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政协发言稿

政协发言稿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2 09:17:29

政协发言稿

政协发言稿第1篇

大家好!我是一名来自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十分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在一起探讨、交流。我发言的题目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教学一线已经工作了近二十年,其中十三年扎根农村中小学,当了十八年的班主任。二十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当一名教师的艰苦和清贫,但我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这所学校有四个年级,我和一位本地教师每人代两个年级。从晨读开始,教完语文教数学,一天下来非常疲惫。最难熬的是这所学校还没有通电,夜晚到处一片漆黑。为了排遣孤独和寂寞,也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我参加了自学考试,白天上课,晚上就在一盏油灯下看书,当我调离这所学校的时候,我已经取得了本科学历。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职业,还是一门艺术。只有宽严相济,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只有给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才会唤醒孩子们的爱心,从而使他们学着去爱别人。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孩子的生理或心理存在先天不足,他们的自尊心非常脆弱,学习当中也会遇到比别人多的困难,对于这些孩子,我总是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记得有一年,班上分来一名智障学生。课上他不但不能正常学习,还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课堂秩序也因此变得混乱。怎么办呢?所有任课老师都为这个事情头疼。为了转化他,我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陪他玩简单有趣的游戏,找图画书给他看,经常找他谈心,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上课不再扰乱别人。读五年级的时候,家长说他的病情加重,已经无法来学校上课。但是每学期我仍然给他报名,把新书和作业本送到他家里,鼓励他学一点是一点。小学毕业时,我让他父亲来领毕业证,他父亲拿着毕业证,激动的热泪盈眶。他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来啦,没想到你们还记得给他发书,办毕业证。”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常常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对学生的课堂常规、卫生常规、路队常规等进行严格地训练,并通过评选“卫生星”、“守纪星”、“文明星”、“安全星”、“智慧星”等方式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管理”的思想,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齐放”的个性特长,我还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好习惯伴我行”、 “走进绿色军营”、“争创书香班级”等主题活动,逐步形成了“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的治班方略,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既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童年,又让孩子们在人生起步的时候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我面向全体学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在当今科研兴校,呼唤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我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桶活水。因此,我在努力做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读课标,博览各种教学刊物,广泛汲取营养。我还常向前辈教师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教学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学校、家长和同行们的肯定。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2011年我被推选为神农架林区第八届政协委员。作为一名新政协委员,对政协工作来说还是一项新工作,对政协的地位、性质、职能等认识还不够深刻,履行政协职能的业务还不熟练,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对政协的组织、会议,政协委员的权利和义务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自己的政治素养提高了,作为政协委员的荣誉感、使命感也增强了。

政协发言稿第2篇

这里召开市政协机关政务环境创优工作动员会,今天。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2011环境创优年”活动动员大会和全市转变领导方式动员会议精神,对市政协机关深入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政务环境创优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和要求,确保政务环境创优工作取得扎实效果。下面,根据主席会议的安排安排,就推进市政协机关政务环境创优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政务环境创优工作的重大意义

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大规模、全覆盖的全市2011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会上,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市委书记毛万春、市长郭洪昌分别作了题为《作风硬,兴》要把作风硬落实到提升政府效能加快发展上》重要讲话。毛万春书记在讲话中着重围绕“为什么要抓作风”抓什么样的作风”如何抓作风”三个方面,深刻生动地阐释了抓作风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打造全国一流、全省最优政务环境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建设过硬作风的清晰路线图。政协机关广大干部职工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布置上来,充分认识政务环境创优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到环境创优工作之中。

(一)开展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政务环境创优工作。干部作风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党的光荣激进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总书记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省委卢展工书记在省纪委六次全会上,讲话的核心也都是如何围绕科学发展、围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解决干部作风问题。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提出把2011年确定为“环境创优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任务进行安排,要求全力打好包括环境创优在内的六场攻坚战。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一系列要求,把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政务环境创优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开展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政务环境创优工作。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也是奋力实现福民强市目标的第一年。要全面完成2011年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蓝图,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上有更大担当、更大作为,必需打造过硬作风,创建更优良的发展环境。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并不是说我现在环境很不好,而是市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需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发明更好的发展环境,提升乡村的环境竞争力,才有可能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环境创优,人人有责。政协作为市四大班子之一,应当发挥带头作用。机关每一名干部职工,都是环境创优的责任主体。大家要充分认识作风建设和政务环境创优对实现福民强市目标、实现振兴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做到与市委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开展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政务环境创优工作。特别是新一届市政协班子成立以来,机关队伍整体面貌是好的全体干部职工在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精诚团结,上下一心,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效果,坚持和发展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市委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期望相比,与肩负的责任相比,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差别和问题。毛万春书记在全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上所指出的市在干部作风建设上的庸、懒、散、软“四大顽症”以及郭洪昌市长所列举的当前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的九种突出问题,也不同水平地同样存在联系机关实际,干部作风建设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示为:一是精神状态欠佳,有的同志缺乏干事守业的激情和进取心,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主观能动性缺乏,凡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二是纪律观念欠佳,个别同志对自己要求不严,对制度规定执行不到位,作风拖拉,工作纪律性不够强;三是工作效率欠佳,有的同志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规范不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质量和效率比较低;四是协调运作欠佳,有的同志想问题、办事情缺乏全局观念,工作拈轻怕重,主动协作配合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形成整体工作合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政协机关的形象,影响政协职能作用的发挥。通过“环境创优年”活动这一载体,可以着力解决机关干部职工在宗旨意识、大局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而有力促进作风转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是不时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政协形象的现实需要。

(四)开展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政务环境创优工作。市政协机关省级文明单位今年届满,需要重新申报和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不只是荣誉,也事关我大家的实际利益。党组对文明单位的创建高度重视,周主席明确提出要求,要志在必得。从去年开始,就把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紧抓不放,投入了大量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要清醒地看到省级文明单位的创立,竞争非常激烈,胜利非常不易,需要我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去。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一定要开展好政务环境创优工作,努力以作风的转变推动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取得圆满胜利。

(五)开展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政务环境创优工作。而其实质是人的习惯和性格问题。人的习惯和性格对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大凡有作为、做大事的人无一不是有好的习惯、好的性格。要通过开展政务环境创优工作,不时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性格,真正靠自己的实力和素质提升工作效能,提升幸福指数,因此,于公于私我都要扎扎实实开展好政务环境创优工作。

二、紧密结合政协实际。

机关干部职工要依照上级精神和机关工作方案要求,市“环境创优年”活动政务环境创优工作方案》以及《市政协机关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政务环境创优工作方案》已经制订印发。不折不扣地完成好规定动作,把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抓紧抓实。

(一)准确掌握活动主旨。市政协机关政务环境创优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和“打好六场攻坚战”重中之重任务,以“环境创优年”活动为载体,以加强作风建设为主题,以提高工作效能为关键,大力营造文明、规范、优质、高效的机关环境,推进政协工作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二)准确掌握活动方法。市政协机关政务环境创优工作原则上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这四个阶段的时间划分、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实现的目标要求等。刚才高明同志也向大家进行了宣读,这里我不再重复多讲。

(三)准确掌握形势要求。2月9日全市2011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之后。作风硬,兴,作风不硬,肯定问责。常委会议就如何贯彻全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精神,强调市里将派出督查组,督查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落实会议精神情况;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查找问题大讨论活动;各单位要将工作规范和措施在媒体上公布;各新闻媒体要开设环境不优问题曝光台;从3月开始组织开展市直部门重点科室评议活动。会议同意市纪委提出的加大组织处置和追究力度的七项措施:一是因工作效能执行力低下受到两次效能告诫的分管副职、科室负责人免去领导职务;二是年终效能提升考评排名末位的部门主要负责人效能告诫一次,该部门本年度不能评先;三是政风行风科室评议活动中首次被评为后三名的科室负责人效能告诫一次,取消文明奖、年终奖,后备干部的取消其资格,最差科室名单要在媒体公布,一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后三名的或上年度曾被评为后三名、次年又进入后三名的免去科室负责人职务,全科取消文明奖、年终奖和评先资格;四是对于发生“四乱”行为、效能效率低下、社会上影响较大的免去科室负责人职务,视其情节给予分管领导效能告诫或免职处理;五是对于媒体、网络曝光损害发展的行为,经查证属实,调整科室负责人到非重点岗位工作,情节严重的免去其职务并追究分管领导责任;六是对于未请假缺席市里组织的会议的单位负责人,首次给予效能告诫并通报批评,两次无故缺席的免去领导职务;七是行政执法、行政审批部门行使执法、执罚、审批权的科室负责人,原则上满5年实行交流,群众、企业反映大的应随时换岗或作出其他组织处置。2月11日,全市转变领导方式动员会议上,市委书记毛万春强调,要深化认识、深入学习、求实求效,以领导方式转变引领干部作风转变,推动落实各项工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应安作了题为“真抓实干,转变作风,优化环境”讲话,再次重申抓好全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精神落实的七条措施:一是抓好会议精神落实情况督查,对各单位落实会议精神情况,市纪委监察局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将派出督查组,逐单位进行督查;二是组织市直各单位,围绕毛万春书记提出的市作风方面“庸、懒、散、软”四个突出问题和郭洪昌市长列举的政府机关作风建设九种突出问题,开展“解放思想、查找问题”大讨论,找出本单位在作风方面存在差别和具体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市政务环境创优办公室将派出督查组,对各单位解放思想、查找问题情况进行督查;三是组织市直各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找到学习标杆,拿出具体措施,从2月下旬开始在日报、电视台、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公开许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四是新闻媒体开设“环境不优问题曝光台”对市直各单位、公共服务单位作风方面的问题进行公开曝光;五是加大组织处置及追究力度,抓好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就“不换思想就换人、不出效率就让位”提出的7条组织处置暨行政问责办法的落实;六是从3月份开始,由市纪委监察局组织企业、群众和服务对象,对市直部门具有执法、综合和服务职能的重点科室开展评议,使效能提升指标考评深入到机关内部,着力解决“中梗阻”问题;七是市纪委与市检察院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对于市委围绕加强作风建设和政务环境创优作出的一系列规定、要求和举措,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并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四)准确掌握活动重点。开展政务环境创优工作。下大力气转变作风,以过硬的作风促进环境创优,助推加快发展。一要提高规范抓作风。依照市委的要求,瞄准“全国一流、全省最好”规范,对照先进找差距,积极发挥市政协作为市四大班子的带头作用,努力使市政协机关在环境创优年”活动中走在市直机关前列。二要深化认识抓作风。要深刻认识转变作风对于“打好六场攻坚战”保证支撑作用、对于加快推进福民强市目标的保证支撑作用,主动了解大局、主动融入大局,加强学习,加强对世情、国情、省情、市情的解把握,及时掌握中央、省、市委的重大决策安排,以学风转变促作风改进。三要弘扬正气抓作风。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扎实进行整改,努力克服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攻坚意识“三种意识”大力弘扬奋发有为之风、哀兵必胜之风、迎难而上之风“三种作风”以及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团队精神“三种精神”进一步振奋精神、提高能力、改进作风,努力在机关形成更加高昂的士气。四要严肃纪律抓作风。大家知道,细节决定成败。抓作风同样要重落实、重细节。周主席对机关作风建设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严格落实工作、学习、会议等有关制度,切实强化纪律观念。大家要从自身做起,按时上班,坚守工作岗位,坚决杜绝上班时间上网炒股、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违纪行为的发生。认真实行全员学习签到和会议通报制度,不时加强机关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五要完善机制抓作风。把建章立制贯穿于环境创优的全过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首问负责、许诺服务、责任追究等制度,使机关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和执行力。将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举措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努力形成务实、管用、长效工作机制。六要求实求效抓作风。活动的目标在于推动工作。通过深入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做好本职、服务发展上,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改进工作、助推发展上,牢牢掌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有效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紧紧围绕发展和民生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具体讲,就是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个最大机遇,聚焦福民强市总目标、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总布局,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打好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建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创优六场攻坚战;充分发挥政协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从群众中来,群众中去”工作路线,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群众需求、群众利益开展工作,将“福民优先”落到实处,为使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担当、更大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做出积极贡献。

三、精心组织实施。

一定要切实加强领导,开展政务环境创优工作意义大、责任重、要求高。精心组织,周密布置,确保活动扎实推进。

(一)建立机构。市政协成立了环境创优年”活动政务环境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机关各委室要依照统一部署,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领导带头。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身体力行者,要依照市委和市政协党组、主席会议的要求,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引导和带动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好政务环境创优工作,确保活动扎实深入、有序推进。

(三)发扬民主。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相信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真正把走群众路线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对待和真诚接受各方面的批评和监督。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活动效果的重要依据,努力使“环境创优年”活动成为群众关心、群众支持、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四)丰富形式。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制度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运用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载体,丰富学习内容,强化活动效果。要在推动当前各项工作上狠下功夫,坚持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始终,把务求实效贯穿始终,切实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修养,切实推动机关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切实增强政协组织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服务大局的水平,努力树立政协机关的良好形象。

政协发言稿第3篇

把握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新要求

 

 

中共五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议:

 

要树立系统思维,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大平安”理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要树立辩证思维,正确处理防范与治理的关系。要树立底线思维,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平安中国的根本保障。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平安中国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平安建设领导(协调)小组的统筹谋划、协调推动、督办落实、考评激励等职能作用。

 

要坚持群众路线。总结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工作经验,为群众参与平安建设提供更多渠道、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条件,用心走好平安中国建设的群众路线。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切实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提升法治保障水平,坚持平安中国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维护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建议: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机制。优化地方政府、放贷银行、融资平台三方联调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重点了解在建项目后续资金安排,逐项目明确风险化解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控增量、化存量,加快债务风险化解计划进度。引导金融机构破除“财政兜底”的惯性思维,强化其风险意识、责任意识。

 

进一步将隐性债务显性化、规范化。监督地方政府严格遵守预算法,举债行为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强化预算内外约束。通过推进优质国有资产整合、提供优惠政策、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加大对城投公司发展转型的支持。

 

处理好债务风险化解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化解债务风险过程中,应认真甄别和保障合理项目的资金需求,避免简单“一刀切”现象。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监测体系,实施动态预警。

 

补齐安全生产系统性短板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全面补齐安全生产系统性短板。建议:

 

实施全覆盖的安全生产调查工程。既要查清矿山、危险物品、运输等传统行业领域,也要查清新业态、新能源、新制药等新兴行业领域的危险源、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

 

健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技术分析体系。设立事故调查技术专门机构和专业专职人员;设立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物证中心;健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分析技术标准体系。

 

建立覆盖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管体系。解决危化品安全监管有空白、有死角、有漏洞以及安全风险高、事故隐患多、事故动静大问题。

 

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工程。针对超高层建筑、超大空间建筑、地下管廊工程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隐患排查;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平台。

 

加强农村安全生产工作。将涉农安全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健全涉农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农村人员集聚场所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平台。

 

高度重视极端天气的安全影响

 

 

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安全挑战,提升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灾害影响的能力,努力减少极端天气产生的灾害。建议:

 

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安全责任。面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安全影响,要提高政治站位,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尽全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完善极端天气预防和应急响应机制。将关联于气象的灾害风险管理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筑牢全链条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应急和支撑体系。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高城市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对已建和待建的重大基础设施要进行气候风险评估,高标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准度,加强防灾减灾预警能力建设。要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全方位提高气象监测能力,特别是提高对小尺度极端天气的精准监测水平。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和防灾自救能力,对各类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避险自救知识和能力培训,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的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预警干预机制,进一步织密社会安全防护网,最大限度防范减少个人极端事件发生,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建议:

 

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舆情引导和管控,严格规范新闻媒体和网络自媒体关于个人极端事件的报道传播行为,正确引导公众认知,防止引发效仿效应、形成连锁反应。

 

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鼓励综合医院普遍开设心理医学科,从技术手段、药品研发、医务人员等方面全面提升心理疾病临床诊疗能力。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心理问题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心理预警干预机制,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学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互联网大数据等途径,提高社会心理排查预警、危机干预能力。及时将需要心理干预的人员“转诊”至专业机构,对心理障碍高危人员和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实行分级分类管控矫治,努力把个人极端风险苗头隐患疏导在早、化解在小。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对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建议:

 

更加注重严格依法。政法机关要忠实履行职责,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也不放过,不属于黑恶犯罪一个也不凑数”的原则,贯彻宽严相济政策。更加注重深挖“保护伞”。将发现和查办“保护伞”作为办案的必经环节,坚决依法查处那些同黑恶势力沆瀣一气的国家工作人员。更加注重洗钱犯罪的追诉。执法司法机关在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时,应同步审查“自洗钱”和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洗钱犯罪线索,严惩洗钱犯罪行为。更加注重常治长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不能片面依靠、高估刑罚的威慑作用,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和综合治理机制。

 

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平安中国建设效能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平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真正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强大效能。

 

发挥政治优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的需求作为努力方向,也作为最大动力。发挥制度优势。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各地各部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创新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区域协调、条块结合的工作新格局,增强统筹解决平安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组织优势。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健全平安建设组织体系,有效整合资源力量,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不是只针对平台经济等领域的选择性执法,而是为了促进包括平台经济在内的、各种形态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建议:

 

加强重点领域竞争执法,打通市场中的堵点,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完善高标准竞争法制规则,加快反垄断法修订,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条例等;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竞争规则,以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和细化审查规则为方向,清理废除各类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提升竞争执法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竞争政策理论研究、法律经济分析和国际合作协调能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竞争执法队伍,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监管,增强监管权威性,形成竞争执法合力。

 

加强对企业的合规引导。通过行政指导、约谈、合规指南等形式,加强对企业的合规引导和激励,增强企业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内生动力,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以法治思维谋划平安中国建设

 

 

对标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盼,进一步发挥法治稳预期、固根本、利长远的优势,坚持以法治思维谋划平安建设,以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以法治手段保障和谐稳定。建议:

 

以良法促善治,加强平安中国建设领域立法工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相关领域法律、条例、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和相互协调,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筑牢法律基础。坚守法治底线,提升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大对涉及国家秘密、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等的司法保护力度,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培育法治精神,激活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的内生动力。丰富普法供给,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积极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引导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加快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创新

 

 

强调,科技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生命健康是全面体现“四个面向”的领域,是世界强国竞争博弈的科技前沿,是经济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涉及14亿人健康安全的国家重大需求。建议: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创新力量系统布局。加快完善我国实验室体系,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依托规划的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布局数量足够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加强基础研究,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坚持目标导向,着眼长远系统谋划生命健康重大项目布局,重点围绕“重大新药创制”“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布局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前沿生物技术、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重点专项。

 

提供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尊重生命健康领域基础研究规律,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围绕科学技术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带动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的崛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事关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事关亿万职工和广大企业切身利益,对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建议:

 

加大职工基本权益保障力度,以职工安业支撑人民安宁。健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完善最低工资、企业工资指导线信息制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努力破解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突出问题。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推动发展和安全协调共进。压实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合力。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和“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引导职工依法理性有序维护权益。健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和制度机制,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粮食稳、天下安。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涉及国家安危。建议:

 

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进步、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绿色投入品、农机具购置等的支持力度。

 

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粮食科技创新步伐。着力在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机装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粮食有效供给。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经营体系,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壮大,加快农业集约化、产业化进程,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就业和社会稳定。面对风险挑战,建议应该从长远和近期两方面应对。

 

要着眼长远,夯实产业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以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制造强国提供支撑,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社会消除偏见;建立科研成果所有权向做出主要贡献的人才倾斜的机制,营造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要立足当前,采取务实措施稳供保供,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相关领域互利合作;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联合产学研用及上下游企业,加快攻克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关键装备、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强化应用需求牵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赋予部分地区人才“引育留管用”自主权,试行更大力度的配套政策;地方政府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切实降低企业营商成本,增强对企业投资的吸引力。

 

为企业海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建议:

 

努力构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多层次法律和法规体系,为更好地维护和拓展海外权益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各类海外权益保障机制。在国家层面设立跨部门海外权益保障协调机制,加强完善全球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热线功能,为求助者提供专业支持。

 

加强对海外风险的研判与应对,完善海外利益保护的预防和预警机制。由政府相关部门设立专家智库,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海外利益保护提出指导意见,宏观层面包括对风险的预测和研判,微观层面包括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和服务,引导在境外投资的企业加强风控意识,做好合规和可行性研究,提高依法依规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的交流发声作用,针对目前国际上出现的最新政策与资讯进行分析和回应,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为我国企业海外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多管齐下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民生福祉,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要内容。建议:

 

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的配套规章,补齐制度短板,增强可操作性,保障各项法规制度切实细化落地。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基础建设。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监管,完善信用档案、信用信息公示等,广泛开展诚信守法教育,加强诚信约束,实施分类监管。

 

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企业自律。企业必须严格自律,不断提高主体责任意识,提升管理规范水平,加大安全投入,加强自查自纠,随时排除风险隐患。行业协会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震慑不法行为。严惩重罚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从餐饮卫生、食品标签、掺假造假、非法添加、农残超标等群众身边事抓起;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力度,形成良好氛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能只依靠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社会共治新格局。

 

从严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强化源头治理,电信、银行等部门在继续落实好手机卡、信用卡实名制的基础上,在技术层面研究预防和制止“两卡”被大量非法交易利用的可行性,加大对相关互联网企业监管指导力度,促其积极参与网络共管共治;完善法律规定,就电信网络犯罪进行专门立法,集中规定涉及此类犯罪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内容;严惩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目前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犯罪之一,必须坚持从严惩处;依法管控预防,各地区尤其是重点挂牌整治地区,应当不断强化管控,落实惩戒,确保区域内整治效果明显,形势根本好转,同时注意坚持法治原则;加强法制宣传,针对易受骗群体特别是老年人,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积极反诈防诈的社会氛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夯实中华文化的根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呈现,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书写创作。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现了生动的历史画面。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夯实中华历史的根基。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各民族交往范围不断拓展,交流内容不断丰富,交融程度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夯实中华共情的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提高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层面的心灵共情能力,通过教育实践培育中华民族认知、中华文化认知,增进国家共情。随着各民族中华共情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知进一步唤醒、中华共情得到进一步激活,必然达到中华心灵共情状态,也必然使得平安中国建设更加巩固。

 

推动“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到实处

 

 

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及爱国爱港社团要率先而为、积极作为,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充分发挥爱国爱港社团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一国两制”的创立者、领导者、践行者和守护者。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同,有利于破除部分港人的偏见,促进香港人心回归。

 

充分发挥爱国爱港社团人才荟萃优势,积极支持德才兼备人士进入特区政府管治团队。爱国爱港社团要发挥自身人力资源优势,既要积极参与选举相关工作,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选出来,又要积极支持爱国爱港社团和政协委员中的优秀人才进入特区政府管治团队。

政协发言稿第4篇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地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坚定不移地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要坚定不移地向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看齐,结合政协工作实际,谋划好新一届政协工作,找准履职用力点,突出建言关键处,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加快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聚力打造“四个特色之城”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要按照省、市委部署要求,认真组织“讲看齐、见行动”、观念更新学习讨论,聚焦“一个树牢、三个看齐”、“学习《条例》《准则》”主题,深入开展研讨,深刻查摆整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着力解决认识上不够到位、思想上不够适应、观念上不够解放、行动上不够自觉的问题,以“讲看齐、见行动”为引领,在更新观念中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创新实践,不断把人民政协事业推向前进。

严守换届纪律,从严落实换届要求,是实现成功换届的根本保证。要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换届工作的各项部署,坚决执行“九个严禁、九个一律”的纪律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增强“四个意识”,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政协换届全过程,充分发挥政协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确保政协换届圆满成功。

政协发言稿第5篇

读公告时,我就在他身后两三米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今日在新中国首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是在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礼上宣布的……”60年前,李普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报道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很荣幸呀!可以说是三生有幸!”

“这是我,这是邓小平,这是、、吴玉章、……”在李老家里的小客厅,李老指点着墙上的放大照片,几乎语不停顿地一口气报上名来。“当时在前面读公告,”李老比划着,“我就站在他身后两三米远的地方,我等着要他的发言稿子。”

这张黑白照片是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拍的,当时作为特派记者的李普负责采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新华社的摄影记者侯波为他拍下这张珍贵的工作照送给了他。“照片上的人,现在恐怕就剩下我一个还在世。”李老微微仰着头说。60年前,他31岁。

陈老总感慨:能看到这个场面,三生有幸

李老微笑着说:“开国大典是下午3点正式开始,2点时大家到中南海怀仁堂,交代一遍流程,然后出发去天安门。典礼快开始时,我在会客室看到刘帅(元帅)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临近3点,第一个走上天安门城楼,他身后是朱老总。”

宣读公告时,李普赶快从后面挤到前排。“当年共产党员都穿中山装,就穿着黑色的呢子中山装;满城楼就只有美髯公张澜穿长衫。我穿一件灰色的粗布中山装,连领子都没有,还皱巴巴的。”李普的后面站着多位领导人,“也不讲谁前谁后,记者都可以随便走来走去。”

李老说,读公告时,他听到身后的感慨了一句,“陈老总的原话我记不得了,大意是:打了这么多年仗,能看到今天这个场面,三生有幸啊!”

惟一遗憾:光顾看现场,没有提问

在随后的阅兵仪式上,身着戎装的总司令走下天安门,坐吉普车检阅了部队,那时的部队都停留在天安门城楼东侧。等朱老总返回城楼时,部队行进到了天安门前:坦克、飞机、红色和白色战马,何等雄壮!

李老回忆说,群众游行队伍经过时,和天安门上的所有人都在微笑着招手。“开国大典的游行和后来国庆群众游行不一样――大标语、字牌、花环这些东西都没有,只有挥舞红旗喊口号。很多人激动得把手绢扔上了天。”

大典结束,李普赶回去写稿时已经是晚上9点以后。惟一让他遗憾的是,他当时光顾着看现场,没有提问,“其实有些开国元勋跟我非常熟。”

10月2日,这篇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消息刊登在《人民日报》的第一版。

公告上附有手写字条

读完公告,李普立刻上前索要那份公告。“当时公告那张纸多出一张纸条,是一份手写的56个委员的名单。一再嘱咐我说:‘你小心这张字条,千万不要弄丢了。照此发表,不要漏掉了。’”

原来,公告上最初只列出了8个人的姓名,即主席和6位副主席的名字,然后是“等56人为委员”。但张治中在上午的政协会上提出补全名单,以体现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当场表示赞同并手写了这些人的姓名,附在公告底端。

李老解释说,名单上的许多党外人士担任了新中国的重要职务:6位副主席中,有宋庆龄、李济深、张澜3位;56位委员中,有27位非共产党人,几乎占了一半。当时中国政坛上为争取民主自由而奋斗的知名人士,以及反对专制独裁统治的各方面各派的实力人物,几乎悉数纳入。1949年年初各路人士齐聚北平,可以想象这份附加名单的面世,在当时的国内国际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10月1日上午的政协会议上,11人发言稿各具特色

开国大典之前的10天,决定未来中国命运的政治协商会议在怀仁堂举行,李普也全程采访。在10月1日上午最后一次政协会议上,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1位领导人的发言稿。

领导的发言稿早就印发下来了,但李普还是等在一旁索要他们发言时拿的那份稿子,用来核对每一处字句的小改动。说:“我没有发言稿,只有公告给你。”也没有稿子,只有8行提纲写在两张白纸上。宋庆龄的文章写得最精彩,先用英文起草,然后再译成中文,“她的稿子有自己的特色,毫无八股气,生辣漂亮。我拿到她的手稿一看,有的字还注上了音,因为她不大会讲普通话,整篇都是用上海味道的普通话念的。”李老回忆说,那天11个人的发言中,老总的最短,只有大约5分钟。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非开国大典上所说

当年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句湖南口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给人印象深刻,大多数人随口就能接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事实上,在开国大典上并没有说过这后一句话。

政协发言稿第6篇

新世纪来临之际,人民政协报推出了以追踪上个世纪的人和事为内容的“春秋周刊”。人民政协报是全国政协的机关报。也就是说,它不是一张完全市场化的报纸,抢新闻,追踪社会热点,引发轰动效应,都不是它的长项。但这并不等于说,类似人民政协报这样的业内报纸就找不到看点,就无所作为了。“春秋周刊”恰恰是利用行业的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翻“旧”为“新”并赢得读者青睐的路子。

确定一个思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总理就给人民政协提出了一项当时的新任务――征集文史资料。他指出:“新的东西总是从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后直至今天,“文史”一直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政协文史资料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在于“三亲”(亲历、亲见、亲闻)。人民政协历来名人荟萃,各届委员中,都不乏大量的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经历者、参与者,他们的脑子里储存着数量丰富的对往事的记忆,当中不少尚不为一般读者所知。五十年来,人民政协所征集的文史资料数以亿字计,从而也积累成丰富的“文史”资源,这些资源涵盖到上世纪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除了在内容上“求真写实”之外,在选材与写法上则由作者自由选择,随意行文,较之板着面孔说话的“正史”,更具可读性;即使对于同一人物、同一事件的记述,常常也会杂糅多家、诸说并立;再加上作者应征写作时都早已过了“不惑”、“知天命”之年而步入花甲岁月,对人情世事的认识和感悟自然更加洒脱、透彻。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引发读者的兴致,使读者更好地辨别历史的真相,理清人事兴衰的来龙去脉,感受前辈名家的人格魅力。这对于我们办“春秋周刊”,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资源优势。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面貌、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今天的读者在阅读心态上也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人们在关注现实与未来的同时,怀旧和探究历史之谜的情结日趋加重,在图书报刊杂志的市场上,回顾和追溯前一个世纪的人和事的文字,占了相当的篇幅。它们的读者中,不仅包括经历过那些岁月的老年人,还包括为数相当多的中年人甚至年轻人。就“春秋周刊”而言,他们也是一批潜在的读者群。

政协的文史资源与读者怀旧和探究历史之谜的阅读心态相吻合,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契机――把往事写在新闻纸上,同样会出奇出新,产生“新闻”的效果,同样会吸引读者的眼球并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剩下的,就是我们如何把握住这个契机,让历史及历史人物在今天的读者眼前活起来。人民政协报从2001年起,适时地把原来每周一张的“文史”版扩充为每周四个版的“春秋周刊”,以“三亲”为办刊方向,兼顾真实性、生动性和揭密性。让旧闻出新,让故事出彩,这就是我们的办刊思路和努力去追求的目标。

直面名家

五年来,我一直担任“春秋周刊”中“朝花夕拾”版(以回顾文化界的人和事为主)的编辑,并每月为周刊一版头条做一次人物专访。回顾这些年的工作,可以用“挖掘”和“抢救”四个字来概括。

我们对“春秋周刊”的前景作了这样一番估计:即上世纪的人和事,凡曾显赫或轰动于一时者,差不多都被或多或少地披露过,这是一个事实;但是,20世纪是一个跌荡起伏,大事迭发,人物辈出的一百年。即使是被反复写过的人和事,也总会有某些侧面和吸引人的历史场景尚没有被触及,总会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尚待挖掘,这也是一个事实。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把这张报纸办出新意和特色,必须有独家的东西,必须有名家的东西,两者不可缺其一。而要做到这两点,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前面提到过,历届政协委员中名人荟萃。他们大多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卓有建树,也不乏重大历史事件的经历者、见证者。他们是我们办“春秋周刊”看得见够得着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充分开掘这些丰富的资源,是“春秋周刊”办好的关键所在。办刊之初,我们即向几十位全国政协委员发出了约稿函,很快就得到委员们的呼应,如周汝昌、吴冠中、傅庚辰、毕克官、舒乙、姜昆、资华筠、陈漱渝等各界名家,都提供了稿件。他们成为“春秋周刊”最早的一批作者,使周刊一开办就立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马上引起读者的关注。例如成名于50年代的舞蹈家资华筠是五至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她不仅经历过新中国建国以来文艺界许多具有政治和外交意义的重要演出活动,还与更多的各界名人有所交往,甚至结为知己,她又是演艺行当里不多见的具有作家资质的舞蹈家。了解到她的这些背景,我们决定开一个专栏,请她动笔撰稿,写她接触过的人物和她经历过的事情,至于题目,则随心所欲。资华筠欣然答允,她是一个很认真的作者,几乎每个选题在动笔前都与编辑沟通,谈她的创作思路;并尽量配合文字提供她珍藏的老照片。她笔下的人物不仅有文艺界同行,还有各路名人,这些人所共知的人物到了资华筠笔下,成了独家披露、她不写别人就无从知道的新看点,也成了“春秋周刊”的一道风景,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意义,很受读者欢迎。

对于一些高龄的、具有“抢救”价值的知名人士,我们除了直接向他们约稿,还通过采访形式披露他们经历过的又鲜为人知的事情。我采访过的周汝昌、舒芜、冯其庸、史超等人,年纪都在八十以上,又都在各自业内有过重要建树并曾身历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他们的谈人说事,既细致入微,又着眼于大处,将亲身经历和时代背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说的是历史,却新意叠出。使读者从中既能感受到时代变迁、历史沧桑,又能体味出前辈们的人格魅力。当中很多有价值的历史细节,知情者已寥寥,他们不说,后人恐怕也就无从知道,面临着“失传”的可能。因而对这些前辈的采访,“抢救”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打造”一支作者队伍

办好“春秋周刊”这样的报纸副刊,直接面对名家,无疑是关键所在。但相对每周四个整版的篇幅而言,名家撰稿所占的比例毕竟有限,不可能覆盖所有版面,还须在他们之外,刊发大量“非名人”的稿件。这类来稿一直接连不断,有“铺天盖地”之势,那么,如何去粗取精,打造一支过得硬的作者队伍,就成了我们办“春秋周刊”的另一个关键所在。

不少副刊编辑对自由来稿不大信任,因而也不大重视,有一搭无一搭,甚至连信封都不拆就扔进了废纸篓。“春秋周刊”创刊后,好评渐多,来稿也日益增多。我们在有目的地约稿的同时,本着大海里捞针的精神去主动发现作者,逐一拆阅自由来稿,不放过任何一个信封和任何一个邮件可能带来的收获。“春秋周刊”创刊不久,编辑部收到同一作者的两篇来稿,题为《“”初走访郭沫若》和《马寅初校长》。作者“”前毕业于北大中文系,长期在南方某地政协从事文史资料工作。这两篇来稿不仅内容为作者亲历亲见,而且文字细腻、清晰,郭沫若和马寅初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仿佛“活”在我们眼前。编完这两篇稿,我们断定作者还有很大的创作潜力,随即和作者联系,他表示还可以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写一批类似的回忆文章,后来我们以“追忆北大师容”为栏目,陆续请他写了十多个北大以及来北大讲学的著名教授、作家,如朱光潜、杨晦、王力、曹靖华、唐、冰心、曹禺等人。作者擅长于勾画名家的一举一动,并把这些细微举动置于大的时代背景的衬托下,具有相当强的可读性,很适合“春秋周刊”的“口味”。这些文章一经“春秋周刊”发表,往往广为转载,不胫而走。如今,不少自由来稿者都通过一两篇投稿,成了“春秋周刊”长期联系的作者。

寻找“知情者”,也是我们编“春秋周刊”的一个方向。知情,乃指知历史大事之内情,知名人逸事之隐情。社会上不乏此类潜在的作者:他们本人虽非名家,也未居显位,却因工作原因成为“知情者”,他们的价值就我们编刊而言,甚至不低于某些名家。如从中央统战部退下来的一位老同志,曾长期从事负责高层民主人士政治生活的工作,记了几十本工作日记,当中不乏有价值并有看点的素材。但因患眼疾,他无法动笔把这些素材整理成文,得悉这一情况后,我连续对他进行了十多次专访,后以“口述”的形式见报。

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不拘形式地不断地发现作者,引导作者,让作者围着“春秋周刊”的办刊宗旨转,渐渐打造成一支颇具规模的作者队伍。他们当中,既有各界名人,又有和各界名人打过交道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还有当代中国史的研究者;他们当中,既有我们从大量来稿中“挖”出来的,也有我们从其他报刊的作者队伍里“挖”过来的,还有我们主动“出击”,让很少动笔的“潜水”者经常出来“冒泡”的。

政协发言稿第7篇

一、重点工作又有新的探索

“政协论坛”作了新的探索。今年的“论坛”以社会热点为话题,紧密结合*实际,分《科教兴*人才为本》、《聚焦农民增收》、《解读光彩事业》和《话说黄梅戏》4个专题制作。4月启动,经过起草方案,邀请嘉宾,开协调会,座谈讨论内容,到起草提纲,脚本形成,外景拍摄,安排媒体刊播,直至通知委员、市县政协、有关部门、有关人员收听收看,前后用了7个月时间。特别是脚本的形成,我们加班加点,查阅了大量资料,赶写初稿,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为提高“论坛”质量,有的专题仅座谈、修改就进行了五、六次,甚至更多。6月,“论坛”摄制组赴湖北进行了考察学习。9月,处室人事变动,办公室仅剩1人,当时正处于外拍、专访和录制前的对接等工作繁重时期。综合处在工作同样紧张的情况下,抽调任吉梅同志帮助工作。10月底,“论坛”进行了电视现场录制。11月初,为报社、网站准备稿件。

今年的“政协论坛”,我们在嘉宾参与方式方面作了改革。减少了电视现场嘉宾人数,增加了场外嘉宾采访,使现场谈论更为集中、流畅,交流感更强,同时场外采访扩大了委员的参与面、增强了说服力和画面效果。报纸一改过去论文形式,首次采取记者采访形式,并以整版刊登,配以多幅照片,活跃和丰富了版面,强化了宣传效果。省电台今年提前全程介入,一改过去单纯念稿做法,同期声的大量运用,突出了电台的特点。11月中旬,“政协论坛”在省电视台、省电台、《*日报》、《江淮时报》、“*政协网站”上同时连续推出,反响好于往年。

政协工作江淮行在形式和内容上作了改进。一是中心更加突出,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采访。如蚌埠市政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淮北市政协参与招商引资,推动城市转型;亳州市政协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古文物保护等。二是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切入政协工作主题。如淮北市从中外合资企业雷森电子和独资企业城市广场等入手;亳州市从花戏楼和老子遗址保护等重点提案切入等。三是增加了室外和随机采访,强化了采访氛围,活跃了电视画面。四是扩大了宣传报道的时空。网站记者的加入,使“江淮行”在时空上得到了延伸。该项工作3月启动,5月进行,新华社*分社、省电视台等10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了采访,历时9天,先后对蚌埠、淮北、亳州和阜阳以及涡阳、界首政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采访。第三次“江淮行”系列报道在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日报》、省广播电台、省电视台、中安网和《江淮时报》等媒体先后推出,共发稿108篇(幅)。

二、全会宣传工作更加务实

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省政协组织新闻采访组第五次赴京采访。为使采访工作有条不紊,会前我们提前与委员联系、约访,同时为新闻记者采访提供良好的服务,做了充分的准备;会中,我们每天组织记者赴委员住地、会场和讨论现场进行采访。会议期间,4家新闻媒体刊播稿件(节目)116篇(条)、照片31幅同时,我们积极与全国政协有关部门和首都媒体联系,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改革报》和《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先后多次采访报道我省委员出席会议的情况。

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宣传报道工作更加充分,策划、组织、协调、服务更趋合理。一是宣传报道更加活跃。会前我们为新增加的“基层委员风采”、“重点工作综述”等参与策划、积极组稿、联系委员;会中我们为新的节(栏)目“关注民生”、“提案追踪”等积极联络、协调。二是新闻敏感性更加突出。如上午省领导对大会发言作出批示,中午我们就组织新闻单位及时采访有关委员,作了深度报道。

三、日常学习宣传再上台阶

一是宣传工作面扩大,无论是省政协日常宣传报道,还是

委员会的宣传报道,均多于往年;二是《*政协》增加了信息量,在原有栏目基础上,大大增加了“学习园地”、“委员风采”“市县政协”、“主席笔谈”和“工作研讨”的信息量。三是宣传橱窗提高了质量,内容更加多样,涉及到全国政协和省政协“两会”、共铸诚信、计划生育、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国庆和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等;版式有了新的变化,更加美观、醒目。

四、全年工作量超过往年

一年来,编辑、校对各类文稿100多万字,其中《*政

协》近90万字,起草“论坛”电视脚本、工作汇报、领导讲话、活动方案、送阅材料、交流材料和新闻稿件共40多篇;组织、安排日常宣传活动80多次,还组织了座谈会、协调会、“政协论坛”脚本讨论会,“论坛”外拍、对接、录制、审片,政协工作“江淮行”,全省学习贯彻政协章程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情况调研,宣传橱窗和工作调研等多项活动。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我们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宣传工作不够规范,“政协论坛”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研究解决。

20*年,我们计划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充分依托媒体,做好省政协九届三次、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和日常重要活动的新闻宣传工作。

2、继续开展“政协工作江淮行”新闻采访活动。“江淮行”

今年是第4年。该项工作自20*年开展以来,省主要新闻媒体已对全省14个市及部分县的政协工作,连续几年进行了阶段性的集中报道。今年将完成宣城、黄山、池州政协工作的新闻宣传任务,并根据工作需要,再次对铜陵市政协工作进行宣传。今年的“江淮行”将根据*南特点,紧紧围绕“861行动计划”,突出政协工作主题。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宣传报道的时空,“江淮行”新闻采访将于第一时间在*政协网站上。今年的“江淮行”2月下旬启动,5月中旬实施。

3、精心做好“政协论坛”工作。整体思路是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围绕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制作4集电视专题片。具体题目是《话说生态*》、《重振徽商雄风》、《网络发展与青少年保护》和《关注合肥科学城》(备选题目:《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同时,我们仍将在《*日报》、省电台、《*政协》、《江淮时报》和*政协网站上开辟专栏。该项工作于4月启动,10月在省主要媒体同时推出。

今年的“政协论坛”继续本着“委员说,说委员”的精神,在电视脚本,嘉宾语言上再下功夫,努力达到政治性、生动性、活泼性的统一。

4、尽力办好《*政协》和政协宣传橱窗,力求做到严肃和活泼的统一。

政协发言稿第8篇

一、编纂指导思想

《*年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存真求实、服务现实”的编纂原则,全面客观地记载*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弘扬胆剑精神、确保良好开局、致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基调,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城市辐射力、城乡统筹力、环境承载力、文化软实力、体制创新力、社会和谐力和党的执政力,在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和谐*进程中所取得的新变化、新成就和新经验,以及在发展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着重反映当年度事关全市的大事、新事、要事和特事,体现年度特点和*特色。

二、编纂原则

(一)确保质量。年鉴内容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关于出版物中的有关保密规定,符合资料丰富、选题精当、一事一条、要素齐全、条题准确、语言精炼、图文并茂、述有深度的要求,力避假、大、空语言。概况条目一定要言之有物,充分以事例、数据、成绩说话,真正起到高度归纳、提纲挈领目的。

(二)真实科学。年鉴具有存史价值,所记内容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必须保证入刊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各撰稿单位所提供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客观地反映本部门(行业)年度重点工作和工作特色。所记条目按事物发生的时间排序,内容全面,真实可靠,具有资料性、年度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三)条题规范。年鉴条目标题要以事实为依据,主题词准确鲜明,措词具体实在,做到个性突出、文字精炼、方便检索。

(四)讲究效率。年鉴编纂工作量大,涉及单位众多,且时效性强。如有个别单位延误稿件上报时限,将会影响整个编纂出版进度。望各供稿单位要切实增强效率意识和协作观念,按照文件规定的时限上报撰写稿件人员名单和报送稿件、配文图照及软盘。

(五)图文并茂。照片、示意图和表格作为年鉴条目的附属资料,具有形象性、便览性和参考性的特点和作用,是条目资料内容的补充和扩大。各供稿单位在撰写文字稿的基础上,同时要采用示意图、表格和图照等方式,以丰富条目内容,增加年鉴信息量。

为大力宣传全市*年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包括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充分展示*著名品牌和名、优、新、特产品,积极宣扬重点企业、知名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需征编部分涉及上述先进单位的宣传彩页资料,望各主管部门与基层单位予以大力支持和配合。

三、编纂体例

(一)范围。以*市*年行政区域为界,侧重市本级,兼顾县(市、区),按事物分类作城乡一体记载。

(二)时限。自*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三)体例。年鉴体例为条目体,一事一条,以说明文体如实记载,要求简明扼要、文风朴实、要素齐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

(四)数据。年鉴中所用数据,要与向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一致,统计部门没有的,则以职能部门提供为准。职能部门在提供数据时,要做到总数据与分数据之和相等,同一数据前后要一致。

四、编纂步骤和要求

(一)编纂步骤。

搜集资料,撰写条目。各单位按本意见附件1所明确的分工承写任务,于*年3月15日前将分管领导和撰稿人员名单报送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志办),4月20日前报送经领导签发并盖章的稿件审核表、文字稿、软盘和配文照片。各单位所报文字稿请采用Word系统,照片请用扩印件,以确保出版印刷质量。

编纂修改,排版校对。6月底前完成编辑、分纂和总纂,8月底前完成排版和四次校对。同时报市地方志编委会有关领导和出版社审稿。

送审定稿,印刷出版。9月底前完成对送审稿的修改,并报市政府领导批准,10月底前付印出版。

(二)编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