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传媒

网络传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28 11:55:44

网络传媒

网络传媒第1篇

人们按照传播媒介方式的不同把纸媒介的传统报纸、电波媒介的广播、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分别称为第

一、第二和第三媒体,互联网囊括了传统媒体的一切表现形态,同时又具备了许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特点,因此,被称为“第四大传媒”。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是指因特网(因特网是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过,因特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因特网还具有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重要功能。因此,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因特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

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政治、地域经济、地域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互联网上信息的极大丰富、迅速及时、无边无际、交互往来、多媒体等特点对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形成了极大的挑战。这一新的传播媒体正以无可想象的空间使传播领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

一、对传统媒体采访手段的冲击

目前,新闻记者采访的主要手段是面对面的访谈和电话采访,网上采访(如电子邮件等)还只是辅助手段。据调查,使用频率最高的采访手段是面对面采访(61%),其次是电话(22%),电子邮件目前仅名列第三(13%)。但是调查也表明,在过去两三年里,将电子邮件作为采访渠道的人数有了急剧的增长。可以肯定,在网络上的视频技术、数字技术发展起来以后,新闻记者通过网络对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通过视频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网络采访(即电子邮件书面采访、视频面对面采访等)最终将成为媒介工作者日常新闻报道的主要采访手段。这种采访手段将大大扩展新闻记者的采访范围,大大减少采访所需的时间、人力和费用,大大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

二、对传统媒体新闻写作方式的冲击

在电脑文字处理系统、多媒体和互联网络等新技术、新媒介的广泛普及和冲击下,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写作方式、特别是报纸等印刷媒介的写作方式将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文字新闻写作方式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多媒体新闻写作方式为主。

迄今为止,报纸等印刷媒介的新闻报道与写作方式是以文字为主。文字这种符号形式在信息沟通中的特点,一是字面上具有表意的相对确定性;二是字里行间又能留给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或解释余地。但是,在新闻报道中,文字报道同广插报道、电视报道相比,又有很多弱点,一是不如声音、电视报道生动、形象;二是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不如图像报道立体。单一的文字写作报道方式迫使记者在报道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时要做线性的描述及抽象的概括、主观的形容,这就在报道新闻事件时难免与客观真实有差距。这是在新闻传播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界限分明的条件下难免出现的弊端。

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给印刷媒介“避短”带来了机会。在网络和多媒体的条件下,随着各种智能、易用软件的不断推出,报纸记者除了可以用文字来进行新闻报道与写作外,对于声音、图画、照片乃至三维动画、影像等多媒体表现形式的使用也越来越容易。记者可以通过超文本结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既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又全方位地、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

电脑网络编辑系统主要是靠媒介的内部网络来实现的。记者、编辑和媒介内部各部门、各级领导的电脑相互联网,使得编辑工作变得无纸化、高效化、高质化。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无论是报纸等印刷媒介还是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都以线性编辑为主。所谓线性编辑方式,是指记者和编辑对所采集的大量新闻素材(分别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进行整理,从中选出新闻报道所需要并能容纳的片断,按先后顺序组合成新闻成品的工作方式。传统的线性新闻编辑方式同传统的线性新闻写作、报道方式一样,受到印刷术和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的限制,使得编辑过程十分复杂,新闻成品中的任何一次内容改动,都可能引起全部内容的线性重组;新闻成品的容量受到线性结构的严重限制;模拟信号的多次复制和长期保存都会不断降低信息传播的质量。以数字式多媒体编辑设备和技术为基础的非线性编辑方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编辑方式和观念,它可以随意提取任何文本,可以把任何一段子文字文本、图画文本、声音文本和影像文本等编入任何主文档(文字报道、广播报道或影视报道等),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子文本的长度,可以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进行编辑部与新闻事件现场、中央台与地方台之间的实时沟通和编辑,可以无限复制和长期保存新闻信息而同时保证信息传播的质量。

四、对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冲击

第四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单向传播是传统媒体传播的特点,传播者制作信息,受众通过媒体被动地接受信息。由于这一特点,传媒本身很难及时、全面、有效地了解受众的反馈信息,传播效果较难把握。媒体进入互联网络后,这种单纯的传D受关系发生了变化,它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单向传播及有限的双向交流(所谓“有限”,是指:同步性的双向交流,只限于广播的某些时段DD听众可以将电话打进直播室与主持人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电视媒体的某些栏目和报纸媒体的某些版面,提供一定的时段和空间进行双向交流,但都是有时间距离的)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在网络上新闻或信息,受众也可以及时地向媒体反馈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就某一话题大家开展讨论,发表观点。这不仅仅是双向交流,而且是多向的互相交流新闻信息。

五、对传统媒介中“守门人”地位的冲击

传统媒体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的份量是重还是轻,哪些详细报道哪些简要介绍以及报道的分寸等,都可以由“守门人”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来把握。由于舆论导向和正面报道为主的需要,媒体往往是“舆论一律”的总体格局。“守门人”由于长期以“大众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作为职业的传播机构,它较常人更具有接近信息源的特权。“守门人”一般掌握着新闻媒体,哪些信息可以传播,哪些信息不予传播,哪些信息应该少报或缓报,这都要根据“守门人”自身的新闻价值观、自身的利益、社会的制约力量等来决定。由于经过“守门人”的过滤,受众得到的信息往往已不是“原汁原味”了。在我国媒体高度集中、信息渠道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守门人”的作用尤为明显。这些特点面对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互联网络是一张互相交错、四通八达的网络,在这张互通的网上,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传播呈多向性、发散式,整个网络很难受政府部门控制,是个高度开放的空间,人们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自由调阅网上的信息,在网络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以往“守门人”所具有的一些特权如接近信息源的特权、“过滤”信息的特权、垄断信息的特权等将不复存在。在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上,人为设置障碍阻止人们获得他们想获得的信息已变得不可能,任何一位用户,都可以轻易饶开某个节点,从另外的节点到达想要到达的站点。以往线形的传播方式及信息的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不是一般做人能所为,因而“守门人”容易形成信息垄断,而在网络传播中,传者和受者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网络用户不仅可以自由选择信息,而且可以自由信息。总之,面对互联网络,传统意义上的“守门人”的特权和地位正面临崩溃。新晨

六、网络媒体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从而对传统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冲击

一是新闻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二是传播、接收、储存、检索都极其便捷。

三是传播模式的小众化。除极少网站人流如潮外,网民们更多时间停留在志趣相投但访者不多的各类个性化网站上,众多网站分流了人群,在整体上形成小众化传播。小众化的媒体网站通过联合或被极少数大型综合性网站收购而成为其组件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

四是信息容量的广容性。广容性是指第四媒体信息的容量几乎不受限制。

综上所述,新生的第四媒体与传统的三大媒体形成激烈竞争的格局,势在必然。然而,竞争的实质是争夺受传者。无论哪一种媒体,都离不开支撑它的受众。从这点上说,受众是新闻媒体的“衣食父母”。存在着受传者,且受传者乐于接受传者所传的信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内容才能显示和实现其价值。

网络传媒第2篇

网络媒体的出现虽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可是这并不代表传统媒体会就此消亡。就像当初电视的出现并没有将报纸灭亡一样,“第四媒体”也不会使完全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它的出现只是使传媒家族中增加了一个的新成员而已。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补性远远地大于它们之间的取代性。传统媒体具的独家优势,如专业化的新闻队伍、长期形成的品牌和丰富的经验,都不是网络媒体在短短时间内可以学到的。所以,网络的出现只是拓展了传统媒体未曾开发的领域。因此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是必然的。

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的必然性

(一)社会的需要

媒体的社会责任是由其政治、社会属性决定的。媒体不仅仅承担着信息的责任,还要负责宣传任务。因为网络媒体信息量大,可以交互式进行,而传统媒体则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源,二者形成互补。两者合作可以对一些重大事件和政策集中力量报道,使传播信息和宣传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体现出媒体的社会价值。

(二)“一代人法则”的规律

新旧媒体的更替存在着“一代人法则”:新媒体超越原有媒体至少需要经过一代人。互联网1993年开始进入商业应用,按照新旧媒体的交替规律,网络媒体要取代传统媒体至少要等到2010年以后。根据美国学者的标准,一种媒体使用人口达到全国人口的20%以上,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民互联网网民总数3.16亿人,才刚刚达到标准。

但据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0年5月的“上海市受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表明,上网的人中觉得每天获得的信息量不满足的占35.4%。这表明,网络媒体的受众的信息供应中存在着一段真空。整个信息市场是一个大的媒介生态系统。各种媒体是共生共食的。就像电视技术的发明时,有人预亩它将导致报纸的消亡,但实际上,电视的出现使得报纸转向深度报道发展。人是媒体的最终消费者,它决定了媒体的规模与形态。对于受众来说,他们一般宁愿用多种媒体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为自己服务,而不愿意用一种媒体来代替、发挥多种媒体的不同功能。

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方式

(一)各媒体集团作战

我国制度规定没有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只能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不能自设采访队。因此,网络媒体积极向传统媒体寻求配合,试图利用各自的优势互补性打造一种“双赢”的局面。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跨媒体传播将是今后媒体发展的趋势,它的优点很多。它可以综合利用媒体资源、大幅度地降低传播成本,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充分满足受众需求,也可以提高媒体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媒体的优化组合。

(二)打内容差,配合作战

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优势互补形式,包括三个方面。

(1)传统媒体对新知识的介绍。按照麦克鲁汉的理论,媒介即信息,一种新技术的出现自然带来了社会的新变化,于是报刊、广播、电视纷纷介绍网络上的各种新技术,比如P2P、第三方支付等。

(2)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的信息。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各新闻网站的新闻,目前都是转自各大报纸通讯社或电视台。但网络媒体的报道不能停留在动态消息的层面上,而是要进一步通过超文本链接的有利技术优势,利用背景资料、专家评论、历史回顾、相关报道等构筑出360度全方位的报道。

(3)传统媒体转载网络媒体的信息。不仅网络媒体转发传统媒体的消息,传统媒体也报道网络媒体的内容,例如对铜兽门、虐猫门的报道。因为网络不仅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体,而且还是一种时尚的生活娱乐方式。一些定位前卫的媒体往往希望用网络上的信息来吸引年轻受众。

此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内容上配合作战。还要注意栏目之前的合作。传统媒体先对某一事件的进行策划,然后予以报道,已经是传统手段,如果网络媒体能加入进来,彼此呼应,将使新闻和媒体的影响更加深远。是这方面的先锋。全国有线电视联播网在决定每天的拍摄主题时,先是全国有线电视联播网的前方摄制组通过网站选题机会,让网友投票选择感兴趣的题材,节目组再根据投票结果决定当天播出的内容。

(三)打时间差,交替作战

网络媒体与的传统媒体时间互配合包括两层含义。

网络传媒第3篇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角力

传统媒体这一称谓实际上是针对新媒体而言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是公认的四大传统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界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有专家提出:“只有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本文中的新媒体主要指的是网络媒体。

其实,任何一种新媒体出现并快速发展时,人们都有这样的疑问。广播诞生时就有人预言广播将取代报纸;电视出现后又有人惊呼电视将埋葬广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是否将导致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消亡呢?新媒体确实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发展,有数据显示,英国的网上广告业务正以每年40%的速度激增;韩国互联网广告自2001年以来,5年的广告收入,超过了电视广告。中国的互联网媒体广告市场规模保持着持续的增长趋势,在2006年网络媒体以惊人速度崛起的同时,国内报纸同期广告销售收入却下跌了1%。

综上所述,从市场份额这个宏观角度看,网络广告已经威胁到了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并夺走了大批受众。面对网络广告咄咄逼人的攻势,传统媒体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广告比较

拥有先进技术的网络广告的出现,使得原本竞争激烈的媒体广告市场迎来了更大的参赛者。下文从广告对象、广告、效果评定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

1.广告对象

广告对象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购买习惯的差异性,按照一定的细分标准,在市场中划分的不同消费群体。

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其某一栏目可能是针对特定消费者,但对象几乎是全民性的,包括了各个年龄、文化水平、生活层次的消费者。而网络由于其对操作者物质设备的要求、文化水平的需求,从全体消费者中分离出了“网民”这一具有某种共同特质的消费者。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3年1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网络用户中,男性占4/5,女性占1/5,年龄主要分布在21~35岁之间。同时4/5的网络用户学历在大专以上,60%用户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

由此看出,网络用户大多是有较高文化水准和职业层次的中高收入阶层的中青年,他们是整个市场中耐用消费品、不动产、旅游产品、精神消费品等的主要顾客群。因此,针对用户的特点设计的网络广告较传统媒体广告更有效,更易做到覆盖域与目标消费者分布相吻合。

2.广告

传统媒体广告主要是通过制实现的,而网络广告对广告主来说有更大的自,既可以通过广告商又可以自行广告。

3.效果评定

传统媒体广告效果的测定一般是通过部分消费者和专家座谈评价。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时间性不强、主观性影响、技术失误造成的误差、人力物力所限等原因,测评结果往往和真实情况相差很远。

网络媒体广告测评基于技术上的优势,有效克服了以上不足,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及时性。网络的交互性使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线提意见反馈信息,广告主可以迅速了解信息的传播效果和消费者的看法;第二,客观性。网络广告效果测评不需要人员参与访问,避免了调查者个人主观意向的影响,得到的反馈信息更可靠更客观;第三,广泛性。网络广告测评成本低,耗费人力物力少,能够在网上大面积展开,参与调查的样本数量大。

通过比较,网络媒体广告因为技术的原因略占上风,但由于开始的时间并不长,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虚假、欺诈性广告,电子邮件中的垃圾广告、强迫性广告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网络广告的健康发展。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互补融合

由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网络广告的发展,应该借助传统媒体的品牌,与传统媒体建立一种互动合作;对传统媒体而言,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的共赢。

参考文献:

①李波:《冲突・互补与融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

网络传媒第4篇

一、网络传播生态复杂

从网络传播的角度看,2011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入了一个可以称为“互联网复杂生态”的阶段。各类社交网站将Web2.0的参与、互动、分享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将传播能量推进至极致,造就了网上信息信息源爆炸性的增长、信息传播渠道的空前多样、信息交换流动量的空前膨胀、信息传播形态的空前丰富、网民表达的更加活跃沟通更加频繁,以及网上网下活动结合更加紧密的状况。

传播是现实社会的“镜像”。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大国,它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必然会在互联网上得到真实呈现,各种社会矛盾、争斗和冲突都必然会延伸到互联网上,各种政治力量、不同利益集团以及各个阶层都必然要在互联网上发声,以期达到自己的目的。各路“水军”的加入,使得互联网舆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因此,互联网传播生态的复杂性不仅是由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更是由复杂的现实社会带来的。

2011年,不论国内还是国际,都是极不平静的一年,大事件接踵而来。从国内看,不论是历史事件还是现实事件,不论是公共安全事件还是,不论是机构事件还是名人事件,都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而呈现出中国独特的政治景观和社会景观。网络上基于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对立,在2011年表现尤为突出。互扣帽子,进行“重口味”的谩骂,甚至进行人身威胁,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暴戾之气弥漫网上,反映了今天社会矛盾的加剧,反映了社会普遍的躁动不满的情绪。

从国际上看,围绕网络传播自由论与网络传播论的斗争在2011年也更趋激烈。2010年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互联网自由》的演讲中明确表示,美国已经将不受限制的互联网访问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优先点。2011年2月15日,希拉里在华盛顿大学发表了有关互联网自由的第二次政策演讲。12月8日,希拉里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网络自由大会上再次就同一主题发表演讲。在这些演讲中,希拉里多次点名批评中国。12月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举行“提倡全球网络自由”听证会,并推出“2011全球网络自由法案”,矛头直指中国。互联网传播已经成为中国和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继人权、、对台售武等问题之后,又一个斗争的焦点,网络上的攻防战也必然日趋激烈。

二、虚拟社会加强管理

面对复杂的互联网传播生态,2011年中国政府加大了管理力度。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总书记在开班式上作重要讲话,对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八点意见,其中第七点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2]2011年2月20日,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研讨班上发表讲话,进一步明确指出:“在互联网管理方面,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格局,促进健康发展。”[3]这意味着将虚拟社会的管理纳入了整个社会管理的框架之中。

年内,多位政治局常委(如李长春、)、政治局委员(如刘延东、刘淇、张高丽)以及高层领导频密地到网络管理部门、业界组织和网站进行考察调研,这种状况是以往不多见的。高层领导在考察中均强调,网络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要依法加强管理,互联网企业也要加强行业自律,使互联网在服务民生、促进发展、维护和谐稳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011年5月4日,媒体新闻称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国信办”)正式设立。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国信办主任王晨指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挂牌成立,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和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积极推动互联网在中国健康有序发展。”[4]国信办的成立是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机制上的保证,将改变因多头管理而带来的缺乏宏观规划的弊病,强化各部门间的协调,同时也将保证从中央到地方管理体系的垂直高效,改变目前各地管理机构名称各不统一、隶属关系各不统一的局面。12月9日、10日,国信办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通过“镇江经验”再次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互联网属地管理责任。

年内,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采取一系列专项行动,加大了对网上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如打击网络制假贩假行动、打击非法网络公关行动、打击网络色情行动等。网络谣言是互联网上的公害之一,2011年3月在日本福岛发生大地震后,中国国内竟然因谣言而发生抢盐事件,传播之快、面积之广、规模之大,前所未有。针对网络谣言不断的情况,国信办亦加大了打击力度,网络新闻宣传局于9月30日、10月25日、12月3日向社会通报了查处“微博名妓若小安”、“歼10B坠毁”等网络谣言的情况。

网络实名制实行与否,从BBS阶段、博客阶段直至微博客阶段,始终被网民高度关注。2011年12月16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和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制定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应当使用真实身份信息;网站开展微博客服务,应当保证注册用户信息真实。12月22日起,广州、深圳市的腾讯网、金羊网、大洋网、深圳新闻网、奥一网以及嘀咕网、饭否网等7家开展微博客业务的主要网站开始实行微博客用户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由此,实名制在微博客领域全面推行。

三、微博应用持续火爆

新浪于2009年8月推出微博测试版,2010年10月新浪首次对外宣布微博注册用户数为5000万,2011年11月,新浪宣布微博注册用户已达2.5亿,一年内整整翻了五倍。而腾讯在11月宣布的微博注册用户更高达达3.1亿。目前国内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已达50多家。各大网站都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提供用户更多更好的使用体验,并开发出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客户端,提供用户随时随地上微博的便利。

2011年是政务微博大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政务微博趋于成熟化的一年。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12月12日的《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指出:政务微博趋于成熟化主要表现在群众观念、媒体素养、积极心态、时效性、透明度、理性建设性、组织保障、制度建设、管理规范、舆情应对、执政能力和危机管理思维等方面。

公安是率先全系统利用微博部门,对全国各系统、各部门开设微博起了带头示范作用。2011年9月26日,公安部在北京召开“公安微博:实践与前景”研讨会,这是公安部门首次就微博召开全国性的专门会议。目前,全国公安微博已形成了以地市级公安政务微博为主并整合为微博群的“广东模式”,以省级公安政务微博建设为主的“北京模式”,以基层派出所和公安民警个人工作微博为主的“厦门模式”。

2011年10月13日,国信办在北京召开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加快了各地政务微博上线的步伐。11月17日,北京市新闻办公室发起的“北京weibo厅”正式上线;11月28日,上海市新闻办公室发起的“上海”上线;12月19日,广州市政府的微博“中国广州”正式上线。

政务微博的意义在于,促使政府信息更加透明快速,促使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对话更加主动,促使政府接受监督更加自觉。2011年6月,南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要注重时效性,对各类的政务信息和涉及市民生活的公共信息,特别是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求在事件发生后做到尽快或是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如果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水、电、气、自然灾害等事件,要尽量做到一小时之内。

微博传播的巨大威力在社会生活中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2011年1月25日,学者于建嵘在微博上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掀起了一场“微博打拐”的网络热潮,从而促使公安部门启动全国范围的打拐专项行动,并使一些代表、委员在2011年“两会”期间提出相关议案。3月9日,记者邓飞通过微博发起向贫困山区小学生捐助“免费午餐”的“微公益”行动,亦促使国务院10月26日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两个案例可称为2011年的“公民行动范本”。

中国微博如此火爆,引无数外人竟折腰。众多外国驻华机构、国际机构、各界要人、名人纷纷在中国微博平台上注册,这种状况是博客时代未曾有的。中国微博能能量和影响力之大,常常超出人们的想象。如2011年9月13日北京时间23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首次通过Facebook、Twitter和新浪微博与全球网民交流,全球网民共向他提出了近6000个问题,而其中约有一半都来自中国。再如,国际货币组织新任总裁拉加德,在访华前的11月7日开通新浪微博,使用英文写作,其在Twitter上粉丝量为2万多,而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量目前已近17万。

微博由于具有规模巨大的用户群,以及自身的传播特性,自然也成为新的营销利器。众多企业纷纷利用这一利器进行品牌营销、产品营销和服务营销,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四、2011年业界大事

(一)主题报道影响彰显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一主题成为网络媒体全年报道的重中之重。4月24日,由、中央外宣办、中央文明办、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和团中央指导,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100家网站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网上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0日,主要网站共稿件约490万篇,图片210万张,音视频报道12万余条,专题页面总访问量达40亿次,有近4亿人次通过博客、微博客、论坛等互动平台向党寄语祝福。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亦成为2011年网络媒体又一个宣传报道的重点。

2011年10月23日,刁娜在车流中舍身救人的事迹发生后,烟台重点新闻网站“胶东在线”的记者深入龙口采访刁娜事迹,在网上率先刊了“烟台最美女孩”的深度报道,被全国150余家网站转载,使刁娜的事迹广为传播。为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勇敢担当的舆论氛围,激发全社会向善的力量,12月1日下午,由胶东在线网站发起承办,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携手全国各城市新闻网站开展的“爱传百城――寻找‘最美的你’”主题活动在烟台启动。参与活动的百家新闻网站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年内最具特色的网络报道活动之一。

创办于2010年8月的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成为新闻媒体的一个新品牌。它“改变了主流媒体对网络报道迟缓而不迅速,表面而不深刻、分散而不集中的状态”[5]。2011年6月9日,“中国网事”栏目播发了三位年轻记者采写的首篇微博体通讯《“向革命前辈借点勇气吧!”――互联网领军人物眼中的“红色奋斗”》。文章发出后,立刻引起巨大反响,仅北京地区就有40多家主要商业和门户网站在首页显要位置突出转发,网民24小时内对该稿的点击量超过1亿次。这篇报道在写作文体上进行的创新,显示了记者对时代对生活的敏感,以及对新事物特点和规律的把握。

(二)网络监督重击弊端

网络监督之所以具有威力,说到底,其实质是以互联网为手段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公民监督。在成千上万的网民进行围观”、爆料、人肉搜索的情况下,没有人或部门能够只手遮天,掩盖真相,封、堵、瞒、蒙的手段只会让政府部门为个别问题付出整体公信力的代价。有段子写道:“微博时代官场十大警示:1.接受采访不讲胡话;2.开会发言不抽名烟;3.商务应酬不戴名表;4.公务活动不开名车;5.基层视察不打雨伞;6.发表大作不抄名文;7.与人约会不发微博;8.寻花问柳不写日记;9.灾难发生不露笑容;10.突发事件不当新闻发言人!”该段子形象地概括了近年来受到网络舆论监督的典型事件。

2011年7・23温甬动车追尾事故,可说是年内最大的媒体事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报道与网络舆论、社会舆论相互推动所形成的合力,又一次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格局产生了突破性影响。大连反PX项目等大规模、广东汕尾乌坎村等持续时间长久等事件,更是考验各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郭美美的炫富行为引发的舆论风暴,直接导致中国最大的慈善组织红十字会乃至整个中国慈善体制陷入信任危机,更是令红会始料不及。年内发生的造成政府的危机事件,大多是由政府或官员不作为、胡作为、腐败作为所引发的;年内发生的造成企业特别是国企的危机事件,大多是由于企业的各类事故和高层丑闻引发的。而政府和企业面对各类事件,往往反应迟钝、傲慢对待,并试图隐瞒事实、控制媒体,这样的拙劣处理手法,又引发网民新一轮的炮轰、质疑、恶搞,使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跌到低点。《人民日报》12月22日发表署名张铁的时评《乌坎转机提示我们什么》,文章指出,把握了群众利益的诉求点,也就把握了问题解决的关键点,要减少社会矛盾的触点、降低燃点,必须将社会管理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解决好群众利益问题。

(三)文化自觉引领建设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2011年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题词,也成为互联网业界提升认识、采取行动的一个新起点。2011年11月3日至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京举办互联网站和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与会互联网站和互联网企业负责人认为,互联网业界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征程中承担重要使命,必须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互联网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各地网络文化建设在内容与形式的原创上精心策划精心制作,如北京的网络媒体连续主办面向广大网民的“网络文学艺术大赛”系列,2009年为网络小说,2010年为新民谣,2011年为网络原创歌曲。又如,以不同主题连续组织众多网站参与的“网络大过年”活动,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春节文化,2010年主题为“风景这边独好・虎年网络大过年”,2011年主题为“中华年夜饭・兔年网络大过年”,2012年的主题定为“吉祥如意中华龙・龙年网络大过年”,即将登场。

(四)法规判案进行规范

如今网络攻击事件在全球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往往这类事件发生后,不少国家便指称是中国黑客所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则一再表明立场:中国对网络空间安全十分关切;中国互联网除了有自身的脆弱性,遭受来自境外的各种网络攻击也日益增多,已成为世界上黑客攻击的主要受害国;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黑客攻击行为,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战和网络空间军备竞赛。因此,在2011年出台的法规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剑指黑客,明确了制作黑客工具、销售黑客工具、非法获取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倒卖非法获取的数据、倒卖非法控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控制权等各种行为的刑事责任,有利于从源头上切断利益链条。

在2011年众多的互联网纠纷及诉讼的案例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有以下几类:

涉及传播:①1月10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以触犯传播物品罪判处江鹤(女)拘役四个月,她在几年的时间里上传了200多篇小说;②2010年在佛山等地70多次,并将心得和照片发在自己的“佛山大炮”博客中的林成龙,2011年3月被南海法院以犯传播物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涉及版权:①3月15日,包括贾平凹、刘心武、韩寒等在内的近50位中国作家联名签署《“3・15”中国作家讨百度书》,称百度文库未获任何授权即收录上述作家的几乎全部作品并对用户免费开放,要求百度停止侵权。②时至年末,视频网站的版权诉讼大战又起:12月15日,土豆网和台湾中天电视指称,优酷网恶意侵权盗播台湾中天电视授权给土豆网独占性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康熙来了》等五个综艺栏目,将向优酷提出1.5亿元的侵权赔偿,而优酷网随即于16日表示,将就近100部长期被土豆网盗播的热播影视剧、综艺节目及优酷出品的原创内容提请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涉及名誉权:8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北京金山安全软件公司诉周鸿名誉侵权案作出终审判决:周鸿的行为构成对金山软件公司名誉权的侵犯。

涉及不正当竞争:9月29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布腾讯公司诉 “360隐私保护器”侵权案的终审判决:北京奇虎、奇智软件以及三际无限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五)电子商务规模惊人

2011年12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五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他特别提到中国电子商务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成为发展最快的互联网应用之一,交易总额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50%以上。我们估计,在未来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有望年均增长35%以上。”[6]

2011年内,美国、英国相关研究机构所的报告,也佐证了钱小芊在发言中陈述的事实,尽管在统计数据上偏低一些。如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 Inc,BCG) 11月22日发表报告指出,从2008年至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年交易额增长了四倍,从1280亿元人民币激增到476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高达125%。目前在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居民的时尚,到2015年,中国的网上购物人数会达到3亿2900万,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从而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7]英国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10月21日的报告则分析了中国电子商务崛起源自于五大因素的驱动:网购客户基数迅速扩大、信用支付体系日趋完善、电子商务企业日益壮大、电子商务领域融资活跃、电子商务的模式和品类不断丰富。[8]

今天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已经形成了C2C、B2C、商城、团购、O2O等模式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各种商业模式不再以孤立的形态出现,电子商业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发展愿景及能力适当融入其他商业模式。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及发展的良好前景,这一领域得到投资者的青睐。2011年4月,京东商城宣布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15亿美元,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场迄今为止单笔金额最大的一笔融资,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六)股市表现亦喜亦忧

2011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公司出现了IPO上市热,如3月30日,奇虎360上市:4月21日,世纪互联上市;5月4日,人人网上市;5月5日,网秦上市;5月11日,世纪佳缘上市;5月12日,凤凰新媒体上市;6月11日,淘米网上市。但进入下半年,资本市场环境恶化,土豆网几经周折,终于在8月17日上市,但遭遇开盘即破发的境地。10月5日,中国首家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华网申请破产,更是平添了一份寒意,于是有关中国互联网是否再现泡沫的争论又一次展开。在股市不景气的背景下,一些原本上市的网站放缓了步伐,如迅雷6月初提交上市申请,7月21日宣布无期限推迟上市。同日,盛大文学亦宣布暂停IPO计划,直到市场状况改善为止。又如,人民网一直被视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将是在国内上市的第一股,原打算在年中上市的计划一直拖延,2011年并未实现。

看从发展看,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有长足进展。据艾瑞咨询公司8月的统计,2001年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仅有4家,到2011年已增至40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额,从2000年的4.2亿美元,已增至2011年的1462.6亿美元,增加了346倍,足以反映中国互联网企业实力的快速增长。[9]但上市公司的表现有优有劣是不争的事实,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上市之后往往才持续保持更好的表现,因此,拥有核心业务并有所创新才是发展之本,是取得长期业绩的核心所在。

(七)移动网络快速扩张

业界人士认为,2011年国内的“3G+WiFi”才真正进入了成熟阶段。在政府联手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推动下,多省市在2011年都投入了大力来发展无线城市建设。截至10月13日,已有18个省完成无线城市平台建设或进行平台升级改造,中国移动还在全国范围开展加速无线城市工程的布局,其中,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无线网络热点覆盖推进的最为快速广泛。[10]如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北京将累计建设无线接入点超过20万个,实现机场、火车站、高端商务区、星级宾馆、学校、交通枢纽等公共区域及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无线局域网全覆盖。目前,已开通西单、王府井、奥运中心区、金融街、燕莎、中关村大街六大区域的WiFi服务,用户只要搜索并登录到“My Beijing”,便可实现免费上网。[11]

从终端市场的角度看,目前正快速进入“后PC时代”,各类移动终端大行其道。国内在移动终端生产方面,年内引起轰动的是首款双核1.5G顶级配置的智能手机――小米手机的面世与销售。在平板电脑方面,除IT厂商研发的产品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媒体机构下属的科技公司也在进入这一市场,如北京青年报社下属公司研发了“北青Pad”,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下属公司研发了1039Pad。

与全球流行的iOS、Android等系统相比,国内要形成包括移动终端在内的完整产业链,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注释:

[1] 2010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中写道:“中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努力在未来5年使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45%,使更多人从互联网受益。”

[2]《: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参见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

[10] 郑伟:《3G到准4G的跃进 2011年热点回顾及展望》,参见中关村在线网站2011年12月16日。

网络传媒第5篇

关键词:传播媒介;网络媒介;网络电影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75-01

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每一种新的传播与接受方式的出现,都丰富了艺术得以呈现的形式,进而引发了艺术本体的变革,即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使艺术本身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艺术的表现及其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往往取决于其被承载的媒介。

一、媒介既是艺术形式也是艺术内容

媒介与它所承载的艺术的形式密切相关。媒介工具形式决定着艺术的呈现方式,而艺术的呈现方式又深刻地影响着艺术的形式,是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说,媒介对艺术形式的意义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媒介决定着艺术形式,媒介即形式。如此,媒介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就会不同。不同媒介有着不同的恒定联系的抽象系统,即不同的符号系统。媒介不同,恒定联系的抽象系统不同,即符号系统不同;符号系统不同,信息则变。如小说和电视剧这两种相关相近的艺术形式就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恒定联系的抽象系统,有着两种相去甚远的符号系统――印刷媒介的文字符号和电视媒介的画面符号。即使是有着相同故事情节、人物命运、乃至细节(如小说和据其改编的电视剧),由媒介不同而导致的符号系统不同决定了二者艺术形式的不同。同样是曹雪芹虚构的一个故事,小说《红楼梦》和电视剧《红楼梦》的存在方式、对受众的影响力、传播效果截然有别。所以,不能脱离媒介工具形式而单纯考察艺术形式,否则电视剧艺术就成为小说艺术的一个简单的延续,而忽略了二者各自独特的媒介特性,及其引发的创作、传播、接受过程。

二、艺术传播的虚拟媒介――网络媒介

数字化革命的运作,造就了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艺术传播的接受者来说,通过网络所获得的是综合视听的全方位的流动信息的一个多姿多彩的虚拟艺术世界,使人们能够在虚拟世界范围内时间艺术活动的信息共享。

多媒体的虚拟现实功能与网络的交互性传播方式打造了优质的艺术传播数字平台,人们对“媒介”的性质和意义产生了新的认识。网媒介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媒介,由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所涉及到的符号系统已经从文字扩展到图像和声音等,这一状况往往被冠以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性。作为网络传播终端的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它已经并将继续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所有传统的艺术媒介,开辟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和交往方式。

“艺术的本质是交往,交往本身的涵义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交互性为网络时代艺术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表现力,它在造就大众对艺术作品感知与认知方式改变同时,也使大众由消极的艺术追随者向更积极的艺术引导者、开创者方向转变。

三、网络电影――电影文化的革命

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它寄生于网络,与一般的电影院电影不同,真正的网络电影参与性极强,首先可以从网上下载标准化的电影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剧情。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电影制作。其次可以上载自己拍摄的电影与网友共享,不仅满足了影视爱好者,培养了电影观众,也把人从固有的接受模式中解放出来。网络媒介的特点也赋予网络电影传播的新特性。

网络电影的播放内容也是自主的。有人把网络上被整合的电影资源比喻为一种超级文本,并指出:“超级文本提供了一种可无限重新定位的系统,该系统的临时中心点取决于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讲,读者成了真正主动的读者。超级文本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它由许多相互联接的文本本身组成,这些文本不存在组织结构上的主轴。”网络电影的观赏在人们的轻点鼠标中,就轻易地实现了中途的任意切断、播放进度的随意控制、画面的随意停止与放大、不同电影中的任意切换。

网络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于网际的流行,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的结语以“乐观的年代”为标题,他认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但是不管怎样,数字化生存的确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网络社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作为新的艺术形式的网络电影,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得更为成熟。

四、结语

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时代,信息科技发展之迅速,网络潜能之巨大,有理由使我们身心网络作为传播领域的新宠,将与传统的传播机制进一步的整合,使艺术传播的方式全面出新,造就大众艺术审美感觉、体验、思维与实践更深刻的变化,为世界不同地域人们实现艺术活动信息共享提供最大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董天策.传播学导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网络传媒第6篇

关键词:新闻传媒;网络传播;影响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网络实际的发展和推广使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接受习惯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时代,新闻传媒不仅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闻传媒必须要在展现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并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完成新闻传媒的转型和升级,网络传播给新闻传媒带来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新闻传媒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这样才能提升新闻传媒的传播效率。

1网络传播对新闻传媒的影响

首先,网络传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新闻内容的传播和扩散,同时在网络传播中积聚大量的用户。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传播,能够让更多的群体接收到,并通过分享、转载等功能实现更广泛的传播。这种特性就与新闻传媒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传统的新闻媒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传统的途径也比较窄,速度也很难提升,因此要求新闻传媒必须要增强时效性。其次,网络传播有利于节约成本,网络传播不需要纸质载体,能够借助网络系统完成实时传播,如抖音、今日头条、微信等,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新闻传媒的成本,并吸引更多的受众。而且,网络传播能够极大程度上突破传统媒介在空间上的限制,实现全覆盖,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传播,全国各地都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阅读和观看。随着网络传播的不断发展,新闻传媒的记者以及编辑等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方式以及节目的类型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新闻媒体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对当前的网络传播有全面的认识和分析,还要对未来的新闻传媒有清晰的规划和预测,积极更新和完善新闻传媒发展中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尽可能掌握新闻传媒的超前性和多样性,提高新闻传媒的竞争力,在与网络传播的竞争中合作,并在合作中竞争。此外,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使用能够通过准确分析受众的浏览记录,了解受众的喜好、偏好,进而实施更加精准的信息推送,激发受众参与讨论和交流。

2发展对策

在新时代,新闻传媒必须要与时俱进,更新传播的技术,并拓展传媒的途径,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并有效借鉴和使用。长期以来,新闻传媒的发展积淀了很强的社会公信力,同时新闻传媒作为主流媒体具有权威性,在吸收网络传播特色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彰显出新闻传媒的属性,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优化新闻传媒效率。

2.1创新新闻传媒的方式和内容

网络时代,新闻传媒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及相关技术优势,在新闻传媒的方式以及内容方面要加强创新,满足受众多样化的新闻需求。比如:随着受众新闻信息接受习惯的转变,可以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还要借助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和观众的互动和交流,将观众作为主体,让观众能够积极地参与新闻事件的评论和传播,通过新闻传媒的正确引导,传播社会正能量,让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全面看待新闻事件,发挥新闻传播的舆论引导作用。其次,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新闻传播的内容方面表达要新颖,要更加丰富、更加深入。可以借助字幕、弹幕等丰富新闻的表现效果,进而吸引观众的眼球,可以借鉴《主播说联播》的方式,通过小视频的演说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借助互联网和融媒体平台,提升整个新闻节目的主持效果,同时在语言上也应该加以更新,语言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不能过于刻板,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网络热词,这样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2加强网络互动沟通

网络传播有很强的交互性,新闻媒体的发展需要充分把握这一优势。在网络传播背景下,一定要和观众有更加充分的交流,通过有效的互动、沟通和交流,对受众的心理有全面的认识,结合当下的社会背景,更好地促进新闻媒体传播,为观众带来喜闻乐见的新闻传媒类型。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借助大数据处理或者云计算等技术分析观众的浏览记录等,深入挖掘观众的新闻需求和偏好,进而为观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新闻,激发观众的参与感,增强传播效果。比如:对财经类新闻关注较多的受众就可以在其阅读新闻时推广更多的财经新闻。同时,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还需要站在观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让观众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能够有更加清晰的解读和判断,如设置专门渠道的二维码,让观众在扫描之后直接进入新闻评论区域,和新闻主持人或者记者等进行互动,也可以以留言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困惑,然后由专业人士进行解答。在网络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媒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新闻传媒必须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结合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和评论等,正确引导舆论,形成良好的新闻传媒互动模式。在新时代,受众的阅读大多数停留在碎片化模式中,对新闻的分析不够透彻,也很容易人云亦云。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新闻传媒为受众展示全面的新闻事件,深入追踪和报道新闻事实,在与受众互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舆论,从多个角度以及领域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和采访,还原新闻的真相,避免网络传播弊端对新闻媒体的影响,凸显出新闻传媒的特色和属性,提升公众的新闻素养。

2.3创新新闻结构

新闻传媒的发展需要紧跟时展的特点,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接受习惯,促使新闻的传播方式多样化,促使新闻结构不断创新、不断优化。新闻工作者需要保持较高的社会洞察力,从不同的视角挖掘新闻的价值,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做好新闻的宣传和推广。充分凸显网络技术的互动性、即时性、便利性等特点,实现信息精准推送,提供个性化服务,激发受众的兴趣和参与感,提高话题热度。要通过新闻结构的调整,促使新闻传媒更加灵活,要激发受众参与新闻内容的制作,不断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

3思考与建议

在新时期,新闻传媒必须要转变陈旧的传播理念和模式,提升自身的传媒效率,新闻编辑、记者以及主持人等都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吸收网络传播的优势和特色,在新闻传媒的内容以及类型上加以更新。同时,新闻主持人还应该深入新闻采访中,对某些新闻现象以及新闻内容还应该做出深度的评论,发表自己深入的见解和看法,为观众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让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和系统地看待新闻,不能被片面的因素所影响。此外,新闻传媒还需要凸显受众的主体性,加强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及时并准确地掌握观众的心声,通过对社会现象、热点事件、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深入解读,打造出新闻品牌效应,提升新闻传媒的整体效果。在新闻传媒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聚焦群众身边的事情,准确把握群众对新闻的认识心理,将群众作为采访和报道的主体,展现出新闻最为真实的方面,不能对新闻的内容过于夸大,给群众造成一种“假、大、空”的感觉,记者应该切近群众的真实生活,站在群众的视角看待新闻,同时还要对新闻有客观的评价,对一些不正确的群众认知心理进行引导,发挥主流媒体的功能和属性,对舆论的导向要有科学的分析。把握“三贴近”原则,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新闻记者要对民生、政策、方针、指示等都有清晰的解读,这样才能够为受众提供真实的新闻内容。在网络传播的影响下,新闻传媒作为主流媒体,必须要发挥优势和功能,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网络传媒第7篇

    由于视频网络的概念走进电视台,在制作手段上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从节目前期制作、后期编辑以及最终播出存档一体化,全部工作形式向“交互式”网上作业方向发展。避免了传统作业流程带来的时间、质量、效率上的弊端。实际上视频网络带来的不仅仅是电视媒体全数字化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视频领域的发展模式。

     对于视频网络,如何去看待评估,未来的视频传媒网络将是什么样?本文试图进行探讨。

二 、网络结构

    笔者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视频网络应具备以下特性:

    首先有高效的资源共享能力,并能实现快速的数据存取及交换.其次有智能化的监控管理功能。最后也是至为重要的一步,整个网络应具备可扩展性、强容错性、高兼容性以及与其它网络的互换性。

    图1是某一视频网络生产厂家提供的解决方案。节目素材通过光纤或数字接口实时传输并存储到后期编辑制作单元中,由后期编辑制作单元来进行原始素材的编辑及后期处理工作,各种特技效果、字幕、配音、片头等在此处都可完成。制作完成的节目一方面无损地(全比特、或低压缩比、或其它无损压缩方式)送入硬盘播出单元,进行多频道播出,提高播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以无损或有损形式送入节目归档单元,实现节目的存储和归档。便于以后的索引和节目调用。监控单元通过与各单元交换信息,实时监测各系统的资源和设备运行状况。在硬件实现上以非线性编辑系统为站点构造数字视频网络。采用大容量的中心硬盘实现素材共享。鉴于光纤传输速度快、通用性强等优点,采用其作为网站连通的物理方式,用于数据的即时存取,设备和业务运营管理等控制信息的传递。在软件上实现以各系统具有统一的标准为基础,达到多格式文件之间调用、传输的互操作、强兼容性和可管理性。

图1由某一视频网络生产厂家提供的解决方案

        1、 节目制作单元

    节目制作单元是节目日常生产的公共部分。为多部门、多栏目共用。因此网络的设计着重于视频素材的存取、存储体速度以及有效的素材共享。并且要求采用高速I/O端口,视音频服务器对信号格式和制作手段具有较强兼容性,整个单元具有可扩展性。以及完善的用户权限和用户资源管理。其对于网络安全及网络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节目制作单元以新闻类节目制作为主,系统构成采用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双网结构(实际上这是一种有待商讨的网络结构),其视频服务器由一组高速FC硬盘组成,并与一台运行在以太网上的数据管理服务器协同工作。在FC上连入实时使用低压缩比(数据量很大)视频数据进行工作的设备,以实现节目制作数字化,并实现在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高质量视频素材的集中存储和实时共享。在以太网上连入使用高压缩比(数据量教小)视频数据进行工作的设备,完成工作量较大的编辑工作,以实现多点并行工作,大大加快节目制作速度,并为今后编辑站点的扩充留有余地。另外,以太网将系统中所有工作站点连接起来,以实现多个工作站的制作结果共享与相互传递。以上方案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商业操作方案。此种结构突出的特点是满足国内用户的升级要求及价格承受能力。

    由于新闻节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网络的设计和前端采集编辑设备应简单易用。前期采集设备可采用先进的硬盘录象机,通过SDI数字接口,将素材以数据文件的形式直接调入服务器中,缩短了上载时间。同时可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将制作的节目直接通过光纤或数字接口实时传输并存储到制作单元中,无须使用放机叠加背景,录机采集的模式。串编工作站与中心存档单元的连接解决了对新闻节目自动归档、检索以及与中心存档系统的节目交换。在用于新闻直播时,一个直播控制主机以主控或被控的方式,将做好的节目或从演播室传来的实时数据转换成统一的实时数据流,送入播出单元。由于此项工作关系到直播安全,此处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可靠性、纠错能力及预留足够冗余措施。由总控制网来智能的监测各单元各设备的物理状态和节目制作流程的运行状态。

    设备的可互换性和可选择性,使用户在扩充和构建网络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也意味着当网络中软硬件出现问题或不适应新的要求时,能找到更好的替换产品。当然,这就要求业界制定一系列的软硬件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硬件生产厂商的市场行为,此项内容往往被有意忽视,而使得用户不得不被生产厂商所左右。此种事件屡见不鲜。

    2 播出单元

     由于播出单元承担非常关键的播出任务,所以安全、优质成为播出单元的首要工作目标。系统的设计原则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差错及故障的次数和时间。系统可使用性,各种设备及工艺流程要最大限度地方便操作。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中各类设备标准化要强,便于维护。

    依据实际的状况,播出单元的采集可有几种途径:比如,通过录像机,将磁带节目采入核心播出服务器;或者由播出服务器根据需要,自动调取台中心存档单元中的存档节目。或者直接接收节目制作单元的节目,采入播出服务器播出。系统中的频道控制机输入相应的节目播出表,并确定哪些节目可以从播出服务器中直接播出,然后将预备的节目清单提交服务器。播出服务器首先检查本地硬盘是否有相应节目,若有,则等待播出。若无,就需要向台中心存档系统提出申请,待节目传送至本地硬盘待播,则通知频道控制机节目已经准备播出。播出时,每个频道播出机,都随时监测频道的播出状态。

    由于播出单元要求的高可靠性,故可采用多个视音频服务器两两相连,构成双向拓扑结构,这样的系统易于扩展,数据完全共享。系统整体采用多级故障自恢复技术。每个视音频服务器内部硬盘阵列均采用RAID5技术,保证任一个服务器内部有一个硬盘损坏,不会丢失数据,也不会影响播出。每个服务器称为一个节点,节点之间再次应用RAID技术,任一个视音频服务器损坏,均可以用其余的视音频服务器把丢失的数据毫无损失的恢复出来。这样也提高了硬盘的利用率。多频道播出系统充分考虑I/O数量,以及存储容量的扩展性。播出单元对节目处理要求不高,因此除了播出服务器与台中心存储系统有高速网络相连外,节目采集、播出单编辑都无需高速视频网的支持。播出单元的设计成功与否,还与单元中相关的控制软件设计紧密相关。核心服务器与台中心存档单元之间智能的更换数据,控制自动归档和播出缓冲,在播出子网设计中也应考虑。

    播出单元一般拥有海量的本地硬盘,以缓冲存储数天的播出节目。这里要强调一点,以上所述的所有安全措施是相应于用户的资金投入的。

         3、台中心存储单元

    数字中心节目存储单元是电视台节目交换、存档的中心,它具有海量的存档设备集。展望未来,电视台应采用基于数据流磁带的数字存储带库来进行存储,这种方案虽然调用速度不如硬盘阵列快,但存储容量大,操作自动化与人工手工兼容。节目存储网是全台节目调用的中心和数据源,应具有快速存档和归档、完善的检索机制、节目分类和高速节目传输能力。

    中心节目存档单元主要从三种途径输入数据。一是使用磁带驱动器控制节目源(录象机等)的输入和中心视频服务器的录入通道,以实时数据流的方式存储到中心存储带库。二是通过高速网与节目制作单元相连,可以获取已制作完成的节目,以备日后播出。三是通过与播出单元相连,获取首播磁带上的节目并存档,以备日后检索或播出。

    中心存储使用解码驱动,实现跨平台的文档存储/复用。并且具有多台设备同时工作的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存储容量。数据的可靠性应放在数据中心设计的首位,所以记录数据时,采用磁带的RAID技术。记录时采用对称水平和垂直分布数据。当读出数据时,把数据重新装配成原始数据。另外,一个强大、快速的节目检索机制也是比不可少的。 由于各省的宽带光纤网正积极的实施省际互联,因此节目交换方式由磁带互送演变为网际互传将是极有可能尽快实现的现实前景。

     4 全台监控系统及网间数据流的交换

     全台网监控系统是节目生产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它通过与各单元交换信息,实时监测各单元的资源和设备运行状况。由于其工作任务仅为处理管理信息,数据流相对较小,所以它构建于以太网。协调各单元的节目、素材的流动,达到优化各子系统内部运作。各单元监控系统与全台监控系统之间需要定义标准接口。这样,由不同厂商提供的全台网和单元监控系统,能自由组合,可满足不同需要,有效的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度。

    此处设计笔者建议选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这样可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易于维修,互不干扰。网络操作系统平台可建立在WINDOWS NT或WINDOWS 2000之上。由于该监控系统处理数据流较小,系统主控计算机的“设备管理软件”处理数据可作到快捷、准确,使整个系统平稳、安全、高效的工作。另外,还应做到软件智能化,使之具备良好的人机对话功能。

    网间数据流的流动以存储单元为中心,向各个单元幅射。特别是它与播出单元之间数据流的交换频繁,并且关系到播出安全 。因此在网络设计上应将存储单元和播出单元的中心设备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节目流的传送需要高带宽的骨干网与完善的控制信息系统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高效的传送。此点应是构想更趋理想的视频网络的根本出发点。

网络传媒第8篇

由于视频 网络 的概念走进电视台,在制作手段上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从节 目前 期制作、后期编辑以及最终播出存档一体化,全部工作形式向“交互式”网上作业方向 发展 。避免了传统作业流程带来的时间、质量、效率上的弊端。实际上视频网络带来的不仅仅是电视媒体全数字化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视频领域的发展模式。

对于视频网络,如何去看待评估,未来的视频传媒网络将是什么样?本文试图进行探讨。

二 、网络结构

笔者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视频网络应具备以下特性:

首先有高效的资源共享能力,并能实现快速的数据存取及交换.其次有智能化的监控管理功能。最后也是至为重要的一步,整个网络应具备可扩展性、强容错性、高兼容性以及与其它网络的互换性。

图1是某一视频网络生产厂家提供的解决方案。节目素材通过光纤或数字接口实时传输并存储到后期编辑制作单元中,由后期编辑制作单元来进行原始素材的编辑及后期处理工作,各种特技效果、字幕、配音、片头等在此处都可完成。制作完成的节目一方面无损地(全比特、或低压缩比、或其它无损压缩方式)送入硬盘播出单元,进行多频道播出,提高播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以无损或有损形式送入节目归档单元,实现节目的存储和归档。便于以后的索引和节目调用。监控单元通过与各单元交换信息,实时监测各系统的资源和设备运行状况。在硬件实现上以非线性编辑系统为站点构造数字视频网络。采用大容量的中心硬盘实现素材共享。鉴于光纤传输速度快、通用性强等优点,采用其作为网站连通的物理方式,用于数据的即时存取,设备和业务运营管理等控制信息的传递。在软件上实现以各系统具有统一的标准为基础,达到多格式文件之间调用、传输的互操作、强兼容性和可管理性。

图1由某一视频网络生产厂家提供的解决方案

1、 节目制作单元

节目制作单元是节目日常生产的公共部分。为多部门、多栏目共用。因此网络的设计着重于视频素材的存取、存储体速度以及有效的素材共享。并且要求采用高速i/o端口,视音频服务器对信号格式和制作手段具有较强兼容性,整个单元具有可扩展性。以及完善的用户权限和用户资源管理。其对于网络安全及网络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节目制作单元以新闻类节目制作为主,系统构成采用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双网结构(实际上这是一种有待商讨的网络结构),其视频服务器由一组高速fc硬盘组成,并与一台运行在以太网上的数据管理服务器协同工作。在fc上连入实时使用低压缩比(数据量很大)视频数据进行工作的设备,以实现节目制作数字化,并实现在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高质量视频素材的集中存储和实时共享。在以太网上连入使用高压缩比(数据量教小)视频数据进行工作的设备,完成工作量较大的编辑工作,以实现多点并行工作,大大加快节目制作速度,并为今后编辑站点的扩充留有余地。另外,以太网将系统中所有工作站点连接起来,以实现多个工作站的制作结果共享与相互传递。以上方案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商业操作方案。此种结构突出的特点是满足国内用户的升级要求及价格承受能力。

由于新闻节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网络的设计和前端采集编辑设备应简单易用。前期采集设备可采用先进的硬盘录象机,通过sdi数字接口,将素材以数据文件的形式直接调入服务器中,缩短了上载时间。同时可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将制作的节目直接通过光纤或数字接口实时传输并存储到制作单元中,无须使用放机叠加背景,录机采集的模式。串编工作站与中心存档单元的连接解决了对新闻节目自动归档、检索以及与中心存档系统的节目交换。在用于新闻直播时,一个直播控制主机以主控或被控的方式,将做好的节目或从演播室传来的实时数据转换成统一的实时数据流,送入播出单元。由于此项工作关系到直播安全,此处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可靠性、纠错能力及预留足够冗余措施。由总控制网来智能的监测各单元各设备的物理状态和节目制作流程的运行状态。

设备的可互换性和可选择性,使用户在扩充和构建网络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也意味着当网络中软硬件出现 问题 或不适应新的要求时,能找到更好的替换产品。当然,这就要求业界制定一系列的软硬件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硬件生产厂商的市场行为,此项 内容 往往被有意忽视,而使得用户不得不被生产厂商所左右。此种事件屡见不鲜。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未知

2 播出单元

由于播出单元承担非常关键的播出任务,所以安全、优质成为播出单元的首要工作目标。系统的设计原则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差错及故障的次数和时间。系统可使用性,各种设备及工艺流程要最大限度地方便操作。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中各类设备标准化要强,便于维护。

依据实际的状况,播出单元的采集可有几种途径:比如,通过录像机,将磁带节目采入核心播出服务器;或者由播出服务器根据需要,自动调取台中心存档单元中的存档节目。或者直接接收节目制作单元的节目,采入播出服务器播出。系统中的频道控制机输入相应的节目播出表,并确定哪些节目可以从播出服务器中直接播出,然后将预备的节目清单提交服务器。播出服务器首先检查本地硬盘是否有相应节目,若有,则等待播出。若无,就需要向台中心存档系统提出申请,待节目传送至本地硬盘待播,则通知频道控制机节目已经准备播出。播出时,每个频道播出机,都随时监测频道的播出状态。

由于播出单元要求的高可靠性,故可采用多个视音频服务器两两相连,构成双向拓扑结构,这样的系统易于扩展,数据完全共享。系统整体采用多级故障自恢复技术。每个视音频服务器内部硬盘阵列均采用raid5技术,保证任一个服务器内部有一个硬盘损坏,不会丢失数据,也不会 影响 播出。每个服务器称为一个节点,节点之间再次 应用 raid技术,任一个视音频服务器损坏,均可以用其余的视音频服务器把丢失的数据毫无损失的恢复出来。这样也提高了硬盘的利用率。多频道播出系统充分考虑i/o数量,以及存储容量的扩展性。播出单元对节目处理要求不高,因此除了播出服务器与台中心存储系统有高速 网络 相连外,节目采集、播出单编辑都无需高速视频网的支持。播出单元的设计成功与否,还与单元中相关的控制软件设计紧密相关。核心服务器与台中心存档单元之间智能的更换数据,控制自动归档和播出缓冲,在播出子网设计中也应考虑。

播出单元一般拥有海量的本地硬盘,以缓冲存储数天的播出节目。这里要强调一点,以上所述的所有安全措施是相应于用户的资金投入的。

3、台中心存储单元

数字中心节目存储单元是电视台节目交换、存档的中心,它具有海量的存档设备集。展望未来,电视台应采用基于数据流磁带的数字存储带库来进行存储,这种方案虽然调用速度不如硬盘阵列快,但存储容量大,操作自动化与人工手工兼容。节目存储网是全台节目调用的中心和数据源,应具有快速存档和归档、完善的检索机制、节目分类和高速节目传输能力。

中心节目存档单元主要从三种途径输入数据。一是使用磁带驱动器控制节目源(录象机等)的输入和中心视频服务器的录入通道,以实时数据流的方式存储到中心存储带库。二是通过高速网与节目制作单元相连,可以获取已制作完成的节目,以备日后播出。三是通过与播出单元相连,获取首播磁带上的节目并存档,以备日后检索或播出。

中心存储使用解码驱动,实现跨平台的文档存储/复用。并且具有多台设备同时工作的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存储容量。数据的可靠性应放在数据中心设计的首位,所以记录数据时,采用磁带的raid技术。记录时采用对称水平和垂直分布数据。当读出数据时,把数据重新装配成原始数据。另外,一个强大、快速的节目检索机制也是比不可少的。 由于各省的宽带光纤网正积极的实施省际互联,因此节目交换方式由磁带互送演变为网际互传将是极有可能尽快实现的现实前景。

4 全台监控系统及网间数据流的交换

全台网监控系统是节目生产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它通过与各单元交换信息,实时监测各单元的资源和设备运行状况。由于其工作任务仅为处理管理信息,数据流相对较小,所以它构建于以太网。协调各单元的节目、素材的流动,达到优化各子系统内部运作。各单元监控系统与全台监控系统之间需要定义标准接口。这样,由不同厂商提供的全台网和单元监控系统,能自由组合,可满足不同需要,有效的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度。

此处设计笔者建议选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这样可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易于维修,互不干扰。网络操作系统平台可建立在windows nt或windows 2000之上。由于该监控系统处理数据流较小,系统主控 计算 机的“设备管理软件”处理数据可作到快捷、准确,使整个系统平稳、安全、高效的工作。另外,还应做到软件智能化,使之具备良好的人机对话功能。

网间数据流的流动以存储单元为中心,向各个单元幅射。特别是它与播出单元之间数据流的交换频繁,并且关系到播出安全 。因此在网络设计上应将存储单元和播出单元的中心设备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节目流的传送需要高带宽的骨干网与完善的控制信息系统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高效的传送。此点应是构想更趋理想的视频网络的根本出发点。

三、 总结

从现在看来,建立全台节目生产网还有相当一段距离。首先,业界要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软、硬件标准,包括文件格式、接口标准等。其次,还要考虑到所用系统软件的界面的友好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进行人机对话。以期达到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选择性、可管理性、扩展性。所有这些,都是节目生产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对于视频网络这样的新生事物,除了需要更多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还要考虑视频本身的特点,才能达到理想、合理的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