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业烟气论文

工业烟气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18 11:35:57

工业烟气论文

工业烟气论文第1篇

关键词:汽化冷却;提高除尘效率;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能耗

中图分类号:TF713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转炉炼钢在吹氧冶炼期,会产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和含铁粉尘的高温烟气,具有高温、剧毒、易燃、易爆的特点,对大气和车间环境污染严重。建立高效的烟气净化回收系统,是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冷却夹套是烟气净化回收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现有系统通常采用水冷夹套,该设备安装在转炉汽化冷却烟道出口与一级文氏管进口之间。由于汽化冷却烟道出口烟气温度很高,故该处设备须不断冷却才能保证长时间的使用。但水的冷却效率低,烟气降温效果差,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且与烟气接触的设备表面持续保持高温状态,使设备极易磨穿,而更换时需要转炉停产,造成经济损失。

本论文提出的汽化冷却夹套采用汽化冷却方式,利用水蒸发的汽化潜热吸收烟气热量,实现烟气降温。相比传统的水冷夹套,可显著降低烟气温度,提高热能回收率。烟气的温度降低的同时,体积随之减小,因此后续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显著提升,大大降低一次除尘风机的能耗。同时由于水汽化过程的吸热量远高于同温度下未发生相变的水的吸热量,故可大幅减少循环用水量。另外,相对于水冷夹套,本论文提出的汽化冷却夹套的净环水管路连接管的结构更为简单,管道及阀门的使用数量少,有利于生产操作和后期维护。

2、水冷夹套的特点

2.1水冷夹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水冷夹套的主要特点是冷却方式采用通水冷却方式。如图1所示,法兰连接在汽化冷却烟道出口处,水冷夹套下部筒体插入一级文氏管溢流水盆内。水冷夹套采用双壳结构,外壳与内壳形成空腔,外壳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内壳与高温的转炉烟气直接接触,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含有高温高硬度杂质的烟气在内壳内持续流过,对内壳造成持续不断的冲刷,内壳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磨穿。为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就需要提高内壳钢板的耐磨性。首先内壳应选择高耐磨的钢板制作,通常采用16Mn材料制作。其次通过降低钢板的工作温度保证其耐磨性,因此需要通过的空腔内持续注入20℃的冷却水对内壳进行冷却以保证内壳的正常温度从而保证其耐磨性。

2.2水冷夹套的缺陷

水冷夹套的使用寿命通常较短,水冷夹套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内壳的使用寿命,采用通水冷却方式,由于水的冷却效率低,与烟气接触的设备内壳会持续保持高温状态,钢板的耐磨性减弱,因此设备极易磨穿,而更换时需要转炉停产,因此造成损失。

要持续不断的供给设备冷却水,用水量大,运行成本高。

3、新型的汽化冷却夹套的特点

3.1新型的汽化冷却夹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新型的汽化冷却夹套以热力学焓变理论,气液相平衡理论,热力学第一定律,傅立叶定律等为理论支撑,通过理论计算,实验室验证和工厂的实际应用证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新型的汽化冷却夹套是利用水转变成蒸汽时吸收热量冷却构件。根据热力学焓变理论,水汽化时体积急剧增大,分子平均距离增加,需克服分子间引力并反抗外界压力作功,故相比同温度下未发生相变的水,吸热量明显增大。以工作压力为0.5Mpa(表压)的汽化冷却系统为例,1kg饱和水受热装变成蒸汽时吸热2089.2GJ,如果给水温度是20℃,把水加热到沸点(158℃),1kg水吸收热量577.8GJ,这两部分热量加在一起,则1kg 20℃的水在0.5Mpa(表压)下的汽化冷却系统转变为1kg饱和蒸汽,吸热量为2667GJ。如采用水冷却系统,则1kg水仅能带走83.74GJ左右的热量。达到同样的冷却效果时,汽化冷却用水量仅为水冷却的1/30。因此汽化冷却夹套比水冷夹套降温效率高,并可大幅降低循环水量。相应的,汽化冷却夹套产生的蒸汽相对于水冷夹套产生的热水,放热量更高,应用范围更广,既可用于生产、生活用汽,也可用于低压饱和蒸汽发电,提高厂区自发电率。

新型的汽化冷却夹套结构(详见图2),包括有汽化冷却夹套本体,该本体呈筒状。在汽化冷却夹套本体的上端设有上、下环管;上环管上接有上升管,下环管上接有下降管;上、下环管之间设有密排汽化管,该汽化管为空心管,空心管密集纵向排列、连续焊接,由此组成一个冷却围壁。

汽化冷却夹套在使用时,用法兰将其连接在汽化冷却烟道出口处,汽化冷却夹套下部筒体插入一级文氏管溢流水盆内。下降管与汽化冷却烟道下降管连接,不断补充汽包提供的软化水。下降管通过下环管将软化水分流进入密排汽化管内,而后进入密排汽化管内的软水经转炉高温烟气的加热变成水蒸汽汇入上环管内,最后通过上升管与汽化冷却烟道上升管汇合后进入汽包内。如此经过反复循环,完成换热过程。

汽化冷却夹套的下环管上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如此可定期打开排污管上的排污阀进行管道清洗,以此防止管道内部杂质积累导致管道堵塞,保证管道内软化水和水蒸汽的流通顺畅,从而保证设备热交换效率和使用寿命。

图2 汽化冷却夹套结构图

1-法兰2-下降管3-下环管

4-下部筒体5-上升管6-上环管

7-密排气化管8-排污管9-排污阀

3.2新型的汽化冷却夹套的优点

采用的冷却方式为汽化冷却方式。汽化冷却夹套上的上升管直接与汽化冷却烟道的上升管相连接,汽气化冷却夹套上的下降管直接与汽化冷却烟道的下降管相连接,相对于采用水冷方式的水冷夹套中的净环水管路,连接管的结构简单,管道及阀门的使用数量少。

采用汽化冷却夹套耗水量将减少到水冷夹套的1/30。汽化冷却方式降温效率高,可以有效的降低与高烟气接触的设备表面的温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汽化冷却夹套的冷却效率高,可以有效的降低转炉烟气的温度,减少转炉烟气量,提高后续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降低一次除尘风机的能耗。

4、结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较大,虽然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物耗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吨钢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要高出20% ~ 30%。因此钢铁产业今后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以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物耗能耗,重视环境保护,汽化冷却夹套的应用,切实响应了国家相关政策,并且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新型的汽化冷却夹套使用寿命长,减少了因为更换此设备造成的转炉停产造成的一系列损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可见在钢铁生产企业广泛采用装有汽化冷却夹套的转炉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对企业自身和我国冶金工业可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郭鸿发 《冶金工程设计》.第一册.设计基础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6

工业烟气论文第2篇

这次烟机设备维修电工技师鉴定是国家实行技师资格鉴定后昆明卷烟厂第一次组织的通用工种类技师鉴定,鉴定工作由云南省第15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实施。参加鉴定人员自愿申报,然后由部门推荐经昆明卷烟厂技师(高级技师)资格审查推荐领导小组严格按照申报条件进行审核。考生先经过集中培训,然后由云南省第15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根据维修电工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考生分别进行基础理论、模拟电子电路、电路故障排除、变频调速、plc编程、教案编写及授课技能、论文写作与答辩等项目的考核,全部考核项目都及格者,才能取得烟机设备维修电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现就维修电工职业技师资格鉴定的申报条件、鉴定程序和鉴定内容摘抄如下:

鉴定对象和申报条件:

从事维修电工职业的专业人员,经过规定学时技师资格培训合格,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维修电工技师资格鉴定:

1.取得本职业三级(高级)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连续工作4年以上;

2.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并取得本职业三级(高级)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

3.本专业大专以上毕业,并取得本职业三级(高级)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连续工作3年以上;

4.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5年以上,并取得三级(高级)资格证书。

知识考试范围:

电子技术:晶体管多级放大电路分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典型线路分析及参数设定;典型逻辑组合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综合性电子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基本概念。

电气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基本原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和参数设定;常用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检测电路分析;复杂设备电气系统安装、调试知识及电气检测与诊断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用plc基本指令、常用功能指令,进行程序设计;用plc控制生产工艺流程的步骤及设计方法;将继电气线路改造成用plc控制的流程图、程序表。

新技术:数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应用及接口-技术基本概念;网络通讯基本概念;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基本概念;交流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基本概念;专业发展方向。

熟悉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识图、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检修工艺编制:能够制定电气系统与电气设备检修、大修工艺,了解电气设计基本方法。

工业烟气论文第3篇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sign, building smoke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many of the details of building smoke control system, puts forwar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design key points.

关键词: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必要条件注意要点

Key words: building fire smoke control system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建筑物的形态日益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增多,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新时代,大家对建设工程有关防火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重视。对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的不同理解和如何在工程设计工作的适用也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但是现在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消防设计时,却不够重视防排烟的设计。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技术规范,对消防审核中防排烟设计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我个人就防排烟设计相关方面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识,抛砖引玉,提出三个问题看法,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交流。

一、防烟分区概念的明确

建筑防排烟设计是现代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中,不仅要注意防火设计,更要注重防排烟设计,防烟是将烟气控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确保消防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而排烟则是火灾时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及时排除,防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保证疏散空间安全可靠以及人员疏散所需时间。烟气的控制、排放等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暖通)人员设计专业的重点,同时也需要建筑及建筑电器等相关专业设计人员有效的协调配合。本文仅就防烟分区较防火分区而言,在建筑消防设计中往往容易忽视,事实上,防烟分区是烟气控制的基础手段,是为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有组织排烟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依靠采用挡烟垂壁(帘),挡烟梁(墙)等形式来实现,在具体防烟分区的划分,挡烟手段的确定在设地下车库排烟设计中设计人员中存在误识,在以往的无吊顶的商(市)场,将500mm的梁作为挡烟措施,事实上这样的划分方法往往是不成立的,第一未形成有效的烟气围挡,蓄烟空间,第二排烟口往往低于梁底,故与有效的烟气控制及排放相去甚远,注定该排烟系统是不可靠的,排烟口须设于有效蓄烟高度内,这是排烟理论的基本点。设计应设置固定挡烟垂壁,其下端高度至少与排烟管底部齐平。挡烟垂壁应采用非燃材料制作,如钢板,夹丝玻璃、钢化玻璃等固定挡烟板或活动的挡烟垂壁(帘),当建筑物净空较低时,宜采用活动式挡烟垂壁帘。国内外大量火灾统计表明,在火灾死亡人数中,大多数为烟害所致。有一点值得注意,普通玻璃一遇高温膨胀由于受框架限制而炸裂,在人员集中场所易造成人身安全事实,同时也使防烟分区失效,这应该是严格禁止的。活动挡烟垂壁(帘)应由感烟控测器控制,或与排烟口联动,或受消控中心控制,同时应能就地手控,挡烟垂壁落下时,其下端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1.8m,当吊顶为非燃材料时,挡烟垂壁紧贴吊顶便可,而吊顶为格栅吊顶时,则挡烟垂壁应穿过吊顶面并紧贴非燃烧体楼板或顶板,此外由规范理解,净空大于6m的房间,不考虑采用防烟分区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防烟分区的划定由暖通专业完成,而具体施工要求须由建筑设计图纸体现,同时建筑电器专业亦应予以配套,此环节往往出现设计脱节情况,故建议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划分均需在各相关专业图纸上均予以描述。

二、排烟设施的设置

建筑排烟方式分为机械排烟方式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在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的观点似乎已被确立,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排烟方案其经济性及可靠性有很多时候值得商榷。针对具体工程应仔细分析其客观特性,检查规范符合性和设计细节诸多容易出现偏差或遗漏的问题,实现安全可靠的设计目的。同时,也为今后建筑的开发利用从防排烟的角度提供指导原则。

目前建筑消防设计中应根据相关规范设定范围,确定排烟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并予以落实。

1、自然排烟主要靠烟气的浮力,火灾时如喷淋系统动作将降低烟温而使烟气排放能力受限,这对人员较为密集面能而言较为不利,条件许可时,应采用机械排烟。

2、排烟窗如处于迎风面,易形成烟气倒灌,无法实现预定方案,为改善这种情况,目前幕墙工艺可采用下弦窗或平移窗,尤其是平移窗,当开启时形成窗外挡烟板,即在挡烟板与窗口间形成负压,便于烟气排向室外,应该说平移窗是种较先进可靠的方式,不影响建筑立面造型、采光,但缺点是成本较高。

3、高层建筑由于热压作用,存在上、下层之间的压力差,一般中和面在建筑高度一半附近,故室内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须妥善考虑,否则冬季工况,建筑底部开窗排烟,同样易出现烟气倒灌现象。

4、当火灾房间温度很高,烟气中含有大量未燃烧的气体,当烟气自然排出时会形成火焰,可能导致火势向上蔓延,这就对建筑防火分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自然排烟的烟气是靠外墙上可开启外窗直排室外,需要一定的有效开窗面积,目前开窗面积的计算国家有关规范中无定量分析的方法。

6、自然排烟窗高度的确定问题,首先应明确排烟窗高度应高于蓄烟高度,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一般说来在房间一半高度以上设排烟窗,而进风方式则应具体分析,一般大空间场所应在房间下半部开设进风窗或机械补风,开窗面积约为排烟窗面积的1.3~1.5倍。开窗方式一般有手动、电动、气动三种,此外《高规》允许紧急状态时打碎玻璃的办法进行排烟(其可行性,有效性值得商榷),设计和业主单位可根据经济条件确定,一般地说电动控制较可靠,也较为常见。但相应成本也较高。

7、目前消防设计中,出现同一防火分区内,不同防烟分区采用不同排烟方案(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情况,这显然是不可靠的,相互之间的影响容易使自然排烟失效,烟气倒灌的现象较易发生,应杜绝此类作法。

8、无论自然排烟或是机械排烟,其终极目标是利用人员疏散,减少有毒烟气和高热对人员的侵害,当烟气带火状态出现时,烟温超过280℃,排烟系统工作即告结束,排烟防火阀关闭,排烟风机停止,同样,自然排烟窗也需自动关闭,这样方可避免拔风助燃,加剧火灾强度的问题的发生。

9、无论自然排烟或是机械排烟,自然排烟窗或机械排烟口烟控实际有效距离的观念必须得到加强,人员在烟气中安全行走距离的限制也决定了防烟分区的长度应与之相适应。建议结合建筑特征控制在40m内。诸多资料表明,采用换气次数法确定排烟系统的排烟量这一设计方法不合理。对于大空间,计算的排烟量过大,而对于中

等小体积空间其值偏小。

三、防烟设施的设置

建筑防烟方式分为机械加压送风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尽管《高规》允许并部分提倡(高层住宅等)疏散楼梯间及前室采用自然排烟防烟,而允许烟气引入安全保护区域,在安全可靠性方面无疑逊色于机械加压送风,故条件允许时,建议尽量不采用此方式。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加压送风系统是常见的防烟手段,送风量的确定

为关键要素,目前计算方法由于对设计工况条件作了大量的简化忽略了诸多影响因素,不能因建筑条件的差异而具体分析,所有的计算方法均假设在送风情况下楼梯间及前室的防火门处于一定的开门状态,回避了防火门变化的开门工况对加压送风系统的影响(防烟楼梯压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开门时扑出门洞风速的要求和闭门时前室压差控制的不平衡性等),不对系统非假定工况进行分析研究,注定了目前计算方法的粗糙和不完善,事实上,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加压送风系统的客观特性决定了它计算分析的复杂性,尽快确立完善的建筑区域烟气控制模型,将对加压送风系统的研究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风量范围表简单的套用其副作用很大,设计须重视以下几点。

1、设置防火门或电梯口的数量和面积对漏风量或送风量的影响。设置的洞口越多、面积越大,其加压空间的漏风量也越大,加压区域难以保证规范要求的正压值,这样只有通过加大送风量来实现。须计算得出正确数值。

2、由于开门时扑出门洞风速的要求和闭门时前室压差控制的不平衡,设计应完善泄压装置的设置,解决正压值的控制问题。

3、系统运行方式的选择有待优化,目前常见的着火时开启着火层及邻近楼层前室送风口的作法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邻近楼层既然没着火,就没有防烟的必要,设计基本考虑单点火灾状况,笔者倾向仅开启着火层前室送风口,这样系统的分析设计将容易实现简单经济可靠。

4、送风管道横截面、材质和送风口的大小对风速的影响。规范对不同材质的管道有不同的要求。在设计审核过程中应对风速和横截面积进行校核,已确定其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同时应注意加压送风口具体设置位置不应防火门开启而被遮挡,影响实际送风量。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处在跨越式发展阶段,其建筑规模、建设速度都是空前的,工程中的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涉及的建筑防排烟问题越来越多。防排烟设计是建筑消防设计中较复杂的环节,也是建筑生命安全系统的重点,目前防排烟系统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作为设计人员在充分掌握理解规范要求的同时,也应了解目前防排烟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何在确保工程消防安全的前提下,经济、合理的设计防排烟系统,是目前在建筑防排烟设计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有关部门应在满足国家规范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出台地方性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或导则等指导性技术措施,以便设计人员进一步正确理解规范,把握规范,统一设计标准,使得建筑防排烟设计更加经济、安全、合理。

参考文献:

工业烟气论文第4篇

【关键词】 烟草 卷烟 叶片松散回潮 过程质量 成品质量

叶片松散回潮工序是卷烟制丝加工工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加工强度的强弱,对卷烟物理质量、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叶片松散回潮工序热风温度的调整试验,采用整批投料和单工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叶片松散回潮热风温度的合理范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某三类烟全配方叶片烟片松散回潮机、卷烟综合测试台、YQ-2叶片振动分选筛(郑州嘉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JA5003千分之一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等。

1.2 试验方法

每个强度安排一批全配方叶片,记录工作蒸汽压力、物料流量、筒体转速、出口温度和水分等;检测松散回潮后结块情况,预混柜出口烟片结构、烟叶化学成分、成丝烟丝结构、烟丝转化率、成品烟内在质量等;分别选取云南清香型与河南浓香型上中下部位烟叶,在不同热风强度下进行分批测试,随后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进行单料烟评吸。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热风强度对过程质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松散回潮后叶片的大中片率随加工强度的减小而增大,碎片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松散回潮后不同加工强度均没有结块情况。烟丝整丝率随加工强度的减小而增大,碎丝率变化不明显。整丝率转化率与松散回潮加工强度关系不明显。松散回潮前由于有真空回潮工序,即使松散回潮只加水不加温对烟片松散率影响不大。

2.2 不同热风强度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总糖和糖碱比随工艺强度的增大呈增大趋势,总氮随工艺强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烟碱、氯变化趋势不明显。

2.3 不同热风强度单料烟评吸统计

热风强度设定为0时,样品香气透发性较差,杂气略明显,热风强度为55℃时,卷烟样品香气透发、协调性较好,刺激较小,55℃与60℃总体差别不大。这与王允白等[3]结论一致:总糖与香气、吃味、劲头、灰色及评吸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刺激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糖碱比与香气、吃味、杂气及评吸总分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总氮与香气、吃味、杂气、评吸总分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

2.4 不同热风强度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组织评委对不同松散回潮试验强度成品卷烟进行感官质量鉴定,热风强度为55℃时,卷烟样品香气较饱满,协调性较好,刺激较小,热风强度设定为0时,卷烟样品香气透发性较差,杂气、刺激略明显,热风强度为55℃时感官质量相对较好(如表2)。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松散回潮热风强度对烟丝物理质量和卷烟物理质量影响不明显,只有烟丝结构表现出温度较低时烟丝整丝率略好,热风设定0时的卷烟端部落丝量上升明显,但单料烟与成品卷烟感官质量表现出香气透发性较差,杂气、刺激略明显。成品卷烟感官质量总得分热风温度55℃略高,在该范围内对保持卷烟的香气有利,香气透发性较好,烟气整体较均衡。

参考文献:

[1]罗登山,姚光明,刘朝贤.中式卷烟加工工艺技术探讨[J].烟草科技,2005,(5):4-8.

工业烟气论文第5篇

【关键词】烟;火;艺术

烟火一语系希腊文――是由烟与火的艺术组成。早在很久以前,烟火技术就是军事领域的一门重要科学。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烟火学烟火学某些技术也逐渐引用到电影方面,俗称为电影烟火。

电影是人类知道其确切产生时间和成长历程的艺术,是二十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影响巨大的媒体,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意产业。从十九世纪末开始,法国、美国及其他地区的电影发明家们相继发明了能摹拟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声记录和还原的技术和机器,这种电影技术从一诞生,就被企业家发展成为电影生意,被政治家发展成为意识形态,被艺术家发展成为电影艺术,被研究者发展成为电影理论。一部电影发展史同时也是电影人探索电影规律的历史。完成一部影视作品,需要许多专业部门的相互配合,这些部门在技术和艺术尽管有繁简主从之分,但就整个影视作品的摄制及创作而言都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电影烟火与军工烟火有很大区别,电影烟火是以某些军工烟火技术为基础,将熟练的烟火技术通过电影艺术手段,达到影片所需要的艺术效果。因此,电影烟火专业既有技术而又具备了艺术。影片中正确使用烟火,可以帮助摄影解决的意境和气氛。拍摄战斗题材的电影镜头,无论场景如何调动,但在画面内总要出现一些烟火气氛。这是为了给影片人物造成的一定环境。作为电影这一视觉形象较强的艺术形式,没有一定的相应环境,人物的塑造就很难完成。每年的“奥斯卡金像奖”,除了最佳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术等奖项外,还有‘视觉效果’这一奖项,当然它所包括的范围较我们目前的烟火效果概念要广得多,但他主要是烟火气氛方面的视觉效果。

电影烟火也是整体创作的组成部分,拍摄一部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尤其是拍摄大型战斗影视作品,若是没有烟火部门参加,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由于周围强烈的烟火气氛的衬托,才营造出逼真的战场场景,使英雄形象更加突出,让人过目不忘。拍摄一些战斗题材的电影,不论场景如何调动,但在画面内总要出现一些烟火气氛,这是为了给剧中人物造成特定环境。一部电影中烟火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影视作品的艺术和技术质量。水准较高的战斗题材影视作品,比需有尽善尽美的烟火气氛烘托。

利用烟火技术,使电影画面达到理想艺术效果的方法。在电影画面中,运用烟火可以创造出各种环境气氛,如战争、恐怖、仙境等。合理地使用它,可起到深化主题、塑造人物、调节影调、改变景色反差等作用。设计烟火,要掌握影片的主题思想,熟悉时代背景,考虑到烟火创造的环境气氛与影片风格、基调、节奏等方面的统一,把烟火与影片情节融为一体。烟火在特定的主题情节中可采用写意手法,合理夸张,如神化魔幻剧中的云海和战争片中的战火硝烟,都是运用烟火大胆夸张、渲染,创造出特定环境效果的范例。熟练的烟火技术通过电影艺术的运用,达到影片所需要的艺术效果.因此电影烟火既有技术性又有艺术性。烟火可以作为摄影艺术手段,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深化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借助施放烟雾的方法可以营造幻觉、朦胧、迷茫等心理活动和场景。利用白色烟雾掩盖景物,可产生 朦朦胧胧的艺术境界,造成“景越藏、意越深”的特殊效果,使人们浮想联翩产生极强的好奇心理。影视作品中正确运用烟火,可以帮助摄影师解决画面中一些难以解决的意境和氛围问题。

在烟火的运用上,不但在画面的写实方面要有必要的夸张,在写意方面也要很好的处理。烟火的运用和创作是要紧紧依据影片的主题思想和时代背景,要正确处理好生活与艺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个专业烟火人员,由能掌握一般的烟火技术到能自如的运用和设计烟火气氛,是个很长的过程。发挥烟火人员的创作积极性,把熟练的烟火技术通过艺术手段与整个影片的主题思想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样对创作是有巨大的积极的作用的。在设计烟火气氛时,首先要很好地了解剧情、时代背景,领会主题思想及导、摄、意图。这两个方面要恰当的掌握。

一些在艺术上有造诣的中外摄影艺术家,在影视作品中巧妙的大量的使用烟火,以达到升华主体、改变环境、造成景色反差等目的,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烟火的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影视作品中,如汹涌翻滚的云海、青青飘浮的云硝烟弥漫的战场等,无一不与烟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烟火已成为影视拍摄中无法替代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计算机科技的突飞猛进,一些影视作品用现代科技做烟火效果,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远比传统的做出的效果差,在真实感上也大打折扣。

些年来,国内外有些烟火电影,单单从烟火角度看。无论在烟火技术和烟火气氛的处理都是很好的,但是这些气氛都是在特定的主题思想允许范围内进行的表现和处理的,我们不能不顾主观和客观情况,机械的模仿,这样会破坏影片的整个创作。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烟火效果的要求也日新月异,因此,烟火专业人员的技术和艺术水平也要不断的提高,要经常进行经验交流和理论学习,尤其是对化学理论的学习更为重要。我们所用的药品都是一些易燃易爆的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没有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你就无法掌握它的性能,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必须认真学习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艺术方面也要重视学习,烟火人员不仅要会点烟火,更重要的是要把熟练的烟火技术,通过艺术手法去表现,是烟火的表现更巧妙、更安全。

目前完成烟火的技术手段主要还是靠炸药,火药和烟幕一些易燃易爆的材料,使用这些材料自然会给烟火工作带来的很大程度上的不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要打开思路,另外寻找技术措施。随着我国的化工及工业技术的发展,只要我们不懈的往这方面努力的话,终究会实现这一目标。总之,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再不远的将来会逐渐改变目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烟火组织工作是重要一环,现场组织不好就会出现混乱,就可能发生问题,因此现场组织工作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现场烟火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总之做好电影烟火工作,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忽视了那一点都会出现问题。安全问题做到持之以恒,不能忽略一时一事;往往事故中发生在意想不到的问题上,因此,在从事烟火这一工作中,头脑要复杂一点,问题的考虑要多一点,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烟火工作的安全。

工业烟气论文第6篇

关键词:燃煤电厂;烟气治理;脱硫脱硝技术

Abstract: In many power plants,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re the largest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the most serious is the coal-fired boiler flue gas, which is China's coal-burning power plant air pollution is a key factor.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azards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 flue gas and Features, and then On the flue gas treatment approaches, and finally elaborate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echnology.Keywords: coal-fired power plants; flue gas treatment;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K22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燃煤电厂中排出的烟气中,包含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和重金属等诸多污染物,致使大型火电厂常常是当地最大的工业污染源。在燃煤电厂中,因锅炉燃烧而产生的污染物显著高于其他环节产生的污染物,因此燃煤电厂是治理污染的关键。

一、燃煤电厂烟气的危害及特点

在锅炉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烟气,其中包含很多污染物,比如说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和少量的氟化物、氯化物等。其中污染物的比重和煤炭中存在的矿物质构成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锅炉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由于烟气的温度高,污染物的浓度较低,烟气治理更加困难。

燃煤电厂中锅炉烟气含量虽然会由于煤种与锅炉设备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由于其额定的蒸发量比较大,所以排放的烟气含量往往比其他工业窑炉中产生的烟气含量大很多。锅炉燃烧时的温度一般大于1200℃,其中污染物大部分都是无机物。在燃煤电厂的烟气中,污染物是由气态形式存在的,浓度往往较低,它的浓度显著低于工厂中由于有色金属冶炼而产生的气态污染物。因为污染物的浓度相当低,所以在气态污染物回收以及利用方面就会因此投入更高的成本,并且工作的难度也相当大,往往会影响其经济效益。针对数量较少的燃高硫煤电厂,则应当全面分析电厂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同时,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合理的选择治理方式。在燃煤电厂的锅炉中,烟气是有一定温度和湿度的。因为烟气含量较大,烟气的温度往往会比环境空气的温度高很多,而且由于是用高烟囱排放的,所以烟气抬升的高度大,扩散的范围广,再加上由于风的作用,传输就会形成连续的烟流,其距离可达到几百乃至几千公里。在烟气沉降与转化过程中,SO2和 NOx 的沉降与转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所以可以传输比较远的距离。

燃煤电厂的污染物不但数量多而且传输远,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燃煤电厂中的烟尘,不仅仅影响人的健康,而且还给工农业的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很多电厂周围的农村,由于电厂排放的烟气沉降,致使农作物大量的减产,电厂往往每年需要支付巨大的赔偿。SO2除了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危害外,还对建筑物、金属材料、农林业的生产也存在有很大的危害。燃煤电厂烟气中NOx 主要是 NO,排放在大气中之后容易氧化成为NO2。NO2的浓度比较大时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到人的健康。

二、燃煤电厂烟气治理的策略

燃煤电厂应当主要针对加强技术的改造、推行洁净煤的技术、完善企业的管理作为烟气治理的根本任务,最终达到减少煤耗、降低煤炭燃烧所产生的废气的目的。而且,综合的利用资源技术与开发更高效的烟气治理技术也是相当重要的。例如怎样高效的热电联产、电除尘器都是废气治理的有效措施。

在燃煤电厂中,锅炉废气的治理重点是对各类除尘设备的治理,例如袋式除尘器、旋转式除尘器、电除尘器等等。由于电除尘器除尘的效率特别高,运行成本也比较低,因此,在燃煤电厂中,很多都用电除尘器。煤炭燃烧时,针对产生的SO2,主要的控制技术分为SO2燃烧前的脱硫、SO2燃烧中的脱硫和SO2燃烧后的脱硫。在烟气治理的过程中,燃煤电厂应当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与综合治理”的规定,把污染治理、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高效的结合起来,不但要控制新的污染产生,还要加强对旧污染的治理,采取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投资的整体效益,努力让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达到高度的统一。

在实践治理的工作中得到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应该继续加强技术政策;推行能源节约和有益于保护环境的新能源政策;能源节约不仅仅是降低能源的消耗、经济效益的提高,还是谋求保护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长期发展的关键举措。和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节能潜力非常大。所以,要继续加强各种措施来节约能源。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依赖科技的进步,高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完成污染防治和利用资源紧密相结合的目的;挖掘节能潜力,提高现有的设施运作率,发挥设施投资的最大效益;积极筹措各种基金,来治理旧厂的污染。

三、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治理技术

1 传统的模式

这几年,国内对烟气的脱硫、脱硝技术需求很大,但可以采用的成熟自主的技术却不是很多,这是因为脱硫、脱硝装置的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存在诸多介质、影响的因素繁多,技术的开发难度也相当大。采用国际上的新技术开发方式,烟气污染治理新技术的开发则需机理的研究、小试、中试的工业示范,逐个投入应用到整个的开发流程中,全面应用相近的理论和因次分析的方法来实现体系与核心装置的放大。

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研究阶段,针对技术的基础问题从反应机理与理论上加以明确,然后采用小试来验证新技术是否可行,完成小试的工艺基础后,选择该工艺在仿真工业条件中进行工艺的研究,并联系相近理论与因次分析,来建立中试的装置,采用中试来验证工业生产,之前的工艺是否可行,确保研发与应用时的工艺要一致。从小试到中试,就是从实验室到大的生产间的过程。中试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小试验证,还可以为将来的大生产搜集数据,所以,在传统技术开发的过程中,由小试到中试才是一个必须通过的关键环节。也常常是在这两个环节中需进行反复的验证,才使得全部的技术开发周期延长、资金投入增大,通常企业与研究机构无力承受这么大的风险。这才导致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自主开发常常在到达中试阶段之后,就会陷入停滞期,导致技术开发很难继续进行,因而无法获得先进的技术,应用也更加无从谈起。

现如今,国内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开发只是集中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环保公司为了与高校科研院等科研机构相结合,在对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的同时,进行了部分技术的改良,因为核心技术都是国外企业的技术机密,所以这种技术的改良很难在实质上面提升系统整体的应用水平和技术水平,导致我国技术依然不能摆脱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

2 技术开发新模式

环境的污染治理已历经数十年了,在治理技术开发的初级阶段,因为技术的限制,大部分实验是验证技术可行性的基本方法,把试验作为核心,再和相似的理论与因次分析相结合是实验装置放大的唯一途径,而且技术的优化还依赖反复的试验室验证,所以在国外的烟气脱硫与脱硝技术开发和研究过程中,都遵从以试验为中心的,从小试到中试工业示范开发模式,在历经了十多年的发展后,才最终实现了成熟技术在大规模工业中的应用。

在烟气脱硫与脱硝的技术开发研究中,工艺过程的重心在化学的过程研究,而化学过程的实现又是在过程装置中实现的。尽管烟气脱硫与脱硝过程中的化学原理各异,而且反应器的样式也各有各的特点,并都存在着装置大、负荷范围宽、适应性较强、设计精度较高这些特点,他们对过程装置的放大设计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烟气脱硫与脱硝技术在国际上的大量采用,说明即使我国还没有掌握核心的工艺,但是它的技术已相对很成熟,具备了超越传统的开发模式基础。研究应当采用全面的、多尺度的系统级数值仿真和模拟为中心,让实验研究成为校正和开发对烟气脱硫与脱硝反应器与相关的装置的关键技术,对工艺的开发,不但突破了传统的因次分析和相似理论的限制,还解决了脱硫与脱硝多个反应器的设计问题,最终避免了费用高昂的开发过程。

参考文献:

[1]孙克勤,张东平.烟气的脱硫技术简介[J].电力环境保护, 2006, 20(3): 11-14

[2]周山明,仲兆平.烟气脱硫塔的动力学模拟和优化设计[J].热能动力工程, 2008, 20(3): 270-274

工业烟气论文第7篇

关键词: 节能;烟气余热利用;腐蚀;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中图分类号:S21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317-02

1 锅炉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

目前,国内应用锅炉的行业中,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均含有硫,燃烧时通常会产生硫氧化物,硫氧化物与水蒸气结合后即形成硫酸蒸汽。当锅炉尾部受热面的金属壁面温度低于硫酸蒸汽的凝结点(称为酸露点),就会在其表面形成液态硫酸(称为结露)。长期以来,空气预热器作为电站锅炉或10t/h以上工业锅炉尾部受热面,由于结露而引起的腐蚀时常发生,很难避免,以至于目前在锅炉设计时不得不通过提高排烟温度或使用非金属涂层(如搪瓷管)来缓解结露腐蚀,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结露堵灰问题。而简单地通过提高排烟温度来避免低温腐蚀,又势必造成大量低温能源的浪费;尽管如此,空气预热器往往在运行一到两年后依旧会出现低温腐蚀穿孔、漏风、堵灰现象,以至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10t/h以下小型工业锅炉一般不设空气预热器,部分锅炉只设置了铸铁省煤器。由于锅炉常常是间歇给水,省煤器的热效率并不高。所以小型工业锅炉一般设计排烟温度在160℃~180℃,实际运行中往往高达200℃以上。

2 工业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节能改造的可行性

一般10t/h以上的工业锅炉在尾部烟道通常布置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而空气预热器往往布置于省煤器之后。通过热力计算可知,排烟温度为200℃时,管式换热器(烟气走管内,入口风温20℃)最低壁面温度在100℃左右,而层燃锅炉烟气酸露点往往超过100℃。这就是排烟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预热器仍然发生低温腐蚀的原因所在。

如果控制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最低壁面温度始终高于烟气酸露点,即使采用普通的碳素钢作为受热面材料,也能够解决低温腐蚀和堵灰问题。首先,为了提高空气预热器的最低壁面温度,将其与省煤器位置互换,并将其出口烟气温度设计值控制在220℃以上。这样,空气预热器的最低壁温将在110℃以上,高于烟气酸露点。其次,无论是常温给水还是热力除氧给水,只要将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加热至110℃以上,就可以使其最低壁温高于110℃,亦高于烟气酸露点。节能改造结构简图如下:

管式空气预热器安装于省煤器上游,卧式安装。烟气走管内,锅炉送从管外风横向流过。常温给水或热力除氧水经过水水换热器预热后进入省煤器,通过测温仪测得省煤器进口水温。省煤器出口的高温给水回流水水换热器,作为热源预热常温给水之后去锅筒或汽包。通过调节阀可控制旁通水量,从而控制省煤器入口水温在设定值。由此,便可控制省煤器最低壁面温度高于烟气酸露点。同时,由于选取了适当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空气预热器的最低壁面温度也远离烟气酸露点。至此,整个装置烟气侧受热面的最低壁面温度均处于可调可控状态。经过优化设计,合理分配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受热面,可将锅炉排烟温度降至130℃(控制最低壁温110℃时),并将回收的热量有效用于加热锅炉送风和给水,提高锅炉热效率达5%(以改造前排烟温度200℃计算)。

工业锅炉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设计排烟温度,主要是人们沿用了以往的设计理念,即控制锅炉整体耗钢量指标。我国在进入2000年以前,燃料价格还不高,即使排除低温腐蚀的因素,过低的排烟温度势必造成更高的耗钢量,投入产出比不合理。而现在不同了,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日益扩大,过度的能源开采致使燃料价格直线上升。就我国而言,产煤区的原煤价格从不足百元一吨上涨至数百元一吨。而钢铁价格虽然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但与燃料价格的上涨幅度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通过增加锅炉受热面和钢铁消耗来提高锅炉热效率,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现阶段燃料价格和钢铁价格,本节能装置的改造投资在一年内即可从节能收益中回收。

3 应用实例

漯河双汇动力公司10t/h链条炉省煤器之后设有热管空气预热器,随着热管的老化和腐蚀失效,每三年左右须更换空气预热器。实际运行排烟温度通常高于200℃。采用尾部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后,技术参数如表1。

4 节能效益分析

通常,锅炉排烟温度每降低15℃,其热效率将提高1%。工业锅炉实际排烟温度一般在200℃左右,若控制换热器最低壁面温度不低于110℃,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可将排烟温度降至130℃以下,降低排烟温度约70℃,可提高锅炉热效率达4%~5%。下面我们以10t/h工业锅炉为例,进行大概的节能效益分析。

4.1 换热器回收热量Qg估算

Q■=■[Kw]

式中Vg=13182Nm3/h,为标况烟气流量;

ρg=1.295kg/Nm3,为标况烟气密度;

Cpg=1.12kJ/(Kg℃),为烟气比热;

t1=200℃和t2=130℃分别表示改造前后锅炉的排烟温度;φ为设备保热系数,可取0.98。所以Qg=364kW。

4.2 等效燃煤量Gc计算G■=■[kg/年]

式中Q=364kW,为回收热量的千瓦数;

Qp=5000kCal/kg,为煤的发热量;

ηk=65%,为锅炉效率;

860[大卡/(千瓦时)]为单位转换系数;

HR为设备每年运行时间7200小时。

节煤量达Gc=694吨/年,折算标煤495吨/年。

4.3 10t/h以下几种工业锅炉估算节能改造效益(年运行7200小时计算)列表如下:

5 结论

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增加锅炉尾部受热面并控制换热器最低壁面温度高于烟气酸露点,在保证锅炉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可大幅度降低排烟温度,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得以有效回收利用,锅炉热效率将提高4~5%。由于燃煤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该项技术在工业锅炉上的应用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现阶段燃料价格和钢铁价格,节能改造投资在一年内即可从节能收益中回收。

参考文献:

[1]杨光蒸.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出版次1版1次.出版者电力工业出版社,1956-06

工业烟气论文第8篇

关键词:烤烟;品种;比较研究;黔南州

中图分类号:S156.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6.032

品种是决定烤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2]。研究表明,烤烟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为20%~35%,对品质的贡献率为50%[3-4]。然而,品种潜力的发挥与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其产质量有很大区别[5]。因而,针对贵州烤烟种植区域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选育适合当地的优良烤烟品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是解决主栽品种单一问题,提高烤烟生产水平,彰显贵州烤烟烟叶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6]。

黔南州的大部分烤烟种植区域属黔中烟区,是贵州五大生态烟区之一[7],对贵州烤烟生产的贡献巨大。然而,常年主栽烤烟品种单一,缺乏适合当地特殊气候特征的烤烟品种,一直是黔南州烤烟快速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本研究以云烟85为对照,对黔南州选育的8个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为选育黔南州特色烤烟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其基本情况

在瓮安县天文镇乌江村手巾坝组,选择地面平整,土壤肥力均匀,肥力水平中等的旱作且无病史的土壤开展试验,于5月10日移栽。

1.2 供试品种(系)

1.3 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3行区,行距1 m,株距0.6 m,小区计产面积为30.6 m2 (每小区第一株和最后一株,不参与计产、计值);每个品种每个重复51株;区组和小区设置为长方形,试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

3 小结与讨论

(2) 针对主要病害的抗性而言,所有参试品种对烟草根茎性病害(青枯病和黑胫病)抗性好,对气候斑点病、赤星病抗性较好;福烟3号和对照云烟85对病毒病的抗性最好,其次是QN-1。

(3) 就各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而言,福烟3号、福烟2号和WA-2产量和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另外,WA-2的上等烟率最高,其余参试品种的上等烟率均低于对照;福烟3号、福烟2号、玉水3号、玉水4号中等烟率均高于对照,其余参试品种的中等烟率均低于对照。

综上所述,根据当前贵州烤烟生产现状及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的需求[8-9],结合烟农的种烟效益分析可知,2010年在黔南州瓮安县参试的8个烤烟新品种(系)中,WA-2综合表现最佳,福烟2号、福烟3号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以上3个品种比较适合在该区域种植。由于今年气候因素异常,尤其是降水量等与常年平均值相差巨大,而水肥对烟草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以及产量有很大影响[10-12]。因此,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之前,还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其余品种(系)有待进一步改良。

参考文献:

[1] 佟道儒. 烟草育种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2] 艾树理. 我国烤烟育种进展与问题的探讨[J]. 中国烟草科学, 1999(1): 44-46.

[3] 罗成刚, 蒋予恩, 王元英, 等. 烤烟新品种中烟103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中国烟草科学, 2008, 29(5): 1-5, 10.

[4] 王元英. 关于我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的探讨[C]//王元英.烟草遗传育种论文集.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5] 肖金香, 刘正和, 王燕, 等. 气候生态因素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植烟措施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4): 158-160.

[6] 舒明信, 杨显志, 马敏伦, 等. 特色烤烟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3): 170-171.

[7] 任竹, 张刚领, 张方现, 等. 贵州不同生态烟区烤烟质量状况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10): 51-54.

[8] 陈卫东, 李智勇, 李继新, 等. 初论贵州特色烟——“山地醇甜香”和“山地清甜香”[J]. 贵州烟草科学, 2010 (1): 1-5.

[9] 宫长荣, 于建军. 烟草原料初加工[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3: 7-46.

[10] 李敏, 杨天旭, 严锦申, 等. 烟草水肥耦合的研究进展[J]. 天津农业科学, 2010(4): 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