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德育班级管理

德育班级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21 06:45:35

德育班级管理

德育班级管理第1篇

一、班主任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去赢得学生的尊敬,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

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中的最前沿、最基层的责任者,因为直接面对学生,所以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动态、纪律作风,班主任是最早了解和掌握的。这样就为德育教育提供了针对性。同时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与学生接触最多,在学生心中投射和印象也最深。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是最可亲近的人,所以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工作态度、师德修养,甚至穿着打扮,都成为学生眼中的焦点信息。而这些信息无疑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做为班主任更应该注意这些细节。譬如上课不迟到,上班不穿拖鞋,不说脏话等, “其身正,不令则行”,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在他们的视野里,这就更要求我们要随时注意塑造好自己的形象,以文明的言行去教育学生。班主任只有以自己完美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才能使受教育者“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

二、班干部的模范作用

一支思想作风正派、踏实肯干、学习努力,而且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干部队伍对树立良好的班风,增强班级群体凝聚力,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身边的榜样,能让学生直观的,近距离的感受、效仿。班干部是班级的领头羊,也是班主任在班级中树的榜样,所以在选拔任用班干部时既要民主,又要严格把关,从而保证把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岗位上。通过查阅学生档案,调查走访、谈话、认真考察等手段确定学生干部候选人名单,然后经过全体同学投票选出,由于严格把关,从而保证把优秀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队伍岗位上来。当然,“人无完人”。但是只要我们本着“原谅能力,不原谅态度”的原则进行筛选 ,对那些学习态度端正,工作热情高,思想品德好的学生优先考虑,就可以保证班干部的优良品质。给班干部绝对的信任、充分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发挥应有的表率作用,从而带动引导整个班集体向积极方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置身于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健康成长。

三、加强引导,促进群体优化

当然,有了好的班干部,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还是不够的。既然是班级的德育工作,重心就应是全局、是全体学生。所以,在有了一支优良的干部队伍的同时,还应加强引导,促进群体的优化。

德育班级管理第2篇

1.缺乏德育的班级管理目标

当前一些初中班级管理仍旧是以学生的智力教育为中心,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以及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没有将德育全面纳入到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体系中,对学生的考核中对德育方面的考核内容也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系统培养。

2.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

有些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没有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德育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是否理想以及班级活动是否积极参加等显性环节。而对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能通过有效的德育活动及时排遣和调节学生内心的不良情绪,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3.忽略了德育方式与方法的改进

受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的影响,目前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时,主要还是以“硬性管理“”强制性管理”方式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等因素,德育的方法过于单一,进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艺术性和有效性的策略

1.班主任要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产生相应的影响。德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注重班主任自身德育素质的提高,以良好的师德、深厚的理论、专业技能对学生进行德育,对学生多进行关心和爱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当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出现异议时,要真正能放低身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个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德育形象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2.情感激励,拓宽德育渠道

善于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偏好和情感特点,加强情感教育手段的合理应用,形成对学生情感发展的有效激励,这对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大有裨益。例如,为了有效培养班级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特征和“闪光点”,然后在丰富的班级活动中让学生的个性特质得以充分展示,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让学生产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巨大动力。

3.刚柔相济,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

如果班主任一味采取强制性的硬性管理手段,往往很难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多采取一些“柔性”管理手段,做到德育工作中的刚柔相济和艺术化处理,留给学生更多自我反思和主动进步的机会,激发出初中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对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无疑能够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也更有助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4.活跃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协作意识

德育班级管理第3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教育;重要性;实施策略

1班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班级德育教育内容:班级德育教育主要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教师在上述管理过程中要从自身出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德育规范及标准,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完善德育素质,提升德育水平。上述教育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社会道德、生活常识和常规习俗等,教师要善于将道德内容穿插到管理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理念,从本质上改善班级管理效益。1.2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过程中,还可以改善班级氛围,提升各项教育工作的落实效益,对教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传统管理片面进行了纠正: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没有过多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在班级管理中只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约束,没有真正服众,上述班级管理根本无法实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形成团结的班集体。而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学习和生活,内化学生行为,对学生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2)顺应了时代教育的需求:随着社会德育形式的日益严峻,如何提升德育教育效率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德育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顺应社会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许多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实行一刀切,没有形成个性化管理方案,这对学生发展具有非常大的限制作用。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效益,以可塑性的班级管理内容为学生插上“翅膀”,提升学生德育水平和学习质量。

2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2.1确定目标,选取正确的班级管理方向: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指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形成正确的管理方向,以合理的管理目标带动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效益。因此,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管理目标进行合理设定。教师要依照德育教育环境及今后职业需求设定班级管理期望值,该期望包括德育水平要求及知识能力水平要求两方面。确定期望值后教师要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与学生讨论,对该期望值进行调整并确定分解目标,提升目标实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2处理关系,形成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师生关系是提升班级管理效益的关键,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从德育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把握,依照德育内容明确班级中的师生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德育教育要求以德为主,以情化人,以学生为管理核心,通过教师行为、言语感化形成积极、高效的管理体系,为班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师要把握好细节处理:(1)关爱学生,以学生为班级管理主体: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工作落实过程要求教师学会从学生角度看待问题,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体会学生情感,从而避免师生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该工作要求教师体谅学生,以德育内容舒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从情感上自觉尊重老师,尊重班级管理工作。(2)平等对待,充分尊重学生:德育工作下的班级管理明确指出学生是平等的,要求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学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该工作落实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转换角度看待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被认同。形成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认同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工作。(3)鼓励激励,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质量: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多对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工作进行肯定,让学生价值能够被认同,形成和谐、积极的管理氛围。2.3选取队伍,凝聚积极班级管理力量: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选取高素质的管理成员,由上述人员带动班级氛围,发挥德育班级管理的示范性作用。教师要严格考核班级管理成员,确保上述人员达到德育教育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地实现班级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其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对上述班级管理成员进行评价,确保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建设。教师要对上述班级管理成员进行教育,确保该人员能够充分宣传班级文化,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

3结语

班级管理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对学生发展和教师工作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工作优化过程中,教师要严格依照德育教育规范约束自己,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班级管理体系。教师要学会通过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内容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强制管理转变为自觉遵守,让班级管理内容成为学生思想的一部分,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的班级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静文,易连云.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4-7.

[2]许小娟.浅谈德育学分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1:28-32.

[3]刘雁春.德育工作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04:62-64.

德育班级管理第4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班级管理;探究

良好的品德与素质是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优良品德与素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现状

目前,在小学班级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充分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他们通常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地给学生进行讲解,认为学生只要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学透就可以了。这样的态度,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首先,部分教师对于班级的一些优良思想品德的宣传,通常都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并没有更深层次地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德育教育太过表面化了,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优良品德。其次,教师在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上仍然采取的传统模式,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在德育课堂上,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对德育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这将影响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吸收,更不能让学生将德育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德育教育的高效开展。如果要让德育教学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就要不断地解决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此让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让小学班级管理更加高效。

二、基于德育教育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班级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德育教育不断地渗透到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德育环境,进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与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积极主动地为班上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帮助。对于班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他们积极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温暖的班级环境中健康地成长。这种良好的德育氛围可以有效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庭和学校一起,共同管理好学生。家校联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得到发展。

(二)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班级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活动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德、行教育的渗透。老师在渗透德育教育的班级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德育活动。例如,在每年的三月份,教师就可以在班级里组织“学雷锋”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好人好事进行记录,并且记录下自己做完好人好事之后的心理感受,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在中秋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里的学生去敬老院为老人们送月饼,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在十一国庆节,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我心目中的爱国英雄”为话题的活动,让学生围绕的爱国话题进行话剧、演讲、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2]在每次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这些优良品质的魅力,以此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让班级管理也更加高效。

(三)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教育效率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德育知识,让德育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教师在班会中进行德育教育,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短片、动画、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可以调动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让学生与德育教学内容产生共鸣,从而让德育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标准。又如,在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的品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野百合女孩》《最美红领巾》《雷锋》等助人为乐为题材的电影,让学生可以从电影中学习到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以此让小学班级德育教育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3]

德育班级管理第5篇

谈到我国当前民办教育,面临着许多困惑:一是不稳定因素较多,如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很大,从而影响了学生思想和情绪的稳定;二是学生管理难度大,尤其是民办学校的高中学段,学生大多是一些公立学校的落榜生、后进生,基础普遍较差;再者,学生接近成年,往往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喜欢张扬个性、标新立异;一般来说,这些学生家庭经济基础较好,没吃过苦,从小受父母溺爱,大多难以管教。

在民办学校做班主任,压力大、担子重,与一些天性顽劣的孩子打交道,时刻如履薄冰;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较优秀的学生。人性都有其光辉的一面,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闪光点,关键就看我们怎样去发现、去挖掘?

我国现代教育的根本就在于教人做人,但关键是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管理水平,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为此,针对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作为民办教育的班级管理者,我思索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来加强班级德育工作管理的实效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先行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生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接手民办教育班主任工作时,我不是急于求成去召开主题班会或干什么,而是深入学生中去慢慢了解,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有的放矢,我接手的是一个高二年级文科班,众所周知,文科生一般思想活跃,有些学生认为学文科较好玩,并对学习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新来的教师或班主任也不理不睬,好像根本不懂得尊师重道,我想可能是因为民办学校老师的频繁变更早已深深刺伤了他们纯朴的心。

听说,我们这个班大多数学生高一就不怎么听话,且家庭经济基础较好,来此就是混个高中文凭,然后再花点钱去混个大学文凭,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公然挑衅老师,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一些失落的灵魂,因为教书育人吃的是良心饭。

为了让自己很快融入这个集体,我主动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流,课间、饭堂,有意或不经意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找他们聊天、谈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主动帮他们排忧解难;在他们思想开小差时,进行细致耐心地沟通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我们彼此之间增进了感情。这为我今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好主题班会,落实德育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认为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的时机已经成熟,班级建设和管理应体现时代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级建设的重要理念,成功的教育者都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英国南安普敦的梅森·穆尔小学开设了情感教育课程;日本针对教育的诸多问题,出台了“彩虹”计划;针对民办教育,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

为落实班级工作和班级德育管理目标,我们及时召开了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我要求每位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选举产生了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

同时,我也强调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校纪班规,并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约束和纠正。

班会课上,我表示今后将与同学们互励共勉,只希望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我国教育大师孔子说:“为师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请同学们监督我。而后,我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篮球场上,有我的身姿;集体劳动,有我的身影;晨练跑步,同学们身边有我的陪伴……

这些,都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正如李贽所说:“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三、推进情感教育,注重人性管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严师出高徒”。但过于严厉,一味苛责,只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关心和爱护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管理,哪怕是再顽皮的学生也不例外。但一味地“爱”会使学生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做到严爱有度。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对待一些后进生,要把他们当作教育的对象,而不要把他们当成需要隔开的罪犯,要善于从一些沾上不良习气的后进生身上看到‘沙漠里的绿洲’!”西方主流提倡素质教育、爱心教育,我想亦是如此。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指出:“事实证明,惩罚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有害行为,甚至还会产生预想不到的后果,禁酒不能控制酒的供应量,而隔离异性会导致有害的同性恋。”

面对民办教育中,许多孩子爱心的缺失,缺乏感恩之心,刘铁芳教授在《守望教育》一书“教化的困惑”中提到,道德、情感、爱心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提到以美德故事来唤醒孩子道德情感的方法。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道德,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沐浴。美德教育可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为彰显人性管理,营造和谐班级氛围,我对课室进行了特别设计,在讲台上摆放一束康乃馨,在教室展板上分别设计“学习园地”“心语心愿”“温馨提示”,这样,成绩好的同学得到了表扬,分心的学生,老师可在第一时间掌握,违纪的学生得到了提醒。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又解决了实际问题。班级出现了稳步前进的可喜局面,班集体的荣誉感增强了,同学们的思想作风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每月一次的流动红旗都被我们班夺得,便是很好的见证。

德育班级管理第6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正向德育;缺陷;实现路径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群体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无故旷课逃学、不尊重师长、自私冷漠现象比比皆是,这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诚然,学校教育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只有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进来,提倡“管理育人”等德育理念,并将其渗透到班级管理制度中,才能真正实现通过管理制度培养有道德的人的重要目标。

一、现阶段我国高中班级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

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确保班级管理活动顺利开展。但从我国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情况可以看出,班级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1.缺乏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应该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的符合班级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但当下高中班级基本采用统一的班级管理制度,其制度规范并没有针对性,使得班级管理过程频繁出现问题,给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德育功能的渗透班级管理的目的,一方面是维护班级秩序,为开展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另一方面,则是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级管理制度的内涵充分体现出了德育功能。通过良好的班级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但具体实践过程中,班级管理制度德育未能与德育功能进行渗透,对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二、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的内在逻辑关系

班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调整师生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秩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各种制度,二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校内规则,三是依据班级实情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功能上相辅相成。一方面,班级管理制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班级管理制度体现的是社会生活的价值追求,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平等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品德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打造高质量班级,推动教学改革,必然要实现对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从上我们可以看出,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存在密切的关系。

三、高中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实现路径

实现对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创新,加强班级管理,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关键。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在优化班级管理制度中渗透正向德育功能,以德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从而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1.以团结合作切入,体现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功能一个班集体的教学整体水平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班级凝聚力是影响教学水平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以往高中教育教学中,教师围绕提高升学率展开教学活动,在班级管理中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纪律性。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会更加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漠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忽视了团队整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班级像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要促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就必须从优化班级管理制度切入。因此,教师应将增强班级凝聚力作为出发点,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合作。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拔河比赛,为了获得较好的成绩,学生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论比赛的结果是输是赢,都会让学生对“团队”“团结”形成进一步的认识,学生的这种认识也充分体现出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功能作用。2.以生为本,实现班级管理的德育功能作用新课程标准下,倡导构建生本课堂,即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往高中班级管理与教学都围绕应试教育展开,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得教育管理效果大打折扣。为此,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品德素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班级管理活动。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但号召力比较强。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兼职班长等岗位,让他们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班级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自身价值,也可以为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而对于学习好、乐于助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兼任学习委员的岗位,与班长、各科课代表协调配合,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围绕“以生为本”基本原则展开班级管理活动,实现对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更能体现出德育的重要意义,对发挥班级管理制度中的德育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实现高中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必须遵循以生为本基本原则,在班级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体现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作用,对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班级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现阶段班级管理中,必须充分体现出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陈镜全.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论德育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对班级管理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5(2):204.

[2]张波.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功效之研究——诗文育人与德育管理的巧妙结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版),2015(5):102.

[3]刘文权.狠抓班级管理培养学生品德——浅谈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教师,2012(6):23.

[4]郭颖.引经典之源润德育之株——浅谈《弟子规》在小学低段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小作家选刊,2016(34):220.

[5]许建松.饱蘸人文之墨呼唤真情回归——小学中高段班级管理中学生责任感培育策略的实践[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8):15-16.

德育班级管理第7篇

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对正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班级作为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正式组织,对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对当前我国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办法。

【关键词】

高校;班级管理;德育工作;实效性

0 前言

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不但可以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对正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前,在高校的推动下,德育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还有许多高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德育的实效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了德育工作空泛化的尴尬局面。

1 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能成为可用之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高校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坚持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向,全面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高校也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前提下,更新高校德育观念,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完善高校德育评价机制。但是,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不断增强,加之当今时代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思想观念多样化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都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的班级是高校管理组织结构的一个基本单元,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有团结同学、教育学生等职能。班级管理的模式和内容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将德育渗入班级管理的全方面全过程,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2 高校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德育定位偏差

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同时指导学生道德行为、进而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一个过程。不难发现,以班级为主体的德育实践工作较少,一般都是响应国家或者学校文件,班级拼凑一些活动来应付,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班级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偏低使得班级很多德育工作落于空泛。班级管理者不是德育科班出身,没有客观的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而大部分德育工作都是由“两课”教师在承担,班主任没有真正承担起这个责任。

2.2 德育实效性不高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应该作为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作为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应该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学生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因此,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源头。当前,面对复杂的高校德育环境和背景,大学生在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时会不同程度的感到迷惑和茫然。班级管理工作者无法深入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中去认识、分析、思考和理解学生的想法,在处理问题时,就难以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贴近社会和学生的实际去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行为的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薄弱,目标过于统一于社会价值,脱离了具体的个人,最终导致学生厌倦“假、大、空”的德育目标和形式,使德育工作的无法得以很好地实施。

3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方法和途径的几点思考

3.1 更新德育教育理念

班级管理工作者应该正确的理解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在教育观念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做到平等、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时代性,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强化服务意识,把学生作为教育的根本,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发挥学生的智慧,坚持并鼓励学生站在道德的角度上自主解决和处理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拓宽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渠道,强调个性化教育,重视个体,发展个性,注重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校外德育实践活动,或者网络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德育理念,重视个性,发挥个性,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不同的渠道和途径与学生取得沟通,来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3.2 更新德育教育内容

在多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念并存的状况下,高校的德育工作内容的创新势在必行。除了对大学生强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使学生可以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外,还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理论结合实践,根据新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看教育,使学生能以大局意识和世界性的眼光和战略思维去分析和看待国内国际形势。同时,高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挑战,敢于提出新问题,并积极探索出新途径和新方法。

3.3 德育方法和途径的创新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当符合现代德育的宗旨,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精神。因此,德育工作必须要突破传统的模式。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性教育方式,德育应当渗透式的进入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自主性转变。其次,在班级管理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改变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说教,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对话,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样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建立互信。同时,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走出校园,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磨砺坚强的道德意志,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德育班级管理第8篇

一、现状

德育管理是培养学生“德”的教育活动。当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发出的德育信息基本上未被接受,学生的思想品德仍处于原来的状况或者不仅未被接受,反而引起他们厌烦、不满甚至对立的情绪时,便表现出德育管理的低实效。其主要表现是:①学生混学、逃学、辍学者日益增多,他们不思进取,厌学、混学,追求吃喝玩乐,向往宽松自在的校外生活,逃避严格而紧张的学习生活。②打电子游戏者屡见不鲜。学生经不住街头电子游戏机的诱惑,纷纷进厅一试身手。他们一旦进去,就很难自拔。有的没钱,就谎向家长要,亲戚要;有的没钱就偷偷地变卖家中的烟酒等,有的偷自家的钱,有的大学生向小学生强行索要,还有的无其它法子,就铤而走险。③看黄色书刊、录像者屡禁不止。有的学生也知道看黄色书刊、录像的危害,他们却对此认识不足,或者根本不把它当回事。抓到一本,爱不释手,早上起床首先看,上学、放学路上看,老师讲课就偷看,上厕所也要看几眼,而且一人看后还传给他人。

二、影响

级德育管理低实效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①对社会的影响。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些学生长期不用功,学习跟不上而辍学,流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他们不明白自己最起码的责任是要学习本领,以便自己将来自立于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而是视优厚的学习条件为粪土,浑浑噩噩混掉了美好的时光,以至青春逝去空悲切,最终成为社会的累赘。②对自己的危害。由于这些学生思想幼稚,可塑性强,在这个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遇事缺乏冷静的正确的思考,逃学、辍学的后果有时会使他们做出违犯法律的行为,从而构成对其自身的危害。③对班级的影响,他们看了坏书刊之后,就传阅他人,他们看了坏录像之后,就传闻他人,以至于班级学生思想不同程度地受污染。由于他们思想的滑坡,行为也会变得日益懒惰、自私、缺乏集体责任感,不尊重老师,在班里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等,从而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负效果。

三、德育管理低实效的原因

班级德育管理低实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学校不是封闭于社会之外的, 社会上的风吹347草动,必然会在班级中有所反应。社会不正之风、不良现象会对班级的德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有人说“学校六天教育抵不过社会一天的影响”,这话不无道理。②学校德育工作薄弱。现在仍有不少学校办学思想不够端正,迫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德育工作仍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出了问题才大喊大叫”的地位。存在着德育工作联系校情、学生实情少,开展德育工作具体措施少,注重德育工作实效少。③家庭教育欠缺。现在学生在学校受的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而回到家中受到的往往是“个人奋斗”的“实惠主义”教育和单纯的“商品经济”教育;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撒手不管,认为只要多给他们钱花,买好衣服穿,学生自然会好。所以对于学生的思想不管不问,学生出了问题时,他们才感到诧异。④班主任工作不力。班级德育工作的好坏,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成交,也取决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素质。如果班主任素质差,工作不得力,没有清醒的德育头脑,不知道关心爱护学生,不能起表率作用,不身体力行,言行一致,那么他所辅导的班级的德育实施就一定会低下。⑤放松主观观察力。主观努力的放松是导致德育管理低实效的根本原因。固然,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许多人的成功主要不是靠优越的先天素质,而是靠后天努力。同处于新的历史时期,为什么有的学生严于律己,积极进取,有的则随心所欲,不求上进。究其原因,是主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一旦放松了主观努力,久而久之,那就必然会变成社会的危险品。

四、德育管理低实效的对策

(1)加强班级德育建设。首先要选配德才兼备的班主任,而且要依靠教师集体的努力。主要采取摆事实讲道理和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具体研究活动有:参观党史展览,“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社会主义好”专题知识竞赛,开展“我为班级做一件好事”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同时,发现不良现象、及进曝光,对违纪学生及时处理,使学生耳边警钟长鸣;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风气,举行“我和雷锋比童年”主题班会,班级建立“节约箱”,防止学生沾染上追求享乐的恶习;组织诗朗诵和歌咏比赛、篮球比赛,用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占领学生的娱乐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