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发展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06 05:44:00

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发展第1篇

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013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截至2013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3.73%。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城市化一般规律是,一国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标志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始,超过20%以后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至50%左右成为城市化国家,达到70%时将趋于稳定。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城市化国家行列,但是相对程度还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城乡关系经过发展,城市对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功能的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但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地域空间的扩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这一方面反映出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功能辐射和扩散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基数大、分布不均匀,在城市化发展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剧了人口不均衡分布,致使大城市人口密度过高,随之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一)城市人口居住成本高 

城市住房具有典型刚性需求特点,随着城市化进度推进,原本就稀缺的土地资源,加上城市本土人口对住房的自然增加和外来人口城市住房的新增需求,使得住房的供需矛盾愈发紧张,房价不断攀升。尤其是2006年以来,房价的涨幅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使得城市住房贵、住房难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加剧贫富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 

出于成本考虑,低收入家庭只能选择在远离市区的郊区购房或干脆租房居住,居住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是造成很多上班族不得不早出晚归,将资金和时间花费在上下班的路上,这无形中又增加了生活成本。 

(二)城市资源紧张 

城市功能的强化和聚集,提供了新增就业岗位,但这与城市人口的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供给缺口。大中专院校多位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校生顺利毕业后大多倾向于继续留在工作、生活条件较好的城市。同时,由于城市扩张使得原本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若当地农村缺少产业发展的支撑,就只能背井离乡到乡镇或城市中寻找工作机会。由于失地人口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他们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科技含量低的重体力活,工作时间和收入难以得到保障。 

人口数量增加还引发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愈加紧张。城市常住人口以及富裕起来的农民在遇到健康问题时,都会到医疗水平较高、设施齐全的骨干医院就诊,这些医院受到规模局限,接诊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矛盾越来越突出。进入城市的农民中,无论是否能够在城市购房安家,都会优先考虑将子女安排在自己身边上学,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拥有城市户口的孩子和进城务工子女同样实行,尽管各城市都相继为农民工子弟提供了入学便利,但真正实行起来还是困难重重。 

(三)城市环境恶化 

城市地域范围逐渐扩大,私家车保有量连年增加,这极大加重道路负荷,上下班高峰时期交通拥堵、行车秩序混乱已经演变成常见的城市现象,由此带来出行成本上升和效率下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频发并加重空气污染。 

早年间,各地普遍经历过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化发展中又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加上国际污染问题的影响,中国城市污染日益严峻。水资源匮乏、大气污染加剧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用水量增加,水源、水流被污染;另一方面,汽车尾气排放和生产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直接或稍作简单处理就直接进入大气,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 

城市人口规模大、流动性强,大城市对人口的精细化治理和人性化服务不到位,中小城市则社会安全网络建设不完善,于是城市成为刑事案件高发地。刑事犯罪行为会对城市居民社会安全感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导致其社会安全感弱化,影响居民的幸福感。 

中国现阶段“逆城市化”的真伪辨析 

美国地理学家波恩在1976年首次提出了“逆城市化”的概念,用以描述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重心发生变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鉴于其推动力,城市化主要与工作和首次居住地有关,而逆城市化主要与旅游和二次居住地有关,直接表现为城市人口向农村和自然地区分散,从而一方面减轻大城市由于过度聚集效应带来的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缓解农村地区长期人口缺失带来的土地退化和碎片化、自然资源损失等现象,实现对大城市过度人口压力的再平衡。 

城市化发展第2篇

[关键词]城市化;战略;问题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持续扩大的态势。究其根本,是中国经济中的二元结构导致。因此,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很多专家学者指出大力推进城市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条根本且有效的途径。这一思路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认可,因此城市化成为党中央“十二五”的一大主题。基于这一命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可以预期越来越多的资源和人力将会投入到城市化的研究中来。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选择

推进城市化最为重要的是发展战略的确定和调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既要符合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依据本国的特殊情况。如何正确选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讨论的重要主题。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和发展战略的争议,主要是围绕走“大城市”还是“小城镇”道路的论点而展开,即在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上究竟是优先发展大城市以带动小城市,还是重点发展小城镇以促进城市化。

(一)小城市化发展

所谓小城市化是指主要依靠发展小城镇以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模式。小城镇问题,最早由同志于1980年提出。1984年费孝通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并将其观点提炼成“小城镇、大问题”六个字。费孝通(1984)认为:中国原有的城市无力接纳数以亿计而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乡村人口,而中国的国情、国力又难于再建大量的新城市以容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福利补贴、粮食补贴等已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城市住房、交通、供水、就业等问题也已相当紧张。因此,只能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这样就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避免大城市过高的就业压力和环境压力。

(二)大城市化发展

所谓大城市化是指主要依靠发展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以带动周边小城市的发展模式。20世纪末中国小城镇的繁荣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如规模小聚集效益低、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城市文明欠发展等。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大城市发展论。王小鲁(2002)认为,限制城市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限制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刘永亮(2009)选用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截面数据,对1984、1996、2002和2007年份的中国城市规模经济从人口规模经济、资金规模经济和土地规模经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城市规模级别越高,效益越好。总体上来说,发展大城市可以通过聚集效应形成经济增长带,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随着这种经济优势的不断凸显以及农民工更多流向大城市的现实,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重心逐渐转向了大城市化战略。

(三)中等城市发展

此种观点试图调和前两种观点,刘纯彬(1988)、王文元(1990)认为中等城市兼有大城市和小城镇的优点。并易于克服二者的弊端。中等城市一方面可以减轻“城市病”,使城市建设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解决了小城镇过于分散问题,提高了空间聚集效益,从而也提高了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四)大中小城市多元发展

近年来一些学者跳出了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大小之争”,认为我国人多地广,地域差异性大,工业化水平低,不可能采取单一战略模式去解决城市化问题。周一星(1999)认为不存在统一的能被普遍接受的最佳城市规模,城镇体系永远是由大中小各级城镇组成的,各级城市都有发展的客观要求,并结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多元论”的城市化方针。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学术上对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因此中国的城市化虽然在逐渐推进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协调

大量研究表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值结构偏高,就业结构、消费结构落后。二是城乡二元经济显著。第三,由于农民在经济发展中占绝对比例,其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农民对工业消费品的低需求,引发城市工业增长缓慢,城市居民消费下降,市场疲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等一系列问题。

(二)城乡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虽然城市化对降低统计意义上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但地方政府实施的带有城市倾向的政策会扩大这个差距。同时,城市化过程中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总体上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并没有因城市化而得到有效控制。这还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等一系列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性因素密切相关。

(三)城市化过程中的很多政策失当

城市偏向政策使资源集中到一些主要的大城市,引致大量人口迁移到这些城市,导致过度拥挤的超大城市出现,如上海,北京和广州。对移民的政策性歧视使得移民很难进入正规行业就业,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少,且很少能获得升迁的机会,也难以得到住房补贴和社会保障。

四、结语及思考

城市化在国外的成功,全世界有目共睹。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而之于我国,城市化发展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如何很好的驾驭它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因此,在借鉴国际经验和权衡各种利弊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城市化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十分必要。基于此,笔者提出一些思考,以期更深的研究:城市化面临的几大问题,明显都对准了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户籍制度,因此户籍制度究竟要怎样改革才能促进城市化发展?政府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才能使成为城市人的农村人平等得到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城市化发展第3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绿化发展;作用

城市建设与绿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建设为绿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资金保障,同时绿化经济的发展又为城市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发展绿化的紧迫性,阐述城市绿化发展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城市应该如何加强绿化建设,以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

一、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发展绿化的紧迫性

近些年,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非常快,城市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城市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比如在许多重工业发达的城市,有着十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因此,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创造的一部分经济价值得用来弥补城市生态的漏洞。

由于我国走的一直是高投入、低效益、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道路,所以我国城市的环境还在不断地恶化。加上我国城市人口众多、人口在城市分布较集中的特点,使得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十分不容乐观,打造生态城市,促进城市经济与生态建设共同发展成为了全国人们共同的呼声。因此,绿化建设在城市刻不容缓。

二、城市绿化发展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1、绿化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物质保障,人类的经济活动要遵从自然的发展规律,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绿化建设是一种尊重自然的表现,它能够促进城市的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和谐和美好的自然环境。比如,在绿树比较多的地方,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就会增加,而负离子能够净化空气,缓解人体的疲劳,使人体更加地健康。反之,如果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比较少,那么人们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疲倦、沮丧等症状。因此,在城市发展绿化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实现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绿化建设能够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绿化建设本身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它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首先,绿化建设能够为社会累积财富。在绿化建设过程中,人类要投入一定的物质材料,然而,在合理的养护下,物质总量会不断地增加,给社会积累一大笔宝贵的财富。比如,在绿化园林中种植的树苗,在经过精心的养护和管理之后,会长成撑天的大树,这些大树的经济价值和小树比起来,要增加许多倍。而且这些大树还能够产生一些额外的经济效益,比如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城市的形象等等。

其次,绿化建设是潜在的环境资本和生产力。我国许多城市,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展开了招商引资活动,许多城市打出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口号,许多投资者闻号纷纷赶来,加入了城市绿化建设的行列。城市绿化的发展能够繁荣城市的旅游经济,为城市招来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据统计,有的城市的绿化投入和产出的比重达到了1:5.因此,可以说,对城市绿化建设进行一次投资,就可以实现长期的效益,使得城市经济和环境走上协同发展的道路。

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中国的房地产业。现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提高地产的价值,纷纷加大了地产的绿化建设投入比重,通过绿色环境提升房地产产品的形象和品位,从而提高房地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楼盘热销。比如,在2005年,我国单位土地面积的园林造价为100到200元;到2010年,我国单位土地面积的园林造价就提升到了250到350元。如果单位建筑面积的园林造价提高10元,那么房屋的销售价格就能够提高500元左右。可见,绿化建设对于房地产业的重要性。

最后,绿化建设也是城市发展的潜在经济动力。绿化建设也是一种潜在的经济动力,它能够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比如,在建筑拥挤、人口稠密的地方进行拆房、发展绿化活动,需要国家和建设单位进行一大笔投入,但是这一经济活动能够带动许多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比如,它可以提升绿化地区的物业价值,提高当地的环境质量,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而且它还可以拉动搬运市场、劳动力市场、建材市场、装横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因此,绿化建设行为不仅能够使投资者受益,而且还能够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它的产出要远远大于它的投入。而且,它还能够产生一系列诱导效应,比如提高投资者的绿化觉悟,使他们更加自觉和主动地参加绿化建设,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三、城市加强绿化建设的措施

正因为绿化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城市一定要采取措施加快发展绿化建设。

1、创新绿化建设理念,加强绿化建设规划

在城市发展中,需要创新绿化建设的理念。城市的绿化建设应该改变片面追求审美效果的理念,还要注重绿化建设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而且,城市还要加强绿化建设规划,将绿化建设与城市公园、城市的主干道、城市园林系统联系起来,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绿化建设,使得城市春夏有花、冬秋有景,从而有效地提升城市的魅力,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花园式城市。

2、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绿化产业

城市绿化建设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引资渠道,以发展宜业宜居城市环境为目标,将绿化效益变成一种经济效益。同时,城市还要大力促进绿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一条绿化产业链,通过绿化建设的发展,促进其他与绿化产业相关的周围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3、加强绿化建设管理,提高全民护绿意识

绿化建设的发展还需要加强管理,只有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才能够规范城市的绿化行为,才能够有效地保护城市绿化的成果。此外,还要提高城市居民的护绿意识,使全民都参与到绿化建设的队伍中来,使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自觉地保护绿化建设成果,爱惜身边的一草一木,并且亲自参与植树、种花等活动,这样才能够扩大城市绿化建设的效果。

总结:

城市绿化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资源、环境日益紧张的形式下,我国要加大城市的绿化建设,促进城市的生态发展,将城市打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文明生态城市。绿化建设不仅仅能够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经济效益。因此,城市需要加快绿化建设步伐,采取措施进一步促进绿化建设的发展,使绿化建设在城市成为一种产业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莎莎. 生态城市与园林绿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8).

[2] 李炜,奚旦立,陈季华. 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的探讨[J]. 资源环

境与发展, 2009(01).

[3] 冉琼芳. 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 绿色科技, 2011(02).

[4] 张文杰,周凯.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理论的应用[J]. 北方园艺, 2011(04).

城市化发展第4篇

关键词:常州;城市化;影响;对策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演变而产生和发展的,涉及到人口迁移、经济发展、空间扩张、观念转变等诸多方面,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历史上不少经济学家曾对城市化进行定义,虽然对城市化的定义表述不一,但其基本涵义都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演进,即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二是人口的迁移,即从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三是人的观念及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转变。城市化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城市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一、常州城市化现状及其影响

常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为雄厚。2006年,常州全市的人均GDP达37210元,约折合5150美元。从国民收入来看,常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年为16649元,约合2310多美元。加上各种人群都有统计口径之外的收入,因此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上远大于2310美元。根据购买力平价,则常州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可达4000多美元。按照经济学家钱纳里建立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化阶段的关系,常州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后期。根据国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当人均GNP达到1500美元后,就进入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1.城市化优化常州产业结构

城市化促进常州第三产业发展。城市化是随着产业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由于工业发展要求资源和人口在一定的自然空间上聚集,工业生产和工业品消费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工业生产可以集中在固定的空间区域内,从而带动人口集中居住,这就产生了城市。在工业化的推动下,资源和人口的聚集达到一定规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就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其生产和消费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同步性,因而只有工业发展导致人口聚集达到规模要求后,第三产业才有发展的空间,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将促使人口和资源更进一步地在空间上聚集。

城市化繁荣城市商业。2006年,常州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503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3297元,增长1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518元,增长14.1%,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085元,增长27%。其次,城市化带动了常州市中心商务的繁荣。许多来自周边地区甚至国内外的知名企业看好常州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纷纷把总部、地区总部、营销中心等搬到常州,同时,城市的扩大也促进了现代物流、旅游、保险、咨询、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2.城市化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化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建设方面,常州市在市政道路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宁常、扬溧高速公路常州段主线实现贯通,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改建工程进展顺利,录安洲多用途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城市路网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区南北大通道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长江路、青洋路延伸段和常焦路、常金路工程建成通车,基本实现市区南北大通道无缝对接。全面启动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总投资2亿余元,完成了一期工程8条河道的污水截流任务。按照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要求,顺利进行了市区城乡公交资源整合,先后完成了原武进公交与越城巴士的整合、横山桥线和东安线67辆个体中巴车的收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面貌焕然一新。至2006年末,城市电话用户达98.8万户,增长0.7%;农村电话用户24.3万户,增长5%;无线市话用户80.6万户,新增7.9万户,增长10.9%;移动电话用户255万户,增长22.9%。

城市化提高城市品位。建设特大城市对常州市市容、市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州市注重引入城市设计理念,将市政道路建设与市河整治、园林绿化、历史文物保护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批亮点工程、精品工程。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目标,我市进一步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提升和美化城市形象,实施了以“八路八口”为重点的绿色通道和城市主要出入口绿化工程,敞开扩建了红梅公园、蔷薇生态湿地公园、新北区中心公园;新建了市民广场绿地、毓秀园、椿桂园等大型城市公共绿地。年末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856.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252.8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11.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6%,上升1.8个百分点;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平方米;拥有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32个,省级园林式单位55个。

3.城市化集聚市区财富

中心城市在把人们引向城市的同时,也吸引了财富。随着进入城市门槛的降低,购房置业已经成为农村居民和外地居民落户常州市市区的主要途径,由于这一部分人群大都是事业有成人士,他们有稳定的职业,有较好的收入,随着他们进城落户,也把相当数量的财富带进城市,使市区的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从而城市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形成滚动效应,带动越来越多的其他富裕居民迁入城市。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市的消费额比重不断上升,县以下的消费额不断下降。消费的日益向城市集中,也使财富进一步集中到市区,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进一步增强。

4.城市化提高城市就业和居民生活水平

城市化创造就业机会。一是随着城市规模、面积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被城市建成区所代替。2002年常州市有4万多农村居民成建制转为市民,2006年这一数字达到6万。政府在征地过程今,为了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往往要求用地企业优先录用被征用土地的部分农民,使他们的身份和职业都城市化了。二是随着各开发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外资、民资企业进入开发区,带动了当地和附近农民非农化的进程。2006年,常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60%以上,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接近三分之二。年末全市私营企业(含分支机构)达5.1万户,个体工商户达12.0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2.6%、9%,其中当年净增加注册私营企业5674家、个体工商户9866户。

城市化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通过高考、购房、创业等途径进入城市,这一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口的绝对减少,农民人均生产资料有所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逐步减少,农村地区的隐性失业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从而也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改善;第三方面,城市的扩大也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肉蛋奶、花卉、苗木等城郊型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渠道。常州市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在l990年是61.6%,96年首次下降到50%,2002年仅为36.8%,2006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下降到40.4%,均已达到或初步达到全面小康水平(40%)。

二、常州城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和遍地开花严重地污染了生态环境,使湖荡水体富营养化十分明显,有些河流甚至常年恶臭,城镇的环境质量每况愈下,令人担忧。如太湖现已经常蓝藻爆发,影响周边城市的饮水安全。常州作为太湖流域的组成部分,又位于太湖的上游方向,保护太湖和洮、湖水资源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虽然环境污染问题业已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也颁布了一些环保措施,但在利益驱动下,某些企业排污仍屡禁不止。

城市规划欠科学。科学性是保证城市规划严肃性和长期指导作用的前提,这就要求对城市发展方向和路径有清晰完整的认识,以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导。目前城市规划体系缺少对城市、区域缺乏深入研究,对城市的特色把握不准,使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一些失误。虽然常州由城市规划设计院、研究所和大学等陆续展开了一些发展规划研究,但偏重技术层面,与城市发展战略的综合性要求有一定差距,不符合战略和规划保持相对独立性的要求。

三、加快常州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加快常州城市化进程,应从常州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城市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思考外来人口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布局紧凑的原则,把市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注重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的统一,把城从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向外延伸,渐次成网,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来引导城市发展,加强对市区和市域内的空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社区和村庄的公共设施建设、公共绿地保护等,做出总体安排,促进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

加快常州城市化进程,应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不为一时一地的利益而损害将来和全局的利益。通过加强供水、供电、供气、排污和垃圾处理等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集中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服务、文化、教育等产业,通过打破条块等各种行政壁垒,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开放和国际化来提高城市化水平,变工业型城市为贸易型、服务型城市等措施,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又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平衡。

作者单位:江苏工业学院

城市化发展第5篇

    众所周知,城市化是人类走向现代社会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常常高达90%多。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很低,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低估了城市化的作用,不能很好地解决生存与发展的矛盾。     建国以后,为了优先发展工业,只好靠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剪刀差”完成原始积累,工农差别在当时有其合理的经济基础。同时,为了稳定农业,保护城市经济,又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农村,不仅如此,还一次次地把城市青年往农村赶,人为地遏制城市化的推进。这个时期建设的城市,如“火车拖来的城市”玉门,再如攀枝花、六盘水、大庆等,大多是国家计划经济的产物。直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农村的工业化开始飞速发展,但历史又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80年代中期,国家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条政策,叫“离土不离乡”,其实还是怕农民进城,民以食为天,没有人种地不行。后来粮食够吃了,但城市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却没有疏通,乡镇企业式的工业化没有带来相应的城市化,结果出现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同步的奇特现象。目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已超过50%,但城市化水平却只有35%。中国的经济要长足发展,“三农”问题要彻底解决,大刀阔斧的城市化是必由之路。     按照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处于30%的时候,将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处于70%的时候,则进入缓慢的平稳发展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近10年来平均每年大约以0.6%左右的速度提升,目前已到了35%左右,正处于起飞的前夜。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生过规模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深远的城市化运动,其直接结果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将至少有一半人从农村搬进城市,中国将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为城市化国家。这将是何等波澜壮阔、沧海桑田般的景象啊!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现有的城市格局肯定要重新洗牌,无论是重量级的大城市,还是数以百计的中小城市,都面临着怎样调整自身的定位、自谋发展的问题。于是乎,如何经营城市也就成了市长们的必修课。对各级地方首脑来说,就好像昨天在长江里行船,突然一夜之间驶出长江口来到了太平洋上,不免有一种昏眩的感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今天在哪里?明天到哪里去?怎样培育航船的核心竞争力?所有这一连串的天问,都是城市经营的题中之义。     未来格局将“三分天下”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曾出现两派:一派认为,要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另一派则认为,要积极发展大城市,尤其是要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组团。实践证明,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设使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城市的聚集效应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故两弊相衡取其轻,发展大城市虽然难免带来种种“都市病”,但却更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前不久,浙江省政府就转变思路,提出要重点建设杭州、宁波、温州一批特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调整无序的小城镇建设。     在目前的中国,我们不难察觉有三个城市群正浮出水面,逐渐形成未来中国城市框架的基本格局:一个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一个是所谓的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大北京都市圈,另一个则是以香港、广州为核心的华南城市带。这三个城市群好比三个巨大的增长极,集聚效应十分明显,据统计,其总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7.53%,土地占全国的1.24%,但gdp却占全国总额的30%,利用外资额更高达73%。     其中,“大北京”包括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统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形地区,以及周边的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和石家庄等城市部分地区,中心区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0万,其目标是要打造以北京、天津为双核的世界级城市。上海目前的城市规划也十分超前,其范围已包括苏锡杭地区,以一小时、两小时可达地区为规划概念,要求两小时之内可到达相邻的江苏和浙江等关联性极强的地域。上海与宁波之间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已正式动工。同时,多年未有突破的粤港一体化进程开始紧锣密鼓,高层频频互动,大规模的城际交通正在酝酿,广州更是要建可与欧洲最大的航空港法兰克福相媲美的花都国际机场,欲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物流中心,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日趋明显。     这三个城市体系的日益强化和发达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未来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间的竞争。对同处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相关城市,彼此间的竞争固然在所难免,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城市的分工与协作的问题。中小城市必须根据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关系有机疏散,各归其位,重新研究、调整自身的发展定位,尤其是产业定位,找到自己在城市群落中的恰当位置。     举例来说,瑞士是一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小国寡民”却“富甲天下”,各城市之间的分工极其鲜明。日内瓦是国际会议中心;日内瓦以外30公里的洛桑是国际奥委会的所在地,是体育之城;苏黎士是传统的金融中心,数百家银行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80%的居民生活都同银行业有关;伯尔尼则是钟表制造业中心;相邻的卢赛恩却以教育发达出名,许多中国人去那里学习酒店管理;达沃斯则以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而著名。这些城市百花齐放,分工明确,共同组成了一个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多姿多彩的国家。     由此可见,今后城市的发展不能再搞小而全的“山寨经济”了,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追寻自我封闭的经济循环的思维方式必将为时代所抛弃。以前我们的很多城市无论大小,关起门来做皇帝,凡是能想到的都要上,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城市,也要建音乐厅、体育馆、会展中心、大学、博物馆,其结果不仅是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而且是谁都吃不饱,谁都发展不好。     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表明,再小的城市也可以是世界性的,但一定要看清楚宏观的城市格局的发展变化,然后在城市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发展自身,最终既满足了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也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康庄大道。     火锅理论与腾笼换鸟     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的本质,以及不同城市的功能,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历史变迁,或许能悟出一些道理。     我们不妨拿两个城市来做比较:重庆和上海。今天的重庆大约相当于10年前的上海,是多种极不协调元素的复合体,既在兴建很多象征着城市财富和文明的现代化建筑,同时古老的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的痕迹也随处可见。即使在重庆最繁华的闹市街头,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帮人挑物的棒棒军和擦鞋妇。这种有趣的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重庆的城市化正处于脱胎换骨的转型之中。其实,中国的很多大中城市都可看到类似重庆的情况,这恰恰说明,这些城市所应有的产业聚集效应和现代化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城市的新陈代谢尚处于低级阶段。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假如我们把过去的城市看作一口火锅,那么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火锅里的食物。如果火锅里烫的都是价值不菲的海参、鲍鱼,那么这个城市的聚集能力就越强,辐射半径就越广,经济就越有活力,相反,如果烫的都是些豆芽、白菜,那么城市的经营就越惨淡,城市的含金量也就越低。但是,谁都想提升城市的内涵,谁都想多烫些海参、鲍鱼,到底如何去做呢?这就需要大规模的“腾笼换鸟”,也就意味着城市的产业布局必须完成根本性的转型。     上海大概用了10年的时间才走完了城市产业兴替的过程,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二、三、一变成了今天的三、二、一,即以第三产业为龙头,让那些更反映时代特征、更具备聚集功能和拉动力、更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产业占据城市最宝贵的空间,而那些常规的产业则逐步分散开来,转移到价值相对较低的地方。当时上海80多万纺织工人中有50多万下岗,转为从事新兴的城市服务业。北京也同样,近几年,大量的工业企业迁出四环以外,城市中心区建设成为第三产业的密集区,大力发展各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商品流通、邮政电信、文化体育等第三产业。目前,优先发展附加值高、辐射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很多大城市改造城市产业布局的不二选择,遍布各个大城市的所谓中央商务区就是这些城市开始“腾笼换鸟”的必然产物。     由此一来,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正面临着价值的回归与再造。城市作为各种产业的超级聚合点,其空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尽可能大的裂变效应,必然涉及到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也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对于大城市来说,首先是一个经济形态,其次才是一个空间形态,必须有别于其它城市,必须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充分发挥城市所应有的辐射和聚合功能。在城市圈中,这些大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如同心脏,心脏越发达,周边的城市作为四肢就越有活力,正如没有上海脱胎换骨的变迁,也就不会有今天华东经济圈的繁荣。     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极有增长空间的城市来说,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即作为城市必须发展为都市,作为都市必须发展为中心都市,作为中心都市必须发展为国际性都市,当然,如果有可能也要争取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这类城市肯定是以现代第三产业的高度集聚为特征,是信息流、科技流、人才流、资金流的聚宝盆。相比而言,这些城市所辐射到的周边城市就应该自觉调整自身的位置,要像传动的齿轮一样紧紧咬合住中心城市这个大齿轮,为中心城市做相应的产业配套,这样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跟着转10圈,同样也可以自得其所,把城市经营得很好。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苏州和东莞。正是因为上海的产业转型,苏州市领导才提出“大树底下好种碧螺春”的发展思路,把上海转移出来的优质产业照单全收,并充分利用依托上海的优势招商引资,以至于台湾的小资本在上海无法立足,纷纷来到苏州的昆山,据说有30万人之多,大大增强了苏州的城市竞争力。广东的东莞则正好处于香港、深圳、广州的连线上,目前已成为世界电脑业的加工中心,以至于业界都说,如果东莞闹地震,全世界的电脑厂商都要受影响。

    城市定位是基本前提     经营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解决城市定位的问题。没有准确的定位,就谈不上城市的发展战略。所谓城市定位,简单地说,就是充分挖掘城市的各种资源,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与理念,比如西子湖畔的杭州把自己的定位概括为:“人间天堂,快乐杭州”。可以说,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没有灵魂的城市就没有内涵,没有理念的城市就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个性越突出,影响的区域就越广,升值的潜力也就越大。     在欧洲,由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说法,与城市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譬如,巴黎是法兰西风情的集中体现,是真正的世界浪漫之都,维也纳是众口皆碑的音乐之都,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罗马是当之无愧的历史之城、永恒之城,甚至连奥地利的小镇、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独特的风情。这些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充分显示出特有的个性。再比如法国的戛纳,这个滨海小城不仅具备地中海极富旅游、休闲特色的各种资源,而且巧妙地把时尚主题引入其中,从而打造出了举世闻名的电影节,建立了自己所特有的城市性格。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城市定位的理解见仁见智,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其实不然。当一个规划师来到一个有山有水的城市时,会情不自禁地称之为“山水城市”,当一个经济地理研究者来到某地的时候,会惊叹其为“某某门户”,当一个政府官员视察某地的时候,也会挥毫写下“北方香港”的字样。这些说法都是城市定位,但又都不是,都对,又都不对,只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全面、立体的眼光,才能找到准确的城市定位。     举例而言,不久前,我们应有关方面的委托,重新对地处京津之间的廊坊的城市定位作了一番研究,并给廊坊一个全新的定位—休闲商务城市。当我们以动态的眼光考察廊坊就会看到,随着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和中国加入wto,北京作为中国门户的地位将无可动摇,北京的城市化将会高速发展,当北京的经济总量实现2006年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的时候,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北京的肥水已经流到了廊坊的脚下;当我们以发散的眼光来看,随着北京的城市建设所带来的负作用日益明显,今天被北京人视为乡下的廊坊由于天生丽质,且仅有30分钟的车程优势,将成为都市人向往的休闲胜地;当我们再以复合的思维方式考察廊坊,我们会知道,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招商引资、工厂多寡,环境是生产力,体验也是生产力。因此,廊坊就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成了乡村cbd,只要大力发展休闲商务环境和设施,顺应人们“在工作中休闲,在休闲中工作”的渴望,大北京地区的精英阶层就会蜂拥而来,廊坊的经济形态亦将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由此可见,城市定位既不能脱离城市周边大的经济环境,也不能光看到自己的显性资源,而忽视了那些宝贵的隐性资源。当我们换个角度观察问题时,今天的劣势常常会变成明天的优势。只有先搞清楚自己在大的城市格局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然后再统一盘存、梳理各种资源,扬长避短,才能找到准确的城市定位,并借此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城市发展战略来。     市长要从船老大变为船长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有着天然的相似性。既然城市是一笔资产,那么同样也要追求增值,也要走差异化生存的道路,也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经营思路、整合平台和操作手段。同样的城市空间和环境,由于发展理念、产业布局和规划功能的不同,其内涵和作用也大不相同。那么,如何重塑城市竞争力,如何重新搭建城市的发展平台,从长远考虑发展城市的先导产业,如何用市场化的眼光找到城市运营的突破口,就是各级政府不得不研究的课题。     因此,当城市运营到了长江入海口这一阶段的时候,由于环境的变化,我们的市长必须转变观念,具备现代经营意识,不再是凭眼睛和经验辨认航道,而要学会用罗盘,学会看航海图,要掌握潮起潮落的规律,一句话,要从原来的船老大自觉地变为船长。     首先,成功的市场经验表明,城市经营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市长必须学会与市场跳双人舞,借助企业的力量和市场化的运营方式来达到城市增值的宏观目标。目前在中国的很多城市,一些颇有实力的企业作为城市运营商已慢慢浮出水面,在每一个浩大的工程背后,几乎都有他们的身影。市长与市场的关系就像公和婆,谁也离不开谁,可以断言,凡是城市经营搞得好的城市,一定是最充分地实践了市场经济规律,是按照企业化、市场化的方法去操作的先行者。     其次,城市经营必须处理好长计划与短安排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市长们开始了一次惊险的旅行,理想与现实,进步与妥协,生存与发展的反复博弈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城市的决策者。没有人可以发明一劳永逸的程序应对所有的变化,所以,我们的市长必须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长计划,短安排,就像滑雪和溜冰一样,要善于在运动中前进,在动态中把握平衡。     其三,城市运营要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城市策划的关系。前者侧重于务实,后者侧重于务虚,在城市规划之前,必须先务虚,也就是要充分研究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只有在大的方向确定之后,城市规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持之有据。在现实中,很多城市片面地强调城市规划,市长俨然城市的总工程师,其实,指望一步到位的城市规划是不现实的,相反,城市经营的务虚做得越好,城市规划的空间和层次也就越高。     其四,城市形象必须有相应的内涵去支撑,必须培育相应的产业链。现在的很多市长热衷于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净化,这种举措本身无可厚非,比起过去是一种进步,但终归都不是解决城市运营的根本之道。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城市的造血机能,即产业链的培育和建设上。否则,一旦我们把宝贵的资金都用在了城市表面的建设上,而忽视了城市内涵的充实,城市经营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还是运转不起来。     其五,城市经营一定要吃祖宗饭,但不能造子孙孽。在此要强调,城市的文化内涵也是城市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越有历史的品位,就越有吸引力,个性越强,就越有包容性。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积淀的城市是缺乏魅力的,欧洲的很多城市都十分尊重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巴黎现在的格局就是当年的路易十四国王所奠定的。前些年,我们的很多城市大搞旧城改造,否定传统建筑,结果得不偿失,最后才痛定思痛,终于明白旧城改造要“修旧如旧”,而不是所谓的拆旧破旧。     其六,城市经营必须处理好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即所谓的三老:老头子、老板和老百姓。随着社会文明与民主的进步,今后城市经营的主体不光是政府和企业,还必须尊重社会的意愿。从市场的角度讲,三者互为关联,政府决策,企业推进,老百姓买单,就好像政府决定打造一架超音速飞机,企业就是启动市场的引擎,而老百姓则是市场的终极动力,是源源不断的燃料和润滑油。因此,城市经营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找到三者的利益均衡点。     总之,城市经营的探索在今天的中国不过才刚刚开始破题,蕴藏其中的规律和方法还有待于不断的摸索。但愿我们的市长们早日具备深远的眼光、现代的头脑,集思广益,不负历史与人民之重托,能像罗马帝国的创始者奥古斯都那样,自豪地对后人说:“我最大的贡献是留下了一个大理石的永恒之城。”如此,则是中国城市之幸!

城市化发展第6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经济发展带动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使得国民越来越关注园林绿化质量及其功能,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城市园林绿化既能够发挥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又能够对城市环境加以美化。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应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系统规划,以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进而探索先进的技术方法,构建健全的人工生态群,最大限度提升城市绿地环保效益,为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1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概述

城市园林绿化是通过合理运用植物建立健全人工生态系统,进而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促进园林植物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理论为构建基础,创设一个环保、稳定的园林城市,促进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1]。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从社会、经济、自然3个方面加大力度,推进三者得到协调、共同发展。另外,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需求,并通过多方努力满足其精神需求,为构建自由、平等、和谐、公正的社会提供重要保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各种自然资源与能源的支持,应积极探索资源与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有效的途径,促使其再生以及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保证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自然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维护自然生态,将开发建设保持在自然环境承受范围内。

2城市园林绿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2.1着重提高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

人决定生产力,进而影响生产经营,并对所产生的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园林绿化从业人员作为园林绿化事业的规划者和实施者,其职业素养、专业素质的高低,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和功能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为了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3个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建设。(1)加强园林绿化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优秀的园林绿化从业人员是保证作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其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设计的作品符合时展需求,承担起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责任[2]。(2)加强对园林绿化从业人员道德素养、科学素养的培养,促进其劳动价值得到充分提升。(3)重视并强化对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阶段性的组织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引入学历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促进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

2.2加强对苗木建设及选择工作

保证苗源的品质优良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园林苗木作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主要对象,其栽培种植是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首要工作,对园林绿化事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苗木培育工作是苗木基地建设中的重难点,因此,应保证树种规划、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根据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对苗木进行种植,结合实际对树种数量加以估算,按照规划进行分期培育。另外,在保证育苗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上,还应对苗木品种实施研发和创新,进而为培育出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的树种奠定基础[3]。

2.3科学、合理地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绿化建设离不开园林设计的支持,健全的规划体系是园林绿化景观得以优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因此,应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要求对城市园林实施规划设计,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应保证规划设计能够得到专家的认可,获得专业人员的审批。另外,还应坚持节约性原则,建设节约环保型园林景观,并始终保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

3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应当在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努力工作,为推动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进一步建设奠定基础。城市园林化、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城市园林化、花园化建设,为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米叶赛尔•托乎提.探究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价值工程,2013(16)

2陈尚武,廖小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大科技,2015(17)

城市化发展第7篇

Abstract:To implement and realiz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comprehensively, speeds up the region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enhances for the people service level, through makes the further discussion to the digitized city's plan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thus arouses each citizen's interest, analysis digitization city to people life style influence.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 信息技术 高新技术 潍坊经济

Key words:Digitized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Weifang econom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08-01

一、纵观“数字城市”

1.进入21世纪,信息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数字城市”是当今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

2.潍坊信息化发展的新理念是在国内外“数字城市”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数字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市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城市信息化总体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实现潍坊经济社会科学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潍坊市信息化建设在综合考虑环渤海、黄河三角洲、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区域一体化战略和潍坊市中心城区扩展、北部滨海新城建设等空间发展布局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与长远发展规划。“实现一个目标: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字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实施三步走战略:到2010年重点实施十项基础性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形成“数字城市”基本框架,为全面深入应用夯实基础;到2012年基本完成“完善基础”、“信息强政”、“信息便民”、“信息兴业”、“信息惠农”、“优化环境”六项专项任务,信息化水平进入山东省信息化先进城市行列;到2020年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字城市”,进入全国信息化先进城市行列。

二、“数字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起步、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英美国家政府全力推进信息高速公路,可视为“数字城市”建设的开始。如今覆盖全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信息化起步阶段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信息网络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200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居世界第一,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的行政村。目前,国内已有1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制定“数字城市”发展规划,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相关信息系统开发应用。

2.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区信息化的建设

发达国家开始通过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区信息化建设,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信息化。以市民为中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理念。智能化生活小区(数字社区)示范工程以显露头角。欧盟的“电子欧洲”,显示了互联网对于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公共服务领域很好地运用了信息技术。

北京市以“数字奥运”建设为契机,成为国内数字城市建设的领跑者,上海把优先发展城市信息化确立为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很多城市在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互动、在线事务处理和网上便民服务四个方面为公众提供及时、便捷、高效、易用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3.信息化高度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趋势

成熟阶段的“数字城市”将面向知识处理,成为集知识创造、储存、加工和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知识管理系统。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数据和信息中挖掘出潜在的知识,形成可供共享的“知识库”是“数字城市”走向成熟的关键。“数字城市”发展成熟阶段,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与分享信息和知识,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和国家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每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均有机会参与到这个信息社会中来。信息化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重大变革。

城市化发展第8篇

关键词:园林 绿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47-01

1、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1.1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得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人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1.2发展名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人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1.3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人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1.4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等到2020年,这个比率将达到16%,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老年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2、园林城市发挥的作用

2.1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为首要任务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了草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工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该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物保护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2.2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

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尘烟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自然美,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取法宁静感,因而城市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是城里人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当整个社会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还不那么强烈,到了小康阶段后就会变得日益强烈了,这是个规律。例如日前,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员涌入公园、绿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有的歌咏。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就数以万计。

2.3在郊区发展园林,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

仅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园林,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园林的建设势必要扩展到郊区。郊区的农田和山地是归农民所有的,是农民赖以为生的,简单地让农民改种粮为种树种草以获取生态效益是行不通的,唯一可行之法就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2.4要把园林绿地明确定为防灾避灾的场所

城市里楼房林立,人烟密集,一旦出现大地震、大火灾之类的灾害,必须有就近可疏散的防灾场所,不然想躲都无处躲,这是对人民群众的负责的城市建设者必须设法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城市中的公园和绿地就是防灾避灾的场所,平常时期公园和绿地供人游,非常时期就是绝好的避灾场所。

3、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

3.1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

中国传统园林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风格,技艺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将其引入现代园林,使之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决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必须大力创新,否则就没有了生命。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园林设计师要转变认识,放开眼界,则是要把眼界扩展到环境的全部,搞好景观环境设计。

3.2要把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和加强法制结合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体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