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4:38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以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宣传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引导养殖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渔业科技服务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3000期,培训渔民30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万份(本、册),使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渔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养殖者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高,健康养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活动内容

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要内容,采取常规性科技服务与标志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常规性科技服务主要包括技术培训、专题研讨、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编印资料、技术合作等;标志性活动与科技入户、科技救灾、科普下乡、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和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等工作相结合。我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5个渔业科技服务年标志性活动。

(一)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暨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启动仪式。选择渔业科技工作基础好、科技入户工作成效显著的省份,举行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启动仪式,同时启动全国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现场还将开展技术咨询、赠送科技图书等活动。

(二)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在四川省举办灾后全面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派出抗震救灾对口帮扶科技特派团,赴灾区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向当地渔民赠送养殖鱼苗和病害防治药物,举办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为全面恢复和振兴四川渔业提供技术支持。

(三)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交流活动。以“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健康养殖”为主题,在江西省举办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会,现场开展技术研讨和交流活动,“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积极各地积极推动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

(四)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组织专家对西部地区水产养殖病害情况进行调研,举办盐碱地渔业产业化开发技术研讨会,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推进西部地区和盐碱地区的水产健康养殖工作,指导当地渔民脱贫致富。

(五)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交流活动。在辽宁省召开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会暨全国渔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交流各地渔业科技工作情况。

四、工作进度

1月至3月:制定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举办渔业科技服务年暨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启动仪式;组织编印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安全用药等系列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和书籍。

4月至10月:开展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召开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交流会;举办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专题研讨盐碱地渔业产业化开发技术。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宣传报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情况,检查指导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

11月至12月:召开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交流会议。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部属有关渔业单位要提高对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其作为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促进渔民增收、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部成立以渔业局局长为组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突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合理安排进度,明确责任分工。渔业科技服务年全国标志性活动由我部渔业局统一组织和协调,部属有关渔业单位按分工组织实施。其中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暨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启动仪式、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交流活动和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交流活动由我部渔业局组织实施,部属有关渔业单位配合;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水产学会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配合实施;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水产学会配合实施。各牵头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标志性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

(三)精心组织,扎实抓出工作成效。各地、各单位要组织水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以及学会、协会、水产企业和广大渔民积极参与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在配合做好全国标志性活动的同时,组织实施好本地、本单位的标志性活动。要紧紧围绕广大渔民群众对科技的迫切需求,以水产健康养殖为重点,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欢迎的科技服务活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渔业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要积极参与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把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强化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着力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四)争取支持,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渔业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推动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全面开展。承担我部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项目任务的地区,要充分利用项目资源,争取当地的支持,为渔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创造条件,确保渔业科技年活动顺利开展。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2篇

关键词:电力设计院;工程公司;组织机构;流程;机制

作者简介:袁鑫(1980-),男,贵州纳雍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北京 100120)陈丽翠(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北京 100053)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174-02

随着国内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用总承包模式进行电力工程建设,而电力设计院已经成为了承担总承包业务的中坚力量。2011年9月,国资委通过对众多电力建设企业进行重组,成立了两大电力建设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和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两大电力建设集团的成立进一步明确了电力建设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加突出了总承包业务的地位。电力设计院在电力建设集团总承包业务方面同样处于龙头地位。提高电力设计院的总承包管理水平,对于推进我国电力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院承担总承包业务,“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资源优势,发挥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克服设计、采购、施工互相脱节的弊病,进行合理交叉和衔接,取得缩短工期、保证质量、节省资金的效果”。[1]同时,“相对施工企业而言,设计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存在着施工管理经验不足、业务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与总承包业务不匹配等问题”。[2]要提高电力设计院的总承包管理水平就要做到扬长避短,总结施工管理经验,搭建与总承包业务相匹配的业务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改变与总承包业务要求不相符的习惯、组织、工作流程,尤其是要解决实践中比较突出的工程设计业务版块和技术经济版块对总承包业务的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具体的技术经济专业,探讨传统电力设计院技术经济中心如何做好总包业务支撑工作。

一、组织结构现状

目前传统电力设计院技术经济中心组织机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设置平行的专业室,每个专业室均包括建筑、机务、电气专业人员,各专业室之间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业务合作和内部竞争(见图1)。另一种是设置土建室、机务室、电气室,各专业室各负其责、协同工作,各室之间基本不存在竞争状态(见图2)。

二、存在的问题

从图1、图2可以看出,目前电力设计院技术经济中心采用的最主要的两种组织模式,均没有专门针对总承包服务的组织机构。实际工作中,技经工程师往往是同时承担传统设计业务技经工作和总承包业务技经工作。这种结构虽然有利于技经中心人员调配,提高部门人员使用效率,却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针对性不强,存在角色困扰

技经工程师需承担可行性研究估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各种传统技经工作,同时也要承担总承包报价、执行概预算编制、工程结算服务等总承包业务工作。由于传统设计业务技经工作和总承包业务技经工作具有不同要求,因此承担多种任务的工程师就存在角色和思路的转换过程,就会存在以传统设计咨询业务的思路进行总承包业务的现象。

2.工作交叉严重,责任体系不易厘清

目前的专业划分造成项目管理的横向交叉、协调点太多,使项目管理的幅度大大增加,从而影响项目管理的有效控制力度。[4]由于工作内容繁杂,交叉工作过多,再加上工作安排等问题,往往在一个总包业务执行过程中,具体承担各阶段技经工作的人员多次变动,不利于形成清晰的总承包服务责任制度,导致服务不及时、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3.造成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由于存在服务不及时的现象,总包项目部不得不聘用更多的人员进行工程量计算等工作,而这些工作与技经中心的总承包业务工作实质上是重复劳动,因此从整个设计院的角度看,会造成重复劳动和人力资源浪费。

4.总包业务安排分散,不利于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

在传统模式下,工作安排中往往考虑各员工承担的工作量相对平衡,可能导致总包业务安排较为分散,不利于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

三、解决方案设想

1.组织结构调整

“公司的组织结构、项目组织结构方式,在某种情况下,决定着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多设计院转变为工程公司后,还保留着原来的组织结构框架,没有建立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公司组织结构和项目组合结构,这是制约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要进一步做好总承包业务技经支撑工作,首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本文探讨成立专门的总包业务室,作为传统设计院总承包业务技经业务的专业支撑部门。以上文提到的第一种模式为例,成立总包业务室后的组织结构(见图3)。

总包业务室定位:为设计院国内外总承包业务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技经服务和支持。

设立总包业务室的必要性:设计总包业务室,有利于培养更加专业化的总包业务技经团队,以支撑设计院总承包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交叉造成的困扰,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总包服务责任制度,更大限度地调动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提供相关技经服务和成果;人员相对集中,有利于积累总承包业务相关资料和总结经验教训;与项目管理部门形成相对稳定的接口和通道,有利于项目配合。

设立总包业务室的可行性:设计院通常具有强大的技经队伍,可依托现有技经中心,抽调部分专业人员组建总包业务室。

设立总包业务室的经济性:成立总包业务室,责任更加明确,服务更加专业,将能够为各总包项目部提供更及时和良好的服务,项目部不再需要进行工程量计算等重复劳动,可使项目部减少相关人员。而对于技术经济中心,不需要增加人员,只需抽调部分专业人员进行组建。因此,组建总包业务室对整个设计院来说是经济的。

2.提资流程优化

为了促进总承包业务效益整体最优,同时也为了促进所组建的总包业务室持续提高业务水平,应从提资料流程设置方面赋予其更大的责任和权限,主要包括对设计提资料的质询权、对设计标准的质疑权、对设计询价的认可权。以设计提资为例,通过如图4所示的流程设计,有利于实现上述目的。该流程将技经质询作为设计提资流程的必经阶段,强调了技经工程师在总结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对总包业务的把关作用。

3.内部支持和外部交流

一是建立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即设计院各部门之间与总承包业务相关的技经信息、知识和资料要与技经总包业务室共享。共享的范围主要包括设备材料价格、施工招标信息、工程结算资料等。内部信息共享机制能使技经全面把握工程情况,更好地为总包业务做好技经支撑工作。二是建立内部交流机制。通过建立内部交流机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落实内部信息共享制度;另一方面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或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到技经中心总包业务室,保证技经工程师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变化趋势,适度跟进项目现场情况,更好地为项目建设服务。三是积极参与同行业交流。应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同行业交流。参与同行业交流能开拓员工视野,跟进市场热点,提高业务水平。四是持续改进。建筑企业应建立一种适应机制,使企业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增强适应能力并提高竞争力,改进企业的整体业绩,让所有的相关方都满意,这种机制就是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一个永恒的目标。[5]质量管理PDCA循环原理同样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表明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

经过工程实践积累,通过内部信息共享机制的运行并积极参与外部协作可形成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实际工作中应坚持采用持续改进的思想、过程控制的方法,认真分析总结知识和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工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总包业务技经工作。

四、结语

国内电力设计院已经普遍开展了EPC总承包业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传统设计院的组织和业务模式存在不少与总包业务要求不相符的习惯、组织、工作流程。文章研究了依托传统设计院技术经济中心,通过建立更具针对性的总包业务室,并提出通过流程设计、建立企业内部交流和外部协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过程控制,建立改进机制等手段和方法,提高技术经济中心对于总承包业务的支撑能力。

参考文献:

[1]桂兴刚.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的思考[J].发展研究,2009,

(5):86-87.

[2]王立军,朱新天.浅谈设计企业向项目总承包公司的转型[J].广东科技,2011,(7):127-128.

[3]朱祥忠.设计院到工程公司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石油石化行业建设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论坛文集[C].2010.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3篇

1 农技推广队伍基本情况

1.1 数量

吐鲁番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现有总编制370人,实际总人数368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2.6%;管理和工勤人员占总人数的27.4%。技术人员中,高、中、初级职称人数比例为1:4.05:2.79;老、中、青人数比例为1:4.48:2.78。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技术人员总人数85%以上。综上所述,全地区农业技术人员编制和实际数量基本满足需求,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

1.2 质量

在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只有30%的技术人员能够在基层一线独当一面,即全地区约80名技术人员有解决综合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这些技术人员平均分配到农业乡(镇),每个乡(镇)不足3个人。

1.3 管理

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管理、管活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一是对全体干部职工实行聘用制,签订了聘用合同;二是完善考评机制,实行一年两次考评;三是健全奖惩制度;四是构建多元化推广服务平台。

2 主要问题及表现

2.1 基层人才总量偏少,严重影响发展的后劲

据调查,直接在乡(镇)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平均每个乡镇3人。此外,农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外单位借调、借用人员多。不适应当前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精品版的实际需要。

2.2 专业结构比例失衡

由于近年来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随着各级、各类农业项目和基层农业技术服务需求增加,普遍存在缺少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专业技术人才问题。

2.3 经费不足,严重阻滞技术的更新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许多基层农技站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有相当一部分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还比不上外出务工人员,导致许多农技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纷纷另谋出路,即使正常上班的人员也无心开展业务。

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一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新事物,学习培训不够;二是缺乏有效的知识更新手段;三是从事工作任务杂、多、繁重,缺少经历、经验等。而因经费的严重不足,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基本处于很低的层次状态,致使农业技术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新技术的引进开发与推广应用。

2.4 岗位设置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近年来社会化评审机制的日趋完善,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取得了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称。由于受到现行的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控制指标制约,使得许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能获得相应职称级别的待遇。岗位需求矛盾普遍存在,不利于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3 探索解决途径

3.1 提升综合能力

一是对能独当一面的技术人员,进行高端的知识更新培训,学习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等,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1]。二是不能独当一面的技术人员,在一线锻炼3~5年,建立技术人员实战棚和示范棚,在边干边学中提高实践技能,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3.2 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

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激励约束机制。(1)鼓励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开展有偿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入股,培养技术骨干,激发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2)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完善实施《一线科技人员补贴办法》、《科技人员奖励办法》、《农技中心重大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激励与奖惩机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对技术服务开展得好、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员,在评优、评先、推荐后备干部、进修、考察等方面给予优先。(3)完善考评机制,对一线技术人员的实战棚、示范棚进行严格的月督查、月考核,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考核优秀的实战棚、示范棚和技术人员给予奖励和表扬;对工作不力、实施效果差的实战棚、示范棚和技术员给予通报批评和惩罚[2]。

3.3 根据农业生产需要搞好职称岗位设置

首先,岗位设置工作应充分考虑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状况,由上级部门定期或每个聘期制定切实可行、切合各地实际的岗位设置指导标准,并有一定的浮动比率。其次,要从单位实际出发,根据其自身性质和特点,坚持按需设岗,稳定农业技术人才队伍。

3.4 优化专业结构

引进、招收新人才、新力量,在单位招聘新人员时优先考虑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专业人才。同时保证现有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专业人员真正从事本专业技术、开展专业基础性研究和推广[3]。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 服务 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78-02

社会服务职能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学校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①

1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现状

1.1专业设置对接地方产业不够紧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备案结果》,高职专业共有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1150种专业,专业设置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专业的需求。然而,分析四川省的情况发现,高职专业设置比较集中,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据初步统计,截至2012年底,四川省共有高职高专院校55所,其中,公办高职院校39所,占高职高专院校的 70.9%。39所院校开设的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制造大类、土建大类的专业布点数均在100个以上,总计达到700个,占据 39 所公办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总数的 69%。专业设置与三产业结构相关比例为2.8:36.1:61.1。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精神,今后五年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业比重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到2015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

10.2:50.8:39”。

显然,四川省公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还不能全面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接第一产业的专业还很薄弱,第三产业过快过量增长,第二产业相对不足。

1.2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够强烈

四川省公办高职院校多由中专升格而来,在管理中还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服务的观念,还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关系。加之,目前高职院校职称评定以发表文章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所以教师对纵向教改课题青睐有加,对横向科研课题不闻不问。导致教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

1.3服务地方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够灵活

从高职院校机构设置来看,部分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来统一领导、管理和组织全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没有将教师和部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在技术服务、管理咨询等方面的需求,多数通过人脉关系与高职院校对接,高职院校因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服务机制只能被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在与企业合作和服务社会方面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整体性、连续性,没有形成长期和系统的服务,不能树立具有良好声誉和较大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1.4科研力量较为薄弱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任务普遍比较繁重,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科研;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缺乏工程项目实践经验,科研转化率很低。此外,高职院校,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导致科研条件较差,严重影响科研成果水平提高。

2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和实绩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由原内江财贸校、原内江工业校、原内江农校、原内江水电校等五所中专校合并组建而成,是内江市政府举办的唯一综合类高职院校。学院以“立足内江,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宗旨,依托地方经济和产业升级,走出了一条地方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之路。

2.1准确办学定位

学院在三线城市、散点办学的艰苦条件下,不懈努力,形成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三位合一”的办学模式;提出了“立足内江,面向成渝经济区,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2.2优化专业布局

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指向。内江职院按照“重点专业引领产业,一般专业推动产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内涵。

内江正加快建设区域五大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学院围绕“三农”办专业,相继开设了畜牧兽医、兽药生产与营销、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8个涉农专业,涉农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21%,形成以农林专业为核心,工管艺为补充的服务“三农”专业群。

内江市已初步形成冶金建材、电力能源、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内江职院对接内江支柱产业开设建筑类、电气类、食品加工类、机械类专业;面向内江特色文化产业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为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大城市建设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又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学院重点建设的7个专业“紧密贴近区域、深度对接产业”,更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打造了内江特色文化品牌。

学院依据产业需求开设专业对照表

2.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内江职院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内江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逐步形成了学院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畜牧兽医专业的“5+1模式”(学校5天+企业1天);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技能训练+创新训练”模式;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基地+研究所+市场”四方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的“四环节渐进+六项基本技能+课证融合”模式,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培养服务“三农”人才:学院与企业和乡镇村社携手,把涉农专业办在农田、办在养殖场、办在农技站,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住进养殖场所,开展农技服务,为三农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下得乡,用得上,吃得苦,留得住,发展好”的现代农业专业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农业创业人才和新型农民。

(3)建立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学院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专业带头人由校内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成,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培育人才,同时搭建校企深度合作桥梁,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仅2012年,该院国内外送培教师110人,聘请86名行业、企业的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校任教和指导实训和讲座,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狠抓教学质量,近三年学院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得国家、省市奖励177项;学院呈现出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势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42%的毕业生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

2.4校企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学院充分发挥重点专业在师资、实验室、实训基地方面的优势,将重点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内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教师的研究与地方经济联系起来:依托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立了内江汽车零配件生产、研究、培训基地和曲轴研究中心,研究“内齿牌”曲轴、“天视”车镜等的工艺改进;依托畜牧兽医专业成立内江本土畜牧养殖业研究中心,重点对内江猪、隆昌猪和隆昌鸭等品种的保持和改良;依托艺术设计专业建立夏布艺术设计研究所,注重夏布产品的开发;依托会计专业建立产品成本核算研究所,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中小企业产品的成本核算研究。学院以这4个院级科研组织为平台,开展落地项目研发,解决内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升了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

2.5服务区域经济

(1)服务“三农”,引领“一村一品”。学院让教师亲临农林业生产第一线,通过技术研发、改良品种、技术培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杨永德老师与内江市残联市中区金马村共同承担起“内江市残联百村千亩食用菌推广技术”项目;吴俊老师在市中区太平寺村创办的内江市江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养殖白乌鱼;王治明老师为市中区新房村指导葡萄种植技术;王少农教授的夏布画项目,促进隆昌周兴镇、石碾镇苎麻种植基地发展。形成了村镇种养殖的规模,带动一方致富,呈现了引领“一村一品”的特色。

(2)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学院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六昭老师为内江四海锻压机床有限公司设计了Y26-100精冲机电气控制系统、开式双点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为企业创造价值近千万元;为内江鸿强机床有限公司设计了JH21-315数控高性能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王治明老师为内江市退耕还林、长防工程、天堡工程、内江成渝高速公路绿色经济走廊等项目作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为内江市林业经济创收18.47亿做出了贡献;为内江市星座种植园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使该园在2011年累计产值达到2000万元,成为四川乃至全国先进的标准化高产优质柑桔示范园;为内江市植保植检站指导稻飞虱病虫害防治,取得了3000万元的经济效益。陈友贵老师作为四川恒通动物制药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以来,作讲座报告近200场,培训15000余人,该公司年销售额逐年翻番,他主持内江市奶协科技推广,指导发展132户奶牛专业户脱贫致富,养殖户日增值12200元,年纯增值375万元,奶牛生产总值从250多万元经三年增长到2334万元,约增长10倍。杨永德老师与内江市残联共同承担起“内江市残联百村千亩食用菌推广技术”项目,为当地经济带来了约300万元的经济收入。谢泽学、扶振新等老师为四川满绝热工程技术公司、内江科源医疗有限公司等企业做技术指导。王治河老师长期为内江丰池顺铸造有限公司进行模具、工艺设计。学院为内江市培训农村经纪人、家政服务人员、会计人员等等,累计培训各类短期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人,为内江市各乡镇培训村党支部书记1598人。

3 结语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还指出: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作为地方高职院校,要坚定不移地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之路。在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有“为”才有“位”,唯有此,它的吸引力才会更大,它前进的步伐才会更稳健。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

参考文献:

[1]李梅,汤生玲.对四川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1(35)(总第711期):18.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5篇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培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核心,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努力增强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的实效性和创造性,提高现代服务业专技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推进我市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完成服务业新一轮“振兴计划”的各项任务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2、主要目标

从*年下半年至2010年,通过3年多时间,对全市现代服务业领域中的现代商贸、旅游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专业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培训100名掌握现代服务业前沿理念和先进管理方法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力争通过培训,使全市各镇(区)、各行业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实施原则

改革创新,提高能力。按照《*市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实施办法》的总体要求,加快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步伐,不断探索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管理方式,着力提高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突出重点,带动整体。以现代商贸、旅游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专业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优先培训急需紧缺服务行业和专业的业务技术骨干,开展优秀人才强化培训、紧缺人才优先培训、骨干人才重点培训、后备人才超前培训,以此来推进全市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结合实际,按需施教。围绕《*市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十一五”规划》(*年—2020年),结合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及专业管理岗位的实际需求,重点突出新理论、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的业务培训,以培补缺,以训促学,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培养人才的实效性。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全市培训计划,落实好*市现代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实施方案,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人事部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推进分行业和有关专业的业务培训,确保完成全市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任务。

三、培训方式

1、举办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研修班。市发改委牵头,分别会同市人事局、经贸委、旅游局、人民银行、信息办等业务主管部门,结合现代商贸、旅游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专业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任务,组织各镇(区)和市有关部门服务业管理人员,每两年举办1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研修班。

2、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是一种时间短、参与广、见效快的继续教育方式。以“四新”讲座为载体,围绕当年的重点领域每年举办1期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知识更新专题讲座。

3、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除举办中高级研修班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系列讲座外,积极探索符合现代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简便有效的多种培训方式。

集中培训。围绕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对集中的业务培训。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业务进修、专项培养、学术交流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结合工作实践培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服务业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业务进修、专项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不同需要,采取个人自学、专家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

在线培训和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快捷高效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四、实施步骤

本实施方案采取总体策划、分步推进的形式,逐年分课题开展培训教育。具体培训计划安排如下:

1、宾服餐饮中层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年8月)

市发改委会同人事局、旅游局举办全市宾服餐饮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与管理、投诉处理技巧、部门间沟通与协调和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的提高等。培训对象由市旅游局落实。

2、现代商贸和物流领域业务培训(*年)

市发改委会同人事局、经贸委举办培训班。重点对从事现代商贸和现代物流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3、金融保险、专业市场领域业务培训(2009年)

市发改委会同人事局、人民银行、经贸委举办培训班。重点对从事金融保险领域和专业市场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4、信息服务、电子政务领域业务培训(2010年上半年)

市发改委会同人事局、信息办举办培训班。重点对从事信息服务和电子政务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五、具体要求

1、要强化政府行为。“充电工程”管理法制化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政府必须遵循法制原则,对继续教育实施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管理。就我市服务业继续教育的现状来看,对继续教育要强化政府行为。首先,要重视舆论导向。对继续教育的舆论宣传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推动力量,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对继续教育的渊源、意义、作用、继续教育搞得好的单位、企业及其好的作法等等予以大力宣传,促进继续教育由被动应付向主动提高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其次,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适当的利益调整,如在评选各级各类高层专家和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等各种奖励以及申请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奋战在服务业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倾斜;运用行政管理和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和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着力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加大中高层次和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实现科技人员在服务业领域的合理分布。再次,政府部门要舍得花本钱、下大力气,增加继续教育的投入,通过地方(部门、单位)出一点、社会筹一点、一定职级专技人员捐一点等各种途径筹集继续教育资金,着重在内容形式、组织管理上提高档次。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 农技服务;人才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421(2012)01-123-01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技服务,而农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农技服务人才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永寿县的农技服务人才体系建设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和农村经济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技服务人才体系建设遇到了困境和问题,其服务功能的发挥受到了影响,许多现实问题急待解决。为此笔者通过现状分析,提出加强永寿县农技服务人才体系建设的建议。

1 永寿县农技服务人才体系现状

1.1 农技服务机构人才匮乏目前县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人员比例高,能在第一线扎根为农户服务和技术指导的专业人员寥寥无几。以永寿县其中一个农技服务机构为例,29年仅进来1名本科生、7名专科生,日前非专业人员占总人数的2/3以上;29年前该机构有大学本科毕业5名、中专毕业17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12人,专业人员占总人数的2/3以上,技术力量之强在全市、全省名列前矛。

1.2 农技服务机构人员知识老化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若不抓紧学习提高,就会被快速发展的形势淘汰。许多农技人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农技人员在服务广大农户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说明所学的知识已经老化,赶不上发展的形势,加之没有接受再教育的条件,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远远不够。

1.3 农技服务机构人员年龄大,人才青黄不接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人员不但知识老化,而且年龄老化,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很不合理,与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不相适应。如乡镇一级农技服务机构20多年以前人员达到58人,由于自然减员、退休、清退临时工,现在仅有职工23人,其中50岁以上16人,占到70%,有7人面临退休,4人因工作需要超期服役,多人因年老体弱不能胜任工作;30岁以下的6人,占26%。近年来乡镇农技服务机构人员出的多、进的少,亟需补充新生力量。

1.4 农业技术服务手段落后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用手摸、眼观、耳听、鼻嗅和个人经验综合判定,难免造成错判、漏判。不能满足三农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显得更为突出,许多乡镇农技服务机构不能正常开展业务,种植户、养殖户遇到的实际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种养户只有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提高,难免走弯路、造成经济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植业、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5 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没有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再教育、再学习、再提高,是时展的要求,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党政干部每年都进入党校学习、异地交流、脱产半脱产培训,进行必要的充电提高,而农业技术人员没有学习提高、进修深造、更新知识的机会。

2 永寿县农技服务人才建设的建议

2.1 对现有人员培训提高对县乡级农技服务机构的在职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从而适应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机制,采取异地培训、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借用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力量,每年组织选派技术骨干进行在职培训,短期脱产轮训,同时通过广播讲座、现场讲授示范、科技宣传栏、技术咨询活动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等,帮助农技人员高服务水平。

2.2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招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从农村基层选聘有丰富农技工作实践经验的人才,为农技服务机构补充新鲜力量,弥补专业人才的不足,改善农技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健全服务网络,贯彻落实政策,确保推广机构稳定,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稳定,保证推广机构在编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到80%以上。

2.3 搞好基础设施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经费保障、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人员工作条件,提升农技人员的社会地位。设立农技人才创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补贴量和信贷资金投入量,保证人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推进农技服务人才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7篇

中国联通公司是以CDMA和GSM移动通信为重点,同时经营多种电信业务的综合新兴电信运营企业。公司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将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作为增强公司竞争力的关键工作,积极采用CD-MA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建设新型电信服务网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能迅速转化为市场拓展能力的适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市场潜力大的新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并努力保持市场先行优势,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十五”期间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工作

(一)“十五”期间中国联通制定的科技发展目标与任务

“十五”期间,中国联通围绕公司确定的“建立新机制、建设新网络、采用高技术、实现高增长,发展综合业务”的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了公司的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

――建立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在公司内部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创新管理体制、人才机制和组织架构。

――建设采用先进技术的电信网。建设以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为主体,以宽带多业务承载网为核心,以多元化综合接入网为基础的一体化电信网络。

――加快技术创新,实施创新技术。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先进技术来建设通信网络,在大容量光纤传输网上积极采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在多业务承载网上采用IP/MPLS组网技术,在移动通信方面采用CDMA技术并平滑过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在接入网方面采用光纤接人为主、无线接入为辅的多种技术。

――转化技术优势为市场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网络质量、服务水平和业务多样性,实现网上用户、业务收入、利润和公司市值的高增长,质量和服务的高水平。

――研究综合业务新技术发展。最大限度地发展综合业务,发挥公司多业务牌照优势,实现通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以综合网络向社会提供综合业务服务。

(二)“十五”期间中国联通主要科技创新成就

“十五”期间,中国联通技术创新工作初步形成了有前期技术动态跟踪、热点专题专项研究、技术和商用试验、技术成果提炼和专利申请保护、企业标准制定贯彻、国家和国际标准反馈、新技术新业务推广的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的技术创新机制。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两个重点,一是移动业务,移动通信是公司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如何形成CDMA/GSM差异经营的良性格局,是公司主要工作;二是综合业务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综合业务运营商,中国联通致力于“业务综合发展、资源综合利用”。

1、重大技术成果

中国联通在技术创新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成果。“中国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成为电信行业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的项目。此外,中国联通还获得了多项重大技术成果。

(1)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中国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项目是在一个统一的承载平台上实现了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互联网、视讯会议、可视电话、CDMA1x移动数据等业务的网络。该项目两项技术方面专利已获国家授权,打破了传统电信运营公司一个业务建一个网络的做法,而采用下一代网络的理念和架构,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网络平台可同时提供多个业务的新的建网模式,为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已得到有效实施,覆盖了全国330个城市,并延伸至美国和香港地区,并与全球的网络实现互通。目前金融界有70%的用户、证券界25%的用户,以及12万多个企业大客户在使用联通的多业务统一平台业务。2000年,联通多业务统一平台当年建设当年开通当年赢利1.7亿元。截至2003年6月底共创收171亿元,利润25.3亿元,上缴税金6.32亿元,就是受到用户肯定的最好证明。

(2)世界风G&C移动双模技术。G&C双模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使用户仅用一部双模手机就可在G、C两网之间自由切换,享受两网服务。经过技术开发,G&C双模移动通信系统形成了四项技术专利,并在2004年年中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和成功推出,使人们从单一移动通信时代快步进入到GSM和CDMA两网合一、两网保障、自由切换的移动通信新阶段。G&C双模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方案受到国家和信息产业部的高度重视,国家标准已全面采纳,成为信息产业行业标准。比起G网或C网单网用户,G&C双模系统用户可享受如下技术优势:更精彩增值服务、更畅通全球漫游、更完善网络覆盖,因此获得很大市场反响,终端曾一度断档缺货。其用户是高端用户,ARPU值远高于一般用户水平,是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世界风G&C移动双模技术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CDMA 1X/HRPD网络、业务系列标准研究。CDMA 1X/HRPD网络、业务系列标准作为我国CD。MA 1x和未来HRPD网络建设运营、设备研究开发、测试的唯一技术依据,在很多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①支持3G移动通信系统机卡分离的鉴权和选网方案是在既没有现成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支持,也没有其他运营企业的先例可借鉴的条件下,国内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不仅在国内史无前例,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机卡分离情况下由CDMA 1x网络升级到HRPD网络时用户必须更换R-UIM卡的技术问题,填补了CDMA标准的技术空白,居于国际领先和首创地位。②HRPD网络技术体制的制定首次在国内对HRPD网络的组网情况进行规定,其中对于CDMA 1x网络与HRPD网络互操作的规定,解决了两网相互独立,交互困难的问题,大量节省了设备投资。③该项目中所制定的针对CDMA1X/HRPD网络为承载的多媒体业务规范已通过了试验网上进行的业务运行和测试,这些标准的出台使cdma2000技术保持和发挥了其技术的优势,为CDMA运营公司提高和保持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项目所涉及的系列标准正在指导我国CDMA运营商的选型、组网以及试验网络的建设和测试,并将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该项目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CDMA 2G/3G机卡分离技术。本技术是为使用CDMA 1X R-UIM卡的CDMA 1X/EVDO终端用户提供EVDO网络的接入鉴权方案。本技术在不影响现有网络的前提下,使得EVDO机卡分离成为可能,使现有CDMA 1x用户不用更换1x UIM卡就可获得CDMA 1x和EVDO两网提供的业务。本项目形成的四项技术发明专利,对于中国联通保持机卡分离的优势、平滑过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在全世界推动机卡分离技术的发展、扩大机卡分离产

业联盟、CDMA 2000技术的应用和推广,2004年底3GPP2国际标准组织正式了中国联通提交的国际标准,这是中国首次在CDMA领域整体技术方案获国际组织全盘采纳,是中国重要的技术创新工程。由于还没有投入3G商用,公司仅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测算,3G业务实施后,若采用不换卡的鉴权方式,中国联通节省10亿元换卡成本。机卡分离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十五”期间,中国联通还组织和实施了一批成效显著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重大技术试验项目。承担政府部门统一组织的技术创新项目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指导和推动了新技术新业务开发与推广工作。主要项目见表1。

(三)形成具有“中国联通”特色的技术创新工作

中国联通在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同时,注重总结和积累工作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联通”特色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

公司原副总裁刘韵洁因在数据通信行业的突出技术成就,成为通信运营业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司还于2002年率先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这是迄今为止运营企业唯一的博士后工作站。

(四)大力实施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

1、标准战略

随着中国联通企业实力的逐步增强,中国联通逐步扩大了参加行业、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力度。中国联通2000年初正式加入CDG组织,成为CDG执行董事会成员。2001年,公司正式成为国际电联的通信标准局和无线通信局的部门成员。2002年中国联通加入3GPP2组织,正式成为3GPP2的独立成员,2004年初公司又加入了OMA组织,参与移动业务标准化的制定工作。2004年,公司又加入TMF、MFA等多个标准化组织。此外,公司也同时是GSMA和3GPP2以GSM、WCDMA标准为基础的标准化组织的成员。

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司日益频繁的涉外标准化工作,作为标准化管理部门的技术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2003年底出台《中国联通参加国际组织活动管理办法》,2004年技术部还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了《中国联通行业标准文稿提交管理流程》、《中国联通国际标准文稿提交管理流程》,确定了《国际/行业标准文稿提交报审表》和《国际/行业标准文稿采纳反馈表》。

中国联通自作为独立成员参与ITU国际电联活动之始,在没有独立研究机构的情况下,在运营商历年文稿评比中,曾连续3年获得文稿提交数量第一,2年提交文稿数量第二的优秀成绩。

在企业标准方面,中国联通基本建立了企业标准化体系。公司的322项技术标准,全面指导了公司设备招标、网络建设、业务开通、运营维护和市场经营等各项工作。

2、知识产权战略

公司提交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2004年以前,公司共提交专利申请5件,而2004年一年提交专利申请20余件,涉及多模式、EVDO等多个方面,更好地保护了公司的核心技术成果。迄今为止公司共申请专利56件,获得授权16件。上述成果很好地发挥了技术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五”期间在专利管理方面完成了建章立制的基本工作,建立了基本的专利管理制度。技术部是公司专利管理的归口单位,同时结合各部门、各专业的力量,成立了由总部各部门参加的中国联通专利工作小组,管理公司专利工作;此外,通过招标选定了公司专利机构,建立了外部和内部相结合的专利管理架构。

公司上下专利保护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由部门的一个技术人员申请专利带动部门其他技术人员申请专利的现象,实现了专利申请工作的良性发展;各部门在技术交流前主动要求外单位签署知识产权约定和保密协议。同时,公司陆续处理了各类专利纠纷,如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界定问题、设备采购合同和公司与外单位签署协议中知识产权条款的完善问题、公司侵权受理问题、合同签署前技术合作成果归属约定问题、专利合作和专利共享协议签署问题,初步探索了专利纠纷和调解的解决方式。

通过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积累了公司的无形资产,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五)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

中国联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通过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用人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进企业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充分激发企业内部的活力。为适应上市和内部管理需要,并结合电信企业全程全网的特点,中国联通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创新地采取了独特的组织结构,建立了资本运营层面的多级控股结构和业务经营层面的一级法人体制。多级控股的股权结构以及一级法人的管理体制,一方面满足了两国三地不同的资本市场规范和相关法律对中国联通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使得中国联通的经营管理体系简洁紧凑,达到了政令畅通、反应快捷的效果。在用人制度方面,围绕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根据“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等方式,充实了公司人才队伍。在用工制度方面,中国联通积极稳妥地推行了劳务用工社会化管理。对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的岗位实行劳务用工社会化管理。员工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实现了减员增效。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稳妥推进全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初步建立了“员工能进能出”的制度,改善了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素质。中国联通全面实施新的薪酬制度,建立了以岗位评价为基础,绩效考核为依据,岗位工资、职务工资和奖金为主要分配形式,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现金收入与福利收入相结合,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薪酬制度。

中国联通积极推进业务创新,以快速响应市场,拓展业务种类,不断推出适合用户需要的电信新业务,以差异化业务优势开拓市场。近几年,中国联通开发了基于移动话音、移动数据、固定话音、互联网、视讯网、呼叫中心、集团客户等的新业务,如互动视界、神奇宝典、彩e、定位之星、视讯新干线、丽音街、炫铃、两网通、联通商旅等众多业务门类。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满意,使公司获得更大的效益。

中国联通积极推进服务创新,不断在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上取得突破,如率先推出低柜台服务、提供话费详单、会员制客户俱乐部、积分奖励回报制度、上门服务、手机定制、买手机赠话费等服务;推出电话客服、电话营销、网上营业厅、营业厅服务改进等服务,通过开展“心系用户、服务创优”活动,整体提高服务水平,让用户充分享受周到的电信服务。

(六)科技研发

目前,中国联通研发工作分布在多个部门。总部技术部是研发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同时承担部分研发任务,其他的研发力量包括:总部其他部门自身相关的研发力量;各省分公司的研发力量,尤其是上海、广东、浙江和北京分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部门;中讯邮电咨

询设计院也是公司研发力量中的一支生力军。

中讯设计院有着多年深厚的通信技术的积累,在同行业中长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拥有专业门类齐全的新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部门,包括有线、无线、交换、信息、建筑、邮政、电源七大专业处和技术研发部,拥有员工800多名,并人公司的研发体系并赋予新的使命后将能极大推动公司的技术创新步伐。

(七)产学研相结合

中国联通与高校、研究院所等机构一直进行密切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主要的合作模式包括企业技术标准委托和合作、软课题研究、咨询服务等三类;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标准制定、技术议题研究、公司发展战略咨询等三方面。合作项目取得了很大成效,规范了中国联通网络建设、业务服务和生产经营;对公司重大战略决策和技术路线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十一五”时期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路与措施

“十一五”时期中国联通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实现公司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差异化优势充分展现,对外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综合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并跻身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列。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

围绕实现公司新时期的总体战略目标,“十一五”时期,中国联通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目标,在公司内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大力提高在技术、业务、营销、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创新能力,通过持续创新,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公司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是“市场导向、应用为本、广泛联合、引领发展”。

(一)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发展整体目标

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发展整体目标为:

(1)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2)获得一批自主创新及专利标准成果;

(3)探索前瞻性业务发展模式、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业务;

(4)实施向3G、NGN演进的网络升级;

(5)建成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信息系统;

(6)实施适应公司战略目标的管理创新。

(二)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中国联通“十一五”期间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有:

(1)网络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演进、核心网演进、高性能多业务承载网、综合传送网;(2)业务和业务平台:新一代的语音增值业务平台、新一代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平台、手机电视;(3)移动终端技术;(4)支撑与配套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节能环保的高可靠运行配套系统、安全运营管理体系。

中国联通“十一五”期间业务创新重点领域有:

(1)业务创新:现有业务的挖潜与创新、3G通信时代的重点业务及商业模式创新、综合信息查询与服务;(2)营销模式创新:“农村新时空”发展模式、病毒式传播模式、终端营销模式、体验式营销模式;(3)服务模式创新。

(三)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科技创新组织机构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国联通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将建立科技管理层、研究院和技术中心三层科技创新体制;建立专门的研发队伍,成立研究院。研究院以应用研究为主,加强对前瞻性技术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公司将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和技术人员力量,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业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日趋多元化的通信需求,不断增强运营效率和提高市场地位,保持并巩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科技投资管理机制建设。根据电信运营公司的特点,中国联通在“十一五”期间从2007年开始,科技投入比例逐年增长,为完成本纲要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向企业倾斜的有利政策,组织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等,扩充公司中长期基础和应用项目的资金来源一中国联通将建立科技投入评价体制,主要是对科技项目实行项目立项评审和项目后评估;实施创新专项计划,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中筛选出若干战略性业务和关键共性技术作为重大专项,充分利用公司一级法人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力争取得突破;设立成果推创项目,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此外,公司还将研发项目和成果推广项目纳入公司年度计划。

3、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公司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中国联通科技人才开发目标。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是: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整体性和梯队性的人才资源开发,逐步构建通信行业企业的人才高地。公司将逐步建立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二级专家型人才队伍,成体系地培养自己的专家人才;建立以成果为评价依据,以项目为评价主体的科技人才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骨干人才良性循环机制,通过制度规定和压力管理,重点解决人才的绩效评估问题;建立退出机制,保障技术人才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处于最佳状态。

4、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建设。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建设是保证公司科技创新活动规范、高效、全过程闭环管理的基础。“十一五”期间,中国联通将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对公司现有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的修订,使其适应当前公司工作流程,适应三层研发体制,满足科技项目管理需要;制定技术成果的鉴定(评审)、建档、申报、登记、专利、奖励、保密、宣传、交流和推广应用和后评估的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达到加强中国联通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项目奖励、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的目的;对已经形成的科技成果,特别是有经济效益的可规模推广的成果,要通过交流、转为推广项目、安排建设工程项目等方式,在公司系统内予以推广,使得技术优势转化为网络优势、市场优势,最终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制定科技成果的推广管理办法,旨在增强可操作性,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配置成果推广资金,扩大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成效;在公司科技进步奖奖励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对技术标准奖和专利奖励的内容,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建立专家论证制度,建立公司内外的专家库,明确重大工程项目的范围,制定专家论证的流程,通过论证提供科学客观的论证意见,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8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加快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目标任务。大力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聘用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组织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逐步在社区建立一支以全科医学为主体,包括中医、西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社区卫生管理人员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

二、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3、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人员编制、职称评聘、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鼓励高水平临床教师和临床专家承担全科医学教学任务,参与社区卫生人才培训。支持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有条件的医学院校要成立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系、社区护理学系,将该类学科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整体规划之中。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科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在向医学类专业开设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之中。护理学本、专科专业教育要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临床教学和社区实习的配套教材。组织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见习或实习。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在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全科医学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给予专门研究和重点支持。高等医学院校要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举办全科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全科医学师资和学科带头人。

4、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对已经从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和由其他医疗机构转入社区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专业人员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岗位培训。培训结束后,由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并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确保在2010年前基本实现所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执业要求。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注意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各省(区、市)都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培训计划,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5、积极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工作。要探索相关配套政策和培养模式,稳妥地推进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有关医疗卫生机构要承担培训任务。到2010年各省(区、市)都要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逐步建立健全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制度。

6、完善继续教育。进一步明确对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求,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促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使用管理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具有全科医学特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继续教育活动,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

7、推进培养能力建设。采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养。教育、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要将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师资培养列入教师培训计划。加快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临床和社区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一批能体现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以及防治结合特点的示范性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临床和社区基地,发挥其对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到2010年在全国每个地级市遴选建设至少1-2个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教材建设,组织编制一批高质量的适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等教育培训教材。

8、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职业道德。要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医德医风教育,使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确立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意识,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加强职业技能和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便捷、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

9、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全科医学为主体,包括中医、西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晋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对在社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医师,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执业。凡符合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中级考试,取得相应类别的全科主治医师资格。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副主任及主任医师经过有针对性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经考核合格,并由卫生、中医药、人事部门认定后,可转为相应资格的全科医师,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变更执业范围后,在社区从事全科医学工作。在晋升上一级资格时,其转前与转后年限合并计算。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建全科医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全国全科医学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11、完善在社区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社区护理人员的初级任职资格通过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护理学专业考试获得;在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理中级资格专业中增设面向社区护理的专业;在护理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的有关政策规定中进一步体现社区护理的要求和特点。

四、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聘用制度

12、实行岗位管理制度。国家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确定通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岗位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岗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工作任务、工作标准、职责范围和任职条件。

13、完善人员聘用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行择优聘用,合同管理。聘用的各类人员都要签定聘用合同,有法定执业资格要求的岗位,受聘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

14、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加强对受聘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岗位考核以专业水平、工作绩效和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聘期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者调整岗位的依据。

15、探索建立人员退出机制,完善辞聘、解聘制度。对于符合辞聘、解聘条件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受聘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调整其岗位,并对聘用合同作出相应的变更。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无法胜任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与之解除聘用关系。

五、吸引和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

16、吸引和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到艰苦边远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1至2级。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支持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为毕业生在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实习、进修创造条件。

17、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各地要制定配套政策,积极吸引医院中的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和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在社区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给予适当倾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满五年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优先参加相应的培训或业务进修。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使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各省(区、市)应采取有效措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人员工资。

18、加强人员和技术交流。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组织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要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要鼓励城市业务水平较高、身体状况较好的退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他们开展服务提供便利,享受相应待遇。

六、切实加强社区卫生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