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16 19:22:28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1篇

关键词:《考试大纲》;解读;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6-0050-4

近日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和《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为《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已正式出版。全国各地中学高三复习正值二轮复习末,三轮复习初,最新公布的《考试大纲》将对后一阶段的复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后一阶段的复习备考更具有针对性,本文结合近年新课标I、II卷物理试题对《考试大纲》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备考策略。

1 《考试大纲》解读

1.1 命题的依据和要求

《考试大纲》中指出物理学科考试的内容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和《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科考试内容。” [1]

《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每个高三教师必须要面对的3个指导性文本。三者的关系密切,但各自承担的“角色”有很大的不同。《课程标准》规范了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目标、内容标准,是教材、《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全体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总体要求,是评价合格高中毕业生的直接依据,各省市则是通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来评价的。“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可以看出,“高考”并非是高中学生的学业合格考试,而是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中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所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是基于《课程标准》之上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才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基于《课程标准》,落实好《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在“高考”备考时,再依据当年下发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指导学生备考。

1.2 考试的内容和变化

对比2015年与2016年物理学科《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得知,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与要求上基本保持稳定,但有略微变化。在“III.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及题型示例 物理”下第一自然段中删除了最后一句话――“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在考试内容要求上有两处发生了变化,详见表1。

对2016年《考试大纲》中要求变化的两个考点在复习中应多关注。两处要求均由“I”变为“II”,意味着这两处难度会有所增加。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和选考两大板块,必考内容为必修1、必修2、选修3-1和选修3-2共4个模块,选考内容为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模块,要求考生从中根据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其中某一模块进行解答。

综观近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卷,必考内容的4个模块可以交叉考查;选考内容的3个模块之间的知识不发生横向关联,与必考内容可以联系;选考试题难度系数接近,更好地体现了公平性。因为2016年将有更多的省份使用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卷,所以2016年试题与近年试题在考查内容、结构、题型、题量、赋分值方面还会保持很好的稳定性,以便平稳过渡。

1.3 题型示例发生变化

对比2015年与2016年物理学科《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可以看出,必考题部分由2015年的26道题目增加到34道,选考题部分未做改变。《考试大纲》如何在高考中落实到位,“题型示例”是高考试题的“发言人”。《考试大纲》中的“题型示例”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从近年高考试题中选出的具有示范性的题目,目的是想让师生对当年高考试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试图“告知”什么样的试题为容易题,什么样的试题为中等难度的题,以及对相应的能力要求是通过怎样的题型和题目来呈现的等信息。因此,“题型示例”是高考试题信息的“富矿”,解读它对高三物理后期教学与复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考试大纲》中“题型示例”部分的15题,通过将常规的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倾斜一个角度,让带电粒子在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构造出新的物理情境。试题主要考查平行板电容器中电场的性质、力的合成、牛顿第二定律、电势能等基本概念和规律,突出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2]。在2015年的新课标II中第14题以同样的情境出现,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力的合成、牛顿第二定律等主干知识,属于容易题。建议师生根据《考试大纲》中给出的“题型示例”采取针对性的复习,发挥“题型示例”的样板效应,在复习过程中认真研究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向,在备考中根据示例中的命题形式和风格进行反复训练,以便学生高考时“轻车熟路”。

2 高考备考策略

2.1 研习考试大纲,明确考点要求,强化主干知识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与要求”中明确用罗马数字I、II标出对各部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

案例2 (2015新课标II 24)如图3,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 °;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 °,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案例2中带电粒子倾斜进入匀强电场,与《考试大纲》中“电场”主题下的说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计算,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方向的情况”是不一致的,若换个视角来看,此题是以电场为背景,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动能定理、电势差等核心知识,这些知识点在《考试大纲》中均是II级要求,这样考查也是情理之中。给予我们启示是对于II级要求的考点不能仅仅满足在记概念、背公式的层面,而是要灵活应用,切实提高推理和分析综合分析能力。在复习中要夯实基础,重视对核心概念的复习。所谓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概念、规律、原理等。物理学的概念是能够体现物理学科特征,位于物理学科结构主干的概念与原理。研究表明,物体相互作用、力和运动、功和能等均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3]。

2.2 研究高考真题,了解试题特点,重视思想方法

在一线教学实践中,高三师生都非常重视对历年考试真题的研究,包括对试题的评价和试题特点的分析。与此相关的文献不胜枚举,但对非重点知识的复习存在着漏洞。新课程理念下,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亮点是特别重视对物理学史内容的考查,以物理学史为载体,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学科素养(如表2所示)。

由表2纵向比较发现,高考试题对这一内容的考查正在由初级目标(陈述性知识)的考查向高级目标(评价性目标)的考查过渡,不再停留在简单识记的层面上,而是更加关注物理学史中隐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一步提升了考试的科学性和导向性,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更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2007―2015年高考物理学史试题的考查结果表明:对于多项选择题,考生得分率普遍偏低,并且区分度较小。这说明物理学史类的多项选择题,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物理学史教学的现状,那就是普遍不够重视[4]。

2.3 回归物理教材,整合多版教材,拓展学生思维

梳理 2015年高考物理试题发现很多试题的素材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教材,给考生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彰显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细品这些试题,有一部分试题就是对教材典型习题的改编,或是教材基础实验的再认识。探究这些高考试题的命题源头,对于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案例3

对比2015年新课标II 22题与教材(沪科版)必修1第117页“课题研究”发现二者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上是完全相同的。无独有偶,2015年新课标I卷22题也是源自教材(鲁科版)必修2第77页的“探究活动”。部分省份命制的高考物理试题中也有大量的试题取材于教材,可以参考文献 [5][6] [7]。

这种“依纲靠本考基础,沉稳灵活比能力”的命题特色引导高考复习应回归教材,重视教材开发与整合,充分利用多版本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关注教材细节,如教材中的“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包括一些拓展性实验与课题研究等内容,真正优化教学思路,拓展学生思维。

3 结 语

高考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高考备考应是一种科学理智的脑力劳动,绝不是靠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来拼搏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考试大纲》与开发整合教材资源对提高备考效率和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赵坚,马亚鹏.2015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全国卷I、II物理试题评析[J].物理教学,2016(2):76―80.

[4]许冬保. 正视物理学史的教学地位――近五年全国高考I卷物理学史试题评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5(12):51―56.

[5]何晋中,晏廷飞,金邦建.物理教学应重视教材“小”实验――2015年高考物理试题启示[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41(10):66―69.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2篇

2015年是广西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第一届高考,也是广西第一次采用全国新课标考纲,即将采用新课标高考试卷。与2014年大纲版考纲相比,今年的考纲各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动。

1命题指导思想

在“三个有利”的原则下,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根据考纲要求,历史学科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

(1)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说明细化了考纲的4项12条能力要求,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来认识,主要包含:历史阅读能力,即正确理解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阐释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即正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和观点的能力;历史思辨能力,即运用科学史观和方法思考、阐述、论证问题的能力,其基础是理解能力,核心是思维能力。

(2)考试范围和要求。历史学科依据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内容来确定考试内容。实施新课改的省份均把3个必修模块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必修模块分值占历史学科总分值的85%以上,选修分值在15%左右。考试范围的知识点以通史体例编写,按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通史顺序呈现,而不是教材所呈现的专题史。一级目录按必修模块顺序即政治、经济、思想的顺序呈现,二级目录按课标和教材顺序展开,表述方式结合课标和教材,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具体考点按必修内容编排,将选修融入必修之中,选修的考点、选修与必修重合的考点用“”表示。

考试范围共涉及39课、100目左右,其中中国史25课,世界史14课,有课无目的12课,选修融入必修的16目。与2014年新课标考纲相比,今年的考试范围基本不变,但与广西2014年的大纲版考纲相比,则有了很大的不同。

(3)试卷题型与题量。历史学科在第I卷中共有12个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II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分值为37分和15分。其中,II卷必做题为第40、41小题,选做题由《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4个模块的4道小题(题号分别是45、46、47、48)构成,且四选一。广西在2014年及以前的一段时间内所采用的大纲卷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主观题部分为第37、39题。

二、近5年来全国课标卷历史试题特点与高频考点分析

近5年来的全国课标卷历史试题彰显了“与课改同行,知识能力结合,重视学科素养,稳步发展,积极创新”的特色。总体上比较平稳,难度适中,背景材料朴实,设问角度新颖。在题型方面,以“新情景”“小切口”方式命题,加强了对考生理解和诠释历史能力的考查。命题以新情景、新材料为背景,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具有开放性和严谨性的显著特点。通过统计,我们可以发现近5年课标卷历史试题的高频考点:

1西周政治(2010年题24;2011年题24;2013年题24)

2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010年题27、题40;2011年题25;2012年题25、26;2014年题27)

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2010年题26;2011年题26;2012年题27;2013年题25;2014年题25、26)

4古代西方政治、思想(2010年题28;2011年题27;2012年题34;2013年题26;2014年题32)

5经济政策(2010年题27、30、40;2011年题33、34;2012年题24、26、30、32、33;2013年题31、32、33、35、40;2014年题27、28、31、34、35)

6近代化或现代化(2010年题30、31、40;2011年题27、29、33、34、41;2012年题25、26、30、33、40、41;2013年题26、27、28、29、33、35;2014年题27、28、29、31、33、34、35)

7科技(2010年题40;2011年题35;2012年题40;2013年题28;2014年题40)

8中国古代史(除选择题外,2010、2011、2013、2014四年的第40题均考古代史,2010、2011、2012、2014四年的选修一试题均考古代史)

三、2015年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策略

经过上个学期的第一轮复习,我们已经或者即将进行第二轮复习。一般第二轮复习时间是从2015年1月到2015年4月底,主要任务是在第一轮复习的知识体系基础上重构知识体系、归纳阶段特征,并进行题型训练、综合训练、限时训练。综观考试说明与典型示例题的变化,以及近几年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呈现的新特点与高频考点,笔者对2015年的高三第二轮复习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重新整合教材,做到贯通古今、中外关联

高三复习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在基础知识的研究、整合上做好文章,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角度,决定着考生备考的高度。教师要厘清基础知识的内在关联,将主干找出来,以主干提纲挈领,让学生学会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从主干知识推导出知识细节,由知识细节归纳出知识主干,形成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管理能力。如此,学生的历史知识便不是背出来的,而是推理出来的,考试时就可以运用自如。要宏观把握知识脉络,备考时就要注重复习必修专题目录结构。专题目录是知识框架,对具体、零碎的知识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考生如能记住知识框架,考试时就能迅速将思维集中于所解答的试题中,尤其是非选择题。复习方法是将教材中每一专题的三级标题均用历史学科语言进行整理,并简单列出主要内容。例如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可整理如下:(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形成。(2)美国1787年宪法。(3)民主政治的扩展: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确立;脆弱的德国民主。

关于教材的整合,有几点建议:(1)要以主题为中心,迁移、调动教材中不同章节以及不同模块的知识内容,打破教材体系。(2)要以课标为中心,参照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史学界最新的学术观点。(3)要用学术眼光处理和整合教材。以热点专题日本史复习为例,直接相关的考点有: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中的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中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现代世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经济全球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美日争霸、中国问题,“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美日的争夺。间接相关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维新变法中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时日本交叉进行,迅速实现经济近现代化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日本史的复习思路:以学科主干知识为基础、以有现实意义的主题或专题为线索,对基础知识重新整合,通过联系、综合、分析、概括,总结历史发展一般规律,提升历史思维认识,落实三维目标。复习视角探索:角度一,日本的两度崛起及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包括日本两度崛起的原因和启示、中日关系、美日关系;角度二,中日关系的演变。

又如,以文明史观重构近代史,可将知识框架整理成图1、图2。

2立足课堂,夯实基础

(1)立足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课前要“勤”,备课要充分,备资源、备学生、备教法;课堂要“懒”,学生要自主,教师少讲多指导,让学生多说多问;课后要“精”,作业要精练,多使用历年高考真题。

(2)夯实基础。就历史学科基本知识而言,要注意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线索、规律,中观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微观把握历史史实、概念。在此基础上做到抓“点”、串“线”、铺“面”、织“网”。

历史的联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纵向联系,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要认识这种联系,必须立足于长时段观察历史长期的发展演变。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按其演进线索整合为:春秋战国(萌芽)――秦朝(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强化)――元朝(健全)――明清(顶峰);再由此升华整合政治文明的演进线索:奴隶制时代的血缘政治、贵族政治(中国)和直接民主(希腊)――封建时代的官僚政治、专制政治、教权主义――近代的代议制――现代多种类型的民主政治等。二是横向联系,如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与影响等。要认识这种联系,必须从历史的整体性出发,观察历史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中国近代的沉沦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是分不开的;中国现代外交政策的形成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复习时必须有中外历史关联的整体意识。

3提升材料解析能力

近几年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引入“新材料”“新情景”,创设“新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信息独立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要领会课标要求、了解学术动态、搜集核心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围绕课标要求与学术动态组织材料,既能落实课标要求,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见的材料多,储备的知识就宽,看问题便不会局限于教材,这对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与应试能力大有好处。

例如,复习“15―18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动”时,可从经济、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方面搜集材料,让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社会变动在方方面面的体现。

经济:

材料一: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载:(植桑养蚕)“地得叶盛者,亩可养蚕十数筐,少亦四五筐,最下者二三筐;米贱丝贵时,蚕一筐可当一亩之息矣!米甚贵丝贱,尚足与田相准……蚕桑之利,厚于稼穑。”(问题:从材料中解释当地人为何多种桑养蚕?)

材料二:《农政全书》中说:“尝考宋绍兴中,松郡税粮十八万石。今年来九十七万石。……是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田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供百万之赋,三百年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布帛,嘉湖之丝纩,皆持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收,则必不可办。”(问题:如何解释农副业之间的关系?)

思想观念:

第一,儒与贾。“吾不终为儒,以成而祖志也;吾得为良贾,以从而父策也。”“吾欲使汝处乎儒若贾之间”;更有甚者“蒋次公始不得志于儒,中自恨以不能承父属而大吾里。今吾里乃岿然甚壮,贾故自足耳,何儒为?”(问题:商人的社会地位如何?)

第二,义利观。材料一:“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终欲安排如何,便是人欲。”材料二:“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材料三:“唯天生民有欲,欲不必无,亦不能无,为无欲之说者,惑也。”

第三,本末观。材料一:徽州“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材料二:有人说“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材料三: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社会生活观:

第一,尚奢侈(或曰高消费)。“今之世风侈靡极矣,贾子所谓月异而岁不同已。……广厦细旃之上,不闻俭朴而闻奢靡,深宫邃密之内,不闻节省而闻浪费。”

第二,对奢靡的评价。“苏郡俗商奢靡,文过其质……蒙圣朝以节俭教天下,大吏三令五申,此风终不可改,而亦正幸其不改也……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

4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解题技巧

训练应关注以下几个原则:

(1)同步。平时的习题训练要以当前的教学内容为主,适当兼顾此前内容,三轮复习的能力培养目标要有系统性、层次性,做到针对实际,适当加压,逐步提高。

(2)精当。即精心选择典型试题,让学生通过训练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科能力。

(3)及时。即及时反馈,发现教学或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或学习策略。

(4)规范。即努力实现平时训练考试化,平时考试高考化,时刻注意答题规范,不将对规范的要求拖到最后。

5复习中应突出的重点、热点知识

(1)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人文思想(精神文化应与物质文明建设相一致)

(2)选官、监察、吏治及政府执政能力(总理特别强调“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

(3)科技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十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经济政策调整(重中之重:政府的纠违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周年大事,如:1953年“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1973年中西经济状况,1992年中国经济转型等)

(5)民主法治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

(6)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关注新史观)

(7)革命抗争探索史(近代走向民主道路途径的多样性,注重国情)

(8)国际关系(关注中俄关系:中俄旅游年;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等)、民族关系、民生观。

6注意培养学生选做题的解题步骤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3篇

为了更好地纠正这一错误认识,更好地澄清修辞学科与语文课程的关系,本文拟对这四个问题一一作答。

一问:对比是不是修辞?

一答:在修辞学科中,“对比”是“修辞手法”;但在语文课程中,“对比”不是“修辞手法”,而是“表现手法”或“写法”。

同样是“对比”,情境不同身份就不同。就是在修辞学科中,非常权威的修辞学专著并没有明确把“对比”列入修辞格之中,如唐钺《修辞格》中的27格、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的38格与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中的24式,都不见“对比”修辞格。①再查阅倪宝元《修辞》、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吴士文的《修辞讲话》、郑远汉的《辞格辨异》、程希岚的《修辞学新编》、谭永祥的《修辞新格》也没有见到“对比”修辞格。但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确实有“对比”为“修辞手法”(积极修辞)的说法:“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②既然有专家认为“对比”是修辞格,我们就应当承认它是“修辞手法”。

但这只是在修辞学科中,而不在语文课程中。课程是课程,学科是学科,两者不一样。我们天天上的语文课,执教的语文是语文课程;形成语文课程的诸多学科则是学科,是与语文课程相关的学科。平时学校所称的“语文学科”“数学学科”“外语学科”,其实都是指“语文课程”“数学课程”“外语课程”。学科用于研究(也用于高校教学),主要功能是生产知识与创造知识;课程用于教学,主要功能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现代修辞学创造的一百多种“修辞手法”是修辞学科的研究成果,但绝大多数不是语文课程内容。首先,数量太多;第二,有的难度太大,有的修辞格连教师都闻所未闻;第三,容易造成混乱,由于修辞学科中各家对修辞格划分的标准不一样,不少修辞格会与其他修辞格以及语文中的“表现手法”“写法”,在外延上产生交叉与纠缠现象。

“汉语”(包括“修辞学”)“文章学”“写作学”“阅读学”“文艺学”“语用学”等学科经过课程化之后只有少数知识成为语文课程内容。修辞学只是“汉语”中的一部分,“汉语”中还包括“语法学”“词汇学”“文字学”“语音学”(音韵学)等部分,它们也只有很少部分知识内容成为课程内容。就修辞格而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只列出为8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终极评价的高考文件,2012年的《考试大纲》在“考试内容”之“语言知识和表达”部分列出8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2015年的《考试大纲》在此基础上增加“反复”,使得“修辞手法”的考试内容由8种变为9种。高考考过若干次“修辞手法”,从未考过9种之外的“对比修辞手法”。在一些高考阅卷评分标准中,把“对比”当作“表现手法”或“写法”看待,一直是个不争的事实。

一言以蔽之,“对比”在修辞学科中是“修辞手法”,在语文课程中是“表现手法”,而不是“修辞手法”。《该不该》一文把修辞学科的知识硬搬到语文课程中来,自然只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二问:如何处理教考关系?

二答:高考复习教学必须遵循《考试大纲》;高一高二教学依据课程标准,亦接受《高考大纲》的影响。

《该不该》一文认为高考《考试大纲》“不是课程和教学的直接依据和全部依据”。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首先纠正两点错讹。一是“课程和教学”这种表述不对,把“课程”“教学”分开来并列不行,应改为“课程及其教学”。因为学校课程就包含了教师教学生学习的活动,岂能课程是课程,教学是教学?二是“教学”前面应当有定语,或“高考复习”,或“整个高中”,因为《考试大纲》恰恰就是高考复习教学的依据。譬如今年《考试大纲》出现四项变化(增加古代文化常识,取消选考模式,适当增加阅读量,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使用全国卷地区的高考复习教学就得随之调整。至于不使用全国卷地区,其高考复习也得根据本地区的《考试说明》进行教学。高考复习教学怎能不“考什么就得教什么”?

即使非高考复习的教学,也受到《考试大纲》的影响。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当然主要依据国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其地方出台的高中语文课程规划(或方案)。对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不必要像高考语文复习时那样拘泥。实质上,《考试大纲》与课标标准并不矛盾,《考试大纲》的很多内容仍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高一、高二的教学。试问,“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这些内容哪一项不可以在高一、高二教学中进行?所以说,高一高二教学依据课程标准,亦受到《考试大纲》的影响。

三问:教学依据是什么?

三答:是课程内容,不能以教材内容代替课程内容。

这个问题似乎上文已经回答,由于提问者的答问范围没有切分清楚,面对这第三问与第二问前后纠缠(“考教关系”与“教学依据”前后纠缠)的问题,也只好重复作答了。

《该不该》一文说:“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课程标准以及按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首先纠正一个错误,无论教材怎么编写都不能取代课程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应当“用教材教”,而不应当“教教材”。尽管教材应当课程化,应当按照课程理念与课程标准编写,但我国语文教材始终难尽人意。优秀的教材应当是物化课程理念与课程标准的“学材”,日本母语教材这方面做得不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加藤幸次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学材”、山鸟野道弘的“为了学生自学的教材”和儿岛邦宏的“推进主体性学习的教材”等。

原因在哪里?这与我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的教材与课程不分的研究与实践有着必然的关系。我国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历来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每到课程改革,人们关注最多的就是教材的变化。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国家统一控制的课程教材研制体制,课程和教材这两个本来不同的研究层面便重叠了起来,致使分属课程、教材和教学不同层面上的问题缠绕在一起,混淆不清。教学实践中,教材又代替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或者合而为一。甚至超越大纲与课标,行使着权威角色,主宰教师的教学生活。平时语文教师可以不研读“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课程内容,只需“以本为本”,照本宣科。

理论研究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材研究几乎是大包大揽,集多种角色于一体。很多本应属于课程层面或教学层面的研究内容不能和教材问题有效剥离。其后果是,课程层面、教学层面的问题被忽略了,而教材本身的研究也仅滞留于表面的介绍和解释,缺乏系统的深度研究。这些情况反映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最为典型和普遍的便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辨别不清。导致他们教材内容等于课程内容的认知,教学就是“教教材”的行为,乃至自欺欺人地满足于所谓的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材的观点在《该不该》一文中表现出来并不奇怪。当然,也正需要我们来予以纠正:教学依据是什么?是课程内容,不能以教材内容代替课程内容。

教材固然是严肃的、经典的、权威的教学资源,但无论怎样课程化都不可能是“至圣”的金科玉律,都不是教学的“宪法”。同一种课文,不同年级、不同单元、不同课次、不同版本、不同生源状态都有不同的课程任务与课程要求,都受到学校语文课程内容规划的制约。如果依赖于教材,不遵循课程内容、不注意学校课程规划及其课程方案的安排,“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就会造成自己教学上的“错作为”与“反作为”。

四问:对比修辞该不该纳入教学内容?

四答:“对比修辞手法”不该纳入教学内容,“对比表现手法”“对比”“对比写法”应该纳入教学内容。

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对比”在语文教学中只能看作“表现手法”,不能看作“修辞手法”。修辞学科中修辞手法多的是(笔者查到125种)③,都能纳入语文教学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哪些可以纳入语文教学内容呢?又按照什么依据选择呢?这不是你我决定的。这是由整个课程内容(包括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等)决定的。课程内容业已确定义务教育阶段为8种“修辞手法”,高中阶段为9种“修辞手法”。前者之中的“拟人”,其实是“比拟”的剪裁。“比拟”是由“拟人”“拟物”这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组成的,按照修辞学科的知识逻辑,这两个部分是不可以随便切开的;但按照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拟物”难度大,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接受不了,非得切开来,取其一部分不可。这就是所谓学科知识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两者产生矛盾时的合理处理,也是典型的人文关怀。

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大量的运用“对比”的句子、段落与篇章,了解“对比写法”,非常有助于他们阅读鉴赏,加深理解。如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这首诗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用“对比写法”表现了具有普遍哲理意义的主题:有害人民的人虽生犹死,有益人民的人虽死犹生……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意义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全诗由于“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而形象鲜明,美丑突出,含义深刻,诗意隽永,极富表现力,给人强烈深刻的印象。如第一节写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此节将造福人民的鲁迅与践踏人民的他人“对比”,高度概括、极富哲理地揭示了两种人生的不同意义。阅读鉴赏这首诗,要不要引入“对比写法”的知识,要不要体会“对比表现手法”的精妙?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再如,《反对自由主义》通篇运用“对比论证方法”,将有的人对人严、对己宽的不同说法与做法“对比”,彰显了是非美丑,增强了表达效果。而欠缺“对比论证方法”的掌握,对其表达的精妙,是无法深入理解与鉴赏的。所有这些,用“对比”“对比写法”“对比表现手法”“对比论证方法”非常好,为什么非得要说成“对比修辞手法”呢?何况,段落、篇章上的“对比”以及“对比论证方法”是“对比修辞手法”所不能概括的。

为什么多数修辞专著不把“对比”列入修辞手法?为什么语文课程内容也不把“对比”列入修辞手法?笔者虽然没有详细考证与深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比”在语言表达中用得非常普遍,几乎是“无比不成诗”“无比不成文”,小至词语、句子,大到段落、篇章,都可以用到“对比”;因而把它说成“表现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方法”“写法”,要比“修辞手法”更合适,更为学生所接受。

参考文献

①张涤华,胡裕树,张斌,林祥楣:《汉语语法修辞辞典》,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650-652页。

②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20―524页。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4篇

生物第一轮一般从8月中旬到第二年3月初,主要进行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第二轮从3月初到5月初,主要进行专题复习,将学科内知识进行分几大块进行整合,加强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第三轮复习从5月初到6月上旬,也是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对考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我个人这几年带高三后的体验。

依据考纲、解读考试说明、分析样卷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仔细研究分析考纲,解读考试说明,分析样卷,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复习结果产生高度的正相关。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要使复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要密切关注新课程理念在试题中的渗透,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探究性学习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密切关注考试内容稳定性与发展性,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密切关注考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突出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二、分析近三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生物试题的变化及命题趋向:

要使生物复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在依据考纲、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密切注视和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变化。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命题有以下趋向:

1.在理念上:体现向新课标的过渡。新课程“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已在考纲和高考试题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三教学中要充分关注新课标理念在考题中的渗透,要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意适时与新课标衔接,突出对探究性学习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考查。

2.在内容上:试题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从不回避,突出考查重点主干知识不动摇并逐年加大对选修内容的考查。关于选修教材的考查,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而是转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点在这几年全国理综生物试题中就已明显体现。

3.在能力上:加强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运用表格、图像表达实验过程和记录实验结果仍应得到重视。此外,这几年的高考一直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实验设计题和实验分析题的命题仍将是高考的重点。

三、提高第三轮复习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针对上述命题趋势我觉得在高考冲刺阶段的第三轮复习中,要使复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注重知识综合、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以适应高考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考查。在第三轮复习中,习题的精选与训练策略、习题的批改与归类策略、题目的分析讲评策略是提高第三轮复习针对性与有效性的几个重要环节。

1.习题的精选与训练策略

题目必须先让学生做,要想讲,务必让其先错。

题目的选择对复习的有效性起到关键作用,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题目,题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习题应以小卷的形式即6个选择题2个简答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避免让学生做废题,让学生脚踏实地严谨认真地做题,及时总结解题的一般规律,提高解题的速度,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才能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并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

习题的选择应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

(1)重视以提高实验探究能力为主的能力培养。

实验可以考查考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图表识别能力和计算能力等,是高考考查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第三轮的复习中仍然要充分重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使学生逐渐达到能用恰当的实验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等。 (2)重视图表类试题的解题。

生物图表题是用来考查能力的一种主要题型,它包括直方图、概念图、模式图、结构图、装置图、流程图等。生物学中涉及到的图表是生物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主要工具。因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利用图表作为背景材料出题,占分比例较大。在复习教学中,凡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涉及的图表都要与教材文字对照,使其具体化并辅以条理化,平时在练习及考试中加大对图表题的训练,

(3) 重视对选修内容的适时渗透。

高中生物选修教材涉及生物科学的进展,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了时代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而这点恰好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相吻合的。近几年高考中对选修教材的考查力度逐渐增强。复习时通常把选修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必修教材的复习中,一般出现在选择题中,但也有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一两个小题。

2.习题的批改与归类策略

不管是作业还是检测均一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样才能让学生的错误思维暴露出来,题量、题型、内容均应与高考一致,并要求学生进行限时训练,时间要求掌握在40分钟以内。之后教师一定要及时认真批改、全批全改,改实验题的时候,要按高考标准采点给分,并呈现给学生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批改后要分析统计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问题以及个别学生的具体问题,对于个别问题较大的同学还应一对一的进行分析辅导,辅导时必须先询问学生对答错题目当时的思维过程,然后有针对进行分析和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审题。

3.题目的分析讲评策略

(1)分析要有重点

分析题目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讲评习题绝对不能从头到尾按顺序讲下来,一定要根据批改和批改后的统计分析情况,重点分析学生问题最大的或最典型的问题,不能想着一节课我必须把多少题目分析完,分析不完就剩下,要分析就要将它分析个透。否则等到你讲到他很想听的题目,学生的有意注意已经疲劳了,分析就无效了。

(2)分析要有方法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5篇

2011年和2012年,为适应自主命制语文新课标试卷的需要,在坚持江西语文高考命题的理念和特色、历经数年酝酿和准备的基础上,试卷的内容和形式较之大纲卷作了很大的调整和更新。与2005年以来江西自主命制的6份试卷相比,课标卷的命题内容和命题形式变动之多之大,让人感觉面目一新;但其内在的“成色”(命题理念和命题特色)非但未变,反而更为彰显,更加厚重。“面目”上的变化主要有:

1.诗歌鉴赏题的赋分由6分增至8分,且于2012年首次考查宋词。

2.启用选择题(3分)考查文学名著阅读(包括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的情况。

3.文言文除保留实词、虚词两道常规题外,先后设置断句题和文意筛选题,并将翻译题的赋分由10分增至12分,以集中考查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现代文大阅读文本采用外国小说(素材的陌生有利于考试的公平),且设置探究题型(论述题)。

5.第六大题的语言运用题原设2~3小题,考查单项的语言表达技能,2011年、2012年调整为一道“语言综合表达”题。因为有中心、结构和多种语言表达技能的要求,被坊间称之为“小作文”。

6.写作题赋分50分,较往年减少10分。

研究高考试题,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个特点:2012年的阅读赏析和写作表达注意到了文体上的综合平衡,力求尽可能更多地覆盖日常教学常见常用的文体,这样既利于真实地检测考生对不同文体的运用(阅读与表达)能力,也为平时的教学提供了应当更加重视文体意识的培养和文体能力训练的信号。这里将2012年各板块覆盖到的不同层级的文体情况列举如下,以备参考:小阅读为一般科技文,实即科普类说明文(现在不少省市都将其归入“实用类文体”);文言文,选取的是正宗的史传散文,过去语文教学一般视之为记叙文;古诗词赏析,选取的是宋词,一改多年以唐宋诗为对象的情况;大阅读,和2011年一样是文学类中的短篇小说;语言综合运用(小作文),是文学类中的抒情散文(短章);大作文,只能写议论文。――不难看出,高中阶段学习过的主要文体,大体涵盖其中。

由于2012年试题的内容与形式未作多大的变动,所设7个大题21道小题仍可消纳各个考点,加之试题整体难度有所下调,全省考生语文平均分首次超过90分及格线,语文高考贡献率得以提高,这份试卷保持了较高的测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同时也延续和彰显了自主命题以来高考试卷对我省语文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导向作用,实现了“守住”命题理念和命题特色的预期目标。为此,2013年江西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考点要求及试卷格局也未作调整。2013年江西高考语文全卷还是语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理解与鉴赏、古诗文记诵、阅读理解与鉴赏、写作和名著阅读这五个板块,对应考纲的5个一级考点、15个二级考点及41个三级考点(2012年考了其中37个);全卷总分和客观题、主观题的分值及考查题型(选择题、填空题、文言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也不予变动。命题也将坚持2011年调整和更新后的思路与举措,并相应守住既定的理念和特色,守住整体上的质量和水平。

不过,追求稳定“守正”不图变化“出新”,并不是说试题完全不出新,起码选材要更新,个别考点或题型要轮替(如词语运用题不能总考成语,还可换成近义词选词填空形式;标点连续考查了两年,也许会暂时淡出,而语言连贯题则应高调上场;等等)。2012年的某些试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比如写作题,2011年我省命题(孟子“三乐”)的素材直接采自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思考与练习”,发出了写作考试也可以回归教材、以本为本的信号;2012年则依据必修教材4“表达交流”模块中“学习辩证分析”一节的相关知识与训练要求拟制作文题目,显示我省在高考写作命题中紧扣教材、读写结合以及由课堂向考场迁移的尝试更趋自觉,力度更大。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一是这种紧扣教材的写作命题作为尝试,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与考试实践中继续接受检验,毕竟写作能力是长期训练出来的极为复杂的综合性能力,联系教材予以考查,既可以正面而直接,也可以侧面而间接。(这种形式即便是间或不被采用,也并不意味着对写作命题也应回归教材、以本为本这一守正原则的否定。)二是在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内,考点和材料的轮替、更新与守正出新不是同一概念。比如,2012年的文言试题恢复了2011年轮空的文意筛选题,2013年也许再设置文言断句或新设句式题;小阅读材料2012年是一般科技类的,2013年也可能又恢复一般社科类的,或保持科技类不变,等等。这些都只是对既定考试内容的随机选择,不是考查形式上的推陈出新。

根据以上对于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分析,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拟就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关注教材,夯实基础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继续关注教材,夯实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梳理课文中的重要字词(主要是现代规范汉字的拼音)。以近两年高考语文拼音题中的词语为例,可见其“回归教材”的特色:

【2011年】(1)蹑niè足 行háng伍(必修3《过秦论》);(2)彳chì亍(必修1《雨巷》第6页有注释与读音);(3)着zháo装(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zhuó。必修2《故都的秋》有“着zhuó着很厚的青布单衣”);(4)少不更(gēng)事(必修3《祝福》);(5)造诣yì(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6)校xiào对(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jiào。虽未出现于课本,但2007年字音题却考了这个词语);(4)珐(fà)琅(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动人的北平》);(8)茕qióng茕孑立(必修5《陈情表》);(9)蟊máo贼(必修4《哈姆莱特》);(10)弹劾hé(必修4第64页《苏武传》注释4,内有“劾”的注音);(11)勖xù勉(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内有“相勖”的注释及注音);(12)鲜xiān有所闻(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xiǎn。必修5《陈情表》有“终鲜xiǎn兄弟”);(13)圭臬niè(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都江堰》);(14)肖xiào像(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特利尔的幽灵》);(15)迤yǐ逦(必修5第3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注释7,另有注音);(16)咄duō咄逼人(必修4《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2012年】(1)熟稔rěn(《归去来兮辞》“犹望一稔”);(2)青荇xìng(必修1《再别康桥》);(3)锱zī铢必较(必修5《咬文嚼字》);(4)优渥wò(必修5《陈情表》);(5)尺牍dú(必修5《陈情表》);(6)监jiàn生(必修2《祝福》);(7)执拗niù(必修4《窦娥冤》);(8)孑jié然一身(必修5《陈情表》“茕茕孑立”)。

2.梳理文言文字词,包括必修1―6的文言文,以及《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选修教材里的重要实词、虚词。原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里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已经远不够应对高考需要,这就要扩大积累面,熟悉100个常考文言实词(网上可搜到),同时掌握“猜读九法”(笔者这一研究成果详见《高中生之友》总第2期)。虚词则要掌握考纲规定的18个常见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特别是那些易混用法(如“乃”字何时译作“才”,“与”字解作“和,跟,同”时怎么区别介词和连词的用法,“以”字解作“因为”时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等等)和特殊用法(如“予所否者”句中“所”字表起誓时可译作“如果”,“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句中“之”字解作第一人称代词“我”,等等)。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3.进一步复习巩固教材中名句名篇的背诵内容(见考纲附录二)。可采用背诵、默写、抢答等形式加以落实。

二、关注考纲,查缺补漏

比如考纲中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总体要求是“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它涉及两个能力层级(识记A、表达应用E)和9个考点。其中涉及“正确”的有:(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5)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涉及“熟练、有效”的有:(6)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7)扩展语句,压缩语段;(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9)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而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可能忽视近义词语辨析、语言连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及“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这些都要在二轮复习时加以强化,至少要结合“小作文”训练加以关注。

三、关注生活,加强积累

读书看报,加强积累,有利于增广见闻、净化语言、提高素养。“大语文观”认为,世界有多广阔,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高考试题的命题素材除了来自教材外,更多的采自现实生活。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依然要关注现实,注重积累。笔者建议要求考生设立积累本,积累好素材,积累好思想,积累好语言,积累好标题。比如积累100个常见别字、2006~2012年“中国语文十大差错”以及历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及颁奖词,等等。由于高考作文更加关注青年励志和社会“正能量”问题,我们就要有意识搜集这方面的写作素材,如《谁在支撑我们的心灵成长》《把埋在土里的梦想“挖”出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忙文化”》《点燃转型社会的“道德之光”》这类文章及标题就很值得我们记诵和借鉴。

四、研究考题,实战演练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6篇

    山西大同教委教研室(037044) 许传明

    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学(300170) 张埴

    1996年5月, 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 同年8月,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普教处主任和教研室主任 以及人教社有关负责人参加的“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方案研讨会”。会上宣布将于1997年秋季在山西、江西、 天津市开始使用新教材,进行新课程方案的试点工作。作为高中二年级开设的生物课,当前抓紧学习新大纲, 为在1998年秋季按照新大纲的要求来试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有着现实的意义。现就初学新大纲的一些体会,试 对高中生物新大纲的特点做一浅析,供同行参考。

    新大纲分为五部分,即教学目的、课程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考试、考 查、教学评估及教学设备,内容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1世纪”的总体要求。

    依据《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修订本)》(以下简称旧大纲)编写的现行高中生物(全一册·人教 版)教材内容,体系完整、知识系统性较强,内容与课时吻合。但更多讲述的是经典的生物学知识,较少联系 当前迅速发展的生物科学新成果;在实验课的安排上,仅有5 个实验,且有一实验为选做,实际只要求完成4个 实验, 因而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科学素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世界观的培养。新大纲所反 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则更新了部分传统的理论性内容,如删去了“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证据”等 专题,代之以“现代的生物进化观点简介”内容。此外,更扩展了有关环境、营养、保健等联系实际的知识, 且增强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教育。体现出了时代要求的特征。现从下列7个方面来浅析其特点。

    1.知识体系作了较大调整

    旧大纲对高中生物必修内容侧重的是讲述生命科学规律,对高三年级的选修内容则为复习高二年级的知识 和初中的生理卫生内容,不仅知识体系重复,更体现出是为适应高考的需要而学(选修教材内容系高考所划定 的考试范围)。新大纲将旧大纲的8个单元调整为10个单元, 又将“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移至“生物的生殖 和发育”之前讲述,体系略有修改,使内容顺理成章,通过各单元间内在联系使学生接受新知识。而选修内容 体系则以全新的知识为主线,选取了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细 胞与细胞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纲有着适应21世纪现代化科学的特色。

    2.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方面要求

    旧大纲只是提出了教学内容,而无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新大纲则在教学目标问题上,首次从知识、思想 、能力3 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知识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 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对现代生物科学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继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以形成生物的进化 观点和生态学观点;还要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促进对保护生物资源之重要性的认识。

    能力培养方面: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动较活跃,思维方式即将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视基本技能 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和自学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 理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3.教学的知识点有所更新

    新大纲对教学的知识点有较多的更新。原则是:在突出基础性,对基础知识进行精选的前题下,要体现出 知识的先进性,要加强知识的实用性,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还要重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性。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说明了高中仍应着眼于 基础教育。因此,新大纲对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选择,删去了当今学术界已经不用和使用价值不 大的,诸如原生质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内容等,保留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结构的基本单位 、关于生命活动的本质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与环境关系等基础性的知识,还增添了动 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加强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此外,新大纲还选择了一些理论较浅且易被学生 接受的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先进知识,如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细胞的癌变、无公害绿色食品、生物净化等 ,填补了现行生物教材在知识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的不足。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新大纲选取补充的新知识点,普遍具有实用性。除重视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的联系外,更从理 论联系实际出发,在讲解某个知识点后,配合安排了相应的学生实验或实习。有利于实现“要使学生……知道 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这一教学目的。例如,必修课中,在讲“组成生物体的化合 物”知识点后,配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在讲“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知识点 后,安排有“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实习;在讲“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知识点后,配合了“调查或观 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实习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在实践应用上的示例。在选修课中联系生产和生 活的新知识则更多,如“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实验”“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 “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实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几种果蔬V[,c] 含量的测定实验”等,都是教给 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典例,体现了国际上“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现代教育思想。

    5.强调科学素质的培养

    旧大纲在教学目的中仅提出了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新大纲则提出了科学素质的培 养要求:“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质”。在教学目标中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

    科学素质的培养包括了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对 于生物学科来说,通过实验和实习,能够兼顾多方面的科学素质培养,因而是培养科学素质的可行途径。

    从数量来看,旧大纲安排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只有必修课的5 个(选修课的实验为初中生理卫生课和必修 课的重复)。新大纲的必修课则安排有25个实验和实习,选修课又安排有6个。 各种不同实验项目无疑是对各 种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的培养。

    从类型来看,旧大纲安排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只有一种定性的、验证性的观察实验类型。新大纲的实验类型 除保留了观察实验, 还增加了5种新实验类型:定性分析类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定量分析类型(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模拟探究类型(性状分离比例几率的模拟,模拟通过分子杂交 鉴定人与猿间的亲缘关系);自行设计类型(植物向性和感应性现象的实验设计,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基 本技术类型(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些不同类型的实验必然有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 养。

    6.增加了灵活性

    旧大纲对于每单元的知识点有较详细且具体的规定,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拓展。新大纲则是概括性地提出了 应讲的知识点,并未明确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较大的伸缩余地。例如,“高等动 物的个体发育”问题,教材应涉及哪些卵裂阶段和有关内容,新大纲不似旧大纲有详尽规定,因而教师教到何 种程度,就有了相当的灵活性。既有利于“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实施,还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各类学校和不 同学生学习情况的需要,进行灵活教学。

    此外,对某些难度稍大的知识点(基因连锁与互换规律、光合作用碳代谢类型简介、酶工程简介等),新 大纲将之安排为选讲内容,对某些需用时较长的实验(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试验 等),新大纲又将之列为供学生选作的内容,充分显示出新大纲有着弹性的特点。

    7.完善了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7篇

暑假之初,认真回顾高一、高二化学学习状况,制订保b或争a的“成功五步法”:写下你的目标—设定时间表—列出复习清单—付诸行动—每天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列出有效的复习清单是提升关键

对照《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5个课程模块的教材目录,一个专题一个单元浏览一遍,列出新授课时比较模糊和掌握不到位的单元清单。

向刚毕业的高三学生借《考试说明》,对照《考试说明》上的必考内容,逐一过滤相关知识点,以及知识点所应达到的目标,列出“不理解、不熟练、不能灵活运用”的知识点清单。

将两份清单融合,再按“阅读教材能解决—查看资料能解决—通过训练能解决—请教他人能解决—尚不能解决”列出综合清单,其中前三项作为暑假自主复习的重点,后两项暑假后期请教同学和老师。

暑假复习的方法和路径

明确高三复习与高一、高二的学习要求是不同的。

很多学校已提前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通过第一轮双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你们已经知道:高一、高二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物质性质等具体知识点。高三复习要求全面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网,并学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有一定综合性的化学问题。举个例子来说,新课分别学习了醇、醛、羧酸、酯的结构和性质,复习时你们要将烃的含氧衍生物中醇、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一个网络,从这个网络中,不仅可以定性地从它们的官能团的转化来了解它们的结构、性质方面的联系和差别,还可以从式量的差值定量地认识它们之间的转化,从而为复杂有机物的推断提供依据。

2.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

结合第一份清单看教材,第二份清单读考纲,针对综合清单选做题。练习的方法较多,首先可以将做过的习题再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部分。其次要选好一本化学参考书,最好有教材解读、方法引领、训练提升等板块,根据复习的进展,选做其中同步的习题。不要做一题对一题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检查对错,加以订正。还可以把今年高考化学试题和《考试说明》上的典型题示例作为练习,检测一下目前自己的化学水平。

xx年备考方向与策略

xx化学高考试卷特点立足基础,考点涉及高中化学大部分主干知识;2.稳中求变,大部分试题是常规题型,试卷总体上比较平和。3.注重能力,试题注重贴近生产实际和书本知识的具体应用。4.引领课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和环境等热点问题。

xx年化学高考复习建议宏观把握,挖掘课本,研究考纲

考纲是权威、准确的信息源,宏观上指引复习的方向。因此,必须以考纲为基本框架,以课本为基础,以老师的讲解和点拨为重点,对课本知识进行再认识,力争形成对知识理解上的升华。

2.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我们除了要留心考纲中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

3.重视课本实验,提高分析能力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8篇

【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8―0126―01

一、生物《考试大纲》修订背景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复习备考、评价试题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实施意见》规划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间进度表,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的重要举措。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各学科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变化。本次修订工作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作为高考的核心立场与基本功能,加强“一点四面”考查,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二、生物《考试大纲》修订变化

(一)能力方面。生物《考试大纲》对考试的能力要求进行适当修订,如在“实验与探究能力”中,将“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修订为“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在“获取信息的能力”中,将第(1)项修订为“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将第(2)项修订为“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等。这种表述能够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和要求,符合高中教育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需要关注当代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将其与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之间建立必要联系,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生物学术语表达、分析和解释相关成就和热点问题。

(二)内容方面。生物《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两部分的知识内容与掌握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订。

1.必考部分。在“1-2细胞的结构”中,将“多种多样的细胞”修订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使表述更加准确,备考复习的指向性更强。

在“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将“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修订为“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使表述更加科学、规范。

在“1-4细胞的增殖”、“2-4生物的变异”、“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3-6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将“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等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由Ⅰ修订为 Ⅱ,进一步加强了学习要求。

2.选考部分。在《生物技术实践》模块,“5-1微生物的利用”中,将“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修订为“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5-2酶的利用”中,删除“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中,删除“植物的组织培养”,将“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移至选修3,表述精简为“含PCR技术”。

在《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6-1基因工程”中,将“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修订为“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技术)”;“6-2克隆技术”中,将“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的掌握程度由Ⅰ修订为 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