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街道党建工作要点

街道党建工作要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02 12:20:52

街道党建工作要点

街道党建工作要点第1篇

一、加强组织建设

1.落实党建工作领导机构,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落实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和信息员。开展村社区党委工作者专题培训和信息工作培训各一次。

2.健全村(居)务议事监督机构,落实监督机制。开展一次以上村(居)务议事监督机构工作开展情况检查。

3.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确保有3名以上的党员的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单独或联合党组织。

二、加强党建日常管理

4.加强党建活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统一规范“一表”(党员日常管理记实表)“一卡”(党员基本信息登记卡)、“两簿”(支部大会记录簿、支委会议记录簿)、“三册”(党员花名册、入党积极分子登记册、党费收缴底册)、“四有”(有活动场所、有学习专栏、有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

5.深化“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加强村(社区)治理。(“四议”即涉及村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经村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作出决定;“两公开”即实行村级重大事务决议内容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一监督”即村重大事项的决议和决议实施全过程要自觉接受党员、村民的监督)。

6.扎实推进“六联”机制。加大培训力度,落实考核办法,培育示范点,着力发现和大力宣传联动典型事例,利用“七一”表彰奖励一批先进联动小组长,已点带面推进工作。

7.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成省级和市级示范点各一个。选树表彰典型,弘扬优良传统。

8.坚持思想建党,严格组织生活。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书记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党小组负责人进行约谈,主任对居民小组组长(社长)进行约谈,全年1次以上;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各支部每年至少组织1次党员民主评议,及时将民主评议及整改情况报街道党工委,并向党员群众通报;落实党建述职工作。

9.继续开展后进村整顿转化活动。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加大两委成员的培训教育,全年集中培训1次以上,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进行教育帮助或采取组织措施。

10.落实党务、村(居)务公开。按照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和随时公开等方式,对所有党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向全体党员和群众公开。明确村(居)务公开的制度、内容、机构、时间要求等,做到定期上墙、定期公开。要建立规范的党务、村(居)务公开栏,明确公开内容,每季度1次在公开栏上进行公开。通过征求意见、党员大会等制度,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年内召开党务、村(居)务公开现场会一次。

11.抓好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加大培养力度,落实“跟班学习”举措,为换届和村社区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

12.加强党员分类管理。完成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和工作信息台帐,加强党员日常管理。

13.加强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做到设备完善,运转正常,管理员业务熟练,组织学习经常化。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完成全年任务。

14.加强党费收缴和党报党刊征订。及时缴清全年党费。按时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充分发挥党报党刊作用,确保每个基层党组织有一样学习刊物。

15.落实“”,抓好党员教育培训。“三会”是:每半年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1-2次党小组会;“一课”是:每季度上一次党课。将、党纪条规、领导重要论述作为学习的作用内容。

16.加强党员双报到和志愿者服务站建设,将清家堰、团结、太空、银华作为示范点,加强清家堰、团结社区文明劝导工作。

17.加强党员发展。按照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发展新党员6-9人。年内每个党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以上,同时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培训工作。

18.落实困难党员干部关爱措施,建好台账。

四、加强村(社区)阵地建设管理

19.认真抓好村(社区)办公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工作,做到日常管理规范有序,办公区域干净整洁,服务大厅运转正常。

20.加强村社区阵地建设。完成社区活动场所建设任务。

五、党风廉政建设

21.严格纪律监督。重点落实“六项纪律”,开展三项检查。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加强执行财经纪律检查,规范三资管理。加强换届工作纪律检查,认真受理举报,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为村社区换届提高风清气正的纪律保障。

22.深化作风督查。加强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工作、生活双十规定监督检查,持续纠正“”,严肃查处吃拿卡要行为;坚持每月一次上班纪律、服务态度的检查,对典型事件进行通报曝光。

街道党建工作要点第2篇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我市现有13个街道党工委,89个基层党支部,133个党小组,1804名街道党员。其中:机关党支部29个,居民委联合党支部24个;机关党员378名,居民委党员1426名。居民委党员中,流动党员316名,下岗职工党员635名,复员兵党员89名,毕业生党员24名。

城区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共41人,其中:党工委书记13人,主任1人,副书记13人,副主任15人。13名党工委书记中,年龄在35岁以下1人,36至40岁的3人,41岁至45岁的7人,46岁以上的2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4人,大学文化程度的9人。居民委党支部书记89人,其中专职支部书记60人,支部书记兼委主任29人。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特别是自去年全省第四次党工委书记培训班后,在各级党委和街道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共努力下,全市城区街道党建工作有了新起色。能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按照“抓班子,打基础;抓薄弱,促整体;抓活动,上水平”的基本工作思路,从搞好城市管理、社区服务,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街道经济需要出发,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为重点,不断加强对街道党建工作的领导,切实搞好街道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使过去一直比较薄弱的街道党建工作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力地推动了街道经济工作和街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的进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街道领导班子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首先,狠抓了街道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区委通过采取机关下派、横向交流等形式,把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街道领导班子中来。通过选拔、调整,城区街道领导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45岁以下和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达到9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街道班子成员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等实际问题。二是加强了街道干部政治、业务培训。市里每年都举办2期街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他们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十五大报告、市场经济知识、城市管理知识、领导科学及党的建设有关知识等。几年来,全市共培训街道党员领导干部200多人次,培训面在98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三是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各街道领导班子能够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实行科学和民主决策,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认真抓好民主生活会。街道领导班子每年召开2次民主生活会,会上,各街道班子成员都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查出的问题,认真整改,保持了班子的团结协作,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街道党工委十分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新时期街道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实施规范化管理。在教育方法上,针对街道党员的不同特点,坚持实用、实效、实际原则,开展了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党员教育活动。除了坚持“”制度外,还采取了讲学、知识竞赛、专题讨论、观看党教录像片、过政治生日等形式,加强党员的教育工作。在党员的管理方式上,坚持“入口要严、出口要畅”的原则,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几年来共评出优秀党员355名,合格党员3351名,不合格党员35名,有13名党员受到了组织处理,保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在坚持民主评议党员的同时,还加强了流动党员、复员兵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有的街道党工委还实行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如沿江街道党工委对外出六个月以上的党员及时发放流动党员证,保证每个外出党员及时参加党组织的生活。对复员兵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建立了个人档案,把每个党员的工作情况、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等都登记造册,定期进行走访,交任务、提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每个复员兵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都处在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之下。

(三)党内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结合城区实际,街道党组织普遍实施了“为民、富民、安民、乐民、便民”等“五民”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凝聚力工程”活动,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扶贫济困、排忧解难作为“凝聚力工程”的核心,切实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发展街委经济,解决下岗职工、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近两年,***区委通过自办、合办、挂靠等形式,共创办企业253户,安置下岗职工507人、残疾人74人。团结街道党工委建立了刮白服务队、印刷厂,建设街道党工委建立了45个社区服务网点,解决了62名下岗职工和4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二是搞好环境卫生,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几年来,全区13个街道共投入资金293万元,整修巷路70条,硬化路面13.7万平方米,新挖排水沟3370米,清理排水沟114168米,疏通排水管750节,治理低洼地段1972处,清运垃圾112696立方米,使居民群众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三是狠抓了社区治安。各街道普遍成立了治保委员会,调节民事纠纷,维护社区治安。前进街在辖区内成立了19个治安巡逻队,使辖区的治安环境有了明显好转。文化街、民主街积极发挥居民委主任作用,为派出所提供破案线索,协助侦破刑事案件100多起,形成了警民共建文明区的良好氛围。四是开展扶贫济困。各街道党委把部分生活困难的居民作为扶助对象,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石化街每个党员干部都包保一户贫困户,定期走访,帮助解决生活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几年来,全区街道党员共为贫困户损款6.5万元,捐献衣物5924件,做好事2406件,收到表扬信200多封,通过“凝聚力工程”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四)社区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是开展活动,共建社区。石化街在开展社区党建工作中,以“生活在社区、服务在社区、奉献在社区、欢乐在社区”为宗旨,积极开展了“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情系百姓,服务万家”活动和“社区是我家,人人都爱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社区所在单位和党员干部明确了义务,真正做到了驻在社区,支持社区,关心社区,共建社区。二是加强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从解决居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建设社区公益设施,相继建立了老年公寓、医疗诊所、液化汽站、食杂店、熟食蔬菜店、干洗店、幼儿园等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目前,城区街道共建立社区服务网点669个,安置下岗职工102人。一个老有所养、孤有所靠、幼有所教、残有所助、贫有所济、医有所医、难有所帮的现代城市社区生活环境已初步形成。

(五)制度建设有了明显加强。省街道党建工作会议后,各街道党组织理清了思路,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各项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结合城区街道实际,先后建立健全了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即党支部“”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生活日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制度,党员责任区活动制度、定期走访制度和干部廉政勤政制度等,严密了组织生活,规范了工作程序,强化了考核措施,党建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更加规范。

(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了街道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了中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台球室、电化教育播放点、黑板报等多个文化场所和设施,为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活动场所。二是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三八”、“五四”、“七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结合各街道实际,积极开展“讲职业道德、讲社会公德、讲伦理道德”的事迹报告会、演讲会和知识竞赛、篮球赛等文体活动,提高了居民群众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三是开创了街企共建、街校共建、街警共建、社区共建的新路,扩大了创建“文明小区”成果,促进了街道、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当前街道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市城区街道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区内大党建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社区党建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街道内的单位及部门有一种与己无关的思想,在组织领导上,没有把部门中的党员、退休的老干部、下岗党员统一组织起来,居民委和社区党组织不健全,该成立的没成立,一盘散沙。

二是大部分街道党组织阵地建设不完善。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市街委办多年来处于十分困难的状态。目前,区级财政只负担街道办事处在编人员的工资,正常的办公经费支出全靠自筹,特别是党建经费,财政没有列入预算,大多数街委办因无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所必须的党建电教室、学习资料和电教设备,困难街道甚至连最简单的电视机和播放机都没有,导致党员学习教育工作无法开展或效果不好。

三是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制约机制不健全。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街道中的党员成分越来越复杂。由于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给居民区内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尤其是家住街道,而工作与街道无隶属关系的党员8小时以外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致使街委办对这部分党员的8小时之外教育、管理和制约束手无策。

四是对街道、社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不够。近几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没有明确规定,使街道党工委对这部分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无权干涉,导致有些中小型的非公有制经济该建立党支部而没建,活动没有开展起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没有很好发挥,党的覆盖面没有延伸到,街道、社区内党建工作还有“空白点。”

五是部分下岗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由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合并、改组,使一部分企业党员成为下职工,这些下岗职工党员思想上出现滑坡,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很难组织起来过组织生活。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对街道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有的街道领导对街道党建工作只是强调在口头上,停留在文件中,行动上不见效。二是个别街道党组织负责人素质不高。个别街道领导不会抓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同时也很少进行调查研究,心中无数,工作没谱,加之思想老化,方法陈旧,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三是街道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关系不理顺。街道党工委是***区委的派出机构,由于隶属关系问题,只管居民区党组织和离退休居民党员,很难与驻街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在职党员发生联系。四是街道基层居民委工作人员待遇低。一些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因无经济报酬、活动经费而工作情绪低落,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对策和建议

第一,要加强工作指导。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街道和社区功能进一步扩大,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更高的层次,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明确,基层拿不准的问题需要及时指导,党的建设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明确规定,各街道、社区一些探索性的经验和做法需要规范,所以我们感到有必要在吸收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目前街道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快以市委名义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街道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制定工作机制,用以规范、推动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二,要及时总结经验。针对部分街道党工委对新时期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方法不当,工作不力等现实问题,建议召开一次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现场会。通过召开现场会,分析研究街道、社区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进一步明确当前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为城市各项任务在基层贯彻落实提供组织保证。

街道党建工作要点第3篇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街道、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街道、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功能和街道、社区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地方党组织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有些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为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服务的自觉性不高,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风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有些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有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社区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对于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满足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社会需求,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要努力实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2)党员干部队伍好。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街道、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三、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是党在街道、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街道党(工)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带领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2)讨论决定本街道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社区群众,共同推进社区建设。(3)领导街道行政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领导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领导或指导在社区、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4)领导本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加强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领导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协助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其派出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4)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5)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6)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四、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把工作重点从注重创收进一步转移到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尤其是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等,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五、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

及时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都要单独建立社区党组织。尤其要重视及时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和新建居民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在调整社区设置时,要同步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不断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支部建在楼上”等方式联合建立党组织,通过采取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街道党(工)委要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适时向他们通报这些组织党建工作等有关情况。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将这些组织的注册登记和年度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其所在街道党(工)委。加强和改进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其正式组织关系不在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的,应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对在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开展适宜的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在重视做好原有居民群众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好在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同时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加强联系,必要时可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反馈。驻区单位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应注意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通过以上工作,不断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六、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接受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和社区建设,并教育引导本单位的党员、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建设。

七、切实加强对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要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当地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与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其他领域党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及时研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责任主要在市、区(市、县)委。市、区(市、县)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市、区(市、县)委常委要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市、区(市、县)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尤其是要注意选好街道党(工)委书记。采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从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中选拔等措施,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居委会中的党员成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经过民主选举由一人担任。采取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办法,面向社会选贤任能,优化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加强对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通过多方面努力,使街道、社区党组织无论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还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都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市、区(市、县)党委和政府要下决心切实解决社区党组织办公用房、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等问题,及时拨付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运行费用,发放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生活补贴。要主动关心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体谅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市、区(市、县)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改进作风,做好在社区的行政业务工作,对于需要委托社区居委会承办的事项,应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妥善处理。

街道党建工作要点第4篇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街道、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街道、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功能和街道、社区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地方党组织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有些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为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服务的自觉性不高,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风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有些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有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社区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对于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满足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社会需求,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要努力实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2)党员干部队伍好。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街道、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

三、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是党在街道、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街道党(工)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带领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2)讨论决定本街道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社区群众,共同推进社区建设。(3)领导街道行政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领导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领导或指导在社区、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4)领导本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加强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领导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协助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其派出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4)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5)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6)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四、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把工作重点从注重创收进一步转移到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尤其是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等,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五、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

及时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都要单独建立社区党组织。尤其要重视及时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和新建居民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在调整社区设置时,要同步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

不断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支部建在楼上”等方式联合建立党组织,通过采取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街道党(工)委要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适时向他们通报这些组织党建工作等有关情况。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将这些组织的注册登记和年度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其所在街道党(工)委。

加强和改进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其正式组织关系不在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的,应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对在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开展适宜的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在重视做好原有居民群众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好在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同时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加强联系,必要时可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反馈。驻区单位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应注意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通过以上工作,不断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六、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协调机制

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接受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和社区建设,并教育引导本单位的党员、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建设。

七、切实加强对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

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要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当地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与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其他领域党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及时研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责任主要在市、区(市、县)委。市、区(市、县)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市、区(市、县)委常委要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市、区(市、县)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尤其是要注意选好街道党(工)委书记。采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从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中选拔等措施,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居委会中的党员成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经过民主选举由一人担任。采取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办法,面向社会选贤任能,优化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加强对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通过多方面努力,使街道、社区党组织无论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还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都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市、区(市、县)党委和政府要下决心切实解决社区党组织办公用房、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等问题,及时拨付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运行费用,发放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生活补贴。要主动关心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体谅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市、区(市、县)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改进作风,做好在社区的行政业务工作,对于需要委托社区居委会承办的事项,应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妥善处理。

街道党建工作要点第5篇

今天的会议,以召开“社区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工作会议的形式,研究部署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区委为认真落实省、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社区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工作部署,总结交流经验,加快推进我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推进我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水平,促进和带动社区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这次会议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是指导我们做好下一阶级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及时传达,尽快落实。

下面,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xx市双百城市建设的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当前全区上下为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社区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形势需要。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涌入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使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平台、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成为新形势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地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努力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有效整合各类组织,紧密联系广大群众,不断打牢党的执政根基。

2、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就业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社区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对生活质量和社区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在物质文化需求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而且越来越关注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越来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服务社区群众的工作,是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只有切实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才能更好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教育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才能不断提高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进一步营造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3、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建立健全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把全面建设和谐社区作为社区工作的主线。建设和谐社区的主体力量理所当然由社区党组织来承担。这就对街道社区党组织动员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把社区党建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协调、服务的功能,在社区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增强做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能力

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主体和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能力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水平。必须把提高街道社区党务工作者的能力作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支点。当前形势下,就我区的实际情况来说,街道社区党务干部迫切需要提高以下五种能力。

1、提高领导经济工作能力。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必须放在谋划第一要务、加快发展上,不断增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能力。如何发展街道社区经济,增强街道社区经济实力,是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都需要共同面对、认真研究的课题。牢固树立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观念,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实际,不等不靠,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上下功夫。通过不断加强社区建设,提升服务功能,提高整体品位,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布局,发展街道社区品牌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二是要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在做好税收征管上下功夫。通过与辖区内各种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交往,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尽心竭力地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把企业留住,努力保持和不断扩大税源,不断增强财政实力。三是要积极发展街道经济,在做好社区服务产业化工作上下功夫。要不断转变观念,用市场化手段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将党员和社区志愿者无偿便民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的有偿服务结合起来,发展社区服务型经济。

2、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健全完善工作协调机制,规范社区决策议事规则和程序,有效协调辖区单位、群众组织、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辖区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类组织共建社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做好社区工作。

3、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不断畅通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畅通党员群众向我们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能力。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深入研究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和工作重点,坚持领导干部社区联系点制度和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经常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进楼入户调查、深入走访,多开展象“民心零距离工程”一类的载体活动,构建邻里和睦的社区和谐环境。

4、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当前,社区工作任务较重,矛盾交织,特别是工作任务压力较大,需要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严格实行工作责任制,积极做好调解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为加快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5、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组织辖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社区志愿者深入开展为民服务载体活动,为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形成扶贫助困长效机制。要针对社区群众对多样化社区服务的总体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组织,使社区党建工作在服务社区群众中体现价值、体现生命力。

三、以开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努力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上水平

近年来,我区社区党建工作整体迈上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扩大了影响。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区社区党建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在有的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比如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还需改进,各单位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省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社区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社区党建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我们必须把握有关要求,落实好相关措施,为开展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1、要进一步健全领导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区委建立了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街道工作联系点,调整了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开展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今后,还要加强对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督查。各街道党工委也要把抓党建工作责任进一步细化,尤其是党工委书记要充分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发挥表率作用;党务干事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党务工作上来,当好战斗员和联络员;区委组织部相关科室、街道党务干事要经常深入社区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全区要建立一级抓一级的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真正做到任务到人、工作到位,把社区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提升工作层次。当前,我区社区党建工作发展不够平衡,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各自不同特点,按照“突出重点、抓好亮点、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确定社区党建工作目标,开展具体工作。人民路街道要总结推广先锋社区“民心零距离工程”做法,同时又要着眼发展需要,不断丰富扩大活动内涵;华中路街道要针对辖区内就业平台建设初具规模、群众反映良好的优势,在进一步增强辐射效应、扩大影响上多做工作;宜城路街道在构建社区医疗保障网络上作出了一些积极探索,下一步要寻求新的突破;其他街道都要在整合资源、规范载体建设上下功夫,逐步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努力形成稳健发展的工作态势,实现工作层次的有效提升。

街道党建工作要点第6篇

一、充分认识加强街道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街道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城市改革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需要街道来解决,街道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街道党组织是党在城市中的基层组织。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必须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党组织和党员在促进城市繁荣、保持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为搞好街道党组织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应当充分肯定。当前,街道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党委对街道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工作要求不明确,指导不得力;有些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工作状况尚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治党不严,干部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居民区没有以居委会辖区为单位建立党支部,有些支部班子不健全,一些居民区党支部没有活动场地和经费;一些街道企业和新建立的经济组织有党员、无组织。这些问题,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市基层的贯彻落实,不利于城市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街道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街道党建工作薄弱的状况。

二、正确把握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街道党的建设工作,应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要求,从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围绕搞好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街道经济,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为重点,切实搞好街道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服务。

要处理好加强街道党的建设与完成街道各项任务的关系。既要防止和克服脱离发展街道经济与搞好城市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稳定,单纯就党建抓党建的倾向,也要防止和克服单纯强调发展经济,放松党的建设,忽视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倾向。

三、明确街道党组织的地位和主要职责

街道党委是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其主要职责是:(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保证党和政府各项任务在辖区内顺利完成;(2)讨论决定本街道城市管理、社会服务、发展经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3)领导街道办事处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4)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好本街道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工作;(6)领导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居民区党支部是居民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其主要职责是:(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完成本居民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2)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搞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在街道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3)支持和保证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4)按照街道党委的要求,做好居民区干部的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5)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好群众工作,搞好各项服务;(6)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居民遵纪守法,保证和促进辖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加强街道党委领导班子建设

做好街道党的工作,关键是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把领导班子建设好。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街道工作特点,把街道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密切联系居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协作,廉洁务实,能够带领群众搞好街道两个文明建设的坚强领导集体。

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街道党委书记选配好。党委书记应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熟悉党务工作和街道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作风民主,办事公道,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不符合要求的应尽快调整。

要认真改善街道党委领导班子的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街道党委成员一般为5至7人,最多不超过9人。党委委员应由政治上较强、群众威信较高的同志担任。他们中既要有熟悉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同志,又要有熟悉经济、城市管理和政法工作的同志。党委工作机构应根据街道规模、党员数量和工作需要设置,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干部。专职党务干部应以主要精力做党的工作。地方党委要积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包括企业中的优秀干部到街道工作,进一步改善街道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结构。

加强街道党委领导班子建设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实"四自"(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三严"(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要求,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不断提高街道党委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学习街道管理和经济工作知识,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党委工作和党内生活,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街道党委应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廉洁勤政和联系群众等制度,并认真付诸实施。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力弘扬正气,防止和纠正不正之风。

五、搞好党支部建设

要根据居民区工作的特点,努力把居民区党支部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团结务实,为群众办实事,受到群众拥护的战斗堡垒。

适应街道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及时调整和建立健全党组织,努力做到以居委会辖区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切实加强街道企业党的工作,抓紧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党组织。通过选派党员去工作和发展党员等,使没有党员的企业和居委会辖区逐步建立党的组织。

认真选好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应由政治素质好,有一定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热爱街道、居民工作,身体健康,富有奉献精神的同志担任。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可从街道机关和企业的党员中选拔,也可从党员离退休人员中产生。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和家属集中居住区,居民中无合适的党支部书记人选的,应由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选派。由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的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原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党支部成员与居委会成员可适当交叉兼职,具备条件的党支部书记可兼任居委会主任。

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从街道党员实际情况出发,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工作。对街道机关的党员,主要要求他们密切联系群众,认真转变作风,热心为基层服务,做到清正廉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对街道企业的党员,主要要求他们团结带领职工搞好生产经营管理,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多做贡献。对居民中的党员,也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要求他们在维护社会治安、建设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党员教育,要紧密联系形势、任务和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来进行。要逐步完善以市区委党校为龙头,街道党校为主体,居民区党员活动室为基础的党员教育网络。组织党员特别是党支部成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和科学文化知识。当前,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的学习活动,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严格组织生活,定期上好党课,坚持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党员责任区活动,努力探索既生动活泼又能收到实效的活动方式,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改变有些居民区党组织长期不开展活动的状况。要在居委会工作骨干和街道企业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优秀青年入党,不断壮大街道党的力量。

六、切实加强对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地方党委要高度重视街道党的建设,把街道党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并认真进行督促检查。要把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同加强街道其他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推动和促进其他组织的配套建设。

街道党建工作要点第7篇

一、充分认识加强街道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街道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城市改革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需要街道来解决,街道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街道党组织是党在城市中的基层组织。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必须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党组织和党员在促进城市繁荣、保持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为搞好街道党组织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应当充分肯定。当前,街道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党委对街道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工件要求不明确,指导不得力;有些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工作状况尚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治党不严,干部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居民区没有以居委会辖区为单位建立党支部,有些支部班子不健全,一些居民区党支部没有活动场地和经费;一些街道企业和新建立的经济组织有党员、无组织。这些问题,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市基层的贯彻落实,不利于城市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街道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街道党建工作薄弱的状况。

二、正确把握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街道党的建设工作,应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要求,从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围绕搞好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街道经济,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为重点,切实搞好街道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服务。

要处理好加强街道党的建设与完成街道各项任务的关系。既要防止和克服脱离发展街道经济与搞好城市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稳定,单纯就党建抓党建的倾向,也要防止和克服单纯强调发展经济,放松党的建设,忽视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倾向。

三、明确街道党组织的地位和主要职责

街道党委是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其主要职责是:(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保证党和政府各项任务在辖区内顺利完成;(2)讨论决定本街道城市管理、社会服务、发展经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3)领导街道办事处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4)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好本街道班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工作;(6)领导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居民区党支部是居民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其主要职责是:(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完成本居民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2)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搞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在街道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3)支持和保证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4)按照街道党委的要求,做好居民区干部的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5)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好群众工作,搞好各项服务;(6)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居民遵纪守法,保证和促进辖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加强街道党委领导班子建设

做好街道党的工作,关键是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把领导班子建设好。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街道工作特点,把街道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密切联系居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协作,廉洁务实,能够带领群众搞好街道两个文明建设的坚强领导集体。

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街道党委书记选配好。党委书记应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熟悉党务工作和街道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作风民主,办事公道,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不符合要求的应尽快调整。

要认真改善街道党委领导班子的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街道党委成员一般为5-7人,最多不超过9人。党委委员应由政治上较强、群众威信较高的同志担任。他们中既要有熟悉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同志,又要有熟悉经济、城市管理和政法工作的同志。党委工作机构应根据街道规模、党员数量和工作需要设置,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干部。专职党务干部应以主要精力做党的工作。地主党委要积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包括企业中的优秀干部到街道工作,进一步改善街道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结构。

加强街道党委领导班子建设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实"四自"(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三严"(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要求,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不断提高街道党委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学习街道管理和经济工作知识,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党委工作和党内生活,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街道党委应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廉洁勤政和联系群众等制度,并认真付诸实施。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力弘扬正气,防止和纠正不正之风。

五、搞好党支部建设

要根据居民区工作的特点,努力把居民区党支部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团结务实,为群众办实事,受到群众拥护的战斗堡垒。

适应街道经济和各项事业,及时调整和建立健全党组织,努力做到以居委会辖区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切实加强街道企业党的工作,抓紧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党组织。通过选派党员去工作和发展党员等,使没有党员的企业和居委会辖区逐步建立党的组织。

认真选好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应由政治素质好,有一定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热爱街道、居民工作,身体健康,富有奉献精神的同志担任。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可从街道机关和企业的党员中选拔,也可从党员离退休人员中产生。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和家属集中居住区,居民中无合适的党支部书记人选的,应由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选派。由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的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原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党支部成员与居委成员可适当交叉兼职,具备条件的党支部书记可兼任居委会主任。

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从街道党员实际情况出发,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工作。对街道机关的党员,主要要求他们密切联系群众,认真转变作风,热心为基层服务,做到清正廉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对街道企业的党员,主要要求他们团结带领职工搞好生产经营管理,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多做贡献。对居民中的党员,也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要求他们在维护社会治安、建设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党员教育,要紧密联系形势、任务和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来进行。要逐步完善以市区委党校为龙头,街道党校为主体,居民区党员活动室为基础的党员教育网络。组织党员特别是党支部成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和科学文化知识。当前,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的学习活动,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严格组织生活,定期上好党课,坚持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党员责任区活动,努力探索既生动活泼又能收到实效的活动方式,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改变有些居民区党组织长期不开展活动的状况。要在居委会工作骨干和街道企业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优秀青年入党,不断壮大街道党的力量。

六、切实加强对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地方党委要高度重视街道党的建设,把街道党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并认真进行督促检查。要把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同加强街道其他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推动和促进其他组织的配套建设。

街道党建工作要点第8篇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充分认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街道、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街道、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两新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街道、社区的领导、协调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2、切实增强做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感。近年来,我市结合实际,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通过市、区共建,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条件和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两新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拓展不够,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街道、社区党员数量急剧增多、身份不断复杂化,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街道、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服务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不强,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3、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组织体系网络化、工作内容制度化、共建机制协调化、活动阵地标准化为目标,努力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和谐社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吉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4、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要努力实现“五个好”。即:(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2)党员干部队伍好。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街道、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

5、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是党在街道、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街道党(工)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带领干部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2)讨论决定本街道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社区群众,共同推进社区建设。(3)领导街道行政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领导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领导或指导驻区内的“两新组织”开展党的工作。(4)领导本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加强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领导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协助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其派出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4)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5)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6)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三、进一步扩大党在城市社区的覆盖面

6、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都要单独建立社区党组织;有50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应建立社区党总支;有100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可建立社区党委。社区党委(党总支)要按照“便于组织学习、便于开展活动、便于加强管理”的原则,以地域或党员类型为依据,合理设置所属党支部。根据城市建设和实际需要,及时做好在城市新区、开发区、新建居民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在调整社区设置时,要同步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通过不断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7、强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街道党(工)委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两新组织”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社区统筹组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党的组织。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单位,都要单独建立党组织;不足3名党员的单位,要通过支部建在楼宇、建在市场、建在协会等办法,建立联合党支部。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单位,要通过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等办法,先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街道党(工)委要与“两新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适时向他们通报这些组织党建工作的情况。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将这些组织的注册登记和年度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其所在街道党(工)委。

8、做好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进社区的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及时把他们落实到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要以时事政策、就业技能、社区管理、科学文化知识等为重点内容,切实抓好社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确保党员每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6天。广泛开展党员义工服务、党员承诺服务、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等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做好经常性的关爱帮助党员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开展困难党员帮扶活动,切实帮助党员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做好在优秀社区工作者、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典型、社区贤能等各类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为党员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

9、动员和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方式,通过开展“亮党员身份,树先进形象”等活动,动员和组织在职党员到工作或居住地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和服务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驻区单位党组织要把教育引导本单位的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列入本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社区党组织要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党员义工服务等社区公益活动。要通过“参加社区活动登记卡”、“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单”等形式,建立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双向沟通、双向考评、双向反馈等制度,强化在职党员社区表现的约束和激励。驻区单位发展党员、评先评优、考核考察等均应征求有关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四、进一步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10、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采取“公开招聘一批、下派充实一批、结对帮带一批”等办法,通过选派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从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拔等措施,拓宽社区工作者选任渠道,同时要注意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依托党校和社区学校,抓好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本领。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考核管理和监督,实行社区工作者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社区工作者的奖惩挂钩。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都要确定1-2个社区作为联系点,每年至少要有4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11、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所有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2次,遇有重要工作可随时召开。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驻区单位党组织要自觉接受驻地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注重发掘、整合和利用社区内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社区贤能和广大居民群众的作用。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

12、建立健全服务体系。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更新管理观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以及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在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反映诉求等方面的作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布局合理、内容周全、管理严格、服务规范的要求,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和管理,不断建立健全服务网络。

13、开展契合居民需要的服务活动。着眼于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着眼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开展面向贫困户、老年人、儿童和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开展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驻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努力构建“小社区、大服务”的工作格局。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按照市场需求,遵循经济规律,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引导社区服务机构走向市场,扶持社区服务企业走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道路,不断做大做强社区服务产业,推动社区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

14、落实工作责任。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县(市、区)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街道党(工)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有关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街道党(工)委要配齐配强组织员,保证专职专用;社区党组织可从实际出发,设置、聘任专、兼职组织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挂点联系社区党建工作制度,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薄弱、工作难度大的街道、社区建立联系点,挂点领导要经常深系点,切实加强指导,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