材料,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净化学习、生活空间;三是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提升文明素养,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学生守则,增强团结意识、文明意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一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课堂”活动,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和班团队活动;发挥学校的优势,利用爱国卫生月、法制宣传月、节能宣传周、环境日等时机,组织学生开展义务扫除、植树、助孤助老等活动;二是开展系列“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组织“我是美好环境保护者”征文比赛及演讲比赛,开展“文明礼仪星”和“环境保护星”评比、“义务小交警”实践活动,组建“文明劝导员”、“环境小卫士”等多种文明志愿服务队,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

(四)“进社区”活动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街道办事处

1.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公开栏、阅览室、宣传栏、文化站(室)、社区居民学校、广场等宣传阵地,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卫生家庭、“星级家庭”创建评选和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和谐新风,树立健康卫生意识,彻底改变陈规陋习;发动居民群众清扫住宅区房前屋后、绿化带内垃圾,清理楼道和楼顶垃圾、义务认管垃圾箱,监督垃圾箱的清洗、垃圾箱周边散落垃圾的清理和对垃圾不入箱行为的制止。

3.开展社区公共环境整治。组织发动辖区内的机关单位、商户、居民对街前街后,街道街巷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进行治理,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杂物,整治乱贴乱画和乱拉乱接,规范车辆停放和摊点秩序。

(五)“进家庭”活动

牵头单位:县妇联

1.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一是召开好净化美化家庭环境工作会或现场会,交流环境整治进家庭的经验和方法;二是发放环境整治倡议书,倡导全县广大妇女主动维护良好的卫生秩序;三是与家庭主妇签订“讲文明、除陋习”承诺书;四是树立一批卫生示范家庭,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五是开展观摩评比活动,通过互学、互评、互检、互帮,达到“房间亮化、居室净化、庭院美化、环境绿化”的目标。

2.大力创建“绿色家庭”。在庭内院外、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在村庄周围植树造林,努力营造“房在树中、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田园风光。在农村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与“美德在农家”活动相结合,着力抓好使用新能源、养成新习惯、塑造新生活等系列工作。评选“洁美家庭”示范户,推广示范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创建激励机制。

3.组织家庭志愿者公益活动。在重大节日集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家庭志愿服务活动,依托社区开展便民利民、结对帮扶活动;集中开展清除死角,净化环境和植树造林活动,种植巾帼林,美化环境。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讲座,对居民家庭有针对性地进行文明礼仪、灵活就业、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培训。

(六)“进村社”活动

牵头单位:县农办、县农业局

1.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按照规范有序、环保整洁的要求打理居家环境,深入开展“讲清洁、爱卫生、倡文明”活动,重点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养等现象,努力建设民居美化、庭院整洁、村庄绿化、道路通畅、饮水安全、通讯便捷的生态家园。

2.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卫生家庭、“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以典型带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3.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各村社以“两减一控一提高”(即减少农药、不合理化肥用量,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三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结合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庭院、公共交通、卫生健康教育,努力实现“三废”变“三料”成“三益”,“三节”促“三生”实现“三净”(三废:粪便、秸秆、生活垃圾及污水;三料:肥料、燃料、饲料;三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能源效益;三节:节水、节肥、节能;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净:庭院、田园、交通和水源等公共区域干净),广泛宣传和引导农民自觉主动参与,共同建设优美乡村。大力推行节肥、节药、节水、节膜、节能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的农田清洁生产模式。推广肥料科学使用技术;推广秸秆还田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施农田废弃物收集处理;对农药科学使用和农药废弃包装物进行回收;推广农膜科学合理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着力创建优美乡村。

(七)“进景区”活动

牵头单位:县旅游局

1.强化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印发宣传手册、知识竞赛、标语、板报等形式教育广大游客树立“景区是我的家”的意识,认真阅读游客手册,游客须知,自觉维护和遵守景区的规章制度,做一名文明、知法、守法的游客。

2.加强景区规范管理。一是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各涉旅场所成立专职环卫保洁队伍,实行全天作业,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督察制度,加大环卫设施投入,落实“门前五包”,提升各涉旅场所环境卫生质量;二是强化旅游车辆管理,完善涉旅场所道路交通标识标线,科学设置停车场指示标志及临时停车场(点),引导车辆有序停放,严肃查处车辆乱停乱放和违法行为,建立常态管理机制,形成严管严查管理态势;三是强化a级景区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景区管理条例,落实好景区景点的保护,严禁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等行为,努力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旅游环境;四是抓好子昂故里景区高香整治工作,适时对景区及周边街道高香经营户违规出售高香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五是强化星级农家乐管理,切实加强县内高星级农家乐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的规范管理,全面提升我县乡村旅游整体形象。

3.强化督查考核工作。加强乡村旅游景点食品卫生监督,加大对乡村旅游农家乐、餐饮业规范管理,设置专门宣传栏,提高游客的知晓度和参与力,不定期对旅游景点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两个重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一把手”负责。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深刻认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持续治理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一把手”要坚持经常研究、过问、检查,切实解决队伍、设施、制度、规划、投入等重大问题,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七进”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第5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服务上水平,满意在”活动,全面提升区商旅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提高区商旅服务业的综合影响力和吸引力,营造良好经营环境,为区域商旅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重点

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工作的主体是服务业。在我区老城厢商旅板块、水上公园商圈、新南马路五金城商圈、特色商业街及社区商业开展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按照有关行业的标准和具体要求,从抓基础、抓规范、抓重点入手,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服务规范和标准。全区各商旅服务业企业,按照《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百货零售业等级评定国家标准、《市餐饮行业“服务标兵”评选标准(初稿)》和《美发美容企业专业等级划分和评定》等行业标准,开展企业达标和从业人员培训计划,不断加强服务技能标准化管理,督促服务人员遵守服务规范,提供人性化服务,体现良好服务水平,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二)规范经营行为。区内百货零售企业、超市重点规范促销行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餐饮企业重点加强菜品质量、价格和服务行为管理,加强原辅料进货、环境卫生管理,规范消毒程序;酒店业重点加强明码标价、规范结算、用品用具卫生及规范化服务管理;美发美容业重点推行美发美容质量标准,加强设备用具、洗染发品和技术技能的质量管理。

(三)开展行业等级评定。区内各商旅服务业企业,要依据有关部级、市级、行业等标准或规定,积极参与本行业的等级评定工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工作步骤

“服务上水平,满意在”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5月)。重点工作是:5月,召开全区商旅服务业“服务上水平,满意在”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动员大会,动员全区商旅服务业企业将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站在服务全区经济形势的高度,积极行动起来,按照企业实际,结合行业情况,制订提升服务水平具体举措,切实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推动整改阶段(年6月至10月)。重点工作是:有关服务业企业根据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企业服务规范;协调行业协会宣传贯彻各级服务规范和标准,开展有关企业等级评定;开展我区“十大商旅服务品牌”评选活动;以争创服务标兵活动为契机,窗口单位一线员工和重点岗位员工为主体,推动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开展我区行业百名服务标兵评选,开展服务形象大使推荐活动,开展十大厨师的评选活动,开展人最喜欢的酒家酒店评选活动,人最喜欢的百货连锁机构;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企业服务质量、卫生情况、经营环境进行督促整改,帮助企业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的工作机制,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和扎实有效。

(三)总结提升阶段(年11月至12月)。重点工作是:按照市商贸旅游服务业繁荣发展指挥部,市商贸旅游服务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分指挥部的工作部署,与市百货商业协会、市连锁经营协会、市餐饮行业协会、市饭店协会、市美发美容行业协会配合,鼓励我区商旅服务业企业按照“津政办发[]40号《关于开展商贸旅游服务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方案》”的要求,积极参与全市商旅服务业百名服务标兵、十名服务形象大使评选,及各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活动。

召开全区“服务上水平,满意在”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表彰大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同时区委、区政府、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文明办给予区级有关荣誉称号。通过树立一批服务典型,培育一批服务品牌,使区商旅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四、主要措施

“服务上水平,满意在”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推动区商旅服务业提升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取得实效。主要措施是:

一、加强领导机制

1、成立“区商旅服务业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工作组”。刘凯华副区长任组长,经贸委、工商分局、质监局、卫生局、文明办、区工会、区妇联、团区委、文化局、消费者协会为成员单位,工作办公室设在经贸委,加强和完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2、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定期会商重点共性问题,制定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形成工作合力。由区工会、团区委、区文明办、经贸委、工商分局、质监局、卫生局等单位建立长效监督服务机制,对企业服务质量、卫生、环境等方面进行跟踪对口服务。组织开展“服务上水平,满意在”系列活动。帮助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对发生严重服务质量问题的,坚决按照相关规定予以纠正和处理,净化我区的整体商旅服务业环境。

二、做好培训工作

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由有关行业协会制定本行业的培训工作标准和安排,由专门机构组织服务业从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引导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创建服务品牌,增强区商旅服务业整体竞争力。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围绕打造“现代国际旅游重镇和全国文明重镇”的目标,坚持治标与治本、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切实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强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创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诚信和谐的氛围。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市场集中整治,严惩违法乱纪经营,重点打击追客、拉客、欺客、宰客、尾追兜售、提篮小卖;重点检查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全面检查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擅自经营和超范围经营,无证无照经营,强买强卖;严格整治黑车运营、超时运营、疲劳驾驶、无证驾驶等危及行车安全、租用无合法营运资格车辆等损害游客利益和群众权益的违法行为和现象。通过综合整治逐步建立服务标准化体系,争创国内知名品牌,构筑“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公平竞争、行业自律、优质服务、游客至上”的*诚信体系建设。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市场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成立*镇市场综合整治工作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九个工作小组,由各分管领导任组长,牵头负责综合整治工作。同时下设办公室,徐天顺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综合整治相关事宜。

四、整治工作分组

(一)市场经营秩序整治组

组长:徐天顺,工商所负责牵头,派出所、城管、林业公安、烟草专卖、旅游部门配合,重点整治追客、拉客、欺客、宰客,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擅自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尾追兜售、提篮小卖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二)社会治安秩序整治组

组长:陈正付,派出所负责牵头,综治部门配合,重点打击损害游客人身、财产安全行为,扎实开展涉黑涉恶犯罪线索摸排工作,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住宿餐饮环境卫生整治组

组长:吴桂枝,卫生部门负责牵头,工商、城管、综治、旅游部门配合,整治不执行卫生达标条件,不亮照经营、出售假冒伪劣食品等。

(四)交通运输秩序整治组

组长:郭峰,交警二中队负责,派出所、运管所配合,集中开展对103省道、205国道、高速公路及入口等道路执法检查。重点整治交通秩序,重点打击黑车追客、拉客及车辆乱停乱放。

(五)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整治组

组长:郭峰,质监局负责,工商、城管、旅游、卫生等部门配合,重点开展对茶叶加工生产企业、商品生产企业整治。重点打击镇内茶场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强买强卖,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

(六)安全生产秩序整治组

组长:韩双武,安委办负责,质监、消防、卫生等部门配合,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督促,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七)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检查组

组长:孙鸿杰,质监部门负责,旅游、工商部门配合,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组织制定和实施餐饮业服务质量规范、旅游购物点质量规范、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质量规范、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等市级地方标准;组织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和省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市知名服务品牌培育推选等活动;引导旅游服务企业开展ISO9001、ISO14000和ISO18000体系等第三方认证,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争创知名服务品牌。

(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检查组

组长:徐天顺,工商部门负责,城管、旅游部门配合,全面开展“诚信企业经营户”活动,建立健全企业、工商经营户和旅游从业人员诚信经营服务信息档案;发放“诚信卡”,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鼓励举报企业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

(九)行业文明素质提升检查组

组长:徐天顺,文明办牵头,工商、城管、旅游配合,加强对各企业员工文明礼仪、技能素质的培训,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促进旅游行业服务意识、文明意识的提高,促使从业人员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提升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

五、整治步骤

此次市场综合整治行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9日—9月24日)。召开领导组会议,布置集中整治行动,明确各部门职责、清查范围和时间。进一步宣传围绕“两个重镇”建设,营造诚信经营环境和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的意义。

(二)集中整治阶段(9月26日—9月26日)。根据方案要求,结合*镇实际,抓住重点、周密部署,组织力量,进行全方位大检查,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和违法经营等行为。同时跟踪报道、公开曝光企业及个人的违法行为,接受广大镇民的监督。

(三)检查总结阶段(9月27日—10月31日)。在集中整治阶段的基础上,结合执法办案、教育疏导、规范经营等手段,开展综合治理,突出解决在整治行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对综合整治情况进行自查验收。

(四)巩固和提高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各有关部门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对未整治到位的问题,再整改再整治,同时总结成功经验,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旅游市场长效化管理机制。

六、联合执法的机制

为便于开展工作,各单位各部门在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开展*地区市场秩序整治行动,采取集中执法与自行执法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执法由领导组办公室牵头负责,各小组自行执法由各组长牵头负责。同时各工作小组可根据自身工作要求自行执法,加强对市场的整治和监管。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部门从促发展、保稳定,创环境,促进*镇经济长期繁荣,建设现代国际旅游重镇和全国文明重镇的高度,充分认识市场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切实抓好专项整治行动。各职能执法部门要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市场整顿规范行动取得实效。

(二)部门联动,密切配合。专项整治工作在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充分发挥综合执法职能,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执法合力,齐心协力开展好整治活动。

(三)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各有关责任部门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行政,做到公开公平、文明执法。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第7篇

一、*年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年,全区第三产业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市西区的良好机遇,始终坚持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开发大旅游,搞好大服务”为宗旨,加大对新兴服务业的培植力度,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三产业保持了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5%。

(一)商贸流通业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市贸易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山水长清,泉城新区”为目标,着力推进全区贸易服务业再上新水平,进一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我区服务业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新景象,市场消费日趋活跃,特别是大学消费给我区的消费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餐饮、住宿及其他零售行业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促进了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交通、通讯、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预计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5亿元,同比增长16.6%;各项指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第三产业尤其是商贸服务业的带动力明显增强,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协调社会发展、保障劳动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2.以两大商业中心为重点,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城市商业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适应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和居民消费日趋多样化的新形势,以主城和新城(大学科技园)两大商业中心为主攻目标,加大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业设施的建设力度,启动了一批大的商贸项目,两大中心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是新城商业中心框架基本形成。大学科技园商业公园一期步行商业街到9月底全部完工,营业面积达到8万余平方米,铺位数达到600余个,目前已有200余商户入驻实现对外营业,其余店铺也正在加紧装修之中。首届“大学生购物节”活动的举办为商业街积攒了足够的人气,每天有近万名师生来此购物消费,成为真正的商业“金街”。二是主城商业中心更加完善。建设完成了占地25亩,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的国安小吃城,取缔了城区内的所有露天烧烤,全部入驻小吃城,并成功举办了首届长清—青岛啤酒节。4月份又开工建设了与文昌步行街紧邻的文昌商厦,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其主体工程已完工。加大了明珠新世纪商场的招商力度,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引进了全省最大的商贸连锁企业——*银座,长清分店营业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成为长清最大的购物中心。商场的开业对整个主城商业中心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明珠新世纪商场的全面启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月份开工建设了占地5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国安汽配商城项目,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所有项目建成后,主城商业中心的商业面积将达到10万平方米。

3.商贸服务业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先后到杭州、福州、泉州、上海、天津等发达城市和地区开展了商贸服务业的专项招商,并建立开通了“长清商务之窗”网站,通过互联网全面介绍和宣传我区商贸服务业的优势及特点,让更多的人认识长清、了解长清、熟悉长清。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洽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大批省外客商来我区投资商贸服务业,其中浙江客商投资成立的*多彩星辰商场于7月份开业,成为我区目前最大的服装鞋帽商场。上海勤工有限公司在我区投资1000万元建设大型综合酒店项目签定了协议。大学商业街有近100家从事商贸餐饮等服务业的企业和商户入驻。另外,银河商厦与*华联的合作也达成了协议并在办理相关手续。

4.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加快农村流通体系改革,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民心工程。截止到目前,我们通过政府推动、全面发动、典型带动和政策驱动四项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投入到市场建设中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依托区供销社和中邮物流长清分公司两大流通企业,在广大的农村共改造和建设了54处村级日用品超市和63处农资超市,并于9月份顺利通过了市里的验收。乡镇店覆盖率达到了100%,村级店覆盖率达到了20.7%。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区613个行政村建成500处超市,覆盖面达到82%。彻底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农村消费,构筑起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

(二)旅游业

实现了五个突破:一是规划编制工作有新突破。《*旅游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已经施行,《灵岩寺风景区整体规划》完成初稿。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有新突破。高尔夫球场18洞球场、练习场、会所、高尔夫广场等已全部完成,并投入试运行。该项目完成投资5000万元,其中,高尔夫球场投入2000万元;会所装修、家具及设施配套1500万元;别墅投入1500万元,室外路网、管网等正在施工。齐鲁碑林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了拆迁补偿安置,搬迁群众全部搬进新居。三是宣传促销有新突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灵岩新年祈福会、首届佛教文化节、*市第五届杏花节、*市第四届金秋柿子节等四大节庆活动,全面启动了乡村游、自驾游市场,推出了长清一日游、二日游线路,推行了一票通办法。以灵岩寺为主,对全省17市和天津、河北、江苏等地进行了宣传促销,走访旅行社850多家,大企业、单位270多家,灵岩寺接团比例由5%提升到60%。积极开发大学科技园旅游市场,在各高校推行了学生制,灵岩寺、五峰山景区推出学生年票、市民年票、家庭年票等优惠制度。高尔夫球场举办了“五粮液杯”、“中国移动杯”、“三庆杯”等多项赛事,成为黄金周旅游新亮点。四是发展旅游商品有新突破。“鲁岩”木鱼石产品被评为全省十大旅游商品,“灵岩”茶和“全亭”木鱼石产品分获全市十大旅游商品称号,灵岩寺以罗汉像题材的旅游纪念品即将设计完成。五是行业管理有新突破。灵岩寺导游李光荣被评为全国优秀导游员。

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8.2亿元。

(三)财政

一是努力增收节支。由于实施公务员工改,落实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因素,支出压力很大。面对诸多压力和困难,开拓进取,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努力增收节支挖潜力,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反映我区财政的困难情况,争取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更多地支持。目前已争取省市各种补助资金3700多万元,弥补了地方财力不足,缓解了正常维持和日常开支需要,支持了全区经济建设。同时,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积极组织财政部门自身收入,力争增收。在组织收入过程中,寻找有利因素,在不影响我区投资环境的情况下,强化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工作,加强罚没款、采矿权价款、水资源附加等收入的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在支出控制中,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坚持预算执行情况的季、月分析和一支笔审批制度,逐步完善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管理机制,确保了预算资金分配的规范、安全、有效。在财力有限、支出加大的情况下,积极促进我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行政任务的完成,支持了我区的思想稳定、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二是强化财政管理。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参照预算内资金管理模式,制定了《*非税收入暂行管理办法》和科学合理、详细严谨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保证了非税收入的应收尽收,推行乡镇非税收入管理和综合预算,缓解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力不足的困难。优化经济运行环境,在2005年成立统一收费办公室的基础上,*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一批纳入统一收费企业名录的通知》,扩大统一收费范围,将全区销售收入二十万元以上的234家企业纳入区统一收费办公室管理。进一步完善收费管理办法,简化收费程序,实施了“一卡通”,使企业缴费更加简便,实现了收费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按照项目资金报账管理的要求,对全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农村通自来水、产业扶贫、阳光工程及富产家园等项目严格管理,防止专项资金挤占、挪用、截留等违规行为,确保农业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有效。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91户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产权登记,严格出售、核销、租赁等审批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会计信息质量及财经纪律检查工作,进一步维护财经秩序。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坚持服务、监督与管理三者并重,规范业务操作程序,切实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维护了财经法纪的严肃性,缓解了财政资金调度困难的问题。加强会计管理和服务,设置了会计网页,成立了珠算会计协会。

三是积极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认真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原则,始终把工资发放摆在财政支出的首位。在预算执行中,根据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格按照“先工资,后其他”的顺序安排、拨付资金,确保了全区工资的正常发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卫生事业硬件建设,有三个中心卫生院纳入省“360”工程,有7个卫生院上报市级“360”工程实施方案。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建立了城乡特困群体医疗救助制度,使低保户、五保户、伤残军人、特困户都纳入救助范围;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财政对低保的资金投入比2005年增加44%,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另外,为离休人员解决所拖欠的医药费200多万元,并把离休人员全部纳入公费医疗管理。加大三农投入。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围绕“三农”发展,加大对农业投入,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项目,使农产品更多地转化增值。另外,严格粮食补贴程序,全部采用了“一折通”补贴形式,对全区种植的40.3万亩小麦,118370户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按时完成了560多万元资金的兑付任务。做好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工作,发放柴油、化肥补贴资金598万元。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开支,积极筹措资金,增加园区建设、旧城改造、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投入,及时拨付资金,确保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是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坚持改革创新,以财税改革推动财政发展。完善了区乡财政体制。为使新型财政体制更加符合长清实际,在2005年实行“税收属地管理,核定乡镇(街道)收支基数,收支挂钩,增长分档分成”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收支挂钩,增长分档分成”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根据乡镇2004年收入基数与支出基数的比例不同,分别执行相应的政策,对经济强镇适当提高收入分成比例,对经济弱镇加大新增财力的返还力度,建立了更加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乡镇办培植财源、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实施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制定了国库改革实施方案,所有收入均上缴国库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所有支出由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统一支付,目前已有37个单位开展集中支付业务,提高了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了财政资金的收付及时、管理规范和科学调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行试点,取得经验,稳步推进”的原则,在乡镇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年全面铺开。目前全区参合农民达39万人,占农民总数的94.6%,收缴基金1100多万元,其中区财政投入资金439万元,有效地减少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进行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准备工作。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我国近几年来财政管理方面牵涉面最广、调整幅度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一次制度改革创新。根据改革精神,上半年对此项改革做了动员和部署,对全区区直部门的财务人员和财政人员进行了培训。目前,正着手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具体工作。

全年实现地域财政收入6.9亿元,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2.9126亿元,可比增长23.3%,实现了收支平衡的目标。

(四)科技工作

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高新技术产值增幅较大。截至目前,新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10家,市级10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6家(省级28家,市级38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产品29个,全区高新技术产品达到45个。

创新以项目为抓手,各级各类计划再创辉煌。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年共筛选申报科技计划项目56项,其中部级4项,省级16项,市级36项。目前已落实20项,争取上级无偿科技资金400万元,通过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研制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调整优化了企业产品的结构,增强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专利工作突飞猛进,专利申请量有重大突破。随着人们专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专利申请量有重大突破。全区专利申请量达到200项,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141%,特别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与上年同期相比有了大幅增加,专利质量明显提高。同时,注重企业专利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目前,在市知识产权局的帮助下,全区企业已建立专利数据库5家。

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获得多项科技奖励。有3项重要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技奖励,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年,又新申报各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

认真实施“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制定了《*市*关于实施“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的意见》,确定了全区抓好3个示范园、10个示范村和100个示范户的任务目标。为确保该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建立了工作协调长效机制,组建了以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以专家和技术人员为骨干、以乡镇服务人员为基础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普及服务队伍。目前,该示范工程进展顺利。

科技大会顺利召开。为贯彻好全国及省、市科技大会精神,在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准备工作基础上,召开了全区科技大会。此次会议上,区委、区政府从营造创新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出发,重点表彰了*宏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9个*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换热器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等13项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下发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及《*市*建设创新型城区若干政策》。特别是《*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提出了科技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区这一远大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新时期科技发展十六字方针,大力实施“33456”工程,加强措施,强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三个能力”,实施“三个带动”,完善“三个机制”,力争于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区。实施“33456”科技工程,即建设三个基地、三个部级知名品牌、突出四个重点、建设五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壮大六大产业。三个基地分别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兽药疫苗研发基地和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孵化基地;三个部级知名品牌分别是:济柴动力、佳宝乳业和联想沃德;四个重点分别是:现代农业、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五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分别是:佳宝、济柴、捷迈、水龙王和联想沃德这五大企业集团,建成省级技术研发和工程中心;六大产业分别是:节能环保产业、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小麦玉米良种产业和乳制品产业。

(五)教育工作

一是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1、积极开展创建教育工作示范乡镇和规范化学校活动。采取全面发动、重点扶持、优势突破的方法,大力培植优质教育资源,带动教育整体水平提高。万德镇、双泉乡顺利通过市级教育示范乡镇验收,实现了我区教育示范乡镇零的突破。区实验中学、归德镇月庄中学、万德镇界首小学成功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丰富了我区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活动,37处中小学通过市级绿色学校验收。

2、实行校舍改造升级目标责任制。*年区委将校舍改造列入全方位目标考核,由教育局督查考核。共列15处校舍改造升级工程,计划总投资1705.8万元。目前,张夏镇诗庄小学、孝里镇广里小学、常庄小学教学楼和崮云湖街道丹枫小学已投入使用;全区维修、改造校舍达10170平方米。

3、大力提升学校装备水平。在2005年装备课桌凳25660套的基础上,*年又装备课桌凳6000多套。解决了学生自带桌凳问题,在消除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空白点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管理和实验用房新建改建,加强了实验、音体美劳器材及图书的装备,总投入达178万元。实施了学校温暖工程,筹措资金100多万元,确保所有中小学解决取暖问题。

4、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学校品位明显提升。全区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粉刷校舍墙壁2.3万平方米,硬化校园、道路2.8万平方米,并栽植了大量花草树木,制作了大量富有教育、激励、警示意义的展牌,构建了一批校园文化景观,使大部分学校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育人环境明显改观。

二是加大统筹力度,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提升工程。根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确立了依托职业中专,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提升水平、扩大规模的发展思路,并于2005年200多万元启动了学生餐厅和公寓楼建设,目前,餐厅已经竣工投入使用,学生公寓主体基本完工。正积极探索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吸纳社会资金,扩大招生规模,为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积极探索成人教育发展新途径。从长清实际出发,依托成人中专和乡镇、街道成人中心校实行学历教育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为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和劳动者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着眼于提高农村干部素质,依托成人中专,大力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活动,提高了农村年轻干部的文化素质;结合大学科技园区失地农民身份和劳动就业方式的变化,及时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截止目前已培训农民4524人次。以文昌为试点,探索全区社区实验区工作。已进行了成人教育发展的调查和论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搞好成人教育职能定位,理清成教发展思路,制定成教发展规划,整合社会成教资源,推进全区成人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3、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幼教办园行为。按照区办实验园,乡镇、街道办中心园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要求,多成分、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目前,全区已发展幼儿园231处,其中8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达到市级中心幼儿园标准,区实验幼儿园顺利通过了省级实验幼儿园复评。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入学率已达85.6%,学前一年儿童入学率达99.7%。同时,为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水平,从2005年下半年以来,加大了对幼儿园的审批和督查力度,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不予批准,对管理差、有安全隐患的,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给予暴光,取消办园资格。确保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4、重视特殊教育,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在逐年加大区聋哑学校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认真落实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办法和残疾学生“三免一补”政策,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创造了条件。

三是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进一步加强区、乡镇、学校教研、教科研队伍建设,建立教学研究、指导、检查、评价管理体系,对学校实施强有力的教学督导。

2、按照常规抓规范,创新搞突破的思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听课、评课、优质课展示、教学视导、学科论坛、一月一科一评活动,开展了创建教学示范学校活动,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校长、教师外出培训、考察,促进校长和教师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借鉴经验,推广成果,带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年又有区实验中学等6处学校争创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有望通过验收。

3、建立完善高、初中教学目标、考核、奖惩机制,使各学校特别是校长有目标,有压力,有责任,激发了各级抓教学质量的自觉性。尤其是实施了长清一中与文昌中学相对独立管理,形成校内教学竞争格局,教学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4、加强对高考的专题研究。结合每次高考模拟统考,加强分析,及时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复习方案。*年在全市本科上线人数略有下降的情况下,我区普通类本科上线人数达1094人,录取773人,稳中有升。本、专科录取人数达2519人,录取率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六)卫生工作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运行良好。自3月28日召开了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试点工作动员会后,经过了宣传发动、筹资和发证三个阶段的积极工作。为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试点工作的开展,专门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新增了设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对专项资金做到及时监管、及时处理,确保新农合省级试点工作的健康发展。重点在完善“一个体制(管理体制)”、“两个机制(筹资机制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强化监督管理。对报销单据一月一审核,一月一汇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定期公示,各定点机构每季度最少公示一次;对基层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两期培训,使其进一步掌握了有关政策和规定,提高了操作能力。二是简化转诊手续和报销程序,切实方便病人。三是着力解决老百姓关心的药品贵问题。在多次降价的基础上,又对200种常用药品实行了强制统一降价,报销后比药店低5%以上。四是保证药品质量。坚持主渠道进药,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药品实行统一调拨,有效地控制了伪劣药品的流入。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宣传画12万张,为老百姓张贴上墙,并让他们签字,留下电话号码,方便日后落实和查询;对本年度未享受报销的农民以户为单位进行免费查体。以上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年行政村参合率达100%,农民参合率达94.6%,农民个人筹资3662120元,争取省市配套资金701万元。1—10月,有193188人次得到补偿,补偿金额73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全区总门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达到了50.6万人次,有利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乡镇卫生院建设正在启动。根据全省360工程和全市乡镇卫生院建设工作的精神,成立了乡镇卫生院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到兄弟县市参观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区的卫生院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编制了乡镇卫生院建设可行性报告,为10处卫生院绘制了平面图和效果图,给区政府常务会议作了专题汇报,已上报有关部门待批。目前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

3、乡村医生的管理与培训。为了贯彻落实《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根据《*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实施意见》和《2001—2010年*省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的要求,制定了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刊授、自学等形式,对已取得《*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1013名在岗乡医进行培训,并达到规定的40学分。目前参加全省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已合格的乡医664人。

4、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全区以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为目标,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初保中期评估工作已向市政府申报。

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从总体上看,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然滞后,主要还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快。二是旅游资源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老景区开发力度不大。三是村镇建设发展缓慢,特别是中心镇、重点镇后续建设资金不足。四是城乡基础设施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三、*年第三产业发展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导向,借助*西区开发建设的良好机遇,大力促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整体竞争力,努力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全区第三产业超常规、跨跃式大发展。

主要发展目标:

──第三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23.8%;

──地方财政收入3.58亿元,增长2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亿元,增长17.1%;

四、*年第三产业发展计划安排的重点

(一)立足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紧紧围绕全区“*”发展规划和“5321”工作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坚持“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商业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服务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引进开放为抓手,按照“同步推进、交叉进行、动态衔接”的工作思路,促进西部新区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为建设“山水长清、泉城新区”做出新贡献。

具体工作中将着力实施“1324”工程,即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大片区、坚持两条路子、做好四项工作。

围绕一个中心: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加快构建农村新型商品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村消费安全,拉动农村消费。

突出三大片区:即突出主城区、新城区、老城区三大片区,加快各类商业服务业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城市商业氛围,推动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繁荣城市商业。

坚持两条路子:一是坚持招商引资的路子,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与省内外大企业、大财团的联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我区兴办物流、商贸、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从而带动全区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二是坚持项目带动的路子,继续加大第三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尤其是各类服务业的投资,为招商引资搭建良好的平台。

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做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着力构建“一个网络、两个平台”,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网络是指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整合提升传统的经营服务网络;两个平台是指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平台——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生产服务的平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组织。新建或改造乡镇级中心超市5家以上,建成村级日用品超市100家,农资超市80家,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0家,组建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二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重点做好峰山路商业街的整体规划建设、国安汽配商城、文昌商厦、丹凤小区商业综合配套工程及大学商业公园续建等项目,使其及早发挥效益。开工建设汇富商城、凤凰大厦、东铺商业街等一批新的商业项目。做好明珠新世纪商城、银河商厦等大型商业设施的招商活动,促进和繁荣城区商业。三是深入开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双进”活动,加强与规划、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保证新建居民小区配套的商业设施建设,推动居民消费,繁荣社区经济。重点做好丹凤小区、东铺社区及老城片区等新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市民提供良好、优质、方便的服务。四是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做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规划和招商,做大物流产业。

(二)创新经营模式,加快景点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

1、总体思路:打响一个旅游品牌,加快两大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三大旅游市场,办好四大旅游节庆活动,实现接待人数138.6万人次,景区直接收入1.34亿元,旅游业总收入10.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6%和21%,旅游业总收入占到全区GDP的5.95%。

2、打响一个旅游品牌:即在整体形象宣传上,打造“灵山秀水,休闲长清”这一全新品牌,着力建设省城西部休闲文化旅游区,树立讲信誉、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

一是组织实施旅游行动计划,优化空间布局,拓展旅游目的地。认真组织实施《*旅游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和《灵岩寺整体规划》,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具体是依托*市区,构筑功能合理、布局有序的旅游空间体系:东部发展轴带—打造齐鲁第一休闲带,中部发展轴带—塑造齐长城文化主题休闲区,黄河发展轴带—储备资源,适时推出。

二是加强整体宣传,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抓市场。积极参加*旅游博览会、国际旅交会和老年人旅游博览会,主动到重点客源地促销,不断扩大长清旅游在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大市场上的客源占有率。以灵岩寺为主,建立长清旅游宣传大篷车,加强周边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强灵岩寺与泰山景区的深化合作,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泰山客源在长清的延伸,最大限度实现客源共享。积极开发具有长清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力培育旅游商品市场,重点是巩固提升木鱼石商品,加快发展茶商品,加快发展灵岩寺佛教文化商品,探索发展民俗文化商品。抓网上和媒体宣传。广泛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发展旅游业的电子商务,要像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那样,实现旅游企业全部上网。对在因特网上已建的有关长清的旅游网页要不断充实、完善,并充分利用好区政府门户网站,全方位地介绍长清旅游业,不断吸引国内外旅行商和潜在的旅游者访问网站,关注、参与长清旅游。积极邀请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参与长清旅游的宣传,进一步扩大长清旅游的信息覆盖面。以灵岩寺景区为突破口,重点搞好与新闻媒体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核心型合作模式。抓旅游形象展示。编制、出版、发行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旅游图册或VCD光盘等宣传资料,扩大整体宣传力度。注重品牌的塑造和宣传,树立讲信誉、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在整体形象宣传上,要打造“灵山秀水,休闲长清”这一全新品牌,着力建设省城西部休闲文化旅游区。力争在高端媒体进行“灵山秀水,休闲长清”旅游主体形象宣传,加大广告宣传的力度,叫响长清旅游的品牌。各旅游景区及企业要以尽善尽美的服务提高旅游质量,努力提高长清旅游业在海内外游客中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是加大宾馆酒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争取灵岩宾馆、鲁能宾馆、莲台山宾馆等3处宾馆评定为三星级;崮云湖假日酒店和恒德酒店评定为三星级餐馆。

3、加快两大重点项目建设:即全面加快五峰山旅游度假区和灵岩寺景区建设,打造旅游精品。

积极推进五峰山旅游度假区建设。一是积极推进高尔夫球场建设,年内完成: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别墅二期工程,投资506万元的35万千伏变电站工程,投资900万元的10幢样板房建设工程。投资400万元,在飞机场、济菏、济青、京福高速路、京沪铁路等处设置大型广告牌5块,指示牌5块。二是尽快开工建设齐鲁碑林,力争完成碑刻和主体工程。三是全面推动五峰山景区改革。创造条件,争取支持,开放五峰山道教场所。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促使五峰山景区走出困境。四是积极推进崮云湖公园开发项目建设,弥补休闲度假旅游水上娱乐项目的空白。

加快灵岩寺景区建设。一是尽快完成并实施寺院内文物保护修复规划,对寺院实施保护、修复、改造措施,对泉水景观进行改造。二是尽快完成并实施灵岩寺景区规划,为景区的保护、管理、开发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三是积极推进白杨沟、滴水崖、民俗村等项目开发建设,增加休闲、漂流、健身、娱乐等新的旅游内容。四是增强景区接待能力,力争在五一前完成寺院内旅游厕所建设,十一前完成檀园宾馆的改造。

4、培育三大旅游市场:即全力培育大学科技园、生态休闲游、自驾车游市场。

启动大学科技园学生游市场。通过举办“长清旅游进校园”、“大学生长清旅游征文比赛”、“大学生长清旅游摄影大赛”、走进长清“十校联庆”大型文艺活动、大学生“旅游杯”爱我长清摄影大赛、大学生春季环湖自行车团体赛、“长清旅游知识有奖竞赛”等系列活动,全面启动大学生旅游市场。

加快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精心规划104国道休闲旅游带,聘请旅游专家重点策划2—3个休闲旅游产品,力争建设张夏馒头山地质公园、万德龙居寺等休闲旅游园区,为发展104国道休闲旅游带,打造齐鲁第一休闲带打下基础。

巩固发展自驾游市场。积极开发长清自驾车营地,推出“游玩在*,吃住在长清”旅游休闲项目。

5、办好四大旅游节庆活动:依托灵岩寺,积极策划筹办好灵岩寺第三届新年祈福会、第二届佛教文化节,打造两大宗教旅游产品。筹办好*市第六届杏花节、万德镇武家庄第五届柿子节,力推泉城新春第一游和绿色武庄、齐鲁柿乡品牌。

(三)努力开拓生财领域,强化财政管理。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财政工作,对于确保全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十五”发展规划目标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工作会议精神,*年的财政工作思路是: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深化财税改革,加强预算管理为手段,认真做好增收节支工作,严格税收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重点支出需要;提倡勤俭节约,强化支出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发挥财政职能,培植壮大财源。准确把握我区财源建设重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财源建设的质量。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完善规模以上企业统一收费工作流程,积极兑现招商引资优惠及奖励政策,为全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借助城市西进、园区建设等历史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种项目资金;积极扶持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继续完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杠杆作用,支持外向型经济、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发展,努力提高我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依法加强征管,确保收入任务目标的完成。进一步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调动各方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密切配合,严格依法征收,大力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强化属地征收管理,推进实施综合治税。认真执行区政府关于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的文件精神,拓展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制定非税收入信息统计分析制度,重点加大对土地收入、地方教育附加、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各项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坚决纠正各种违规收费,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3、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资金的“一支笔”审批和管理,严守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对所有财政支出,精打细算、讲求效益、力求节约。加大财政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监督管理,保证各类开发建设性资金的规范运转和政府投融资机制的高效运行。不断建立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健全投资评审、绩效评价制度,将绩效管理与资金分配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坚持改革创新,促进财政发展。坚持以改革创新推进财政工作,大力实施财政改革创新。一是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在*年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并逐步解决改革过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在*年预算执行分月数据的新旧科目转换工作基础上,继续探索新旧两套科目编制工作。三是深化部门预算编制制度改革,推进乡镇实施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

(四)科技工作

总的工作思路,以科技工作“十六字”方针为指导,认真执行《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积极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建设创新型城区为目标,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5大指标,突出4大重点,做好12项工作,加强4项措施,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作指标:

1、高新技术产值:争取达到55亿元以上。

2、高新技术企业:争取新增10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0家

3、高新技术产品:争取新增高新技术产品15个,全区高新技术产品总数达到70个。

4、专利申请量:争取新增专利申请40项以上,全区专利申请量达到240项。

5、科技项目:争取新增5项,全区新列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5项。

工作重点及12项工作:

1、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做好3项工作。一是做好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工作。进一步搞好企业情况调查研究工作,摸清企业科技创新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新申报市级工程技术中心7家。二是做好专利申报工作。积极开展专利宣传,提高全区特别是企业的专利意识,提高专利申报量。三是做好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努力做好4项工作。一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深入乡镇、企业,掌握全区企业高新技术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利用各种有力措施,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企业,本着成熟一家、申报一家的原则,积极做好申报工作。三是做好高新技术产品申报认定工作。在摸清企业各类科技产品基础上,对照相关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对符合高新技术产品条件的予以积极申报。四是邀请专家领导讲课,提高企业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加快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进度,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以争取科技无偿资金为重点,努力做好3项工作。一是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工作。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其中部级项目确保1项,争取2项;省级项目确保2项,争取4项;市级项目确保15项,争取20项。争取上级科技无偿资金420万元以上。二是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对正在实施中的科技项目加强调度,确保实施进度和实施质量。三是做好科技项目的鉴定工作。对按期完成的科技项目,及时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写出高质量的鉴定材料,按时完成项目的鉴定。

4、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努力做好2项工作。一是三大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加强与三大科技园区的双向互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作为园区发展战略的核心,依托科技创新机制、信息网络、科技成果、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园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二是加强两个中心的服务工作。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机制,建立科技网站,充分利用省市科技网站的科技信息优势,为企业提供广泛、优质的信息技术服务,整合各方科技资源,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协调和调度。进一步完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科技工作的调度,解决科技工作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工作,共同促进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

2、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深入乡镇、企业,及时了解有关科技创新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服务水平。

3、加强科技创新队伍管理工作。通过邀请省市专家讲课、聘请高水平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等方式,培训提高中青年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启动资金的投入,努力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同时积极利用各类科技贷款、风险投资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证。

(五)教育工作

全区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为目标,大力实施统筹城乡、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战略,以深化改革,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强力推进中小学校舍改造升级、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和学校精细化管理三大工程为重点,稳步发展普高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1、普高教育

一是整合资源,稳定规模。撤消五中高中部,二职高走综合高中路子,招生规模保持3000人左右。

二是实施管理提升工程,向管理要质量。主要是以深化高中教育改革为动力,通过干部竞争上岗,教师竞聘和建立教学评价、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三是强化教研和教科研,提高教学效益和学习效果。

2、职业教育

一是以职专为依托,以推进联合办学为契机,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完善功能、扩大规模(目前,职业中专餐厅已投入使用。公寓楼主体基本完成,尚需200万;另投100万建实验实习车间,*年即可达到800人招生规模)。

二是加大招生行政干预力度。初中学校有任务、指标;职业学校有招生任务、指标;企业用工要有限制。

三是积极推进全区职成教资源的整合。

3、义务教育

一是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升级工程。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实施武庄中学与万德中学,青杨中学与三中,界首中学与五中,藤屯中学与平安中学和武庄小学、土门小学、北纸小学的整合。实施部分中学学生公寓、餐厅等配套建设。完成五中、双泉中学、平安中学学生餐厅建设。实施部分中心小学和完全小学的改造工程。主要是规划启动马山镇、张夏镇中心小学易地新建;归德、平安中心小学和八一希望小学、界首小学的扩建;改造新建青北、大韩等小学。

二是加大中小学装备力度。实验、图书、仪器、器材装备;信息技术、多媒体、校园网装备,特别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教师用计算机装备。

三是按照要求,确保“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

四是加强学籍管理和控辍保学工作,确保辍学率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六)卫生工作

*年的主要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事业,围绕一个中心(实施初级卫生保健),抓好三大任务(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落实八项措施(新农合、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机构监管及打击非法行医、乡镇卫生院建设、综合监督执法、惠民医疗工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精神文明建设及行风建设),着力解决城乡卫生发展、医疗与预防、中医与西医之间不和谐的问题,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提高全区人民健康水平,做维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1、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试点工作。继续在完善“一个体制,两个机制”上下功夫。重点仍是简化转诊手续和报销程序,降低药品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年的报销比例不做大的调整,政府增加的10元钱,主要用于大病报销。探索将城镇下岗职工和城镇没有医疗保障的人员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路子。提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对新农合进行监督检查,提请区审计局对新农合进行专项审计。使新农合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进行,积极争创全省试点工作先进县(区)。

2、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由于目前多数卫生院没有有效的土地使用证,纳入城市大规划有不少困难,建议将卫生院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以区政府的名义成立卫生院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领导和指导卫生院建设的全面工作。以马山、孝里为试点,探索卫生院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全面建设提供借鉴。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争取*年开春动工,7月底完成主体,10月底投入使用。

3、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巩固提高初级卫生保健成果,确保顺利通过初保中期评估。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第8篇

对今年的创卫工作进行总结,惩办做出突出成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时,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全面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大力度的工作。可以说,这次惩办大会,也是落实县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一次会议。今年的创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经过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顺利通过自治区检查组的考核验收。通过开展创卫工作,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跨上了新台阶,卫生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到新水平,城乡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不时增强,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不时提高,有利地促进了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果,县委、县人民政府正确领导全县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通力攻坚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全民参与、无私奉献的结果。这里,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在创卫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各级部门、各族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刚刚落幕的县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对5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全县6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紧接着召开“创建自治区卫生县城”工作惩办大会。

讲三点意见:下面。

一、充分肯定创卫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不只取得了自治区卫生县城这块含金量较高的城品牌,通过创建自治区卫生县城。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加大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进一步提升了博湖县的城形象。通过创卫。有效地改善了城环境,凸显了城特色,提升了城品位,扩大了博湖县的影响力。一个整洁文明的新博湖初步展现在全县人民面前。

广大干部群众的良好生活习惯正在形成,二是进一步提高了全县上下的文明意识。通过开展创卫活动。生活、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城管理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文明向上的卫生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正在深入人心。

得到全县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三是进一步凝聚了全县的民心。创卫的过程就是一个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创建自治区卫生县城。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爱我博湖、建设博湖的热情,有效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难度大,四是促进了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解放。创卫工作要求严。面对困难坚韧不拔,最终通过了自治区的考核验收,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发明条件,发扬迎难而上、敢争第一的精神。实践证明,只要我下定决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始终坚持高昂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和十足的拼劲,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标志着博湖县的城面貌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荣获自治区卫生县城称号。环境建设实现了新的提升;标志着我又增添了新的城品牌和发展资源。但是效果面前,必需坚持清醒的头脑。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之处。城镇卫生有待继续完善和加强,城乡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城镇居民的文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用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的规范来衡量,创卫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而是责任更大了压力更大了希望大家把创建自治区卫生县城作为新的起点,与时俱进,继续坚持和发扬敢打硬战、勇于争先的精神,树率先发展之志,创率先发展之举,努力争创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

二、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

要认真贯彻县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争创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为有效载体,当前。明确更高的工作规范,确立更高的工作定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

贯彻落实这一新要求、新任务,一是要更加体现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就要树立和落实全新的科学发展观。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城建设,都要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道路。博湖县不只要在全州加快发展中勇于争先,而且在社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上也要领先、也要超前;不只经济工作要同强的比,向高的攀,同快的赛,城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不断自我逾越,也要争先进位。今后的城建设和城管理中,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把容、卫生、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到城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来,完全改变城卫生管理滞后于城发展的主动局面;更加有效地把巩固和提升创卫效果与加快建设、加快发展结合起来,以巩固和提升创卫效果促进全面发展,以全面发展更好地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

现代化城的主要标志。县委、县人民政府创建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的新目标,二是要更加体现文明城建设的要求。文明城展现了一个城的综合素质。就是对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了新的规范、新的要求。加快新目标建设步伐,就是要通过不时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塑造良好的城形象,形成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城风貌。一定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创卫工作成功的基础上,全面加快城建设步伐,为实现新的创建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民群众的热情之高,支持面之广,参与水平之深,使人感动,催人奋进,这是因为我创建工作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加快创建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城建设步伐,根本的动身点也是实践执政为民的宗旨,更高层次上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质量,更大范围内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有深情,办实事要有激情,对困难群体要有人情,要真正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每年都集中力量,三是要更加体现人民群众的要求。这次的创卫过程中。办成一批实事、好事,推动创卫工作每年都迈大步、上台阶;要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对城环境的新要求、新期望,下大力气建设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人居和创业环境。

三、努力开创城镇卫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加快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步伐,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不只仅是建设系统、卫生系统的任务,而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全县上下、方方面面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这里提三条要求:

依照新的目标、新的责任、新的起点,一是切实落实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责任制。各、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巩固和提高创卫成果的工作机制。新的做法的要求,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做好巩固和提高创卫成果工作,真正形成“人人肩上有责任、千斤重担大家挑”良好氛围。

确保创建工作能够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新的突破。比如明年即将实施的农村沼气项目,二是切实明确工作目标。各部门、单位都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自己在新的创建目标中的工作任务;明确自己争先进位的目标;明确自己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农业局、爱卫办要依照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规范,搞好规划,认真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