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美术观察论文

美术观察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1 08:37:09

美术观察论文

美术观察论文第1篇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在中国具有久远的历史,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母体民间艺术在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在学院中学习传统,研究本土文化的教学目的。

在高校增设剪纸课程,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因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联系。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技能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通过理论讲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体验、鉴别、判断、思考,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并通过讨论,以小论文形式对典型的民间剪纸作品进行分析、表述,能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述出剪纸与其他民间美术形式的联系与区别。同时,民间剪纸之乡蔚县是我们学校写生基地。我们可以因地制宜,通过社会实践课、户外写生等机会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民间生活,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学习和研究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体会剪纸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学会阴刻和阳刻方法的运用,理解“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道理。

首先,欣赏加理论教学的设置,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美,并通过民间剪纸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婚丧嫁娶的民俗生活以及汉民族及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不同地域的信仰(巫俗)文化等民族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欣赏、尊重民间美术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使其主动传承民间文化,如运用民间剪纸进行馈赠交流、美化周围环境,促使周围人们对剪纸艺术的认识。所以这种欣赏加理论融合的教学意义就是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宽广的视野去透视中国整体的文化传统,使整个美术教育体系的文化根基和内涵更为全面、坚实和宽广。

其次,开拓绘画思路,加强造型法则的研究。在我们观看客观世界时有三种观察方法:一种是非艺术的、局部的观察方法;第二种是纯客观的整体观察法,它是进入艺术院校后,经过培训,改变了孤立的局部的观察而培养起来的纯客观的整体观察方法;第三种主观能动的观察法,它是有选择的主观能动的观察,能适应创作表现的需要,也是在今后教学中所倡导的观察法。因为目前,学院传统的教学还是以纯客观地整体观察方法作为研究形体结构、训练写实能力的。这种习作的观察方法固然重要,但训练时间久了,学生会在绘画中产生面面俱到、无选择的模拟自然的弊病,这是在创作中寻找绘画语言的大忌。我们希望通过分析剪纸的不同造型方法和表现手法,改变以往在绘画中出现的模拟自然的弊病,培养有选择的、主观能动的观察客观对象,要有不同的着眼点,比如只看基本形,只看明暗变化,只看虚实关系等,养成有选择的、能动的观察习惯,是研究形式法则所必须的,更有利于富有个性创造才能的培养,在进行创作时,才能突出自己的创意。

造型法则的研究和构成训练,本是美术的基本功、现代艺术教育的主课,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被忽视了。在以往的学院教学中,实践教学还是对研究自然造型、写生训练、对具象造型能力特别擅长,而研究造型法则、训练构成、创作能力远远滞后,几乎没有。把造型能力训练等同于写生能力,把造型基础等同于写生训练,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这种知识结构的片面,忽视了对艺术直觉和形式敏感性的培养,忽视了对艺术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艺术事业的提高和发展。因为一个人的艺术才能主要表现在对画面结构的整体把握上。当前绘画创作呈现出多样性发展趋势,打破了过去单一的主题性绘画,在画面上不强调某一个局部突出,也不只是表现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而把画面中每个部分的色块、线条、形象元素都要融合在一个整体中进行处理,画面更注重整体结构表现和形式美感。这种画面的控制能力可以开拓我们的绘画思路,打破单一定向的模拟自然的造型意识,放弃模仿而遵循主观感受原则。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勒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2] 郭 梅.剪纸[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美术观察论文第2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论文;实证研究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美术学论文历来多重视定性研究,较少采用实证研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大量抄袭,失去了毕业论文的根本作用。同时对实证研究的不重视亦导致教学研究的惰性和停滞不前,毕业论文选题毫无方向等等诸多问题。近三年来美术学专业对毕业论文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就包括研究方法的实证性研究。

一、实证研究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被调研对象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叫观察法。

(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调研对象直接面对面的交谈,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方法。

(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想法的方法,包括问卷测试。

(4)个案法:对所研究事物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

(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研究事务对象一定的刺激以引发其某种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实证性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第一手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按照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nalReserarchCountil)关于“科学研究”定义,只有实证研究才属于“科学研究”。实证研究是主流的、科学的、重要的研究方法。而非实证研究最多只能称为“研究”,至于其结论是否科学则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查找80年代――90年代研究论文、著作,可以发现国内高校研究采用最多、最广泛的方法就是定性研究,这大概是怕实证研究的麻烦和急于求成的追求功利的虚荣、浮躁心态,造成的后果是文章抄来抄去,引文出处缺乏规范。这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制约学生创新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二、历年美术教育毕业论文研究方法统计(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见图1示

三、美术教育毕业论文中的实证研究

在历届最初交上来的开题报告中,我们发现学生犯的几大错误:

(一)选题过大、宽泛。如“浅析中学美术教育”

(二)没有创新如“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兴趣培养”

(三)没有观点如“中小学美术教育”“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思考”等等。

(四)缺乏对实际问题研究

(五)缺乏方法论研究知识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交谈改变综述性的选题,要求并指导学生就实习时所感受到的美术教育的实际问题进行选题研究,研究方法要求采用调查问卷、直接访谈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的数据必须采用一手数据,即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得来的数据;研究中的二手数据,如引用各类统计年鉴、公报、报表以及他人论著中的数据时,必须要求被引用者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依据这样的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才有可信度。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四年制大学毕业论文除了考察毕业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之外,还要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1]而毕业论文的质量,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个学校师资的水平,也反映了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美术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考察的是学生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如果综述性题目比例偏大,这样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就会相对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选题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要尽可能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我校历届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中,可以看到实证研究方法在近三年采用的愈来愈普遍。尤其在2005级、2006级毕业论文中,论文研究方法一律要求采用问卷、谈话调研方法,并要求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有效避免了学生论文抄袭现象,同时由于调研的可信性,论文研究结果也相应具有了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结束语

确立好的选题是做好论文的前提,它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引导毕业生工作以后的研究,所以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重视起来。因为毕业论文同时也是对教与学四年结果的双向考察,它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程度,理解的范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而对于教师来说,则是检验指导教师本身对美术教育的研究与理论水平以及学术敏感。采用实证研究指导毕业论文有利于形成一套相对科学、系统、规范化的毕业论文指导方法,形成相对稳定的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另外通过严谨、科学的论文指导,学生将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严谨、正确的写作方法,对其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美术观察论文第3篇

关键词:梁启超;趣味;真美合一;艺术学;观察自然;美术人;艺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J120.9文献标识码:A

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深感改良主义思想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从精神入手,来改造国民。于是在艺术学领域,他高举“趣味主义”的大旗,并力图让引发趣味的利器――艺术与科学“联姻”,以达到更好启蒙民众,改良社会的目的。梁启超在对艺术的本质、艺术的价值、艺术的创造、艺术的功能的阐述过程中,展现了这一思想理念。

一、艺术的本质:趣味

“趣味”在梁启超的艺术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贯彻其艺术思想脉络的全部。但梁启超并没有对趣味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只是赋予了这个概念“善”的内涵,是属于“上等趣味”。他声称自己是趣味主义者。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他指出: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1](p.47)他甚至将趣味抬到人类生存的本质追求的高度上:“人类若到把“趣味”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生活得不耐烦。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行尸走肉。倘若全个社会如此,那社会便是痨病的社会,早已被医生宣告死刑……”。[1](p.50)真正的“趣味”是生命、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命、生活便成了无意义。关于趣味到底是什么,梁启超始终没有直说,只是在《美术与生活》的演讲词中,提出了获得趣味的三种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揭开趣味的涵义。

一是“对境之赏会与复现”。认为这是人类从尘劳世界中得有趣味的一种重要方式。要求摆脱生活中的烦恼,在自然等景致中领略和感悟,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地通过想象加以复现。所谓复现,是指摹仿再现的能力,因为人对摹仿再现的东西总是感到趣味。二是“心态之抽出与印契”。对日常内在心理和微妙情感生动的表现是艺术给我们趣味的深刻根源之一。日常习见的事,现实生活中体验的喜、怒、哀、乐等心态,活跃在纸上,惟妙惟肖,把读者的心弦拨动,使读者获得把心的微妙之门打开的愉快。这其实就是由情感“宣泄”、心理共鸣而引发的畅快。这要求人们从烦恼中升华和超越出来,物我同一,情与景合。三是“他界之冥构与蓦进”。不满足于现境,是人类普遍心理,故虽肉体被现实环境捆死,精神却渴望超越现实界闯入理想界以享受自由的快乐。

在这三种途径中,包含了“领略、感悟、摹仿、再现、想象、移情、共鸣等心理情感活动,与审美及艺术创造密切相关,但梁启超并不把趣味只限定在审美及艺术创造领域,而是将其扩展到一切生活生存领域,列举出了四种活动:“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2](p.279)认为这四种活动都可以给人带来有益的享受和趣味。这里是将趣味和人们对某些对象、生活方式和事业不由自主的眷恋和爱好联系起来的。他所谓的趣味是主体内在意愿的敞亮,趣味行为不是在外力推动下从事的活动,而是顺着精神自由指向的现实生命活动。趣味表达心灵的自由趋向,是所想和所做的统一,行动和意义的统一。在西方,“趣味”(拉丁语gustus,法语leguste)作为艺术学范畴形成于较晚近的17世纪。……从历史上看,趣味理论兴盛于18世纪。从地区上看,有影响的理论家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和德国。”[3]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者关心艺术与道德的相互关系,这种倾向反映在趣味理论上,就是注意趣味与人的道德面貌的培养。认为不是趣味服从艺术,而是艺术服从趣味。休谟对趣味有一个重要看法,就是趣味的差异在于个人气质的不同以及时代和国家的习俗和看法,也就是道德关系。这要靠教育和培养来解决。博克认为趣味包括:第一,感觉的第一性;第二,想象的第二性;第三,理性结论。法国理论家把趣味理解为一种认识能力,如孟德斯鸠。伏尔泰区分出健康的趣味和反常的趣味。趣味也是康德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在他那里,趣味判断就是审美判断,并认为趣味基于主观的普遍可传达性。

梁启超的趣味理论综合了以上理论的一些影子,如强调趣味与道德的关系、趣味的可培养性、艺术从属于趣味、趣味具有共通性等。他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艺术的本质归结为趣味,认为这是人类何以格外嗜好艺术的原因。如何理解呢?梁启超对此也作了详细的说明:“今专从美术讲:美术中最主要的一派,是描写自然之美,常常把我们所曾经赏会或像是曾经赏会的都复现出来。……这是美术给我们趣味的第一件。美术中有刻画心态的一派,把人的心理看穿了,喜怒哀乐,都活跳在纸上。……这是美术给我们趣味的第二件。美术中有不写实境实态而纯凭理想构造而成的。……我们看他的作品时,便和他同往一个超越的自由天地,这是美术给我们趣味的第三件。”[4](p.459)根据梁启超对趣味的经验性论述,我们不难见出趣味是由作用于精神超越的情感快乐和复现自然真实的模仿快乐这两个成分构成。

梁启超确实非常重视艺术的这两个方面。艺术之所以成为审美的专门方式,主要是因为艺术是抒情的。梁启超很强调这一点。他说:“艺术是情感的表现。”[5](p.110)“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握住了。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他,令他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们的‘情阀’里头,在若干期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4](p.343)

但如果光说艺术是表情的艺术是不够的,梁启超也没有下这么绝对的定论。当他说艺术是表现情感的时候,主要是针对文学艺术来说的,也就是他所说的“韵文”。他认识到有一种绘画的美在于写实:“美术的任务,自然是在表情,但表情技能的运用,需有规律的组织,令各部分互相照应。相传五代时蜀主孟昶,藏一幅吴道子画钟馗,左手捉一个鬼,用右手第二指挖那鬼的眼睛,孟昶拿来给当时大画家黄笙看,说道,若用拇指,似更有力,请黄笙改正他。黄笙……到底另画一本进他。孟昶问他为什么不改,黄笙答道:‘道子所画,一身气力色貌,都在第二指,不在拇指,若把他改,便不成一件东西了。我这别本,一身气力,却在拇指。’……黄笙这番话,真是精到之极。”[4](p.455)梁启超之所以评说黄笙的话精到之极,是因为他看过不少欧洲名画名影,深知绘画里头“别部分的配置照应,当然有很严正的理法藏在里头,非有极明晰极致密的科学头脑,恐怕画也画不成,看也看不到……。”所谓“严正的理法”,是指表现客观自然规律的科学真实。梁启超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趣味,实际上对艺术本质的看法却是:艺术是情感与自然理性法则的表现。情感之真与自然之真既是艺术本质的两个重要构成要素,也是美的构成要素。

二、艺术的价值:真美合一

关于艺术的价值,梁启超强调的是“真美合一”,这正是梁启超重视科学的重要表现。因为这“真美合一”,是美术产生科学、科学产生美术的重要通道,“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发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4](p.452)梁启超认为美术的重“真”有助于科学的重“真”,这在中国是首创。他说:“怎样才能看得出‘自然之美’,最要紧是观察‘自然之真’。能观察‘自然之真’。不唯美术出来,连科学也出来了,所以美术可以算得科学的金钥匙。”[4](p.456)

梁启超的“真美合一”论,包含两个层面,一层是情感之真;一层是再现自然现实之真。情感的艺术表现是极美的,美的价值根源在于“真”。艺术的美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情感的真美。对此谈得最为深刻、最为充分的是《情圣杜甫》结尾的一段文字:“像情感恁么热烈的杜工部,他的作品自然是刺激性极强,近于哭叫人生目的那一路。主张人生艺术观的人,固然要读他,但还要知道,他的哭声,是三板一眼的苦出来。节节含着真美。主张唯美艺术观的人,也非读他不可。”[2](p.123)艺术家将自己浓烈得毫不掩饰的情感化成艺术形象,创造了艺术的“真美”。而这具有“真美”的情感,唤起了接受者同样真实的悲剧体验。因此,“真美”的情感很容易打进人们的‘情阀’里头,占领‘他心’的位置”。“真美”的情感具有如此强大的进攻力、感染力、持久力、征服力,以至于无论是主张艺术为艺术的人,还是主张艺术为人生的人,都不能抗拒它的魔力。

情感历来都受到中国艺术理论家的重视。梁启超一方面遵循前人对情感的重视,一方面又对情感的本质、力量和作用问题,都做了不同寻常的创新。他所谓的“真美”的情感,只是将情感还原到生命本能的地位,并认为其作用巨大无比,是沟通自我思想和生命合一的力量,也是沟通自我与宇宙、众生合一的力量:“情感的性质是本能的,但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本能的境界。情感的性质是现在的,但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现在的境界。我们想入到生命之奥,把我的思想行为和我的生命迸合为一,把我的生命和宇宙和众生迸合为一,除却通过情感这一个阏门。别无他路。所以情感是宇宙间一种大秘密。”[4](p.342)

这具有自然本能性质的“情感”,对传统的情感论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古代艺术学中的情感更多是儒家施行政治伦理思想的理想工具,它要求艺术以情感表现的“中和之美”作为理想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正”是道德标准,艺术表现的应该是一种社会性的具有道德约束的情感。二是“和”。“和”是和谐,艺术情感表现应当是适度的。当历史车轮驶入大变动大变革的近代时,人们有意识地挣脱儒家“中和”政治伦理观念及审美理想,开始发现了人的意义,崇尚真实的、自然的人性,并十分注重对真实自然人性的情感及欲望的表达。梁启超对艺术自然情感价值的重视,反映了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

在梁启超看来,“自然之美”中含“自然之真”,能观察“自然之真”也就能观察“自然之美”,“真”是通向“美”的金钥匙,美术作为自然的反映,它所创造的艺术美也必然含有自然之真。梁启超由艺术的科学性追求而强调对艺术的真实性追求,这时的“真实”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真实”。中国古典艺术学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存在之“真”,艺术家所建构的意义世界也在于追求这种存在之“真”,就是能够“夺”对象(客观的自然和内在的自然的无区别)之“真”,并把它形象地表现在画面上,也就是能够“意造于真”,这里的“真”始终只是生命体验的自然和自由。梁启超的“真”更多是一种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其主要表现在认识方面的精准、符合自然真实法则。由此,艺术之真与科学之真并无差别,因为对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家用的是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表现,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思维,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去反映。两者都能用各自的手段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

这个认识,正是从文艺复兴的鼻祖达芬奇的生平实践中得来的:“诸君以为达温奇(达芬奇)光是一位美术家吗?他还是一位大科学家,近代的生物学,是他‘筚路蓝缕’的开辟出来……。诸君啊,你想当美术家吗?你想知道惊天动地的美术品是怎样出来的吗?请看达温奇。”[4](p.453)达芬奇的许多“惊天动地的美术作品”的出世,都同他从事科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在认识分析自然事物的本质现象和从事美术创作时,启迪了他的智力,开阔了他的视野,促进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同时他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也扩大丰富了他的感性知识,积累了各种事物的形象,使他的美术作品更加真实生动。达芬奇也对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表达了相似的看法:“透视学乃是引向理论的向导和门径,少了它,在绘画上将一事无成。”[7](p.135)强调艺术的科学真实性,也是社会历史背景的一个投射。为了很快使国人接受西方的科学精神,纷纷在改革旧美术的同时引进科学精神。于是,这时期的艺术家们都把科学化的准则作为自己塑造艺术形象的尺度:创造自己熟悉的形象,对这形象的形成和发展给予符合客观规律的解释,以揭示社会的本质和真实。

三、艺术的创造:观察自然

如何保证艺术具有“真美”的价值呢?梁启超在艺术创造领域提出解决方案,是“观察自然”,而这也是艺术与科学“相沟通的本题”:“问美术的关键在哪里?限我只准拿一句话回答,我便毫不踌躇的答道,‘观察自然’;问科学的关键在哪里?限我只准拿一句话回答,我也毫不踌躇的答道,‘观察自然’。”[7](p.135)“观察自然”是“求美从真”的普遍方法,梁启超特别强调美术家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认识能力。他认为能观察自然的“真”,不但能出美术,而且能出科学。可见美术是科学的向导,是产生科学的前提和基础。这就是梁启超的“真美合一”观念的总结。被他推崇备至的达芬奇,是注重观察自然的祖师:“――画家的心应当像一面镜子,将自己转化为对象的颜色,并如实摄进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不观察它们,不在心中再现它们,你就办不到这一点。)”[7](p.135)

艺术家应该如何观察自然?这就涉及到观察力的问题,梁启超认为要正确观察和反映自然,首先就要学会观察的方法,掌握观察的注意事项。所以他明确指出,科学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养成观察力的法门,虽然很多,却没有比美术再直捷了。因为美术家所以成功,全在观察自然之美。关于正确的观察力的训练,梁启超指出,首先是“热心和冷脑的结合”。他说:“观察的条件头一桩,是要对于所观察的对象有十二分兴味,用全副精神注在他头上……。”这要求艺术家对自己所表现的对象,有很高的热情和很专注的态度才能投入创作。但光有热情也不行,“弄聪明有时越发观察不出”。这里还要求艺术家要用科学理性的头脑,压制住狂放如野马一般的创造热情和想象力。他指出:“达芬奇还有一幅名画叫做莫那利沙。莫那利沙,就是达芬奇爱恋的美人。相传画那一点微笑,画了四年。他自己说,虽然恋爱极热,始终却是拿极冷酷的客观态度去画他。”[4](p.454)梁启超旨在说明观察任何事物,都不能用主观的热情去代替客观的真实。只有对所观察的对象采取纯客观的态度。如果掺杂有主观的偏见、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偏见,那么观察的结果就会走样而失真。这有“热心”和“冷脑”相结合起来,才能创造第一流的艺术作品。

其次,是周密的分析。因为“真正的艺术作品,最要紧的是描写出事物的特性,然而特性各各不同,非经一番分析的观察工夫不可。”所谓的来一番分析观察的工夫,即是要求观察得细致、全面、周密,才能表现出真美。他认为莫泊桑所以能写出不同形象的车夫,达芬奇在其最有名的晚餐图里所以能画出基督确实是基督,而不是基督的门徒。在基督的十二门徒中所以能描绘出彼得确实是彼得,不是约翰,约翰确实是约翰而不是犹大,犹大确实是犹大而不是非卖主的佘人,就是体现了周密的分析精神,全在同中观异,从寻常人不会注意的地方,找出各人情感的特色,通过这种分析精神之后,才能取得创造的成功。

最后,梁启超提出了“锐入的观察法”,其核心是观察的深刻。他把坡关于“胸中之竹”的评说,作为评价一个美术家是否能熟悉地掌握客观事物的标准,要求画家在进行创作之前,首先要把那件物或人观察得了如指掌,细致入微,并将事物或人的形象汇入心里,溶进自己的感情中,同自己的生命“并合为一”。只有这样才能心到手到,意到笔到,把神奇的境界展现给观众。梁启超认为绘画上的这种为“锐入观察法”:并指出它虽不属于理性的范畴,但它却是一把科学的钥匙,它不仅为艺术家打开了观察事物王国的秘密,同时也为科学家启开了探察事物本质的大门,所以它也是“促进科学的一种助力”。

梁启超提出艺术创作要“观察自然”,既是对传统艺术创作方法的一种宣战,也是对中国艺术思维方式、感知方式在近展走势的敏锐把握。中国传统的艺术,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观察自然”,“美术学校教育的任务说,最要紧的给被教育的人一个‘规矩’,像中国旧话说的,‘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那么任凭各人乱碰上去也罢了,何必成立这个学校?若是拿几幅标本画临摹临摹,便算毕业,那么一个画匠优为之,又何必籍国家之力呢?”[4](p.456)临摹加意会确实是传统艺术创作理论的核心,确实有违科学的精神。于是,近现代之交的美术革命,竭力引导中国画向一种“科学”、“精确”的方向发展。

“名士派毫不经心之习”是中国文人画创造的一种重要特征,就是不求现实与实证的作风:“他们其中有以‘写意(心)’来掩饰形态表述能力的低下,有以‘写意(心)’来惰化对自然进行身临其境和深入细致的观察,从而忽略了心源的本体究竟是自然,因而绘画的本体还是自然;忽略了在自然中获取鲜活的感受与创作的性灵;也忽略了只有通过对自然的发掘和冥悟,才能使得表述语言丰富而生动。”美术革命之后,“观察自然”的外出写生方法代替了传统的室内临摹典范的方法,成为艺术创作特别是绘画艺术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四、艺术的功能:培养“美术人”

在《美术与生活》中,梁启超指出:“……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做供给美术的‘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人’”。“美术人”是一个古怪的名词,梁启超自己也说:“‘美术人’这三个字是我杜撰的,谅来诸君听着很不顺耳。”但它诞生于梁启超这里,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种历史观念积累的必然。早在严复那里,就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危机不止一样,而解决的途径却有最重要的一点值得注意,就是要利用和发挥好艺术的巨大功能:美术“凡此皆中国盛时之所重,而西国今日所尤争胜而不让人者也。而其事于吾国则如何?盖几几乎无一可称者矣。自其最易见者而言之,则在在悉呈其苟简。宫室之卑狭,道路之莱污,用器百工之窳拙,设色之浓烈,音乐之楚,图画之无隐,刻塑之则倍真……。使吾国而欲其民有高尚之精神,荡之心意,而于饮食、衣服、居处、刷饰、词气、容仪,知静洁治好,为人道之所宜。否则,沦其生于犬豕,不独为异族之所鄙贱而唤讥也,则后此之教育,尚于美术一科,大加之意焉可耳。”[9](p.988)

循此思维脉络,梁启超也非常重视艺术对中国社会思想变迁的作用。在《美术与生活》中,他说:“中国向来非不讲美术――而且还有很好的美术,但据多数人见解,总以为美术是一种奢侈品,从不肯和布帛菽粟一样看待,认为生活必需品之一。我觉得中国人生活之不能向上,大半由此。”严复和梁启超的观点有两点区别:严复的美术是泛指一切“美的技术”;而梁启超的“美术”概念不包括文学和音乐,主要指视觉艺术。严复认为中国盛时重“美术”,近来越来越不重“美术”;梁启超则认为中国一直有很好的“美术”,但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只是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起作用,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使全民进步的功能。因而强调艺术从精神观念层面的日常化、平民化。

“美术人”是懂得追求美、有美感、有情感、有趣味的人,且能使美感常在、使趣味常在的人,因为“美术人”经过专门的情感和美感训练。若不经过训练,人的爱美胃口会坏掉;人的美感会潜藏;人的情感善恶不定;人的趣味会变得低级。梁启超很强调艺术对“美术人”的培养作用,在《美术与生活》中,他对于美术学校提出的要求:“今日中国,一方面要多出些供给美术的美术家,一方面要普及养成享用美术的美术人。”美术家是“美术人”的理想指向:“若就美术家自身说,他们的趣味生活,自然更与众不同了。他们的美感,比我们锐敏若干倍……。我们领略不着的趣味,他们都能领略。……他们的生活真是理想生活了。”艺术的功能在于培养“美术人”,其具体实施途径是使人的趣味感官敏锐。

梁启超认为,趣味要以感觉器官为生理基础。正因为人们要通过感觉器官获得趣味,因此感觉器官要敏锐,而不能麻木。他说,感觉器官敏则趣味增,感觉器官钝则趣味减;诱发机缘多则趣味强,诱发机缘少则趣味弱。专从事诱发各人器官不使钝的:有三种利器,一是文学,二是音乐,三是美术。要求人们常使用和会使用感觉器官,才能获得趣味,而艺术的目的正在于唤醒生命本能中潜在的趣味:“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换句话说,是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的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受趣味的营养。”[4](p.460)在梁启超看来,艺术是专门用来刺激感觉感官并保持其敏锐的。如果说完整人是席勒美育观的思想旨归,那么,创造趣味并创造享受趣味的“美术人”则是梁启超美育思想的目标。但“美术人”存在的最终目的不是纯粹的使人为审美而审美,而是使人成为“新民”,达到理想生存,这是梁启超晚年信奉审美救国思想的体现。

纵观梁启超的艺术学思想,着眼于启蒙与“群治”的科学,与着眼于个体生命感悟的趣味,在艺术这一媒介和载体的作用下,实现了很好的“联姻”。这何以可能呢?其实,梁启超所谓的“科学”,更多只是科学的理性态度、理性法则和认知方式。正如他自己所说:“根据经验的事物分析综合,求出一个近真的公例以推论同类事物,这种学问叫‘科学’”[4](p.274)。梁启超在谈到科学时,常常追溯到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可见其只在改造国民思想观念的意义上才接受科学。只有这个意义上的科学,才和他所信奉的趣味主义、诗性生存相融洽。当国人大呼现代科学万能论、科学工具论时,则有扭曲人的诗性生存的趋向,于是他站出来,以现今欧洲科学破产论来警示国人。在玄学与科学论战中,他坚决反对用科学来统一人生观。这些正是其艺术学思想引申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夷夏(编).梁启超讲演集[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2]洪治纲(主编).梁启超经典文存[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3]凌继尧.西方美学艺术学撷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75-176.

[4]易鑫鼎(编).梁启超选集(上卷)[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5]洪治纲(主编).学问之趣味[A].梁启超经典文存[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6]于民(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章安祺(编).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之演说词[J].北京大学日刊,1918-10-25.

[9]王(主编).严复集(第四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

The art: a bridge between the taste and science

―LIANG Qi-chao’s thought of artistics

HUANG Gui-e

(school of arts,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Jiangsu211189)

美术观察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与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气质性格的塑造和审美观的转换等现代社会生存必备的人才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美术教育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教育中对艺术教育的忽视,会导致人的思维、人的知识结构的不完整、不健全。著名教育家就说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正体现了艺术教育其重要性。

美术教育其重要性表现在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作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素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人才的主要途径。思想品质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的最终因素。而培养品德素质的最佳时期是少年儿童阶段。我过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儿童时代形成概念之力尚弱,则尤倾于直观,故无论是开智、陶情均以利用美术为适宜。”因此美术更容易被少年儿童接受。

一、美术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在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方面,美术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观察是绘画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绘画的一个必要阶段。欲想绘画,必先观察。不论是素描、速写、水彩抑或是临摹、写生、创作、欣赏都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并且需要老师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这便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美术教育在记忆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学习绘画的观察是有目的的观察,要求在观察中记忆。绘画中的记忆是一种视觉记忆。绘画是看着物体或是书本临摹,这就要求我们记住某些结构,轮廓,肌肉,光源等。绘画又是眼、脑、手并用,这样也就更有利于记忆。所以绘画在对学生记忆的培养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美术教学中的速写、写生、默写、记忆等的练习,更是培养学生形象记忆的好形式。

3.美术教育在对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方面的作用:美术教育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创作一幅绘画作品,要求学生开动脑筋,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情绪、性格倾向。儿童更是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更应要求他们独立思考,从而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会使他们的想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得到提高。

二、美术教育对学生气质,性格的塑造

气质是受先天因素影响,并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较稳定的外在特征。气质发展有着相当强的可塑性,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想像,敢于实践等对气质的培养有很大作用。

(一)学生自信心、自信力的气质的确立。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毛笔、彩笔等需要肯定落笔,不能涂改的工具来绘画。画画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不需犹豫也不需害怕。教师对此进行肯定和赞扬,使学生从中树立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在绘画上我们可以不用橡皮改掉缺乏自信心因素的习惯。国画就是一门很好的训练课程。 转贴于

(二)学生气质的锻炼。经常给学生开设撕纸画、剪纸画、版画、手工制作等课业。拿出一些小模型让学生欣赏,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想象,用各种材料制作。让他们发散思维,自己创造。这样学生就不会被固定单一的表现手法所限制,培养学生敢于设想,勇敢尝试,勇于创造的良好气质。

(三)培养学生竞争向上,不甘落后,互相帮助和群体意识的良好气质和性格。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一幅画,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这种群体活动可对学生尤其是对目前众多的在父母过分的关怀下养成的娇宠、依赖性强、不合群自我意识严重的独生子女性格的重塑,改正是很有益处的。

三、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

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有一种魅力,使人欣赏时能够完全陶醉,整个心情,精神都非常的愉快和满足。这种美以唤起人们的审美,追求的美感作用正是美术的美所决定的。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这就应该先培养人的审美的“眼光”。而要把普通人的眼睛训练成艺术家的眼睛,其重要途径就是美术教育,人们在接受美术教育时,通过对客观形式的比较、协调、对称、均衡、统一等规律的感悟和研究,从而获得对形式美的把握,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丰富审美感受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在理智上受到启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愉悦,达到身心健康、协调和美化社会的效果。审美能力,是人的素质发展的核心。在新世纪倡导素质美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可见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它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该加强美术教育,改变它一贯不被重视的地位,努力把美术教育放到应有的位置,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摸索好的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美术观察论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师范;美术;教学能力;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13-0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是所谓的创新教育。这种教育可以使学生对新鲜事物保持一个较高的敏感性,并且渐渐掌握其中的规律,使学生成为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人才,创新教育为学生的将来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素质基础,使学生知道改变和思考可以带来收获和惊喜。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单单是会画画就行了,我们幼儿师范学校中的美术教学也遇到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让美术教学变得越来越通俗易越来越懂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让其认识到美术的神奇和魅力,从而在美术教学能力上有扎实的功底和不断的飞跃。

1.美术教学与创新教育

创新是进行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创新教育不光是应用在常规学科的教育方式,在任何一门学科和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学生人群中都需要创新。只要你是教育工作者,无论你的教授对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你都要将创新教育运用到活学活用中区。美术作为一个艺术的一份子,它更是不具有固定的形式或是存在地点,它属于任何人却又不属于任何人。对于美术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们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还要求他们具有创新的能力,它们的想法或许不够完美,但是,只要学生们想了,就该鼓励、表扬。我们幼儿师范学校中的美术教学能力必须要改变固有的模式,打破公式化的教学,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和一些思想观念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不断的充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互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他们进行质疑和探究,按照自己的个性和喜好进行学习研究,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不同的学生对于教学的需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使他们可以积极自主的进行美术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上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创设生动的情景教学,开发学生的潜能

我们进行美术教学不是为了要培养出多少的画家,而是为了利用美术教育来开启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以及创造艺术的潜能。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同样离不开艺术。人类的发展总是伴随着艺术的发展,进入更高的层次或者更高级的文明的。我们的学生都是具有创造的潜能的,只是需要一定的契机来开启这项潜能。我们的美术教学起到的正是这个作用。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或者方式,来创设生动的情景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比如,要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去体会那种美,去观察并发现那种美丽的瞬间对自己心灵的触动。再比如,在工艺课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示范,还要让他们自己选定题材,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发挥,创作出有个人色彩的作品。这种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同时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思维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中,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可以运用一些小游戏或者音乐等来帮助学生度过胆怯的阶段,增强他们对于自己的创作的自信心,老师也要对学生的创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形成独立的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性、有计划的视知觉活动。在观察事物时,如果目的不明确,学生往往会只顾细节而忽略整体,把握不住主次。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观察的目的、观察的对象,然后进行有分析地观察或带着思考问题去观察,把学生的盲目选择变为有目的性的观察。通过正确有效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找出规律特征。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细致观察的重要性,还要教育学生懂得只有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有所提高,有所获得,以激励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与分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学生观察能力的锻炼

画速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功,是记录生活、积累绘画素材的手段,是锻炼人们绘画的概括能力、默写能力的最好方法。我在学生乐观察、会观察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把每日观察到的见闻、人物、动物、风景、建筑物等,用速写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定期开展作品展览活动,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也锤炼了绘画技能,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意识,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一堂好的美术课没有任何评判标准,就看能否让孩子们喜欢你的课,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学会技能。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5.结论

我们的美术教学中,要不断改善教学的方式方法,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且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下提高美术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在创新教育的培养下,实现快速的创新和勤于思考。积极表扬学生们渐渐显露的个性,使他们的美术教学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巩固和成熟。

参考文献

美术观察论文第6篇

关键词:残疾人; 聋哑学生; 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14-01

如何使残疾人从艺术的酣睡中醒来,并从此走上艺术创造的自觉道路,这对我们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课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和残疾人教育的条件,作一次较为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以揭示残疾人职业美术教育发展及各阶段的年龄特点和阶段分期是十分必要的。

一、因材施艺,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也是影响聋哑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有兴趣的学习才能调动聋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首先从培养兴趣开始,一二年级的学生,对绘画有一种陌生感,但是内心却有一种想尝试的冲动,并且他们经历了绘画初期涂鸦、象征的时期,内心开始有一种主观的表现活动。我们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绘画活动,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绘画理论。三、四年级是聋哑生绘画发展的初步形成,并开始迅速发展的转折时期;到了五至六年级是聋生绘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物体的概念已开始形成,并能用单色来表现物体。从聋哑生绘画发展的过程来看,学龄初期和学龄中期是聋生绘画发展的最迅速时期。因此美术教育必须从学龄初期抓起,方可使聋哑生的绘画起步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也为后来的职业美术教育和高考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因人施教,带动大部分学生

职业班阶段,聋哑生是从各地经考试后选进来的,由于文化水平、专业技术及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绘画教学中,就要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根据他们接受、理解问题能力的特点采取集体授课、分别辅导的方法,培养尖子学生。因职业班是整个聋生职业教育的关键时期,所以每次上课对学生的作业都要进行公开点评,指出优、缺点,作画中及时帮助其修改构图和调整色调。

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和分析物体的局部和整体关系并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有了这种感受,正确的观察方法也就慢慢形成了;方法正确了,一幅幅生动而形象的作品就从他们手中创作出来;聋生的绘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构图和设计思路也灵敏清晰,因此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对自己的将来充满着自信、希望。只要把残疾人的绘画兴趣调动起来,充分让储存在残疾人内心的能量都发挥出来,才能体现出残疾人真正的价值,更能展示残疾人的艺术才华和精神面貌。

三、加强参观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然而观察与看不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视觉活动,是对周围世界感性认识的特殊形式。它能迅速敏锐地注意有关事物的细节特征,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若想获得知识、发展智力,首先必须通过观察。达尔文曾说:“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②青霉素的发现者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也认为他唯一没有忽略的就是观察。在美术学习中,观察的任务是对所画的对象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发现其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观察在美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学习美术不能一味的在校园里面进行。应该适当的扩大学生的视野,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万千气象,无限风光。引导 学生欣赏整洁美观的环境布置和色彩艳丽的节日灯火,唤起聋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其次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篇,让学生体味作品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欲望,提高了审美力。

美术毕竟是一种视觉艺术,必须通过多观察,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才能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在观察事物的视觉培养上是至关重要的,聋哑人在视觉方面应该是超过常人的,所以在观察和接受事物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聋哑学生的观察意识。美术中的观察方法很多,主要是比较观察、细致观察和整体观察等。采用那种方法更有效,首先要使观察者的侧重点而论,比如:在人物素描的学习中,侧重点是了解人体的结构,就需要细致的查看其骨点、肌肉等;若表现体积时,着眼点就在所谓的:“三大面五调子”。其次,表现技法和目的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观察方法,如线描需注意形象的轮廓和结构特点,舍去光影和色彩。所以观察既要有目的又要有思想,观察才有意义。

美术观察论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反观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简单的绘画技巧来评定学的好坏,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观的培养。要改变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应更新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关键词:传统美术教学及作业;素质教育;要求;结束语

一、传统美术教学及美术学的作用

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写实性的绘画造型能力。以专业美术人员的造型能力为目标进行的课程设计,对观察 和表现都设定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比例、透视、体积、明暗、构图、质感、色彩等造型艺术的基本 知识,还要做到能准确真实地描绘观察对象。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职业美术教育无可非议,它对造型能力的要求 也是美术教育中必须要考虑的。但如果只是简单地,一概而论地把它移植到儿童美术教育上,则往往达不到预 期的结果。其中造型技能技巧的难度,是理解力还不强的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难以达到的。它容易把儿童已 有的艺术直觉,潜意识的艺术创作活动压制下去,使儿童的艺术思维局限在某一特定的模式中。

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思想,把美术教育看作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基础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美术人员 ,而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和审美水平。培养他们的艺术性思维和最基本的美术造型能力。表现性美术教 学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这一宗旨。其原则是借助客观形象,强调主观感受。它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学生可不受客观限制将观 察视点扩展,进行超现实的表现。学生在创作式的写生作业中学习基本的造型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 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了学生的艺术冲动,培养了审美能力。

它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感受 ,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表达他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得以发展。使学生确立了自信心,这些活动中没有失败者,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感受。表现性美术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 。具备了这些品质的学生,无论将来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得益于这种美术教育。

三 初中美术教学和素质教育

初中美术教学十分有益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 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美术教学不以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来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显示 和发挥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学会不同于它人、不同于己的新的思维方法。学生在课堂内的体验,经过 教师的启发,扩展延至课堂外。思维活动始终处于一种非常活跃的状态中,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 积极,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还会分化、扩大和发展。使学生希望表现的原望得以实现,善于表现的才能得以 施展。

初中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对所要描绘的各种物象进行转换夸张。从而创作出新的形象。扩大了学生的经验 世界,扩充和完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培养了他们的自主能力。使他们亲身经历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审美活动。加强人与物交流,易培养学生对生 活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建立起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

我国美术教育比起其它学科教育要年轻的多。美术教学很难对学生的表现做出量化的标准。但它涉及面很 广,涉及到造型技能技巧、审美意识、儿童心理发育,甚至包含一些哲学上的观念与认识。美术教育对学生的 潜在影响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

三、 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予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结束语

艺术追求多元化的今天,任何教学方式都不可能成为一成不变的版本,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新形式的到来。我们在教学上也要提倡一种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并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给赋予新的语言与活力,使其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即一种有意味的绘画形式。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就能够使学生的观察方法、审美观不断的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美术观察论文第8篇

关键词:艺术;观察;审美;创作

作者如果脱离了生活实践,定会导致创作源泉的枯竭。但是,有些人,虽长期身居基层,并获得了丰厚的生活储备,却常苦于“无材料”。原因何在?

西方著名艺术家马蒂斯的轶事,颇能启人心智。有人问他:“一个西红柿在你吃它的时候和要把它画下来的时候,看上去是不是一样?”“不一样。”他回答说,“当我吃的时候,它看上去就是普通人看到的那个样子。”

清代文艺理论家金圣叹这样说过,艺术家妙手所得纯是妙眼所见。艺术家要想敏锐而准确地发现和摄取到生活的美,就需要用审美眼睛去观察具体的生活形象,把握事物的独特性、个别性。

所谓“观察”,“观”,就是用眼睛看,接收外界信息。“察”,就是审察体察,用脑子想。只“观”不“察”,只用眼睛不用脑,不能称之为观察,“没有思想支配的眼睛,眼睛是盲目的”。所以,在观察生活的同时,必须认真思考生活。杰出的艺术家都具有在平凡事物上发现形象和“性格”的本领。而对一座宏伟壮丽的教堂,贝多芬看见了音响、旋律和节奏,另一位画家看到的是线条、色彩和明暗对比。正因为他们审美视觉中始终活跃着生机勃勃的具体“性格”,所以,在常人看去毫无意义的事物,他们也能迅疾而准确地捕捉到美的形象。WwW.133229.CoM鲁迅说:“如果创作第一要观察。”这便说明了对生活的观察是写作的首要条件,离开活生生的形象,艺术材料往往成为僵死的堆砌。一个先天性盲人不可能成为杰出的艺术家,因为他不可能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当然,审美体验中积累的生活形象,还只是“毛坯”,有待于在形象思维过程中进一步取舍、加工、改造、制作,方能成为完美的形象或典型。郑板桥谈其创作时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很清楚,竹子在不断地“变相”,对三者不可等量齐观。板桥经验,生动地提示了审美观察同形象制造的辩证关系:前者是集结材料的功夫,后者是加工制造的过程。

虽然创作并不神秘,但要闯关,并非易事。

首先,作者对客体的审美体验,并不是机械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把握。人在进行审美感知时,“躲”在幕后操纵视听的,乃是一个能够辨别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文化心理。朱光潜先生说得好:“稍纵即逝的直觉嵌在繁复的人生中,好比沙漠的湖泽,看来虽无头无尾,实在伏源深广。顷刻的美感经验往往有几千年的遗传性和毕生的经验学问的背景。”这说明,人的审美体验不是动物式的直觉活动,艺术家赋予对象以个人的情思意念、趣味爱好,对形象进行补充、修正、美化、完善。因此加强美学和文艺理论修养,提高审美能力,是创作主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