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内控工作方案

内控工作方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04 11:12:52

内控工作方案

内控工作方案第1篇

一、基本情况

我县联社非常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这些制度的有效执行对提高信用社的管理水平和各阶段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看,目前的各项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融为一体,成为一套系统化的体系。由此导致了职能部门之间管理界面不清晰、管理责任不到位;下级单位对上级多头汇报、多头请示;同级业务单位之间业务交叉,工作标准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制约着信用社整体科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信用社的战略发展目标也不相适应,所以,需要我们对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并系统化,以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制度化体系。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立足改革发展全局,坚持“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的原则,以战略为目标,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以内控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以文化为支撑。对现有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力求促进各项管理工作实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立一套设计科学、简洁适用、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提升我县联社的管理水平以及有效防范风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总体目标

按照内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我县联社内控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争取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依据公司业务分类,通过梳理、整合、优化管理流程,打破部门业务界限,强化横向协同合作,明晰管理权限和责任,解决原有制度间的交叉、重复和冲突,弥补制度缺陷和管理缺失,促进整体管理效能的不断提高和发挥。基本建立和谐的内部环境、规范高效的业务流程、权责明晰的治理结构、简洁适用的风险管理措施,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抵御内外部风险的能力,为实现信用社的整体协调发展目标创造适合的环境和氛围,为信用社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工作思路及实施方案

2012年—2014年我县农村信用社企业管理与内控管理工作的思路是:根据联社总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联社工作目标,持续深化制度建设,推进岗位标准化,夯实基础管理,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防控,提高管理控制能力,继通过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实现管理的精细化、管理的新进步。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一是要联社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强调和宣传内部控制的性质与重要性,认真组织和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工作,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采用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认真执行及科学评价等。

二是要执行内部控制的中层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到各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及对整个控制与管理的意义;提高各岗位、各环节的执行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与诚实的态度。

三是要建立与联社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管理宗旨、经营方式、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外界协调等策略。

(二)建立良好的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对信用社项目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1)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施工项目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2)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要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3)业务流程的遵循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跨越流程办理施工项目相关业务的现象。

(4)责任制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相关责任是否真正落实到个人。

(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内部控制定期进行独立、有效和全面的评审,并将结果向管理层直接报告,这是联社管理控制风险的一道防火线。在联社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内审部门应该参与评审和制度制定的全过程,这样有利于内审人员全面了解联社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体系,发现关键控制点,准确理解各项内控目的、控制环境、控制方法、控制程序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包括内审工作任务、权限、人员分工、人员岗位、审计程序、审计档案管理等,制定相应的评审办法,制定审计标准,例如审计实施程序的标准、审计报告的标准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控系统的全面有效审计和监督。

(四)提升内控执行力

内控工作方案第2篇

关键词:疾控 档案 管理 措施

档案是记录历史的资料,而管理档案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利用。疾控档案不仅可以作为衡量过去疾控工作的标准,还可以作为指导将来疾控工作的重要依据,对疾控部门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疾控档案的分类与特征

疾控部门的档案有党政管理档案、医疗技术档案、公共卫生档案、卫生防疫档案。其中,医疗技术档案是疾控部门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包括各类医疗病历、处方、检查单据等方面的档案,还包括各类医疗纠纷的相关档案。公共卫生档案记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暴发流行抢救等方面的内容,包括青少年健康检查、生长发育、疫苗接种情况等。

疾控档案具有阶段性、保密性、专业性等特征。疾控档案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如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就具有很强的突发性特征,处置也具有阶段性,由此产生的档案也就必然会有阶段性特征;疾控档案属于国家档案法和保密法所规定的档案,档案的密级也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很强的保密性;疾控档案是记载当地疾病控制方面的重要资料,与医疗技术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二、疾控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疾控档案管理重视度不高

虽然档案工作是疾控部门的重要工作,但普遍存在对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仅将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常规工作,没有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疾控部门在人员配备时,倾向于安排能力相对较弱或者是年龄较大的人员,疾控部门内部普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岗位属于养老性质的岗位。这无形中让档案仅仅成为了一个记载历史的载体,归档之后就基本不会去开发和利用,无法充分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

(二)档案管理经费投入不够

疾控部门属于事业单位,经费划拨要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而疾控部门的经费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设备添置、药物采购、场地建设等方面。不可否认,这些经费都是对当地疾病控制所必需的,也为当地的疾病控制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然而,部分地区受经济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对于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却是极少,甚至有的地方还会将档案管理经费挪作他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单位的档案管理必然会走上信息化道路。疾控档案信息化是疾控档案长期保存的关键,也是优化利用疾控档案的重要举措。档案信息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其中包括设备投入和人员投入、软件投入等。

(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疾控档案管理对工作人员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必须要有医学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目前,在疾控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不高的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自然大打折扣。档案管理工作不被疾控部门视为主要工作,而且短期内也很难体现其价值,所以优秀的人才不愿意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也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本职工作做好。疾控部门的重点工作放在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青少年健康等方面,在遇到重点工作需要突破时,疾控部门人员的主要力量都会集中,档案工作人员也会被抽走,甚至有的疾控部门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档案管理工作交给了办公室工作人员或者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其忽略程度可想而知。而且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各大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及信息技术培训,在档案管理与利用中没有采用信息化手段,在检索档案时耗费的时间很长,也没有采用有效的手段对电子档案进行保护,致使档案不便于管理而且利用率很低,导致档案没有充分发挥应用作用。

(四)疾控档案管理制度不到位

档案管理规范与否,首先要看是否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但是少部分疾控部门的档案管理并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档案也由各个科室自行安排人员负责归档管理,档案存放比较随意,甚至出现档案丢失的现象。在档案查阅方面也没有严格执行保密法的规定,没有进行严格的登记和查阅制度,在档案查阅后不及时归档而造成档案遗失以及人为泄密。尤其是疾控部门内部工作人员借阅和查看档案的时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放任自由,档案丢失、泄密情况屡见不鲜。

三、加强疾控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重新审视疾控档案的重要性

疾控部门的档案是记载疾控工作的重要载体,是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和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依据。疾病控制工作如果没有历史档案作为依据,没有历史经验的积累,无法在当地实施因地制宜的疾病控制措施。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才会积极完善和管理档案,最终达到充分利用疾控档案为疾病控制工作服务的目的。各级疾控部门的领导和主管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到疾控档案的重要性,应当成立疾控档案管理领导小组,由疾控部门内部各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一个领导重视、人人有责的疾控档案管理体系。

(三)增加疾控档案管理的投入

档案管理不仅仅是将已有的档案进行简单的统计归档,而是要利用现代技术管理好档案。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趋提高,疾控档案信息化是疾控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因此投入计算机硬件设施及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对疾控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是必须的。运用信息技术管理疾控档案方便查询和借阅,但应当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网络的安全,对病毒的入侵和黑客的攻击积极进行防范,保证疾控档案的安全。疾控档案的管理应当考虑到档案的分级管理和利用,同时充分注意档案的保密性,在档案归档和查询过程中应当设定不同的权限,以免档案泄密。

(三)提高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人员素质首先应当加强培训。档案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际需要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都是从医疗技术岗位上转岗的,所以,应当加大对疾控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及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档案管理工作和日常的疾控业务工作在内部管理方面的考核标准较为宽松,这也就导致疾控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最终导致疾控档案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疾控档案的开发和利用还应当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疾控档案为当地疾控工作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是被动的,但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对疾病控制档案进行开发和利用,如编撰疾病控制宣传资料,利用档案记载的相关案例和病例,积极、主动的开发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做好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教育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接受宣传和了解相关知识后做好疾病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疾控档案的价值。同时,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总结和综合历年的档案数据,为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制定相关文件和政策时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

(四)健全疾控档案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有规矩。所以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对档案进行管理。在档案归档、保密、查询、借阅等方面做到管理措施到位,才能确保疾控档案长期合理利用。

四、疾控档案的利用与开发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和开发档案,所以疾控档案在完善管理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和开发。

(一)疾控档案服务政府决策

当前疾控工作职能已深入到群众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疾控档案不仅是记录疾控部门的载体,而且也是当地疾病控制的重要依据。疾控部门应当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让疾控档案主动服务社会。疾控档案可以为政府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疾控部门所在地域的疾病预防、疫情监测和预报数据主要来源于疾控档案,只有对历史档案进行分析,查找规律、发现规律,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政策和措施才能有的放矢。

(二)疾控档案服务人民群众

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是被动的,但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对疾病控制档案进行开发和利用,如编撰疾病控制宣传资料,利用档案记载的相关案例和病例,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做好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教育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接受宣传和了解相关知识后做好疾病控制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疾控档案的价值。

(三)疾控档案服务于医疗机构

疾病控制档案,尤其是流行病、传染病的档案,应当在一定限度内与医疗机构进行资源共享,在医疗机构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时可以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更优化医疗机构的治疗方案,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黄珠珠.新形势下基层疾控机构办公室档案管理方法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

[2] 张华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编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档案,2010,(07).

[3] 骆念.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初探[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6(4).

内控工作方案第3篇

一、农村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加剧,农村金融机构也在不遗余力进行着金融创新,推出自己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同时也按照内控制度要求和业务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操作,逐渐提高自身案件防控水平。

一是案件防控工作意识增强。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农村金融机构的案件防控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案件防控的认识由过去的消极对待转变为现在的积极主动。案件防控责任制不断完善,案件形势分析机制基本形成。对案件防控工作更加重视,对合规文化的建设也不断进行规范。

二是案件防控的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将案件防控工作与转变经营机制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案件防控的制度建设、制衡机制,以及技防能力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稽核审计部门工作不断加强、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数据集中核算、业务流程再造、扁平化管理等一系列内控措施,使农村金融机构案件防控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是案件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村金融机构以案件专项治理为契机,实现了业务发展与案件防控的双赢。发案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为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案件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近期发生的一些案件犯罪份子利用的是传统的手法造成了银行业的重大损失。农村金融机构在执行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出了麻痹大意,有章不循的现象,在平时工作中没有按照内控制度要求和业务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只凭经验和感情办事,从而被犯罪份子利用钻了空子。

一方面对银监会案件防控有关规章制度宣传不够。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员工对银监会案件防控的一些重要规章制度掌握不全面,对银监会关于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制度的规定不了解,对员工的教育还不够扎实细致,这些重要的制度规定还不被基层员工所了解和掌握,使基层案件防控工作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授权卡(柜员卡)管理、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查询对账等三个环节制度落实不到位。临柜人员防范意识淡薄,对密码的重视程度不够;授权卡管理形同虚设,在批准权限范围内贷款时,让其他人在信贷授权界面代为操作,导致密码乱用、公开使用现象;有的临柜人员临时离开岗位时,不能按照规定退出操作系统界面。而强制休假的制度安排与一线岗位人员严重紧缺的矛盾突出,使强制休假无法有效落实,一线操作人员长期得不到休息,既容易造成员工身心疲惫,精神高度紧张、增加差错率,又不利于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个别农村金融机构对轮岗休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基层农村信用社主任在一个社的任职竟超过六年之久。在查询对账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不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询对账。

其次技术防范措施不足。技防设施不达标,录像监控设施的基本配置要求与实际配备数量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操作终端、营业室内外、ATM机录像监控有空白点,监控界面不清晰,设施老化,故障频繁,且维修周期长,难以及时恢复正常的问题。

三、加强案件防控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要积极构建案件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求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改造业务流程,加强对关键风险点的监控,堵塞制度执行、内控管理的漏洞,降低发案的可能性。加强问责力度。案件防控和治理工作,重在预防,要形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震慑一方”的处理案件责任人的高压态势。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案件的机构相关责任人必须严肃处理,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决不姑息。

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指导思想,切实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变合规文化建设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理解,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一方面,要对员工进行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法制行规、案例警示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员工经常受教育的长效机制,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激励奖惩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干部选拨任用机制,做到既张扬个性,重视对人才的使用和奖励,又重视普通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普通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忠诚度,打造一支“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高素质团队。

三是重视员工队伍的教育和引导。“成事在人,败事也在人”,抓好人的教育,了解和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是防范案件的关键。要求各金融机构做好人文关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团队精神,从根本上关心员工,使员工有归属感、稳定感和自豪感,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要继续加大案件防控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基层员工全面掌握案件防控的制度规定,始终做到案件防控警钟长鸣。

四是增强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农村金融机构的上级稽核审计部门和内控部门要加强对柜员卡(授权卡)管理、轮岗休假、查询对账、录像监控等重要制度执行力的检查。重点加强对基层负责人、重要岗位人员和重要业务经办人员,信贷、储蓄和现金管理等业务岗位的监督管理,对一些重制度制定,轻制度落实和检查、对执行内控制度重视不够,有饶幸心理的列入重点检查对象,对有章不循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的处理,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技防设施的投入,加大对稽核审计以及合规部门工作人员的技防知识培训,使技防手段与业务发展同步进行。

内控工作方案第4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策略与方法

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想要立足,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要提升企业自身的实力水平。一个企业的实力水平表现在很多方面,企业的创新精神、企业的文化等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方式,而推动企业实力提升的关键则是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严格的内部控制能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的战斗力;相反,缺乏合理内部控制的企业就像是一盘散沙,难以得到持久地发展。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人士提出,它是指企业以保护自身资产、加强企业各部门管理、增加企业收益为主要目的,而提出的企业管理方法与体系。简而言之,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自身利益不受到损失,同时通过加强财务等管理增加企业财产的安全性。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主要方式是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企业制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通过这套方案的实施约束公司内部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从目前多数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全面。当前很多企业在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较大的纰漏,首要原因在于企业相关领导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全面,对内部控制工作不够重视。很多企业的领导创新意识不强,不能够与时俱进,因此不能接受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注重企业的眼前效益,追求短期的发展,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论不了解、不重视,导致企业的发展不能持久。

2.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虽然有一些企业对于内部控制不甚重视,但也有一部分企业认识到了内部控制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但由于缺乏经验,思想尚不成熟,因此在方案的制定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方案实施效果不佳。综合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致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难以展开。

3.内控环境较差,企业内部交流不畅。经济的发展使得近些年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也有一些企业借助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形势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不可否认,很多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一些企业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与沟通工作置之不理,导致企业很多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其中包括内部控制工作。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实施对象是企业内部人员,实施环境是企业的整体环境,因此企业的内部交流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内控环境差,企业内部交流不畅通也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4.欠缺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制定内部控制方案,并且将方案付诸行动,这并非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终结,而是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始。企业不仅要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还要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将效果反馈给方案制定者,再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因此,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实施进行监督,对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反馈。但事实上,很多企业或者没有审计机构,或者审计机构职能存在缺陷,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新时期企业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鉴于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各企业必须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工作。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对企业内部控制战略进行新的探讨,寻求更好的管理策略和更优的控制效果。

1.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注重企业内部控制。为了各企业的长久发展,各企业要将内部控制工作重视起来,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企业的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人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念,尝试将内部控制思想引进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并通过内部控制的方式,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承担的风险,并使企业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2.加强风险评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良好的风险评估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如果我们要增加企业的收益,就必须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在企业每一项任务下达前,都需要对任务风险进行评估,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能够最大程度上减低企业的损失。

3.加强信息沟通与披露, 为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夯实基础。我们在分析当前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时已经明确指出,影响内部控制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内部控制的环境,也就是企业的氛围。企业内部交流不畅将会严重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因此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和披露,净化企业管理环境,为企业开展内部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要积极开展活动,促进企业内部的交流,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缺乏完善的审计机构是影响内部控制工作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企业只有加强对内部控制方案实施的监督,才能真正确保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展开。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审计监督机构,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以保证监督工作的廉洁与高效。通过监督和检查的方式,督促内部控制方案的开展,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四、结语

内部控制是促进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各企业应当将这种思想和理念重视起来,致力于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美好的发展前景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辛宁海.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67-69.

内控工作方案第5篇

(一)抓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工作目标。**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按照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案件防控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农村信用社成立了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案件防控办公室职责,落实了工作任务,并指定了承办部室;为了把案件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全市农村信用社层层签订了《案件防控责任书》。通过这些工作措施,有效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案件防控工作体系。同时结合上级监管要求,制定了《案防信息专项报送制度》、《案防协调联系制度》、《案件防控评价试行办法》等制度,深化了与各级农村信用社、各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实现系统内案防资源互联、信息互享、执行互动,充分发挥领导管理机关的“牵引机”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以“五抓”(抓分类治理、抓高发部位、抓跟踪整改、抓内部控制、抓案件问责)、“五结合”(整治与教育相结合、案件查纠与防范相结合、制度完善与制度执行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控制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为工作方法,开展“两项检查”突出“八个领域”,全面实现“三个目标”(继续降低案件发生率,提高案件成功赌截率,严惩犯罪分子、重处违规行为”)。

(二)抓活动开展,积极开展“案防成效巩固年”。为巩固案防成效,确保实现“无新发大要案件”目标,案件防控工作已成为促进本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延续了案件防控的高压态势,继20*年成功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后,20*年又被确定为“案防成效巩固年”。**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认真按照监管部门下发的方案并结合本行实际,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主要开展了内控制度“大学习”,操作风险“大讨论”,三德“大教育”,典型案例“大警示”,科技信息系统风险、重点机构风险、重岗人员风险、金库管理和现金守押(包含现金押运外包给专业押运公司的)风险等四个大排查。

(三)抓协调联动,形成案防合力。**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一是完善了案件防控会商机制,搭建好案件防控会商平台,实现案件防控办公室与各职能部室的有效沟通,形成案件防控的信息互通、举措互联。案件防控办公室除在现场检查中向农村信用社发出检查意见书外,还向对口部室发出了意见反馈书,力求形成监管督导合力。二是完善案件防控经验交流机制,按季(月)召开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形势分析会议,分析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防控措施建议,及时进行风险警示。三是完善与公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做好保额系统安全评与检查工作。

(四)抓重点领域检查,明确风险管控。**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部门采取随机随时检查的方式,会同安保、稽核(内审)部门,对金库值守、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内控关键领域进行调查,实地查看各营业网点案防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二、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州市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态势得以持续优化。

(一)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高管案防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外部监管部门对各级农村信用社的巡查督导和内部案件防控责任的进一步明确,将发现问题与高管人员的任职考核挂钩,各级管理人员案防意识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得以持续改进就是有力的佐证。

(二)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对各项业务的风险管控。通过对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反复检查,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梳理了业务流程,加强了易发风险业务的管控。

(三)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级农村信用社除不断改进流程,修复风险漏洞外,还进一步加大了制度回检力度,努力做到业务全覆盖,风险全覆盖。

(四)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全市农村信用社以开展“案件成效巩固年”为契机,强化职工行为排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大力构建“合规”文化,坚持合规经营、合规操作,同时大力增强职工归属感,努力形成稳定的“大后方”。

一、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工作目标。**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按照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案件防控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农村信用社成立了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案件防控办公室职责,落实了工作任务,并指定了承办部室;为了把案件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全市农村信用社层层签订了《案件防控责任书》。通过这些工作措施,有效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案件防控工作体系。同时结合上级监管要求,制定了《案防信息专项报送制度》、《案防协调联系制度》、《案件防控评价试行办法》等制度,深化了与各级农村信用社、各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实现系统内案防资源互联、信息互享、执行互动,充分发挥领导管理机关的“牵引机”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以“五抓”(抓分类治理、抓高发部位、抓跟踪整改、抓内部控制、抓案件问责)、“五结合”(整治与教育相结合、案件查纠与防范相结合、制度完善与制度执行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控制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为工作方法,开展“两项检查”突出“八个领域”,全面实现“三个目标”(继续降低案件发生率,提高案件成功赌截率,严惩犯罪分子、重处违规行为”)。

(二)抓活动开展,积极开展“案防成效巩固年”。为巩固案防成效,确保实现“无新发大要案件”目标,案件防控工作已成为促进本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延续了案件防控的高压态势,继20*年成功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后,20*年又被确定为“案防成效巩固年”。**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认真按照监管部门下发的方案并结合本行实际,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主要开展了内控制度“大学习”,操作风险“大讨论”,三德“大教育”,典型案例“大警示”,科技信息系统风险、重点机构风险、重岗人员风险、金库管理和现金守押(包含现金押运外包给专业押运公司的)风险等四个大排查。

(三)抓协调联动,形成案防合力。**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一是完善了案件防控会商机制,搭建好案件防控会商平台,实现案件防控办公室与各职能部室的有效沟通,形成案件防控的信息互通、举措互联。案件防控办公室除在现场检查中向农村信用社发出检查意见书外,还向对口部室发出了意见反馈书,力求形成监管督导合力。二是完善案件防控经验交流机制,按季(月)召开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形势分析会议,分析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防控措施建议,及时进行风险警示。三是完善与公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做好保额系统安全评与检查工作。

(四)抓重点领域检查,明确风险管控。**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部门采取随机随时检查的方式,会同安保、稽核(内审)部门,对金库值守、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内控关键领域进行调查,实地查看各营业网点案防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二、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州市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态势得以持续优化。

(一)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高管案防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外部监管部门对各级农村信用社的巡查督导和内部案件防控责任的进一步明确,将发现问题与高管人员的任职考核挂钩,各级管理人员案防意识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得以持续改进就是有力的佐证。

(二)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对各项业务的风险管控。通过对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反复检查,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梳理了业务流程,加强了易发风险业务的管控。

内控工作方案第6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 项目成本 有效控制 措施

在我国经济及公路建设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各项管理工作中也面临较多的弊端和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与处理,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工程建设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目前,在国内公路工程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环境中,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是检验施工企业整体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项目,也是解决公路工程市场不竞争现象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的分类

目前,在国内公路工程的项目成本控制中,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机构分别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定,并且加强了政府及相关职能们的监管力度,以保障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的科学制定与实施。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是指在各类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转移费用,以及劳动者通过必要劳动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等。成本控制是公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其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效果和实际意义。

根据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具体包括: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消耗的建筑材料、预存材料、基础结构配件的采购、存放、管理等基本费用,以及施工人员的开支、工程机械设备的采购等项目的开支。目前,国内对于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的分类主要依据管理要求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预算成本

一般情况下,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在正式实施前,都要由工程设计单位制定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预算成本方案,预算成本是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并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公路工程项目预算成本方案的制定中要将施工环节所可能发生的所用经济支出都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方、监理单位及时进行全面的核算,并且准备充足的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二)计划成本

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计划成本是指在预算成本方案通过审核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具体成本计划方案,并且以计划成本作为组织施工和调配工程资金的主要依据。但是在公路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施工计划成本与实际支出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及时对计划成本进行有针对性的革新与完善,防止因计划成本的问题,而影响到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三)实际成本

当公路工程项目通过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以后,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也就接近于尾声了,但是并没有完全结束。公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要结合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资金状况,制定一套实际成本报告,将其作为计算工程项目经济收益的基础,并且为今后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留下宝贵的文字资料和记录。

二、加强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有效控制的措施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中成本控制理念的不断革新与完善,以及对于国外先进经验的吸收和借鉴,现已基本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行业的项目成本控制模式及体系。但是随着国内公路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的不断出现,对于项目成本控制工程的效率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在我国今后的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一定要加强对于有效控制措施的研究和探讨,并且积极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促使其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强化成本控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目前,在国内公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中,成本控制方案的制定中较多借鉴了国内外建筑及公路建设行业的经验,但是普遍缺乏与实际需要的结合,也是导致国内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后的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化、合理化与客观化的基本原则,进而实现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实现。

(二)科学处理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在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关系的科学处理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在工作中普遍面临的实际问题之一。在现代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施工企业对于进度的管理一般是通过专业的部门和管理软件系统进行监督,而对于成本控制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则多缺乏严格的监管,进而导致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之间出现较大的矛盾性,进而形成工程项目整体管理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而言,一定要加强对于成本控制的深刻认识,并且将其与施工进度控制紧密联系,在合理的进度安排中实施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案。

(三)细化成本控制的具体项目和内容

在国内现行的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中,在具体项目和内容的制定中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与弊端,这是导致成本控制措施难以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深入贯彻与执行的。在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细化成本控制理念的应用,进而实现成本控制措施的全面性与科学性。特别是在公路工程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时,施工单位造价管理部门要结合设计方案对相关成本预算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核,特别是要提前预估项目建设中有可能出现的资金问题,以便及时可以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革新与完善。在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中,只有将各具体项目和内容进行细致的划分,才能保证工程项目按照设计方案展开施工,进而在保证工程项目整体进度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成本控制效果的最优化。

(四)进一步完善成本控制的监理

国内的公路工程项目监理工作多局限于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而对于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则处于相对忽略的地位。。特别是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中,监理单位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于施工单位所提交标书中的主要技术方案做出必要论证,进而协助施工单位寻求最为经济、可靠的成本控制方案。同时,为了满足公路工程项目成本优化与控制的要求,工程项目监理单位要在不断完善自身组织结构与工作职责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监理理念及方法的运用,逐步加强对于工程项目成本的系统控制,进而促进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内控工作方案第7篇

【关键词】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问题;方法

在疾控中心的整个建设管理工作中,档案资料是各种工作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载体,对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是确保疾控中心正常工作运转的基础性保障。因此,疾控中心必须加强病例、设备以及人事等方面的档案管理工作,从而确保疾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就当前我国疾控中心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就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加强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研究和讨论,从而使疾控中心更好的开展工作。

1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疾控中心在档案管理的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具体体现在:

1.1 档案存在失真问题

我国有些疾控中心的档案资料存在信息失真、缺失问题,这些都严重降低了档案的真实度和可信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1.1.1 因为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工作人员在资料的收集、转递、整理、利用等过程中出现或多或少的档案资料的变形、缺损、遗失等,从而造成档案资料信息的失真失实。

1.1.2 因为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上的良莠不齐,导致其对档案资料的甄别能力不同,没有及时的发现一些假履历、假职称等虚假档案,从而使得这些不实档案进入到疾控中心的档案库中,造成信息的失真。

1.1.3 因为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档案在其形成、整理和补充过程当中,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使不少人钻了“空子”,导致档案资料的不实。

1.2 档案管理的模式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部分疾控中心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仍旧沿用的是以前的传统管理方法和模式,在档案的分类、整理和格局布置上比较僵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高速变化发展的医疗环境和社会形势。同时,在档案的资料内容上也多以静态资料为主,缺乏现代化、信息化的影像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1.3 部分地区存在“弃档”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得人才在当前社会行业发展中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有些疾控中心为了吸引更多的高学历、高层次、高技能的医疗人才,许诺为他们重新建立档案,从而导致“弃档”现象的发生。同时,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有些疾控中心在变更档案管理系统模式时,对一些不常用到的陈旧档案丢弃、销毁,从而导致档案资料的缺失。

1.4 档案的更新速度和利用效率低 疾控中心由于不是一线的医疗单位,因此在档案尤其是一些新增疾病档案的更新方面跟不上实际的疾病发展情况,从而导致其不能在第一时间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疾控中心对相关档案的整理、利用效率偏低,有些档案甚至很少被人问津,从而导致疾控中心在出现相似病症时不能快速的做出恰当、有效的反映。

2 加强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疾控中心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管理中,疾控中心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来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下面就其具体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1 加强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国家要根据我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结合当前医疗事业改革发展的情况,积极的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构建全面、完善的档案管理法律保障体系,切实规范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在收集、整理、划分、传递、调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从而促进和推动我国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不断的向着法制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2.2 大力建设疾控中心的档案基础工作 目前,疾控中心的档案基础工作建设主要包括有制度规范、设备设施、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疾控中心的各级领导要大力推行领导负责制,对一些重要基础工作的档案资料要进行直属化的管理。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定期的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能素质和水平,从而确保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创新档案管理的新模式 目前,疾控中心的档案资料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业务、文书、设备、财务、实物、影像等,其管理的模式通常是采用科室以及中心档案室的两级管理模式。由于我国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模式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重,在模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定式和僵化,因此,疾控中心必须要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的创新和改革当前档案管理模式,加强中心内部各个部门在档案资料上的信息共享,确保科室档案管理的便利性和延续性,确保中心档案室管理的严密性,从而不断提高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4 大力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普及,疾控中心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也必须要加快对它的信息自动化建设,构建全面、系统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电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办公,加大对电子资料、影像资料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不断提高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水平。

3 结语

档案是信息保存和传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同时,它也是一种信息资源,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意义。因此,疾控中心必须要着重加强对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使疾控中心的病症、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档案信息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和管理,为疾控中心的发展积累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从而确保疾控中心的持续、良性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瑛.疾病控制机构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上海预防医学,2012(07).

[2] 吴志超,巩立新,孙宏绪.谈谈如何做好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J].首都公共卫生,2010(02).

[3] 王莹.论疾控中心物资档案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发展前景[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7).

内控工作方案第8篇

档案管理工作是煤矿企业安全运营和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煤矿企业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一旦煤矿不幸发生安全事故,那么档案资料就是最原始的查询资料,可以为领导者提供当时的安全监控情况,正确追究事故的责任。另外,档案也是监控实际情况资料的记载,是发现问题,下发指令,并解决问题的凭证,因此,档案管理者必须重视起档案的作用,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一、煤矿档案工作的内容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转变的进程当中,煤矿安全监控的档案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依据,囊括着培训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理念、创新管理工作等重要内容,而且随着长期的工作开展,其内容也在不断的增加。首先,是煤矿文件、规章制度等,主要是指煤矿各级各部门制定的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文件以及规章制度。除此之外,还有企业平时的工作时间、计划的安排情况,值班情况以及安全检查的情况等,以及员工的个人档案、体检档案、监控档案,还有职工所受到的奖惩等内容记录。

二、安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监控档案管理意识浅薄

安全监控档案的现实意义十分重要,它是煤矿企业经营情况、井下安全情况的集中数据的体现形式,使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的唯一保障。但还是有个别煤矿企业将经济利益作为着重点,私自停风,隐瞒监控数据,不注重监控数据档案的管理,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意识,这种片面的观念造成档案内容缺乏真实性与完整性。

(二)安全监控档案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当前国内一些煤炭企业在管理安全监控档案的工作中,不标明归档材料范围,这对未来工作的影响会非常严重,煤矿企业若不予完善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的制度,就会加大后期档案鉴定工作的难度,大量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三)安全监控档案缺乏相应的监督

我国一些煤炭企业在进行旷工的安全监控时,没有做到有计划的监督审查,就只是将简简单单的把每日的监控文件归档,完全没有认真核实每日的监控内容和真实情况,这样就会造成煤矿实时发生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给于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并危机到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方法

(一)提升员工安全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一定要让安全训练档案管理者具有非常专业且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档案意识,让档案管理者深刻的意识到安全监控管理这项工作,对于矿产企业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从根源出发,确保每日监控数据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以此提高安全监控档案的质量。其次,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了解到,安全监控档案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监控档案不仅是煤矿企业的“眼睛和耳朵”,也是其安全生产的唯一保障。

(二)强化制度保障

制度管根本、管长效,时刻保障安全档案管理工作正常的运行并且做好良性循环,为此就一定要完善好各项规章制度,使得档案管理制度更具规范性。真正落实好《档案法》,将档案工作作为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好档案管理制度,充分做好档案的归档、保存、保密等工作,每当企业发生重大事项、重要会议、重要设备的引进以及重大技术改革时,都需要有档案的人员全程参加。明确档案人员的职责,而且须将档案管理与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做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

(三)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作为煤矿企业档案管理的核心人员,即安全监控档案管理工作着,必须拥有非常高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现今的科学技术也逐步运用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也从过去的手工管理发展为信息化管理。因此,煤矿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精通计算机网络信息通讯等技术,为适应时代需求,档案管理人员还须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以适应能够完成自动化档案管理和新型信息载体的发展趋势。此外,规范化安全培训档案的管理制度必须从整体出发,在培训和选拔档案管理人员时,要坚持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在制定人才规划时,着眼于企业人员结构和社会人才环境与政策,将人才团队的整体优势发挥出来,协调好内部人才与外部人才的关系,合理有效地配置人才资源,制定出最完美的人才规划。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的规范化须有超前的发展理念,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随时调整,以适应现今档案管理的发展及人才状况的变化需要。在职的档案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继续教育,不断累积知识经验以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采取讲座、培训等多种方式,力求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