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礼仪课实训总结

礼仪课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02 23:39:37

礼仪课实训总结

礼仪课实训总结第1篇

1 目前《护理礼仪》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对护士礼仪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虽然已经有不少高等院校开设了护理礼仪课程,但是大部分院校的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缺乏护理本身的特色,实际应用时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突出,归纳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

根据护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护理礼仪》课程为限选课,所以在授课模式上都是沿用选修课方式,对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集中授课,而且是合班授课,上课学生数相对较多,教师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教师讲授的内容几乎无法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与回应,教学效果不好。

1.2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差

该门课程的性质是应用性及可操作性强,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详细讲解、更需要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如果授课教师仅仅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一些基本概念, 让学生们循规蹈矩地被动接受课本上的知识,很显然就不能与该课程的性质相适应。而且大多数护理礼仪课上,授课教师往往忽视实践训练,也可能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实训开展相对困难等,导致学生是只懂理论,不会实际应用。

1.3 考核方式单一, 无法检测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该门课程实践性很强,然而以往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一般都是沿用传统的选修课考试方式,即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一张试卷,一个总分,则代表了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礼仪知识的融会贯通及实际应用能力较差。

2 解决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与应用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笔者尝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从授课内容的调整及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入手,另外改变以往的考核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果。

2.1 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尽可能使礼仪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从具有普遍性的日常生活礼仪着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注重护理礼仪在工作中的特殊性,使其掌握护理礼仪不同于一般的社交等礼仪,护理礼仪是在一般的社交礼仪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结合护理实际工作的需要,重点讲授和训练学生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中应具有的规范性礼仪,突出护理礼仪的特色[1]。

2.2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通过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2.1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一些简单的动画或图片配以文字中,可将枯燥的理论变成生动的画面或者动画,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还可适时播放护士礼仪的示范短片,供学生欣赏。

2.2.2 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授课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或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2.2.3 课堂分角色扮演模式

大学生日常生活空间狭窄,经验阅历不深,但是思维活跃,求知欲、表现欲强,有着接触更多、体检更多的强烈渴求,教师可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性,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精心地设计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锻炼学生的能力。在观看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其他同学讨论表演学生的优点及不足之处,通过对表演内容的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礼仪知识的感性认知[2],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2.2.4 实验室训练模式

在实训训练课上,要以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遵照礼仪规范认真的练习,要求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实验室,做到衣帽整洁,头发全部盘起,不可过肩,不配戴首饰,不化浓妆。将学生按小组划分,引导学生对镜练习微笑,做到笑容真挚,语言亲切,注意细节训练。教师要配合音乐教学,尊重学生的情感,以鼓励为主,表扬其优秀之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不到位的礼仪要及时指出,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项护士礼仪,全面掌握护士礼仪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从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修养,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全面提高。

2.3 护士礼仪的考核方法

《护理礼仪》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护士应该具备内在与外在相结合的整体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并掌握正确的行为举止和仪表规范,以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准确地评判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运用礼仪,称呼礼仪是否正确,举止是否端庄大方等等,因此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尝试新的考核方式。我们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可考察学生对护士礼仪理论的理解,也可以考察其灵活运用的情况,即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30%,平时的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60%,试卷以案例分析题为主要题型。

2.3.1 考核采取随堂考的形式,针对学生的学习训练情况,进行随堂考核,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当场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对各部分成绩进行综合分析。

2.3.2 综合考核主要以场景式考试为主,如:不同的场景:查房场景、接待新入院患者场景、危重病人特护场景等,学生可以几个自由组合,充分自由发挥,进行训练。

2.3.3 充分利用过程性考核的作用。平时学生们的出勤、上课的表现、训练的作业等以及训练课堂的配合程度等也记成绩,都可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

礼仪课实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职业导向;酒店实用礼仪;课程改革

礼仪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一门新兴学科,既符合时代需要,又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酒店实用礼仪》是我院根据酒店行业的需要、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虽然高职院校已充分认识到礼仪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其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实际情况及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顶岗实习反馈意见入手,立足行业和岗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探讨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基于酒店岗位群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职业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运用行为引导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因此,《酒店实用礼仪》课程内容应立足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同时兼顾高职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的心态,紧抓“酒店”、“实用”两个关键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对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三大主要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并从这些职业岗位群的操作程序中列出服务礼仪操作点,提取符合这些职业岗位群共同点的主要操作知识和技能。以前厅岗位为例,其前厅岗位服务礼仪知识开发过程见下图。因此,《酒店实用礼仪》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包括职业形象礼仪、谈吐礼仪、见面时常见礼节、仪式礼仪、电信礼仪、馈赠礼仪等)和酒店岗位礼仪知识(包括前厅服务礼仪、客房服务礼仪、餐饮服务礼仪等)两大板块。

二、基于职业导向的《酒店实用礼仪》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

礼仪知识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行业特殊性的特点。因此,在酒店礼仪的教学过程中,既应重视对学生通用礼仪知识的传授,以提高其就业的适应面,又要重视对学生酒店岗位礼仪知识的传授,以加强其酒店就业的竞争力。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思路分三步走,即奠基础、重应用、抓实践。

(一)奠基础

这一阶段的酒店礼仪教学内容主要以礼仪基础知识为主,目的是要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日常社交过程中各种礼仪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自我形象设计的能力。高职学生对于礼仪知识并不像专业知识那样全然陌生,他们所缺乏的是礼仪使用的意识和技巧。因此,在基础礼仪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采用一讲到底的教学形式,而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采取启发性、互动性、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如在学习仪容、仪态时,教师应注重示范性教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程度还可以采用视频录像的形式,让学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再比如说学习电话礼仪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营造课堂轻松的氛围,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重应用

这一阶段的酒店礼仪教学内容主要以酒店餐饮、客房、前厅三大业务部门的岗位服务礼仪为主,目的是要让学生把基础礼仪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酒店岗位服务中去,是对基础礼仪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因此,在酒店岗位服务礼仪的教学中应以岗位服务流程为主线,在各个操作点上采取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酒店礼仪知识和技能。这个阶段比较适宜的教学方法有项目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比如说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任务的形式针对某个具体接待对象或某个具体活动设计礼仪服务规范和流程,还可以在前厅、客房或餐饮实训室内让学生对照相应的职业礼仪标准模拟接待。当然,项目完成后或者情景模拟结束后的讨论和点评环节非常重要,可以采用自我总结、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边实践、边总结,自行解剖,寻找差距。

(三)抓实践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基础礼仪知识和岗位服务礼仪知识的应用,严格来说并不能与以上两个阶段的教学构成纵向发展关系,而是应该贯穿于这两个阶段的始终。因此,酒店实用礼仪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课堂实践,这主要是把各礼仪知识的应用贯穿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边学边练。第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礼仪服务的机会,如参加各种学校会议中的礼仪服务、校外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开业或重大活动中的礼仪服务等。这可以让礼仪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是顶岗实习,这是学生在真实的酒店岗位上对礼仪知识的应用。这时候不能对学生采用“放羊式”的管理形式,礼仪指导老师应该全程跟踪学生实习动态,定期观察或让学生汇报自身实习状况,对学生在实际服务过程中的有关礼仪知识使用的困惑进行解答。

三、基于职业导向的《酒店实用礼仪》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存在“平时悠闲,期末紧张”这样一种学习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平时学习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到了期末考试候就开始紧张,临时“抱佛脚”现象比比皆是。这与“一卷定命运”考核形式是密切相关的,而这种考核形式的结果往往就是学生一考完就把课程知识全部忘记。《酒店实用礼仪》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它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不应该仅以一张试卷为依据,而应使考核与实训相结合,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授课的开始,教师就该课程的特点、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思路、考核形式、对学生的要求等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这门课程中所将学到的知识和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在每一个模块教学完成后设计相应的“理论+操作”考核项目,对学生进行考核。如,对于前厅服务礼仪模块,可以采用随机抽取服务场景,让学生当场投入到模拟接待中去,这既可以考核学生对岗位服务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当然也可以在技能考核的过程中,穿插礼仪知识提问等环节,以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酒店实用礼仪》课程改革的保障

《酒店实用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但在改革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碍。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本课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以下方面保障。

(一)提高课程地位

高职院校一般会把课程分为考查课和考试课。考试课是必考课,且一般为专业核心课程,期末考试接受学院教务处的监督和管理,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考试时间。而考查课则由任课老师自行选择考核方式,最后提交学生课程成绩即可。于是,慢慢形成了学生对考查课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为了提高对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我院于2010级酒店管理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中把《酒店实用礼仪》改为考试课,同时增加课程课时,并列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实践证明,随着礼仪课程地位的提升,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建立弹性学制

礼仪知识应用是非常灵活的,面对不同的时间、场合、对象,其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同的。因此,若要能正确、灵活地使用礼仪知识,需要不断地现实环境中实践,积累经验。因此,最佳的学习状态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能做到学习和顶岗实习交替进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酒店管理专业建立相应的弹性学制。目前,已经建立弹性学制的酒店管理专业很少,或者建立的弹性学制缺乏深度。不管是采用“2+1”和还是“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方面,仍旧存在学习在校、实践在岗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独立的现象。因此,要提高礼仪的教学质量,酒店管理专业可以考虑设立弹性学制。

(三)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礼仪课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要融为一体,而且不仅要求教师“言传”,更要“身教”,故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做好礼仪教师的选拔,另一方面应重视对礼仪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多为教师提供各种业务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业务研讨等机会,以保证教师能及时获得最前沿的科研信息以指导专业教学和科研。

(四)完善校内实训室

礼仪课程既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那么就需要有较完备的校内实训场地。即使不具备在酒店实际岗位上课的条件,校外实训室也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因此,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就显得非常迫切,这是《酒店实用礼仪》课程改革非常重要的物质保障。但有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条件比较差,只配套基本的实训操作功能,如餐饮实训室就只有桌椅及配套餐具,或者客房实训室内只有几张床,忽视实训室内的装潢和设计,完全没有酒店餐厅或者客房的氛围。这样的环境无法让学生产生在酒店服务的联想和感觉,因此学生在实训时经常会呈现懒散、无法进入服务员角色状态的现象。

(五)提供学生礼仪服务的机会

如上文所述,学生参加各类礼仪服务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礼仪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社会活动。一方面,酒店专业教研室应与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或学生社团多联系,及时获取学生社会活动礼仪服务信息,做好学生的推荐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专业教研室应与各社会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学生寻找礼仪服务的机会,同时也鼓励学生多走出校门,自己寻找礼仪服务的机会,专业老师则做好咨询及顾问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许海丽.关于高校《社交礼仪》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6,(10).

[2]洪玲.职业导向模式在服务礼仪教学中的探索与实施[J].经济师,2011,(02).

[3]胡彬彬.谈加强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改革[J].内江科技, 2009,(03).

礼仪课实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 实践 方法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216-02

一、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与课程特色

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为办好大众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谓“大众化”是针对“精英化”,“应用型”是针对“学术型”而言的。大众化和精英化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应用型和学术型是两种不同的人才类型,因此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独立学院的办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商务礼仪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商务礼仪修养意识为目标,理论课与模拟训练课相结合开展教学工作,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规范的训练为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在品德修养和稳重大方、彬彬有礼的外在形象,充分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因为本学科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所以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商务礼仪运用能力。在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训结合、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以及重视学生参与是该学科所体现的学科特色。在“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想指导下,本课程的教师组不断探索将模拟训练部分与理论教学部分紧密结合的方式方法,使商务礼仪课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教师们在与社会各行业的接触过程中,将社会需求的最新动态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上来,将最新的案例生动鲜活地呈现在教学课堂上。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获得与社会零距离接触的机会,这种教育特色是礼仪修养课程不断提升的法宝。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参与。教学互动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细节,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到模拟训练部分的实训无不贯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时时处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历练自我的管理平台。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教学模式

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学理念,一贯坚持在教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和谐融洽相处。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礼仪原则、礼仪规范等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遴选先进的、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图片等教具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与学生平等交流,通过教学,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增添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理论结合实际,实践操作和课堂讲授并用的教学理念,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礼仪意识引导和礼仪素养培养为教学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礼仪真正成为人际沟通和商务活动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课程设计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坚持与时俱进,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与演示、案例教学法为主,实践教学以礼仪技能课堂训练、情景模拟、实战训练为主。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与实训上,更为重要的是将课程延伸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和专业实践中,学生一方面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校园礼仪接待等项目将礼仪技能熟练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实践,将所学礼仪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工学结合。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快捷地掌握课程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我们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重新构建,本着以工作岗位必需的技能为依据,以强化技能应用为主线,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优化出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上,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了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师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力争全方位考察学生的能力,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讲练式教学

即按照礼仪课程的教学体系,把讲授知识、模仿练习和人际交往实践结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礼仪进行综合阐述,通过图片、音像和示范等方式展示标准礼仪,要求学生进行站、立、行、蹲姿、引导客人、介绍、握手等具体礼节规范的训练,安排他们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互相纠正,共同提高。在训练过程中突出听、看、做、练等需要亲身体验的关键环节,在轻松自如中加深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们喜爱。

2.讨论式教学

教师讲课时可以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礼仪问题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例编成思考题,引导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概括点评,这一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也在辩论中明白了错误所在,这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尤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讲授现代交际礼仪的意义和作用时,我们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所遇到的不文明行为,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发现生活中和校园里的违背礼仪规范的现象,并提出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和演讲。这样做使学生从浑然不知的当局者变为清醒的旁观者,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就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印象十分深刻。

3.情景模拟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有关的场景,其中蕴含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在运用该教学方法时,首先为学生设定课程总体框架,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模拟设计,教师注意指导学生,使得模拟内容与礼仪情景相符合,并且注意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在模拟教学之初,如果学生遇到难题教师可以稍加提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模拟中相互评议,在进行中提高。在整个模拟结束时,教师应及时将模拟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化、系统化内容,便于学生在整体上的全面把握。如在讲授“日常交际礼仪”章节时,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要求每组以平日生活为蓝本,自由编撰一个生活情景剧,在情景模拟中要运用见面、称呼、介绍、握手、交换名片、电话等日常交际的礼仪规范,并注意展现自身良好的仪容、仪表、仪态。课上大家现场点评,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非常投入,使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直观形象的体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4.项目式教学

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的教学活动。其项目指以完成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价值的礼仪服务为目的的工作,比如,为某个大型社会活动提供礼仪方面的服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项目工作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要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且通过实际运作,训练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了模拟招聘训练、自我介绍演讲、剪彩仪式礼仪知识大赛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5.案例式教学

在礼仪教学中还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集改编了几十个商务礼仪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三、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改进考核方式

(一)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信息量大,教学效果良好。充分利用学院现有资源,如经管系的综合实验室,为实践教学创造广泛的外部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动手与实际操作能力。在为期一周的实训期间,设置专业实践操作教学内容,包括仪容仪表仪态、化妆、日常交往礼仪、商务会晤等实践技能,进行专业培训。另外,利用学院成立的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真实的任务作为实习实训项目,让学生参与学校有关接待、迎送、颁奖、典礼等活动,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除此之外,课程组的教师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广泛使用各种教学录像资料,为学生创造了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为学生学习构造一个极好的“情境”和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在理论讲解的同时,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通过一些图片、声音、影像的直观再现,将礼仪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这一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礼仪课程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让学生也更加直观、全面地认识到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考核方式灵活化、多样化

在学生的考评措施中,我们积极创新,由原来的“一卷定音”,推出并不断完善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课程考核体系。学生的课程成绩将平时和期末、理论与实训成绩融为一体,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学生考试成绩亦为理论课与训练课两部分总和,各占50%,综合全面地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将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为塑造大学生的礼仪形象和整体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珍.现代礼仪实训课的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4月.

礼仪课实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关礼仪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160-02

一、模块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整个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分为模块式技能培训和能力本位教育两种流派。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力本位教育是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的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模块化教学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是一种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特点的教学模式。

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的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理念。“宽基础、活模块”的要求,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以技能培养为主,减少理论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培养。而模块教学是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有效教学组织方式,旨在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使学院分时段掌握知识、技能,通过多模块组合达到人才培养目的,进而培养合格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和职业素质,因此,在公关礼仪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通过逐步摒弃传统的以讲授礼仪常识为主、强化知识记忆的做法,构建强调礼仪行为掌握及行为转化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并积极营造演礼演练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礼仪技能,养成素质。

二、公关礼仪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践

(一)开展模块化教学的指导原则。对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应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提升学生职业礼仪素质的原则。根据综合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技能培养目标主要教学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学会运用仪表、仪容、仪态和言谈等个人基本礼仪,提高个人修养;二是学会运用问候、握手、介绍、交谈、接待、拜访、宴请、乘车等日常交际礼仪,展示个人交际魅力,提升个人形象,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学会运用书信类文书、公文类文书、对外商务信函类文书礼仪,借助礼仪文书传递信息,表达友好、尊敬之意;四是学会运用应聘、商务谈判、商务演讲、商务会议、商务仪式等常用商务礼仪,赢得商务伙伴信任、支持,维系良好的商务关系,实现双赢战略;五是学会运用服务理念与服务意识、服务礼貌礼节、有效沟通艺术、常见顾客投诉问题的处理方法技巧等服务礼仪,打造良好服务形象,更好地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六是学会运用涉外商务礼仪,提升对外交往能力。课程教学点决定了课程模块化的构成,通过模块训练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礼仪素养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在于掌握几个礼仪词语和形式,而要体现在一言一行中,以素养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2.紧密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要求的原则。在内容选取上,不同专业的礼仪学习应本着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并能实现与职业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融合。可借鉴《国家职业标准汇编》中公关员、秘书、推销员及服务员等相关职业对礼仪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内容的构建上尽量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对礼仪的要求靠拢,为学生获取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和到相关岗位就业提供便利。

(二)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的分解。依据礼仪技能培养目标及相关岗位对礼仪的要求,职业院校礼仪素质的培养应打破原有教材体系,重新从基本理论上和实训项目上进行以下设置。

第一,在基本理论上可设置六个模块。模块一:个人基本礼仪,包括仪表礼仪、仪容礼仪、仪态礼仪、言谈礼仪。模块二:日常交际礼仪,包括见面礼仪、接待礼仪、拜访礼仪、电话礼仪、空间礼仪、宴请礼仪、次序礼仪、馈赠礼仪。模块三:文书交际礼仪,包括书信类文书礼仪、公文类文书礼仪、商务信函礼仪。模块四:商务礼仪,包括应聘礼仪、商务谈判礼仪、商务演讲礼仪、商务会议礼仪、商务仪式礼仪。模块五:服务礼仪,包括服务理念与服务意识、服务礼貌礼节、有效沟通艺术、顾客投诉问题的处理方法技巧。模块六:涉外礼仪,包括涉外交往礼仪、宗教礼仪、习俗礼仪。

第二,在实训项目上可设置九个模块。实训项目一:见面礼节训练。实训项目二:访送礼节训练。实训项目三:敬语接龙与角色模拟训练。实训项目四:沟通艺术训练。实训项目五:仪态训练。实训项目六:职业礼仪形象塑造训练。实训项目七:仪式礼节训练。实训项目八:人才市场观摩锻炼。实训项目九:公关礼仪知识技能与求职应聘模拟面试考核。

三、深入开展课程模块化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紧扣专业特点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系统地培养学生礼仪素质的主渠道。职业院校应将礼仪课程作为素质的主要课程,任课教师要研究开设礼仪课程的专业特点,如铁道行业的礼仪特点、航空企业的服务礼仪,将专业礼仪要求与公关礼仪要求进行有效融合。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补充到课程模块内容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礼仪技能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可采取情景模拟训练、案例教学、小品表演及讲练结合等方式,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二)着重实施礼仪训练,提高礼仪行为的养成。礼仪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应以各岗位涉及的主要礼仪要求为线索进行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可以打乱原有的知识顺序,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确定各项实践任务。同时,积极在公关礼仪课程教学中引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各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根据礼仪课程的特点,可选用案例法、情景扮演法、角色互换法、演礼训练法等进行教学。

(三)模块教学要求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过去一统课程的局面,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听、看、做、思、练环环相扣,这就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应加强任课教师的业务理论知识培训。目前礼仪课程任课教师大都半路出家,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没有经过院校的培训,缺乏正规的演礼训练,因此,应加强礼仪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为任课教师开展模块化教学提供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应善于结合专业特点精选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课时量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安排,每一项教学任务的确定都必须考虑以实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统一的原则。三是应积极开展模块化教学业务比武活动,为教师们提供相互学习观摩的机会,形成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授课艺术,不仅要求任课老师课前深入研究教材,熟悉任务内容,精心设计讲授、演练、讨论、交流以及点评等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礼仪知识的积极性和演练互动的热情。

通过模块化教学,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纯粹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与指导者,从理论的讲授者变为学习兴趣的激发者,从知识的提供者变为学习过程的辅助者。教师应承担情景创设、组织准备、课堂引导、总结提炼、评估反思的责任,同时,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君霞,模块教学法的特点和要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

[2]尹为国,技校实行模块化教学探讨[I].现代技能开发,2007(1)

【基金项目】2012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2012JGA409)

礼仪课实训总结第5篇

教师职业礼仪,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守的职业礼仪规范。高职教师职业礼仪主要体现为师德、师资、师表和师爱。“师德”,即教师的行业职业道德,它是高职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业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师资”,即高职“双师型”教师资质。作为高职教师,既要能从事教书育人的教学活动,又要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能将行业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师表”,即教师心灵、语言、行为和仪表的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展现真、善、美,对学生说话和气礼貌,教学语言准确生动,富有幽默感,行为举止优雅得体,着装端庄大方,风度高雅俊美。“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情感,是教师以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与学生在密切相处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学生的教育活动。

二、高职教师职业礼仪修养现状调研

笔者设计出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礼仪修养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礼仪修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主要涉及到教师对职业礼仪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职业形象礼仪、课堂执教礼仪、师生交流沟通礼仪和校园礼仪等情况。调查问卷于2013年5月在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中施测。其中,教师问卷发放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学生问卷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回收率98.7%。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如下:

1.调查结果

(1)教师对职业礼仪知识的了解程度。60%的教师表示,了解教师职业礼仪知识。40%的教师表示,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在教师了解职业礼仪知识的途径中,“通过书籍学习”的占了45%。其次是“上课或培训学习”,占28.3%。居第三位的是“听讲座”。25%的教师则表示,从来没有学过相关知识。(2)教师职业形象礼仪。26.7%的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形象不太自信,30%的教师由于不知何为失礼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过失礼行为。29.1%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或指导时穿戴得体,仪容整洁,很符合教师形象。31.9%的学生认为,实习教师上课或指导时站有站相,一言一行都很符合教师礼仪规范。(3)课堂执教礼仪。约60%的教师表示,自己能够做到总是或经常会借助肢体语言表达情感,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经常互动。61.5%的学生表示,绝大部分实习指导教师能做到恰当地运用语言、表情、手势等进行示范操作及指导学生。58.4%的教师表示,善于表扬和批评学生。81.1%的学生表示,赞同教师表扬或批评的方式方法。46.3%的学生认为,绝大部分教师能做到因材施教,关爱和关注每一位学生。50.3%的学生认为,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68.6%的学生认为,教师完全或基本上能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4)师生交流沟通礼仪。30.4%的学生认为,班主任与自己经常接触和沟通。23%的学生认为,班主任很少或从不与自己接触和沟通。12.8%的学生认为,在交流沟通时,师生之间很平等。23.6%的学生认为,不太平等或不平等。学生对师生关系很满意的占13.9%,满意的占66.9%。当被问及“您能正确叫出正在教授(或管理)班级的学生的名字吗?”这一问题时,有56.7%的教师表示,能正确地称呼出正在教授(或管理)班级所有学生或绝大部分学生的名字。(5)校园礼仪。91.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公众场合注重个人形象。其中,非常注重的占17.6%。有8.4%的学生认为,教师不注重个人形象。绝大部分教师都习惯向领导和同事使用敬语,但31.8%的学生表示,教师偶尔才向自己说敬语。18.9%的学生认为,教师一般不向自己说敬语。当被问及“校园内‘仪表端庄、仪态文雅、彬彬有礼、文明和谐’的礼仪氛围是否浓厚”时,有23.3%的教师和38.8%学生认为浓厚。

2.存在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礼仪总体尚可,在某些方面学生认可度也比较高,但有些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对职业礼仪知识不甚了解,无法通过自身的礼仪行为言传身教影响学生。部分教师的职业形象急待提升。教师课堂执教,在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语言表达技巧、以学生为本、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交流时存在地位不平等现象。部分教师对学生不够礼貌,使用敬语较少,校园内文明和谐的礼仪氛围还需营造等。

3.成因分析

(1)思想认知偏差。由于部分高职教师对教师职业礼仪内涵不了解或理解不深,造成教师思想认知有偏差。他们认为,上好课是第一位的,在校园内只要穿着得体,语言文明即可,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必要性不大,对学生使用敬语也未免显得客套。有的高职生不尊重老师,学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这在思想上不好理解,在行动上也是不好做到的。礼仪教育是针对学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没有必要提升礼仪修养。以上想法有失偏颇,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言传身教在高职生的成长与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2)沟通意识淡薄。高职教师一方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提升业务水平,还要搞科研,加之班级规模较大,以及有的高职生上进心不强、学习态度不太端正、自律和学习能力不高等原因,使高职教师无暇、也无心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沟通是双向的活动,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放下架子,主动走近学生,增进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3)管理机制不完善。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新教师和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重视老教师、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技能提升,却忽视了新教师入职时的职业礼仪知识培训和老教师的职业礼仪规范养成教育,忽视了礼仪修养提升方面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如,没有把礼仪修养提升纳入师德建设的内容,没有探索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等。

三、提升高职教师职业礼仪修养的策略

1.转变观念与认知,实现礼仪修养提升自觉化

教师职业礼仪修养的提升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必须从转变观念与认知做起。这就要求教师意识到,职业礼仪修养的提升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升自我修养和发展自我的需要。教师礼仪不是一种强迫的、教条式的礼仪,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所展现出来的外在的文明表现。教师职业礼仪修养的提升是将礼仪知识逐渐内化为礼仪修养的过程,需要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做起。将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视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时刻注意以自身良好礼仪行为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细化礼仪行为规范,实现礼仪规范标准化

建议高职院校设立专门的部门,使教师职业礼仪规范标准化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该部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根据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细化相应的礼仪规范标准,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结合高职院校及教师的特点,划分为语言礼仪、仪容礼仪、服饰礼仪、举止礼仪、课堂教学礼仪、批改作业(试卷)礼仪、论文指导礼仪、实习(实训)教学礼仪、师生谈话礼仪、日常交往礼仪、集会礼仪和校园礼仪等。建议采取举办专题讲座、讨论会等形式,做好礼仪规范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对按标准规范自身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切实提升教师的职业礼仪修养水平。制定标准化礼仪规范检查督导考核机制,检查结果与奖惩挂钩,确保各类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3.开展培训与指导,实现礼仪规范养成实效化

在培训对象上做到全员培训。重点抓好一线理论教师、实训教师、实习带队教师的培训,并拓宽到企业兼职外聘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后勤保卫人员等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做到注重实效。在加强礼仪常识教育的同时,从岗位和个人需求出发,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和礼仪规范要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做到内容科学合理、贴近需求。在培训渠道上做到合理利用培训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内训”等方式,邀请内外专家开办专题讲座,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考察,充分利用校内专家、培训资源开展内训。在培训方式上做到灵活多样。注重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短期培训与在职自学相结合,以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根据需求,采用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示范操作、案例研讨等多种方式组织培训,不断激发广大教师的学习热情,引导大家主动思考,热烈讨论,分享心得。

4.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实现礼仪修养提升制度化

提升教师职业礼仪修养成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引导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通过正确的礼仪行为规范的学习,约束自身言行,有效加强师德养成的实践,实现“知”与“行”、“教”与“做”和谐统一,培养高尚的师德情操。将教师职业礼仪规范纳入教师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在对教师职业礼仪修养状况进行考核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在学生的评教、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以及班主任工作评定中,制定具体细则。

5.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育人环境人文化

高职院校要完善校园文化软硬件建设,净化校园风气,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如,通过校园的建筑、设施与绿化等的整体规划构建和谐的校园物态人文环境;通过以人为本的学校行政管理和生活社区管理,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人文环境;通过充满人文色彩和绿色理念的礼仪环境建设,使校园自然环境清洁优美,人文环境令人自律。

6.加强礼仪知识学习和运用,实现师生礼仪知行转化

礼仪课实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临床现代护士职业形象 实践教学 高职护理礼仪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184-0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发展,以及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人们对护理服务有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因而对现代护士职业形象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护士职业形象是培养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内容,其塑造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该院护理专业近2年致力于将临床现代护士职业形象融入高职护理礼仪课实践教学的实践,现将实践体会及成效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初步探讨期间,随机抽取护理专业20名教师、162名护生参与融入临床现代护士职业形象的礼仪培训;课程改革以后,护理专业所有教师参与培训和教学,所有在校学生参与学习。

1.2 方法

1.2.1 培训前准备

(1)理念指导、队伍保障:护理专业教师赴北京武警总医院参加“护士基础礼仪师资培训班”的学习,接受“临床现代护士职业形象塑造”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然后组建礼仪培训团队,实施以学院为主导、护理专业教师为主体、护理教研室及学生科为主管、专家团队引领的“四位一体”的管理。

(2)制定评分细则:结合外出学习的护士礼仪培训内容制定新的护士礼仪考核评分细则。

1.2.2 初步探讨

(1)教师培训与学生培训:162名护生由20名教师培训后担任指导老师,对护生进行系统培训,并由学生科及辅导员参与培训管理过程,确保培训效果。

(2)开展礼仪大赛并普及推广:指导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参与礼仪大赛。大赛结束后,由学院礼仪队学生及162名护生对所在班级的其他同学展开课余培训。

1.2.3 进行课程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在护理礼仪课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和护患沟通的内容,从内在素质、修养以及外在的仪容、仪态、语言、服饰方面全面塑造现代护士职业新形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更新传统的站姿标准,增加护患沟通时的沟通站姿、点头礼、鞠躬礼。②植入新的礼仪内容,在坐立行走的仪态礼仪基础上,加上护理服务时的手势。如原地指路、伴随引路、近距离提示、召唤他人。③加强护患沟通,注重语言礼仪。如递送名片、握手礼仪、开关门礼仪、电话礼仪等。

(2)学时分配改革

将课程学时进行适当调整,大大增加实训学时,实训学时由之前的4学时改为14学时。使理论学习和礼仪训练并重,内强专业素质,外塑护理形象,内外兼修,双重培养,打造现代护士职业形象。

(3)教学方法改革

在以往单项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情景模拟,并围绕每一个项目设计一个案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等。

(4)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改革

将考核分为课堂考核和期末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课堂考核以理论知识提问和礼仪实践抽查的方式进行,期末考核分为理论笔试及实践考核,其中实践考核将新的护士礼仪考核评分细则作为考核标准,既对护士礼仪的单项内容进行考核,又在情景模拟中考查护生对护士礼仪的实际运用能力。

1.2.4 开展社会培训

礼仪大赛的指导老师受邀到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天门市仁爱医院进行护士礼仪培训,并指导医院的护士礼仪大赛。

2 结果

2.1 以“外塑职业品牌,内塑职业素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获好评

为礼仪培训做准备的教研活动荣获优秀教研活动,并且在初步探索期间,护理专业教研室荣获优秀教研室和仙桃市青年文明号的荣誉称号。

2.2 培训效果明显

通过礼仪培训后护生普遍更加注重自身素质与形象,护生自信心提高,各种能力如沟通交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增强。

2.3 护士礼仪大赛颇具影响

大赛邀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及楚天技能名师担任评委,大赛中指导教师及参赛学生获得评委好评,视该院护理专业的礼仪培训为典范。为开展社会培训做好了铺垫。

2.4 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

初期在校内普及护士礼仪培训,后期护理专业所有教师参与护理礼仪课的实践教学,通过教师的率先垂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促进了整个护理专业的师德师风建设。

2.5 课程改革卓有成效

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效果明显,既提高了护生的专业兴趣,又提高了护生的职业自豪感及责任感。将临床现代护士职业形象融入高职护理礼仪课实践教学改革后,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更深刻,对护理事业的热诚更加坚定。

2.6 社会培训赢得声誉

继校内礼仪大赛之后,大赛指导老师受邀到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天门市仁爱医院进行护士礼仪培训,并指导医院的护士礼仪大赛并荣获各类奖项。各医院对该院护理专业的护士礼仪培训给予高度评价。

2.7 患者满意度增加

大赛指导老师在各医院对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培训后的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自信心、责任心、职业素养均有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

3 讨论

该次改革顺利地将临床现代护士职业形象融入高职护理礼仪课实践教学,达到了让护生及早建立职业认同感,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的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创建了该院护理专业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 王翠萍.现代护士礼仪与修养探讨[J].护理研究,2008(S2):213-214.

[2] 谭颖芬,林丽芬,李蓉.护士礼仪培训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56-57.

[3] 刘玲,陈文芳.护士职业形象培养研究进展.中外医疗,2011(24):191-192.

礼仪课实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旅游礼仪;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A

实践教学是指教学活动中,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和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体验和学习。从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一定的旅游礼仪知识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旅游礼仪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既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和旅游工作的基本礼仪规范。

一、旅游礼仪实践课程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学生的文明行为,提高个人素质。礼仪是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互相尊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文明行为。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文明行为、塑造整体形象、提高个人素质。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个人整体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礼仪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针对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教会学生良好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恰当的眼神与微笑,规范、标准的手势等,可使学生不断提高个人的情操修养,完善人格,努力朝着高素质的人才目标奋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礼仪具有教育和约束功能,客观上起着榜样的作用,能够无声地影响、教育周围的人们,尤其是对于各种不良的行为和习惯,礼仪有一种劝阻和约束的力量。礼仪以社会道德为底蕴,是社会道德的外在化,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人们放纵、傲慢等无礼行为。因此,旅游礼仪课程是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授旅游礼仪课程,使学生学会知书达理、遵守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德。此外,加强礼仪教育,提高行业礼貌语言运用方面的礼仪修养,是提高我国旅游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礼仪是一种美,礼仪可以美化个人、善化社会,通过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使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改善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是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实际表达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礼仪作为一种规范和程序,对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起着固定、维护和调节的作用。人们通过礼仪调节生活、建立友谊、交流感情、融洽关系等,相互间建立起友好和信任,进而形成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礼仪实践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和亲身体验,把自己所学知识在言谈、举止行为等形式中表达出来,培养了实际表达能力。可见,礼仪是桥梁和纽带,通过遵循相互尊重、真诚、宽容、平等、守信等原则,能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交往的成功。

二、旅游礼仪课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原则

(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实践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的区别在于把原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转变;由“教师讲授为主的结论式学习”向“学生活动为主的过程式学习”转变。旅游礼仪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一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要求在传授具体理论知识时以讲授为主;另一方面涉及到技能、具体实践时则既要有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还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增强教学效果。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中的师生互动情感关系是学生最终取得学业成功、教师最终实现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挚的感情,可以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帮助学生更快的成长。教师在旅游礼仪授课的过程中,若使用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倦、乏味,更不用说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相反,如果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互动式教学方法导入课堂,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及教学光盘等先进教学技术,使课程内容更加系统、丰富,则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教学与实践考核方式相结合。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是最具特色的一个环节,而实践环节考核则是检验旅游礼仪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它具有评价、反馈和导向功能。在实践环节考核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直观地掌握教学效果,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考核信息的反馈,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不足并及时纠正。礼仪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了使学生高效率地将所学知识运用恰当,对传统的笔试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制定一套完整的礼仪实践考试制度,贯彻实践教学与实践考核方式相结合的考试制度。

三、旅游礼仪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考核体系的建立

在考核准备中,教师要结合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确定考核要素,在此基础上设定考核指标,各指标的设定既要保证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然后按照各考核指标打分,将各项指标的得分进行加总,最终得出该学生的实践成绩。在考核过程中,采取学生从教师制作的题卡中任意抽取,实践环节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核组织形式为一对一考核,考核地点为礼仪训练大厅。(表1)

四、旅游礼仪实践教学培养方式研究

(一)基本技能训练。旅游礼仪课程的基本技能训练可以利用礼仪训练室,通过分组进行讲授、示范和练习,在进行各种训练的时候,可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以减轻疲劳,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纠正、共同提高。

举止礼仪主要包括站姿、坐姿、走姿、蹲姿等。基本站姿可采取学生(身高基本相近)背靠背站立、靠墙站立、列队站立等方法训练;坐姿包括入座、起座和常见坐姿训练;走姿训练要注意步位、步速和步幅等要点;蹲姿训练具体要求是直腰下蹲、弯腰拾物和直腰站起,主要包括三种蹲姿:高低式、单膝点地式和交叉式,同时要注意各种不正确的蹲姿:弯腰撅臀、平行下蹲、下蹲过快、过近以及蹲歇等。

各种手势语、目光语和微笑语的训练。手势是人们交往时不可缺少的动作,手势语主要包括请的手势、介绍的手势、指示方向、鼓掌、举手致意以及举手告别等。目光语要注意不同种类注视的注视位置:公务注视、社交注视以及亲密注视。微笑语训练要掌握微笑要领,可采用情绪记忆法进行训练。情绪记忆法是借鉴演员的一些训练方法,就是将生活中的某些事件所产生的某些情感储存在记忆中,当需要这种情感时,回忆起当时的事件,就会产生出所需要的情感。也可借助一些字词发音时的口型,我们默念一些字词而形成的口型,正好是微笑的最佳口型。

(二)多媒体教学培养方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在高校旅游礼仪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顺应了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适时的插入图像、声音、动画,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学生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多感官刺激作用,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如在讲授各种举止礼仪训练时,可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片断,然后在礼仪训练室进行练习。又如服饰礼仪中的领带打法,可通过光碟的形式分步向学生演示,学生们边看边学,这样记忆非常深刻。

(三)讨论式教学培养方式。为了使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综合素质,讨论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根据所学礼仪内容展开课堂辩论和讨论,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课上组织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这一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而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四)情景模拟式教学培养方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在旅游礼仪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教学中创造生动、形象、具体的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礼仪规范。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模拟日常交往礼仪中的见面礼场景,以及各种旅游服务礼仪大赛、演讲比赛、礼仪短剧表演赛等,能够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使学生在模拟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五、结语

礼仪课实训总结第8篇

[关键词]礼仪课 设计思想 设计要点

一、课程内容的设计思想

1.传递从他律到自律的理念。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使学生认识到礼仪在生活中的作用,一个人的综合素养,不可能靠一门课有质的飞跃,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这来自于个人的经历(曾经接受的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所以,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除了教授具体的礼仪规范外,还要向学生传递礼仪在生活中的意义,学习礼仪能帮助学生收获什么,会对学生的未来有怎样的帮助。促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积累经验、注意的自己的言行,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能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学习。

2.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礼仪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人们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意识的支配下,在人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礼貌与礼节,是基于对他人和社会礼仪需要的自觉认识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以各种形式与他人和社会发生种种交往联系。礼仪课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表象的行为规范、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礼仪的更深刻的内涵是发自内心且表现在外的待人处事方式,讲授的是一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3.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情商教育往往是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但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辨别是非、行为优劣的判断能力,只是存在学生是否想去做的问题。“一个人情商的高低对人生有重大影响,但是如果没有实施教育的载体,这种教育思想再好必将是空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致力于建立这样一个培养学生情商的“载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例如,通过讲授与示范、互动与案例培养学生行为举止自信大方、品格正直、胸怀宽广、较好的沟通理解能力、如何面对挫折、怎样尊重与爱别人。

4.注重课堂文化的建设。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礼仪之美。学生会对对美的东西给予积极的关注,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挖掘和展示礼仪内容体系的美。教师可以通过案例、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体味到礼仪对自身巨大的应用价值,从而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吸引他们自觉学习礼仪知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交际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分组与彼此介绍训练,加深彼此间的交流,通过课堂讨论、情境模拟训练等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给予鼓励与认可。最后,要有意识地将礼仪教育与道德情操结合起来。礼仪实训中对技能的掌握只是表象的内容,要使行动贯彻到日常行为中,并使之持之以恒,需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遵守礼仪规范为荣。

二、课程设计要点

1.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礼仪实训内容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对内容的科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核心知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对内容合理的设计可以向学生传递一种思想,突出诚实守信教育、自律敬人教育,将礼仪文化渊源与内涵、个人礼仪素养的提高、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个人形象的塑造、自我推销技巧、求职面试礼仪、基本交际规范等作为教学重点。

具体的技能训练在讲授的过程中进行,如站姿、坐姿、握手、接递名片、领带、丝巾的打法训练等,与理论讲授互为支持,互相补充,统一于教学需要。在具体训练中有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不但使学生掌握礼仪知识的基本要点,而且又通过现场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

2.考核方式创新。礼仪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应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所以本门课考核环节主要分为礼仪的基本技能考核与礼仪情景剧考核,在基本技能考核中把讲座中涉及的重点问题让学生重新回顾,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其中也包括实际示范,如站姿、坐姿、握手、接递名片、领带、丝巾的打法等的考核;礼仪情景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礼仪常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以情景剧的形式串联起来,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此外,课程结束后,为了全面地考察学生对社交礼仪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效果,还要考查学生平时在礼貌礼仪方面的表现,包括平时的表现是否合乎礼仪要求、上课出勤率、课堂纪律、书面作业、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检测成绩等。

3.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讲授法,在讲座的过程中主要以讲授的形式进行。如社交礼仪的概述、个人形象礼仪、常用公务礼仪、休闲活动礼仪、校园礼仪、应聘礼仪要点等。

示范法,在礼仪讲座的过程中,除理论知识外,还有一些互动环节,如站姿、坐姿、微笑训练,领带、丝巾打法培训,介绍、握手、打电话、接递名片实际操作等环节,需要指导教师进行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操作。

案例分析法,在案例分析部分,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从案例中得出结论,结合自身实际写出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多媒体教学,现代交际礼仪课程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氛围。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可安排学生观看与实训内容相关的VCD,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礼仪在生活中的意义;在面试礼仪讲授的时候,可让学生观看面试Flash,把严肃的面试氛围,通过夸张的情景表现出来,使学生印象深刻。

情境模拟教学,即在礼仪考核环境中,为学生设定一定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要把所学应用于情景之中。如接打电话的礼仪运用、销售物品时的表情礼仪等。

三、小结

社交课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课后为学生安排一系列活动是十分必要的。鼓励学生立足于校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社会延伸,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如指导学生举办了公关礼仪大赛、个人形象设计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及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使学生礼仪技能大幅度提高,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各种场合能应对自如,表现出良好的礼仪修养。

参考文献:

[1]蒋萍.高等院校开设礼仪课的设想[J].中国高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