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金管理论文

现金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06 03:04:38

现金管理论文

现金管理论文第1篇

关键词现金流管理中小企业现金流风险

1关于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问题的调查

一个企业想要持续经营,靠的不是损益表上的高额利润,而是必须保持良好而又充足的现金流量,否则就会引发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本来就比较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招来灭顶之灾,中小企业优化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此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走访调查了武汉10家中小企业,了解目前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现状。

本次调查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关于对现金流量管理的认识及管理措施。对于调查题的设计,我们采取专家论证和小范围内预调等形式,以确定表述清楚,被调查者容易理解和回答。我们主要采用了集中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0份,回收率87%,其中有效问卷248份。问卷调查范围涉及行业主要包括化工业、冶金业、服装业等制造业,既有内贸企业,也有外贸企业,因此,我们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者从事财务工作的占60.79%,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占13.51%,从事销售与采购工作的占15.8%,其他工作的占9.9%;被调查者职级为单位中层管理者的占58.6%;职称在中级以上的占72.6%。这些情况表明,被调查者工作经验比较丰富、阅历较深、思想较成熟,对现金流量管理重要性及本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措施的认识与体会比较到位,能比较可靠地保证本次问卷调查的效度(调查质量)。

2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现状

由于调查企业的选择及调查题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虽不能以上述调查结果断然做出任何保证性的结论,但其某个方面或某个层面,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根据我们对武汉地区10家中小企业实际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小企业在现金流量管理方面的现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

2.1缺乏对现金流量的重视

企业生产、采购与销售人员对现金流量管理缺乏基本的认识,认为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财务人员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采访中大多数企业很少对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因此造成大量的半拉子工程和投产后因无流动资金而停产的项目。有的企业为了维持生产,持续大量地向银行借款,形成固定资产折旧和利息费用同时加大,以致长期亏损,使企业陷入瘫痪状态。

2.2资金使用不合理,效率低下

一方面,把过多资金用于长期项目,致使流动资金补偿不足,几乎全部以流动负债来维持运转,财务风险陡增;另一方面,企业间相互拖欠较为严重,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企业支付能力严重匮乏,“三角债”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现金流转不畅又造成了企业高额库存,生产经营无法平稳进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2.3缺乏对融资环节的有效控制

企业对资金需要量及融资风险没有科学认识,盲目认为融到的资金越多越好,从而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时间价值和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比例,使企业陷入过度负债或借新债还旧债经营的恶性循环之中。

2.4缺乏信息反馈机制

一些企业对现金流量管理缺乏事后控制,并没有从资金的使用、筹集过程上观察出市场动态。因此无法择其优、去其弊,为新的现金流量循环运动提供借鉴。

3中小企业优化现金流管理的对策

3.1明确现金流管理的目标

为实现有效现金管理,企业应制定如下的现金流管理目标:一是能有效实施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二是控制企业现金流量,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三是加大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延缓应付账款的交付周期;四是最大化各项收入,最小化各项生产、销售及存货成本;五是充分利用企业现金盈余,加强投资活动,缩短投资回收期限。

3.2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现金流的安全稳定运营

3.2.1建章立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企业具体业务流程中的资金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规范,预计资金的流入与流出量,与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相比较,强化企业的现金回款能力和跨年度往来款项的支付能力。二是严格账户开立、变更、撤销的审批制度,对防止形成资金沉淀、避免产生不安定因素有明显效果。三是规定资金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资金付款计划制度及流程,严格按计划付款。

3.2.2明确和规范资金审批流程及使用制度,避免资金体外循环,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明确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和权限,严格按照资金付款审批流程操作,资金支付审批权限公开透明,有效避免越权审批。企业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和办法,做到大额资金必须集体决策。

3.3规范和完善现金流的各种控制活动

3.3.1现金预算的编制

目前最好的现金预算编制方法就现金收支法,企业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全面反映和揭示企业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多余或现金不足等内容,并对现金不足部分制定筹措方案,对多余部分制定利用方案。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企业应对本单位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审视,从而全面促进各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3.3.2现金流入、流出的控制

对现金流入、流出的控制应当在分析现金流入、流出各环节的基础上,对关键控制点或关键控制部位进行控制。现金流入、流出的控制包括授权审批、不相容职务分离、文件记录、独立检查等。对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全过程必须由独立于现金流入、流出各事项的单位或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现金流入、流出的真实和合法。

3.3.3现金资产控制

对现金资产的控制主要包括接触性控制、相关职务的分离、职工素质控制。对担任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现金性资产管理的人员,应当由作风过硬、诚恳踏实的员工担任应当定期盘点和监督。

3.3.4现金流的日常控制

包括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延缓应付账款支付,保持最优的存货储存量,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无为的浪费。企业对外清理回收款的重点应该是时间较长、风险较高、难度大的应收账款,对内积极清理内部的“三角债”,以加快企业现金周转。

3.4加强措施防范企业现金流风险

3.4.1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应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机构的成员主要来自于财务、审计、市场等部门,对企业经营管理所面临的各方面风险均应进行管理和监控。规模较小的企业成立风险管理机构不太可能,但可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现金流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并提出风险分析报告。

3.4.2建立现金流预警体系

为有效地化解现金流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应当建立现金流风险预警体系,可以使用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银行借款总额、银行信用额度等指标构筑现金流风险预警体系模型。当现金流偏离正常状态时,对可能造成损失的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估计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后果,了解企业可能面临的现金流危机,通过现金流预警系统来动态追踪和识别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忽视或没有觉察出的现金流风险并及时做出预警。

3.4.3评估与防范现金流风险

企业应当对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对现金流的定量分析,应根据财务报告和内部信息系统提供的其他专门现金流量资料进行。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应当进行风险的定性分析,以补充定量分析的不足,而且有时候定性分析比定量分析更有效。企业的专门风险管理人员应结合对现金风险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专门的分析报告,对现金流风险做出综合评估,提供决策者参考。

参考文献

1孟焰,李连清.企业战略性现金流量管理的探讨[J].财会通讯,2006(10)

2容少华.对现金周转管理的战略思考[J].财会月刊,2006(11)

3何瑛,彭晓峰.价值管理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05(4)

现金管理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制度创新,金融成长

 

作为经济发展载体的企业成长与金融成长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金融成长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有利于新企业的建立和已有企业的成长;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本身具有成长的动机和激励机制,更多表现在企业制度的创新。企业制度的创新改变了其融资需求,从而激励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业规模的扩大、金融结构调整、金融效率的提高等。即企业制度创新引致金融成长,而金融成长又会促进企业成长,企业制度进一步创新。

一、企业制度创新与金融成长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制度与制度创新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需要稳定、客观的预期机制,交易主体根据这种预期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当这种行为成为习俗或惯例,并通过法律形式加以确定,则成为制度。然而,当交易主体(组织或个人)由于认识到改变现有制度或创造新制度中蕴含的潜在利益,通过建立并推广获得认同所需要的规则、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从中创造、开发和利用盈利性机会[①],则出现制度创新,从而形成新的制度。即一方面制度使交易主体的行为和社会系统的稳定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潜在利益以及成为制度领导者的诱因导致制度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从而引发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变革,推动制度变迁,社会进步。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发形成内部组织管理体系,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此时的企业制度是利益和影响力与技术条件、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环境均衡的结果。当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突破现有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建立新的企业制度的潜在收益逐渐显现。而企业本身具有成长的动机和激励机制(艾伦和盖尔,2000),此时,有行为能力的企业,即充分了解新的目标、拥有事先新目标的技术和能力的企业,必然进行企业制度创新。

(二)企业制度创新与金融成长

早期的企业制度采取家庭制或合伙制。由于生产经营活动以手工作坊为主,家庭制或合伙制即能够满足这种简单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以家庭自筹或合伙出资,间或向钱庄借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作坊式的家庭制以及合伙制的不稳定性特征均不能满足产业的迅速成长。此时,经济交易规模的扩大要求企业具有稳定的组织机构和资金来源,股份制则既有利于大股东的经营管理,又能够吸收大量的社会闲置资金。股份制的建立必然要求发行和流通股票的市场,股票市场应运而生;适应这种变化,钱庄的业务活动也由原来的货币兑换和简单的资金借贷逐渐采用股份制扩大金融业规模,建立现代银行制度。股票市场的建立和现代银行制度的确立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便利,更多的家庭制或合伙制企业转向股份制,生产的规模扩大,效率提高,从而企业成长。

进入工业化大发展时期,制造业的地位不断提升并居于主导地位,从而机床装备起来的大规模生产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互换性、标准化和装备作业[②]。规模生产产生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也促使企业为保证资金投入而形成产融结合(即产业和金融相互控股)。因此,原先以小企业为主的产业成长已转变为巨型公司为主的产业成长,企业巨型化带来了“科学管理”,也创立了企业内部R&D机制以及高度产业集中率,从而企业进入产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也对金融成长提出新的挑战,银行业必须联合和集中才能满足企业资金需求,而企业巨型化所发行的新股票、新债券既为金融市场成长提供了载体,也为其成长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伴随企业巨型化,银行业和证券市场也得以联合和集中。

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物资生产与分配所必需的技术知识的增加必然引发企业管理革命。一个大企业的大股东已不再能够单独的负起制订政策和实施政策的责任;一般股东大多已脱离公司的实际业务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此时,专业性的管理人员——经理产生了。这些经理人员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他们的工作如果不成功,便会被解雇;如果成绩卓越,不仅获得晋升,而且提高自身作为企业管理者的市场价值。由此产生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这场“经理的革命”将事业置于专家之手,而不是交给事业的所有人指挥。其次,解决了企业长期生存问题。企业不会因某一股东的退出而重新组合或调整经理,从而保持企业经营战略实施;大公司的管理作用由于受到越来越多的公众的审查,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管理已取代了市场需求,协调问题使管理进一步复杂化,这种情况就构成了无须财产(所有权)所拥有的权力。因此,企业所追求的就不再是最大的短期利润,企业市场价值更为重要。第三,这场革命也建立了企业成长的内在激励机制。股东、经理和职工都会预期从中获得收益。企业的成长显然是股东所期待的,企业成长,公司市场价值提高,股东的收益增加;企业成长为高层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现金流——依靠留存收益获得成长意味着把企业视为一种竞赛(Nalebuff and Stiglitz,1983);而且,高层管理者可以此增加自己的收益,提高自己的经理者市场价值,在与股东的谈判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企业成长使股东可以承诺给经理晋级的机会;对经理层的激励机制和晋级竞赛使企业本身具有成长性,而且只有在具有成长性的企业中才能够吸引新的、年轻的管理者进入企业;职工在具有成长性的企业中工作,既可能会增加薪水、奖金等奖励,也包括身居成长性企业所带来的精神满足感[2]。股东、经理层和职工对企业的预期使得企业本身具有强烈的成长性,而企业成长又进一步激励了企业内部的竞争性、晋级机会和福利增加。激励机制创造企业成长,企业成长又产生更好的激励机制,从而企业成长更快。

与产业的企业管理革命一样,金融业同样进行着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的革命;在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购买大量债券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巨额资金。机构投资者提供风险资金,从而企业更多投资于新兴产业,形成企业成长,新兴产业成长。因此,金融成长具有了载体和推动力,而金融成长又可为企业成长提供更多资金,金融效率的提高使更多新企业进入新兴产业。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梳理出企业制度创新与金融成长的逻辑关系:

金融工具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企业融资需求变化→金融结构调整 →

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成长→ 企业成长→企业制度创新…….

二、企业制度创新与金融成长的基本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企业制度创新与金融成长具有互动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促使我国出现大范围的企业制度创新,股份制、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与之相匹配,我国金融成长出现新的特征,如金融结构的多元化、金融业规模的扩大、金融效率的提高等。但从现实来看,我国金融成长仍落后于企业制度创新。因此,我国应加快金融成长,促进企业制度创新,从而企业成长。

首先,调整发展战略,实行金融优先发展。目前,我国金融成长相对滞后于企业制度创新的现状,亟需提高金融地位。我国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实行金融优先发展,加快企业成长,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

其次,改善金融成长外部环境。产权明晰是金融成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法律制度是金融成长的制度保证,而非正式制度——社会信用环境和微观规制对法治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我国要实行金融优先发展战略,就必须改善金融成长所依赖的外部环境。

第三,构建企业制度创新的金融服务平台。金融服务于企业成长,其重要的职能就是引导资本的优化配置。这就需要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即有效的金融市场、充足的金融工具和富有竞争力的金融组织。

参考文献

[1]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1969).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M].王晋斌,朱春燕,丁新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李斌,江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J].南开经济研究,2006,3:68-78.

[9]蒲祖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层次研究——基于美国经验数据的分析及政策启示[J].财贸经济,2007,10:

[10]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8:4-17.

[11]尹钰林,张玉利.制度创业的前沿研究与经典模型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9:39-43.

[12]卢荻.变革性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3]刘林.股权融资偏好模型分析与治理改进设计[J].金融研究,2006,10:49-64.

现金管理论文第3篇

1.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素企业现金流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交易或其他事项引起的现金流动的数量。现金流贯穿于企业的采购、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科研等各个环节,就像企业的血液一样,是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素。

2.企业盈利质量的重要指标现金流是反映企业盈利质量的重要财务指标,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侧重利润和收入指标,而通过现金流量表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指标,还反映了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信用和实力,可以说,现金流是企业盈利质量的“检测器”。

3.有助于评估企业市场价值对于投资者来说,现金流量是评估企业市场价值的重要指标。企业的现金流量不仅能够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将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等指标相结合,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并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最终确定企业的股利支付能力。

二、企业现金流管理与控制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刺激下,我国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总体向好,普遍建立了现金流管理和控制制度。但与此同时,受到人员、管理、企业实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现金流管控领域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如下:

1.现金流管理意识有待提升企业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不足,将现金流视为一项技术性工作,导致现金流管理工作流于表面,未发挥应有作用;对现金流认识程度不够,将利润等同于现金流,对赊账销售、折旧、摊销等隐形问题未加以考虑,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实际财务状况。

2.对流动资金缺乏科学预测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盲目扩张的情况,企业经营涉足多个领域,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同时,企业对所投资领域的项目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资金占用时间等缺乏科学预测和管理,可能导致项目进行中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引起资金链断裂。3.缺乏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与生产经营活动密不可分,一定裕量的现金流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保障。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经营中常常面临各类复杂的不稳定因素,引起现金的流入与流出不平衡,当现金流量低于警戒值时,如果未能及时预警,将带来巨大风险。一旦企业遭到突发事件,需要动用现金时,很可能陷入困境。

三、企业现金流的管理与控制策略探讨

1.提升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意识要做好企业现金流管理与控制,必须从意识上提升对现金流管理的重视程度,树立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修正只注重利润率的传统观念,进行投资时充分考虑资金的占用率和回收率,以及赊账销售、折旧、摊销等情况,最大限度的平衡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确保现金流量通畅,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于多元经营的企业来说,还应该积极优化现金流管理方式,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业务分权、财务集权是最优化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通过业务分权有利于防范企业资金流动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财务集权来优化现金流管理,可以借助网上银行服务,通过收支两条线来对各部门之间的现金流进行监管,统一调剂企业的资金。

2.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现金流的管理重点在于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存货管理,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够结合管理重点,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预测,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进行规划,通过对现金流量的预算的编制,准确而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资金的收支,组织财务活动。当现金流量的预测为负值时,企业能够提前进行现金流量筹措,通过银行贷款、优秀资产套现等方式解决资金的急需问题,以保证资金的裕量,当现金流量的预测为正值时,企业根据预测的盈利数额和时间,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将富余的资金转化为持续流进的现金流。

3.构建现金流风险管理预警机制根据上文所分析的很多中小企业对现金流的管理缺乏风险意识,存在盲目扩张和规划不科学的情况,应该在企业现金流的管理与控制中,引入现金流量的预警机制,提升企业对现金流动风险的把控能力。企业现金流量风险原因复杂,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潜伏期较长,通过对现金的循环周期比率、销售额增长速度比率、应收账款回收指标等的分析,当现金流出现风险时及时进行预警。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考虑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例如,可以由财务、审计、市场等相关人员和环节组成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企业现金流的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考核,并输出风险分析报告,从组织保障上提升企业的现金流风险管控能力。

四、结语

现金管理论文第4篇

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提高竞争力,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主体,系统化地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新的生产力,它是在掌握电子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控制下,运用系统化的电子工具从事的商务活动。其应用范围涉及政府、流通行业、生产行业、消费者以及国内外贸易等方方面面,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开展的新兴产业。1996年美国政府颁发了《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重要文件,指出Internet正在使传统的商务活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型的买卖关系和交易模式已初见端倪。1997年7月,克林顿总统又公布了一项为促进互联网络贸易所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即把互联网络视为全球自由贸易区,政府不增加新的税收,并指出互联网络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他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等也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中作了积极的筹划,努力创建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道德伦理环境。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同电子政府、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娱乐一样,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也是各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提高竞争力,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现金是企业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企业必须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确保日常现金最起码的支付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及一定程度上的短期投资(机)需要。但现金更是一种非盈利性资产,不必要地持有现金或长久地让资产滞留于不盈利的货币资金状态,必然影响企业的效益。可见良好的现金管理应实现流动性与效益性的最大统一。因此,现金日常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确保现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力争将现金的持有水平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之上。西方企业理财当局围绕这一目标做了大量的努力,并形成了一系列传统的现金管理方法。然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使这一目标实现途径有了很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现金管理策略 现金管理策略无外乎体现在现金的收款和付款两个方面。即一方面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前收款,典型的做法是通过集中银行制度及锁箱制度来加速收款。另一方面,是利用一切可能性,推迟款项的支付。包括通过赊购、选择一定的结算方式以降低结算速度,比如以支票形式而非货币形式进行结算,以控制和推迟付款等等。 然而采用电子付款手段后,上述情形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首先,采用电子付款方式将大大减少企业对于现金浮存的利用与管理。纸面付款系统与电子付款系统在运作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纸面的付款方式主要包括纸硬币、支票,以企业间交易最为常用的票据方式为例,假若就直接支付部分的票据而言,这部分通过票据进行支付的现金常被用来作为延迟支付、形成企业可利用之现金浮存的一个主要手段。但在电子付款方式日益普及,即在假设收款企业不必要再迫于客观条件而不得不接受票据作为惟一可选择的付款方式的情况下,势必要求采用更为直接、快捷的电子付款方式。这样,企业推迟支付以利用浮存的余地就变得很小,也就是说,采取电子付款方式,将使传统的现金浮存管理受到很大的挑战。 相应地,从收款的角度,电子付款方式的普及对企业则利大于弊。比如,传统收款策略下所采取的集中银行制度一般适用于那些较大型的企业,具体操作是,除总部银行之外,按需要在各地设立多个收款中心,客户企业将支票直接交至最临近的各收款中心,由各收款中心再将款项汇往总部银行。集中银行制度能够加速款项的收回,但集中

现金管理论文第5篇

论文名称:浅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

学生姓名:yjbys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作为若干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最重要的联结纽带是资金。在企业集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模式,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作用,指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多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图表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论文提纲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概述

1.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内容;

3.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目标;

4.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原则。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分析基于图表

1.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常见模式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优劣分析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分析基于案例和数据分析

1.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

2.监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

3.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解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1.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金池先进管理技术介绍

2.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3.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序号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节点

1、20xx.9.10选题

2、20xx.10.5确定论文题目

3、20xx.10.10开始写开题报告

4、20xx.11.1开始写论文初稿

5、20xx.2.28完成论文初稿

6、20xx.3.30论文定稿

7、20xx.5.15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

[2]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3]袁琳。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会计之友》,2000年第9期。

[4]马学然。树立资金管理的三个理念。[M],《经济师》,2015年第1期。

[5]赵东方。集团结算中心结算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5年第19期。

[6]任勇。财务结算中心: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的有效方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5年第13期。

[7]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J],《会计研究》,2002年第8期。

[8]张芳。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J],《上海会计》,2001年第4期。

[9]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财会通讯》,2000年第9期。

[10]CharlesT.Horngren,GaryL.Sundem.WilliamO.Stratton.IntroductiontoManagementAccounting,PrenticeHall,12thEdition

六、指导教师意见

现金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金融监管指数;金融监管有效性;衡量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04-0090-06

2000年以来,中国金融业飞速发展,相对于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监管也逐步完善,200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分业监管组织架构的正式建立,另外,中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也逐步完善。那么,2000年以来,中国的金融监管有效性如何?金融监管质量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下文通过总结既有理论提出一种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新的方法——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并基于这种方法对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总体的衡量和判断,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本文的研究有两个背景。研究背景之一来自于目前世界各国正在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针对2007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正在或即将进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但现有理论对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多采用定性的分析框架,其基本思路是通过不同监管体制之间的优缺点比较来做出评价。但定性比较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且很难对金融监管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而且定性分析缺乏前瞻性,使得各国金融监管往往滞后于金融业的发展,从而使金融监管改革呈现“危机导向型”的特征。本文想通过构建金融监管指数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定量的研究,进而为金融监管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各国的金融监管改革起到引导作用。另外本文还希望通过金融监管指数的构建动态监测各国的金融监管质量,并希望在金融监管水平大幅下降的时候提出预警,进而使得金融监管改革更具有前瞻性。本文的研究背景之二来自于对中国金融监管改革进行评价的需要。2003年,随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中国建成了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2004年6月,这三家监管机构签署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了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系机制及联席会议机制。但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逐渐加深,中国分业监管组织架构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从内部来说,随着金融业混业化的加剧,监管盲区、监管交叉大量存在,这客观上对金融监管改革提出了要求,从外部来看,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且随着国际化是深入,中国金融业客观上也需要自由化改革,否则将会丧失竞争力,中国金融监管该如何应对,也是一大难题。因此,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有效性进行评价,进而为未来进行的中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也是非常迫切的需要。

鉴于以上两点背景,本文依据各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构建了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框架,并利用这一分析框架对2000年~2009年中国的金融监管有效性进行衡量与评价,最后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金融监管有效性及其衡量问题的理论综述

所谓有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以此,我们可以将金融监管的有效定义为:“能实现预期的金融监管目的”。关于金融监管有效性及其衡量主要包括两个问题:第一是金融监管是否有效;第二是金融监管有效性如何衡量。

关于监管是否有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监管有效说和监管失灵论。监管有效说以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为代表,监管失灵论以监管俘获说为代表。

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Stigler,1971;Becker和Stigler,1974)建立在政府拥有充分信息、为社会整体福利服务以及具有完全信用三个假设基础上,认为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其脆弱性,且由于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不完全竞争和搭便车行为等,私人不可能去监管那些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只有通过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才能够克服市场失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金融机构的治理水平,从而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金融监管公共利益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积极鼓励政府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实现对金融的直接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增强政府金融监管的权力,发挥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所带来的问题。

监管俘获说(Becker,1983;Tullock,1967;陆磊,2000)认为监管与公共利益无关,监管机构不过是被监管者俘获的猎物或俘虏而已。这派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政府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独立利益的特殊市场主体,它并不能最大化社会的福利。一方面,政府的金融监管政策往往会被少数既得利益集团所左右,因为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有积极性采取各种手段影响政府的金融监管政策,这样,金融监管机构最后常常被俘获(capture),另一方面,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过多管制行为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中寻租的机会,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这就不利于金融的长期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竞争和开放机制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防止既得利益集团对金融发展的抑制。

现金管理论文第7篇

一、现金持有对企业业绩影响的理论及文献回顾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可以满足企业流动性需求并为之带来较大的利益,但它又是收益性最差的资产,持有现金会使企业丧失诸多投资机会。对影响现金持有水平因素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间接地考察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合理性,而企业现金持有水平适度与否的直接后果是企业业绩的高低差异。权衡理论认为,企业持有现金应当权衡其成本和收益。按照Opler等人(1999)[1]的观点,持有现金既可以避免外部融资的交易成本,又能及时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融资优序理论也认为,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外部融资成本高昂,企业应当重视内部资金的积累,避免丧失有利的投资机会。所以持有大量现金是有利于提升企业业绩的。然而理论却认为,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管理层乐于持有大量现金的动机在于,既可以满足其个人私利,又有利于避免外部市场的约束和监管;在利益的驱使下,管理层甚至会盲目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所以持有大量现金有损企业业绩的提升。可见,三大理论对现金持有水平与企业业绩关系的分析并不一致,而具体到已有的文献,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结果也有较大差异。Mikkelson和Partch(2003)[2]研究美国1992~1996年的上市公司时发现持有高额现金的企业业绩比对照组更好一些。但Schwetzler和Reimund(2004)[3]研究德国企业样本时却发现那些现金持有水平连续三年超额的企业业绩显著较差。Couderc(2005)[4]同时研究多个发达国家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过量持有现金会导致企业业绩下降。彭桃英、周伟(2006)[5]选取1998~2003年我国的646家公司为样本,并将前三年现金持有比率连续高于10%的公司定义为高额现金持有公司,实证分析了高额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额现金持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正面的,因此认为权衡理论更适合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高额现金持有行为。理论及实证文献关于现金持有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的分析,从过程到结论都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而且多半是针对持有高额现金情况的研究。本文则试图分析现金持有偏离度也即现金持有过高与不足分别会对企业业绩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哪种影响更大。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现有的实证文献绝大多数是研究现金持有过多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且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结论皆有。本文基于以下三点推测现金持有过多会导致企业未来的业绩下降:首先,现金持有过多会产生问题。理论认为,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管理层乐于持有大量现金,既可以满足其个人私欲,又有利于避免外部市场的约束和监管,而且为其投资于己有利而对企业或股东不利的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提供了方便条件,从而会导致企业未来业绩的下降。其次,现金资产是收益性最差的资产,仅能获得无风险报酬。若持有过量现金而放弃有效的投资,就会造成浪费,不利于企业未来业绩的提升。再者,企业现金过多时,管理层为避免现金留在企业的收益性差,可能出现盲目投资,从而使投资于失败项目的概率增加,管理层犯错的机会加大,终将导致企业业绩下降。而现金持有不足对企业未来业绩影响的实证文献较少,本文认为现金持有负向偏离时,也会导致企业未来的业绩下降。首先,当企业面临有利的投资机会时,若现金持有不足,就需要从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然而外部融资成本高昂,尤其是信息不对称时更是如此。[6]这样投资所获得的收益还要扣除高昂的融资成本,与现金充足时相比,企业的业绩是低的。其次,若企业难以融资或者根本无法筹措到所需的资金,则现金不足的企业就只能坐视盈利机会的丧失,企业业绩难免因此而下降。再者,若企业现金持有过低,而又无法融资,那么企业连正常的运营都会举步维艰,到期的债务也无法偿还,财务风险增加,这样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可能会走向破产。可见,不管是现金持有水平过多还是不足,理论上都会导致企业未来的业绩下降;也就是现金持有的实际水平对正常水平的偏离与企业未来业绩是负相关的关系。因此,提出假设H1:现金持有偏离度与企业未来业绩负相关。现金持有过多与不足都会对企业未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哪种影响更大呢?笔者认为现金不足对未来业绩的影响会更大。现金持有过多时,虽然会产生问题、现金收益差以及管理层犯错的情况,但如果能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企业业绩虽然不会很高,但也不至于太差;而且通过加大对管理层的约束和监督,问题会有所减轻。然而现金持有不足时,就会丧失诸多盈利机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业绩;加之融资困难,财务风险增加,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提出假设H2:现金持有不足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更大。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本文实证部分所使用的数据选自CSMAR数据库。初选样本为2005年1月1日前在上交所、深交所公开发行上市,且至少持续到2009年12月31日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此外,剔除了发行A股的同时又发行B股或H股的上市公司,剔除了ST、PT标识的公司,剔除了数据不全、数据错误、数据异常以及数据不连续的上市公司。最终得到了549家上市公司共2745个样本。

(二)变量设计1.企业业绩的度量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度量企业业绩指标。为了全面地反映企业业绩,从五个方面共选取13个指标来构造因子分析体系。具体为:盈利能力(总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营运能力(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发展能力(总资产增长率、资本积累率);现金流量能力(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净流量)。采用SPSS软件处理,首先对五年的原始数据进行了正向化和标准化处理。其次通过了适用性检验(五年数据的KMO值分别为0.667、0.652、0.554、0.680、0.709,均大于0.5;五年数据的巴利特球形检验值分别为3947.476、2977.923、3330.300、3897.697、3441.534,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再次,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确定了五个因子,五个因子各年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8.38%、73.19%、75.15%、78.10%、77.32%,均在70%以上。最终得出了2005~2009年各企业的业绩综合得分函数(Fi),其中i=1,2…,549,2.现金持有偏离度的度量通过对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构建计算样本企业正常现金持有水平的模型,再将企业实际持有的现金水平与这一正常水平做比较,从而确定现金持有偏离度。具体过程如下:(1)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过程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及对相关文献的回顾,确定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九个财务变量和五个治理变量。其次,在确定了所选数据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及序列是平稳的之后,通过Eviews6.0对面板数据采用联合回归并经加权广义最小二乘处理后的结果可知:十四个变量中,现金替代物(Csub)、财务杠杆(Lev)、投资机会(TobinQ)、银行负债(Bankdebt)、现金股利支付与否(Div)、资本性支出(Capex)、管理层持股比例(Mshare)、股权集中度(CR1)、股权制衡度(GQZH)九个变量对现金持有水平有显著影响。最后,通过对这九个指标再进行联合面板回归,即可构造出计算样本企业正常现金持有水平的模型:EXP.Cashratioit=0.2431-0.1037Csubit-0.1869Levit+0.0044TobinQit-0.1255Bankdebtit+0.0239Divit-0.0693Capexit-0.1213Mshareit+0.02779CR1it+0.01398GQZHit其中i=1,2…,549;t=2005,…2009。(2)现金持有偏离度的确定本文认为上面计算出的EXP.Cashratio是各企业应当持有的正常现金水平,若实际持有水平(Cashra-tio)与正常水平不相等,即实际持有偏离了正常水平,可将这种偏离称为现金持有偏离度(Absdevcash),也即实际水平减去正常水平的差额的绝对值。Absdevcash=|Cashratio-EXP.Cashratio|用实际持有水平减去正常水平,并取其大于零的部分称之为现金持有正向偏离程度(Absudevcash);而实际持有水平减去正常水平,并取其小于零的部分,再加上绝对值则称为现金持有负向偏离程度(Absd-devcash)。3.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了企业规模(size),用总资产的对数表示;资产负债率(lev),用年末总负债除以年末总资产表示;企业成长性(growth),用总资产增长率表示。以这3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三)模型构建1.构建检验假设1的模型吴荷青(2009)[7]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持有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只限于次年,因此本文所指的未来业绩也只限于下一年度。Fit=α+β1Absdevcashit-1+β2Levit+β3Sizeit+β4Growthit+μit(1)其中,Fit为第i个公司在t年的综合业绩得分指标,Absdevcashit-1表示第i个公司t-1年的现金持有偏离度,α表示截距项,β1…β4为各变量的待估系数,μit为随机误差项。2.构建检验假设2的模型本文选取的549家样本公司中,有91家公司连续5年实际现金持有水平均大于正常水平;有101家公司连续五年实际现金持有水平均小于正常水平。将这91家公司共455个观测值作为现金持有过多组,而将101家公司共505个观测值作为现金持有不足组。针对这两个样本组分别构建如下实证模型。

四、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在回归之前,通过检验确定了所选数据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及序列是平稳的。在此,依然采用联合回归方法并对面板数据进行加权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的处理。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模型(1)所有变量的回归结果都十分显著,控制变量与企业业绩的关系和预期分析相符: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业绩负相关,而企业规模和成长性与企业业绩正相关。这四个变量能够在41%的水平上解释企业业绩。上年末的现金持有偏离度的系数是负值而且在1%水平下显著。可见现金持有偏离度对下年业绩是显著的负向影响;也就是说不管是现金持有水平过多还是不足,只要偏离了正常水平就会对未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假设1是正确的。模型(2)的拟合优度(修正的R2为0.587)要高于模型(3)的拟合优度(修正的R2为0.435),也即现金持有过多组对未来业绩的解释力度要高于现金持有不足组。选取的三个控制变量,其回归结果的符号和预期分析一致,但模型(2)中资产负债率表现为不显著。模型(2)中上一年度的现金持有正向偏离程度和模型(3)中上一年度的现金持有负向偏离程度的系数都是负值而且十分显著,也就意味着两者与企业业绩都是负相关关系,这更加证实了假设1的结论:不管现金持有是正向偏离还是负向偏离,都会导致企业未来业绩的下降。再从系数的数值上来看,现金持有正向偏离程度对企业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的效果为48.8%,而现金持有负向偏离程度对企业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的效果为67.9%;也即负向偏离程度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更大,假设2得到证实,现金持有不足更容易导致企业未来业绩下滑。

现金管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管理层持股; 现金股利政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4-0047-04

一、引言

股利政策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延续,也是影响股价、资本结构的重要决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西方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股利理论,但对现实中的股利政策仍无法作出最恰当完美的解释。在众多理论中,对股利政策的解释最具影响力的可能当属成本理论(Ad jaoud & Ben-Amar,2010)。

委托理论认为,管理层有为满足自己的私人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的动机,这就是经理管理防御(management entrenchment)。经理管理防御学说认为:由于防御动机的存在,使得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往往反映的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是反映经理的目标,因此会导致经理作出与股东的利益不一致的决定和行为。La Porta等(1998)指出,管理层通过发放现金股利解决委托问题的情况需要一些机制的作用。为了从信息披露角度研究管理层持股与股利政策的影响,本文拟对我国深市2008―2010年的上市公司进行考察,试图找到管理层持股在信息披露质量不同的情况下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二、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股利政策一直是企业财务决策的核心问题。Jensen & Meckling(1976)认为股利政策有助于缓解委托理论中的冲突。Rozeff(1982)使用1974―1980年的数据研究股利支付比例与管理层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利支付比例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Sornnate(1989)研究得出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正相关。Jensen(1986,1992)研究得出发放现金股利可以缓解问题,可作为降低成本的机制之一,同时也是管理层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债务、外部治理等的替代机制。

赵春光、张雪丽等(2001)通过对股利政策选择动因的研究得出,企业是否分配股票股利取决于股权集中度,而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受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廖理、方芳(2004)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对高成本公司的现金股利发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徐寿福(2013)以2003―2010年深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股利政策正相关。

Sornnate(1989),George W. Fenn和Nellie Liang(2001)研究得出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发放的股利越多。管理层持股可以使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从而公司愿意发放更高的股利。Bushman and Smith(2001)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降低公司成本。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水平有助于股利发放,投资者通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客观地判断公司的投资效率和价值,迫使内部人“吐出”现金,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另外,内部人为避免外部投资者的监督,通常提供较低的会计信息质量,以此来掩盖问题,为其对公司的掠夺行为提供便利。此时,投资者无法通过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监督管理者,他们可能会依赖于上市公司释放的股利支付信号。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假设2: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政策正相关,且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一定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好的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低于信息披露质量差的公司。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本文中的被解释变量现金股利政策用两种方法衡量,一种方法是采用虚拟变量衡量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如果该上市公司发放了现金股利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连续变量每股现金股利来衡量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

信息披露质量采用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考评结果来衡量。深圳证券交易所结合奖惩及与监管机构的工作配合等情况,从日常信息披露的合法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上一年度的信息披露工作进行考评,最终形成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由于该评级结果由与上市公司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提供,因此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本文根据这一考评结果设置变量DIS,将考评结果分为两档,将考评结果为“及格”和“不及格”的赋值为0,将考评结果为“优秀”和“良好”的赋值为1。

本文管理层范围的界定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需要在公司定期报告中披露的高层管理人员”这一概念是基本一致的,将“管理层”界定为: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以及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另外,对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其他变量作了控制,同时还设置了行业和年度虚拟变量来控制不同年度和不同行业之间数据的差异。

(二)模型设计

本文根据样本数据和被解释变量的特点,分别构建了logit模型和最小二乘法模型。现金股利DPS是0-1的虚拟变量,因此采用log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借鉴已有的现金股利支付模型,结合假设,构建以下模型: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8―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数据不全的公司,剔除“ST”公司,剔除金融行业等,经过筛选整理,最后确定总体研究样本为1 930个年度观测值,其中2008年为735家,2009年为733家,2010年为462家。

2.数据来源

在所有的变量数据中,信息披露质量指数是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考评结果整理得出的,其他变量数据是从CSMAR数据库搜集整理而来。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显示,每股现金股利最大值为1.672,最小值为0,支付的每股现金股利平均约为0.07元。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结果得分平均约为1.85,其中约75%的考评结果为“良好”及以上。管理层持股比例平均持股比例约为5.39%,中位数为0,说明管理层总体持股数量较少,人均持股比例低,“零持股”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值为7.541,最小值为-10.92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9%,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理想。

(二)回归结果分析

表3是模型一的多元回归结果,表中数据显示,信息披露质量与每股现金股利正相关,并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也就是说,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质量越好,越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假设1得到验证。资产负债率与每股现金股利显著负相关,即负债率越高的公司越不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正相关,这和前人研究结论一致;公司业绩越好,越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

表4是模型二的OLS回归结果,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股利政策正相关并且显著,和表3中的回归结果一致;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显著正相关,换句话说,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倾向于发放更多的现金股利,说明公司经理存在以支付适当股利为自己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验证了假设2的前半部分。在表4中我们将信息披露质量分组回归,将信息披露为“优秀”、“良好”的分为一组(DIS=1),将信息披露为“及格”、“不及格”的分为另一组(DIS=0)。回归结果如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不管信息披露质量高低,管理层持股与每股现金股利都显著正相关,然而,从管理层持股比例回归系数可以看出,信息披露质量高(DIS=1)的系数(0.082)要低于信息披露质量低(DIS=0)的系数(0.173),也就是说,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一定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好的公司比信息披露质量差的公司每股现金股利平均少支付0.091元。这也可以解释为,对于信息透明度较差的公司,投资者无法准确得知公司的经营情况,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观察公司的股利支付政策,以此来判断公司的营运状况,而信息透明度较好的公司则不需要通过这种途径判断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监督管理者的行为,至此假设2全部得到验证。

另外,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净资产收益率在全样本检验和DIS=1分组检验中结果一致,且显著相关,其中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现金股利显著相关,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但在DIS=0分组检验中,资产负债率与每股现金股利负相关但不显著。独立董事比例在全样本和DIS=1的样本检验中与每股现金股利负相关,说明独立董事作为监督者发挥了应有的监督职责,独立董事比例越高,管理层通过分配现金股利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越不易实现;而在信息披露质量差(DIS=0)的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正相关,独立董事只是名义监督者,并没有真正充当监督者的角色。

五、稳健性检验

为考察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我们做了以下测试:其一,用是否支付现金股利替代每股现金股利进行回归;其二,将深市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分别赋值3、2、1和0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指标替代DIS进行回归,结论与上文一致。即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股利政策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政策正相关,且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一定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好的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低于信息披露质量差的公司。

六、结论和局限性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2008―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信息披露质量、管理层持股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正相关,且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一定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好的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低于信息披露质量差的公司。

(二)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

1.以往的研究成果显示,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在模型二中,本文未能考察管理层持股比例是否受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出现此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2.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每年都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本文在研究股利政策时将不同年份的股利政策混合在一起考察,可能忽略了一些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12):31-38.

[2] 李文强.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04(7):20-27.

[3] 刘星,魏峰,戴玉光.经理管理防御下的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4(12):363-374.

[4] 谢军.股利政策、第一大股东和公司成长性:自由现金流理论还是掏空理论[J].会计研究,2006(4).

[5] 陈玲玲.公司治理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8(10):64.

[6] 徐寿福.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来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3(1):26-36.

[7] Jensen, M. C., Meckling, W.H.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e,19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