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19 15:02:50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第1篇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一般意义

世界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战后以来,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 和深化,随着世界在冷战与竞争中压力加剧,现代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在不同类型的国家 都得到了强烈表现,并在实践上演化为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不仅发达国家为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而继续把现代化推到战 略高度,许多欠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拒绝落后、注重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和方案。现代化在 实践上构成席卷全球的壮观景象,在理论上形成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应该说,仅从经验上感受现代化,还不 能掌握其实质,只有从理论上把握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实践上的偏移。关于现代化的 概念虽然存在千百种表述,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从理论上形成对于现代化的一般认识 ,是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现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 会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及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和层面, 并引起社会结构和历史主体的深刻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 ,被称为现代性。现代性实际上构成了现代化运动的阶段性结果。从目前对现代化的理 解来看,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生产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和标志,而生产社会化所表 示的一定高度的生产力即现代生产力,是区别传统的以小农、分散的生产及其水平的。 它是现代化过程中最根本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其他方面进步的第一位因素。在不同 时期所表现的生产力发展尺度上,又区分为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不同水 平。

——经济市场化。现代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类型,其基本模式必然 是对社会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即市场经济。当然,由于其实际形成中的特点,以不同国 度相区别的市场经济形式存在种种具体的差异,但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市场化(并且 是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则是其实质的东西。

——城市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移,传统的乡村或逐步建成现代城市,或为城市 化所改造,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不仅是居住地的转变,更重 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工业化过程所造成的物质生产方式延伸到社会生活、直至精 神生活方面的一系列转变过程。

——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社会的物质技术和经济结构的进步,亦将在上层建筑领域 引起相应变化,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一步步提上现代社会的建设日程,并成为现代社会 的制度规范。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 化,并且在制度文明建设中推进。

——历史活动的主体化。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现代化运动的最后意义在马克思看来 ,应当是人向其本质的回归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物质技术上、经济结构上,还是社 会与政治层面上,现代化的目的都在于人的现代化,或人的解放,即人在历史活动中主 体性的发挥。在现代化过程中,人民群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但历史活动的主体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

如上所说“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在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总结和证实 ,但在其继续发展中也把这一理论抛到了后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民经 济中的工业比重已经超出发达国家,而其现代化程度却低于发达国家,这是“经典的现 代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原因在于,世界范围里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仍在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走,而发达国家却进入了非工业发展轨道, 即工业部门逐步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因此,中 国学者何传启认为,现代化已经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一次现代化)进入 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与“第一次现代化”过程的不同之处,突出地表现在知识经济 时代的生产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差别。“工业经济的特点是机械化、电气 化、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而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 和多样化。”(参看《光明日报》2002年4月5日B1版金振蓉文)中国学者在对世界现代化 进程的比较研究中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观点,根据当今社会的新变化来看待“什么 是现代化”问题,这对于全面地发展地认识现代化是卓有启发意义的。当然,现代化进 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发展程度的明显差别。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而选择不同的现 代化目标,关系到其现代化战略的成败。

总之,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一个在层次上递进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作为客观 进程与主观作用的统一,现代化要求人们用新的眼光和新的探索精神,把握历史发展的 趋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二、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下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归宿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路途上,中国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代里处于领先位置。但自欧洲文 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近代化浪潮推动下,相继走上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 展轨道,在现代化进程中超过中国。落后就会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 的“炮舰政策”下割地赔款,倍受屈辱。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猛烈冲激起国人自强自立 的民族感情,先进的中国人慨然把睁眼看世界和追赶西方列强的意识提到了历史使命中 。现代化理想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命运,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中国现代化必然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走过的老路。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磨难 和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把俄国十月革命后学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用以解决中国问题。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摸索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道路,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 家作主的新中国,并在胜利地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后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发展道 路。

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在旧制度下是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期盼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 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推翻旧制度的人民革命,才是扫清现代化的障碍和打开通向 现代化大门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 所必需,同时又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不扫除中国社会前进的羁绊,就无 法提出现代化任务和到达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在现代化面前横着一个阻塞现代化通道的 旧制度障碍时,奢谈什么“告别革命”,岂不是反现代化之道或把现代化推到遥遥无期 吗?正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根据和深刻把握历史本身的昭示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 最高纲领和党的当前纲领结合起来,背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向 旧制度发起坚决的冲击,去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门。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改 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口号,并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成就。这时,毛泽东曾自豪地表示,中 国应当对于人类有更大的贡献。但由于其后党在工作指导路线上的失误,未能及时地将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极大地干扰和改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 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英明决策。这次会议重 新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指引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 向,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坚实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确立,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 结果,是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实践上的拨乱反正;同时,也使我们在关于“什么是社 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认识上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在新中国成立已有二三 十年后,仍不能把生产力搞上去,不能使人民生活水平有相当程度的改善,是难以解决 中国的任何问题的。而在原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现实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所解决的历 史课题,正包含在实现现代化的一系列任务中。

从20世纪70-80年代以后,时代主题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科学技术革命催动着全球 性经济竞争,这是一场没有枪炮的特殊“战争”。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在国际 舞台上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所以,发展问题与现代化问题日益受到不同国家、不同代 表人物的关注,日益成为世界未来走势的重要因素。不能不承认的现实是,中国在“文 化大革命”后,拉大了同世界工业先进国家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敢不敢提出现代 化问题,能不能把党和人民的注意力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是中国面临的严峻 考验。重新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 瞻远瞩,审时度势,把握当今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化浪潮,对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可能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保持警醒的结果。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我们对现代化从理论与实践上的认识都大大地向前 跨进和大大地丰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形成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全党和全国各项工作的一个纲。众望所归,纲 举目张,由此在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上发生了一系列转 折性变化。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励精图治,与时俱进,不断把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局面,从理论上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问题 的认识,在实践上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现代化里程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长卷和主线;百余年来先进 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引向现代化的中国,走向民族的复兴。 中国现代化历经几番起落,痴心不改。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相继表达过他们的救国救民 主张,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都不可能找到真正解决中国社会根本矛盾的出路。中 国现代化进程“九死一生”(中国学者张琢持此论),终于变成了全民族的一项宏伟工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的一座最重要的里程碑。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与建国道路,才能把中国引向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并且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党 的基本路线和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真实地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人民的现代化理想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结合起来,是完 成民族现代化的伟大进军,也是全球化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上实践上给予当代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交出的答卷。

三、现代化中国是对世界发展进程的贡献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大业,是一项世界性的和世纪性 的难题。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任务,又要完成现代生产 过程的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双重任务,同时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 命的潮流;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增长的较高速度,又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需要制订出科学 的审慎的规划,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奋斗。

当面向21世纪时,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和 特点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与政策更加明确。目前,我国已经胜利 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 向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前进。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和 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预示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进程的光辉前景。从新世纪前20年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各项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 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它标志 着中国现代化即将迈出的新的步伐和我们党对实现中国现代化认识的深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富于魅力的口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 性。伴随着对中国现代化认识和实践的深化,现代化中国的蓝图更加实际地展现在我们 面前。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以新的姿态担当着民族复兴的 大业,使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集中表现。

应该说,21世纪上半叶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现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所达到的 现代化),都未能超出“经典的现代化理论”所表述的范围,而不是发达国家所走的“ 第二次现代化”。如我国城市化进程近年在加快,城镇和城镇人口的比例出现持续攀升 的势头,农村人口急速向城市流动,但城市化水平总体来看还很低。但是,这并不是说 ,我们现实就不需要关注和推进“第二次现代化”,就可以将“第二次现代化”与我们 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两者截然分割开来。事实上,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跨越式发展 ”的决策,沿海比较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过程,都包含“第二次现代化”的因素 ,其中一些现代化指标也是可以与“第二次现代化”进程相印证的。特别是党的十六大 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向。所以,关于“第二次现代 化”概念,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预见和前瞻意义。

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但它走着自己的道路,以自己的特点来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开创了在社会主义道 路上建设现代化的先例,开创了在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实行改革开放的任务,并且把这看 作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构想中,二者在现代化实践 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大特色和成功经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同时,坚定不移地领导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敢于在批判旧体制中前进的勇气和胆识。

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关起门搞建设,那样是不可能走在世界的前面的。中国现代化应当 与世界范围内的外部环境相联接。为着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我们 的现代化必须注意学习和吸取先进技术、科学和文化知识,以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可 以向西方学习,利用资本主义下创造的有益经验和管理方式,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 务。在对外开放的扩大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而能够表现出宏大气魄和较高起 点,能够形成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与进步中的伟大创造力。

世界现代化进程对于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马克思主义者应当 站在时代的前列,回应世界发展进程提出的历史性课题。跨进21世纪门槛,全球化形成 一种不绝于耳的新语境。在全球化语境中,而中国现代化并不按照别人的标准、别人的 理解去做。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的现代化又应当是 世界性的,它所达到的水平应当是世界认可的,拿到世界上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当然, 我们是在一个原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 达到和超过先进工业国家的水平,但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近代化,不是重复过时的生产方 式和技术水平,不是亦步亦趋地走别人走过的路,而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根据自己的 特点达到较高的水平,甚至是别人难以企及和未有估计到的水平。在一个世界上人口众 多的大国,我们要在十几亿人的温饱和小康基础上进而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在21世 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大贡 献。

现代化理论第2篇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技术为核心,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会计需要实施现代化。会计现代化的内容,包括会计思想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工作现代化和会计手段现代化。

什么是会计理论现代化,需要先明确什么是会计现代化。会计现代化是指广泛、系统地运用规范、科学的符合法制要求并与国际协调的与时俱进的会计活动过程。会计现代化的标志是: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会计规范化,是指会计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的要求。会计规范化是实现会计现代化的基础;会计科学化,是指会计具有客观性、有效性和先进性的要求;会计法制化,是指会计在各方面体现了有关法规的要求;会计国际化,是指会计具有国际的相应性、规范性、可比性和适用性的要求。相应地,会计理论现代化的标志也是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而会计理论,是指采用一定逻辑形式对会计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而全面的并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性认识。这里:会计理论所揭示的内容是会计客体——会计实践活动,如会计实务工作、会计研究工作和会计教育工作。因此,会计理论现代化,是指会计理论要反映会计实践具有的当代的规范性、科学性、法制性和国际性的要求。这也就是说,会计理论现代化是要求现代化的会计理论,具有当代的规范性(反映会计实践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科学性(反映会计实践具有客观性、有效性和先进性)、法制性(反映会计实践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国际性(反映会计实践具有国际的相应性、规范性、可比性和适用性)。会计理论现代化要具有当代的水平,是要求会计理论的内容,能反映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和管理等方面发展的水平,能反映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反映国际会计通行规则等。

会计理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它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同步性。一般说,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过程,首先要逐步做到会计理论的规范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会计理论的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会计理论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是同步的;会计理论的规范化需要结合进行符合会计理论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要求;会计理论的科学化是其规范化的发展,也要符合会计理论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要求;会计理论的法制化制约着会计理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会计理论的国际化是会计理论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长远目标。

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过程,将在推动会计研究的大力开展,加强会计学科建设,促进国际会计学术交流,指导实际工作等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二、会计理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要反映理论现代化的要求,通过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及其成果体现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要求。面向21世纪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按照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要求,在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过程中,会计研究和会计理论的内容在发生变化,其发展趋势一般是:

(一)会计一般理论。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有:会计系统多元化。会计系统(会计体系)从会计信息系统向会计系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各种子系统)发展。

会计重心从核算转向管理。在现实会计工作中,一般以会计核算为重点,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会计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向以会计管理为主。

会计职能扩张。会计的职能在发展,在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个基本职能的基础上,职能在扩张,逐步增加或加强会计决策职能和会计预算(计划)职能。

会计工作重组。适应手工操作系统的会计工作在发生变化,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按照会计工作的新变化,需要重新组织会计工作体系。

会计中国特色与会计国际协调。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会计具有中国特色。同时,会计也要与国际会计通行规则相协调,逐步实现会计国际化。

会计研究方法的综合化。面对中国和国际复杂的会计环境,在研究中,以某种研究方法为主,综合应用其他相关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

(二)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系统。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其内容要反映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

1、从产品经营核算向资本经营核算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并且在产品经营基础上向资本经营发展,相应会计核算从产品经营核算向资本经营核算发展。

2、从重视报告期会计核算向关注未来会计核算发展。企业要做好报告期日常的、定期的会计核算工作,及时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同时,也要对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3、从以货币计量为主向多种计量方式相结合发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才能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同时,还要采用实物和其他计量单位,以便全面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4、从单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向以多种计量模式相结合发展。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除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外,还可以采用其他计量模式。

5、从单机(单位)核算向网络(群体)核算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适应集中核算与分散核算相结合的需要,要在单机核算的基础上,采用会计核算网络与企业管理信息网络核算发展。

6、从统一会计报表体系向多元会计报表体系发展。企业在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报表体系外,需要建立多元会计报表体系,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对报表的需要和社会各方面对报表的需要。

7、从信息单一需求向多方面需求发展。企业要为多方面的需要提供信息,要满足管理者需要(包括决策者需要)和研究学习者需要;要满足外部各方面的需要和企业内部各方面的需要。

8、从局部核算规范化向全面核算规范化发展。会计核算内容的扩大、复杂和多方面,需要在对局部核算规范化的基础上,对全部会计核算内容都进行规范化。

9、从不全面实施法制向全面实施法制发展。会计工作实施法制是要求从某部分会计工作依法,或依据某部分法规,向全部会计工作不仅要依据会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也要依据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中有关会计的规定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10、从多级核算向结合集中核算发展。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经济的发展与国内外的各个方面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相应需要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对企业内部的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分别核算本单位内部的资金、销售、成本和利润,以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和人员的积极性。

(三)会计管理系统理论研究。面向21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必须从实行科学管理进入实行现代管理。研究会计管理系统理论,其内容要反映会计管理系统发展的趋势:

1、从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发展。企业从封闭式的按照内部管理的要求由会计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会计管理,向开放式的按照外部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并接受外部有关部门的管理。

2、从面向企业的管理向面向市场的管理发展。从面向企业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同时,要面向国际大市场参与竞争,按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加强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和人本管理。

3、从重视全面管理向重视系统与重点管理发展。会计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同时,从会计管理系统出发,要重视系统管理,在系统管理中,注意重点(中心)管理。

4、从重视战术管理向重视战略管理发展。适应企业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要重视会计战略即重视财务战略。

5、从立足外部环境改善向重视内部管理发展。企业需要外部环境得到改善,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更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会计内部管理要使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制度化,按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控制。

6、从提供会计信息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会计核算是一个开放型的信息系统,会计,既要向国家和社会其他各方面披露会计信息,又要向本单位内部全体员工和其他职能部门披露会计信息,实行财务公开。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充分和运用会计信息,使财务管理信息化。

7、从质量效益管理向知识效益管理发展。企业以“质量第一”追求经济效益,在此同时,企业要追求知识经济效益,把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而其中心环节是创新,离开技术创新就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8、从单一经营管理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资本经营的管理发展。从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实行生产专业化和经营多样化,企业要从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资本经营方向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9、从以物为中心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管理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是经济实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竞争,而这些竞争最终又是人才的竞争。重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要重视对人的培养,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创造条件调动其创造性的工作。

10、从以实物形态管理为中心向以价值形态管理为中心发展。适应以国家统一计划管理的需要,企业采用以实物形态管理为中心;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需要,要以价值形态管理为中心,对金融资产、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等进行重点管理。

11、从重视有形资产管理向重视无形资产管理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从对有形资产管理转向重点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实际是对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的管理。

12、从重视事务管理向重视知识管理发展。在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会计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识管理,管理者用知识进行管理,对以知识为内容进行管理,对知识的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投入,培育企业精神,使管理不断创新。

(四)会计体制理论研究。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有: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会计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通过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经济杠杆等,对企业进行调节和规范经营活动,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需要建立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相协调的分级管理相结合的会计模式。政府主导的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建立调控型的会计组织系统;建立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知识型的会计管理系统;建立服务型的会计市场系统;建立竞争型的人才系统。

1、设置适应动态型机构。从实行固定组织机构模式向实行权变组织结构模式发展。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的会计机构。企业按照本单位的规模大小、经济活动内容、管理水平、核算要求、技术条件、领导能力、人员素质等因素,建立相应的会计机构,以便有利于完成会计工作任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建立以法规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为保证经济活动和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相应建立和健全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地方性法规和会计规章的会计法规体系。同时,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企业会计规章制度和会计惯例等的会计规范建设。

3、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适应21世纪会计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其特点是:创新性;全面性;专业性;复合性;适应性;优异性。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既包括在工作中培养,也包括在学校培养。

4、培育和发展会计市场。面对全球经济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要求,要培育和发展会计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公司)、会计人才市场、会计信息市场,使会计市场在国际大市场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三、会计理论现代化的途径

会计理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实现会计理论现代化的途径是:

(一)以会计实践为基础。会计实践是会计理论的源泉,跟踪时代的会计实践,反映时代的脉搏,是促进会计理论现代化的基础。勇于实践,科学地认识实践,在会计实践中实现会计理论现代化。

(二)以现代科学理论为依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运用其他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促进会计理论现代化;有些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直接与会计理论相融合,形成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有利于会计理论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第3篇

[关键词]现代传媒文化现代化

报纸、广播、电视构成了现代传媒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率之高,影响面之广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在互联网的挑战下,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传媒做为一种管道(信道),与所传输的内容(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的被接受程度促进了信道的普及;信道的普及,特别是反馈机制的建立,又提高了信息的可接受度。实际上,题目改为“现代传媒及其承载物的文化批判”也无不可。但此处要强调传媒的中心作用,它是造成文化工业对人类影响的关键因素。文化工业利用现代传媒普及、快捷、形式多样易于接受的特点,在现代人生活中无孔不入地渗透着。

以广播为例,美国的广播事业的黄金时期是在大萧条的30年代。早上和午后,电台多数播放“肥皂剧”;下午一点和六点,则是青年爱听的漫画广播剧,如《超人》;入夜,往往是时事喜剧,著名的有《阿莫斯和安迪》,另外还有音乐、新闻评论等。在如此大的娱乐成分之外,比较重要的是政治时事部分。1938年,张伯伦与希特勒就捷克斯洛伐克命运的谈判,被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第一时间报道给观众。同样通过广播,罗期福总统的“炉边谈话”,帮助美国人民恢复了对未来的信心。在此期间,美国收音机的占有量从1930年的1250万台,增加到1940年的4400万台。

在此之前出现的报纸及之后的电视所传输的信息基本上都是分为两大板块:娱乐休闲和新闻时事。这一特点并非某国传媒所独有,而是世界各地传媒的共同特征。这也可以说是现代传媒对文化的切入点。

霍尔(StuartHall)对大众媒介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分析,“无论是就质或量的观点来说,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20世纪,媒介在文化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决定性和关键性的领导地位。单只是就经济、技术、社会与文化资源来看,大众媒介所能够控制的部分,比起目前还存在的所有更为传统的、更为古老的文化渠道,其素质优越了许多。……这是现代媒介的首要的文化功能:提供并选择性地建构了‘社会知识’社会影像,透过这些知识与影像我们才对于‘种种世界’、‘种种人们曾经生活过的实体’,产生认知,透过这些,我们也才通过想象建构他们的及我们的生活,使之合并为可资理想的‘整体的世界’。”⑴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传媒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支,着重从人的异化和技术理性的方面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批判。作为资本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从三四十年代的霍克海默、阿多诺,到60年代红极一时的马尔库塞都没有忽视对它的审视。尽管,他们多次声称针对的是发达工业国家的情况,然而随着席卷全球的现代化进程,媒体的高普及率、传播手段的高覆盖率,早已将全球联为一体,西方文化渗透到了每个角落。因此,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国家的文化批判,既有借鉴作用,更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传媒的娱乐功能在今天已发挥得淋漓尽致,影视剧、音乐、晚会、综艺等等充斥着广播、荧屏,而大量的八卦新闻则在报刊上连篇累牍,添油加醋。

首先是造成公众的精英意识的消亡。观众和明星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只要成为传媒关注的对象,那么其生活的各个细小的方面都会成为报道的重点,因为所有人对此都津津乐道。不仅娱乐明星是这样,其他领域的明星,如政治人物、学者、企业家等都“难逃此劫”。不仅如此,还将明星请入综艺节目,或“脱口秀”的现场,在公众面前展示:此公到底为何许人,不过凡人耳。

其次,将人的个性清除掉,即平面化。“文化事业恶毒地使人体现为类本质”。⑵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语言的无个性。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结构,构成了文化的特征。即使是在一个共同语言文化圈中,其亚文化圈也可以由语言做出区分。如:都是对“好”的修饰,北京为“特好”,东北为“贼好”,湖南、湖北为“蛮好”。而传媒及其承载物已经使语言丧失了文化标志的地位。现在走遍大江南北,都能听到“好好”、“买单”、“搞掂”。其二,消费品味一致化。广告是媒体的重要支柱,消费文化成为传媒传播的主要信息之一。广播、电视中有固定的广告时段,报刊有专门的广告版面。除此外,在娱乐节目、新闻报道中潜藏着大量的广告内容。而明星的示范作用也不可忽视。一位明星的独特发型,常用品牌可能在一夜之间传遍全国、全洲乃至全世界。公众在传媒的影响下,形成了大体相近的消费口味,“劳斯莱斯”、“奔驰”、“皮尔·卡丹”等成为公认的高档标志。其三,行为的标准化。传媒还负责向公众宣传在“成功”名义之下的社会行为规范及个人行为规范(哪怕涉及隐私)的标准模式。从卡内基成才丛书,到减肥录像,直至指南,现代传媒通过直接灌输、劝诱、现身说法、引起讨论等等手段,为现代人定造了“合理的”生活方式。

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指出:“文化工业的每一个运动,都不可能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整个社会所需要塑造出来的那个样子。”⑶并且引用托克维尔的话,抨击道:“暴政对肉体倒是没有什么压制的,而直接压制的是灵魂。统治者不再说:你要像我一样思考问题,不然的话,你就得死去。他现在则说:你不用像我一样思考问题,你的生活,你的财产,你的一切都可以保存,但是从这一天开始,你在我们之中就是外人。”⑷在这里,“统治者”换作现代化的西方文化,依然成立。事实上,传媒与政府的结合程度是一个尚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现代化的西方文化被传媒自觉地推向世界,并成为全球化的方向,其中涵含着超出传媒及其承载物的深刻原因。

其一,经济的影响。发达工业国家产生的中产阶级享受着富裕的人生,福利政策蒙蔽着大多数的人。其基础就是几百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果。当传媒将发达工业国家的幸福生活推广到全球人民的眼前时,人们用手中的货币选择:“我也要吃麦当劳。”马尔库塞尖锐地指出:“而在大众消费的超发达地区,受管制的生活变成了对整体来说是善的生活,在对这种生活的捍卫中,对立各方被统一起来。…既定系统愈发展它的生产率、愈减轻生活的负担,这种绝对拒绝就愈显得不合情理。”⑸现在这种“不合情理”的拒绝已经在全球很少看到了。

其二,技术合理性的影响。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功相联系的就是技术合理性的成功。理性的最高标准就是现世生活的成功,效果的最优化。技术合理性对于人的自由来说,它将使人的选择单一化、惟一化,人面临着新的压抑,其行为的标准化可溯因至此。“技术‘中立’的传统概念再也维持不下去了。技术本身再也不能与对它的应用分离开来;技术社会是一个政治系统,它已经在按技术的思想和结构运转。”⑹

在文化工业与经济的关系上,经济因素是第一位的。是西方的经济发达程度使得传媒具有如此大的说服力,而造成的结果则是:“如果面对大众的信息传播完全和谐且经常不留痕迹地把艺术、政治、宗教和哲学与商品融合在一起,它们便使这些文化领域恢复了对它们自己的共同特性——商品形式的知觉。灵魂的音乐也是售货术的音乐。人们考虑的不是真正的价值而是交换价值。”⑺

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自由主义的传统,从个人入手,批判现代传媒对人的异化。而如果从文化生态学来反思现代传媒不遗余力推广的文化,则会引起人们的另一种忧虑。

[page_break]

二、文化生态学对现代传媒的批判

文化生态学是受生态学影响而兴起的一个学科,其核心是将全球文化圈视为一个大生态系统,鼓励建立文化多样性,达成整个文化系统协调发展。“文化环境中失去自主和多样性,类似于自然环境中失去自主和多样性。”⑻简单地说,一个生态系统如果只有单一的食物链,只要其中一环由于某种原因被打破,那么整个生态系统便很快陷入崩溃的危险之中。

现代传媒所传播的大多可归结为消费文化、现代化的西方文化。不可否认,各国政府为了保存本国文化传统,对传媒做了许多限定。但是随着卫星传输技术的发展、媒体跨国公司的建立,现代传媒传播特定文化的趋势难以抗拒。对于现代传媒所代表的文化趋势,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即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我们可以提出两种批判。

1.文化相对主义的批判。文化相对主义源于人类学的研究。原先的人类学带有较浓厚的西方中心观念,甚至种族主义。它承继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论断,将西方文化的理性置于衡量文化优劣的评价标准之位:价值理性方面是否接受基督教,工具理性方面是否接受科学。(科学与基督教的关系并非从来水火不容)。当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时,面对尊奉图腾的印第安人,人类学家自然地为他们划出了等级。如汉克(Hanke)宣称“如果他们是人,那么他们就有理性并能接受基督教的真理。如果他们是没有理性的人形生物,那么他们就应被当作奴隶,甚至动物来对待。”⑼本世纪初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反对传统的人类学,而从价值论出发,指出人类文化是多样的,每一种人类文化都有其价值。其后,他的观点发展成文化相对主义。简单地说,不论工业文化,还是部落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世界观及相应的文化结构,都是合理的,相互不可替代,又不可通约。

文化相对主义无疑是鼓励文化多样性的。但是它强调文化间的不可通约性却难以令人认同。有一段关于80年代著名的美国电视连续剧《豪门恩怨》的描写是这样的,“……风行九十余国,从土耳其到澳门,从香港到英国,……街头空无一人,但家庭用水量却又戏剧性地下降,原因只在这个电视剧的一出戏正在上演。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⑽现代传媒已经打破了社会中各阶层间的局限,乃至国与国的界限。如果固守文化相对主义而让人们退居于原质的民族文化之中,其一,本身不现实;其二,人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并不会为了遵循某一理论而改变生活;其三,最根本的,物质条件的改善与丰富是超国界的人的基本愿望。可见,坚持文化相对主义的文化多样性,是一种消极无力的反抗。

2.文化多元主义的批判。多元主义与相对主义在许多场合里表达相似的含意,但此处却不相同。文化相对主义的特征在于其不可通约性。文化多元主义同样强调文化的多样性(cultures),却又认为即使文化间有质的不同,仍有共同的东西。

文化多元主义较之文化相对主义更为合理之处在于:其一,更符合生态学原理。一个大生态系统中,虽然下属许多子系统,但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可以建立起功能结构性关系,而非各不相干。其二,更符合全球化的实际潮流。从16世纪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是席卷全球的文化主轴。所谓现代化,是一个包含极大、极广的概念,难以下出一个精准的定义,汤林森力图举出一些特征对这一进程来加以说明,“指的是一整套生产及消费行为、都市化、大众传播现象的勃兴、一个以‘技术——科学——理性’作为根基的支配性意识形态、众多(主要已是世俗化的)‘民族——国家’的体系之形成、一种组织社会空间及经验的特定方式,以及从个人自觉出发而发展到某种‘主观而存在主义式’的认知模式。”⑾当然对现代化进程的概括可以有很多,但基本的特征在此已有一个反映。现代传媒则是推进现代化进程全球化的有力工具。而前面多次提到的传媒所传播的消费文化、现代化的西方文化与现代化,可以用相包含的方式来表示:现代化包含着现代化的西方文化,现代化的西方文化包含着消费文化。

从文化多元主义来看现代传媒的文化批判问题,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第一,现代传媒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又推动着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由于现代化进程起源于西方文化,且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较高,客观上造成“现代化等于西方文化”的单质化趋势,其中现代传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反对现代传媒推广单一的现代化的西方文化,鼓励文化多样性。即在现代化的大潮流下,多种文化系统共存、交流,在互动中达到整个文化生态系统协调健康的发展。

走向文化多元主义是必要的。历史上没有一种伟大文化是在封闭状况下自发形成的,都是在多种文化的交流撞击中发展起来的。如西方文化主要受希腊文化、犹太文化的滋养,而希腊文化又有很多受惠于埃及文化。所以保持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大文化系统下的子系统,都必须坚持文化多样性。事实上,世界上至今除西方文化外,还有许多文化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伊斯兰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乃至东亚文化。在现代化的趋势下,如何保持原有文化;原有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进程等都是涉及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而现代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样的问题,则是对其进行批判后的建设性反思。

不可否认,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也生产出丰富的精神产品。现代传媒在当代社会中为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那么对其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文化批判的根据何在?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明确地回答道:“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⑿

注释:

⑴⑽⑾《文化帝国主义》,P118,P89,955,[英]汤林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饿,1999年版。

⑵⑶⑷《启蒙辩证法》,P137,P。118,P124,霍克海默、阿多诺著,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⑸⑹⑺《单面人》,P218,导言P7,P49,马尔库赛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⑻《美国社会发展趋势》,P35,卡普洛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现代化理论第4篇

关键词:农村;农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同志在十届五次人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念和方式,将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和不发达农业转变到现达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和较高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二是高效能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部门的支撑和效益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需求的支撑,并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三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水平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的农业劳动者,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乡一体化;四是农民组织结构的改善与优化,尤其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五是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

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那么,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应该是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明显加强,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主要是抓住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农业机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和生产效率;要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强化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要将农业产业化经营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要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农业、大食物、大市场和大生态的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现代农业建设稳步健康推进。

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是一个包括多方面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要求。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及发展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四化”,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20世纪70年代末,又以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代替了原来的“四化”,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同时还把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以及农村工业化、小城镇建设等内容同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说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是不断完善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呢?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概念。它与现代农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现代化”一词的本意而言是指使某一事物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当指使农业发展达到最近的国际水平。然而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现代化”的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仅就概念而言,“现代化”所指十分宽泛,它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的外延,空间上也无确定的内涵,所以“现代化”不是严格的科学范畴,也不是什么理论性的概念。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的概念。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不能把本国已经达到的技术、经济水平同本国过去的情况相比,而应该同当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只有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才算实现了和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人们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历史的角度,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农业现代化则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程度。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之一,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增收,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至少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

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增长方式集约化,是指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经营循环市场化,就是指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生产组织社会化,它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总的来说,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农业现代化意味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能只是使用现代物质投入,不能“见物不见人”,必须认识到使用现代物质投入品的只能是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

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不尽相同,前进的速度也有差异,但它们都希望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奋斗与成功,预想与结果会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不妨碍人们朝共同的方向努力。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这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和良好的环境。(1)发达的农业就是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将目前低产低效的农业建设成高产高效的农业,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为整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2)富庶的农村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的差距。(3)良好的环境就是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稳定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人民工作与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农业的现代化应当建立在经济上可行、生态上适应、社会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广度和深度来改进和协调农业生态、技术与经济这三个系统,使之在和谐中发展,在互动中前进。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没有中国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快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宣杏云、王春法等:《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透视》[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2]康芸、李晓鸣:《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9期。

[3]丁长清、慈鸿飞:《国农业现代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现代化理论第5篇

关键词:管理 物资 现代化

一、管理思维现代化

思维现代化是实现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先导。

首先要有系统的观念。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系统思维即把研究管理的对象作为系统,从整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加以处理与协调,使系统发挥出其最大效能的思维方法的总称。系统工程既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又是一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技术。

其次要有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全面质量管理(TQM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企业物资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有四个特点:①全面的管理,②全过程的管理,③全员参加的管理,④全部的方法。企业物资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是物资供应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满意程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所供应的物资的技术特性满足企业的质量要求,通过正确的计划采购、运输、保管等工作为保证;②所供应的物资时效性强;③所供应的物资质量可靠,品种齐全、数量足够;④供应过程工作效率高、差错少、费用低、物资流转速度快。

二、管理组织现代化

管理组织现代化是指按合理组织生产的客观规律建立管理机构和规定管理职责。企业管理组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匹配的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其他组织结构,严格企业的各级岗位责任制。现代化的管理机构在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时,能够作出及时积极的反应,迅速制定对策,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根据物资部门的自身特点,它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直线制、矩阵制等。其中以矩阵制应用较为广泛。矩阵制即目标管理制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效的组织机构。其优点为:①灵活机动性强,可应对多变环境中的多种情况;②便于协作,可调动多个管理职能部门;③有利于提高个人责任心及积极性;④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了管理效率。

三、管理人才现代化

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才现代化。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世界著名企业之间的实际竞争。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人力资源即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劳动力。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各种社会组织对员工的招募、录取、培训、使用、升迁、调动、评价及合理开发,并使人力和物力保持最佳比例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包括从数量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管理和从质量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行为管理。现代企业应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管理,从过去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提高综合效益的管理模式。

2.企业人力开发方法

①全员培训随着企业现代化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员工们现有知识既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也不利于个人素质提高。进行定期的全员培训,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更有效地迅速传播到每一个员工,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生产经营业务知识和技能,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②引进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可以迅速改变企业,随着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才部门所有制将不复存在,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会更强的生命力。

③调动现有员工积极性根据员工特长,给予员工合适的岗位,并通过员工的动态组合与职位相互交替轮换,提高企业整体功能,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

3.人事激励方法

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通过已树立的管理权威,干预并影响被管理者的行为,使每个人在达到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激励系统。

(1)人事激励机制结构

1)人事激励机制的组成

①激励对象。被激励的特定人群。

②激励因素。起到激励作用的因素,例如升迁、金钱、职称等。

③激励因素的媒介。各种管理制度、管理决策、管理措施,尤指各种人事管理制度和人事决策。

2)激励机制的运行方式

首先是将激励因素转化为人事管理制度、决定策略、采取措施的过程,即转化过程;然后是将含有激励因素的人事管理制度、决定策略、采取措施对员工施加影响的过程即刺激过程。

(2)人事激励因素分析

人事激励的重要一环即分析激励因素,明确激励的项目,运用合适的激励方法。

1)对员工进行分类。根据职务的高低、工作项目的不同分类。

2)运用合适的方法,按照人员分类进行激励因素调查。例如采用问卷调查法,将职员们所乐于接受的激励因素调查出来。

3)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图表法等方法直观表达。

4)绘制”激励因素一览表“,为制定人事制度时供决策者参考。

四、管理手段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企业管理中逐步采用电子计算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方法的速度和水平,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准确、及时、经济、高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各行各界管理领域普遍建立起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它不但能综合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信息,控制管理业务;而且能够建立物资管理数据资源,有利于各种现代管理方法的实现。

以计算机为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保障供应,压缩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物资使用监督,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对企业很有必要。

五、总述

物资管理现代化的五个方面是有机结合的,管理思维现代化是先导,管理组织现代化是保证,管理人才现代化是关键,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条件。物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与水平,物资管理作为后勤管理的重要部门,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降低成本、加速资金流转、增强企业盈利、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莉.实施现代物资管理程序及相关系统控制程序[D],《经济师》,2003年第6期.

现代化理论第6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

在当前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下,档案信息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档案事业应对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应该说,档案信息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的最佳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体制已经开始彻底改变,档案信息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

一、信息化与档案的关系

1.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作为原生信息源,越来越社会重视和利用。事实上,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就是为档案开发利用作准备,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利用的过程,已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产业体系。

2.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主线。信息是知识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将人类联贯在一起,构成一个全球化的信息共同体。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的档案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当然是贯穿全局的发展主线。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要服务于客观发展需求。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上来讲,信息系统总是由满足业务处理、运行需要开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着数据—信息一知识的过程。机构层面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总是从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开始,在整合的数据仓库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挖掘和满足不同需要的数据应用。这实际上类似于我们传统的档案管理利用流程,应当把它纳入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内容范畴。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信息部门担负着掌握、存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职责,有权利和义务对社会信息消费的需求作出反应,提供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是时代赋予包括档案部门在内的社会信息部门的使命,是经济发展途径变革的要求,是生产力进步方式转变的要求。

4.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改革的动力。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信息生产量大,信息内容丰富,信息需求量激增,信息效益不均。社会信息消费需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是生活需求。随着信息化建设,现阶段社会庞大的信息消费需求以及将来信息化程度加大时的潜在信息消费需求,也是档案工作改革的直接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档案本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而不断扩大,不仅停留在查找和借阅上,而且可以和文化教育、社会休闲等方面结合,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二、准确把握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

1.从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实行资源共享,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要围绕部门的工作重点、关注的热点来组织信息,提供信息。随着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已形成了网络化、数据化的时代。档案系统如何认识“网络化管理”和“数据化档案”,实现信息共享、共建的目的。对此,开展现代化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档案管理软件的选择,推广要慎重。选择的软件需具备规范化、通用化,并有很强的包容性。

2.文档一体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这就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到办公自动化的总格局之中,与办公自动化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同时,也要求档案人员积极介入此项工作中,提出档案管理和电子文件归档方面切实可行的需求。

3.归档双轨制,是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过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和应用,但它的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尚未取代纸质文件的地位。据专家预计,在较长的时期内,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还会继续并存。而且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电子文件必须与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一同归档。

4.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现代化还应该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1)前瞻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数字化档案馆,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信息的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它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地有序进行,是一项耗资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所需的各类硬件及网络设施、软件开发以及进行数字化的投入,都需要高昂的费用。因此,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作为企业内部的档案馆(室)在极其有限的财力前提下,一定要审时度势,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努力保证软硬件配置、软件开发标准和网络结构等在各实施阶段的一致性,将有限的财力用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部位,保证软硬件资源的可继承性,使其既能适应当前信息业的特点和要求,还能符合今后发展和应用的趋势,尽可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2)协作性: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管理规范、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人力、财力有限的企业内部的档案馆(室)来说,独立完成这些项目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这也是制约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一大难题。因此,只有坚持协作的原则,加强与企业内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主动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在各阶段的顺利实施。

(3)实用性: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在量,更在于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档案馆应坚持实用的原则。不仅要对馆藏档案目录进行数字化处理,更应有选择地对馆藏档案进行全文数字化,在信息服务的特色内容和独特形式上做文章。用自己的特色信息服务满足社会需求,使自己的信息具备”惟一性”,从而让利用者面对庞大的信息体系,而选择点击你的网址;根据利用者的需求,将馆藏信息资源加工成系统的、专题的、有序的信息,有机地将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为利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现代化理论第7篇

一、党的领导集体坚持历史尺度同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注重社会的协调、整合发展,在方法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实践诠释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衡量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革命性跃迁和整体性发展,就存在着两个极为重要的衡量尺度:其一是强化工具和手段意义、注重实用理性的历史尺度;其二是突出理想和信念意义、崇尚超越性理性的价值尺度。前者指的是基于目的的合理性和对达成目的可资运用手段的估价,并在此基础上去追求一个限定的目标并设法预测其可能的后果,它重视的是功利的价值,关注的是当下的生存、发展和享受,崇尚效益、崇拜乃至迷信科技的力量,追求现世的幸福和快乐;而后者则重视人的价值,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意义,崇尚终极关怀,追求精神或道德的富足。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与人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交互作用的辩证运动过程。一方面,社会现代化受客观规律制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认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1]另一方面,马克思也认为,社会现代化又“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119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我”的方式进行活动,改变着自身的自然和外部自然界。可以看出,马克思在阐释其现代化思想的时候,充分注意到了历史尺度同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

二、党的领导集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内容上极大地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实践诠释

党的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与时俱进,在具体内容上极大地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实践诠释。

1.党的领导集体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把维持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保证,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关于现代化运行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巩固对世界现代化进程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并把这种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完善作为社会现代化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保障。中国以此为指导,认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稳定压倒一切”就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正常运行条件,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唯有稳定才能搞好经济建设。国泰和民安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国泰就没有民安;没有人民的安居乐业,也没有国家的兴旺发达。”[4]210“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4]213在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为了维持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保证社会现代化持续、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党的领导集体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首先,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4]211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4]215其次,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保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最后,在国内则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继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力求维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2.党的领导集体坚持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抄照搬外国模式,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关于现代化有不同道路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革命性跃迁和整体性发展过程中,西欧有西欧的模式和道路,东方有着不同于西欧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又称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党的领导集体充分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经济文化尚十分落后的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的前提下,可以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指出,“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3]94“走自己的路”反映的是一种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实践理念,是一种确保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照抄外国模式的崇高信念。它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其前提和支撑,邓小平曾多次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3]29当然,独立自主不是自我封闭,自力更生更不是盲目排外,相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向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一切外国开放,并主动加入世贸组织,这也是在“走自己的路。”

3.党的领导集体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关于现代化进程实质的学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现代大工业在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上的积极作用,高度评价了作为现代历史主体的资产阶级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上的巨大贡献,即它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7]256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生产力的高速增长看成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实质之所在,即“生产力呈‘指数级’增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实质之所在”[8]。在马克思看来,这是现代社会不同于过去一切世代最为本质的地方。党的领导集体以此为指导,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即“生产力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三大确立起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都多次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4]3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途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4]33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认定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关于现代化进程实质的学说,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首先,把经济建设当作大局来看待,邓小平指出,“这个大局就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大局。”[3]98“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3]99其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定格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373再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协调发展相结合。协调发展一方面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一系列的“两手抓”方针上;另一方面,协调发展意味着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上。最后,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协调好人们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现代化理论第8篇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复习涉及诸多概念的学习,且概念与概念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在复习中通过概念图策略和比较归纳,从新的视角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化,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比较

1.共同点

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联系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

3.不同点

(1)达尔文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克服了这个缺点。

(2)达尔文进化论是从个体水平研究生物的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二、自然选择

指环境条件或其他生物对某种生物的选择。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1.选择的对象

自然选择表面上是对一个个不同生物个体的选择,实质上是对个体所包含的变异进行选择。从分子水平上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实质上是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进行选择,从而改变着种群不同基因的基因频率。

2.选择的因素

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其中一种或几种起主导选择作用,如在干旱环境中水起主导作用。

3.选择的手段

选择生存斗争。通过生存斗争使少数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从而完成一次对生物的选择。

4.选择的结果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传给后代,使之得以积累和加强,从而使生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并朝着特定的方向进化发展,久而久之,便产生了适应环境的新类型。

三、几个重要概念的区分

1.种群和物种

(1)概念不同:略。

(2)范围不同:种群是指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而物种是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和种群组成的。判断时应清楚种群是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总和,他们通过基因交流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物种的判断标准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且产生可育的后代,不同物种不仅具有明显的形态差异,而且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2.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每个群体中出现的比例,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的总数/种群中该等位基因的总数。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等,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2)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3.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是指由于地理上的障http://碍,使不同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彼此之间不能相遇、交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如植物由于花期不同而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生殖隔离的类型如下:

(1)生态隔离:由于食性、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点的不同,使几个亲缘关系接近的群体之间交配不易成功的隔离机制。

(2)季节隔离:又称时间隔离。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生育季节和时间,如动物的发情期、交配期,植物的开花期和授粉期等。如果同种群体间的生育季节和时间不同,就会造成季节隔离或时间隔离,阻

转贴于 http://

止了基因的交流,从而导致生殖隔离。

(3)生理隔离:植物传粉后或动物交配后由于生理上的不协调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现象。

(4)形态隔离:主要指由于植物花的结构与传粉者的形态结构不协调而造成的交配受精障碍。

(5)行为隔离:由于交配行为不同而使两个或几个亲缘关系相近的群体之间交配不易成功的隔离机制。

(6)杂种不育:一种杂交后的生殖隔离机制。不同种生物受精后虽能形成合子,并发育成成熟的f1杂种,但杂种不能产生后代。如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子不能生育。因为马的染色体为64条,驴的染色体为62条,杂交后产生的骡的染色体为63条,骡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即联会紊乱)而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和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细胞),故不能生育。

上述各种类型的生殖隔离,实质上都是隔离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使各个隔离种群拥有较强的稳定性,以保证在自然条件下各自朝着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