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保健医生春学期

保健医生春学期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08 06:14:10

保健医生春学期

保健医生春学期第1篇

2008年,在长春市卫生事业发展举步维艰之际,齐国华临危受命,成为长春市卫生工作的大家长。上任后,他开始致力于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转变市民重治疗、轻预防的不良态度。同年年底,在他的倡导下,长春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健康行动――健康长春行动计划。

2013年,长春市成功完成第一轮“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并在解决机制与全民健康意识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解决人民健康质量的问题。

为了探求长春市基层公共卫生建设的巨大转变,《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专访了长春市卫生局局长齐国华。

《中国医院院长》:作为卫生行政官员,如何利用最小的成本,为市民提供最多的卫生医疗资源?

齐国华:长久以来,中国人对疾病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出现症状才到医院就诊的层面,而主动预防、控制慢病的意识与技能相对薄弱,这使得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慢病患病率持续增高。

长春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城市,面对医疗费用支出不断增多、卫生资源消耗加剧的局面,单凭治疗已无法满足全市人民的健康需求。

在此情况下,只有解决居民健康问题、改善居民就医条件、提高公共卫生建设水平,才能达到以最小的成本为市民提供最多的卫生医疗资源的目标。

然而,防治慢病、促进健康是一个涉及全社会参与的庞杂工程,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当时各行政部门均认为解决健康问题是卫生部门的本职工作,导致卫生局在协调其他部门开展健康工作时,常被推诿。卫生工作阻碍重重,难以开展。

这时的卫生工作亟待一个整合各部门的平台,建立起有效的健康促进协作机制,并明确群众健康的主导问题。于是,2008年底,由卫生局提议,长春市政府牵头制定出以控制慢病为切入点的“健康长春行动计划”。

该计划全面考虑了个体的健康构成,从胚胎时期开始对人不同生长阶段的健康进行设定。借助此平台,卫生局得到了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支持与全民的共同参与,并使长春市城乡卫生水平、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迅速提升,实现了以政府主导、卫生做基础、社区为平台、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全民健康机制。

《中国医院院长》:“健康长春行动计划”是如何推动长春卫生事业发展的?

齐国华:在这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长春市建立了保证公民健康公平与促进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明确了各级政府的健康责任,解决了卫生工作政府主导与部门责任的问题。

公众健康不再是卫生部门的专职工作,而是由卫生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主动承担的工作,政府各部门也同时明确了自身在健康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

随着这一计划为城市带来的变化,市政府也开始加大对健康行动经费的支持力度。每年财政部门都将“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列入专门的预算中:每年的特殊经费200万元;用于购买特殊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500万元;用于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经费3500万元。

政府的引导性投入,也拉动了社会资金的投入,社会法人机构、社会团体、医疗机构、慈善机构每年投入的资金超过8000万元。这样一来,健康经费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

《中国医院院长》:“健康长春行动计划”与医改有着怎样的关系?

齐国华:“健康长春行动计划”的实施,使长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走在医改要求之前。

长春医改是全国成本最低的改革城市之一。在新医改的进程中,我们并没有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工作在国家的改革制度出台之前,在政府没有资金投入时,长春市的卫生工作就已经做到基本公共卫生五项服务均等化等内容。现在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我们卫生工作将扩大项目,做到更好。医改的顺利推进,都是得益于“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对卫生事业大环境的改变。

不仅如此,“健康长春行动计划”还带动了基层卫生组织建设,解决了百姓就医困难的问题,实现了医疗大救助,这均为医改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医院院长》:“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对长春市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何作用?

齐国华:“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建立了“以资源换服务”的工作机制,通过将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服务资源免费提供给医疗机构,换取他们的免费技术服务。如大型医院与社区的技术联盟、牙科医疗机构的窝沟封闭筛查等,这些机构在获得服务信息的同时,向公众提供免费的诊疗服务。

这项计划的有序进行,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了全民参与的共同行动计划、行动目标及行动内容。

通过4年的实施与完善,长春市的卫生系统塑造起一个非常灵活的运转体系。当“甲流”、手足口病等突发疾病来袭时,长春市的卫生预防措施准备充分,设立了一系列如健康宣传、健康管理、健康监督、健康治疗的应对机制,从居民社区到学校、再到医疗机构,运转非常通畅,并有效控制了发病率及死亡率。

《中国医院院长》:“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如何得以长效推广?达到了何种效果?

齐国华:“健康长春行动计划”成立了项目委员会,以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委员会由卫生、教育、体育、环保、文化、工会等31个部门组成,长春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委员会的组长、副组长。

“健康长春行动计划”是以“主题年”的形式进行推广的,并在全市5个城区和4个开发区同步开展。2009年的主题为“树立健康意识”,重点在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2010年的主题为“明确健康责任”,开始加强个人的健康责任感;2011年的主题为“制定健康规划”,在提高认知与加强责任的基础上,无论是城市、集体还是个人,都要对健康有所规划;2012年的主题为“提升健康质量”,政府与卫生部门要提高服务水平与保障能力,公众要加强自身锻炼,以此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四年来,我们通过实施7大工程21个子计划100项活动。

目前,全市累计参加“健康长春行动计划”活动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吸烟人口下降了4.1%;超重人口下降了7.4%;控酒率达到23.72%;食盐摄入量由每日的人均14.4克下降到7.49克。

《中国医院院长》:“健康长春行动计划”的第二轮计划有哪些?

保健医生春学期第2篇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12―0087―02

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与我国医药卫生“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一脉相承,它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笔者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一条以中医药为核心的预防保健方案,以下是一些近年来笔者在社区中,开展中医药保健方面的体会。

1 居民用药习惯调查分析

近年来,笔者通过对门诊2600份门诊病人进行“居民不良用药习惯”调查,发现96%以上都有随意使用抗生素及寒凉药习惯,80%以上家庭家中常备“板蓝根、清火栀麦片、排毒养颜胶囊”一类寒凉药,70%以上患者因长期使用“清凉药,泻火通便药,”出现胃痛,形寒肢冷、疲乏,反复咽炎、咳嗽,易感冒,内分泌紊乱等症状。很多老年人“久病成良医”身体稍有不适就凭经验,判断是机体有“炎症”,“消炎药”、“清凉药”肯定是必备之品,还有不少人认为,西药毒性大,中药就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放心大胆地擅自服用中成药。有的人被广告牵着走,用药不定,多药合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引起不良反应,老百姓用药习惯及理念急需改变。郑钦安,《医理真传》“阳虚者,十据八九”。现代人滥用抗生素及寒凉药,普遍运动少,吃得好,吃得多,阳虚体质之人较多。中医学强调人体健康是“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气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火神派传人吴荣祖主任认为:“所谓圣度,就是人体健康最高境界和最佳内环境”。还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说明阳气在人身是多么重要,是人身立命之根本。如此长期任意折杀阳气,人怎么会健康,如何达到“圣度”这一最佳境界。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加强医务人员学习,改变长期以来“喜寒凉,忌温热”用药观念。然后,有针对性的对门诊病人进行“正确使用中成药,合理选择感冒药,如何使用寒凉药”等方面健康教育。

2 根据中医体质辨证,选用适宜的保健方案

2.1 阳虚体质表现 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白色,淡黄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阴囊缩。药用“扶阳抑阴”,处方附子理中丸、金肾气丸等,饮食宜选,牛肉、羊肉、狗肉、鳝鱼、韭菜、生姜、辣椒、芫荽、葱姜、蒜芥末、花椒、胡椒,红茶等甘温益气之品,慎食黄瓜、柿子、冬瓜、藕、莴笋、梨、西瓜、荸荠,绿茶等生冷寒凉食物。

2.2 阴虚体质表现 面目、唇口红色,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二便不利,口渴饮冷,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苔刺满口、烦躁、或潮热、盗汗、干咳无痰、饮水不休,当益阴破阳,药用六味地黄丸、麦门冬汤、百合地黄汤,饮食宜选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赤小豆、海蜇、荸荠、芝麻、百合,绿茶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葱、蒜等性温燥烈之品。

2.3 平人体质 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目光有神,嗅觉通利,唇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合理饮食、乐观情绪。

3 天人相应,顺应四时,按四季养生

经云:“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圣人者,能顺天时。应阴阳之人也,世人不知医理,不懂阴阳,以为夏季炎热,宜冷饮凉药,冬季寒冷宜辛辣热药,消灼真阴,戕害元阳,生灵涂炭,不病者病,病者死,实可叹也!”提示人们养生应注意阳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春季:“春三月,此为发陈”,万物生发,人体阳气生发,肝气应春而旺,食养应顺春生之气,为防肝旺乘脾,春季进食应注意养护脾胃。《千金要方》云:“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宜多食助肝气生发之食物,如春季宜食芽类蔬菜,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助肝之生发,以应春天生发之气。人的情绪宜舒畅活泼,所谓“以使志生”。夏:“夏三月此为蕃莠”,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阳气外泄,脾胃功能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食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脾胃虚寒之人可以服附桂理中丸,香砂养胃丸。《千金要方》说:“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季宜多食生姜、大蒜、芥末、胡椒等食物,秋:“秋三月,此为容平。”应注意阳气收敛,秋冬养阴终为涵阳,饮食宜濡润,防伤津液,《饮膳正要》谓:“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提倡秋季宜用芝麻类具有润燥作用的食物,如蜂蜜、甘草、糯米调花生油。乳品及蔬菜等濡润之物,补充津液,防止燥生。肺阴不足之人,可服麦门冬汤,人参,炙甘草,大枣,粳米之类。冬:“冬三月,此为闭藏”。冬季饮食宜温补,防止损伤阳气。《饮膳正要》提出:“冬气寒宜食粟,以热性治其寒”,《寿亲养老新书》云:“冬季间常温而食之,颇宜,但不宜多食。”阳虚之人,可服金匮肾气丸,补水中之阳,以防春生痿厥。冬季阳气内敛,不宜过食辛热之品,可多食温补之品。“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体现四季养生的特点。

4 对慢性疾病的预防保健

保健医生春学期第3篇

一、总体要求

加强传染病监测与防控,落实综合防控措施,防止传染病的蔓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医疗救治服务,确保各项救治工作及时到位。

二、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县卫生局应急办负责全县春运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统筹与组织协调。各单位也要完善组织机构,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做好春运期间各项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二)工作职责

1.县卫生局: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与协调配合,按照县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组织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落实春运卫生保障工作。

2.各医疗机构:落实首诊责任制,开设春运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绿色通道,负责春运期间伤、病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要在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有序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同时做好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协助县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相关标本的采集。

3.院前急救机构:县急救中心、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值班力量,配齐车载设施与急救药械,一旦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在最快时间内派出救护车辆开展现场救治与转运工作。

4.县疾控中心:及时掌握各类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加强对人群密集场所的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指导有关部门与单位落实防疫消毒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促进健康行为形成。

5.卫生监督所:要重点加强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病媒生物控制等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督促完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设施,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三、工作措施

(一)做好应急准备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做好各项卫生保障准备工作,制定并完善工作方案,落实急救车辆、药品、器械以及相关物品的储备,建立春运卫生应急处置队伍,组织开展演练活动,做到思想、人员、技术、物资“四到位”,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

(二)强化沟通协调

县卫生局应急办要在春运期间主动加强与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准确掌握信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及时落实相关卫生应急措施。县疾控中心与卫生监督所和各医疗机构也要加强配合,及早发现、报告相关信息,及时开展调查处置。

(三)加强监测与报告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强化疫情监测,重点要做好以人禽流感、流感、流脑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强化疫情形势的研判,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早发现、早报告,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县卫生监督所要加强车站等重要交通部位及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检查,找出薄弱环节,消除潜在隐患,做好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各医疗机构要加强门、急诊医护人员力量,开辟春运突发公共事件绿色通道,收治相关病例,同时及时向卫生局报告春运医疗救治相关情况。院前急救机构要及时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急救信息报卫生局应急办。

(四)加强应急处置

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救援、医疗服务、保健服务等工作的同时,做好伤情、病情、疫情信息统计报告等工作。卫生监督所要派出卫生监督员对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等依法进行卫生监督检查。疾控中心要派出专业人员开展预防性消毒、疾病监测、环境卫生学评价和健康教育工作,在发现一些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开展病例隔离、密切接触者登记、医学观察、消杀等应急处置工作,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保健医生春学期第4篇

先学洪拳後学春的王群先生

深感武术与中医两大国粹相互作用之神奇效果

遂在武艺与医技同步成长的同时

以春悟出养生保健之道

馈之中医,形成独特技艺

授予大众,裨益社会

借此推广中华民族流传千古的瑰宝

国粹相辅的成长

尚未习武之前,王群先生就早早地接触到中医中药,出生在医药世家的他,成长环境中萦绕着中草药的芬芳。他的外公、母亲,做的是以娴熟的医术悬壶济世之善行,耳濡目染之中,他幼小的心灵对中医产生了莫名的敬仰,培育了最初的爱好。

他回忆道,自己出生与成长在澳门的岁月里,由於时代的局限,当地缺乏完善的医疗服务系统,街坊们若感身体不适往往会找到其母亲。“我妈妈给很多人做义诊,特别在她擅长治疗的疑难杂症方面,常常能凭借出色的医术赢得大家的信任。”每每看到母亲为患者开出药方,叮嘱对方要好好保养身体之时,王群先生对母亲的崇拜也油然而生,隐约地感觉到,自己未来会继承这份医者的荣耀与职责。

与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童年时期的王群先生也是活泼好动,只是当时[乐、学习的项目较少,只有球类、习武等可供选择。於是,稍稍长大一点,他开始学习洪拳,在练习时也会遇上跌打损伤的情况。此时,师傅或母亲会施以中医推拿予其疗伤,让他亲身体验中医的奥妙。习武之後,王群先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更为喜爱,也从此渐渐走上了学习医术的道路。

1967年,十多岁的他从澳门移民香港读书,从同学间了解到春拳K一起学习,後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叶问的大儿子叶先生,遂拜对方为师,叶老师在对王群先生一番观察之後,欣然收其为徒。由於此拳灵活多变、实战性强,王群先生一经接触便感到其中趣味无穷,惊叹之N更心学习,转而全心投入,逐渐领会其中奥秘。

“春的拳法可以做得很生活化,即使炒菜搬货、日常站立都能融入春的元素,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王群先生举例说明,就如人到了三十岁之後,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腿部肌肉容易流失。而像春站马步的方法站立,能锻炼腿部,刺激肌理,便能延缓周边部位的衰老,维M一贯的健康水平。

而且,王群先生在武精进的同时,也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医方面的知识,甚至为学更深奥的内容,他无畏奔波的劳苦,回到内地四处行医。与香港不同,中医在内地得到了承认,学医者多数能习得中西合璧之技。王群先生也因此成为兼顾中医、西医的医师,这对他回港之後行医有很大的帮助。

回港之後,王群先生的医术已经炉火纯青,K有武术的基础,为他打开从业一扇新的窗户。朝着崭新的方向,他再接再厉,在钻研医术与武艺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倾心付出,奉献香港中医界。

融入春的医术

俗话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指优秀的中医师,能发现病患在的疾病,从而对症下药进行治疗,既防止病发,又便於从根源祛病。因此无数爱好中医的热心人一直追求着这个崇高的理想,就如王群先生,在其熟悉的外治科方面,提倡推拿手法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气顺和畅,进而实现养生保健之功效。

“当我参透医学和武学的共通点时,我尝试把春的内容放入中医推拿中,K经过研究和整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王群先生表示,春的特色之一,是找到身体合适的位置,输入力道,实现“借力打力”。他经手了许多病例,都在他施以医武结合的手法後得到妥善的解决。很多关节问题,待他仔细观察、诊断後,只需以手法复位,不久就显出良好的疗效。曾经有一个病人,气喘吁吁,神色痛苦。王群先生问他,平时是否还有其他病情。对方表示,仅是近期胸腔郁闷、呼吸难受。於是便可判断是胸椎关节发生了问题。之後,王群先生对其进行复位,一时半刻就能呼吸顺畅,病人因此重获愉快生活。与此相似的病人还有很多,如腰椎、肩周炎等等,都在王群先生的精心治疗下得以解决。

春用於中医推拿,能减少自身用力,以更柔和的力道去疏通患者气血、矫正身体错位,对自己对患者皆有好处:“长期以来,以推拿按摩为业的人做久了都有腰酸背痛的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的姿势、角度、距离不正确,只懂使用蛮力,所以会导致日後的职业病。”王群先生的手法特点,则针对上述问题,既能治疗患者,又能保护自己:“我认为推拿的特点不只停留在基础理论,还要懂得活学活用,懂得如何正确发力。就如武术讲究动作的标,中医推拿动作做得正确,也可以避免自身损伤。”

王群先生形容,春注重腕力,动作连绵轻快,配合中医推拿,犹如落叶飘落水面,微微荡出圈圈涟漪,以波澜不惊的方式产生作用。他比喻这样的手法产生的效果让医师通过柔力慢慢作用於患者的身体,力度渗入後带动血气以及整个人体系统的顺畅。无论是医师还是患者,都能感到轻,治疗也可以在更舒适地进行。

现在,王群先生不仅运用自己精湛的手法帮助患者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健康,如同家族前辈一样服务杏林,更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l员在培训局的课程,把手法教授给有兴趣学习中医推拿的学员,十多年来培训无数集专业水平与执业能力为一体的优秀学员,让具有春特色的中医手法得到推广,更多的人可受惠其中。

日常生活中,春亦有养生功能,例如防止筋缩,达到延年益寿之功效。因此每日练习,日积月累,便能发现其中好处。王群先生更由此产生灵感,到学校为孩子们传授简单易懂的春招式及易筋经,帮助他们从小形成养生保健的意识,保护了身体,也感受到国粹的实际意义。

保健医生春学期第5篇

Abstract:The health of citizens becomes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 of whole society.Medical anthropology is a new intersectional subject. It is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that renovating the idea and building up the education of health by taking advantage of medical anthropology, which is impenetrate in moral, intelligent physical and virtue education and makes sure the work of healthy-education diversified and continued.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 疾病 健康 行为 心理健康

Key Words:Medical Anthropology illness health behavior mental health

作者简介:栾晨(1981―),女,汉族,河南商丘人,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世纪上半叶,人类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变化,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今天的社会-心理-生物-环境-医学模式。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疾病无一不与文化背景有关,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健康观、治疗观完全不同;同样的病症,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解释;对同一行为表现,不同的文化可能会做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医学人类学应运而生,它跨越医学与人类学之间,研究与健康、疾病有关的人类学活动,从文化与生物两方面回答疾病与健康的问题,对于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增进人们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更深刻地理解健康与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学人类学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

1959年,印度学者哈桑(K. A. Hasan)和普拉萨德(B. G. Prasad)首次提出了医学人类学的定义。随后,很多学者都提出自己的定义,但尚未形成普遍公认的定义。我国学者陈华认为:医学人类学是用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从生物学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人类的疾病和保健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当前国外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倾向是将文化因素与生物学因素相结合的生态学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进化是相当独特的;人类虽然利用文化来作为适应与控制环境的工具,但是,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基本上是文化因素与生物学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以文化来改变其环境,而改变了的环境又影响人类的体质结构和行为。因此,对于身体及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应该放在这种关系中去考虑。

医学人类学关注的另一个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课题是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现象。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认为,人格特点与特定的行为类型是后天习得的,是由文化决定的,而不是天生的,自然的。一个人的性格如果与其生长的社会所鼓励的理想人格基本吻合,就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正好相反,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由此看来,在一个文化模式中正常的性格特点或行为,在另一个文化中就可能被视为异常。因此,对正常或异常的判定是由文化所决定的,并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在今天的社会-心理-生物-环境-医学模式中,患病的原因就不仅仅是生理的,同时也是并且更重要的是心理和社会的。当然,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要以生理的过程为中介来对机体发挥作用。但是,对于某些疾病来说,心理和社会的因素则是本源性的。

二、医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及其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生态与健康的关系

生物压力和文化压力同时作用于一个人。因此,适应能力是生物因素和文化因素结合的结果。适应能力是整个人应付环境变化,对付内部和外界的压力,维持整体内部的生理和心理系统的平衡之能力。环境的压力是无限的。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需要面对不同的环境压力。生活在高原的民族需要面对寒冷、风大、缺氧的气候条件;生活在北极地带的民族要克服严寒、食物短缺等困难。但是,环境因素不是对每个人都产生同等程度的压力。例如,乘飞机去度假,有人觉得是轻松愉快的享受,有人却觉得是可怕的经历。影响适应能力的因素有年龄、紧张的生活事件的数量和持续时间以及生活方式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生态的变化会不断出现新的病毒,这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疾病。

非典、禽流感、甲流等疾病告戒我们,人与环境的关系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另外,当流行病突如其来时,应建立流行病/传染病危急应对机制,加强对流行病/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加强卫生法规的学习,保护地球环境,维持生态的相对平衡。

(二)现代疾病与死亡的教育意义

现代疾病是一种较为大众化的说法,它主要指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病等一类疾病。近年来,这些疾病发病率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发病人群也表现由老年转向年轻化的严重趋势。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病症发病率的增长与经济的的增长几乎成正比,现代疾病因此又被称为富贵病。从疾病谱上说,慢性病、现代文明的富贵病,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主要敌手,至今很难治愈,而又有一些与现代生活方式与行为密切相关的社会病不断滋生,如性病、艾滋病、自杀、吸毒、少女妊娠、车祸、精神障碍等。

以自杀为例: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也就是说,平均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自杀是一个非常严肃且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

自杀的影响因素主要与遗传、疾病、恋爱、婚姻家庭、模仿自杀及人口老化等因素有关。自杀者中90%或更多患有某种精神病,在精神疾患中尤以抑郁症与自杀关系密切。青年人自杀大多由婚恋纠纷与冲突所致;老年人则是由于慢性病患率高,缺乏医疗照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上养老敬老观念淡化等原因有关。

自杀的预防与教育:

注意心理卫生,防患于未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与生存的压力日益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不断增大。因此,人们应尽可能地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当遇到突发性生活事件时,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要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学会自我减压,不要为追求无法实现的目标而自寻烦恼。

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珍爱生活、远离自杀的宣传教育,全社会应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价值观,了解自杀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对自杀高危人群进行危机干预:青少年自杀的社会因素分析提示,受重大心理挫折、心理障碍、情绪障碍和自杀意念者,个性特征表现为极端不稳定型者,是自杀高危人群,可采用心理测量表进行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方式进行心理卫生指导,使其消除自杀意图。

死亡的教育意义:

死亡的存在以及我们对死亡的沉思,可以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这就能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让生命中的每一段都充满内容,都可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可见,死的存在不是使生毫无意义,而是凸显出生的意义与价值。

从死亡中我们应该领悟生、生活、生命的意义,提高自己经受挫折的能力,教育人们积极、主动、乐观地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

(三)医学人类学与营养科学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饮血茹毛、噬果嚼草的随遇而安的穴居人进化成为狩猎、采集民族、农耕民族、畜牧民族直至当今的文明社会,饮食的变迁无疑促进了人类的演化,促进了人类文明。

在医学人类学的领域内,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补充了营养的研究问题。一方面食物从文化上定义为:在一种文化中可以食用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是被抛弃的,其理由可以用文化人类学的一些理论方法来解释;另一方面,一旦食物被消耗,它就成为营养的一部分,这是身体从外界获得的化学物质来维持身体功能、健康、生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及其中的各种变化可以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内得到解释,因此,要尽力把人类行为的研究与营养状态、营养需求、生长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

作为文化现象,食物不仅仅是含有可供人类利用以维持生命的具有生物化学特性的有机产物。对于每个社会的成员来说,食物是受文化限制的概念。马里诺维斯基曾经强调,食物的概念常常是人类学家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于每一种食物,需要由文化对其可靠性加上同意的标志。即使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没有哪个民族会利用可以得到的一切营养物作为食物。

营养不良对学生身体素质发育影响较大,过度或不足都会影响身体素质发育,尤其是营养过度影响更大。肥胖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营养性疾病,不良的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儿童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还会对儿童的心理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更会造成生殖系统发育不良、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种危害。随着肥胖程度加重,社会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大多数行为问题,如社交退缩,分裂样行为等有增加趋势。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获得健康知识和养成正确行为的重要场所,对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学校的各种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氛围和环境,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以达到控制肥胖增长趋势的目的,并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四)人类的生命周期与青春期教育

人类的生命周期可分为胚胎期、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七个不同的时期。在人类的生命周期中,个体的生物学特征和文化特征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青春期是体格发育、心理和智力成熟的关键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生长发育快,同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对青少年饮食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个体的饮食行为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逐步形成的,并将持续一生。许多研究表明,青春期的饮食行为不但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并对成年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有远期作用。

青春期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性教育。性教育一直是我国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它应包括性心理教育、教育和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还应讲解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理,使学生对性不再有神秘感。

学校不仅仅是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培养全面健康的人。学校是学生性教育的主渠道,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层转变观念,认识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和支持教师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统筹各种性教育活动;学校和家庭性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性知识和性道德进行科学的正面阐述上;另外,在学校放假之前,开展性罪错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更是非常必要的。鼓励性教育教师学习性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性学哲理观;与家长沟通,才能共同作好青春期性教育这个特殊领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有春.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视角[J].民族研究,2009,2

[2]高永平.现代化的另一面:从躯体化到心理化――克雷曼的医学人类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5,3

[3]陈华.医学人类学导论[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席焕久.医学人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5]庄孔韶.人类学通论(修订版)[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6]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7]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8]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保健医生春学期第6篇

一个多星期后,奇迹出现了。我妻子的腰痛逐渐减轻,现在已好多了。我衷心感谢《大众医学》编辑部的同志,也感谢梁惠琴女士。有慢性腰痛又查不出原因的朋友,不妨也按照此方试试。

浙江 杭克仁

病愈莫忘献方人

我是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员,收集当代名老中医的效、验方和秘方已有18年。当我读到贵刊今年第三期“我的进补一法”刊出的《腰子杜仲,治愈腰痛》一文时,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据我所知,该方的献方人是湖南一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名老中医唐德裕先生。唐老用该方治愈了很多腰肌劳损和腰痛的病人。贵刊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的科普杂志。所以我建议尽可能刊出献方人的姓名,以纪念这些将自己的宝贵经验无私地献给人民的老中医。

福建 兰福森

两个题目如明珠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醒目的题目能使人眼睛一亮,令人亢奋。我读完第三期《大众医学》的全部文章,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有两个标题,即《怀春无过当有度》和《健康需要日积月累》,似两颗明珠不时显现眼前。

《怀春无过当有度》包含了人生的真谛。常言道,“哪个少男不怀春,哪个少女不钟情”。其实,怀春和钟情何止于少年人,它的气息伴随整个人生,既自然又温馨,并将生命不断延续,使人类不断发展。然而不论是怀春还是钟情,都当有个度,那就是要讲伦理道德,守纪律法规。否则,必然走向反面,导致人间悲剧。

《健康需要日积月累》,一语中的,道破人生又一真谛。健康是人生第一要素,虽然拥有健康不等于拥有一切,但丧失健康势必丧失一切。保养身体需要长时间坚持,治病需要时间,康复也需要时间。时间是对健康的考验,时间是对生命质量的考核。

不论你到了什么年龄 ,“珍惜时间,呵护健康”,就是一种成功。

上海 刘昌永

药品质量抽查结果帮助我购药

我曾经用过假的“复方丹参片”,上了当还不知道,后来读报时才发现。贵刊自去年第8期起经常公布假劣药的名称、生产厂家和批号,给病人带来许多方便,也形成了社会监督,有利于防假、打假。

天津市 吴之绂

最近,你们刊出的“药品质量抽查结果”,虽然占的版面很小,但帮助我们免于上当受害,为广大读者设置了一道“安全用药保障”,其功劳和社会影响真不小。春节前,我去一个药店买阿司匹林。到了药店,我拿出《大众医学》对照,发现药店里公开出售的正是已经公布的假劣药中的一种。于是我向药店提了意见。药店接受了,表示尽快从货架上撤掉。过了两天,我再去时,那药已经不卖了。

希望你们继续把这个栏目办下去,让假劣药统统曝光。

黑龙江 周向阳

粘膜的“粘”应当用“黏”

保健医生春学期第7篇

人们早已注意到自然因素与人类健康长寿和疾病的关系,认识到气候变化、昼夜更迭、地理环境可影响人的健康。所以,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顺应自然,并把其作为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祖国医学认为,人要保持健康长寿,不但人体内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要维持相对平衡,人与自然界也应保持协调统一,这就是中医学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学说。它是祖国医学顺应自然保健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

自然界是处于不断变化运动之中的。其中对人影响最大的是气候和环境。气候在一年中的变化为寒来暑往的更迭。祖国医学认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正常规律为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一切生命有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发生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相应变化。为此提出了顺应四时的养生保健原则,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谓春夏养阳,是说春夏季气候温暖,人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界提供的天然养分(阳气)来促进人体本身阳气的生长。秋冬养阴,是指秋冬季气候寒冷,人应及时避寒取暖,使人身阳气免遭寒冷气候的伤害,阳气固密,就能内守而充实。

具体来说:春天为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自然界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老年人应早睡早起,到户外尽情地散步、锻炼,适时也要到郊外花多木茂之地游赏。 所谓“时寻花木游赏,以快其意”,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春天气候变化无定,寒暑不一,老年人衣着不可乍厚乍薄。总以保暖为宜。夏天及长夏,气候多暑热夹湿,中医认为这是万物生长壮盛时期,昼长夜短,人们同样要早起,调理自己的情绪,尽少发怒,切勿因暑热而贪凉饮冷,睡于户外,大量饮进冰冻饮料。这都是不可取的。虽气候炎热,心尤要宁静,方是上策。秋天气候干燥,秋风渐起并成秋风扫落叶之势。宋代养生家陈直指出:“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动多伤感。若颜色不悦,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老年人尤其是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秋天特别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能因秋气的萧杀而触景生情,思想其他,以劳心伤神。冬天气候寒冷,宇宙万物都处于收藏隐匿阶段。老年人大多年高,阳气不足,抵抗力低下,应少到寒冷的户外活动,及时防寒取暖,使人身阳气免受寒冷的侵袭,才能潜藏于内,以达“阴平阳秘”。才能祛病延年。

生活环境、地理区域不同,则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也不一样。中医认为这是“地势使然”。如寒湿之地,多使人患风湿、痹病之类的病;寒冷地区,多使人卫表固密;干燥之地的人,常患干燥症,等等。有条件的老年人应当选择优雅的环境生活,适时到农村、海滨、林区、山区疗养,有益于长寿。古代养生家十分注意居住环境的选择。如唐代孙思邈,在晚年时选择山青水秀之地植树、种花、造屋,在那里养老,结果活了100多岁。现实生活中,农村长寿老人比城市多,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农村山青水秀、环境优雅,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保健医生春学期第8篇

【关键词】 李时珍 中医药 文化产业 蕲春县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也是世界医药史上伟大的科学巨匠之一。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的最高成就,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国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血脉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世界医药文化发展的里程碑。黄冈市蕲春县作为医圣李时珍的故里,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医药资源丰富,文化积淀丰厚。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助“李时珍”品牌,黄冈市蕲春县中医药及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未来发展出路,为促进蕲春中医药及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指引方向。

一、蕲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借助国家扶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良好政策机遇,黄冈市蕲春县利用自身所积淀的资源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数据显示,蕲春县围绕李时珍医药文化品牌,医药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文化产值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该产业已成为该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基本发展情况如下。

1、医药文化与医药生产销售有机结合,引领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蕲春围绕“李时珍”这一无形资产,将“医药兴县”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大力推广药材种植和销售。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规模种植、加工、贸易及产业化格局,建成了冠名李时珍的酒厂、药厂、医疗保健品厂等数十家医药骨干企业,产品由单一的补酒发展到中药胶囊、片剂、丸剂、冲剂及保健药枕、腰带、药用化妆品等18个系列50多个品种。二是创新发展医药文化事业。坚持长期办好“一节两论坛”,即李时珍医药节会、李时珍国际健康论坛和海峡两岸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通过学术交流、经贸洽谈、药物交易等形式,推广李时珍品牌,传播中医药文化,吸引国内学术机构、科研单位、知名企业,研究开发李时珍品牌,凝聚各方力量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医药文化大发展。三是通过扩展李时珍品牌推进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建设。依托李时珍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抓好以华中影视文化基地、国际健康论坛、乡村俱乐部、水上运动中心等为重点的赤龙湖生态旅游区,以李时珍文化街、李时珍主题文化公园、玄妙观、昭化寺等为核心的蕲州中医药文化及历史文化旅游区,以南天河漂流、太平避暑山庄和桐梓温泉等为支撑的云丹山风景区、三角山名胜风景区、横岗山森林公园名胜风景区、仙人台名胜风景区、管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七大板块建设,全方位、多层面开发李时珍人文资源,把李时珍健康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集健康养生、商务休闲、教育科研文化、运动疗养、观光旅游及健康环保于一体的国际化的综合社区,促进健康产业、健康文化、健康医疗协调发展,逐步打造全国知名的健康之乡。

2、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大企业集团成为投资主体

2006年,蕲春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建成173个中药材种植场,110个药材专业村。2007年全县中药材生产总面积增加9360亩,新增加200亩以上基地10个,全县种药大户达到1086户。他们积极摒弃传统的遍地开花的建药材基地模式,以科技为支撑,聘请湖北中医学院、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专家学者,成立GAP基地建设顾问团和技术研究小组,制订中药材品种种植规划。成立蕲春县中药产业协会,对基地技术人员和种药大户进行培训。到2011年底,蕲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有两个药材专业大乡(镇),163个药材专业村、场,3000多个药材种植大户,年医药经济产值2.3亿元,初步形成了中药材基地建设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格局,以及集药材种植、药品生产、生化科研、医药教学于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条。同时,他们以《本草纲目》为品牌,运用现代科技激活中医药产业,先后引进20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李时珍医药集团、李时珍国际中药港、舒家康药业有限公司、台湾顺天堂药业集团等企业入驻蕲春李时珍医药经济开发区,到2010年底入园的医药企业已超过20家。已形成大企业集团为投资主体的发展格局。

3、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知名度较高,行业协作促进中药材生产销售

蕲市始于宋,盛于明,历史悠久,载誉九州。1991年,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设立蕲春李时珍中药材专业市场。1996年,经审查批准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每年一届的药材交易会和两年一届的李时珍医药节,在促进蕲春中草药的生产和销售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蕲春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依法依规成立单个品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如檀林镇槐树村以村支部牵头成立了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地促进了百合生产的快速发展。中介组织的成立为蕲春中药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为建立中药材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二、蕲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主要如下。

1、医药文化研究不够,与“医圣”地位不符

李时珍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也是距当代最近的医药大家,其《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向世人昭示了中国中医药传统文献的重要价值。尽管对李时珍及《本草纲目》的研究一直有人在做,但总体来说,组织松散,队伍不大,研究方向散乱,成果不多效益不佳。虽然黄冈、蕲春均成立了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并出版了学会期刊《本草》,但与李时珍“医圣”地位不相符,在国内及业界影响度不高。

2、品牌效益发挥不够,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程度不高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实力竞争中,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既是产业发展助推器,更是增长极。在蕲春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县份,历史上曾出了李时珍、顾景星、黄侃、胡风等许多文化名人,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但过去多是停留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利用李时珍文化品牌明显滞后,没有真正把李时珍文章做出深度和广度,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3、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从国内国际比较来看,黄冈市医药资源整合程度还不高, 企业的实力不强。如在国内以“张仲景医药文化”为核心理念的河南南阳宛西制药已成为集基地、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连续十年领先河南中医药业,跻身中国中药30强。而黄冈一些较大的医药企业由于没有形成产业链和规模经济,进而不能成为拉动县域医药经济发展的牵引力,自然亦无法与一流医药企业相抗衡。

4、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医药经济外向度偏低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且形成产业化的不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规模小,资金匮乏,思想认识不到位,市场开拓不力。二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出于风险和既得利益的考虑,对处于研制阶段的药品不愿作前期投入,使相当部分有资金的企业缺乏项目,而有项目的科研单位在缺乏资金的条件下开展科研。三是体制障碍也造成科研单位与医药企业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医药企业“走出去”的太少,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还未真正起步;中成药、生物医药等产品市场份额偏低。

5、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的力度有待加强

主要是中药材种苗补贴政策未落实,影响了老板投资建中药材基地的积极性;对药农的补贴政策更缺乏持续性;同时,对医药企业给予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信用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够,在财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力度也不大。这些方面亟待政府给予支持。

三、促进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突出问题,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突破。

1、传承与创新李时珍医药文化

(1)强化对李时珍医药文化的传承。一是要重点开展李时珍医药文化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研究。充分发挥李时珍纪念馆的功能,使其成为国内外医药者祭拜医圣和进行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阵地,办成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和接待国内外来宾参观旅游、文化交流的窗口。二是开辟建设李时珍医药文化旅游线路。打造中医药旅游专线,整合中医药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以拜谒医圣李时珍为主线,参观李时珍纪念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生产加工、种植和中医药文化等。培训导游及有关人员中医药知识,使李时珍医药文化旅游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医药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技术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医医院形象文化、服务文化、特色文化、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加传统文化含量,提高中医药文化品位,塑造优秀的中医医院形象。

(2)创新和发展李时珍医药文化。一是积极创作李时珍医药文化艺术精品。撰写制作包括有关中医药的影视、文学、艺术和科普作品;开发、制作李时珍医药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宣传中医药政策和发展成就,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二是建立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传统企业文化向现代企业文化升华路径,形成独具特色的李时珍企业文化,为建立现代中药药业文化提供范式。三是创新节会兴办内容。充分发挥李时珍名人效应,把举办医药节会由文化活动为主向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转变,使医药节会逐步成为中医药理论创新成果汇报会;由各级领导参加为主,向中成药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中医院院长、中医药科研单位等参会转变;使医药节会成为中药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的中医药产业化成果展示会。

2、着力培育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及产业优势品牌

一是以电视剧《大明医圣李时珍》即将在央视播出为契机,以“李时珍医药论坛”、“大别山茯苓文化节”、“大别山地产药材推介会”等为平台,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努力培育新的中医药文化,在鄂东乃至湖北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二是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推进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思路,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增效益,打造具有鄂东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3、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蕲春县党委、政府应组织成立专门的机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同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发展战略、实施规划、产业方向、功能定位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为中医药文化及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此,一是要加大对鄂东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鄂东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二是要加大对鄂东地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的资金投入力度。鄂东地区属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主体框架虽已基本形成,但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要推动鄂东地区中医药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大别山二级生态公路”,使之能通达鄂东各地。三是要出台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使急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4、扶持李时珍医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中医院

继续加大对李时珍中医院建设和支持的力度,将其打造为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继承、创新、展示和传播的前沿示范阵地,建成省内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成为中医医院的品牌。组建“李时珍中医药实用技术学院”,加快中医药各类人才的培训与培养,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鼓励社会力量开办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聘请中医执业医师坐堂诊治疾病。

5、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

(1)制定实施中医药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造就大批中青年名中医和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形成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人才团队。重点引进带有中医药科研课题和研究成果的科研开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教人才、高级医疗人才和农村中医药技术专家。大力培养面向农村、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从事种植、加工、经营的实用人才。加强药农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药农的专业素质。

(2)依托中医药大专院校和中医医疗机构,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整合黄冈市现有几家冠以李时珍名号的研究机构,成立李时珍研究院。构建资源共享、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李时珍学术思想研究中心。

(3)鼓励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和中药企业以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和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和地区间中医药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在境外开办中医医院和中医药院校,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涉外中促进中医药行业对外开放。

(注: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102905);黄冈师范学院博士基金“基于产业共生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冯春:对湖北传统医药文化资源的认识及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9).

[2] 蔡慧贤:中医药文化传承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求医问药,2011,9(11).

[3] 周彭、王尚勇、谢先春: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建设及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亚太传统医药,2012,8(5).

[4] 黄光英、龚菂:李时珍医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J].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1(2).

[5] 陈中文、韩进林: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