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区调研报告

地区调研报告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21 18:20:42

地区调研报告

地区调研报告第1篇

华东地区废钢产业链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16年11月份,中频炉停产之后,废钢需求大幅减少,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废钢与螺纹钢价差持续扩大,独立的电弧炉产能生产有所恢复,而受利润较大影响,电弧炉产量有所增加。通过对典型地区废钢市场的调研,一方面,了解目前长流程钢厂废钢消耗比例,是否有继续增加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对原料市场的调研,了解目前电弧炉产能增加的速度,以及未来可能增加的情况。

二、调研目的:1.了解转炉中废钢消耗量情况,对矿的消耗是否有影响;2.了解电弧炉产能增量情况。

三、调研观点:1.中频炉停产之后,废钢需求减少,市场资源充裕,价格下跌,转炉中废钢消耗量普遍增加,转炉中炼钢用废钢单耗增加5%左右。2.部分企业铁矿消耗虽没有减少,但其生铁已经开始外卖。3.电弧炉设备订单普遍处于饱和状态,原因在于目前订单要求交付日期尽量在6月底之前。

4.从目前废钢资源泛滥来看,长流程钢厂废钢消耗比例已暂时达到高位,而电弧炉钢厂需求启动较慢。

四、调研企业情况

A.华东地区重点特钢生产企业

企业为国内特钢龙头企业,拥有年化700万吨的产钢能力,主要生产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等特钢产品,不做普碳钢产品。目前该钢厂拥有3套电弧炉,电弧炉产能130万吨/年左右。周边中频炉钢厂停产之后,其废钢消耗量有所上升,其中电弧炉中废钢比例在80%,生铁比例在20%。转炉中废钢消耗量比例由之前的8-12%上升到16-17%左右。目前该厂其铁水成本基本在2650元/吨,废钢采购价格在1700元/吨,较大的成本优势,使得该钢厂计划从去年的83万吨废钢采购量,增加到今年的100万吨废钢采购量。但该厂表示,目前其转炉中废钢消耗量接近上限,主要原因在于其生产的产品为特钢产品,要求钢水较为纯净,废钢质量较难以控制,残余元素较多。目前其废钢到货较多,库存维持在一个月左右,新到货船卸货排队时间较长,基本在20天左右排队,但企业表示目前其卸货能力较之前有所提升。

考虑到废钢与铁水价差问题,该企业表示铁水成本与废钢成本在200元/吨以上价差时,钢厂使用废钢与铁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但铁水成本高于200以上时,钢厂倾向于采购较多的废钢。

B.华东地区主流建筑钢材生产企业

企业为江苏地区大型建筑钢材及工业线材生产企业,拥有炼钢产能800万吨左右。目前该企业废钢消耗量为7万吨/月,去年为4万吨/月。转炉中废钢消耗量达到16%,去年为11%左右。企业有1台100t的电弧炉,不过之前改成了电转炉。尽管目前转炉中可以再继续增加废钢消耗量,但已经有些难度,热平衡会有问题。目前转炉中废钢比例增加了5%,但矿的采购并没有减少,目前的生铁在对外卖,同时也表示目前外卖生铁的企业在增多,一部分原因在于目前部分钢厂的炼铁能力大于炼钢,另外是由于目前部分钢厂的废钢消耗量增加,置换出一部分的铁水,销售炼钢生铁的企业开始增多。

C.报废汽车破碎处理企业

企业处于张家港再生汽车拆解园区,为保税区引进项目,目前园区有四家同类型企业,除此之外其他企业均不能进口报废汽车,目前该企业有60万吨/年的进口配额,但受成本影响,目前远没有进口这么多。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进口报废汽车压块,然后破碎,产品为破碎料,主要销往钢厂。受之前国内行业环境影响,目前钢厂并不喜好用破碎料,主要之前掺假的较多。但破碎料对电弧炉炼钢有优势,第一,破碎料可以用来填废钢中的空隙,提高出水率;第二,破碎料融化时间较短,耗电较少,同时电弧炉效率可以相应的提高。企业目前主要产品销往沙钢,受白天电费成本较高影响,目前主要是夜间生产为主。

据了解,15年之后报废汽车进入到小高峰,国内汽车资源也在增多,未来报废汽车破碎料或由于电弧炉产能的增加而迎来复苏。

D.拆船企业

企业为全国最大的拆船基地,去年销售五十万吨左右,现在一个月四万多吨,基本与去年持平。目前在拆的主要是散货船和集装箱船,游轮比较少。据了解,今年是拆船补贴实施的最后一年,目前在拆的最年轻的船是03年的。中频炉停产之后,其订单也有增多,产品多销往北方转炉板材生产企业。

E.亚洲最大的单体电弧炉炼钢企业

企业拥有亚洲最大的单体电弧炉,于12年投产,目前主要生产板坯为主,其产品10%自用,用于生产中厚板。其产品主要销售至中天、西城等。目前其产量在3300-3400吨/天,废钢消耗量在4000吨/天。自从去年年底其产量开始增产,白天也在生产,其原料为100%废钢压块,出水率较低。目前钢厂废钢4-5万吨,维持在半个月左右的消耗量。由于采购的压块价格目前均价较低,不含税到厂价基本在800元/吨左右,而截至上周其产品价格在3050元/吨左右,盈利空间巨大,所以目前全天生产,但其产能利用率依旧较低,主要在于连铸工艺不佳,目前产能利用率在60%左右。

中频炉钢厂停产后,真正体现了其电弧炉炼钢的优势,目前由于其采购的废钢大多是其他钢厂所不采购的,原料成本较低。对于未来,其有扩产计划,目前是一期,产能在150万吨,三期计划五百万吨产能。

地区调研报告第2篇

1 调研背景及目的

国家电网公司自2010年起开展了46项智能变电站工程试点建设,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职能变电站建设做出了积极探索。无锡地区建成了220千伏西泾智能变,第二座广汇变也顺利投运,其中220千伏西泾智能变是国网公司首批智能化变电站试点项目。本次调研通过对无锡地区已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运行分析,通过与常规变电站的比对,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的费效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为下阶段的决策提供依据。

2智能变电站现状分析

智能变电站采用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可自动完成一键式顺序控制、一次设备在线监测、辅助系统智能联动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等先进功能,从主系统到辅助系统全面实现智能化,成为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新型城市户内站设计典范。目前智能变电站主要有以下特点:

(1)智能一次设备。采用“一次设备本体+传感器+智能组件”方案实现一次设备就地测量、控制、保护、状态监测等智能化功能。传感器与一次设备本体一体化设计安装,运行可靠、外形美观。智能组件就地布置于智能控制柜,结构紧凑、回路简化、控制直接。

(2)一次设备在线监测。根据运行需求,设计主变油中溶解气体/微水/油温/气压、GIS局部放电/六氟化硫气体/断路器工作特性、避雷器泄漏电流/放电次数的在线监测,国内首次实现大规模、多参量在线监测系统后台整合,利于一次设备状态检修,减少停电次数,提高使用效率和寿命。在线监测后台系统与主站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信息互动。

(3)电子式互感器。国内首次大规模应用全光纤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抗饱和能力强、线性度好,提供精确优质双A/D采样数据;体积小、重量轻、绝缘好,便于设计实现在GIS、开关柜的优化安装方式,此发明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电容分压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应用成熟,采用直流供电工作可靠。

(4)计量对比分析系统。国内首次建立数字式计量系统与常规计量系统对比验证系统,在实际工况中验证两者间长期运行中各种外部条件下的精度偏差,为电子式互感器的计量应用提供指导数据,此发明已申请国家专利。

(5)通信规约与二次接线。全站采用IEC61850标准实现二次装置信息交互数字化、标准化,利用光纤实现二次装置互联互通,极大简化二次接线,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和装置互操作性,大量节省了控制电缆。

(6)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全站各电压等级采用保护测控合一装置,大大节省测控装置数量;双重化测控采用逻辑机制保证信息上传、控制下行、防误闭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7)通信网络设计。站控层网络采用MMS、GOOSE、SNTP三网合一、共网传输,110kV过程层网络采用采样值、GOOSE、IEEE 1588三网合一、共网传输,实现数据传输的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220kV过程层采样值采用直采方式,跳闸采用直跳+网跳方式,保证系统工作可靠性。

(8)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高级功能。根据运行需求定制自动化系统高级功能,实现一键式顺序控制、智能告警与故障诊断、状态估计、取代功能等高级应用,提高生产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生产运行辅助决策服务。

(9)物联网技术实现辅助设备智能化。国内首次在变电站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实现图像监视、安全警卫、火灾报警、主变消防、采暖通风、给排水、SF6泄漏监测、运行温度监测等辅助系统的集成应用和联动控制。

以上技术目前在220千伏西泾智能变电站和220千伏广汇智能变电站都得到了应用。

3与常规变电站的对比

3.1 综合技术性能对比

现以无锡220千伏西泾智能变电站为例,与传统变电站进行对比。

3.2 全寿命周期综合经济效益对比

4 智能变电站建设施工工艺创新

4.1 创新实现智能变电站集中集成测试模式

智能化变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在变电站土建施工的同时,按照现场工程配置并行开展智能变电站集中集成测试,大大节约了现场调试时间,同时也保证了变电站的安全可靠。

4.2 创新实现光缆施工技术攻关

成立光缆敷设质量管理小组,精心编制光缆敷设专项方案,对各敷设区域光缆最大牵引力进行测算;组织严密敷设工程,专人指挥;光缆经由走线架、拐弯点(前、后)采用分散绑扎固定方式以使应力分散;光缆室内布放在讲究整齐美观的同时,更注意保证光缆的松弛状态和足够的弯曲半径,这也是光缆与电缆敷设最重要的区别。成立光缆熔接质量管理小组,由项目副经理挂帅主抓光缆熔接质量,为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组成奠定坚实基础。

4.3 创新实现GIS高效优质施工

对于户内全GIS设备,为保证安装进度和质量,投入大量精兵强将,成立GIS安装质量管理小组。针对智能GIS与常规GIS结构有所不同,技术、施工人员与厂家服务人员共同研究,改变原有施工工序,确保了110千伏GIS的安装进度;GIS智能终端采集装置原设计安装在间隔CT下方,给安装及日后运行维护做成了较大困难,设计、施工及厂家服务人员协商解决方案,最终确定升高GIS智能终端采集装置的安装位置,留出了运行维护通道。

5 目前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地区调研报告第3篇

【关键词】 《条例》;喀什地区;贯彻落实成效;建议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生命线,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并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的颁布推进了全疆范围内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近期,我们对喀什地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等进行了初步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喀什地区贯彻落实《条例》的经验与成效

自《条例》颁布以来,喀什地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贯彻落实《条例》方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1、认真学习宣传《条例》

《条例》出台后,各级党政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一是把《条例》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主要课程,并开办专题培训班,培训人员达2万余人。二是举办知识竞赛50余场次,参赛队伍400个。三是县、乡以大喇叭宣传为载体,每天早上进行一个小时的双语《条例》宣传。各县市发放《条例》宣传单、宣传册8万余份。四是广泛征订自治区发行的《条例》挂图和口袋书。五是开展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服务活动。在主要街道口设置专门宣传点,现场解答宣传《条例》,并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六是积极发挥宗教人士作用。结合星期五居玛日,斋月每日“泰拉威哈拜”给信教群众讲经解经,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信、崇尚科学、远离极端。七是加强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宣传部门不定期组织邀请新华社、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天山网、喀什电视台、喀什日报等主流媒体,赴各县市、有关部门单位进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的宣鞅ǖ馈0耸窃诔鞘小⑾缯颉⒋澹ㄉ缜)的主要道路、小区、街道以两种语言文字,悬挂、张贴民族团结标语口号3.2万余条,在电子屏幕、楼宇电视上播放民族团结公益广告。

2、做好前期调研,为推进喀什地区贯彻实施《条例》打好基础

为了使喀什地区贯彻实施《条例》工作更加符合本地实际,由地委宣传部牵头,从地直相关部门单位抽调人员,组成3个调研组,深入地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村(社区)、学校、医院等,以走访提问、民意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先后召开了地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个层面和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个人以及离退休干部40场座谈会,参加人员2000余人。提出意见建议3000余条,经归纳梳理。结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实施方案》,制定了《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实施方案》,并在自治区27项举措的基础上,喀什地区又提出11项举措。

3、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年领导小组。地区成立了以地委书记为组长、地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区民宗委,办公室主任由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任,副主任由地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兼任。同时,各县市、各部门也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年领导小组。二是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完善办公设施,保障工作经费。地区从相关部门单位抽调15人充实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办公设施,地区财政预先拨付经费10万元,用于保障前期工作运转。各县市、各部门单位也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完善办公设施,保障工作经费,各县(市)共抽调人员122人,保障工作经费142.8万元,确保机构正常运转。

4、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一系列具体措施推进《条例》的贯彻和实施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作民族团结的表率,开展民族团结“五个一”活动和脱贫攻坚“两个全覆盖工程”。“五个一”结对子活动通过经常走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产生活状况,与他们互学语言、歌曲、舞蹈、生活习俗等,与他们交朋友、结亲戚,促进感情融合。全区12县市、122个地直单位47名地(厅)级领导结对子235人、1011名处级干部结对子4890人,9252名科级干部结对子43447人。大力实施“4321”脱贫攻坚“两个全覆盖工程”,即:单位精准帮扶全覆盖工程,全地区2757个单位定点扶贫1222个重点村;干部精准帮扶“4321”全覆盖工程,12.61万名干部帮扶17.21万户贫困户,每名地厅级领导帮扶4户、县处级帮扶3户、乡科级帮扶2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

二是大力开展融情活动。在各级各类民汉合校实行民汉学生混合编班,同步教学;各族教师共同办公、听课、评课、开展教研活动等。创建友好班级、友好宿舍、体育比赛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师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了解。班级、小组、学生之间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组织各种联谊和竞赛活动。与援疆省市开展“青少年牵手工程和万名青少年学生与内地学生结对子”活动,今年暑假喀什地区计划选派1607名学生赴对口援疆四省市开展不同形式的夏令营活动。截止8月底已选派2068名青少年赴疆内疆外参加夏令营活动。同时,与援疆省市共同开展“青少年书信手拉手”活动,目前,各县市、各中小学互通书信达到10.1万封。本地高中生与内地学生建立长期结对子覆盖达到60%以上。

三是开展互学语言文字活动。一是各级党政机关开展每日学习一句“双语”活动,把学习“双语”作为每天上班的必修课。二是各级党校开办“双语”培训班,重点对新招考的公务员和各级干部进行“双语”培训。三是地区语委会在各县市开展农牧民“双语”培训班,培训民族农牧民“双语”能力。四是在各服务窗口单位设立双语标示牌,提高服务质量。五是由民族团结进步年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编撰了双向《双语学习手册》,收录了日常生活工作中常用的350个单词,100个句子,每个词汇、句子分别加注语读法,既能满足汉族干部学习维吾尔语、也能满足维吾尔族干部群众学习汉语的要求,目前已经定稿成册,拟下发基层各单位。

四是开展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各县市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如:叶城县“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邓缵先纪念馆”、岳普湖县“姜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泽普县“刘国忠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巴楚县“2・24”抗震纪念馆、巴楚县烈士陵园等)定期、不定期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学校师生、宗教人士、部队官兵参观学习。今年以来,参观人数达150余万人次。

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文化体育活动。一是开展了农民画大赛、农牧民小品大赛、老照片图片展、“喀交会”文艺晚会等以民族团结为题材的文化活动,在全地区各县市、乡(镇)、农村(社区)进行展演(览)。二是开展了第四届“小康杯”农牧民运动会、叶城县“团结杯”青少年运动会、岳普湖县“儿子娃娃”摔跤比赛等体育活动。三是开展了春节、诺如孜节、肉孜节等传统节日及“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等系列活动和“乡村百日文体竞赛”、“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在文化体育活动中增进民族团结。四是开展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农牧民优秀小品巡演活动。用群众身边事、身边人,以群众的角度、用群众的语言,讲述了群众身边真实鲜活的民族团结大爱。

六是大力实施第七个“民生建设年”工程。今年重点民生工程25类130项,投入资金计划达到200亿元。截止8月底,已落实到位重点民生工程各类资金154.7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7.21%。重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两居”工程、保障性住房、农网改造、农村公路、天然气入户、防洪治理等工程项目,目前各类重点民生项目工程进展顺利。

七是大力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一是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八进”活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创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社区)、进乡(镇)、进军(警)营、进团场(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二是挖掘和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全区12县(市),大张旗鼓地表彰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先后表彰模范集体884个、模范个人1332名。在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同时,各县(市)组成10-15人民族团结典型事迹报告团,在基层各乡镇、村、社区巡回宣讲,通过评选表彰和宣传民族团结典型事迹,弘扬民族团结正能量,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八是多次召开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工作推进会和开展督导工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各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针对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开展情况,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年工作电视电话推进会议。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年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专项督导检查组,于6月、7月、8月分别赴各县市对民族团结进步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间断的督导检查,同时,对地直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抽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学习贯彻《条例》,以条例为依据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年的创建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巩固和发展了以往民族工作的成效,增进了各民族之间内部的团结;通过这次创建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接受了一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再教育,接受了一次社会主义民族宗教观和法律知识的再教育,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各级人民群众和广大宗教教职人员的政策观念和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接受了一次系统的民族观、宗教观的教育。通过这次创建活动,切实解决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实际困难,使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得到了实惠。

二、喀什地区贯彻落实《条例》存在的不足及几点建议

1、存在的不足

(1)通^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和领导对《条例》的贯彻落实和民族团结进步年的创建工作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深入基层群众调查研究不够,工作不扎实,对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掌握不够。有些单位只有一次宣讲,无任何深入学习的措施安排。各县市、各部门单位在《条例》的贯彻落实和民族团结进步年的创建工作推进中理解认识程度不一,落实节奏不一,造成开展工作不均衡。部分单位和地区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督查指导的力度不够,只是停留于作计划、下任务、发文件上,没有具体的得力措施保证,对工作方案缺乏进一步的细化、量化,落实措施不到位,对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建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2)喀什地区地处边远,广大农牧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且群众文化水平低,对宣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如边远分散的农牧民、流动人员等特殊人群,无法到位宣传,存在盲区和死角。

(3)在多民族、多宗教的敏感地区,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细致的宣传还有差距,许多民族间和宗教间存在的实际问题,还存在不愿谈、不敢谈、回避矛盾的现象,缺乏沟通,对实际问题的正确分析引导和解决存在盲目性。

(4)个别单位和地区未能处理好开展创建活动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虽然制定了创建活动的安排意见和实施方案,但因忙于其它工作而影响了创建活动的开展,存在着创建活动重安排、轻落实的现象,未能使创建活动和日常工作统筹兼顾,齐头并进。个别县市还存在民族团结进步年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不够,经费不足的问题。

(5)在一些单位和地区之间开展经验交流不够,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树立典型不全面,在干部群众中学习先进还未成为自觉行动和长期的行为。而且创建活动只注重实效性,缺乏信息反馈工作的及时性,造成上下信息不畅,影响了沟通、协调和配合,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无法得到及时的推广交流。

2、几点建议

(1)《条例》的宣传学习应当是经常性、多形式的,应结合本地实际、结合生产生活实践进行,以便于干部群众能有效地提高对《条例》内容的了解,提高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视度及参与的热情。

(2)建议单独设立民族团结工作机构,解决人员编制,充实工作人员,划拨工作经费,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常态化,并持续有力地开展下去。

(3)挖掘和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年“双模”表彰大会,表彰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在此基础上,建议出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模范单位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优惠政策。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动态管理措施,建立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激励机制。

(4)喀什地区要在原基础上,再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典范,应当及时发现与打造更多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此为载体,让干部群众有更多的更便利的条件向民族团结模范学习。

(5)挖掘一批以民族团结为题材的文化作品,传播民族团结文化内涵。民族团结是生命线,民族团结也是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的生活、工作样态。文化润物最无声,却最持久,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建设,在喀什引领各族群众生活,形成民族团结的文化样态。

【参考文献】

[1] 网易网.贯彻落实好―学习贯彻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精神专家访谈之四.

[2] 中国政府网.学习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年.

地区调研报告第4篇

边界地区县市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的调研报告

《省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发展壮大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湘北门户”的**市,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边界城市发展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笔者于近期对鄂赣边界地区县市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这些县市在金融经济发展环境上与我省同处边界地区的县市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借鉴外地经验,发挥边区优势,推动边界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查总结,我发现鄂赣边界地区县市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一是地方财政收入相比较富。20xx年,**市和修水县分别实现财政收入8.2亿**5.5亿元,并且,主要是来自于地方的工业税收。而**市同期财政收入仅为2.96亿元。二是园区经济发展相比较快。20xx年,**市和**市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38亿**56亿元,上缴税费分别为4.35亿**1亿元,上交税收过千万的企业分别达到8家和3家。而**市仅实现了工业总产值35亿元,上缴税费只有0.4亿元,上交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也只有1家。三是企业信贷投入相比较大。**市和修水县20xx年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39亿**28.2亿元,当年新增贷款分别为12亿**10亿元,其中9成以上都投放到了中小企业。而**市20xx年各项贷款余额仅为21亿元,当年新增贷款为8.6亿元(20xx年各项贷款余额为13.3亿元,新增贷款为零),投向中小企业的贷款仅有1.4亿元。四是经济发展环境相比较优。**市自20xx年以来连续6年被评为**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县实行了全县中小企业“一卡制”收费,修水县对中小企业的证照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而**市虽然大力加强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但由于历史原因年度考评一直位居**市的中等。

笔者认为,我省边界地区在金融经济发展环境上与邻省边界地区之所以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四个方面:在发展理念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都十分重视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均由省社科院或综合性大学负责编制,还聘请第三方专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善于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坚持工业园区错位发展,做好支柱产业发展文章。比如,**的旅游业、**的水产品养殖和加工业、修水的钨矿产业等都成为了全国很有影响的产业。在行政效能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在实行“县财省管”的同时,均实行“乡财县管”,大大减少了行政管理性支出。同时,这些县市早在3年前就实行了县(市)委书记由省委直接任命。特别是**市委书记由**市委副书记兼任,**修水县委书记还进入了**市委常委班子,大大增强了工作的推动力和执行力。在优惠政策方面。邻省对其边界地区县市的政策支持都相当明显。比如,**省在20xx年和20xx年连续两年下发了支持省际边界县市优先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税收、土地、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支持,特别是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其省际边界城市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很大,市、县也有较多的资金配套,这一扶持政策使不少中小企业受益,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融资平台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以及各种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也较为健全。比如,**市有花旗银行,**市有商业银行,修水县早在20xx年就组建了村镇银行,等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研究,结合**实际,要实现边界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着力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在实现县财省管的情况下,边界地区县市要稳步推进“乡财县管”,加快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全面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要理顺工业企业管理机制,整合工业管理行政资源,形成由主管(县)市长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的工业管理新格局。二是要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省委、省政府要不断加大对省际边界地区县市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财政、税务、土地、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要予以政策倾斜。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断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金融发展的奖励力度,着力完善涉农贷款奖励制度,促进代币信贷合理投放。三是要大力构筑企业融资平台。边界地区县市要尽快组建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从源头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快组建商业银行。大力引进外资商业银行或组建村镇银行,发展小额贷款,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四是要切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要大力整治社会信用,加大金融生态城市和信用乡镇、村(社区)创建力度。要尽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大力开展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清收、打击企业逃废金融债,以及金融胜诉案件集中执行等工作,促进社会信用环境根本性好转。要规范融资评估和中介行为,降低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成本,扩大信贷需求。要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坚持科学招商引资,大力倡导“回归经济”,促进边界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地区调研报告第5篇

㈠林地采石面积与分布情况

我区矿业开采企业在发展高峰时达到300余家,经过几次清理整顿,截止到XX年年底,全区矿产企业有39个联合体合计125家,年产量368吨。

㈡已停采的面积、分布情况

停采情况比较好的乡镇为××、××、××。

㈢正在开采的面积、分布情况

正在开采地集中在××、××、××。

㈣林地临时征战用审批情况

我区林地临时征占用审批严格按国家

二、林地采石治理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我区虽然已经多次调研制定森林植被恢复方案,但是就目前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存在以下的二个问题:

㈠采石场的管理需要多部门联动。

林业部门对矿区的森林植被恢复有管理权利,但是对采石厂管理必须依靠区政府,多部门互动协调,对于生态破坏严重的企业必须引起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该类企业的生态破坏导致的森林植被恢复已经远大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让政府牵头,科学合理有序关停这类企业。

㈡矿区恢复植被难。

一方面是技术上,废弃矿区一般土壤稀少、没有水土保持功能、岩石分布广泛、坡度大,不具备植被生长的必备条件,如何治理大片的废弃矿区将是个很大问题,需要引进比较成功的分阶段治理、分不同坡度、分不同条件的山体扶绿的技术。另一方面是资金上,在矿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植被恢复,需要的资金是一般地段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采矿企业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远远无法弥补植被恢复的需要,如何筹措资金将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四、工作建议及进一步打算

㈠保护环境,进一步加大对采石企业的管理。

地区调研报告第6篇

关键词 动感地带 市场份额 调研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分析

1.1品牌提升目的

本团队认为,提升动感地带网聊卡(下文简称网聊卡)在工业区的市场份额的目的是从众多神州行用户中筛选出一部分消费习惯比较符合动感地带的客户,而不是通过降价或者让动感地带的网点佣金高过神州行来提高该品牌的比例。

与此同时,利用先进的7P模型分析工业区用户以及工业区渠道网点对动感地带品牌的影响。

(注:为了让本次结果更具有参考性,我们本才调研报告的所有研究对象即工业区的85-90年出生的,外表比较时尚的农民工)

1.2分析因素

因为“动感地带”非实物范畴,属于服务范畴,因此,调研与分析框架模型均采用适用于服务类产品的7P模型,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有形展示,过程,人员。考虑到我们能影响到的因素有限,因此本次研究仅选取比较核心的:产品,价格,渠道,有形展示。

2产品

动感地带品牌在东莞分为:音乐卡与网聊卡,其中,音乐卡的核心卖点是短信,网聊卡的核心卖点是流量。但是因为动感地带早期的核心卖点是好玩+短信,因此,人们往往会把动感地带等同于短信多的手机卡。

对于农民工阶层,品牌是否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这里,我们要先了解下品牌感知层次:

(1)在低层次:品牌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消费者识别商品,降低识别难度(比如买食用油,买盐等等)大家买某个品牌是因为这个商品适合自己,一但有了新的商品更适合自己,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别的品牌;(2)在高层次:消费者喜欢该品牌,喜欢该品牌的文化、历史等,为了品牌而去买他对应的商品(苹果,SONY,奔驰)。

也就是说,在低层次,先是有了喜欢的商品,才会挑选对应的品牌,而在高层次,是因为喜欢品牌,才去买对应的商品。那在我们的客户心中,我们的品牌处于什么阶段呢?为了探明工业区客户的特征,我们通过以下两个调研来做个分析:

(1)我们首先调研了农民工使用的手机,样本为40个人,地点是樟木头宝山工业区,结果如下:40个人中有36个使用山寨机(国产MTK解决方案),其余4个人使用国外品牌的低端机。结果显示90%的农民工使用非知名品牌的手机。为了数据更准确,我们在寻找到其他同事之前的一次调研结果。结果显示,虽然我们本次调研与之前有较大出入,但是两此结果有一定的共性,那就是,非品牌手机在农民工市场占比很大。

(2)我们在网点(塘厦工业区)安排实习生蹲点,监听农民工来办理手机卡时的第一句话,看看是首先询问品牌?还是询问内容?

实习生一共跟踪了25个样本,有18个样本(72%)首先询问涉及产品内容的问题,比如:什么卡便宜,什么卡有优惠,只有个别人直接询问品牌。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我们的目标客户(工业区年轻的农民工)品牌的差异化(从客户感知层面出发)仍不强烈,换句话说,也就是说,至少在现阶段,消费者并没有对我们的品牌有多高的忠诚,可能只是把这个品牌作为识别商品的简称,消费者关注的任然是产品本身,而不是因为喜欢这个品牌而使用这个产品,这一点也是动感地带在校园与工业区推广的很大一个区别,工业区的用户,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在工业区,网点老板的推介会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在渠道部分会另加分析)。

3结论

3.1品牌定位

3.1.1问题一:感知偏差

定位就是大家提到“动感地带”这四个字马上联想到的东西。根据调研,在50个样本中,39个人(78%)一看到动感地带马上联想到的是短信多,剩下的11个人(22%)什么都没有联想到。这说明“动感地带=短信多”的定义已经深深的嵌入消费者大脑(消费者大脑认知的东西很难改变)。

3.1.2问题二:子品牌错位

动感地带与网聊卡的关系很多人是不清楚的,也就是说,我们宣传动感地带等于在宣传音乐卡也就是在变相宣传短信,而一些人不知道我们的动感地带与网聊卡的关系,这是一种错位,这会令动感地带的宣传大打折扣。

为了印证我们的判断,我们对目标客户进行了调研,有10个样本,让他们把:神州行,网聊卡,音乐卡,动感地带,畅听卡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列,只有一个人排列正确,7人认为这几个卡是平行关系,并认为我们的品牌比较复杂,另外两个调研对象基本只知道动感地带与神州行。

地区调研报告第7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的颁布,我国西部地区相继启动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两免一补”资助,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为西部地区的“两基”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但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一)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及格率较低,辍学率也出现了反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西部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低下。例如,云南省景洪市景哈乡中心小学-学年六年级样本班,市统考语文成绩及格率57%,数学及格率41%,全科及格率仅为32.6%。小学升初中不及格率占到70%-80%。初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成绩,语文及格率21.35%,英语及格率5.62%,数学及格率20.79%,全科及格率仅为2.75%。另据调查,云南省澜沧县木嘎乡的小学毕业成绩主要集中于3-9分和20-29分之间,没有一个学生达到及格线60分。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偏高,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5%以上,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素质教育仅流于形式,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西部地区一些农村学校,义务教育往往仅流于形式和口号,义务教育被窄化为“语文+数学”的教育。西部地区很多农村学校严重缺乏体育场所与设施,缺乏美育教育资源,无法有效地开设音、体、美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未能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活动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养,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头禅。应试教育下的标准化考试偏重求同思维,仅关注分数,忽视对能力的全面提升,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据调查,新疆、云南和贵州等西部省份仍然有55%以上地区中小学的音、体、美等课程无法有效开设,素质教育依然比较落后。

(三)教育观念普遍不高,农村中小学课程与生活普遍脱节。目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在办学方向上出现了摇摆和震动,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被片面化。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没有体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课程全是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全是书本知识,课程与实践脱节,教育与生活脱节,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一,农村的孩子和家长把“离农”、“厌农”作为刻苦学习的前提,把升学当作义务教育的唯一目标和出路。很多升学无望的学生感到学校里学的东西对他们没用,产生厌学情绪。培养的学生一旦未能考上大学,回到农村以后,“干活放不下架子,脱贫没有点子,致富没有法子,全身像个公子”。这种现象又进一步影响了农民对义务教育的看法,形成片面的教育无用论,造成了辍学率的升高,影响了义务教育质量。据调查,甘肃、宁夏和内蒙等西部省份60%以上的中小学有关农业科技知识课程仍然无法有效开设,农业科技教育比较滞后。

(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为落后,令人担忧。一是数量总体不足,农村地区教师缺编严重。,对广西、四川、青海等省15个县的109所中小学进行的专项督导检查结果显示,西部各省普遍存在农村教师缺编的现象。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财力不足,长期招不到足量、合格的公办教师,师范毕业生又分配不到位,原有教师又流失严重,参差不齐的代课教师便大量涌现于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我国中小学代课教师达40万人,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小学代课教师比例均超过20%,代课教师的大量存在和公办专任教师的严重短缺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质量与健康发展。二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难以满足需求。首先是学科结构不合理。语数等主要学科富余,而短线学科如艺体学科教师明显不够。四川省铜梁县安居初级中学有20个班,但没有一个音乐教师。其次是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农村边远学校教师的年龄不同程度存在老化和断档问题。重庆市开县、云阳、万州等三峡库区农村中小学尤其是村小,教师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农村教师平均年龄在40-50岁之间,中老年教师占了60%-70%。再次是教师素质令人担忧。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与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相比,在学历、职称、能力、水平、见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工作环境较差,收入待遇较低,工作负担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参加培训、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发展机会严重缺乏,在教育观念、教学水平、评价方式、课堂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五)农村教育经费投入,长期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教育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西部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人均经费仅为东部地区的1/3左右。从省均基础教育总收入来看,东部基础教育经费省均收入是西部基础教育经费省均总投入的2.5倍。由于资金短缺,我国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学仪器设备数量 不足、质量不高、校舍面积偏小、危房率高、图书达标率低等问题。西部农村地区仅有30%左右的中学和乡镇中心校建立了实验室,而绝大多数实验室的仪器配备尚不完善,利用率极低。据调查,近几年来按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生人均经费,许多地方一直未能足额拨发到校,并且还存在地方政府挪用中小学杂费的现象,加剧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

二、进一步提高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普及后,实施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已成为新的战略重点。进行质量监控,最重要的是国家要确立义务教育基准,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确保贫困地区学生享有真正的义务教育。应规定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生师比、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最低标准,制定改造低于义务教育国家基准办学条件以下学校的时间表。强化教育督导职能,建立国家义务教育基准监控体系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公示制度,完善经费监督与审计机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预警,保障学生发展水平的质量。

(二)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降低辍学率。一是依法治教,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为本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建立完整的、操作性强的“辍学”制约机制。由于各地面临情况不一,建议国家重新审视民族地区的“普九”政策,改进考核标准,制定衡量各地“控辍”工作的不同标准,帮助地方政府在真实的辍学现状的基础上作必要且可行的“控辍”努力。确保青少年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家长不得让其子女停学。三是对于特别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可以试行分层组合方式,即增加“5+4”或“6+3”分流模式,让一部分急于满足生存需要的农民子弟在接受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时,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使单一形式的九年义务教育配套5年或6年基本文化知识教育加4年或3年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提高农民送子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农村教育的适应性。

(三)改革农村教育课程设置,促进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等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向综合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一是课程目标要适应西部农村发展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反映农村教育特征的基本要求。处理好“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学生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要符合西部农村教育要求的课程形态和教学模式。二是课程体系要适应西部农村社会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将职业教育的内容逐步纳入教学之中。三是合理设计各种课程类别及其比例。重点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农村教育课程设置,要根据不同教育层次、类别,划分文化科学和技术或职业教育课程的比例,每一类别都兼有两种课程;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必修课为主,适当设置选修课。

地区调研报告第8篇

人的问题,就是建设主体和建设主导的问题。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人的活动。这里所指的“人”,一是农民群众,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二是各级干部,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要建设好新农村,必须靠农民群众和各级干部的合力推动。但在欠发达地区,由于“人”的主观意识、综合素质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9.2%,而文盲和半文盲还有7.5%。在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要少,文化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掌握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技能不强。甚至有少数地方封建迷信盛行,陈规陋习严重,这些村的群众,脑袋里装不进新思想,行动上迈不出新步伐。他们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保守,缺乏建设新农村的勇气。由于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他们难以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如在我县,近几年来,初中阶段每年有千多名学生流失;高中阶段,高一年级有四千多名学生入学,但参加高考的只有一千多名,由此可以想象出欠发达地区人民受教育的现状。

其次是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不深。最近,我到农村搞了一次调研,不少农民特别是山区的农民为中央关注新农村建设、关心农民利益而由衷高兴,但也还存在不少忧虑。比如,“是不是喊一阵口号、粉刷一遍墙壁就没动静了?”“会不会又让我们交钱?”“会不会把我家刚盖好的房子拆掉?”,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内容、内涵缺乏应有的了解,认识模糊不清。同时,也有不少农民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以及各级干部的事,就是等着政府来投资建设,他们的主体意识十分薄弱,普遍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自己主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我在调查中得知,部分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说,搞新农村建设就是给钱,现在不知道上面能给多少钱,所以还没法确定干什么;有些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帮建单位说,你们把钱拿来、把东西送来就行了,别的就不用你们管了;还有的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怎样建设新农村还处于“不管不问不懂”的状态,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冷”、“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