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师教学反思

教师教学反思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12 16:45:51

教师教学反思

教师教学反思第1篇

“反思”(Reflection)一词在教育界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开始注重教学反思在教育改革及提升教学质量中的积极作用。在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非常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的作用,而我国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也深刻认识到反思性教学对教学改革的作用。[1]因此,我国课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反思性教学”及培养“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切实做到有效教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六项目标比较具体,也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做了描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要反思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不足,也要总结课堂中自己的优势,积极改进自己的不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打造更为活跃、高效的课堂。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运用到课堂中,并且学会在实践中评价自身教学活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内涵的分析

(一)反思性教学

在西方哲学范畴中,反思主要是指人在精神方面进行内省和自我活动的一种方法。而反思行为则是人类在面对问题及反应问题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主人翁的方式,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其与理性、逻辑性解决问题相比,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过程,其不仅涉及人的问题意识,更涉及人思维发展,人在活动中的一种责任感及坚持不懈的精神。[2]而“反思性教学”则要求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进行更为理性的思考,促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思考的过程。同时,进行“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的职业知识,促使自己的行为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方面更为有效。“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一种进行自我批判的精神,要能够在较为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改进,要善于对自身进行批判和检验,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形成自身更为鲜明的教学风格。

(二)反思型教师

所谓“反思型教师”,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行动和研究,主动探讨、发现和解决自身教学目的及教学工具的问题。换句话说,教师要能够将“学会学习”和“学会教学”联系一起,在教学过程及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专业修养,促使自己成长为研究型、学习型及专家型教师。同时,“反思型教师”,要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背景进行分析,主动评估教学情境,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出更为客观、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教学原则。“反思型教师”要学会教学,不仅要培养自己对教学工作的专业能力和态度,还要善于总结和掌握教学技巧,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自身的“实践性认识”。

三、进行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

(一)要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对话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信息是教师能够传递给学生的,但是却不能将知识真正传递给学生。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其自己建构教师传递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处于主动学习知识的状态,而不是成为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或者仅仅是盛放知识的容器,其应该是以更为积极主动、课堂主体的身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样,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知识的传授者。[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更为适合其自身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要能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与学生对话,促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也能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对教学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注重

教师是一门艺术活动,但也是极具科学性的。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教学个性以及不可控性等特点反映了教学的艺术性,而教学中可控性、确定性及教学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其科学性。进行“反思性教学”及成为“反思型教师”,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的艺术性,更要善于把握教学的科学性,将教学看作一门具有科学的艺术活动。[4]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拥有娴熟的教学技能,也要善于把握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并将其熟练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促使枯燥的传播知识过程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及实际教学过程,采用符合学生及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教学过程将会成为一门艺术,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并且极具个性化。

(三)“反思性教学”及“反思型教师”主张人人都是研究者

“反思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在教学过程通过内省和心理活动,提升自身专业修养及教学质量的。如果仅把教师作为知识的灌输者,那么教师则成为重复完成牟总固定操作程序的教书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因此,“反思型教师”要成为教学中的研究者,就像教育家斯坦豪所提倡的“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5]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教师的研究和反思要立足于自身的教学活动,立足于自己的课堂,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思考和批判,认真对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以主要问题为切入口,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观察,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教师教学反思第2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作用;方法

课后反思能够使教师从习以为常的课后惯性与惰性中超脱而出,赋予自己不迷茫、不懈怠、不盲信、不盲从、不盲动的教育思维品质,可以用身心去感悟课堂课后的思想的尊严和乐趣。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谁在努力分析自己的课的优点和缺点,分析自己跟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的问题,那他就已经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得到再认识、在思考,并以此来总结教学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工作行为及由此产生得到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持之以恒地写教学反思,能引发教师对教学领域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在思考中提升自我 监控能力,提升专业素质与综合水平,最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就当前小学教师而言,由于肩负的学科种类较多,不是专科化,课后受检性常规任务较重,造成了“注重备课批改、了解学生、了解课后技法、把握检测”等刚性指标的落实上,不注重反思或仅局限于自身已有的经验,造成课后效率与效益低下。很多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备课和课堂教学设计,却忽视了教学反思。而一个比较完整、规范的课堂教学过程,则及要有课堂教学设计,又应有教学反思。那么,教师该如何写教学反思呢?

一、教学前反思,丰富内容、选择最佳方案

在授课前,教师首先要备写教案,要明确教材的特点以及作者编排的意图,确立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是备学情,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规律,对学生可能会在哪些地方遇到哪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也就是前瞻性反思,这种反思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时反思,查找不足、记录精彩见解

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的、生成性的教学过程。任何一个小小的插曲、小小的问题、小小的疑问都会成为新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及时捕捉这些教学契机,立即进行教学反思,随机应变地对生成的教学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

1.教学行为反思

课堂教学的优劣在很大层面上取决于教学行为得到合理与否。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来衡量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角度为基准 ,不断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节奏,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且还要逐步实现“我要学”向“我会学”转变。

2.教学策略反思

教师既要知道“教什么”,又要知道“怎样教”。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面。

3.学习过程反思

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还要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遇到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困难,形成了怎样的技能和技巧等等。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及时捕捉信息加以重组整合,更应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此研究和共享,通过反思来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

三、教学后反思,汲取教训、总结成功经验

俗话说:“百密一疏”。教师不论教龄有多长,教学经验有多丰富,教学设计有多严谨,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不足之处。如:语言上的失误、板书上的错误、计算上的偏差、教学内容处理不当、学法指导欠缺、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等。即便是那些教师看起来非常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后仔细查找这些不足之处,并认真汲取失误教训,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进而将不足之处与实践所得记录下来,则能有效避免今后上课时再犯类似的错误。

课后反思也是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的过程,即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日后的教学有什么意义等。通过文本的写作方式,准确的记录、归纳总结、深化提炼,从而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课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写教学反思,应内容丰富,注重实效。教师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种形式、一种负担,而应把它视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

总之,写教学反思,贵在坚持,贵在及时。这是广大教师特别是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教师教学反思第3篇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型。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的方法

 

第一,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教学反思的类型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

 

“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教师教学反思第4篇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善于反思(reflection)越来越普遍地被认为是优秀教师的标志,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的关键性要素,从而也是教师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

反思具有以下特质:第一,反思是系统的梳理。反思虽有回顾之意,但并非简单的回想与追忆,而是对过去经历与行为的梳理,具有统整的功能。第二,反思是理性的审视。反思是个体对自身的思想、心理感受与行为的反复、严肃、执著的沉思,是问题解决的特殊形式,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第三,反思隐含行为的修正。反思虽是一种内隐活动,但除了“真实呈现”的反映,也隐含了要求“对照着做”,即根据某种预设的价值目标修正自己的行为。

观照反思的特质,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理性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师素养的过程。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如下。

一、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

虽然教师普遍认同反思会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能促进自己在专业上的成长,但是他们也普遍感到对反思有困惑、有压力。当前,我国教师的教学反思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反思的意识比较淡薄。当前大部分教师虽然能认识到反思对提高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但是,其反思还停留在被动反思的阶段。教师的反思大多是为了完成学校课题研究的要求,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地进行的。教师对于反思对自身专业成长的作用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对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2. 反思的水平层次比较低。教师反思的内容大多局限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回顾。教师注重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而对行为背后的观念缺乏深入的分析;教师的反思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而很少从自身的角度去看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反思仅仅停留在提出问题的阶段,而很少对自己所困惑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教师缺乏从自我职业生涯的全程来进行反思。

3. 反思的途径和方式单一。目前,多数教师的反思大多只停留于课后总结、课堂感悟、学期总结、教学随笔的形式等层面上,反思的途径也大多来自于对课堂上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生情感体验方面的情况和事件的反思。而通过与学生、其他教师、专家、研究者进行交流、沟通、合作来进行反思则没有受到重视。

4. 反思的视角狭窄。教师的反思主要集中于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学生教育工作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的角度,大多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而缺乏从教师自身的角度、从同事、专家的角度、从理论文献的角度进行反思。

5. 反思缺乏专业引领。目前,教师接触到的反思的相关理论比较欠缺,他们所理解的反思基本停留在课后总结、学期总结等书面的东西。反思的内容局限于课堂教学,其中主要是对课堂教学效果、氛围等的描述,而很少能深入。反思缺乏理论指导,大都是一些教学经验的总结。

从以上的现状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的反思还处于一种被动的阶段,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反思的内容也局限于自己的课堂,主要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教师大都倾向于从找学生问题的角度反思,而很少反观自身的不足。因此就很难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二、影响教师教学反思的因素

教师的成长不仅受到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深入理解教师教学反思的各种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通过反思成长为专业的教师。

1. 影响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在因素

(1)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反思的动力机制。教师信念影响着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支配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不仅决定其做什么,而且决定其怎么做。因此,教师信念对教师的反思至关重要。只有教师理解教育的真正价值,把教学作为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时,才能自觉地将自己全部精力和情感投入教学,进而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自觉完善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2)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影响教师自我反思意识的确立。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是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具备了对自我发展的清晰的认识,才能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又能增强教师自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的关键是要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教师对自我现状不满意,说明教师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有了自我发展的需要,为了寻求更完善的自我,教师就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

(3)职业发展动机能激发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促使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要想使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这就要依靠教师强烈而持久的职业发展动机。职业发展动机是教师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激发、维持职业行为的动力因素。有着高发展动机的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具有强烈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愿意为工作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促使教师不断自我反思,以达到完善自我的境界。

(4)教师职业经历影响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教师经历与教师培训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许多职前教师没有为这种类型的思维做充分的教育准备。师范教育中,长期以来,教育的目的主要定位于传递已有的知识经验,追求所谓的正确的、客观的、标准的答案,而忽视了反思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开设的课程类型单一,教学的研究太局限于专业,视野不开阔,缺乏对教师教育研究重要方面的揭露(诸如反思),轻视了反思思维的重要性。结果导致教师教育视野狭窄,从而也就没有在此领域为职前教师做好准备。

(5)教师现实状况直接影响教学反思的水平层次。教师职业的专业自主性的影响,工作压力大,反思的时间和空间非常狭小。教师职业是一门专业,已得到了人们的共识。所谓专门职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拥有较大的专业自。首先,教师是一个多种角色的承担者,他们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哪里还有时间和空间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没有了专业自主性,教师就没有反思的空间,谈何成长,谈何专业化。其次,教师长期以来生活在一种规范的、重复的生存状况中。教师全部的生存意义指向于学生的发展以及以此促进社会的进步,而教师个体的生存意义却很少体现。重复而又繁忙的生活节律消磨了教师的生命感受、生命活力,使得教师习惯于这样的生活方式,自我满足,从而缺乏寻求新的更高的目的和意义的意愿和行动,很难养成反思的意识和反思的习惯。

2. 影响教师教学反思的外在因素

(1)学校氛围。对教师来说,学校氛围是影响教师发展成长的外在精神力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领导行为最能体现其影响。一所学校拥有何种氛围,与学校管理者的行为密切相关。如果校长不带头进行反思,那么要在学校形成一种反思的氛围是很困难的。民主、开放的学校氛围最有利于教师反思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学校中,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教师们愿意互相交流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教师们也愿意与校长一起探讨自己教学中的收获与困境。这样,就能在教师们心中产生一种开放的思想。因此,良好的学校氛围对促进教师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校,大多表现出的都是一种封闭、专制的学校氛围。教师们之间很少有真正的交流,有些教师与校长的交流几乎没有,从而不利于教师教学反思的开展。

(2)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课程和教学的理解影响着其教育教学行为,而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对课程与教学的更好理解。传统的课程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课程”只是政府与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至于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不应该教什么、应该在什么时候教等都没有任何发言权。这种制度化的课程导致教师长期以来缺乏课程意识,教师所认识的“课程”只不过是课表上罗列的学科科目以及相应的教学材料。而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也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基本上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教师无需思考更多的问题,他关注的只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的课程管理政策,课程不再全部由国家统一制定,而有一部分的课时量留给了地方和学校来开发和实施。与此同时增设了6%一8%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所采取的策略是由国家制定实施指南,但具体内容是由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来选择和确定的。如此一来,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课程的忠实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教师成了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在这个层面上,教师成了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学会开发课程资源,具备整合课程的能力,面对更加复杂的、不确定的情境,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教,还要站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等一系列教育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就给教师的发展创造了相当大的空间,要求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具有主体反思意识的创造者。

(3)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就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手段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反思是现代教师的一项重要素质,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虽然,大部分校长知道自我反思的意识对于教师成长至关重要。但我们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却主要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并且与教师的奖惩挂钩,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分数这一把尺子,分数迷惑了教师的双眼,遮蔽了教师的心灵,教师的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宗旨而教师却没有自觉地进行反思。家长、社会似乎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只要成绩好,教师无论做什么都不为过;只要成绩好,做什么都是合理的。分数遮盖了其他一切的情感体验,在这样的观念下,教师很难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反思自己行为的不合理性。

(4)管理方式。费斯勒(Fessler)的教师生涯发展影响因素论表明,学校校长的管理方式会对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影响。学校的管理类型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压迫式的、家族式的专制管理;二是参与式、民主式的管理。如果校长仅仅以管理为中心,采用第一类专制式的管理方式,对教师缺乏信任和尊重,且一味地以一种上级对下级进行检查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和督导,则易使教师丧失反思的积极性,对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不求个人的发展。相反,校长如果采用第二类的民主参与式的管理方式,营造一种信任与支持的氛围,并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为教师的教学专业方面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教师的积极性就高涨,敢反思,愿意反思,以求得自身的进步,促进学校的发展。环境对教师积极性的提高明显高于物质激励、提供升迁等手段。给教师适度自我支配的时间是最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管理模式。由此可见,宽松、和谐的管理环境适合教师群体的发展,最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这充分说明管理方式对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教学反思第5篇

刻舟求剑从中孩子们明白了故事讽刺了那些头脑愚蠢,不懂得灵活变通的人。许多孩子表示今后千万不能做那样的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刻舟求剑的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刻舟求剑的教学反思范文一上课伊始,把竞赛引入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初读课文之后,展示大幅贴图,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接着让孩子们自读质疑,在兴趣盎然之中开始了学习。在实施教学中,随机进行动程演示,并配以简洁的图文式板书,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课末,学生的注意趋于分散,此时再设计看图续编故事结尾和表演说话的环节,又一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读讲之前,老师让学生自读质疑、小组讨论、互助解答,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在小组讨论 中发表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学生们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老师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插入解决。这样以学定教,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最有力的证明、课末的续说故事、表演劝说既拓展了语言训练的面,加大了思维训练的力度,又使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自然渗透。

在教学中,老师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初读达到正确流利,精读着眼品析体会,熟读力求感情到位。在重点词句处则细细品读,并教给朗读技巧,乃至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样使得“满堂灌”化为学生大面积的、扎扎实实的读书活动。”

在充分读好书的基础上,还精心设计词句训练,教法求新求活,展示了“感知理解——品味赏析——积累运用”的语言训练达标规程。如教学第一自然段紧扣“一不小心”,先换词理解词意,然后想象说话扩展思维,训练语言表达,深化理解。教学第二自然段通过听、划、读、想、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品味“一点儿”和“船舷”等词的生动和准确。教学第三自然段则通过句式说话,进行理解句子的反馈检测,然后以读代讲,体会反问句所表达的强烈感情,培养语感。第四自然段教学,则在贴图上进行动程演示,化静为动,让学生把抽象的推理思维过程化为形象的直观判断思维过程,从而顺利地突破了难点。最后的续编故事结尾和劝导说话设计,则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

刻舟求剑的教学反思范文二《刻舟求剑》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而教材又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还是先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含义。我让学生尝试在不借助译文的情况下自己试着理解,若真的有哪个句子不明白的再参考一下译文。孩子们听后马上用手把下面的译文捂住,认真地思考起来,不时有个别孩子读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偷偷地看了看译文。在给足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后,我再请学生把整则寓言故事完整地描述出来,大部分孩子能较具体地表达出来。

接着我再挑出文中个别难于理解的字词让孩子们挑战,他们一下子也解释了出来。我让孩子们带着理解有停顿、有感情、有味道地读课文,有些孩子们还拿着书,摇头晃脑有模有样地读了起来。看着他们那认真劲儿,我不禁笑了起来。

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后,故事的寓意也深入浅出了。从中孩子们明白了故事讽刺了那些头脑愚蠢,不懂得灵活变通的人。许多孩子表示今后千万不能做那样的人。

最后我利用那个人捞不到剑的有趣场面在孩子脑海里填补形象空白,我让学生讨论:船上岸后,那个人怎样跳下江去捞剑的?怎样捞?他没捞到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一填补,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含意的领悟,还训练了表达能力。

而这节课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有位学生提出了:如果这个人果真在掉剑后,马上跳入河中,他真能捞得到剑吗?这个是课堂很好的生成点,但由于下课时间快到了,我只能匆匆结束,让学生课后再讨论。我想下节课一定腾出时间让大家畅所欲言,让孩子们独特的思维不断碰撞出奇异的火花来!

刻舟求剑的教学反思范文三作者往往根据写作意图,筛选、提取那些最能有力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而把一些次要的场面用一句话作高度概括,留下空白让读者去作形象的填补。对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文中的场面空白,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填补,使课文内容更生动,更形象,印入学生脑海的形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教师教学反思第6篇

 

关键词:教师 反思 专业发展

一、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从被忽视到被关注的发展历程。如今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纵观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60-70年代,将教师职业视为专门职业,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的提升,即“教师专业的发展”。二是80年代以后,重视教师的角色和实践发展道路,关注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即“教师的专业发展”[1]?。? 

反思一词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引入教育领域,他在1933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对教育教学中的反思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总结他们的知识、反思他们的教学经验来实现,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性知识,而且要在自己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实践性知识,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将理论同自身实践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教师取得教学实践成果,走向专业自主,更主动的积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2]?。 

 

二、加强教师自主反思意识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必须具备自觉反思的意识。只有教师具备了反思的意识和愿望,才会产生反思的实践及自身能力的发展。一个具有反思意识的教师,会长期的、持续的、自然进行反思活动。“主体概括起来在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自觉性、主体的选择性和创造性”,这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主体对客体关系的自觉性”和“主体自主性”,一旦主体意识达到一定程度,主体就会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自觉的行动。在许多与教育反思有关的概念中,例如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等等,主体都是教师,所以应该鼓励引导教师认识到反思的价值,产生反思的需要,进而激发推动自己进行反思实践,促使自己优化教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将教师“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只有强化了主体意识,教师才会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主动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察,改善,才能更好的进行反思[3]?。 

 

三、反思的策略 

 

?反思的策略是指教师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反思活动。??反思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行为方式,反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可以大致归纳出几种方式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反思日记 

?主要指在教学以后,教师对当天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监控,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和描述,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批判,及时找出并记录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思考对策,努力探讨解决办法,让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4]?。 

?(二)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反思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技术也进入了教育的领域,对教师的反思起到了辅助的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师的交流更加方便和迅速。如李镇西老师就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将自己教学中好的经验,案例记录下来,与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一起交流,分享,共同进步和提高。所以老师们也可以此为鉴,建立自己的网站,有问题可以在网上提出,与老师们一起交流,解答,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的方式[5]?。 

?(三)与同事之间互评,与学生增进交流 

?教师应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公开课等等,经常与同事进行交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虽然反思的最终形式是教师对自身的认识,但是有时从他人那里可以获取到自我意识无法获取的反思内容,对自身反思起到重要作用[6]?。 

?总之,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特色,反思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国家、学校应致力为教师反思创造一个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教师在一个浓厚的反思氛围中,以反思为途径,不断的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 

 

教师教学反思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121-02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对象,进而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教学决策进行有意识地、批判性地分析、思考和再认识的过程,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的活动。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使教师加深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认识,积极探索和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它能更好地监控和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学进入更优化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地发展。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依据进行回顾、考察和监控,强调在深入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新措施,并进行理论提升,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效能和专业素养。因此,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方式,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全新性质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行为。它是教师从固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解放出来,用新的思想和理念审视、分析自己旧有的思想和行为,并积极对其加以批判和修正的过程;是教师对课堂、对学生、对教材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是教师得以从经验中成长的关键。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 对教育理念的反思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和指南,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中,单调封闭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影响了他们的生存能力、交往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形成。因此,一个优秀教师要坚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既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使之终身受益。另外,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教师作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把教学中的一些现象、经验、感悟作为研究内容,找出自身在理念和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和行为中存在的不合理倾向,并从理论高度来重新认识这些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可促进教师不断地努力学习、研究和反思,极大地激发来自教师内心的发展意识和前进动力。

2 对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思

新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使学生在这三个层面上得到和谐发展。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领域的目标倾向,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人文精神领域的目标倾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对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思是教学反思的重点,因为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首先,要反思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准确、规范和合理。教师要在对学科教学进行全局思考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并符合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和课型不同,教学的重点、要求和方法就不同,教学目标设定也要随之不同。对学科重点和核心内容的教学要在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由浅入深逐步地进行,因此,相关的教学目标也要循序渐进地落实。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年龄、性别及个体差异,正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激情、学有提高,是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都能达到的目标。最后,教师一定要充分掌握教学目标的内涵、要求及评价标准,以便正确地评价教学效果,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发展性目标。

3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核心,反思教学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蕴涵在教育行为过程中的教育意义,质疑支撑教学行为的理念,丰富完善教师个体的知识结构。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学内容涉及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是课程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方面,要反思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合理地调整和编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抓住教学关键。另一方面,要反思教师能否灵活运用好教材,能否根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学情精心地处理和补充好教材内容,将知识内容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是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集中表现。第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学方法是解决“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高效课堂的定位是“以学定教”和“以教导学”,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和学习情感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学过程中要设置具有启发性的热点材料,多问学生“为什么”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还要反思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问题,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来恰当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第三,对教学有效性的反思。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落脚点。首先,要反思学生“学”的有效性。反思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不高。课堂上学生是否发挥了独立性、探究性、创新性和合作性,是否营造了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是否创设了师生、生生之间双向互动、情感交流、合作探索、共同发展的教学氛围,是否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了方法和能力。其次,还要反思教师“教”的有效性。教师不要走人误区,不要认为课堂上只要有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就达到了预期效果。真正的课堂有效性是从教学内容人手,教给学生最需要的、对学生发展最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也是最本质的东西。要关注学生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和需要什么帮助。要多反思自己

都教了什么、学生学会没有,把自己认为的有效性真正转变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二、教师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的主要途径

1 加强理论学习,追求教学反思的深度

没有深度的教学反思就失去了实效性,对发现的问题不能深入到本质层面去做深刻的分析和反思,旧有的理念和不恰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教学就会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而止步不前。先进的教育理论对教学反思具有引领作用,使教师能站在更高、更广阔的视野上审视教学,使教师的反思更有深度、更有意义。教学反思需要理论的支撑,缺乏理论指导的反思是粗浅的反思。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反思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使自身成长的步伐减速甚至停止。经验需要理论来使之合理化,先将经验上升至理论层面进行认识,然后再回到实践层面对其加以验证,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才能使教师更加理智、全面和辩证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基于理论进行教学反思,才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2 培养问题意识,加强教学反感的实效性

教学反思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反思,不针对问题的反思是没有实效性的反思。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可以通过反思教学活动来发现问题,可以将教育观念、行为与新理念、前沿思想对照来发现问题,还可以通过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的方式发现问题。教师从问题人手进行教学反思,经过反思、改进、再反思和再改进这样一个动态、开放、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可以使自身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感方面得到真正的提升。

3 撰写反思札记,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教师教学反思第8篇

在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我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她那样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榜样,记忆中美好的回忆。当我带着大学校园青春的激情踏入一高校门时,当我怀揣着满腔热情和赤诚,登上三尺讲台时,才真正懂得了这已不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事业,伴着这种事业要求我具备高尚的教师道德、素质。

在我上师范学校之前曾经问她:“怎样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她说:“要有爱,很多的爱。”现在,已经成为一名老师的我发现,虽然在其他的地方,大家说的最多的都是名或者利,但对于一名教师,最重要的还是她的爱,这份爱里包括了所有的爱心与关怀,牺牲与奉献。

我们班里有一个特别调皮的男同学。他大概是因为从小由老人带大的缘故,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很有不是太规范。虽然是男孩子,却很小心眼,爱告状,甚至撒谎。有好几次,他犯了错误,怕被老师批评,就说一些自以为可以蒙混过关的谎言,希望能够避免被老师追究。但他毕竟年纪还小,撒的谎都比较幼稚,很容易就被我识破了。渐渐的,我开始对他不信任起来,小朋友有时候告他的状,我会不怎么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而立即批评他。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爱说谎的捣蛋的孩子。

直到那一天,上完课后,班长告诉我他上课的时候吃东西。我吃了一惊,立即感觉到他真是太过分了。班长早已经尽职的把他推到我面前。我沉下脸问:“是不是上课在吃东西?”他低下头回答:“没有。”我观察他的嘴巴,很明显的含着什么,对他这种总是撒谎的毛病反感到极点,于是狠狠的批评了他,让他回教室里坐着反省。我看他眼睛里含着泪花,慢慢的下楼去了。我想:“总算掉了几滴眼泪,希望他能够从此接受教训。”回到教室里,课代表把作业本拿给我,我问:“他到哪里去了,我不是叫他在教室里反省的吗?”课代表回答:“他今天不舒服,好象有点发烧,喉咙痛,不敢和你说。其实他吃的是治喉咙痛的含片,现在在厕所吐呢。”我大吃了一惊,脸顿时红起来,为自己方才的行为感到羞愧难当,我竟然这样伤害了他,使他倍受冤枉。就在这个时候他进来了,看见我连忙不好意思的一笑,怕我再批评他,赶紧到座位上做好。看见他似乎很怕我的样子,我对自己平时对他的态度做了一个深刻的反省。我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真正很好的关心过他,没有了解过他的想法,他的内心。他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来到我们这个陌生的环境,我应该更多的爱护他,帮助他克服困难,适应新的生活,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