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礼仪文化

礼仪文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17 05:44:47

礼仪文化

礼仪文化第1篇

关键词:礼仪 武术礼仪 礼仪文化

1.前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礼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武术在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沿袭了重视礼仪教育的文化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是习武之人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武术的精髓所在。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衡量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礼”和“仪”传统的解释都是表示尊敬的方式。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共同交往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它涉及到人们生活交往的许多方面。自古我国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礼仪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不外乎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为人们社会交往起到、和谐的作用。孔夫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说的正是想要学会为人处事,立足社会,必须要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对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确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武术礼仪与道德教化

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武术礼仪受到古代主流文化思想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礼仪文化。儒家思想强调:仁,礼。将仁寓于各种礼仪之中,正所谓寓教于礼。目的在于培养品行端正、礼貌儒雅、恭谨谦卑的正人君子。武术礼仪沿袭了礼仪教育的文化传统,在几千年的流传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礼仪文化,如拜师学艺。据资料记载,拜师需要介绍人还要写拜师贴并向师傅正式的磕头拜师,而后举行一个过程繁琐的仪式,体现了一整套复杂的繁文缛节。自古师徒关系就如同父子关系一般至高地位,被血缘化了,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即师父。在武术拜师择徒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何谓尊师重道,正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道德教化乃是武术礼仪文化的价值核心,武德第一,道德先行;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始终将礼仪道德放在技能学练之前,要求习武者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方能学练武术。武术技术学习强调的是外在肢体的锻炼,可以使习武者强身健体,而真正能达到修身养性则是通过武术礼仪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

3.行礼方式及武术礼仪的表现形式

武术礼仪是指习武者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目前,武术礼仪具体的行礼方式有:徒手礼、持器械礼、递器礼、接器礼。徒手礼又细分为:抱拳礼、注目礼、点首礼、鞠躬礼、合十礼等。其中抱拳礼是现代武术规则规定的国内外一致采用的行礼方式,它被注入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涵:l、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2、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3、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一个简单的抱拳礼包含着对习武之人道德修为高层次的要求,习武并非是简单的身体练习、休闲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武术礼仪文化潜移默化的教导一个人学会做人基本的礼节、礼貌:尊敬师长、恭敬待人、不骄不躁、克己自律。对于武术礼仪文化最核心的是其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礼仪的传承发展,我们的祖先重视礼仪,恪守礼仪规范,武术礼仪的形成和发展也深受此影响。在学练武术的过程中,师父通过对武术礼仪的讲解、示范、以及讲授一些有关武术礼仪的故事,促进习武者武德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做到真正内外兼修。

武术礼仪既是一种文化,除了行礼的方式外,还包括武术服装、武术标识等,这些都体现着武术礼仪文化。武术服装的起源是中国传统服饰——汉服。而汉服就是指汉民族所穿戴的传统服饰。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左传》中写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汉服由于其悠久的历史韵味正好与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武术相得益彰。因此武术服装是在汉服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和调整,使其更加便于演练武术时穿着,而且体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武术标识主要是指现行的武术段位徽章,武术段位制普及和发展非常有利于武术运动的开展,武术运动开展的越广泛其核心武术礼仪的道德教化功能就越能发挥作用,使更多的人学练武术的同时也得到礼仪道德的教化,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道德品质。为整个社会和谐、安定的发展提供道德基础。使道德第一的观念始终占据中国武术传承延续的绝对地位。因此武术标识应该规范统一,并且具有民族特色,易于识别,可以促进习武者相互竞争、相互学习 。

4.小结

武术礼仪不能简单的概括为几个易学的动作,它是一种礼仪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它是武术的核心、精髓之所在。正所谓礼仪无小事,它约束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是适应时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更是国家社会的精神文明支柱。武术礼仪可以改造个人,形成民族、国家宝贵的社会风气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要弘扬武术礼仪,更加坚定的传承武术礼仪文化,使这一宝贵的礼仪文化精髓继续发挥作用、发扬光大。(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汤立许,蔡仲林,饶英.北京奥运会武术礼仪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7),58-60

[2] 毛海涛,刘树军.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文化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7),26(4):88-90

[3] 王柏利.对学校无数礼仪教育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8),6(8):62-64

[4] 华桦,彭婷,曹佩芳,陈鹏,李增博,伍方清.礼仪在现代武术中的运用[J].湖北体育科技,2011(5),30(3):252-254

[5] 周萍.论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当代继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1),35(11):36-38

[6] 曹琼瑜,刘丰.武术礼仪于武术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5(12),2(12):13-14

礼仪文化第2篇

关键词: 礼仪 跨文化交际 礼仪文化教学

一、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表现律己敬人的过程,是一系列约束人际交往行为的社会规范,涉及交往、沟通、情商、穿着等内容,以及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规范。非语言礼仪包括手势、姿势、举止等方面的规范。在语言交际时,即使言辞在语音和语法上正确,但如果不符合社会交际惯例和规矩,也是失败的交际。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是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体现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和道德情操。讲究礼仪对每个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的不同,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的礼仪就不同。中华民族是传承千年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西方文化中,关于礼仪的记载源远流长。在古希腊罗马的诗歌典籍中,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著述中,都有关于礼仪的论述。法国,作为西方社会的典型代表,同样拥有灿烂的文明,与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然而,中法双方的礼仪规范和标准是不同的,表现的形态也不同。

二、礼仪与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交际,就意味着用语言进行表达,而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还有许多沟通上的问题。

人际交往不能忽视礼仪。最初的礼仪接触意味着友谊,避免误会和冲突,这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建立密切联系的重要一步。例如,在同朋友分手或送别客人时,中国人习惯说“慢走”,如果与法国朋友也这么表达,译成“Allez tout doucement”,法国朋友则无法理解,心想我身体很好,为什么要“慢慢地走”呢?在这种场合,法国人则会说“Bon retour”(一路平安)或“Merci de votre visite”(谢谢您的拜访)。

由此可见,语言符号只有在语境中才能生成意义,没有恰当语境的话语是失败的交际。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进行交际的工具,因此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乔姆斯基所说的linguistic performance及海姆斯提出的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而不是训练学生仅仅掌握所学外语的语言形式(即乔姆斯基所说的linguistic competence)。要学习法语,就不得不了解法国的礼仪文化。如法国人崇尚个人自由,无论在言论上还是行动中都要尊重个人自由,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中国学生碰见法国外教时,出于关心或好奇的目的,总喜欢问:“Ou allez-vous?”(您到哪里去呀?)“Avez-vous mangé?”(您吃过饭了吗?)殊不知,这样中国式的问候会让法国人觉得难以接受,他们会想:“他为什么要知道我去哪里?想跟踪我?”“他是打算邀请我一起吃饭吗?”结果,友好的问候被误解为对私人空间的侵犯。

三、礼仪文化教学策略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沟通文化的纽带。在法语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语法和语义之外,更应该结合不同语境,加强对法国礼仪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鲜活的社会交际中而非孤立的真空环境中学习语言。

著名交际学者Gudyunst指出,有效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基本交际能力系统主要由交际个体为达到有效交际所应掌握的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与社会或文化规范相关的交往能力所组成。其中的文化能力包括:(1)信息获取的技能与方略;(2)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承担不同的社会身份、处理不同的情景的能力;(3)具备交际者所必备的素质,如自我调节、对文化差异高度敏感、对非语言行为有高度的意识性;(4)文化取向、价值观念、世界观、生活方式等有关知识的了解。

交际礼仪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中法文化差异就很大。法国人强调自我,追求个性解放,人人号称是哲学家笛卡儿的信徒,“我思故我在”的个性在法国文化中十分重要。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法国人在语言表达上敢于强调个人的作用,以事实为依据,认为这便是礼貌的表现。而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价值观取向是“和为贵”,非常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在交际礼仪中,中国人更强调群体的力量,甚至采取贬低自我、突出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体现礼仪。如当法国人称赞中国学生法语讲得好,考试成绩出色时,中国学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喜欢说“Mon fran ais est loin d’être parfait”(我的法语还差一些),“C’est gr ce à vous”(这都多亏了您)。老师应该从这样常见的场合入手,提醒学生在与法国人交流时要融入法国思维,要欣然接受他人的赞美,表示“Merci”(谢谢)就很得体了。

常见的交际场合还包括:问候;介绍与自我介绍;致谢;道歉;赞美;接受与拒绝;邀请;赞成与反对;祝愿;询问,等等。在具体操作中老师应适当结合本国礼仪文化进行比较,与学生展开讨论,通过中西文化间的反差及由此引发的误会或矛盾,使学生加深印象并融会贯通,学会适应、调整其言行,从而改善人际关系,顺利进行交际。

另外,不少高校都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这有利于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除了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外,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法国短片,体会原汁原味的交际用语。同时比较两种文化的亚语言、非语言交际手段,包括神态、姿势、表情、身体距离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老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人物展开情景对话,或者表演短剧,并且在表演之后让其他人做出评论,由老师进行适当总结,这样能增强学生对法国礼仪的认识。

四、结语

随着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愈发显著,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礼仪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当然我们学习了解西方文化,也要从自身现实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和谐与共荣。

参考文献:

礼仪文化第3篇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基于此,我们从本区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力求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在文明礼仪教育上取得突破,并以此带动学校其它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立足于抓好这一最基础的教育,我们于去年底向全区中小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印发了《福州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福州市教师礼仪常规》等一批文明礼仪教育的文件,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一是要求全区各中小学校全面强化师德教育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整体优化学校文明礼仪环境。将师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列入“文明学校”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的评估体系。

二是把《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列入学生思品课教学内容,力求学生“知”与“行”的统一。

三是强调各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与各项校内外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做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扎实有效。四是强调教师的为人师表,在文明礼仪上率先垂范,并将其列为教师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礼仪文化第4篇

礼仪之争起源于传教士内部,起初并不在传教士与中国皇朝之间进行,这是了解礼仪之争的基础。传教士是肩负神圣使命的文化使者,不是“殖民势力”。罗马教廷是宗教性机构,不是殖民国家,没有世俗商业利益。因此礼仪之争论不到“划分殖民势力范围”。和仪规是信仰者个人和教会内部的事,不是一国君主范围内的事。康熙皇帝越俎代庖,擅断宗教是非,干涉传教自由,恰恰损害了形象。教皇的通谕,只涉及奉教之人,不涉及一般士子和中国行政。礼仪之争开天辟地第一次把中国宗教礼俗与天主教加以比较。如果说它触动了中国的纲常名教,那毋宁说是一件好事。不能以为禁止教徒敬孔祀祖祭天就是反对中国文化。礼仪之争之后的百年禁教,不应归咎于传教士;禁教毁堂、驱逐教士,是清皇朝排外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基督教与旧礼教深刻矛盾的必然结果。一个进入风烛残年的老大帝国害怕窗外透过的风和光。以为外国传教士不应对中国礼俗评头品足,“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是一种专制作风。礼仪之争有利于天主教在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中,既融合旧文化,又排除有害迷信,保持信仰纯正,避免“穿西装的玉皇大帝”出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礼仪之争以中国封建皇建的表面胜利而告终。从此中国不与外国往来一百年。天主教在中国没有合法地位,其发展也受到很大挫折。但在中国朝廷的胜利中包含着极大的不幸和悲哀,使闭塞落后的中国更形孤立,积弱积贫日甚一日。中国更加远离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与发达的文明国家更缺乏共同语言,处在较低的对话层次上。

汉语世界部分学者深受政治意识型态浸润习染,以政治话语论断学术问题,以其居高临下的优势,旁若无人(也确实无人)的气势和气魄,提出不少武断结论,不经证明,缺乏事实根据。本文试图就此争鸣一番。

一、殖民势力争夺论

有些人以为礼仪之争纯粹起因于多明我会、方济各会与耶稣会各怀宿怨、互相嫉恨,争权夺利,贪得无压的恶劣本性,而他们的背后又分别是西班牙、法国与葡萄牙争夺远东传教权的斗争,因而是一场争夺殖民势力范围的斗争。顾裕禄武断地说:“西班牙多明我会、方济各会,特别是巴黎外方传教会竭力打破以葡萄牙为背景的耶稣会传教士,独占中国传教地盘的局面,建立由他们各霸一方的传教地盘。”他并声称:“这种争夺表明,他们不是单纯地写了传教,而是背后各有其本国企图谋求的利益。”不知作者是如何看到这些传教士“背后的各国图谋”的目的。“图谋”什么?顾长声也以为:“传教士内部的所谓礼仪之争,实质上反映了他们所代表的各自国家殖民势力在中国的争夺。”

天主教各国修会彼此有矛盾,这是事实。但这并不是礼仪之争的真正原因。这些修会在他们的欧洲母邦,本来就有不同历史背景和宗教成因,因而存在着信仰分歧,在教理上各有偏重。他们对中国礼仪与名称的不同态度,主要出自个人或各个教派对基督教的不同认识,乘著个人的良心和理性能力作出判断。由于具有不同宗教倾向,各国修会都力图坚持自己的主持,因而在争论中不够冷静,甚至互相嫉恨,也是在所难免的。但争论的双方的确都深信灵魂的永恒幸福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由此说礼仪之争的起因就是派别利益之争,更不能断言这是不同殖民国家争夺势力范围。传教士并不是殖民主义者,这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结论。至少,把传教士当作殖民势力的代表,是一个颇有争议,有待证明的前提。一旦这个前提缺乏支撑,则全部的议论便无效。

耶稣会士初入东土时,就对中国礼议产生分歧。就是说,在耶稣会内部,一开始就对中国礼仪有不同看法。那时候,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还没有进入中国。1610年龙华民接替利玛窦管理中国教务,使联合熊太拔反对“天”和“上帝”的称呼。罗马一些著名神学家都赞同利玛窦所用的名称。耶稣会视察员与耶稣会总长也不同意龙华民的主张。1627年澳门会议曾作出有利于利玛窦的决议。1628年嘉定会议,对敬孔祭祖问题,决定沿用利玛窦的方案;对于译名,采用龙华民一派的意见。1633年再度集会,又允许采用“天”与“上帝”的名称。

多明我会士和方济名会会士于1632年前后进入中国,加入礼仪之争。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耶稣会士们掺合中国传统思想为一妥协行为。”他们认为,汉语的天是指“苍天”,“上帝”又是偶像的称呼,不宜用以指称基督教的造物主。当然,这两个修会也可能“嫉视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成功”。但主要是不满意利玛窦的妥协路线,及其容纳传统旧俗(如祭祀)的做法。1664年杨光先发起教权,各省传教士被拘押到广州,其中耶稣会19人、多明我会3人、方济各会1人。他们会开会讨论过传教问题,谋求妥协与统一。最后通过决议共42条,其中一条是遵守1656年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命令。与会的教士——签字同意。这说明虽有分歧,传教士仍然希望统一。只有多明我会的一名传教士闵明我不同意,回到欧洲,攻击耶稣会。耶稣会在欧洲本来名声不好,这一来更招致谴责。然而在中国去不同:“所有的方济各会、奥斯定会大都附和着耶稣会,即使站在反对地位的多明我会中也有替利玛窦当时的境地辩护的。”而在耶稣会中的法国人,既有赞成利玛窦的,也有反对利玛窦的。如果说传教士代表自己背后的国家的图谋,那么,同一国家同一修会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意见?

在康熙下令传教士只有领取佛教印票才能居留中国的命令后,领取印票的,即有耶稣会士,也有方济各会的主教,江西的奥斯西会主教。拒绝领取印票的,有巴黎外方传教会士,大部分多明我会士和少数方济各会士。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内务府满文行文档案,1708年时,共有48名传教士领取印票,其中耶稣会39人(意大利6人,葡萄牙12人,法国18人,其余国家3人);方济各会9人(意大利4人,西班牙5人);此外还有5名葡萄牙人未发印票,也不准传教。被驱逐的,法国人3人,西班牙8人,意大利2人。由此可见很难用传教士所属国别的利益,来解释他们在礼仪问题上的立场。

耶稣曾介绍孔子哲学到西欧,在宗教方面招致一片反对声。可见那些反对孔子宗教思想的人,却接受了孔子的哲学文化。赖赫淮恩说耶稣会把四书五经翻译出来,叫人学习,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恰好与基督教相反。尤其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不但介绍了中国哲学,也介绍了中国的实际政情,中国反而成了欧洲人心目中的“理想国”。法国启蒙思想家虽然反对耶稣会士,却欣赏中国的学问,这表明他们并没有以“本国利益”作为评价中国文化的标尺。他们反对耶稣会士,却一点儿也不仇视中国。

在礼仪之争中,既有不同修会之间的矛盾,也有同一修会内不同国籍的会士之间的矛盾,还有一国籍而棣属不同修会的传教士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不是由礼仪之争引起的,而是原来就存在著,更不是酿成礼仪之争的根本原因。把礼仪之争中不同意见的分歧说成是“无不从属于西方殖民地国家(原文如此,应为殖民主国家一引者),争夺远东利益,和罗马教廷与殖民主义世俗国家争夺东方教权两大主要矛盾”,“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彼此勾心斗角”。是不合事实的,武断的。

有些人过分演染传教士之间的矛盾,漠视他们在艰难中相濡以沫的手足之情。1688年从广州逃到欧洲的那位闵明我,即navarrette(那瓦菜托)本来是反对耶稣会的,后来做了圣多明名的总主教,却非常信仰耶稣会士,邀请他们去他的教区工作。

穆启蒙正确地揭示了争论的实质:“双方对对立的事实是传教的两种方式”。“也就是教会内两种自由争辩的神学观念在对立:拥护者是强调圣宠不消减本性的原则,反对派则是偏重圣奥斯定的理论,强调圣宠的效能”。

二、禁教罪魁祸首论

有的学者认为礼仪之争是不智之举,是小题大做。王治心认为这是教会的“内讧”。罗竹风说,康熙和雍正禁止传教士活动,是天主教“咎由自取”(按:此乃方豪语)。他们认为,由于传教士的鲁莽急躁,更由于他们上诉教廷,请求教皇仲裁,激怒了康熙皇帝,结果才有百年禁教。他们指责礼仪问题上的争论中断了天主教在中国的顺利发展。

中国之采取闭关政策和限教政策不自康熙始。康熙以后诸帝禁教也并非由于礼仪之争。早在礼仪之争以前,中国就有对传教士和教徒的迫害。沈催和杨光先两次发起教难时,耶稣会士恰恰奉行利玛窦传教方针。也许以沈催、杨光先为首的中国官僚士绅才真正看到基督教与中国儒学根本不同,而耶稣会士却不了解这一点。礼仪之争后的几百年,也有连续不断的迫害。雍正帝连奉教的皇帝宗视苏努一家也不放过,更不许国人信奉天主教。赖德烈正确指出:“设若没有礼仪之争,大多数数难仍将发生。造成传教的灾难日子的原因,大多数几乎同礼仪没有关系。”他并且指出,礼仪之争以后,基督教传教士都不能在中国工作和居住,不管他们对上帝这一术语和祭祖敬孔仪式的态度如何,因为他们被疑为外国间谍。即使是拥护利玛窦传教方式的耶稣会士也不能在中国畅行其教。

马克思博士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指出:“仇视外国人,把他们逐出国境,这在过去仅仅是出于中国地理上,人种上的原因,只是在满州鞑靼人征服人全国以后才形成一种政治制度。”中国自古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严夷夏之防”的论调,传统农业宗法社会的特点是自给自足,闭关锁国。清王朝明定国是,公开锁国令,这是他们的既定方针与国策。一切为了维护一个的利益,只要求臣民保卫这个皇中央,“皇”的利益高于一切。

诚然,康熙禁教的直接近因是礼仪之争,但礼仪之争纯属学理之争,文化之争。用行政高压手段封杀学术,信仰自由是毫无道理的。在康熙眼里,“西洋人等小人”不配谈“中国之大理”。在不能以理服人的情况下,“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果断有馀,而手段却也贫乏。

有人认为,传教士内部“妒忌、攻击、仗势等等不良因素实在是违反基督教对中国来的精神”是“自己毁坏了传教工作。”说传教事业之成败完全取决于传教士的态度与品格,这是对中国国情缺乏真正了解。根本原因在于基督教这种异质宗教文化信仰,连同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观念以及博爱主义,反对个人崇拜,反对祀祖敬孔的教义,本身就构成对中国封建神权、族权、政权的障碍。传教士也许要容纳迷信仪式才会被视为“宽厚”、“仁义”。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也被视为异端邪说,因为佛教徒出家就要改姓氏,不得敬拜父母国君。凡此即是“无父无君”、“大逆不道”。基督教用至高无上的上帝权威打压皇帝权威,这自然不能见容于皇权。中国封建统治者及其后的专利主义政权,必然要仇视基督教的根本信仰,必欲除之而后快。如果说他们也宽容过基督教,那并不是他们的真意,而是慑于世界各法制国家既成的律例与国际社会的舆论,且要努力营造自己的救世主形象。康熙说他之所以宽容天主教乃是“朕因轸念远人,俯垂矜恤,以示中华帝王不会内外,使尔等各献其长,出入禁庭,曲赐优容致意。”他根本不懂得什么信仰自由,传教自由和权利的问题。如果机会适当,他们会不惜一切手段翦灭基督教。雍正帝说:“尔等欲我中国人为教徒……试思,一旦如此,则我等为如何之人?不尽为尔教皇之百姓乎?”在雍正及其他不谙世界事务的人看来,一旦成为天主教徒,就等于是教皇国的公民而不是中国公民,所谓“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中国人。”这样,禁止传播天主教就有了足够的理由。

三、中国传统文化论

还有一些人认为:主张中国风俗不合天主教教义,就是不尊重中国风俗文化,就是反对把基督教同中国习俗结合起来。江文汉说;另一派“蔑视其他民族的民俗习惯”,“不能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习俗。”金鲁贤批判礼仪之争中一派传教士“主张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他说:“根据罗马禁令,做一个教友必须放弃自己的文化,可是反对孔儒学说,否定祖国文化,怎样去念书识字:子子孙孙作文盲,不敬自己的祖宗长辈,势必为社会,亲友所不齿。”禁止教徒尊孔祀祖祭天,就是否定孔儒学说,就是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压制读书识字,就是敌视中华。这个推论在逻辑上不成立。

如前所说,中国的陈规陋习同基督教义的矛盾是不言而喻的,冲突在所难免。把敬孔、祭天、祀祖当作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视为不可触犯的“天条”,实际上是维护落后。这显然是一种“国粹论”而不是“国情论?”如果这样,则留辫子、缠小脚、守孝三年、讨小老婆、抽鸦片烟、养童养媳、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便都是应当尊重的“传统文化”了。

某些神学家把基督教的福音在世界各地传扬的历史,说成用各民族的哲学思想和风俗习惯来改造基督教的历史,这一看法忘记了基督教传播之处,有些民族还是没有哲学思维的民族;这一看法也忘记了基督教是世界性宗教,如果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基督教,那岂不是有无数个基督教吗?基督教传到北欧的时候,那里还是没开化的野蛮民族。16世纪的中南美洲印第安人及菲律宾人也是如此。对中国这样一个古老悠久的文明大国来说,基督教既要同它的某些文化相适应,但也无可否认,基督教也禁止教徒信奉多神,崇拜祖先灵魂等迷信异端。

有些学者以为,西方传教士“妄自干涉中国传统礼仪”,“无视中国礼俗和社会特点”,“妄图干预处于科学制度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生活。”这种说法不确切。无论是教皇的禁令还是嘉乐,八项都只涉及中国天主教徒,而不涉及中国一般读书人和普通民众。假如天主教真的对科学制度下的中国知识分子有所触动的话,那么,谢天谢地,早在三百年前,中国科学制度就受到质疑,岂不甚好!江文汉先生说,教皇颁发通论的结果是使中国读书人不能入教,因为敬孔是进仕得功名的必要条件,不敬孔就不能列身科学,读书人信教被认为“非我族类”。可见,问题出在中国科举制度上。既作教徒,就要放弃功名利录,就不能作官僚政客式的僧侣。

某些断言传教士不尊重中国传统习俗的人说对了一部分。基督教本来就不是农业宗法制度下的宗教,它是希伯来游牧部落的宗教与商业化希腊文化的结晶,对中国农业文明以忠孝为本的伦理无疑是具极大颠覆性的。忠君事亲,敬孔祭天,这种观念不知扼杀了多少有个性的思想!龙华民,黎玉范的指控,教皇克莱门特十一世的决定,多罗的禁令,这都是向衰败的中国惰性文化发出的檄文。他们早在前二百年就首先向中国旧文化,,旧礼教(吃人的礼教),旧风俗,旧习惯发出责难。而在欧洲,哲学家和思想家们恰恰是从耶稣会士的介绍中,看到中国文化与基督教势不两立,而不是如同耶稣会士那样将二者混为一谈。在看到二者差异的人中,有些人转向仰慕中国文化,(如伏尔泰),有些人却攻击中国哲学(如伯朗士)。但这些“立在大门之前论人屋内之事”(康熙语)的人确有真知灼见。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如果立足于“求异”,即指出二者的差异,进而改造、重塑既有文化,或许对民族更有益。

恩格斯说:“基督教没有造成隔绝的仪式,甚至没有古代世界的祭祀和巡礼。它这样否定一切民族宗教及其共有的仪式,毫无差别地对待一切民族,它本身就成了第一个可行的世界宗教。”恩格斯认为,在旧的经济、政治、智力和道德总解体时期,基督教和以前的一切宗教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他并且指出,基督教是在教派的相互斗争中,在同多神世界的斗争中,通过自然淘汰成为世界宗教,取得胜利。早期基督教与异教世界神祗斗争的情形,同康熙时代中国礼仪之争颇有相近之处。与中国礼仪之争同时,印度的特殊礼节(malabar)也遭到禁止,印度的种性制度也受到天主教批评。基督教的一神也曾同日本神道教的八百万神灵(比人还多)进行过斗争。这说明,基督教作为跨越种族、国家、阶级、性别、家庭、肤色的世界性宗教,势必同民族宗教和崇拜发生冲突。民间宗教永远无法走向世界成为万国万民的信仰,基督教的固有信仰决定了它对这种有害迷信要进行斗争。这同它在罗马帝国时期艰难地向四处传播时的情形是一样的。

汉斯·孔在谈到基督教在中国民间宗教中的两难境地时说:“要么基督教责难民间宗教,那它就只能始终是外来宗教;要么它容纳民间宗教,那它就会失去其本身的特征。”礼仪之争就是这两种倾向的一次激烈的冲突。从维护基督教信仰的特质出发,向孔子行礼,每年三次向政府官员和学者举行的跪拜、烧香、贡献祭品,以及向祖宗祈福,民间的破除凶灾的魔法,都是应当加以反对的迷信。如果对它过份妥协,就会成为机会主义和调和主义。如果忽视天主教义的纯洁性,强调调和,就会使基督教变质。罗博瑟姆(rowbotham)指出:耶稣会的反对者表示“在这一点上妥协将会导致信仰死亡”,“如果耶稣会士的主张被全盘接受,中国天主教迟早会失去它自身的特点。”赖德烈指出:“应当肯定,教皇的通谕有助于教会免于失去其特殊的使命和活力。教会如果同中国一些现存习俗和平共处,随之而来的肯定是教会的蜕变。不管少数有教养的人如何,对广大群众来说,他们奉行的礼仪大部分是万物有灵论。马上把一个民族全体从泛神论,引导到纯洁的基督教信仰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有意地与那些明显的低层次的和不完美的事物妥协则是危险的。”这是站在基督教信仰的立场上所可能说出的,最恰当最贴切的意见,也是一种真诚的看法,令人觉得言之有理。

我们愿意指出一个事实:目前大陆农村丧葬礼仪复杂,迷信色彩浓厚,一般农民感到“死不起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们纷纷转向信仰基督教,对简化的丧葬礼仪转为欣赏。用基督教的信仰仪式冲击旧式迷信,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四、国家内政论

有些人认为礼仪之争是传教士对中国国家和内政的干涉。顾长声颂扬康熙“坚持了一个独立国家应有的尊严,反对了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又说“康熙雍正禁止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使中国从这一道防线基本上堵住了殖民势力的渗透达一百多年。”连闭关锁国都加以称颂,禁止传教自由竟然和维护扯在一起,令人费解。

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内政?国家通常同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以及领土完整等联系在一起。卢梭认为在民不在君。宗教是信仰者一种个人选择,属于人们的良心。中国是个具有多种宗教构成的国家。人们信仰哪一种宗教,采取何种宗教仪轨,是自己的自由选择,并不违反利益。世界三大宗教先后传入中国,凡入教者都接受有关宗教的戒律规条,服从一定约束。佛教传入中国、日本,并不涉及该国问题。西方传教士是由民间宗教团体派出的,并不代表任何国家和政府,不是国王的使团。不是由政府规定和强制推行的。因而仪式,礼规并不是一个国家政府的内政。把宗教同政治,教会与国家混同,杜撰“宗教”的概念,没有什么益处。罗马教廷的指令,只对教徒有约束力,并不针对中国政治制度。所谓维护国家,是无稽之谈。从另一方面讲,由皇帝对宗教事务进行裁断,并不意味着的完整。一个国家的,不会因为所辖范围内的多元化而被削弱。国家保护一国公民的正当利益,而非相反。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天主教徒都承认罗马教廷的权威,丝毫不意味着他们不是本国的公民。这些国家的也并不因此而受到损害。一个佛教徒、伊斯兰教徒、天主教徒,只要奉公守法,不会因为他在宗教仪式上与别人有区别而被认为犯法。做教徒与做公民并不矛盾。满清入关,强迫汉人剃发蓄辫,许我汉人不肯剃而被杀头。道教出家人(如傅山)反而照常蓄发。那时他们尚且尊重宗教徒的礼仪。更重要的是,礼仪之争是一批宗教学者围绕自己的信仰与中国习俗的关系,在教会内部进行的讨论,并没有要求中国政府这样做那样做,也没有要求非天主教徒这样做那样做。新晨

有人认为传教士就中国礼仪与译名问题,上诉罗马教廷是干涉中国内政,康熙帝为了维护中国才下令禁教。其实,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都承认罗马教廷的权威。舍此,便不能称为天主教。中国的传教士在争执不休,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请示教廷,而不求助于中国皇帝,属正常之学。历任教皇都是在听取神学家讨论之后才慎重行事的。起初教皇想采取调和政策,所以才有1645年与1665年两个相反的通谕,而克来门特九世认为这两次通谕均有效,由传教士视情况自行决定。只有后来耶稣会士擅自将礼仪问题提交康熙皇帝,“各省传教神交争执益力,纷纷上书罗马教皇,求察明断决,以息群喙。历任教皇以神交所言不同迟疑不决者久之,至1704年教皇格肋孟第十一(克莱门特十一世)又详细考核,知以上诸礼,难免异端臭味,不合圣教之至圣,遂不复迟疑即出论禁绝。”站在天主教的立场上来看,教皇此举使“异论顿息,人心翕然,迄今二百年各省传教神父勿论何国何会,悉尊教皇喻旨……共遵一途,共守一道,毫无争执歧异之端,而圣教的至一至圣,亦愈彰明较著焉。”这是令人欣慰的。康熙帝在教皇特使的公告上信手涂鸦,胡写乱画,进而驱逐外交公使,蛮横指斥教皇使臣“愚不识字”(指不识汉字),污辱人格,出言不逊,实在有伤大雅。他干涉宗教内部争论才是一种越权。萧若瑟说:“定断某事为异端,某事非异端,某事有罪不可行,某事无罪可行,系神权的事,应归教皇主持。国君掌管国政,只能治人外行,不能及人良心,故此次康熙所为,未免越教皇神权。”痛快斯言!今天,不仅天主教徒如此看,一般明理懂法的人也如此看。政治与宗教、国家与教会应当分离。天主教徒在宗教事务上服从罗马教会,乃天经地义。王治心也说:“教廷当局,宁可牺牲在中国的以往工作,不愿和中国的风俗习惯有丝毫妥协,这种守正不阿,不肯枉尺直寻的精神实在是无可厚非的。”

礼仪文化第5篇

是指人际在社会交往中所应具有的相互敬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包括四个方面:1。礼貌2。礼节3礼表4仪式

1.礼貌:指言语谦虚,恭敬的表现

2.礼节:指在交际的场合迎来送往,相互问候,致意,祝颂,问候等这方面的惯用的形式

3.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内在的体现服饰等}

4.仪式:指在比较大的场合举行专门具有规范化,程序化行为规范等活动

二.礼仪的表现形式

⑴具有优雅的举止:指不说话的语言用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站坐走表情

1.表情是指人的面部的表情,目光最能体现出来,对待客人需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眼光,切记不要用躲闪,游离不定,疲倦,敌视,冰冷,呆滞的眼光

2.公务凝视:瞧双眼

3.社会凝视:瞧双眼到唇的位置

4.亲密凝视:瞧双眼到前胸部位(工作场合适合)

5.手势:握手顺序:女士上级主人

餐饮业最忌讳的动作:不能当众抓头,掏耳朵,挖鼻,扯衣角,掏牙

6.致意:起立,举手,点头,歉身,脱帽

7.鞠躬:向小30度,保持身正

8.递物和接物:递物正面向对方,双手接物

9.进出房间:进门先敲门,出门轻带上

10.介绍和自我介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

⑵.礼貌的谈吐

1.声音美,语言适度,语调柔和,速度适中,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声音具有感染力

2.称呼:先生,小姐,女士

3.礼貌用语:A:问候语:你好,中午好……

B:感谢语:谢谢关照,帮助……

C:道歉语:打扰一下,久等了……

D:赞美语:太好了,了不起……

E:慰问语:您辛苦了……

F:提示语:请小心台阶……

G:应答语:好的,请梢等……

4.交谈基本原则:诚恳,大方平等,谨慎多思,朴实文雅,大方从容,不慌不忙,有问必答,不要忧虑,不要躲躲闪闪

语言的要求:准确亲切,幽默,机智,博学,流畅,同时要使用礼貌用语,善于学习,积累,总结来提高自己

谈话的技术:善于话题适时发问,少讲自己,交谈时弄清别人要讲什么,注意认真倾听,把握对方的心理,目光对准对方,要真诚的点头,精神焕发,不要左顾右盼,尊重对方,对对方一定要有问必答(如答不出,用含蓄,婉转或幽默,转移对方的话题)

谈话时禁忌:不该问的别问,不要指手画脚,不要议论对方

⑶.得体的着装

着装要和谐,得体

1.自身条件(身份,年龄,职业)

2.考虑场合(什么样的场合适合的衣服)

3.本身服装的搭配(皮肤白配黑,深色瘦的穿有横条的,胖的穿竖条的)

⑷.整洁的仪容

1.清洁:注意面容的整洁,口腔的清洁,鼻子的清洁,手的清洁,服装鞋的整洁

二.接待服务礼仪

⑴.总台,吧台的服务礼仪:让顾客住的舒心,吃的放心,玩的开心,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总台的仪表:仪容美观,仪表整洁,仪态大方

服务的礼仪:笑迎天下客,热情干练的为客人服务,对客人的提问要耐心的回答,对投诉要妥善解决(超出权限时,汇报上级),在客人买单时要迅速,准确和注意语言

餐厅服务员的礼仪:

注意自己的形象和仪表:端正服务态度运用贤淑的服务态度,仪表来赢得客人的认可

三语:尊敬语,问候语,称呼语

四勤:眼勤,嘴勤,手勤,脚勤

五声:迎客声,称呼声,致谢声,道歉声,送客声

三.服务态度的训练

什么是服务姿态:指服务在服务接待工作中身体活动的姿势,再从事坐立工作时:1.见到客人或领导要起身招呼。2.与客人谈话要垂手恭立或背双手,距离适当,不要靠它物,尽量不加手势。3.要进退有序,事毕要先后退一步在转身离开,以示对客人的尊重,不要扭头就走。:

对服务员的姿态要求:自然,优雅大方。

餐厅常用的礼貌用语流程

1.第一时间见到客人:先生(小姐,女士)中午好,欢迎光临。

2.服务员:先生请坐,这边请

3.看到客人提重物时应主动上前,xx我来帮您好吗?

4.请用香巾

5.斟茶:(向客人询问)请喝茶

6.开胃小菜(请各位品尝)

7.xx不好意思打扰一下

8.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9.点菜:请问现在可以为您……

10.好的请稍等

11.介绍语(各位领导xxx好,我叫xx很荣幸……祝各位用餐愉快)

12.介绍酒水(我们的……)

13.打扰一下(拿酒给客人确认)

14.请示用语(上果汁时)

15.先生,你们的客人到齐了,请问可以上菜了吗?

16.上第一道菜时报菜名,如客人未用引导趁热吃

17.先生着道菜可以为您换一下小盘吗?可以为您分一下吗?

18.先生请问需要几碗饭

19.先生可以为您上点心了吗?

20.这些菜盘可以为您收了吗?可以给您上果盘了吗?

21.这是酒楼赠送的水果拼盘,请各位品尝

22.先生,谢谢这的帐单xx元

23.先生,这是找您的零钱和发票请收好

24.各位请带好您们的随身物品

25.谢谢您的建议,希望您下次来的时候我会做的更好

礼仪文化第6篇

8月份的时候几位外商来考察合作事宜。在欢迎晚宴上他就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不停地劝酒,一会儿来一句“感情深一口闷(干)”,一会儿又来一句“饮酒不醉非君子”,几位老外很快就“歇菜”了。

第二天一早,杨平美美地准备好了合同书,就等外商大笔一挥了。但就在第二天上午,外商们竟然直接回国了。

在西方礼仪里,喝酒的时候没有吆五喝六以及劝酒等我们认为热闹的场面,他们喝酒更多的成份是在品酒,而且认为劝酒、灌酒,是失礼的,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只要有一线的选择余地,谁愿意和不尊重自己的人合作?

一.酒的礼仪

1.选酒及取用

吃中国菜时可以喝白酒、黄酒、药酒、啤酒。西餐时,可以选用葡萄酒或啤酒,而啤酒只有在吃便餐时才选用。

在国内,白酒是饮用最普通的酒,它可以净饮干喝,也可以用来帮助吃菜下饭,甚至可以用来作为药引泡药。白酒一旦和其他酒类如啤酒、汽水、可乐等饮料同饮,就很容易醉。

在正式场合最好用专门的“肚量不大”的瓷杯或玻璃杯盛酒,这样就好“对付”我们中国人讲究的“一饮而尽”、“酒满敬人”等不成文的规定。喝白酒时,不用加温、加冰,也不必用水稀释。

西餐用酒分饭前、进餐和饭后三类。

一类是饭前酒或称开胃酒,是在入席前请客人喝的酒类,常用的有:鸡尾酒、威士忌、麦亨登、浮毛斯、马丁尼以及啤酒等。另外还应准备果汁、汽水及可乐等饮料。开胃酒的目的是刺激食欲,喝得太多反而没有食欲,所以,不要多喝。

一类是进餐酒,是上菜时配合菜肴用的葡萄酒,常用的有:雪醴、白酒、红酒、香槟等,以及我国的黄酒、绍兴酒等。宴会中,如果是喝中国酒类,主人仅供应一种酒,客人无需选择。但最好多备几种酒,请客人自行选用。正式西餐,每上一道菜,侍者就会奉上一次酒,酒随菜不同而不同。常用的葡萄酒有雪醴酒、苦艾酒、香槟酒或鸡尾酒。

一类是饭后酒或称助消化酒,常用的有:白兰地、雪醴及薄荷酒等。

在西方,正确的斟酒方法是只倒半满的酒在杯子里;而吃中餐时,我们习惯于给客人斟满杯酒,表示对客人的敬意。

不管在家里还是在饭店,如果你以你的酒为荣,可以让客人看看酒签。

如果不是名酒,最好放在一个漂亮的玻璃盛酒瓶里。

红酒应该保存在温度低的房间,好的红酒要在餐前先打开瓶盖,让它呼吸一个小时的空气,口味会更好。如果在很冷的季节为客人上红酒,应该建议客人把酒杯握在手里几分钟,这样可以使酒快速升温。

餐前,至少应该把白葡萄酒在冰箱里放两个钟头。如果你有冰酒器,在有冰块的水里放20分钟。要多准备一些酒杯,因为在用过的杯里倒另外一种酒,会使酒的味道改变。

2.酒和菜的搭配

餐前酒喝出点气氛后,该挑选配菜的葡萄酒了。

可以餐前选用配制酒和开胃酒,而冷盘和海鲜用于白葡萄酒,肉禽野味选用于红葡萄酒,甜食要选用甜型葡萄酒或汽酒。酒和酒的搭配是:低度酒在先高度酒在后;有气在先,无气在后;新酒在先,陈酒在后;淡雅风格在先,浓郁在后;普通酒在先,名贵酒在后;白葡萄酒在先,红葡萄酒在后,并最好选用同一国家、地区的酒作为宴会用酒。

原则上是“白肉配白酒,红肉配红酒”。白葡萄酒适合于开胃菜等小菜或者虾、螃蟹、贝类、鱼等菜。炖牛肉等味浓的肉食菜,配红葡萄酒。油炸的肉食,配味淡的红葡萄酒。按国别选酒也是可以的:法国菜选法国的葡萄酒,意大利菜选基安蒂葡萄酒,吃腊肠和火腿肠为主的德国菜,应选德国的葡萄酒。喝汤的时候可以喝雪醴。上最后一道菜或甜品时就用香槟。

品酒要先从酒标开始。看酒的标签,核实一下是否是自己要的酒,可以看:葡萄的收成年、葡萄酒名称、葡萄酒的产地。然后,先往玻璃杯里稍倒一点,举杯看看酒的颜色是否漂亮,再闻一闻酒的香味,最后小口尝尝。酒瓶开了,除了明显的变质问题可以换酒,一般是不允许退的。

如果很多人喝酒,你可以点一瓶;或者你可以点小半瓶;如果你是一个人喝酒,也可以按“杯”要酒。每一家餐馆都提供了一两种点酒方式,这些都是可以的。而且,在西方宴会上喝酒一般不会像我国中餐那样拼命劝酒、不醉不归。

礼仪文化第7篇

对于“文化”的理解,古今中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广义上讲,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为叙述问题的方便,本文主要从狭义上理解文化概念,将文化视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黄南森先生指出:“对文化作狭义的理解具有更广泛的趋势,而且从文化理论和文化建设来讲,应该使用狭义的理解;狭义的文化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从根本上讲,对文化作狭义的理解,把狭义的文化理解为观念文化,同时将观念文化确定为“观念上层建筑”,这既明确了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同时又使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在社会结构中得到了合理的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类社会基本结构规定为四个层次: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生产力)——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国家(政治上层建筑)——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观念文化),并将观念文化称为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和社会条件下,存在着形式各异的以表现情感、幻想、思想方式、人生观为特征的上层建筑。马克思还阐明了在阶级社会里,文化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反映着统治阶级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将文化看作是上层建筑,看作是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社会构成要素,并规定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坚持“我们讨论中国文化问题,不能忘记这个基本观点。”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阶级斗争和政治国家就出现了,统治阶级千方百计地把礼仪文化当作服务本阶级统治的工具,礼仪文化总是以“观念上层建筑”的面目呈现出来,从而使礼仪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意识形态的鲜明色彩。

二、不同历史时期礼仪文化的社会功能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观念、思维、精神交往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直接产物,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发展中去理解。礼仪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至文明时代的产物,它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礼仪文化形式。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当远古人类对生老病死、饥饱冷暖、安危祸福、人丁兴旺等生命现象以及对闪电雷鸣、刮风下雨、昼夜更替、四季轮换等自然现象无法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时,他们对其产生敬畏、恐惧和神秘之感,于是产生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替等等的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存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当神灵崇拜产生后,人们进而编造出各种鬼神崇拜仪式,这就是原始人类最早的礼仪文化形式,例如女娲补天、各种祭祀歌舞和自然崇拜仪式等。人们通过祖先崇拜维持原始氏族或部落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巩固本氏族或部落的团结与稳定;通过自然崇拜协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原始礼仪文化产生之后,它便成为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低级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协调和维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日常行为规范。

进入阶级社会,礼仪文化由原始社会时期的鬼神崇拜逐步转向对人类行为的规范,由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维护阶级统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在奴隶社会时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夏朝已经出现了专门为帝王和贵族举行例行表演仪式的宫廷礼仪乐器(宴乐)和礼仪人员(乐舞奴隶)。周朝时期,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礼仪关系趋于完善,出现了礼仪学经典著作《周礼》、《礼记》和《仪礼》,礼仪文化主要表现为君王、天子、诸侯之间的礼仪,礼仪文化已经完全转向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礼仪文化进行著书立说,以此强化礼仪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孔子把礼仪视为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提倡礼治,使礼仪成为国家制度和个人品行的象征。孟子将礼仪看成是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认为礼仪就是对长者和旁人谦虚有礼。荀子在《荀子修身篇》中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认为礼仪是做人的终极理想和最终目标,并将礼仪作为人生哲学的核心内容。在整个奴隶社会时期,礼仪文化不仅是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战略,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社会道德思想的精髓。礼仪文化不仅成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独特的文化心理,而且还具有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内容。到了封建社会,历代封建君主极力修订礼仪,从而使礼仪文化主体与客体的范围不断扩大,礼仪文化的内容得到充实,平民百姓之间的各种礼仪形式迅速发展起来,礼仪文化进入体系化、系统化和繁琐化阶段。这一时期,礼仪成为封建等级和封建特权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等级或阶层之间都具有了不同层次的礼仪规范,礼仪文化成为人们的社会追求和价值理想。在阶级社会,在统治者的强化和文人学士的提倡下,礼仪被加以总结并理论化、系统化,使礼仪成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制度和程序。因此,阶级社会中的礼仪实际上就是维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则,是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规范,是人们明辨是非、衡量个人品质与修养的标准和尺度。阶级社会中的礼仪文化,其主要功能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凝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巩固和维护阶级社会中的人伦关系,使阶级统治得以延续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时期的礼仪文化继承了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优秀内容,抛弃了带有迷信色彩的祭拜天地和显示等级差别的跪拜仪式等礼仪文化形式。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由于消除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各种礼仪文化如公关礼仪、接待礼仪、服饰礼仪、社交礼仪、应酬礼仪、营销礼仪、求职礼仪等迅速发展起来,这些礼仪文化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于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礼仪文化日益成为新时期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礼仪文化第8篇

关键词:礼仪;跨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学

1礼仪教育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英语教学与礼仪文化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文化因素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

3在英语教学中逐步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3.1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注重“礼貌原则”。礼貌是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

3.2在不同的话题学习中比较中英礼仪文化的异同点,渗透礼仪文化意识。学生学习了Familytree以后。了解中英称谓礼仪的差异并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中国的称谓礼仪中,不能对父母辈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叔叔等。而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极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称谓温暖,亲切,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会适得其反。例如在汉语中,出于礼貌,常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这种称谓能使被称呼者觉得受到尊敬。而在西方礼仪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意味着“old,useless”,“年龄大,体衰,失去活力”等,如果直呼其名他们会感到亲切,自然,若被称为“oldgrandrna”,则会感到反感,更可能恼火。他们不崇尚老,而崇尚的是年轻,活力,权利和能力。可见,一种文化礼仪未必在另一种文化中也适用。

在学习Foodanddrink话题中,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如正规西餐的常规菜序大致分为开胃菜(starter)、汤(soup)、主菜(maincourse)、甜品(dessert)和饮料(ddnks)等几道菜式。中餐则没有那么复杂,但有丰富的酒文化。英国人就餐时是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女士入座后男士才入座;中国是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入座;中国人用筷子吃,而英国人用刀叉就餐,而且西餐规定不许将胳膊肘放上餐桌,这样是不礼貌的。同时教育学生在就餐时注意餐桌礼仪,如在家里要请长辈先入座,吃东西或喝汤是要小口吞咽,不发出响声,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吃完后要说“大家慢慢吃”。在学校就餐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入餐厅,坐在指定座位,安静文明进餐,不偏食,不挑食等。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异同,又学会了自己该如何注意餐桌礼仪。

学习Clothes话题时,学生学到了各种颜色,不同服装的英语名称,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服装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穿着礼仪教育,如着装整齐,朴素大方,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裤衩等进教室,课堂上不敞衣和脱鞋,不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或手镯等饰物。按要求修剪头发,做到仪表整洁,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在学习Travel和Zoo的内容时,学生掌握了一些公共场所的劝告语:如:Don’tleavelitter(不要扔垃圾),Don’tpicktheflowers(不要摘花),Don'tthrowthingsattheimals(不要向动物扔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图书馆、旅游景点等的一些制度,从而进行公共礼仪教育。如在影剧院不要大呼小叫,不要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产;在旅游景点要爱护旅游观光区的公共建筑、设施、文物古迹等,不要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和杂物而污染环境。

4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导入礼仪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4.1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对教师、家人、朋友的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赞扬和应答,邀请或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等,这些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往往是学生迫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由于学生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礼仪文化知识,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因而还会产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4.2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诸如政治外交礼仪、涉外商务谈判礼仪等比较复杂的内容超出其知识水平和理解范围,因而不适于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的内容。否则,就可能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礼仪文化教育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牵涉到教材编写,内容选择,传授方法等各个环节。所有这些环节缺一不可。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

自身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把各种礼仪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使得学生从对不同的礼仪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努力做到礼仪文化教育与培养语言能力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2006年11月,http://WWW.hydcedu.com/teacher/

[3]郭骅.《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2006年3月,http://ww.dzkjzz.corn/

[4]陈申Ⅸ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