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20 16:22:57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第1篇

关键词:功能文体学;及物性;排比;语法隐喻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08-02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以特别的语言模式和表现手法向读者传达其深刻的意旨。通过对诗歌布局、比喻、断句、句法、标点符号等的分析,结合语音格律及作者写作背景的研究来揭示诗歌的内在意义,是诗歌研究的传统方法。相比之下,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功能文体学则提出了更加完整、全面的文体学分析框架。本文正是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进行探讨诗歌――Wants,该诗原文如下:

Wants

Beyond all this, the wish to be alone:

However the sky grows dark with invitation cards

However we follow the printed directions of sex

However the family is photographed under the flagstaff---

Beyond all this, the wish to be alone

Beneath it all, desire of oblivion runs:

Despite the artful tensions of the calendar

The life insurance, the tabled fertility rites

The costly aversion of the eyes from death---

Beneath it all, desire of oblivion runs

这首诗出自英国“桂冠诗人” Philip Larkin。文章将运用Halliday 的功能文体学理论,从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对其研究,分析其文体特征,这两方面重点考究范围分别是:诗句的及物性和词汇,诗句的时态,排比和重复结构。而且,这两方面的分析过程要做到揭示其语法隐喻,从而探讨该诗的意义潜势。

二、纯理功能和语法隐喻

M. A. K. Halliday (2000) 对语言的纯理功能作了划分,认为其可以分成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人们能用语言描述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具体涉及到与事件有关的人和物,以及事件的发生过程。人际功能就是指通过语言交流,人们建立和保持彼此之间的交际关系。语篇功能则指语言能组织信息,使之成为文本。

根据上述定义,概念功能对于诗歌来说,则为诗歌的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而人际功能就是诗歌中的意义潜势引发读者深思,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情感的交流;语篇功能是指诗歌的谋篇方式,即为诗句的布局。基于诗歌Wants的写作特点,本文选择从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其交际功能。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体裁,诗句的表层意思下蕴涵深层意义,诗人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这就使诗歌本身就包含了许许多多意义潜势。要探讨诗歌的意义潜势则要揭示其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是通过把词汇语法层的本义转变为隐含意义的表达方式(Halliday, 2000: 342)。也就是说,语法隐喻把词汇语法层的具体意义转变为抽象意义。Wants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诗人Philip Larkin 在措词和谋篇方面运用了语法隐喻手段,创造了多层次而又深刻的意义潜势,在情感和思想上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及物性、词汇及其语法隐喻

及物性主要用于表现语言的概念功能,是一个描述小句(clause)的语义系统,它包括三方面:过程(process)、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其中,过程可划分为六种:(1)物质过程,表示做事过程,是对动作的描述;(2)心里过程,是对“感觉”(perception), “反应”(affection),“认知”(cognition)等心理情绪的描述;(3)关系过程,表明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4)行为过程,(5)言语过程,(6)存在过程。(Halliday, 2000:106-161)

分析Wants 诗句的及物性:

第一节,首句和第五句“Beyond all this, the wish to be alone”这个小句是一个心理过程,含有环境成分“Beyond all this”。诗人首先开门见山,表明自己的欲望――渴望孤独。而且,他把环境成分“Beyond all this”至于诗句开始,强调了这种欲望超越了一切。接下来,“However the sky grows dark with invitation cards”是物质过程同时又是心理过程,“However we follow the printed directions of sex” 和 “However the family is photographed under the flagstaff---”都是物质过程。诗句中的词语, “invitation cards”暗含着人际交往关系;“sex”则是指男女交往关系。这三句诗信息量充足,具体地向读者描绘了三个情景:人际交往,男女关系以及家庭活动。诗人作此描述,更表明了要从日常烦琐生活逃离的心情,一颗渴望孤独的心。

第二节,“desire of oblivion runs”是一个没有目标的物质过程,实际上它含有两个重要的环境成分“Beneath it all”,“ Despite the artful tensions of the calendar /The life insurance, the tabled fertility rites /The costly aversion of the eyes from death---”,再一次表明诗人狂奔逃脱的欲望超乎生活中的种种,无法遏制。而且,小句“desire of oblivion runs”以动词“runs”结尾,后面不附加任何成分,这就给了者这样一种感觉:逃脱的欲望一直膨胀着,无边无际。

另外,在诗句“Beyond all this, the wish to be alone”中,诗人才用定冠词“the”修饰“wish”,在诗句“Beneath it all, desire of oblivion runs”诗人客观地将“desire”描述为“desire of oblivion”,而并非用“my”这个物主代词来修饰,这表明逃脱不仅是诗人的欲望,也是很多人的欲望,现实中,人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渴望逃离逃避。

四、时态、排比、重复及其语法隐喻

Wants 全诗使用的动词有“grows”、“ follow”、“ is (photographed)” 和“runs”,都是一般现在时,该时态的语法隐喻表明诗人所叙之事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天,人们操心家事,应酬社交,计划婚姻,这些成了人生活的全部。通过使用一般现在时,诗人也就启发了读者去思考自身的生活状态。

Wants 全诗中有两处排比,分别安排在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一节是句子的排比“However the sky grows dark with invitation cards/However we follow the printed directions of sex/However the family is photographed under the flagstaff---”。这三个诗句是由“However”引导的三个叙事,体现的是一种语气的加强,显示诗人逃离欲望的决心。第二节的排比由名词词组构成“Despite the artful tensions of the calendar/The life insurance, the tabled fertility rites/The costly aversion of the eyes from death――”。这形象地说明生活中事务之繁多、烦琐,这一切迫使着诗人要逃避,渴望孤独。

Wants 全诗中有诗句的重复,也有形式的重复。首先,诗句“Beyond all this, the wish to be alone”和“Beneath it all, desire of oblivion runs”都被重复使用了,分别布局在一、二节诗的开头和结尾,这十分明显地起到强调作用,更加鲜明地表达了主题――逃避的欲望。然后,整首诗在布局上第一节和第二节是形式结构的重复。诗歌的这种节律显得有些呆板,但是这样的呆板恰好能引起读者思考重复烦闷的生活已经使人处于一种呆滞的精神状态,必须寻找方法释放感情,解脱自我。

五、结语

诗歌作为一种传达情感的独特文学体裁,通过想象、意象性的比喻、强烈的感染力去刺激人们的情感(张德禄, 1998:402),因此,必然体现着其交际功能。本文着重在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两方面探究了Philip Larkin 的作品Wants,具体分析了诗句的及物性和词汇,谋篇的时态、排比和重复结构以及语法隐喻,并据此得出一种意义潜势:生活的烦琐重复,迫使诗人有了逃避的欲望,而事实上,不仅是诗人有这样的欲望,很多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渴望着逃离现实生活的烦扰,寻求一种心灵的解脱。这种情感也正是该诗的交际意义,启发读者深思,引起共鸣。同时,整个分析过程也体现了: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它不但有严密的理论框架,而且操作性强,实用性强(黄国文,2002)。

参考文献:

[1]Halliday,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London: Arnol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 2000.

[2]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rnol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6/ 2000.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第2篇

初唐诗人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中国古代诗词特别讲究言外之意的意境美。诗词的意境在于由外而内的描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抒发诗人思想,可谓是“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痕。巧者则有情于景,景中情”。

在抒感的认知模式中,中西方存在差异。西方往往把重要的部分放到最前面说,不重要的部分放到后面说,呈现焦点背景的认知模式;中国人遵循事物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因果顺序,更加喜欢欲扬先抑,所以在描写事物时往往有很多铺垫,把最终强调的东西放在末尾,呈现出背景焦点的认知模式。所以将焦点-背景理论应用于古诗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赏析诗歌的义无穷境界。

一、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首诗是以背景焦点背景的方式表达感情的。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又有异乡异客的情感表达,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首句就写出做诗缘由。节日的到来更加会让诗人回忆过去,思念亲人。诗人没有表达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诗人以“独”字开篇,开始就刻画出自己孤单、孤独的形象,又传达出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它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叠用“异”字,越发强调了自己溢于言表的孤独之感,、悲凉之情。“独”和“异”都是为第二句的“思亲”做铺垫。为何如此悲伤呢?原来是思乡之情造成的。第二句的“异乡孤独”空间感是从“倍”字开始被打破的,它打破了“佳节”的特定时间限制,思乡思亲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而“佳节”只是让这种情感得到集聚、放大、爆发的导火索。“倍”字写出重阳佳节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受,与周围热闹、欢乐的场面做对比,使作客他乡、孤独寂寞的游子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使“思亲”这个焦点更加突出。

后两句诗主要采取互换立场的方式,典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描写。诗人想起从前的重阳节,都会和兄弟相聚一起登高、佩戴茱萸、消灾祈福。诗人在这里通过回忆每逢重阳都会与兄弟佩戴茱萸、登高这一具体细节的描写,而今年相聚一起登高的兄弟独独缺少了自己,用这种遗憾的心情来反射自己的思乡思亲心情,更使人感到诗情真挚,委婉动人。自己从重阳佳节回想到故乡的亲人朋友,同时想到他们也会在“插茱萸”时知道“少一人”,思念自己,从而深刻地说明手足之情,深化了思乡之情。这种联想表面看起来很是平静,其实这种感情更是深沉。自己的孤寂、悲伤不能很好地说明思亲程度,但如果把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建立在自己以前的悲伤上,思亲的激流更是深不见底。

诗人注重时空交替、环境描写、情境联想、对比烘托,把这种异乡异客的孤独感和思亲之情推向了高潮。诗人在诗歌中塑造的典型形象其实就是背景,思乡就是诗人表达的焦点。王维实现了时空的交换,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高深境界。有人曾经说过,自己的悲伤不算是真正的悲伤,为他人的悲伤而悲伤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悲伤。自己兄弟的登高看似和诗人不相关,实则烘托了诗人自己的思亲悲伤。自己的思亲可能只是独角戏,但是如果亲人在重阳节也在同时思念自己,这种情感的互通,使自己的思亲悲伤得到应和,这种悲伤是溢于言表的。诗人在景和情、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融合,实际上就是由“背景”逐渐走向“焦点”的过程。

二、以清代诗人徐兰的《出居庸关》为例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如果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重阳热闹之景中的思亲之情,那徐兰《出居庸关》则演绎了北方荒漠景象的悲壮之情。徐兰在康熙三十五年随帝征讨漠北噶尔丹,途径居庸关,从居庸关到归化城途中作《出居庸关》。由于有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诗人把边塞时的所见、所听、所感寄托在诗歌中。

首先,这首诗介绍了居庸关的地理位置:靠山临海、古时边境要地。次句描写了随军途中的感受:大风呼呼,天气严峻。戍守边关的城楼上的风更大,都把旌旗吹翻了。首句写静,次句写动,写出了居庸关的雄壮气势。前两句诗对环境描写与氛围渲染的表现是非常成功的。它既强调了居庸关地处偏僻,地势严峻,又强调了天气和环境恶劣。诗的前两句写关外的外部环境,作为“背景”,是为后面两句诗中所表现的戍边将士思乡之情做铺垫。

第三句重点刻画了士卒出关时的感情。关内桃花烂漫,春光乍泄,甚是一番生机勃勃之景,而关外却寒风刺骨,雪花飞舞。“马后桃花”与“马前雪”,在这里“桃花”和“雪”表面看是意象的对比,更深的还有颜色的对比、心境的对比。以马喻人,这不仅是关内外景色对照,更是如桃花般温馨的家乡生活和如雪般寒冷的塞外生活的对照。差别性的比较蕴含了将士的思乡情感。这是为后面的“回头”做铺垫。这种强烈的反差,怎能不让出关的士卒回头看看自己曾生活的美丽的家园呢?这首诗的精妙在于“回头”,语义双关,一方面是思念家乡,另一方面也在回忆曾在家乡的自己,回首人生。诗人通过对主观感受和客观意象的精心组合,让这首诗带有强烈的画面感和空间感,不仅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情感,而且暗含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在读者中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运用对比、双关的手法,对事物进行细致描写,都是为了突出思乡这一焦点的。其中,诗人注重士卒心理活动的描写。诗人把士卒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士卒随着环境的改变也有着相应的变化。在保卫家园,建立功业时,士卒一往无前,“争”做勇士,豪情万丈;可是在面临即将出关时,想到远离亲人和故土,不免“回”首看看生养自己的地方,充满留恋。这首诗描绘了士卒保卫家国的豪情与思念故乡的柔情,这对矛盾情感和谐统一,使士卒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第3篇

一、指导掌握朗读节奏,理解诗意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诗歌讲究押韵、节奏及句子的对称,朗读起来,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均匀有力的节奏,跟音乐一样优美,针对诗歌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在朗读中理解诗意。如古诗《咏鹅》,全诗四行,第一行三个字,每个字一次停顿;第二、三、四行都是五个字,也是三次停顿,形成对称。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读准“曲”“项”“掌”“波”等字音,然后指导他们正确诵读全诗。《咏鹅》这首诗的节奏,第二句是“曲项/向天/歌”(二二一式),第三、四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都是二一二式)。因此,我把全诗板书,标上生字的音,划出音节;然后先由我范读;再让学生跟读,并明白停顿;最后自由读。这样,学生在反复诵读,读出诗的节奏的同时,便感知到了这是一首写白鹅在水中悠闲地嬉戏的美丽画境的诗,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读诗句,按诗的停顿把每句诗分解成三个词语,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特别是重要词“曲项”“歌”“拨”等。进而指导学生边读诗句边把所在诗句的词语意思连起来,说出每句诗句的意思;把一句句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出全诗的意思。最后,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又能达到深入理解诗意的目的。

二、引导把握朗读语气,体会诗情

诗歌的学习,有助于陶治学生情操。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如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也是极其重要的。而诗歌的情感往往蕴含于诗的重音之中,只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深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古诗,学生难以把握朗读古诗轻重缓急的语气。因此,感情朗读,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诗句已理解,对诗人的情感已初步掌握之后进行。该怎样读好每句诗中的重音所在,用怎样的语气读,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呢?这就需要教师心中有数,适当加以指导。如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课前把故事制成投影片,上课时引导学生在诗句的重音、停顿、感情升华处进行勾划,用“/”表示间隔,用“~”表示升调,用“.”表示重音。边读边标出,师生一道吟诵。这时,学生一个个便会诗兴大发,摇头晃脑,皆像古人一样了。很快,学生就理解了诗意,初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我再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朗读的语气,读出感情。如读到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我问他们:“读到‘楼’时是不是马上停呢?”学生一试,都说要读得长一些,而且还应该升调。这样,就把诗人那种奋发向上,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好似绕梁之音,文虽尽,而意不绝!这样抓住难点把握朗读语气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不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感情,而且还会使学生的朗诵能力自然而然得到长进。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第4篇

首先,要想语文拿高分,我们先得知道高考语文怎么考。诗歌鉴赏就是一小题,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

人物形象

设问方式:

1、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2、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信息;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拨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出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应答步骤:

1、性格+身份

2、分条列举出性格而后点明身份。

鉴赏诗歌的形象(二)

景物形象(一)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特点是什么?

2、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3、 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物象?作者借它表现什么?

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先准确把握诗歌所写的物象,再进一步体味这些物象给人的主观感受,还要弄清物象所体现的时令、方位特征。至于写景的目的,则要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应答步骤:

1、 物象+感受(清新、凄冷、悲凉……)

2、 时令+物象+感受+什么地方的画面(图景)+抒发感情。

3、 感受+物象+表现感情。

鉴赏诗歌的形象(三)

景物形象(二)

设问方式:

1、 试分析所写景物中蕴含的感情.

2、 简要分析诗歌的意境.

3、 试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诗歌作简要分析.

方法点拨:答这类题要把握以下三个要领:

第一,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点有二: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 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或高阔辽远,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 讲清景情关系。景情关系在诗歌表达中,无外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以景衬情等。作答时应注意区别,一般讲,借景抒情,是诗句中有直接表现感情的词语句子;寓

第四, 情于景,情景交融,则为诗句中只有景物描述而没有直接表现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只是在物象中寄寓了某种感情,至于以景衬情,则主要体现在乐景哀情的反衬上。

应答步骤:

1、 通过描写XXX"氛围特点"表现XXX感情(对应设问1)

2、 描述图景"氛围特点"形成什么样的意境(对应设问2)

3、 景物"氛围特点"揭示感情"点出景情关系(对应设问3)

鉴赏诗歌的形象(四)

事物形象

设问方式:

1、 诗中所描写的意象(形象)有何特点(特征)?

2、 作者借助这个形象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方法点拨:

这类题大多涉及的是咏物诗,咏物诗的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此类形象,要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即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注意把握描写的类型;景物描写(事物情境、季节、时令、地域),场面描写(战争、农事、狞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应答步骤:描摹图景+概括景象特点+剖析作者感情。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

解答这类试题有以下三个步骤: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2、 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这种表达技巧;

3、 指出此种表达技巧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注:对于已经指明表达技巧的题目可直接进入第二步作答)

篇章结构

设问方式:

1、 XX句在全诗有何作用?

2、 XX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3、 X诗在结构上有几个层次?

方法点拨:对行文结构的考查,是近年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命题者的命题切入点,一是开头,二是过渡,三是结尾。答题时要看清是在全诗中的作用,还是在上下文的作用。另外,注意诗歌篇章结构的有关知识:

1、 属于开头部分的作用:①开宗明义直接点题,统领全诗;②渲染描写奠定基调;③作铺垫或伏笔。

2、 属于中间部分的作用:①承上启下,作过渡;②照应上文,铺垫下文。

3、 属于结尾部分的作用:①卒章显志;②以景结情;③总结全诗,照应题目或开头。

应答步骤:先指出作用,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分条应答为适宜。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二)

表达方式: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与之相关的有:倒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工笔、渲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2、 诗人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3、 这首诗用了哪些描法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

4、 如何从动静关系的角度欣赏本诗?

5、 本诗从哪些角度来写X景的?

方法点拨: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而诗中最重要的是描写与抒情。描写的技巧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白描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相生等。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判断其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对于描写,先确定运用了何种描法;对于抒情,先确定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加以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应答步骤:

1、 怎样描写(描写技巧)+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2、 抒情方式+用什么景抒(含)什么情(总分式或分总式皆可)+表达效果。

3、 先确定何种手法或方式,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三)

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广而言之,与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同一概念,包含表情达意手段手段的方方面面,诸如:描写方法、抒情方式、写景角度及景情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托物言志;动静关系(以动定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这里我们所说的表现手法是狭义的(我们答题时应理解为广义的,即所有的艺术手法),包括正衬与反衬,联想和想象,虚与实,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扬与抑,明褒实贬,以小见大及对比、用典、铺垫、悬念等。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2、 这首诗怎样抒发XX感情的?(是怎样来表现XX的)

3、 这首诗在手法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题,我们应特别注意对题干的审视,要分清是对整体发问还是对局部发问,而后结合对诗歌的整体理解来判定所用的表现手法,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形成,然后指出其对表现思想内容,强化思想感情,突出作品主旨的作用。

应答步骤:手法+手法的形成+表达作用(句意+主旨或情感)。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四)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些)修辞手法?

2、 这首诗的XX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艺术)手法?

3、 这首诗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的?

方法点拨:在诗歌的表达技巧中,修辞手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如此喻(效果:生动形象)、拟人(效果:语言整齐)、排比(效果:有气势)、夸张(效果:给人以强烈冲击的感觉)、借代(效果:简练、含蓄),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等。其次,要掌握修辞手法答题的规范:先明确何种修辞,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如何运用的,最后阐释其表达效果(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或表达了何种情感)。

应答步骤:修辞手法+手法形成+表达效果(刻画了什么形象,表现了什么主旨,抒发了什么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一)

主要考查方向:

(一)品评诗句中某个字眼的艺术效果即赏析诗眼(炼字);

(二)对寻常词语的口味(含义及表达效果)与理解(含义、色彩、情味等);

(三)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从语法角度、修辞角度和语言风格方面设题。具体有四种题型及其变格。

炼字(词)型

设问方式:这一联中最主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词)?为什么?你认为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词)是哪个?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诗词中的甲字能换作乙字吗?为什么?

方法点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分析炼字,就是口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口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应答步骤:该字句中含义+放入句中描述景象+该字形成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二)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有人认为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2、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说说诗中某一诗句的妙处)(前人认为某一句在诗中最有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看法)(某诗句有什么意味?)

3、 分析前人的评价(和前两点有交叉),提问方式一般为:某人对此诗作过某种评价,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某人认为此诗有某种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方法点拨:这类试题在题干中有两种问法:一是先要求找出诗句中用得生动传神的字或词,然后要求结合全诗阐发理由;二是预设一种前人评点(“诗眼”已指明),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观点,再阐发理由。解答“诗眼”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读诗句,定“诗眼”。若问字词则抓句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若问句子则抓诗歌情感句、议论句、警策句。

(2) 阐发理由,注意层次。先解释字词的字面意义(概念意义),再回归原诗分析所用修辞及其效果(语法意义),最后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炼字效果(语境意义)。分析要既联系整体又着眼于细节,点面结合。

应答步骤:

1、 判定词句+解释描述(句意)+分析(手法及效果)+作用(内容或感情)。

2、 分析前人评价:表明态度+分析证据(意象、手法、主旨、情感)。

鉴赏诗歌的语言(三)

语言风格特色及叠音词: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 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为XX,请简要分析。

3、 这首诗中,“XX”叠音词的作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方法点拨:诗歌的语言风格。多了解、多记忆常见的语言风格,然后注意答题步骤。其具体步骤为:第一步,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词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描写的意境或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叠音词的应答步骤为:先结合诗句指出它描写了什么景,再说这景传达了什么情,最后说叠音词的表达作用(音乐性、节奏感)。

附录: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xx的作用。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第5篇

关键词 诗歌;诵读;境界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83―02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琅琅的读书声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思,陶冶他们的情操,更能够充分展示语文的魅力。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更是至关重要。诗歌的语言含蓄而优美。成功的诵读不仅可以展示诗歌语言的音乐、韵律之美,更可以让人领悟到诗歌优美深邃的意境,从而受到艺术美的感染熏陶。

诗歌诵读从其效果来看可以有以下四种境界:

1 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得体,这是诗歌诵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较低层次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古今异读、通假字、多音字等的读音。例如:高中教材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早生华发”的“华”,应当按古音读作“华(hua)”,因为“早生华发”一句,根据《念奴娇》的平仄,此处应是“仄仄平平”,“华”在此应是平声,这才合乎词牌格律。如读为现代汉语的上声,就不合格律了。

再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中的“潦”字,是多音字。在此语境中是“雨后积水”的意思,应该念“lao”,不能念成“liao”。

其次要注意句间停顿、句中停顿以及诵读时的语调。句间停顿的长短可根据不同的标点来确定,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一些。而句中停顿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可分为自然停顿、音节停顿、情感停顿、意义停顿等。把握准句间与句中的停顿,还要在诵读时注意语调的变化。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开篇,噫吁嗽,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喊”是惊异之辞,可读得高昂。“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等语气词可延长。“蜀道之难”,要读得平缓,略作自然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以体现作者的赞叹之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虽有道而人难行。“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作意义停顿,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渡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以拟人和衬托之手法描摹蜀道之难行,读后可稍作情感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特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语速不宜快,“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至“仰胁息”作自然停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的意义停顿,准备进行下一层的朗读。

2 理解内容。读出意境

诗歌的内容丰富多样,有赠友送别诗、思妇闺情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等。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在进行诗歌诵读时必须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诵读时传达出诗歌的艺术美感。

例如诵读《春江花月夜》。首先应了解诗中描绘了哪些优美动人的月景画面(即从内容上把握诗歌)。花林似霰,不觉流霜,不见白沙,勾画出了一幅皎洁空灵迷离的江畔月色图。在本诗中,月是优美环境的营造者,既是景物主体,又是景物的背景;月是永恒的象征;月是两地相思的见证;作者通过“月”这一特定的意象,营造出宁静迷离,幽美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传达出一种“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李泽厚)的情感。所以诵读时,语速不能过快。语调不能过哀。在诵读本诗时可以配以洞箫曲《春江花月夜》,以收清净幽远之效。

3 感受共鸣,读出情感

要达到这一较高层次的境界,就要在诵读时做到字字含情,句句融情,达到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的共鸣共振。也就是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读者体会到的诗歌情感诵读出来。很多诗歌,其作者与时代已经远离了我们。要真正读懂作者,读懂作品,就要深入把握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而读者只有将自己的领悟与之结合,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诵读时成功地将诗中蕴涵的情感展现出来。

以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诗的前3节为例。这首诗作于1968年。对于没有经历过特殊时期的现代青年来说,怎样才能“感受共鸣,读出情感”呢?诗歌的开头作者用“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意象,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激起了人们对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联想;而接着诗人“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一句强烈地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这是在人生承受巨大苦难时内心不灭的信念!第三诗节中,“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更是用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了诗人的满腔豪情。在逆境中依然保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是读者与作者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共鸣。这种强烈的共鸣可以很好地引导读者在诵读时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诗歌情感展现出来。

4 入情入景。读出美感

读出美感是诵读诗歌的较高层次,要求做到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的完美统一。也就是对诗歌从美感的高度去诵读,诵读时要体现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审美的眼光、审美的心理来观照作者、作品和自我。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第6篇

关键词: 曹操 “改造文章的祖师” 创新 突破 《观沧海》

一、“改造文章的祖师”

曹操作品留传至今,包括片段在内的只有一百五十篇文章和二十余首诗。从体式上看,他的诗歌可以分为三大类:四言,如《短歌行》(对酒当歌)、《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善哉行》(古公父)等;五言,如《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秋胡行》等;杂言,如《对酒》、《陌上桑》等。每类约占其今存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四言诗最为出色。与诗歌相比,他的文章成就要逊色不少,但也可以说非常有特色。

1927年鲁迅先生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所讲的《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讲到曹操,说:“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可惜他的文章传的很少。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1]鲁迅在此主要是说曹操的文章很少受到原有体制、内容的束缚,他任意发挥,潇洒自如地抒发内心情感。平易流畅,清峻通脱是他创作的一大特点。

曹操征用人才时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就行,他的求贤若渴所达到的程度是一般人所不敢说不敢做的。当时人在死前会写些遗令,对于当时的名人来说是非常流行的。遗令有一定的格式,多是说死后葬于何处,或者说葬于某某名人墓旁。然而曹操却不这样,他的遗令不但不按格式来写,内容还讲道:“吾俾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尺床,施[帐,朝晡上脯L之属……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2]对于如何料理他的后事,甚至遗下的衣服和伎女怎么处理都作了安排,曹操对此毫无顾忌,大胆创作,对当时的文学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视界。

二、诗歌创新

(一)四言诗对《诗经》的创新

1.突破汉代四言体的语体习惯

“以平易的当代口语组织四言诗的语汇,突破了汉代四言体普遍不敢改变《诗经》体语汇的局面”。[3]“在《诗经》所处的时期,汉语词汇还以单音词为主”。[4]《诗经》的一般句式构成是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为辅。为了使四言诗在朗读时形成二二节奏,《诗经》的许多四言句要通过在单音节词的前后增加衬字或虚字构成双音节结构,如:“在河之洲”、“求之不得”(《周南・关雎》),“不宜有怒”(《邶风・谷风》),“桑之未落”、“淇则有岸”(《卫风・氓》),等等。这些以单音词为主的句式,本质上还是散文句。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汉语双音节词增多。而此时的四言诗仍沿用《诗经》典型句式,如:“又可奈何”(《鸿鹄歌》),“穆穆天子”、“嗟嗟我王”、“我王如何,曾不斯览”(《讽谏诗》)。还有王昭君的《怨诗》:“秋木萧萧,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巍峨,河水泱泱。”朗读起来毫无新意,和《诗经》四言诗无多大区别。而在四言诗毫无创新,面临衰亡之际,曹操却使用当代语汇,创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四言诗。诵读起来与《诗经》的四言体诗迥然不同,朗朗上口,平易流畅,如脍炙人口的《短歌行》,又如《观沧海》,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一般的优美词语,但曹操却善于提炼组合这些双音节词汇,使二二节奏得到强化,易于上口,易于表现诗歌的语言美和诗化的意境美。

2.四言诗诗行结构关系和句序的改变

曹操的四言诗“改变了四言诗的诗行结构的关系和句序”。从表面上看,曹操的四言诗仍是两句一行,四句一节,但是他的诗行两句之间已经不像《诗经》那样存在着语法上的依存关系了。《诗经》中的一句一般不能独立,要靠下一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具有完整的意义。如“硕鼠硕鼠,勿食我黍”(《魏风・硕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小雅・鹿鸣之什・采薇》)。而曹操诗歌,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短歌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等等,主要是凭意思上的连贯构成一行或一节,各句句法是独立的,于是就不必使用《诗经》式的句序。在一些场面描写或抒情时,《诗经》主要通过使用各种重章叠唱、回环往复的方式来铺叙,如《王风・采葛》、《关雎》、《蒹葭》等都是通过这种反复重叠来强化诗的目的。而曹诗则是以结构独立但句意连贯的散句勾画意境、抒感,并不追求重章叠唱之法。

3.表达方式的不同

《诗经》多叙事,而曹操四言诗则善于抒情。如曹操《步出夏门行》是一组诗,第一章《观沧海》写登临碣石、眺望大海所生发的联想,气势宏大、意境深远,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情怀;第二章《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寒》,则描写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一些社会现象所引起的忧虑;而第四章《龟虽寿》,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和精神。其《短歌行》则表达了诗人宏大的政治抱负和渴望天下归心的强烈愿望。曹操四言诗所展现的宏大气势、吞吐日月、慷慨悲凉、豪迈情怀等,这与他作为一代王者的身份是分不开的。

曹操四言诗对《诗经》的创新与突破,给四言诗注入了活力,使四言诗继《诗经》之后再一次大放异彩。清人沈德潜评:“曹公四言,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5]

(二)五言诗

诗歌由四言而变为五言,虽多了一字,却使诗歌有回转周旋的余地。五言诗在早期的形成发展中,有很多诗人对此作出了努力与贡献,而曹操也努力将其诗歌由四言向五言过渡、发展。

曹操最早的五言诗《薤露行》主要抒发了对董卓焚烧洛阳,胁迫天子、百官和百姓迁徙去长安的悲愤之情。诗歌形式上虽为五言诗,但内在表达方式上有四言之韵在其中,这其实是在四言诗的基础上每句加虚字或赘字而成。

《蒿里行》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五言诗,此诗虚字明显减少,有诗的韵味,并且有些句子还成了名句被人们所吟诵。

《苦寒行》的显著特色就是由客观记录历史、客观叙事转向主体抒情,并且出现了意象式的描写,对仗、比喻、拟人等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其五言诗散发出诗的魅力,虚字已不再作为衬字出现,而是精心提炼出每句的五个字,使它们各行其道,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可见,此时曹操的五言诗已渐趋成熟,显示了四言诗向五言诗的过渡。《诗经》中偶有的五言只是一种巧合,并不是有意识而为之的创作;秦嘉时代的五言诗也只是一种个别的起源,是一种局部的突破,并且势头很小,没有带动五言诗的蓬勃发展。而曹操却不同,不但自己作五言诗,而且通过自己的政治权威、文学才华等深刻地影响到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建安时期的文人,一时之间,五言诗在建安文坛盛放。

三、对汉乐府的突破

(一)开创“文人乐府诗”

吉川幸次郎曾写道:“曹操给文学史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我以为,是他把过去作为民歌存在的、因此习惯上是由无名作者写作的歌谣曲的歌词,改变为由他自己来写作。”[6]曹操现存的二十多首诗歌全是乐府歌词,都能合乐演唱。从文人诗歌的历史去看,两汉文人极少创作乐府歌辞,可以说文人诗与乐府诗泾渭分明。而从曹操开始,乐府歌词有了它们的真命天子、真正的主人。他一改文人固步自封、不写乐府的通病,大力投入乐府歌辞。在他的引领和影响之下,文人们学习民歌、创造乐府诗的风气一时风靡,从此一条文人乐府诗的康庄大道被开辟出来。如曹丕、曹植、阮禹、王粲等人都开始了文人乐府诗的创作。这也就是吉川幸次郎所说的:“乐府由市民的诗歌形式被采纳为知识分子的诗歌形式,已经是重要的革新。”由此可见,曹操起到了指引诗歌创作方向和创作道路的重大作用,使得文人乐府诗从此蓬勃发展起来,并对建安文学的勃然兴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内容上的突破

曹操在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7]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与突破。沈德潜曾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虽是乐府旧题,但曹操却在内容上给予创新,以旧题来写新意,使得他的乐府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沈德潜曾评其诗“汉末实录”。可见他的诗在文学,甚至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们熟知的《陌上桑》,本是叙述了秦氏女子罗敷以其聪明、智慧拒绝无礼太守,使其仓惶而逃的精彩故事,曹操却改为写求仙,想靠游仙延长寿命之意思。而《薤露行》、《蒿里行》,都是东齐产生的歌谣,大约创于西汉初年,李延年增损润色而成,二者原是挽歌、丧歌,而曹操则用这两题名作两诗,都是反映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百姓凄苦的社会现实,抒发自己的哀痛之情。《善哉行》由三首构成,第一首《古公父》是歌咏古事,表现他平乱安邦的政治思想;第二首通过写他悲惨的遭遇,抒发他内心苦闷及壮志难酬,不能及时建功立业的愤慨;第三首则抒发他渴望尽得贤才的迫切心情。而乐府古辞的《善哉行》则是主客在宴会上的祝颂酬答之辞,劝人及时行乐,祝颂成仙长寿之诗。

另外,曹操眼界非常开阔,如《薤露行》和《蒿里行》就写到了当时重大的政治事件,具有极强的现实性,而且作为一代准帝王几乎没人能直面“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样的社会现实,而曹操却用诗把它表现出来,足以见得其胸襟。曹操诗的意境是宏大悲凉的,甚有一种王者气魄,这与曹操的政治、军事的地位是息息相关的,这一点也是汉乐府民歌很难具有的。

四、《观沧海》―――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可见其开创、祖师级的地位。此诗以雄健的笔力,生动饱满地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之气魄,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诗人在处理生命主体与自然客体的关系时,保持着主体的高度独立性。诗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置于自然客体之中,以博大的胸襟欣赏着眼前的客体的变化,并在外界的变化中还能坚持着自我的独立性。这与庄子的虚静、物化是截然不同的,在庄子的作品中,主体消融在客体中,并且分不清哪是主哪是客,已不分彼此。曹操的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与其强势的性格、王者的霸气是分不开的。正因为这样,他的诗歌才更具个性,更具一种崇高的美。这些特性是前无古人,后有学习者的。

鲁迅对于曹操是很佩服的,称其是英雄,而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鲁迅在此夸赞多半是从文学方面而言,所以鲁迅会大胆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参考文献:

[1]鲁迅.(插图本)汉文学史纲要(外一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曹操集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葛晓音.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2.

[4]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5]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古诗文;美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161-01

古诗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首先,由于文言离学生生活时代甚远,字词生疏难懂,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没什么兴趣。其次,古诗文中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没有文言基础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再加上传统文言教学中,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以致在学生中流传着"一怕作文,二怕古诗文"的说法。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挖掘古诗文教学的有利因素,根据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呢?

1.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传统教法极大地抹杀了作品的"美感",进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学生个体体验的关注,学生无法获得愉悦感;三是学生既有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沉睡状态,教师没有及时唤醒,以致有关知识学生掌握得并不牢固,并不全面,从而影响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句话,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美育角度比较缺失。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发挥古诗文的审美教育,要发挥古诗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古诗文教学成功的老师,他的教学充满了审美的愉悦,能够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

2.提高古诗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2.1挖掘古诗文中的美。

2.1.1古诗文的声韵美。大部分古诗文注重词语的声韵美。如《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八字四句两联,每句末字分别是阴平和阳平,完全押韵读来上口,又如《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衔远山,吞长江"两个分句,内容相关,"衔"对"吞","远山"对"长江',三个字两节拍;"朝晖夕阴"四个字两节拍,"朝晖"对"夕阴",一句之内,内容相对,音节匀称。后组句子,音节数目整齐,都是九个字八个节拍。由于单双音节配合得当,句子音节匀称自然,节奏一致,造成了语言的音律美。叠音词具有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的音乐性。

2.1.2古诗文散句的流畅美。散句是相对于整句而言,指句式灵活而富有变化的句子,长短不一,自由活泼,生动感人。散句能使语气舒缓,舒卷自如。文言散句在句式上往往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整齐美,具体表现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回环等语句形式的均衡上,其二是参差美,具体表现在错综的避复求变、转类的新鲜活泼、长短句的错置、整散句的结合以及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交错运用方面。前者如《岳阳楼记》,教师在教授此文时,就得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深深地体味出这种四六句式,对仗工整,平仄相间,词彩华丽的骄文所拥有的那种整齐和谐的独特美感。后者如欧阳修《醉翁亭记》既采用了整齐又错落的句式,又间以自然又和谐的押韵。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体验句式错落的美感,还可以把握助词如"也"、"矣"、"哉"等语气来体验作者的情感。

2.1.3挖掘古诗文心境情感美。美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美的意境。学习古诗文,一定要注意发掘这些美的因素,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对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如《小石潭记》的学习,要把学生的想象带入作品为我们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对这篇散文的要旨把握准确。作者写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枪幽邃。"这样一幅优美而凄清的意境,与作者心情有某些相通之处,而作者心境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境?就这些问题做到循循善诱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我们就不仅按要求学习了课文,而且对作品所蕴含的意境也有了深入理解。

2.2重视课文诵读,培养感知能力。多读、熟读,是提高阅读古文能力的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据史书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代大文豪苏轼深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不在阅读上下工夫,想通过什么别的途径获得一把可以打开一切古文学习之门的钥匙,那只是一种幻想。学习古诗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真到了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出于这样的目的,可从以下四步着手:第一步,听读课文,认准字音。这一步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在泛读时,应做到声情并茂,尽可能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如果自己没有这个条件,可让学生听朗读带,务必让他们感觉到文章的美,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第二步,合读课文,明确节奏。学生一边随录音或泛读轻声诵读,一边标画节奏,对一些难以确定停顿的句子,首先应借助注释、已有的语法知识,或前后文的提示,弄懂句意,这样才不致读破句子。第三步,分读课文,领会文意。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个人读,分组读,可配乐朗读,也可开展朗读竞赛,使课堂上的琅琅书声不绝于耳,使学生以诵读为乐,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第四步,齐读课文,总理全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

通过这样的反复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分析、理解课了很好的铺垫。

2.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阅读能力。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养成了学习古诗文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古诗文教学也应"授人以鱼",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2.3.1学会读注解。古诗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第8篇

古典诗歌极讲究格律。《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歌的这种外在形式特点,使得诗歌读起来轻重缓急相间,长短有致,抑扬顿挫,韵调和谐。古典诗歌的吟诵就是根据声音的节拍、平仄的变化等而有长短有高低,将感情借助旋律表达出来,而且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获得对诗歌的深层次理解。因此,关注诗歌的外在形式,反复吟诵,是通向诗歌内蕴的必由之路。但我们中学诗歌教学却往往忽视了诗歌本身的形式特点,偏重于思想内容的分析和艺术特色的泛泛赏析,致使诗歌中内在的意蕴无法得到更好地表现。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学会“以声律为窍”,将诗词声律融合进诵读,让学生通过吟诵“成于外,而化乎内”。下面结合课堂实例,略谈浅见。

一、平长仄短,依字行腔

古代汉语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现代汉语许多方言都还保存着这四个声。但北方许多方言(包括北京话)和西南方言里,入声已经消失,因此这两地方的人讲究平仄遇到很大困难。因此,一些常用的入声字需要记。现在平声分为阴阳,成为新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词格律中,古人又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和“仄”两类。所谓“平”就是平声,读来字调平直,不升不降;仄,就是上、去、入三声,读起来字调有升降,有升降就有不平,仄的意思就是不平。平声约为今音的一、二声,仄声约为今音的三、四声,平声声调高,仄声声调低。

吟诵时怎样处理平仄表达出的诗中蕴藏的情感呢?应该是:平长仄短入声急,依字行腔气要匀。如教《钱塘湖春行》时,笔者查出了入声字:北、脚、啄、欲、没、不、绿、白,指导学生划出平仄。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和诗句的节奏有密切关系。二、四、六、末一字是节奏所在,因此就成为协调平仄的关键。只要节奏点上的平仄能够相间交错,就可以形成音乐美。一、三、五字因为不是节奏点,所以对它们的平仄要求就可以放宽些。加外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孤山寺北贾亭西,

仄仄平平仄仄平 水面初平云脚低。

仄仄平平平仄仄 几处早莺争暖树,

平平仄仄仄平平 谁家新燕啄春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乱花渐欲迷人眼,

仄仄平平仄仄平 浅草才能没马蹄。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最爱湖东行不足,

平平仄仄仄平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当然“平长仄短入声急”又有具体的要求,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画有一个“—”表示拉长一点儿,画两个“—”表示再长一点儿,画三个“—”表示最长。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在上联的出句中,第二个字“山”和第六个字“亭”是平声,是句内的小节奏点,“西”是整个出句的落脚点,所以“西”应该读得比“山”和“亭”长。在整个上联中,出句最后一个字“西”和对句最后一个字“低”都是平声字而且押韵,但二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西”只是出句的落脚点,而“低”是整个上联的落脚点,因此“低”应该读得比“西”长一些。

在诗词中并不是每一个字都要按“平长仄短”来读,否则,就显得太单调枯燥,也不能表现感情的变化。比如,读《枫桥夜泊》的前两句时,下面的处理就收到很好的效果:

月︶落乌啼霜满ˇ天(“月”是入声字,但由于是在第一个位置,可长可短,“落”字必须很分明,读得短而清楚)

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二字都是平声,但不可以都读得一样长,“江”字要短,吐音清晰后就把“枫”字吟得长长的,“渔火”的重音落在“火”字上,并收得有停顿感。“对”字不要太重,声音由“火”的重转到“对”时变柔,“愁”字尽量拉长,字音清晰而气息轻柔,跟后面的“眠”形成对比感。

从平仄指导学生吟咏诗歌,诵读时马上就有抑扬顿挫之感,有读诗的韵味。如能长期坚持下去的话,也就熟悉了诗歌的创作规律,自然易于记忆和背诵。

二、读出节奏,明了意义

声韵仅反映语言的抑扬,节奏才显示语言的顿挫。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节奏是感情的表现,是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的。轻松喜悦的心情,往往表现为明快的节奏;昂扬的情绪,往往表现为急促而有力的节奏;悲哀的情调,往往表现为缓慢低沉的节奏。

五言、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二·一”。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节奏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体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二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吟诵时更能产生起伏之感、顿挫之美。各句中那个畸零的单音节很自然就成为表达的中心。于是,许多诗人都把功夫放在单音节的锤炼上。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不仅可以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读杜府之任蜀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但教师对诗歌的节奏知识是一知半解,在教学中经常犯一些自己都不易察觉的错误。如笔者听到的《行路难》就是一例。

师: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极度抑郁,他有怎样的表现?

生: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这两句诗应该怎样去朗读?老师教你们从划分节奏上感知朗读方法。这两句诗是四三节拍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要读得慢点。

笔者认为,这位教师在节奏划分上是错误的,不应该是“二·二·三”,应该是“二·二·二·一”,即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还有教师在节奏表意的引导上不到位,读时要强调“食”、“心”这两个畸零的单音节,因为它们是诗歌表达的中心。在读时要处理好这两个字的重音,可稍做延长停顿。这两句的节奏要读得缓慢低沉,读出悲哀的情调。

三、分析声韵,读出感觉

如何让吟诵有助于理解呢?我们吟诵时如若只看内容而不管音韵的形式,总会在理解上有所偏差。因此,介入音韵学知识,分析诗歌的声韵值得尝试。不同的韵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分为洪亮、柔和、细微三个级:

洪亮级的主要元音都与口腔大开的“a”有关,寒前(an)、唐江(ang)、人勤(en)、庚东(ong或eng)、发花(a),宜于表现热烈奔放、慷慨雄壮的感情。

柔和级的主要元音为“o”、“i”、“e”,口腔是半开的,开怀(ai)、豪条(ao)、波歌(o或e)、侯求(ou),宜于表现明朗欢快、清新委婉的感情。

细微级的主要元音是“i”、“e”“u”“ǖ”,皆学(e)、飞堆(ei)、支齐(-i、er、i或u)、姑苏(u),口腔是闭的,宜于表现哀切抑郁、悲愁细腻的感情。

笔者听到《过零丁洋》在这方面做了尝试。请看教学片断:

师:这首诗押什么韵?

生:经、星、萍、丁、青。

师:押ing韵。古诗讲究格律,不同的韵有不同的音响效果,比如,开口音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受。ing韵主要元音是“i”、发音时口腔是闭的。你们觉得会抒发什么情感?

师生讨论

师:ing韵宜于表现哀切抑郁、悲愁细腻的感情,恰好跟诗人要传达哀伤悲痛的情感相契合。所以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怎样?

生:低沉、抑郁、悲愁的。

师:请同学们把这种感情基调读出来。

(生读,感情较到位)

指导吟诵时,教师分析了音韵,让学生了解了ing韵这一闭口音的表达效果,学生心中对诗歌的感觉就有了,课堂朗读时感情基调就基本能读出来了。

四、读好重音,表现情感

诗歌的重音是根据词句在古典诗词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的。准确辨析重音,正确地读好重音,才能给人以轻重有致、节奏和谐的美感,才能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情感。具体到诗歌诵读处理上可以是提高音量,也可重音轻读,也可慢读(速度特意放慢,或有点拖音以示强调),也可虚声烘托(声轻气多的声音),前后停顿(在重音字前后稍做停顿)。

《过零丁洋》教学片断:

师:那颔联的内容是什么呢?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一种凄苦的情感。(师板书:感凄苦)

师:该如何处理颔联的朗读节奏、语调?

生:我觉得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语气要缓慢,还应该读出重音。

师:很好,你已经读出了节奏,还关注到重音。重音怎么处理?

生:重音要落在“破碎””飘”,“浮沉”、“打”上。(生读,全部是提高音量读)

师:你已经有意识地读出重音。但重音不一定要重读,也可重音轻读,也可慢读,也可虚声烘托、在重音字前后稍做停顿,甚至是声音的颤抖。(师示范诵读,读得很有感情)

(反复引导学生读)

师:颈联与标题有什么关系?情感是如何的呢?

生:似乎更深一层,很悲痛,国恨家仇,身陷囹圄,又无回天之力。

师:(师介绍诗人身为阶下囚背景)他感到孤独无助,对自己国家行将覆灭的朝廷担忧、悲痛,但却又很无奈。(板书:诉悲恸)吟诵时应当有何表情?重音如何处理?

师:(指导读声轻气多的声音)。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情充沛,“说惶恐”“叹零丁”甚至读出了颤音。)

师:悲恸之情真是令人潸然泪下啊!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这位教师引导学生读出重音,还让学生了解了重音的具体读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读得有情有味。诗人孤独无助,对自己国家行将覆灭而担忧、悲痛、无奈之情也就自在学生心中了。

当然,掌握平仄、基本节奏、明确音韵、处理重音后,要根据内容不同,做到”抑扬、顿挫、断续、轻重、疾徐、反复”,同时也要注意脸色与眼神,体态与气息等。在我市2011优质课评比中《使至塞上》的朗读处理得较好。教师指导要朗读时注意脸色、眼神、手势、体态与气息等的配合使用,并通过加语气词的方法来强化学生体悟。

《使至塞上》教学片断:

师:读“单车”,心里想像在广袤的沙漠中孤独的、不多的随从的队伍,因而有了凄凉孤苦之情。

师读:单----车----(延长,无奈自嘲)。(生读一回)

师:征蓬是飘飞的,要想像眼神随着飘飞的蓬草而飞。征蓬,声音要延长,看到想到自己的无依无靠,音随蓬草不见而消。

师:归雁(抬头,想象看到雁群北归,而我却又归向何处),音随雁走而消。

师: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如果加一个叹词,你会加哪个,加哪里?

师生讨论后:征蓬出汉塞,(哀叹,唉……)归雁入胡天。

师:“孤烟”让人觉得伤感寥落。要读得低沉延长。落日的“落”,速度加快(加手势),老师同样用了加语气词的方法,讨论后明确:(顿,深吸气,啊……)大漠孤烟直,(再吸气)长河落日圆。教学生读“大”“直”、“长”、“落”并配以手势。

关注诗歌的形式,把晦涩无声的文字演绎成琅琅之声,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并配合肢体语言的变化,将诗词意境从抽象、平面的文字中延伸,在有声的空间里丰富发展,进而体悟诗情。这种教学手段是可行的,将有助于诗歌教学回归“诗性的阅读”。但这对语文老师是一个挑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诗歌知识和吟诵知识,需要在诗歌教学的路上且研且行,且歌且行。

参考文献:

[1]王力.诗词格律概要[M].北京出版社,1979.

[2]窦桂梅.跟窦桂梅学朗读[M].长春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