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25 02:27:23

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第1篇

关键词:化肥施用技术;合理分配;科学施用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1 合理分配化肥

科学使用好化肥的第1步是合理分配好化肥,化肥分配的不合理,即使施用的再好,也不能充分发挥化肥的增产效果。当前,吉林省有些农户不依据化肥本身的性质、土壤特性及作物需肥特点盲目分配化肥。化肥不能合理的分配已经造成化肥与资金的浪费及化肥利用率的降低,致使现有的化肥未能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效作用。为此,今后要特别注意化肥施用前的分配问题。

1.1 依据肥料性质分配化肥

硫酸铵和过磷酸钙是酸性肥料,应先分配给碱性土壤;尿素、碳酸氢铵和氯化铵是铵态氮肥,其中的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流失,应优先分配给田;硝酸铵是硝铵态氮肥,一半为铵态氮,一半是硝态氮,其中硝态氮易流失,应优先分配给旱田作物上。

1.2 依据土壤特性分配化肥

吉林省土壤种类繁多,特性不一,有低洼冷凉粘质土,有腐殖质含量高、养分丰富的肥沃壤土,还有不保水不保肥的沙质土壤。土壤特性不同,分配的化肥也应不同。如,对低洼凉土壤除氮肥外,还应分配些磷肥和钾肥;对肥沃土壤分配化肥数量不应太多,要少于中低肥力土壤;对沙质没后劲的土壤,分配化肥时要注意1次数量不要过多,多给几次,特别注意作物后期脱肥问题。

1.3 依据作物需肥特点分配化肥

不同作物不同品种需要营养元素及其数量不同,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也不相同。如玉米需钾肥数量比较高就应多分配些钾肥,大豆对磷肥吸收能力很强就应多施磷肥。此外,大豆需钾多些,玉米需氮多些,在分配化肥时给大豆多分配些钾肥,少分配些氮肥,给玉米应多分配些氮肥。

2. 科学施用化学肥料

2.1 提高氮素化肥的利用率

科学施用氮肥的核心是提高氮素化肥的利用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氮肥利用效率各不相同。减少氮素化肥的损失,充分发挥其增产效益,提高其利用率,是今后化肥施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提高氮肥利用率,首先就得了解氮素化肥的损失途径。氮肥施到土中后,除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外,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脱氮、淋溶、挥发、风吹、地表流失、生物及土壤固定而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有:在掌握肥损失途径之后,就要千方百计避免氮肥损失,实行科学施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针对化肥性质,采用相应的保氮增效措施,通过作物养分均衡供应来提高氮肥利用率,并掌握作物的需肥特点、吸肥规律,合理施用氮肥。

2.2 科学施用磷肥

科学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磷肥利用率,磷肥的利用率较氮肥低,一般为10%~30%。磷肥利用率同磷肥品种、磷肥的施用方法、作物喜磷及土壤情况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影响磷肥利用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对磷的化学固定和磷肥的施用部位。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措施有:针对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应采用3种措施来提高磷肥的利用率。磷肥同有机肥堆沤或同草炭肥混施;集中、分层施用磷肥;在中等肥力黑土上,试行隔年减半施磷。同时,磷肥适宜用量与土壤肥力、作物品种、种植密度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2.3 科学施用钾肥

吉林省耕地属富钾土壤。但是,由于作物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归还土壤中钾素的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地块上施用钾肥已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这说明钾肥在吉林省正处在从无效向有效方向转变的时期。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部分土壤进行调查表明,目前,吉林省农田对钾肥的反应,大体呈有效、无效和介于2者之间的3种情况。因此,在钾肥施用上,应首先通过试验判明施用钾肥是否有效或进行土壤化验,然后再施用。切忌不分施钾有效与否一律平均分配和施用钾肥。在钾肥的使用方法主要是要早施并集中深施。

2.4 选好用好复混肥料

化学肥料第2篇

关键词:肥料处理;猫爪草;产量;化学成分;影响

中图分类号:S567;S1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710-03

猫爪草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的干燥块根。其性味甘、辛、温,归肝、肺经,具有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瘰疬未溃,淋巴结结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开始收载,是《中国药典》惟一收载的毛茛属植物。周立等[1]在对7科36种抗肿瘤中药研究中发现其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世纪90年代,猫爪草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列为63 种紧缺中药材之一[2]。在以往猫爪草的研究中,多集中在化学成分、理化性状和临床应用上,对大田条件下猫爪草基础性研究报道较少,张艳玲等[3,4]在猫爪草遗传多样性、光合特性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以信阳野生猫爪草为材料,研究肥料处理对猫爪草产量及总糖、多糖、蛋白质、黄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猫爪草的规范化栽培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1.2 田间试验设计

2008年11月20~22日选取同一片野生信阳猫爪草采挖,挑选大小基本一致的猫爪草作为试验材料,2008年11月23日进行大田栽培。

供试肥料氮素用尿素,含N 46%,磷素用过磷酸钙,含P2O5 18%,钾素用硫酸钾,含K2O 33%。试验采用L8(27)三因素一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共10个处理,3次重复,共30个小区。

1.3 取样及处理

1.3.2 总糖、多糖的测定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5]。

1.3.3 猫爪草黄酮含量的测定 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6]。

1.3.4 蛋白质含量测定 采用凯氏定氮法,使用丹麦FOSS(福斯)分析公司生产的Kjeltec 2300自动定氮仪测定全氮含量,以全氮含量乘以全氮换算成蛋白质系数6.25,表示猫爪草蛋白质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料处理对猫爪草产量的影响

从田间测产的结果(表2)可以看出,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1的产量最高,处理9处于中间水平,处理8产量最低。说明合理和较高水平的氮、磷、钾配比可以提高猫爪草的产量;施肥过少或单施一种肥料,容易造成植株对元素的缺乏,产量严重下降。

2.1.1 猫爪草高产优质优化施肥数学模型 氮、磷、钾肥配施对猫爪草产量的影响见表2。以氮、磷、钾肥用量编码为自变量,产量为因变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产量与氮、磷、钾肥料之间的数学模型:

2.1.2 主因子效应分析 由于氮、磷、钾肥对产量的回归方程,已经过无量纲编码代换,故直接比较各偏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反映各因子的重要程度。从回归模型的一次项可以看出,x2的偏回归系数(31.332 5)大于x1的偏回归系数(29.497 4),也大于x3的偏回归系数(13.94),说明磷肥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氮肥和钾肥,钾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小。从回归方程还可以看出,3个因素均是上水平最好(偏回归系数皆为正),随着各因素水平由下水平上升到上水平时,各因素起促进产量的作用。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高水平施肥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也与猫爪草喜肥的生长特性相一致。

2.1.3 因子交互效应分析 试验确定的回归模型存在互作项,且其偏回归系数显著,可知氮磷、磷钾肥料的交互效应显著,而氮、磷、钾之间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在综合施肥条件下,产量的提高不单纯是各因子单独效应的线性累加,还存在着配合效应,即因子交互效应。以产量回归模型中氮肥(x1)与磷肥(x2)、磷肥(x2)与钾肥(x3)的配合效应说明肥料的互作效应。本试验条件下,氮磷互作(偏回归系数16.63)对猫爪草增产的影响要大于磷钾互作(偏回归系数12.257 5)对猫爪草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处理下猫爪苗活性成分含量通过三元一次回归正交设计分析,氮、磷、钾与各活性成分含量之间回归方程不显著,不能反映实际生产情况。但通过对各因素偏回归系数计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肥料因素水平对猫爪草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氮素对总糖和多糖的影响是下水平最好(偏回归系数为负值),随着氮素由下水平上升到上水平时,总糖和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对蛋白质和黄酮的影响是上水平最好(偏回归系数为正值)。磷素对总糖、多糖和黄酮的影响是下水平最好,随着磷素由下水平上升到上水平时,总糖、多糖和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对蛋白质的影响是上水平最好。钾素对总糖、蛋白质的影响是下水平最好,对多糖、黄酮的影响是上水平最好。氮磷互作对各成分含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氮钾互作对各成分含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磷钾互作对总糖、多糖、蛋白质含量有促进作用,对黄酮含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氮肥、磷肥和钾肥等大量元素对多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显著的影响[7]。在以中草药为对象的研究中,人参、西洋参等人工栽培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中有不少相关研究,黄瑞贤等[8]研究了人参追施钾肥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钾肥能促进人参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并可提高人参产量。赵英等[9]研究施用化肥对人参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人参可增加产量73.3%。金梦阳等[10]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续随子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肥力基础上,氮肥的供应是续随子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因子,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加续随子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氮肥配施钾肥的增产效果优于配施磷肥。

在本试验条件下,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产量与氮、磷、钾肥料之间的数学模型:y=683.676+29.497 4 x1+31.332 5 x2+13.94 x3+[1] 周 立,张 炜,许 津.猫爪草有效成份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5,17(6):456-460.

[2] 张振凌,董呈明,房 方.重视和加快猫爪草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25-26.

[3] 张艳玲,孙万慧,胡孔峰,等.猫爪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0(9):117-120.

[4] 张艳玲,齐 丹,吴月红,等.不同栽培密度处理对猫爪草果期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104-106.

[5] 吴 晓,徐 佳,池玉梅,等.猫爪草中总糖和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169-171.

[6] 池玉梅,于 生,郭 戎,等.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猫爪草中总黄酮的含量[J].江苏中医药,2007,39(12):56-58.

[7] 江立庚,甘秀芹,韦善清,等.水稻物质生产与氮、磷、钾、硅素积累特点及其相互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2):226-230.

[8] 黄瑞贤,高景恩,黄 杰,等.ABT新型生根粉6、7、8三种型号调解剂对人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人参研究,1999,11(4):12-13.

化学肥料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保障粮食安全和节能减排两个大局出发,坚持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协调统一的理念,以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线,以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抓手,加快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普及,全面提升科学施肥整体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节能减排,为推进幸福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合力推进。科学施肥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推广、科研、教学、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形成合力推进科学施肥工作的良好局面。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区域特点、种植习惯、耕作制度,筛选适合当地特点的主推产品、主推技术,推动科学施肥工作均衡开展。

3.以需定产,优化结构。根据农业产业布局和实际需求,引导肥料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合理调配肥料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优化施肥结构。

4.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突出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服务农业生产大局,力争在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骨干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倡农艺农机融合,注重技术创新、推广方式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力求取得实效。

5.确保增产,促进减排。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转变肥料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节能减排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努力实现科学施肥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技术普及范围进一步扩大,施肥结构得到改善,施肥方式得到改进,化肥用量增长态势基本得到控制,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基本稳定,为保障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发挥积极作用。

测土配方施肥覆盖范围继续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0%以上,其中,大宗农作物70%以上,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40%以上。配方肥施用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0%以上。

肥料施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化肥施用增长态势得到控制,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以合理利用,人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利用率达50%以上,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达50%以上,绿肥种植面积稳定恢复发展。

主要作物化肥利用率稳步提高。氮肥、磷肥使用增长趋势减缓,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的施肥方式得到改变。“十二五”期间化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推进科学施肥的主要方式。“十二五”时期,各地要积极总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突出重点作物,深化技术内涵,扩大实施范围,引导企业参与,实施整村、整乡、整县等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广普及科学施肥技术。一是积极拓展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范围。在普及粮、棉、油等大宗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扩大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中的实施范围,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二是大力推进配方肥产业化。配方肥是科学施肥技术的主要载体,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是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的重要抓手。按照“大配方、小调整”的技术路线,引导肥料企业生产供应配方肥。鼓励肥料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肥料经销商对接,订单生产供应配方肥。开发小型智能化配肥设备,引导建立乡村配肥供肥网点,方便农民购肥配肥,满足农民对配方肥小批量、个性化的需求。三是开展专业化社会化农化服务。积极探索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的体制、机制,加强农企对接,引导化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专业化社会化农化服务组织,探索“政府测土、专家配方、企业供肥、农民应用”的服务模式,向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等“四统一”的农化服务,帮助农民施肥到田。

(二)积极改进施肥方式方法。改进撒施、浅施、表施等传统落后的施肥方式,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一是集成配套科学施肥技术。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结合作物栽培、地力培肥、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采取农机农艺融合的方式,科学制定施肥方案,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促进水肥耦合和作物吸收利用。二是大力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技术。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加强化肥深施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三是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四是大力推广适期施肥技术。要根据土壤水热条件和不同作物需肥规律,合理确定基肥追肥比例,大力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水稻叶面喷施防早衰和果树根外施肥技术。

(三)大力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精耕细作、用养结合是我市传统农业的精华,施用有机肥是用地养地的有效措施。一是开发利用有机肥。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沼气建设等,规划建设农家肥积造设施,引导农民积造施用农家肥,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安全合理利用沼肥。二是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引导农民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三是发展绿肥。充分利用冬闲田光热和土地资源,恢复发展绿肥生产。有条件地区,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促进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固氮肥田。

(四)加强科学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在深入推进科学施肥的同时,要把握国内外科学施肥技术动态和发展方向,重视肥料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一是加强应用技术研究。针对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研究开发科学施肥技术,提高技术支撑能力。二是技术集成创新。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科学施肥技术,结合当地实际,与良种、栽培、农机等技术组装配套,集成示范推广。三是示范推广新型肥料。加大长效肥料、功能性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示范推广力度,提高肥料利用率。针对土壤有益微生物和功能微生物群落弱化、土传病害加重等,推广使用生物肥料和固氮菌。

三、重点作物

针对我市土壤酸化加剧,冬闲田开发潜力大;氮、磷、钾肥用量偏高,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利用率低,污染威胁加剧;稻—稻连作茬口紧,秸秆还田压力大的问题。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利用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发展商品有机肥,恢复发展冬闲田绿肥种植;注重利用硅钙、石灰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

(一)水稻。氮肥用量偏高,有机肥施用量少,土壤酸化严重;缺锌、缺硫地区对锌肥、硫肥施用重视不够;因气候和田间管理不当造成水稻早衰。施肥原则:控氮、调磷、稳钾,配合施用硫、锌等中微量元素;增施有机肥料,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倡秸秆还田;基肥深施,施后耙田以使土肥相融;引导农民按卡施肥,加大配方肥的推广使用,建议使用“玉露”配方肥;酸化严重的田块,适量施用石灰;氮、钾肥分次施用,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

(二)棉花。氮、磷肥用量偏高,有机肥施用不足,部分棉田土壤钾、硼、锌等元素缺乏。施肥原则:依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肥效反应,适当调减氮、磷肥用量,稳定钾肥用量;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结合;土壤硼、锌明显缺乏的棉田应基施硼肥和锌肥;潜在缺乏的应注重硼、锌根外追施;对于育苗移栽棉田,氮、磷、钾肥采用穴施或条施等集中施用;引导农民按卡施肥,施肥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三)柑橘。有机肥施用偏少,土壤酸化严重,瘠薄果园面积大;农户用肥量差异较大,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合理;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普遍存在;水土流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施肥原则: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大力发展果园绿肥,实施果园覆盖;酸化严重的果园,适量施用石灰;根据柑橘品种、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优化氮、磷、钾肥用量、施肥时期和分配比例,适量补充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施肥方式采取穴施或沟施;引导农民按卡施肥,施肥与水分管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结合,干旱季节期间应遇雨或结合灌溉施肥。

(四)油菜。氮、磷、钾肥用量普遍较低,养分比例不协调,有机肥施用不足,秸秆还田率低,硼等微量元素缺乏。施肥原则: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目标产量,平衡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是调整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依据土壤有效硼状况,补充硼肥;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和秸秆还田;氮、钾肥分期施用,适当增加生育中期的氮、钾肥施用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引导农民按卡施肥,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特别是与抗旱等管理措施相结合。

(五)茶叶。有机肥施用不足,土壤酸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中、微量元素缺乏。施肥原则: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大力发展绿肥,实施茶园覆盖。根据茶叶品种、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合理安排施用氮、磷、钾肥施用量、施肥时间,同时适量补充中微量元素。施用方式采取沟施。引导农民按卡施肥,肥料施用应与水分管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相结合。

(六)马铃薯。有机肥施用不足,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合理。施肥原则:依据土壤肥力条件优化氮、磷、钾肥用量;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引导农民按卡施肥,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特别是与抗旱等管理措施相结合。

(七)萝卜。氮、磷、钾比例失调,施肥时期不合理,有机肥施用明显不足,对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重视程度不够。施肥原则: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数量,特别注意调整氮、磷肥用量,增施钾肥;土壤有效锌、硼、钼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应注意这些微量元素的补充;有机肥料的合理施用对提高萝卜产量和改善品质有明显作用,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施入农田,提倡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引导农民按卡施肥,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特别是与抗旱等管理措施相结合。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推进科学施肥对保障粮食安全、实现节能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整合技术力量,强化督促检查,实施绩效考评,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为深入推进科学施肥提供组织保障。

(二)强化技术支撑。要采取有力措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稳定科学施肥技术队伍,强化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加强肥料配方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肥料经销人员的科学施肥技能,使之成为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

(三)强化政策扶持。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规模,增加施肥机械购置补贴力度,探索配肥设备推广模式,寻找新的工作抓手,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化学肥料第4篇

当年在农村开始推广使用化学肥料时,农民起初也是不相信、不接受,需要反复宣传动员;而如今提倡使用传统农家肥的难度则更大,宣传也好,动员也罢,农民就是图省心、省事,还是只愿用化学肥料。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使用传统农家肥也并不太劳神,肥源简便易得,成本很低,好处颇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产自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农家肥是依靠农民的劳动力,就地取材进行加工生产的,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投入资金。因而,农家肥是不需要资金投入就能获得来源的肥料。而农民使用化学肥料则需要投入资金购买,且价格越来越高,已高到农民难以承受的程度。两者相比,使用农家肥,可以减去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肥料投资,明显降低了生产成本。

2.利用废料,有利于优化农村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农民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污水、尘土、垃圾、废料,以及人畜粪便、秸秆、野草、树叶等,作为生产农家肥的原料。农民在积造肥料的过程中,也净化了生活环境,有利于农村环境的美化、乡风的文明。然而,近年来农民不愿使用农家肥,也不重视积造农家肥,让大量可积造农家肥的原料,浪费流失在农户房前屋后、村里村外,致使农村环境恶化,卫生极差。因此,通过积造农家肥,变废为宝,同时可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环境。

3.改良土壤,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化学肥料是一种无机肥料,长期施用到土壤中会改变土壤酸碱度,使土壤板结,并有化学物质残留,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影响农产品产量。而农家肥是有机质为主,可减缓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退化(如土壤酸化、结构破坏、养分含量不平衡)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化肥所不能替代的。它所含的营养成分全面,既有丰富的大量元素,又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肥效速缓兼备。其次,施用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生化活动,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优良品质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有机肥对降低作物硝酸盐含量作用极明显。另外,我们从口感上感觉到,使用农家肥种出来的东西就是好吃些;科学家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施用农家肥可以显著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比如延长瓜果的贮藏期,提高果实糖和芳香物质含量;提高蔬菜产品中维生素C、还原糖、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长期施用农家肥可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并且能保持丰产稳产。农家肥对生产农产品安全无害,这一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用以农家肥为主的有机肥生产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已成为一种趋势。

4.农家肥积造简单易行,家家户户都可以生产

(1)农家肥原料来源广泛,且源源不绝。凡有农户居住的村庄,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产农家肥的原料来源。农家肥的原料,或散布在山坡上、河谷里;或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句话,农民要开展生产和生活,就有生产农家肥的原料产生。与此同时,山坡、田野的野草树木也在不停的生长着,为农家肥的生产不断地提供着原料。

(2)农家肥技术简单,可以直接积造。农家肥生产技术简单,农民很早以前就懂得了生产农家肥的方法,凡是能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都能生产农家肥,传统的农业生产依靠的就是农家肥。它不需要复杂的生产技术,一般来说,只需把散布在各处的野草树叶、田间地头的作物秸秆、房前屋后垃圾尘土、家畜家禽圈舍里的粪便等,收集起来,通过加入适量的水,封闭堆积腐熟后即可作农家肥使用。

(3)养殖业是生产农家肥的有效途径,可以增加更多的肥源。前几年农民说“养猪不赚钱,肥了几亩田”。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主要依靠农家肥,农民为了得到更多的农家肥就发展养殖业,其中以养猪为主,与此同时,也养牛、羊、兔、鸡、鸭等,通过养殖这些家畜家禽都可增加农家肥的来源,还可将种植业过程中的废料、作物秸秆、野草树叶等农家肥的原料转化“加工”成优质的农家肥,增加其肥效,提高使用价值。

化学肥料第5篇

[关键词] 化肥使用效率 科学施肥 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耕地后备资源又相对不足的国家,农业的增长依赖于单产的提高,化肥对单产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化肥投入对于我们这个人口负担重,而经济又欠发达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后,在化肥和其他技术共同作用下,粮食单产增加很快。但是,近年来,随着化肥用量的稳步增加,肥料的增产能力和利用率却不断下降,相应的养分在土壤中的残留和损失则持续提高,尤其是集约化农业生态系统中过量施用化肥导致肥料利用率下降和造成的环境危害己成为肥料使用中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农产品增收、农业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户的化肥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大农户科学施肥培训和田间指导力度

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方法,逐村逐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确保技术指导到位。要优先对农业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重点户等进行指导和培训,通过大户带动,使广大农民了解科学施肥技术。要编写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和小册子,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同时,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知识和方法。寓教于乐,提高农民参与和学习的兴趣。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工作制度,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

二、抓住机遇,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实施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肥料使用状况调查、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化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使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正面作用最大化,同时又使化肥对农业生产的负面效应最小化的最佳途径,也是现阶段建立科学施肥体系的核心技术。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机,顺应这种形势,鼓励化肥生产企业参与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开展和推广中来。通过肥料企业与农技推广部门的配合,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实到实处,提高农户施肥效率。

三、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化肥质量监督管理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农业部门会同质检、工商等有关部门,通过强化农资市场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大肥料市场整治力度,重点对复混肥料、微生物肥料、叶面肥料进行质量监督抽查,对肥料产品的登记证和包装、标识、宣传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检查,对违规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同时,要加强对配方肥生产企业的监管,推进配方肥质量追溯管理制度的建立,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料。通过打假扶优,促进我国肥料质量优质化,肥料生产标准化,肥料经营规范化。改善水、肥、土等资源状况的长期投入,选择合理的投入方向,治理好水利、土壤等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提高肥效、节约化肥资源创造好的基础条件。

四、鼓励农户增施有机肥,促使化肥与有机肥结合施用

有机肥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源,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涌现和普遍应用,人们曾一度对有机肥重视不够,施用面积逐渐减少,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土壤肥力下降,施肥效益递减。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是农作物高产稳产、培肥地力、土壤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特别是有机肥无机肥结合施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达到用地养地的目的。结合实际,可操作的方法有:①尽快建立本地区的土地档案资料,指导农民按作物和土壤要求合理投入有机肥。②积造农家肥和沤制肥,注重城市粪肥、垃圾的贮存加工和利用,扩大有机肥的来源。③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绿肥种植面积。④加快发展畜牧业,提高秸秆过腹还田的比例。

五、扩大宣传,提高农户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

农户作为农业资源利用的主体,其对资源利用的方式是直接受农民本身的认识水平影响的。在现有农业分散经营模式下,农户的资源利用方式就决定着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安全,然而政府对农户资源利用方式监督的成本太高,不可能实现对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进行监督和校正。所以,只有提高农户(特别是户主)的文化水平,充分利用现代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网络,分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调动其参与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使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成为全农村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化学肥料第6篇

一、合理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的优点是含活性物质和有机胶体。常年施用有机肥能使土壤有机质得到更新或提高,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提高耕地质量。其缺点是养分含量低,而且养分形态主要呈有机态,需要经过土壤微生物逐步分解,才能转化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形态,因此养分供应强度低,难以满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的需要。

在有机肥施用上,要考虑到其种类多、特点不一的特性,不仅要相互间搭配,而且还要与适量化学肥料搭配。发展畜牧业所产生的有机肥,这类肥料的数量大,同时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如果不对畜禽粪尿进行科学处理和施用,不仅会造成经济作物失去大量价廉物美的肥料资源,而且还会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进而造成农村环境恶化,不利于新农村建设,故应充分开发和合理施用人畜粪尿类有机肥。由于人畜粪尿类有机肥的主要特点是养分含量高于其他有机肥,但其碳氮比(C/N)范围较窄,一般在6~10之间,因此要添加部分粉碎的农作物秸秆组成混合的有机肥再施用。这样既可实现农村环境的清洁化,又可保证经济作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施用人畜粪尿类有机肥可以替代部分化学肥料对经济作物的氮磷钾养分供给,从而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对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生产来说,如果只靠化学肥料而不施有机肥,长此下去不仅难以持续稳定增长,还会使农业面源污染日趋加重。因此,在向农田施用有机肥时,要注意有机肥的种类,要着重以秸秆还田为主,适当配施化学氮肥,以调节有机肥的碳氮比例,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活跃与优化。

在集约型农业生产中,有机肥的合理使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堆积时间不宜过长。一些地方从圈舍和厕所起出人畜禽粪尿后就堆积在村头路边,数月甚至半年任其日晒雨淋、氨气挥发与氮钾养分流失和虫卵病菌的传播,等到春季该用肥料的时候,就直接运到地里施用,这是不科学的做法。一般来说,堆积的时间以30~45天为宜,并要避免日晒雨淋。二是适量施用。有的地方在蔬菜生产中,每亩人畜禽粪尿的施用量达到8000千克以上,这样盲目超量施用,势必造成菜地养分蓄积和水体污染。因为人畜禽粪尿富含有机氮,其分解的最终产物就是硝酸盐,不仅会对水体和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可能有重金属超标等危害,因此,人畜禽粪尿有机肥的施用量应以每亩2000~3000千克为宜。

二、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化学肥料的特点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续时间短、养分单一,因此将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可以取长补短。

一是减少养分被固定。化肥,尤其是磷肥施用后容易被土壤固定,从而降低养分的有效性,如与有机肥料混施,可以减少其与土壤的接触面,从而减少被土壤固定的机会,提高肥效。

二是保蓄养分。化学肥料溶解度大,施用后对土壤造成较高的渗透压,影响作物对养分和水的吸收,增加了养分流失的机会,如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就可以改善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减少养分损失,并且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

三是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活力。有机肥料是微生物生活的载体,化学肥料可以供给微生物生长发育的无机营养,如果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混合使用,就能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肥料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

在高投入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中,应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限定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用量,提倡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一般来说,两者的供氮量比例应占50%。

三、科学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简称微肥,是指植物养分为微量营养元素的肥料,一般不超过千分之一,如铁0.02%、锰0.05%等。农作物对微肥的需要量虽很少,但它们同大量元素一样,对作物同等重要,不可相互代替。土壤中任何一种有效态微量元素供应不足,作物就出现特殊的症状,产量就减少,品质也下降。当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供应充足时,如果还盲目施用,也会导致农作物中毒、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如每千克土壤里有效硼含量超过4克,对大多数作物就有害,还会抑制农作物对氮肥的吸收;每千克土壤中铜的含量超过200毫克,小麦会枯死,超过250毫克,水稻会枯死;每千克土壤中含钼超过0.2克,长出的草对牲畜有毒。

农作物缺乏微量元素主要是由于土壤条件不好和施肥不当造成的,因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要避免与土壤接触面过大;集中施用也会影响肥效,而且容易发生药害:所以在施用技术上常采用浸种、拌种和根外喷施等方法,其效果较好。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要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基础上才能发挥其肥效,而且在不同的氮、磷、钾肥施肥水平下,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反应也不相同。一般说来,低产土壤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情况,高产土壤则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必须科学有效地掌握其施用方法。

一要看土施肥。不同土壤所含各类微量元素不相同,只有了解土壤里缺少哪一种元素,并相应补施该元素肥料才能有效。如其含硼低于百万分之一、含锌低于百万分之二时才属缺硼、缺锌,在这类土壤上施硼、锌肥才有效。在尚未搞清楚是否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之前,可先开展小面积试验再进行大面积施用,千万不可盲目。

二要看农作物施肥。不同农作物需要不同的微肥,如水稻需要硅,大蒜、洋葱需要硒,菠菜需要铁,所以要针对不同作物,适量施用对应的微肥。微肥做基肥时,每亩施硼酸或硼砂(用少量开水溶解)100~200克,或锌肥100~150克,或硫酸亚铁200~250克,或硫酸铜500克;做根外施肥时,硫酸锌0.02%~0.04%,锰肥0.05%~0.1%。切勿滥施。一般来说,小白菜、大白菜、芹菜、菠菜等叶菜类的叶面施肥,以尿素为主,浓度为0.5%~0.6%;黄瓜、番茄、辣椒、菜豆等瓜果类的叶面施肥,以氮、磷、钾混合液为主,可喷施0.5%的尿素加2%的过磷酸钙加0.3%的硫酸钾混合溶液,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洋葱、大葱等葱蒜类和根菜类蔬菜的叶面施肥,可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1%~0.2%的硼肥溶液;马铃薯可用0.1%的磷酸锌加0.1%的钼酸铵混合溶液。

化学肥料第7篇

1 蔬菜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有机肥用量不足,过度使用化肥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及养猪利润的下滑,农村家庭养殖越来越少,农村有机肥料的来源越来越不足,加上又臭又脏的有机肥施用起来不方便等导致田间有机肥用量不足。相比之下,化肥肥效明显、施用方便,直接导致化肥的过度使用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地力下降,土壤结构破坏等多种问题。

1.2 肥料施用N、P、K养分比例不协调

蔬菜作物需N、P、K的比例一般是1∶0.5∶1.25,生产中菜农应根据不同蔬菜种类调整3种大量元素肥料的投入比例,但实际生产中很多菜农施肥比例意识不够,造成肥料施用N、P、K养分比例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一是菜农选购复合肥时较随意,并未考虑N、P、K含量是否适合蔬菜的生长,未能选用蔬菜专用的复合肥;二是很多菜农施肥时多凭经验,施用基肥、追肥时,有机肥、复合肥、尿素等肥料用量配比盲目性较大,造成N、P、K养分比例不合理,既浪费肥料又不利于养分吸收。

1.3 对中微量元素的施用不够重视

中微量元素肥料对于蔬菜生长必不可少,很多蔬菜在花期、结果期对微量元素特别敏感,如果缺乏就会生长不良,甚至出现生理性病害。但实际生产中,大多菜农只重视N、P、K的施用,而忽略中微量元素肥料,甚至不发病就不会考虑微肥的补充,长此以往造成土壤微肥比较缺乏。这也导致蔬菜生产中经常出现中微量元素缺乏的病征,比如大白菜的干烧心、番茄的脐腐病等。

1.4 肥料施用方法不科学

很多菜农依然使用人工浇水、肥料撒施的传统施肥方式,施肥效率不高,费工费时,且存在肥料的浪费。比如万州区茄果类蔬菜按传统施肥方法,每667 m2需要6个人工左右,占茄果类蔬菜生产总人工的15%左右,较费工费时。另外,菜农在施肥时多凭经验,施肥不科学,比如并未按蔬菜生长的需要安排基肥、追肥的比例,追肥的时间等,肥料的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2 蔬菜施肥的对策与建议

2.1 根据土质和土壤肥力合理施肥

目前万州区土壤肥力状况是氮含量较高,磷有一定积累,钾缺乏。施肥时应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无机养分比例大于1,适当使用叶面微肥,控氮、稳磷、增钾,保证大量元素之间、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对于偏酸土壤,适当使用生石灰50~100 kg/667 m2,黏土>壤土>砂土。

2.2 根据不同作物、栽培季节、看苗施肥

根据不同蔬菜的不同生长期,攻头控尾,早施提苗肥、重施中期肥、看苗补施后期肥。比如叶菜类全生长期需要氮素较多,大型叶菜(如大白菜、甘蓝)中后期需要增施磷、钾肥;根茎菜类幼苗期需要较多的氮、适量的磷和少量的钾,到根茎膨大期则需要多量的钾(如榨菜、萝卜、马铃薯)、适量的磷和较少的氮;果菜类幼苗期需要较多的氮,进入开花结果期则需要较多的磷和钾;葱蒜类要补充硫肥;多施基肥少施追肥。

2.3 蔬菜施肥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一是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控制氮肥用量,氮肥提供的氮素不超过蔬菜需氮量的60%。二是收获前20天内禁止施用氮肥,叶菜类收获期间不允许使用粪水追肥。三是稳定磷肥用量,在酸化严重的基地增施适量石灰,或施用钙镁磷肥。四是重施基肥,少施、早施追肥。五是增施钾肥,针对性施用微肥,提倡施用蔬菜专用肥;因地制宜,平衡施肥。

2.4 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改进施肥方法,实现节本增效

近年来万州区的设施蔬菜栽培发展迅速,可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施肥与灌水进行科学有效结合,并根据不同蔬菜、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生长季节的水肥需求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减少化肥用量,达到节约肥水、减少人工的目标。同时,注意示范推广叶面肥、水溶性肥料等多种新型肥料,改变传统施肥观念,提高施肥效率。

2.5 提倡科学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建议与土肥技术部门合作,指导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即根据蔬菜基地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及不同蔬菜的需肥要求,通过计算肥料的养分利用率来确定准确的施肥量,避免盲目过量施肥造成的肥料浪费。肥料施肥一般计算方法为:施肥量=(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陈丹.我县设施蔬菜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蔬菜,2010(3):58-59.

[2] 邢红飞,邢后银,马宏卫.无公害蔬菜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合理施肥技术[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5,12(4):67-70.

[3] 何蔚娟,鱼彩彦,吴静.浅谈无公害蔬菜土壤培肥和施肥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9):121-122.

化学肥料第8篇

关键词:土壤肥料;有机肥料;化肥;测土配方施肥

中图分类号: S1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45-1

对于农民来说,一片有肥力的土壤就是他们的“命根”,是他们生存的资本。土壤中的养分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物质保障和基础,土壤中的大部养分主要来源于肥料。我国是世界的农业大国,耕地面积比较广,很多的农业土壤都比较贫瘠,缺少肥料。在很多的中低耕田里,都比较缺少氮肥、磷肥、钾肥;有的还缺少中量元素或者微量元素。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造成了农业低产现象层层出现。这些年来,有机肥使用比重逐渐减少,而化肥使用却逐年增加。在当今,我国土壤的科学施用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科学的施用有机肥

在我国的许多农村中,有机肥料主要是利用各种有机的物质,对一些能使用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肥料进行使用。它主要来源于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类主要是粪尿肥,它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粪尿、家中畜生的粪尿、禽类、鸟类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积压而形成的肥料;第二类主要是堆沤肥,它主要来源于秸秆还田、沼气池、堆积肥料等方面形成的肥料;第三类主要是绿肥,它主要是野生绿肥和栽培绿肥;第四类主要是杂肥,它主要来源于腐烂变质的酸性类、油粕类、泥炭类和泥土类组成的肥料。堆积肥料主要是利用杂草、生活中的垃圾等堆压而形成的肥料,可以因地制宜的使用,结合相关的季节气候,作为土壤的底肥。绿色最好的是使用在豆类等农作物,让其作为底肥或者是追加肥料,这样将会大大的提高土壤的肥力。猪粪含有较高的氮、磷、钾等有机元素,这一使用到各种土壤中,特别的使用在排灌良好的热潮土壤中。马粪、羊粪、人粪等都很适合各种土壤,对于增强土壤肥力有很大的作用。

2科学的施用化肥

化肥主要是使用化学方法或者物理方法制成的,包含有一种或者多种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的肥料。其科学的使用要注意下面的几个方面。

一是要避免盲目的施用化肥或者施用单一的化肥。一方面,土壤本身就是化肥的主要载体,用工业化替代了生物化,用化学过程中会大大的削弱生物的过程,会让土壤变得板结,结构遭到破坏,削弱土壤中生物的活动频率,土壤肥力大大的降低。比如说氮肥,如果没有被土壤充分的吸收,会随着降雨下渗到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质污染;尿素中含有的氧化亚氮如果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全球变暖。另一方面,化肥中大多数含有无机盐,过多的使用在土壤中,如果天气干旱,下雨量少,会使土壤盐碱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最终造成了农作物减产,农业经济效益低下,成本降低。

二是要平衡的施肥。在对土壤进行施工的前期阶段,我们要对土壤进行一次严格的诊断,要根据土壤的成分、农作物的需要进行分析,来确定施用哪一种肥料是最合理的、最具有科学性、最适合土壤肥力增加和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农作物为了发育和生长,就需要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不同种类的农作物也需要不同种类的营养物质。因此,我们就要因地制宜,科学施肥,根据农作物本身的要求和土壤的特点合理的进行施肥,做到因季节、因作物、因土壤合理施肥的方法,保持其营养平衡。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将化肥施入土壤之中,一部分将会被农作物吸收,另一部分将会被土壤保存起来,也有一部分会随着空气、降雨等扩散。因此,土壤因素是进行施肥前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当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某一养分缺乏时,将需要的肥料施入土壤中,会大大的增加土壤的肥力,对不同的程度上影响肥料施入的效果。所以说,施肥前对土壤进行合理、科学的诊断是十分有必要的,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土壤缺乏肥料而进行施肥,达到良好的效果。

3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是指我们常常所说的平衡施肥。在进行施肥的时候,我们要进行测土,取土壤的样本进行检测其养分含量,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养分进行诊断,按照土壤和农作物的需求进行选取肥料,进行有效地施肥。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有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从广义的程度来说,主要包括化肥和农家肥料,配方施用。因为在农家的肥料中,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可以大大地改善土壤的结构,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料、气热等状况,不仅能补充土壤中缺少氮、磷、钾等有机肥料元素,而且还能补充各种中量和微量元素。实践证明了化肥和农家肥料的配合使用,大大的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很适合我国科学施肥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沈其荣.土壤肥料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尚海英,祁居仕,毛森煜,等.临泽县土壤肥料质量监测工作现状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