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20 22:45:34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第1篇

每一个营业员在上岗前,似乎都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就是将商品推销给顾客。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那这就是一种职业错位。因为你是将顾客当作对手来征服的,因此微笑和友善常带有某种欺骗性,只是服务达不到至善至美的程度。我们可以把营业员的职业错位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第一种错位定货员

定货员的显著特征是守株待兔,不主动宣传商品。表现是营业员排列整齐的呆立在柜台或货架旁,面无表情,似模特一般。这种服务方式貌似规范,其实是冷漠和僵化,难以激发顾客的购买兴趣。同时也会给顾客造成客少人稀的印象。定货员已无法适应商品及品牌多样化的市场了,越来越多的顾客走进市场或商店时并被有决定要买哪种特定商品,而是进行观察比较后在作决定。显然营业员消极等待是远远不够的。

由一个生产家庭美容仪的公司,在商场派了自己的促销员,上柜台进行促销。一个星期的时间没卖出一台,于是这个促销员向经理建议换一个商场。经理没有马上接受建议,并于第二天亲自到这家商场视察,见到的是本公司的促销员象木头一样的呆立在柜台旁,没有任何表情与动作。次日,促销员接到了被辞退的通知。他不解其意,找到经理问:“为什么要辞退我?”“会钓鱼吗?”经理没答话,却题了个问题。“会,把诱饵挂在鱼钩上下到水里,鱼漂一下沉,马上甩杆。”经理启发道:“促销如同钓鱼,不妨诱饵,如何吸引顾客购买?顾客如何注意你的商品呢?“这位促销员恍然大悟,要求继续试用一星期。

(二)第二种错位推销员

那家美容公司的促销员在第二个星期变得异常活跃,他从柜台内走到柜台外,逢人便讲家庭美容仪的好处,当顾客犹豫或离去时,他仍紧追不舍,喋喋不休:“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此法还算灵验,终于卖出了一台美容仪。但是,他发现:路过它柜台的顾客越来越少,明显的感觉到有人在故意躲着他。他茫然的又去请教经理。经理还是那句话:“会钓鱼吗?”促销员的回答同上次一样。经理又问:“给鱼上钩是需要主意些什么?”“不露钩”“不错。连鱼都懂得躲避露尖的鱼钩,何况人呢!”这位经理的比喻虽然不当,但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钓鱼时,鱼钩诱饵稍有脱落,露出金属尖,便不会再有鱼咬钩,尽管他们可能还在鱼钩周围游来游去。营业员的促销活动也如此。向顾客推销商品的意图过于明显和急迫,甚至强拉硬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调查显示:95%以上的人对过分热情的营业员表示反感;在“假如有两个营业员,一个过分热情,一个冷淡,你去那个柜台购物”的问题下,竟然有大多数的顾客选择了“冷淡”的营业员。

这位促销员把自己视为一名推销员,推销员的特征,是将商品推向顾客,带有强制购买的味道。这样做,使顾客自由选购的行为受到干扰,使顾客大有失去自我之感。

生物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投入开水重,青蛙会猛然跃出;但是,同样是这只青蛙,若先置于冷水中,慢慢加温,青蛙会毫无戒备的在水里游弋,直至最终被烫死。顾客不是鱼,也不是青蛙,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不喜欢被人强制。

没一个营业员必须牢牢记住:商店不是集贸市场,我不是推销员。

(三)第三种错位售货员

第三个星期,那家美容仪厂的促销员变得聪明起来,在促销活动中有咄咄逼人变为井然有序,它不是盲目的向每一个过往的顾客进行喋喋不休的宣讲,而是自己在柜台前进行美容仪的演示,并通过观察来选择那些对美容易感兴趣的顾客。这一周卖掉了三台,其中有一天由于断货,一台质量不太好的样品经过他热情的推销也卖出去了。他非常兴奋与冲动,倒麦当劳餐厅奖励了自己一番。

然而,在每周一次的市场部例会上,他又受到了一次冲击。由一家同他所在环境大体相同的商场,一周卖了20台。他十分惊奇和不解。会后他问那位促销员:“您怎么能卖那么多台,介绍少绍经验。”那位小姐微笑着说了一句话:“因为我不是售货员”明明是售货员,为什么却说自己不是售货员呢?

按照我们传统的理解,售货员的职责就是卖货,即把商品卖给顾客,回收相应的货款。他们追逐的目标是最大量的把商品尽快的卖给顾客,关注的核心是柜台前的顾客的行为。实际上,售货员与推销员二者都是以销售为核心的,他们强调的是商品时被“卖出去的”,而不是被顾客“买去的”。

(四)营业员的职业定位导购员

导购员与售货员相比,有两大不同:一是市场观念发生变化,而是职责内容焕然一新。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第2篇

关键词:政府;公共服务;市场营销;营销理念

一、市场营销基本理论

在现代的市场营销的定义为:致力于交换过程中,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人类活动。[1]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业蓬勃发展,随之带来的就是服务经济的到来,由此现代营销就延伸出服务营销。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而政府公共服务营销就是指政府及其职能管理部门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做到以公民需求为导向,借用企业营销的理念、方式、方法,提供令社会大众满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二、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引入营销理念的必要性

公共行政的精髓就公共行政而言,最重要的并且最有价值的就是为公民服务以增进共同的利益。虽然公共行政不同于企业的以利润为目的或个人以追求个体价值实现,但政府的行政价值观所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法制民主、公平效率和平等竞争与营销观念强调的顾客利益、平等交换、竞争有序等基本是一致的。[2]政府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缺少竞争意识,导致出现低效和浪费的现象。所以,要运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和原则进行政府管理的改革,即由经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因为营销讲求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而通过市场营销调查、细分、定位、促销等是提供适销对路服务产品的有效途径。并且营销还可以帮助政府塑造良好的形象,让民众更加信赖政府,对政府更加满意。

现代政府必须引入市场营销理念,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争取更多公众的支持,这样政府才能确保目标的实现。市场营销是以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满足为最终目标,目的是产品价值和顾客价值都得以实现。政府利用营销的方法、策略等去满足人民公众的需求,实现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政府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公众就是营销过程中的“顾客”或“消费者”。以顾客为导向更可以强化政府或公共部门的公共责任,使公共行为更加符合公共利益和公众需求。通过营销理念和方法的运用,可以加强政府的顾客意识、服务意识、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形象意识。

提供给公众好的服务和令公众满意是政府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体现。而营销的本质就是服务,所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该也必须引入营销。[3]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是必然的改革趋势,政府必须积极探索并实施性质有效的公共服务营销策略,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目标。

三、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引入营销理念的可行性

政府进行公共服务营销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推动政府加快改革,使之成为服务型、有形象的政府,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引入营销的理念和方法是当今大环境下的最佳选择。

首先,营销理念引入政府公共服务中得到理论支持。由西方源起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西方各国行政改革都将政府“掌舵”和“划桨”的角色区分开,并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纲领。[4]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存在普遍的失灵和腐败,主张通过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界定来解决。公共选择理论最突出的一点是主张竞争和优选,这是官僚制政府改革和在公共领域里引入市场机制的最重要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c公共选择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都主张尊崇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中的普遍选择,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也必须以此为取向。所以从理论方面上就直接鼓励和推动着政府公共服务的营销行为。

其次,营销理念引入政府公共服务中得到实践的验证。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非营利组织营销时代已经到来,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及竞争的加剧,也要求其必须引入市场营销理念,掌握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政府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的社会政治组织,必须以谋求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为出发点和归宿,其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社会民众,政府存在的意义在于研究、发现和了解公众顾客的需求和欲望,并以公共服务的方式将足够的公共产品传递给公众,有效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5]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引入营销理念可以树立公众就是顾客的观念,确立“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价值观,真正地“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同时也可以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更加有针对性,这样直接可以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更有利的还有可以提升政府自身的形象,建设让更多公众拥护的政府形象。但也要确保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的高效率和人性化。

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中引入营销理念是时展的需要和政府自身发展改革的需要,并且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经验。我国政府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运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和原则进行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构建新型的政府公共服务营销的模式。所以从实践上,我国政府开展公共服务营销,建立一种新形势下的政府公共服务营销模式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九版)[M].王永贵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曾保根.我国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论依据和动因探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01):36-38.

[3]桑助来.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4]金正帅.当代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取向及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01):118-120.

[5]卿惠.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04):28-29.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 趋势 个性化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科技技术不断进步,知识经济爆炸和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扩大,人类社会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传统社会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促使未来市场营销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本文以为,二十一世纪市场营销将主要向四个发展方向发展。

一、个性化营销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收入的不断增长,消费者对产品提出了越来越个性化的要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不断分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规模化生产不再适合现代市场需求。因此,企业要提高营销效率,必须要瞄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来创新产品设计方式。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和工具的推动下,企业获取消费者消费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企业可以利用各种便捷的信息工具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动态,有针对性的调整产品设计方案。同时,现代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采用,也降低了企业生产小批量产品的平均成本,这为企业向一小部分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从当前来看,市场个性化需求规模相对较少,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个性化消费市场规模将会快速扩大。企业也必然要针对个性化营销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服务营销

1996年,美国服务部门产值占比高达75%,80%以上是社会岗位都有服务业创造。从中可以看出,服务业占据了美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许多发达国家,服务业不再是次要的辅助部门,而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且,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对商品的附加服务要求日益提高,即使是最普通的商品也要强调服务体验。从营销角度来看,未来商品营销必然是服务营销,在产品品质高度趋同的前提下,只有重视服务质量提升,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能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消费者也会越来越重视产品服务质量,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消费市场必然会朝着服务营销方向发展。而且,未来服务营销也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对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未来消费者不再满足低层次生理需求服务水平,而是寻求心理满足的服务。这必然会提升未来服务中的科技和知识含量,不断促使社会总体服务水平提高。

其次,服务营销的范围不断拓宽。未来服务营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服务行业,而是具备了更深更广的内容和内涵,逐渐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例如咨询服务、决策服务、文化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等。换言之,未来服务营销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服务观念,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最后,服务业竞争将会日益激烈化、国际化。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服务业的竞争将会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发生,服务业的竞争将会具备明显的国际化特点。

三、网上营销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交易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有专家估计,预计2015年,全球网络交易总额将会突破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网络营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它的兴起将对传统营销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

一方面,网上营销将会颠覆传统的营销模式。传统营销模式中,营销活动主要通过各级分销商和经销商来完成。但是网上交易和营销活动的兴起,许多交易可以在网络上直接完成,这可以大大降低厂商营销对分销商的依赖度。因此,传统的营销网络将会逐渐萎缩。

另一方面,网上营销会摒弃传统的营销方式和手段。传统营销活动主要借助广告投放、宣讲会、推介会、展销会等手段来推销产品。而随着网络营销的兴起,传统的产品推销方式将会逐渐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借助互联网快捷的信息传播功能,企业可以随心所欲的将产品信息传达到消费者手中。另外,传统的人员推销模式内容也会发生深刻变化,营销人员工作重心逐渐向维护客户关系上。

值得一提的是,网上营销模式并非是百分百完美的,它也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例如产品信息真实性、交易信用、虚假好评等,这些都会影响网上营销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以及社会信用水平的提升,这些问题将不会是影响网上营销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社会营销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复杂和激化。社会变革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化解社会危机和冲突的主要方式。上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市场营销学理论和方法,为世界各国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即尝试将营销学思想理念和现代科技手段来推动社会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营销应用而生。

今天,社会营销方法和理论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管理和变革当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利用市场调查、消费群体细分、产品测试、客户体验等方式和理论,社会营销不断帮助企业提升销售业绩。例如,全球艾滋病预防工作就借助了大众传播工具;在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计划生育运动中也采用了社会营销分配渠道理论,将避孕药物和工具推广和普及到更多的人群手中。我们相信,社会营销将会在新世纪里焕发更加光彩夺目的光芒,为商业社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五、结束语

未来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主导发展的时代,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市场营销也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必须要跟紧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手段和方式,使其符合未来市场营销要求,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长期生存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冯之浚主编.《知识经济与中国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5月.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在新形势下,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缺乏必要的适应性与生命力。本文即阐迷了在营建现代图书馆的全新变革中,引入图书馆营梢观念的重要性,并鱿图书馆营铭现念进行了详细分析。

1建立图书馆营销观念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经济这种以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及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工业经济,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已支配了物质产品的生产而居于主导地位,脑力劳动也已上升为人类劳动的主要形式。而这当中,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尤为值得关注。如今,信息被视为与能源和材料并重的人类社会三大支柱之一,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个全球信息产业化的浪潮正迅猛掀起。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在中国加人wto的大背景下,图情事业如中国的其它行业一样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在今年的“两会”中,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被捉上议程,许多地方正着手进行试点,改革已势在必行。

    就在众多现代图书馆巫待全新变革的呼声中,图书馆传统的单一的借阅服务模式缺乏必要的适应性与生命力,这一观点已在图书馆界达成了普遍共识(尽管其它许多问题尚在广泛的争论与研讨中)。国内大部分图书馆都在深层地实践与体验着变革,包括有观念的转变、结构的调整、制度的更新、服务的拓展等各个方面。其中又以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它影响并指导着其他各项改革措施的正确发展与顺利进行。引入图书馆营销观念恰是这一变革时期的产物,虽然这一观念还未被正式采用,但目前已有许多图书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并且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2营销的概念

    学科“marketing’,有许多中文译名,常见的有“市场学,、“行销学”等,而现在通用的“营销学”译法则较为贴切,因为“营”有计划、组织、协调、决策等活动的含义,而“销”则是上市、发售、推广等意思,突出了“营”与“销”,较完备地包含了“marketing”一词的主要活动。除了多种译名之外,对于营销的定义也有很多种解释,如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的定义:营销是研究引导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和使用者所进行的一切组织活动。而在众多定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解释:营销是个人或组织通过创造并同他人或组织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正是这样一门上世纪发源于美国的很“接近实务”的新型学科,近一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和传播,影响深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传人我国,立即引发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对此的热情与关注,究其原因还在于它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需要。

    营销一词的含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从最初的等同于推销、销售,到当代丰富的内涵,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和营销活动的日益发展而不断更新完善的。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思想:如“战略营销”、“全球营销”,以及1986年后提出和重点强调的“大市场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和“服务营销”等概念。只要是经过验证的有价值的新概念,都将增进人们对现象的理解,提高预测和控制的能力。如今不仅是发达国家把营销理论奉为“一种核心思维方式”,发展中国家也在“为我所用”;不仅工商企业等营利组织热衷体验,非营利组织也在深人研究实践。

3引入图书馆营销观念的意义

3.1图书馆营销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对于图书馆营销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较为准确的定义,这与图书馆营销观念还处于萌芽状态不无关系。但基于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图书馆营销进行了客观地描述与归纳。这些对图书馆营销概念的概括较为集中在“两个营销”上,即信息营销与服务营销。当然,这“两个营销”的描述还只限于对现象的归纳,并没有图书馆营销实质的体现,作为定义来说它所包含的面还太窄且缺乏能动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也是创造真理的必由之路。在实践中归结定义,其实也是在实践结果上探讨得失的过程,因此,当下我们任何的简单描述与归纳都是不无意义的。应该说在引人图书馆营销观念并且牢固树立后,便能形成一个较为准确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并且一如营销概念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与充实新的内容。

   与图书馆营销概念的模糊与不确定相比较,图书馆营销涉及的基本内容还是较为清晰与准确的。国外图书馆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把图书馆当作一个企业来运作。虽然这一说法不够确切,当中还涉及到公益与效益等方面的矛盾,但就图书馆营销的具体操作来看,其基本内容便能与企业的市场营销一一比照,因此也就显得相对明朗。具体有以下4方面:第一,市场分析。包括对市场环境及需要行为的分析,也就是研究分析目前图书馆营销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的总体环境以及组织内部、读者、出版业、图书馆界等方面的个体环境。其中重点应该是分析读者需求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第二,市场策略。包括市场竟争策略与目标市场营销。一旦进人了市场就参与了市场竞争,因此分析竟争者并选择适当的竟争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营销并非以盈利为惟一目的,单就价格竞争这一点而言,还是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另外对目标市场的研究有助于市场细分,从而对图书馆营销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应该说任何一个组织都无法满足整个市场的需要,那么准确的市场细分与定位,便可将营销活动集中在图书馆认为最有可能为之服务的用户之上,从而可更好地把握营销机会,为目标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与服务,同时在价格、渠道、广告等方面也可做到更具针对性。第三,市场营销组织的规划与执行。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和销售促进这四方面策略的制定与执行。这里的产品,实质分为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图书馆除了提供传统的图书、报刊,还在生产和开发二、三次文献信息资源及零次情报等,这些都属于有形产品,而无形产品就是图书馆的服务和形象。众所周知,对一个组织来说,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服务理念的重要性甚至完全超过了有形产品的生产与开发。第四,营销控制管理。包括对市场营销执行过程的反馈、调整与修正。就目前情况来看,图书馆在反馈这一环节上做得较好,而由于体制结构因素,调整与修正方面则未能做到及时跟进。(以上只略及一二,关于图书馆营销的具体原则与策略运用等将另外撰文详述。

3.2信息营销是图书馆营销的第一选择

    信息营销在图书馆变革的实践中被如此广泛地采用,而且成为图书馆改革创新、走市场化道路的首选方式,是有其必然性的。关于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与信息的倍受重视是一个原因,而图书馆在此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却是至关重要的,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的“质”与“量”上。首先,作为主要职能之一,图书馆保存着人类社会最完整最丰富的文献资源,长期积淀并不断扩充,加之通过成立中心图书馆等方式大大增强了馆际合作力量,其拥有文献资源的完备性及系统性是其它信息服务机构所无法比拟的。伴随着现代图书馆在计算机技术、书目数据库及虚拟图书馆等方面的成熟开发与深度应用,便构成了信息营销中信息资源“量”的优势。其次,也正是由于长期的积淀,图书馆拥有一个其中不乏高素质人才的稳定且富有经验的专业群体,他们在多年的实践与创新中形成了一套文献加工储存和信息提取整序的科学方法。信息来源广泛、检索途径多样、查寻手段齐全、数据标准规范这些图书馆长期以来在社会中形成的良好信誉与形象,客观上也是信息资源“质”的优势的反映,相对于经营时间较短的其它信息服务机构而言,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对比优势,存在的不足则更为明显,因为它直接造成了不利的结果。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信息产业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面对竞争对手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与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图书馆显然缺乏对竞争的准备。没有或较少市场营销的观念,直接导致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结果。另外还有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面前,随着事物不断地发展,原先拥有的优势也会逐渐转化、甚而丧失。由于信息产业的空前发展、各类信息机构的纷纷涌现、激烈竞争环境的业已形成,造成了社会信息总量的急剧增加、信息时效的不断缩短、相当程度的信息过剩,更加之当今网络时代的开放性,使得图书馆在信息营销中信息资源“质、量”的优势正在慢慢消失。

    如何扬长避短,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引人图书馆营销观念。文化事业有其意识形态属性,也兼有产业属性。图书馆不仅可以起到信息中介的作用,还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能力且应该进人信息市场。信息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的组成部分,而营销观念又是现代市场的灵魂核心,因此图书馆应引人营销观念,并以此指导信息营销工作。

3.3服务营销是图书馆营梢的立足之本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第5篇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活动所占比重的提升,将服务营销从市场营销中独立出来加以专门研究成为必要。服务营销学既是从市场营销学中衍生出来,也是对市场营销学的拓展。服务营销学对服务营销行为的专门研究是新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必将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理论依据。

一、知识经济是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用于经济,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突出表现为以下特征:

·知识成为主导资本;

·信息成为重要资源

·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

·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和基础;

·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资产投入无形化、资源环境良性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一方面促进世界新时代的到来,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知识化取代工业化;另一方面促使全球面临新的国际分工。知识经济发达国家将成为“头脑国家”,而知识经济发展滞后者将沦为“躯干国家”,听“头脑国家”驱使。知识经济发展直接的变化即促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据世界银行1998年发表的《知识促进发展》的报告报道,发达国家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的产值已占GDP的50%,其中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占25%。在新的世纪,以知识为主导的服务业的发展将以锐不可挡的乘数发展态势迅速成为GDP的主要份额。

知识经济将以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势如破竹地改造传统经济,包括传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都将从方式到结构上发生改变,形成新的适应新时代的服务业;另一方面将催动新的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知识经济时代无疑是服务业大发展并成为经济主导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为服务芝销迅猛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知识经济时代将催动以下服务业大发展:

·信息产业。随着信息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主要载体和基础,信息的硬件、软件的发展将以突飞猛进的态势进行。不仅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各国、日本会有更大的作为,而且发展中国家也会有一些国家迎头赴上。例如,印度1997年软件产业的规模已达27.5亿美元,其中出口17.5亿美元,其出口覆盖率分别为:美国占59%、欧盟占22%、日本占4%,东南亚占5%,澳洲占20%。印度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引起美国软件业大擘比尔·盖茨的惊叹:下一个软件大国,除美国外将是印度。

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一系列的经济革命,如购销方式将无纸化、电子化发展;库存管理将在追求零库存的条件下实行信息控制;生产工艺和控制手段将成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保证;企业决策向程序化、规范化、智能化发展;人事管理将依据客观标准进行数据控制等等。

·咨询服务业。各种生产、流通、技术、法律、环保、卫生等涉及广泛领域的咨询业将得到全面发展。

·调研策划业。各类市场调研、分析,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组织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信息、知识的需求而相继得到发展成为服务中颇富活力的力量。

·旅游服务业。随着知识经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用于国内与国际旅游的需求将会与日俱增,以适应这种需求而兴起的旅游业将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各国GDP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行业。

·科技教育保健业。各个领域的科技开发将出现强劲发展态势,尤其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海洋工程等领域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与科技领域发展的需要相匹配,教育将以产业发展的态势进行快车道。医疗、卫生、全民保健服务业的发展也会开创新的天地。

·环保服务业。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世界各国重视并加强投入环保服务业。治“三废”、防污、处理垃圾、绿化美化、市政管理、资源开发控制、空气监测、防灾减灾等领域将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获得全面发展。

从以上诸方面可以看出,知识经济时代是服务业大发展并上升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时代。服务业的发展呼唤服务营销学在更广泛的领域和行业发挥巨大功能作用。

二、知识经济促进服务营销学的发展

服务营销学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1996年,美国拉斯摩(JohnRathmall)教授首次对无形服务同有形实体产品进行区分,提出要以非传统的方法研究服务的市场营销问题。1974年由拉斯摩所著的第一本论述服务市场营销的专著面世,标志着服务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在该著作中,作者明确指出仅把市场营销学的概念、模型、技巧应用于服务领域是行不通的,而必须建立服务导向的理论架构。视服务营销学为市场营销学的衍生还不够,必须认清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之间存在着某种质的区别才使服务营销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在服务营销学的形成中,北欧以格隆鲁斯(ChristopherGronroos)和赫斯基(jamesHeskett)为代表的诺迪克学派(NordicSchool)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他们有关服务质量理论及服务营销管理理论成为服务营销学的重要理论支柱。

服务营销学的兴起缘于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日益成为焦点的事实。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或称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扩大,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的直接结果必然导致服务业的强劲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成为企业竞争焦点的局面。具体而言,服务业的发展与下述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服务业扩展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一方面推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另一方面孳生出许多新型的服务业。例如,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讯服务等行业提供了物质和运作手段,从而促成新的服务行业的产业。

2。社会分工和生产专门化使服务业独立于第一、第三产业之外。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及行业的专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流通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通讯服务业、交通服务业等行业相继独立成为第三产业,并日渐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特色且具有一定比例的新的产业群,即服务业群。

3.市场环境的变化推动新型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企业为使自己抢占竞争的有利地位,扩大市场占有率,往往在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工程(或产品)设计、管理创新、企业形象、广告促销、市场调研、营销网络等方面进行全面开发,为了适应企业的需要,以专业服务为特色的工程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经纪公司等新型服务行业便应运而生了。

4.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要求将愈来愈迫切,人们不仅要求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而且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为突出,这样,音像、电视、多媒体等文化娱乐服务业、美容、按摩、健美等保健服务业,外卖、送货、家政等生活服务业,以及各种维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己任的环保监测、保护、处理服务业也会越来越壮大。

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使然。在前工业社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农业等第一产业的发展得以发展;在工业化社会阶段,建筑业、冶金、机械、石化、纺织、电子等第二产业的各种行业得到全面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是面对社会各层面的相互沟通的人际关系为主要矛盾的社会,服务业的异军突起是新时代的需要。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活动的日渐突出决定中国导入服务营销学的必要。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历了由忽视甚至限制服务业发展到在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转变,进入9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以10.5%的速度递增,服务业也由50年代占国民经济总值比重的28.6%上升到1998年的32.8%。

同时,企业在进行有形产品营销时,服务已成为销售的重要手段,成为企业间进行市场竞争的焦点,并日益成为产品市场竞争的主角。企业营销及市场竞争不仅需要市场营销学作为理论基础,而且需要服务营销学作为行动指导。中国服务营销学的兴起和广泛传播将是继市场营销学的蓬勃发展之后掀起的又一个高潮。

服务营销学脱蜕于市场营销学之后,在自己的空间得以茁壮发展。科特勒曾指出,服务代表了未来市场营销管理和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不少学者敏锐地指出服务营销学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市场营销领域的服务革命。在欧美地区,服务营销学正蓬勃地发展起来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服务营销学的发展大致上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60年代-70年代);服务营销学的脱胎阶段

这一阶段是服务营销学刚从市场学中脱胎而出的时期。这一阶段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服务与有形实物产品的异同;

·服务的特征;

·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研究角度的差异。

第二阶段(80年代初——中期):服务营销的理论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探讨服务的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尤其集中于消费者对服务的特质、优缺点及潜在的购买风险的评估。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主要是:

·顾客的评估服务如何有别于评估有形产品;

·如何依据服务的特征将服务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可感知性与不可感知性差异序列理论;

·顾客卷入服务生产过程的高卷入与低卷入模式;

·服务营销学如何跳出传统的市场营销学的范畴而采取新的营销手段等。

在这一阶段,美国阿利桑那州州立大学成立了“第一跨州服务营销学研究中心”,标志着对服务营销理论探索的深入。

第三阶段(80年代后期——):理论突破及实践阶段

这一阶段,市场营销学者们在第二阶段取得对服务的基本特征的共识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传统的4P组织不够用来推广服务的情况下,究竟要增加哪些新的组合变量的问题。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为:

·服务营销应包括7种变量组合,即在传统的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组合之外,还要增加“人”、“服务过程”和“有形展示”3个变量,从而形成7P组合;版权所有

·由“人‘(包括顾客和企业员工)在推广服务以及生产服务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并由此衍生出两大领域的研究,即关系营销和服务系统设计;

·服务质量的新解释,确认服务质量由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组成,前者指服务的硬件要素,后者指服务的软件要素。服务质量的标准可以可靠性、应对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为据;

·提出了服务接触的系列观点,包括服务员工与顾客相互之间沟通时的行为及心理变化,服务接触对整顿服务感受的影响,如何利用服务员工及顾客双方的“控制欲”、“角色”和对投入服务生产过程的期望等因素来提高服务质量问题。

·从对7P研究的深化,到强调加强跨学科的研究的至关重要,服务营销学强调从人事管理学、生产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领域观察、分析和理解服务行业中所存在的各种市场关系;

·特殊的服务营销问题,如服务价格理论如何测定、服务的国际化营销战略、资讯技术对服务的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过程的影响等。

服务营销学的发展过程也是服务营销学跨地域、跨国界的传播过程。

中国有条件、有必要推进服务营销学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中国推广服务营销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于:

1.中国服务业亟待加快发展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平均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如前所述中国只占32.8%,差距较大,发展空间较大,有必要通过服务营销的传播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2.中国劳力的富余刀切需要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发展服务业则是投入小、见效快的最有利的途径。中国目前在服务业领域就业的人数相对滞后,只为20%左右,而发达国家服务业从业人数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60%,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中国发展服务营销学对于推动服务业领域就业人数的增加也会起推动作用。

3.传统服务业亟待进行改革,新型服务业则需要新的理论武装,发展服务营销学是新旧服务行业发展的共同需要。服务业的行当范围广阔,涉及的领域众多,对于这些千姿百态的服务行业的除旧布新亟需要理论指导,中国在新世纪全面推进服务营销学是为适时。

中国推广服务营销学的条件也业已成熟,这些条件是:

1.中国自20世纪中期导入市场营销学后,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这支队伍活跃在大专院校和企业营销活动的第一线,不仅充实和丰富了市场营销理论,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他们熟悉市场、熟悉产业、熟悉企业,既懂经济,又懂管理,这对于理性地接受、传播、发展服务营销学具有组织基础和理论保证;

2.中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视服务业的规范管理并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发展,为中国服务营销学的扎根奠定了基础。国务院在1985年即批准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对中国三大产业作出了与国际通行的分类法进行分类的决定。按照新的分类法,将中国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分成三大产业,第一产业指农业(含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含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和煤气、建筑业);第三产业则是指除了上述各业外的其他产业。中国政府对第三产业的界定与服务业的内涵完全一致,可以说服务业即第三产业。中国政府对服务业的规范管理是推广服务营销的基本保证。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在199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全会明确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缓解资金、资源供求矛盾和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益,促进市场的发育。”党和国家对发展服务业的高度重视为服务营销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服务业自身成长、发展以及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使服务业产生了理论渴求感,广大服务业的迫切期待为服务营销学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博大的空间。我国服务业不仅面对国内同行业的竞争,而且面对国际强大的服务业的严峻挑战,服务业亟需战斗的思想武器和竞争手段,服务营销学可说是具有雪中送炭之功。

三、服务营销的理论与实践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之一

知识经济时代是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服务营销的理论和实践是必然突破疆域国界的限制,成为具有跨国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学科。服务营销既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待业,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是各国经济的互相渗透、互相依存,其中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是重要的表现,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的发展尤为突出。1997年,国际贸易总额达11万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35%。在国际贸易中,国际服务贸易以超常态势增长。1970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仅710亿美元,而到1996年即高达12600亿美元,增长16.8倍,平均年增长11.7%,远远高于国际货物出口增长速度。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20世纪70-80年代占1/5,90年代则增至1/4。近三十年来,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服务业产值所占的比重超过50%以上,其中美国服务业的产值是GDP中的比重已高达75%左右,这意味着国民财富的创造主要依赖于服务业。

经济全球化还表现为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形成。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业也是服务业的支柱行业。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量达500-600万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由80年代中期每年约770亿美元,到1996年增加到3000亿美元。金融交易量和投资额的猛增,反映了全球金融服务业的长足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金融国际化的过程。由于股票、期货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的大量出现,尤其是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问世,使得货币的面值额迅速膨胀,虚拟成分倍增,这样的状况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或变动性,为适应这一时代特性的要求,各种金融服务大量地应运而生。其中,不仅有金融自身运行的各种服务,还有如何使货币增值的服务,更有规避金融风险的服务;不仅有金融信息服务,还有金融法规服务,更要有金融传输机制、传送手段的服务和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和训练。金融服务业不仅自身得以发展而且带动和促进其他相关服务业如电脑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的繁荣。

经济全球化也包容信息全球化的内涵。信息全球化使高新科技成为变革经济结构的动力,导致4.4万个国际企业的出现,导致只掌握关键技术、工艺设计、品牌及销售渠道,而把生产委托给关联企业去做的虚拟企业的出现。国际企业和虚拟企业的出现,使服务营销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服务营销不仅要面对顾客,而且要提供面对内部要支机构和广大员工的服务营销管理。

经济全球化促使制造业的国际营销网络的形成,国际营销网络的完善需要服务营销。营销网络完善人的过程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营销信息交流、推动适销对路的商品开发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伴生服务需求,服务营销活动将贯穿营销网络完善化的始终。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服务营销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发展,反过来服务营销兴盛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服务营销学将以它科学的、系统的、完备的营销管理理论指导服务业的营销活动实践,从而推动服务业由传统向现代、由国内向国际、自由发向自觉地发展。为服务业企业的成长和国际化进程,为服务业的营销活动和商品营销中的服务提供充分的、明确的理论依据。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组织间营销  营销战略

一、引言

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带动着服务经济的全球化和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从全球经济结构看,表现为由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依托的发展态势,且服务业的发展明显快于制造业和农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源泉、动力和黏合剂,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陈宪,2004)。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速了全球范围内服务业的发展,凸现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以及集群化的现代化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近年来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逐年攀升,政府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国家“十一五”规划特别强调了要加快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事实上,中国已经进人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时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是国家新的重大发展战略。服务营销管理与产品的营销管理不同,具体到生产性服务业营销,更是一个崭新的、具现实意义和前瞻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将聚焦生产性服务业这一重要产业形式及其营销理论,同时针对该行业的营销策略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文献综述

从本研究广泛涉猎的学术资料看,目前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的专门研究缺乏成型的理论,相关的文献大多是围绕服务营销和生产性服务业管理展开的。作为一个崭新且重要的营销学理论分支,本文将借助生产性服务业营销所兼具的服务业营销和组织间营销的特点做更深入的理论探讨。

1.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Services)也称生产者服务业,学术界对该概念的界定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现有的定义主要从其内涵与外延两方面进行阐述。早期的研究是从产品属性或需求的角度去揭示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是Machlup和Greenfield的观点。 Machlup(1962)强调,生产性服务业必须是产出知识的产业。Greenfield(196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务。Browning(1975)和Singelman(1975)进一步指出,生产性服务是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的外延,Browning(1975)和Singelman(1975)的阐述在学术界和实业界影响深远。他们根据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的规则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商务和经纪等知识密集型专业服务。Martinelli(1991)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应涵盖五大类活动,即与资源分配和流通相关的活动、与产品和流程设计及与创新相关的活动、与生产组织和管理本身相关的活动、与生产本身相关的活动和与产品推广和配销相关的活动。它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产业,兼具知识性、创新性、专业性、国际性和协同性等五大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以产出知识为核心的企业经营活动,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行业,具有中间性特征,即在供产销价值链上主要为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活动,协助生产者实现生产的专业化、中间环节的成本最小化和边际利润的最大化;它不直接涉及最终消费和个体需求;服务活动主要依托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

职称网

2.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基于Martinelli(1991)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五大类活动的论述,生产性服务业所涉及的行业如表1所示。

吴敬琏(200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发挥着中间功能,具体地,它包括了上游的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的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的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五大类。无论上述哪一种分类,其共同点在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均基于服务对象的需求差异。但是,从中国各个行业的特征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看,本研究更倾向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五大分类方式。

三、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管理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管理,即在提供服务的组织和接受服务的生产商间展开的营销管理活动,它包括有关服务、定价、渠道、促销、人员、展示和过程等方面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系列策略的制定,目的是通过交换和交易满足生产商对服务的需求,以实现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经营目标。上述界定的要义,在于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管理理论的基础是经典的服务营销和企业对企业营销的理论体系的结合,但其内容又有较大突破。

1.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的产品是为了满足生产企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对各类服务活动的需求,这类需求往往缺乏弹性、需求波动大,属于衍生于最终市场需求的需求。这种需求特征与生产企业的微观环境及其所属行业的宏观环境、生产企业的市场特征、市场竞争地位和目标客户群特征等密切相关。比如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对制造业有较强的依附性,对市场的工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要求较高,所以它们有随目标制造商或其所属产业的转移而转移的特性。如在中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和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较之其他地方更为繁荣。此外,客户对服务的组织个性化需求较高,多为个性鲜明的定制服务,这就要求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内容因客户的需求不同而不同。在这个方面,花旗银行里约热内卢分行与巴西大型的石油公司Petrobras的密切合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数十年间,花旗银行不断为该公司提供各种对策和服务产品,以满足其不断出现的贸易融资、现金管理及资本市场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2.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价依据是成本、需求和竞争等三个主要因素,成本是基础,需求是导向,竞争是手段。由于生产性服务的无形性决定了客户对服务的价值评估较之对有形产品的价值评估更难,因此,生产性服务企业必须重视对企业形象和服务品牌的塑造,引导客户将服务的价值评估与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品牌的价值评估结合起来。

由于服务与生产的不可分离性,生产性服务业的营销渠道通常为直销,即销售活动表现为组织与组织间的直接交易和交换。鉴于组织购买单位数量较少、单次购买量较大、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等特性,因此,在渠道策略上,更要注重组织间的关系营销或协同营销,通过共同利益的维系,实现供需双方的长期共赢合作。

生产性服务业的促销对象是生产企业,在一般的促销组合战略即广告、人员推广、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这四种形式中,人员推广、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的促销手段较为有效。如以港口服务为例,这类企业常常使用的有效手段是通过公共关系宣传服务品牌,如召开本港发展论坛、举办展览、邀请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代表参观、召开新闻会等。

3.生产性服务业本身是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对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大、要求高。因为企业所面对的客户行为是组织行为,实行采购中心制、决策过程复杂,专业性强,定制化程度高,而且市场竞争激烈,这就要求营销人员既要具备丰富的营销知识和与客户间有效的沟通能力,又要有展示较高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能力,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生产性服务的无形性特征为客户感知服务设置了障碍,但是,生产性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一切可传达服务特色和品质的有形元素积极地引导客户的服务价值感知。有形展示的途径有物理环境(服务氛围、服务设计如美学和功能特征、人员表现)、信息沟通(传播线索如媒体信息、口碑效应)和价格(性价比)等。职称网

生产性服务过程涵盖生产性服务商向生产者提供包括服务的程序、任务、日程、结构、活动和日常工作等。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差异性要求企业尽可能采用统一的服务生产流程,致力于服务质量控制,包括对员工实行严格的标准化服务培训。

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营销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向生产性服务业的倾斜,特别是中国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所导致的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加大,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作为新兴行业,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营销尚面临诸多问题。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规模和水平尚不能满足制造业的需求,与一些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中国制造业年增加值率仅为26.2%,比美国和日本分别低23.22和11.7个百分点;相反,发达国家的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仅为10%左右,而中国为21.3%,说明中国的物流成本偏高。中国的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其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多年来徘徊在33%左右,该指标比最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低7个百分点(陈宪,2004)。

2.用于行业发展的硬环境(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尚待完善。在硬环境方面,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2002年,中国人均铁路通车里程仅仅为5.5厘米,而日本高速公路已经连通所有10万人 El以上的城市,差距很大。2005年,中国年人均出行里程为556公里,只有美国的2.3%,日本的7.4%。在软环境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客户和运营领域特殊,运营环境很大部分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陈志武(2oo6)指出,与人打交道的服务业较之与物打交道的狭义制造业对制度环境的要求更高。如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制定了一系列法规,逐步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降低运输费率、提高服务水平。还有,1977—1978年制定“航空规制缓和条款”,1980年提出的“铁路和汽车运输的条款”,1984年制定的“航空条款”,1991年颁布《多式联运法》大力提倡多式联运的发展,这些政策都大大加快了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马银波,2000)。在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

3.专门的行业协会数量少且专业水平低。从美、日、德等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看,它们都是通过组建行业协会来加强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管理的。例如,美国物流协会由个人和公司会员组成,拥有3000多个会员;日本拥有物流系统协会(JIKS)和日本物流学会;德国的物流协会拥有6000多个会员。这些协会不仅能够协助政府做好物流规划、制定政策、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而且还是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同时还积极开展物流研究,指导行业发展,举办交流活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各种专业培训,为物流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目前中国拥有十余个在物流领域影响较大、具一定规模的物流行业协会,但是各协会职能基本雷同,信誉水平低,缺乏企业认同,不能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范围内的引导沟通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引导协调作用,逐步实现物流行业协会的联合和统一,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

4.高级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和人口密集型的行业,行业的价值增值更多地体现在专业人员与客户的营销沟通上,因此,该行业对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较高,他们自身的专业素质往往对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在中国,该行业的高级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以服务业较为发达的上海为例,高级人才与人口的比例仅为0.51%,远低于美国的1.64%,日本的4.97%,新加坡的1.56%,德国的2.47%。因此,有必要建立全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满足生产性服务业对不同层次人力资源的需求。

5.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中国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处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国际竞争者中不乏市场经验丰富、营销能力强大的行业运作高手,它们的进入和我们的走出均使内资企业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

职称网

五、国际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特征分析

通过研究探索全球范围内在各个领域的领先企业或行业,我们可以获取一些有益经验,为将来中国生产性服务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做好理论准备,于国于企都大有裨益。基于大量的信息收集和研究我们发现,全球范围内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的营销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特点。

1.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健全的法律环境。在生产性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如今都推出了系列政策,如前文所述的美国对运输业的一系列法律支持。此外,在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方面,美国政府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行动计划和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的倡议,旨在建立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并通过卫星通讯和电信光缆连通全球信息网络,形成信息共享的竞争机制,使得在生产性服务业得到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了一二产业的快速发展。

2.目标市场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的产业集群。王军虎(2007)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产业规模、水平和效益三个方面发展状况的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规模和现代服务业规模之间存在正向互动关系,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周转速度对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都有积极影响。这点在全球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可以得到印证,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联系紧密性和互补性,它们往往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在美国,就有硅谷、纽约玛第森大街的广告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等。在德国,就有索林根的刀具业群、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业群、普福尔茨海姆的珠宝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等。在法国,有巴黎森迪尔区的网络业群、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业群等。

3.明确的战略规划。但凡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企业都有着明确的战略规划,主要表现为布局网络化、管理信息化、业务流程化、资本市场化、市场国际化等鲜明特色。布局网络化是指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先决条件,这点在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表现尤为突出,如和记黄埔港口集团的物流网络遍及全球,在欧洲、美洲、亚洲、中东与非洲拥有45个港口,花旗银行在100多个国家与全球性、区域性和地方性公司客户进行着合作,这些公司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任何地方,均可得到花旗银行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建议。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全球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都积极实现办公和业务处理的网络化。资本市场化是生产性服务公司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步骤,公司可以通过并购、上市、发行债券等形式来募集资金,突破制约。市场国际化是公司寻求技术、市场、资源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领先的生产性物流企业都积极走出去。

4.体现层级需求差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持。国际领先的服务企业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差异配备性价比匹配的人力资源队伍。队伍的建设除了会侧重服务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还注重素质教育,如外语、服务业营销沟通和服务对象所属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等,企业会制定有详细且可行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如渣打集团下专门设有组织学习部,该部门的职责就是负责设计一系列银行学习课程并为不同级别的员工提供专业、持续的技能培训和个人发展指导。此外,该集团还对新员工实行培训生计划,将国内教育和出国培训相结合,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5.产业发展全球化。美国商务部对生产性服务业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联合生产性服务业”,表现为总部与外国生产性服务业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占生产性服务业总量的10%);另外一类是“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与国外厂商、私人企业、国外政府的合作(占生产性服务业总量的90%)。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生产性服务业也不例外。从美国的情况看,其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客户是国际客户,其发展战略是全球扩张战略。

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营销战略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行业营销战略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1.通过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一个市场整体经济价值的形成和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资源整合、产业链整合,进而达到价值链的整合。显然,这一整合的手段大多来源于生产性服务业,但目前整合过程中存在较多体制性难题(陈宪,2004),这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具体地,应积极营造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销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法律、企业融资、人力资源、行业间合作和资讯等方面的支持。

2.目标客户群定位。服务提供企业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制造业企业,它们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产业集群内,且企业的体制和规模等有较大差异,故服务提供企业的目标市场涵盖策略应建立在对服务接受企业的需求特征的分析的基础上,特别要研究组织市场购买决策行为特征,注重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职称网

3.7Ps营销组合策略。生产性服务业7Ps营销组合策略,是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特色服务,打造企业的服务品牌。

4.国际营销发展战略。中国服务业进入国际化市场应遵循由近及远,由易渐难的原则。即先立足国内市场再发展海外地理相邻、文化相通的市场,如韩日、东南亚等国,最后逐渐扩大至国际市场。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国际融资、参控股的方式募集资金,分散国际营销风险。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第7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 新观念 4C理论

一、市场营销新观念――4C理论的介绍

说到4C理论,要先讲一讲与它相对的4P营销基本理论,起源于美国,伴随着营销理论的组合而产生的,其意义就是奠定了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把单位或企业的营销过程总结为四大点,即4P理论――产品、价格还有分销、促销,真的是很简明扼要、易懂。所以很快成为营销界的一个营销组合模式。

4C理论是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提出的,此理论以消费者的需要作为向导,重新设置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此理论突出了单位或企业第一应把达到顾客满意放在首位,第二是尽量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还要充分关注其顾客在购买过程中的方便性,却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决定销售渠道方法,在最后还应该以客户为中心开始有效的营销沟通,以达到营销的目的。

(一)消费者即顾客

有的企业直接面向顾客,因此更应想到顾客的需求和希望,企业要把客户放在第一位,要明白给顾客留下好的印象要比研究出新的产品更重要,顺着顾客的需求和购买方式的要求,安排商品销售,提供给客户确实想买的产品。

(二)成本

简单地说,就是指消费者得到满足的成本,用另一种说法说,就是消费者满足自己的需求和预知所愿给付的成本价格。包含企业的生产适合消费者所需求的产品成本;消费者的购物成本,则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精神、体力成本等,说白了就是消费者在购物时的货币支出,和时间消耗,体力和精力上的消耗,还有就是风险的承担,比如说上街买东西,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如果摔伤了,那么成本就更大一些了。因此企业或者单位要想在顾客接受的价格范围内赚得更多的利润,就应该降低成本。

(三)便利即方便

就是指的购买者或者顾客的方便性,和传统的营销渠道相比,新的营销观念更注重对客户服务的细节,在销售的过程当中注重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条件,让顾客既购买到了所需的商品,又得到了便利。要了解不同的客户有着不同的购买方式,把便利的方法加在营销活动的全程当中,做好消费者服务,售后服务更需要做好,即使处理客户对产品以及服务的意见和问题,对有问题的商品即使调换,以及维修等问题。

(四)沟通

指与客户或消费者沟通,企业如果为了赢得良好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学会与客户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包括向顾客提供相关的地点、商品、服务和价格等等,达到真正的行销渠道,培养忠诚的客户。

与4P理论相比较,4C理论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和潜在的发展空间,此理论主要重视的是消费者的需求方向,本着客户对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态度满意为目的,这一理论也使得很多的企业更加的关注市场和顾客。

二、市场营销的辩证新观念

市场营销的辩证新理念包括产品、观念营销;后营销、先营销管理;营销竞争、营销竞合;商品、文化营销;价格、价值营销;营销独占、共享;营销是卖、是买;营销企业、社会。综合这市场营销的辩证新理念,营销全球化最先要做到的是营销策略的全球化,国际市场成功的关键是开拓营销理念创新。近几年来,在世界上著名的企业连续的创造新的营销方法,在全球化营销管理、营销竞争和营销指导思想等方面,加快了营销理念辩证创新。举个实例说明,有名的沃尔玛购物广场大家都光顾过,该公司特别注重社会形象,在赚钱之余,还要回报社会。

三、市场营销新观念――生态营销

生态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制造和销售。生态营销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生态文化为价值观念,研究以消费者生态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四、当今世纪中市场营销新观念综合论述

现在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都将发生重大变化,重视“顾客价值”成为市场营销中的新概念。“顾客价值”是指顾客对以下两个方面的权衡:从某种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总利益与在购买或拥有时所付出的总代价的比较。顾客在对可供选择的产品进行比较后,选中了他们认为会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产品。因此,有价值是一种相对概念,是对相对竞争对手能提供的利益而言的。

结论:高端营销之间的竞争产生了高端的营销含义,找到市场或者顾客不知道的东西,然后形成定位区,最后将企业和产品与顾客不知道的空白点相互结合,围绕整个营销观念,在一定的时候开发潜在的市场。

参考文献:

[1]秦明亮.当前营销环境分析及建议[J].湖北电力,2003.25

[2]张玉婷.企业市场营销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

[3]姜雅丽.论中国市场营销伦理建设[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4]陈阳.当代市场营销规划[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

[5]Hung, C. Tsai, C. Market segmentation based on hierarchical self-organizing map for markets of multimedia on demand[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8.34(1): 780-787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第8篇

内容摘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所占比重的提升,有必要将服务营销从市场营销中独立出来加以专门研究。服务营销学既是从市场营销学中衍生出来,也是对市场营销学的拓展。服务营销学对服务营销行为的专门研究是新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必将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理论依据。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国际驰名服务,拥有多少国际驰名服务,已成为该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象征。中国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适应服务竞争时代的要求,开展服务营销,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

关键词:知识经济 服务营销 提升 主导 现状

知识经济是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用于经济,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突出表现为以下特征:知识成为主导资本;信息成为重要资源;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和基础;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资产投入无形化、资源环境良性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一方面促进世界新时代的到来,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知识化取代工业化;另一方面促使全球面临新的国际分工。知识经济发达国家将成为“头脑国家”,而知识经济发展滞后者将沦为“躯干国家”,听“头脑国家”驱使。知识经济将以巨大的能量改造传统经济,包括传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都将从方式到结构上发生改变,形成新的适应新时代的服务业;同时也将催动新的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知识经济时代无疑是服务业大发展并成为经济主导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为服务营销迅猛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知识经济时代服务业大发展,使服务营销重要性凸显:

信息产业。随着信息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主要载体和基础,信息的硬件、软件的发展将以突飞猛进的态势进行。不仅发达国家会有更大的作为,而且发展中国家也会有一些国家迎头赴上。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一系列的经济革命,如购销方式将无纸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库存管理将在追求零库存的条件下实行信息控制;生产工艺和控制手段将成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保证;企业决策向程序化、规范化、智能化发展;人事管理将依据客观标准进行数据控制等等。

咨询行业。各种生产、流通、技术、法律、环保、卫生等涉及广泛领域的咨询业将得到全面发展。

调研策划业。各类市场调研、分析,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组织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信息、知识的需求而相继得到发展成为服务中颇富活力的力量。

旅游服务业。随着知识经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用于国内与国际旅游的需求将会与日俱增,以适应这种需求而兴起的旅游业将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各国GDP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行业。

科技教育保健业。各个领域的科技开发将出现强劲发展态势,尤其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海洋工程等领域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与科技领域发展的需要相匹配,教育将以产业发展的态势进入快车道。医疗、卫生、全民保健服务业的发展也会开创新的天地。

环保服务业。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世界各国重视并加强投入环保服务业。治“三废”、防污、处理垃圾、绿化美化、市政管理、资源开发控制、空气监测、防灾减灾等领域将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获得全面发展。

知识经济促进服务营销学的发展

服务营销学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1996年,美国拉斯摩(John Rathmall)教授首次对无形服务同有形实体产品进行区分,提出要以非传统的方法研究服务的市场营销问题。1974年由拉斯摩所著的第一本论述服务营销的专著面世,标志着服务营销学的产生。在该著作中,作者明确指出仅把市场营销学的概念、模型、技巧应用于服务营销领域是行不通的,而必须建立服务导向的理论架构。服务营销学的兴起缘于商业的迅猛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日益成为焦点的事实。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或称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扩大,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的直接结果必然导致服务营销的强劲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成为企业竞争焦点的局面。具体而言,服务业的发展与下述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服务营销发展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一方面推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另一方面催生出许多新型的服务业。例如,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讯服务等行业提供了物质和运作手段,从而促成新的服务营销产业。

社会分工和生产专门化使服务业独立于第一、第三产业之外。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及行业的专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流通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通讯服务业、交通服务业等行业相继独立成为第三产业,并日渐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特色且具有一定比例的新的产业群,即服务业群。

市场环境的变化推动新型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企业为使自己抢占竞争的有利地位,扩大市场占有率,往往选择在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工程(或产品)设计、管理创新、企业形象、广告促销、市场调研、营销网络等方面进行全面开发,为了适应企业的需要,以专业服务为特色的工程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经纪公司等新型服务行业便应运而生了。

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要求将愈来愈迫切,人们不仅要求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而且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为突出,这样,音像、电视、多媒体等文化娱乐服务业、美容、按摩、健美等保健服务业,外卖、送货、家政等生活服务业,以及各种维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己任的环保监测、保护、处理服务业也会越来越壮大。

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使然。在前工业社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农业等第一产业的发展得以发展;在工业化社会阶段,建筑业、冶金、机械、石化、纺织、电子等第二产业的各种行业得到全面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是面对社会各层面的相互沟通的人际关系为主要矛盾的社会,服务业的异军突起是新时代的需要。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活动的日渐突出决定中国导入服务营销学的必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由忽视甚至限制服务业发展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以10.5%的速度递增,服务业也由50年代占国民经济总值比重的28.6%上升到1998年的32.8%。同时,企业在进行有形产品营销时,服务已成为销售的重要手段,成为企业间进行市场竞争的焦点,并日益成为产品市场竞争的主角。企业营销及市场竞争不仅需要市场营销学作为理论基础,而且需要服务营销学作为行动指导。中国服务营销学的兴起和广泛传播将是继市场营销学的蓬勃发展之后掀起的又一个高潮。

服务营销学的发展过程也是服务营销学跨地域、跨国界的传播过程。中国有条件、有必要推进服务营销学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我国推广服务营销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于:

我国服务业亟待加快发展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平均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如前所述中国只占32.8%,差距较大,发展空间较大,有必要通过服务营销的传播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劳力的富余需要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发展服务业则是投入小、见效快的最有利的途径。我国目前在服务业领域就业的人数相对滞后,只为20%左右,而发达国家服务业从业人数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60%,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中国发展服务营销学对于推动服务业领域就业人数的增加也会起推动作用。

传统服务业亟待进行改革,新型服务业则需要新的理论武装,发展服务营销学是新旧服务行业发展的共同需要。服务业的行当范围广阔,涉及的领域众多,对于这些千姿百态的服务行业的除旧布新亟需要理论指导,我国在新世纪全面推进服务营销学是为适时。目前我国推广服务营销学的条件也业已成熟。我国自20世纪中期导入市场营销学后,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这支队伍活跃在大专院校和企业营销活动的第一线,不仅充实和丰富了市场营销理论,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他们熟悉市场、熟悉产业、熟悉企业,既懂经济,又懂管理,这对于理性地接受、传播、发展服务营销学具有组织基础和理论保证;我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视服务业的规范管理并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发展,为我国服务营销学的扎根奠定了基础。

服务营销的理论与实践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是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服务营销的理论和实践是必然突破疆域国界的限制,成为具有跨国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学科。服务营销既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待业,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是各国经济的互相渗透、互相依存,其中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是重要的表现,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的发展尤为突出。1997年,国际贸易总额达11万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35%。在国际贸易中,国际服务贸易以超常态势增长。1970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仅710亿美元,而到1996年即高达12600亿美元,增长16.8倍,平均年增长11.7%,远远高于国际货物出口增长速度。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占1/5,90年代则增至1/4。近三十年来,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服务业产值所占的比重超过50%以上,其中美国服务业的产值是GDP中的比重已高达75%左右,这意味着国民财富的创造主要依赖于服务业。

经济全球化也包容信息全球化的内涵。信息全球化使高新科技成为变革经济结构的动力,4.4万个国际企业的出现,导致只掌握关键技术、工艺设计、服务及销售渠道,而把生产委托给关联企业去做的虚拟企业的出现。国际企业和虚拟企业的出现,使服务营销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服务营销不仅要面对顾客,而且要提供面对内部要支机构和广大员工的服务营销管理。经济全球化促使制造业的国际营销网络的形成,国际营销网络的完善需要服务营销。营销网络完善人的过程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营销信息交流、推动适销对路的商品开发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伴生服务需求,服务营销活动将贯穿营销网络完善化的始终。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服务营销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发展,反过来服务营销兴盛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服务营销学将以它科学的、系统的、完备的营销管理理论指导服务业的营销活动实践,从而推动服务业由传统向现代、由国内向国际、由自发向自觉地发展。为服务业企业的成长和国际化进程,为服务业的营销活动和商品营销中的服务提供充分的、明确的理论依据。服务营销学将推动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际协调型开发。服务营销学通过对服务营销方式、战略规划、策略措施等问题的研究,推动技术专利转让,全球金融的有序融通和信息的良性、均衡发展,为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遵循合理的“游戏规则”并推动适合现代消费潮流的营销理念、方式、方法、技巧而提供有效的理论服务。

综上所述,服务营销学以其鲜明的营销管理文化特色推动服务企业的管理文化建设。服务业只有进行管理文化建设其行为才不至沦为盲目,才不至在发展过程中迷失方向或误入歧途,才能防止或克服传统企业常易犯的营销近视症。

参考文献:

1.费英秋.管理人员素质与测评[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