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科技与经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与经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时间:2022-11-24 11:42:55 关键词: 科技 经济 企业技术
摘要:

科技与经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是加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以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多重战略支持。在企业实践活动开展中能提供技术创新力,当前企业发展中要强化自身创新力,能有效适应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是我国产业链安全可控的重要要求。目前,在企业发展中要认识到创新的重要地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中要突出科技创新的战略价值,基于科技、经济发展现状,集中整合国家各项发展需求,完善创新发展驱动体系。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完善当下已有的创新体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1科技与经济融合不足的原因及国内外经验教训

全世界范围的技术创新活动组织开展要积极遵循基础研究、商业化、原型方案产生、商品实现等多重阶段。在各个阶段投资人员存有差异,在西方发达国家,基础研究阶段重点是政府投资,转化应用阶段是主要以基金投资人员、企业、风险投资家为主题,政府部门主要是起到辅助作用。当前,我国多阶段投入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企业作为辅助作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技术产品从基础研究以及最终产品实现均要经过转化应用的发展过程。此中间阶段会逐步被弱化,在技术创新链环节会出现锻炼情况,这样将会导致产品创新出现问题。基础研究成果难以拓展,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科技与经济也不能共融建设。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对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链断裂情况进行管控,国家开始实施借鉴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科研分工协作机制,促使诸多事业单位在发展中获取较多资源。相关工业研究部门能从政府资助中展开多项研究活动。在政府部门主导牵引中,企业作为龙头,相关工业研究部门提供多项关键技术以及核心运用技术。多个研究主体强化协作,共同组成全链条创新活动。这样能为工业管理部门发展研究奠定基础,但是此类方式并非是市场经济主导,对应效率偏低。政府部门要积极担负多项研究费用,实际压力较大。自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覆盖范围在不断扩大。原有企业开始全面实施改革转制,为了能加速市场经济稳定发展,我国开始将原有的工业发展部门撤销转为行业管理协会,原有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在不断被破除。自1999年开始,国际领域整体形势开始不断变化,相关军工研究部门在不断发展转制,事业单位原有机制一直延续。随后开始参照日本、美国等诸多大企业自行研发模式,基于企业内部设定的研发机构在展开技术创新,但是由于企业自身创新,科研力度有限,自身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科技、产业领域发展难以有效对接,这样将会导致研发活动不能衔接,科技与经济无法对接情况突出。在改革开放发展初期阶段,诸多西方国家在实施技术转移。我国较多企业发展中开始融入多类产品、发展技术,随着西方国家多项技术封锁、垄断相对严重,各类技术层面的短板问题日益严重[1]。当前,我国诸多企业发展中无法学习效仿其他国家成为技术创新发展主体的重要原因在于企业自身发展创新力有限,企业共性技术研究、创新投入不足,导致我国基础条件优化以及创新力难以稳定发展,对多项技术运用缺乏有效消化力。其次,规模化企业发展中设定的研发机构有限,与工业发展发达的国家相比相差较远。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有限,多项投入诸多是集中在产业化发展阶段,在基础应用层面投入偏少。此外,有部分企业发展中技术创新力后天不足,较多企业在多类创新资源配置中话语权有限,企业难以在较高风险项目研发中注入较多资源,多数企业都会选取较低成本来创造更多的生产要素。在过去企业长远发展中,多项资源配置话语权主要是受到高校、科研机构影响。在科学规划、项目评审、成果评价等方面很少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国有企业发展中,行政化趋势相对突出,会受到诸多不确定要素影响,加上经营考核方面的压力较大,难以投入较多资源到项目研发过程中,对企业发展规模、发展市里具有较大负面影响。综合抗风险能力偏低,难以在项目研发中注入更多资源。加上当下部分企业考核体系以及评估体系中存有较多问题,各项问题对技术创新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多。企业多项考核机制设定完善度不足,创新资源资金等方面限制了企业不同层次人才的引入。当前企业在各项经营业务开展中,主要涉及业务收入、发展利润等多项考核指标,这样从客观层面上会导致科技创新绩效的忽视,其中政策缺失将会导致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支撑[2]。最后,企业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其主要是体现在人员流动性较大,这样将会导致诸多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运用不断丢失,知识产权申报问题突出。目前,在商业机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设定的多项制度完善度不足,侵权成本相对较低。加上企业人员流动异常,将会导致部分技术、知识产权被侵占现状市场存在。现有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设定不全面,各项申报问题较为突出,难以对多项知识、专利产权展开保护。加上企业内部部分技术人员薪酬待遇较低,缺乏诸多优秀企业家、工程师以及专业技能型人才。

2科技与经济融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措施探析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要全面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保障。综合上述分析,当前要注重对创新链以及创新链发展现状进行判定,结合现有的创新能力建设现状提出多项发展建议。

2.1强化国家工程作用,发挥转制院所价值

当前要注重全面强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制造业主要功能定位,以此保障科技与经济能有效结合。当前要注重做好机制设计、功能定位,扩大制造业以及工程研究中心发展支持力度。对技术创新链条重要阶段合理把控,做好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应用研究,能保障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现阶段要注重重点发挥转制院作用,组建更为全面的技术研究院。基于原本的行业转制院所机构发展,展开新机制模式探索创新。在各项功能定位中,聚焦底层基础共性技术,对各项关键装备应用基础技术深入研究,为企业建设发展提供多重技术支持。在运行机制设立中,全面探索多方面、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注重协同创新发展。鼓励转职院校不盲目追求产能发展规模,更注重技术创新发展,以此来推动行业领域企业发展建设[3]。

2.2组建大型技术装备研究院,弘扬企业家精神

现阶段各类应用装备是重大利器,各类装备运用技术难度较大,关系到国家安全。当前要注重从国家发展角度出发,基于各类战略运用积极组建重大技术装备研究院。集中汇聚行业发展多项资源,实现机制体制创新发展。全面疏通技术链、政策链、产业链、创新发展链,实现多区域相互协作。积极补充多重链条发展短板,实现制造大国有效转变。在科技创新中需要更多追求真理、具有科学精神的科学家,还要具备较多社会责任感以及家国情怀突出的企业家。在全面弘扬企业家精神中要重点培育更多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开放化视野的经营管理人才,有助于实现企业家、科研人员多重协作。将更多试验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转到市场发展环境中,鼓励原有的服务模式、商业发展模式全面创新,实现体制内科研人员、企业人才双向流动,以此来打造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4]。

2.3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话语权

现阶段,要全面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弘扬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专注精神、创新发展精神。加速企业品牌建设,明确价值导向,基于自身所长创新发展路径。积极优化多项政策,适度提升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职业发展待遇等。相关管理部门要基于地方院校提供更多经费,以此来强化高校综合办学能力。此外,当前要注重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话语权。将更多专业人员引入到创新规划、平台规划、项目科研、成果评审阶段。全面构建常态化的企业对话机制、咨询管理制度,突出多重决策的应用价值。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各项经费投入要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当下发展要求,强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集中管控企业当下发展中存有的多项问题。制定完善的政策应对措施,保障企业多项资源能合理配置,以此来提升个人发言权[5]。

2.4健全经营业绩考核机制,扩大技术创新发展的支持度

当前要不断健全完善经营业绩考核机制,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阶段要注重适度扩大技术创新发展权重,对研发投入、产出展开精确化考核。这样能有效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考核机制。基于市场发展机制来实现企业发展创新,促使企业能实现有效发展过渡,保障差异化竞争问题能有效转变。当前要注重扩大对中小企业发展创新以及专业化的支持,规范化设立小企业创新计划,支持更多创新类产品研发。在诸多工程建设中要合理划分各类型企业占比,要积极面向中小企业组建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

2.5把控人员流动合理性,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目前要集中把控科技人员流动的合理性,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合理补充多项产权法律,对知识产权展开精准审判,对现有的商业机密保护法合理优化。完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查处机制,在多项政策规范基础上来提升多重人才流动合理性。对人员长期流动情况合理管控,避免出现技术应用、知识产权相关问题。此外,管理部门要重点补充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对现有科技评价体系合理优化。集中关注多项技术创新发展指标,优化对应指标质量。对高效原有机构评价实施全面改革,明确学术导向、问题发展导向,做好多重技术研发探究。在探索中,能善于发现多项问题,提出相应假设,做出合理推论,以此对企业各类项目发展中的问题集中管控[6]。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市场发展多项要求以及变化基本现状展开分析,全面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对多项管理活动合理总结。在多项活动中遵循精细化、全方位管理理念,以此来强化经济管理水平。对过去传统化的经济管理制度全面创新,保障多项管理活动有制度可遵循。管理部门还需要不断优化内部现有的激励制度,对员工实施全面绩效考核。基于企业广大员工日常多项表现,对员工个人业绩实施考核,这样能保障员工可以完成多项经济管理任务。还要逐步优化现有的规章制度,确保多项制度能全面落实,以此来调动员工发展积极性,促使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业要不断创新当下经济管理体制,推动管理部门建设发展,强化企业综合服务水平。在企业内部发展中完善人才激励以及约束机制,对经济管理人员展开集中约束管控。组建完善的决策机制、奉献机制等,促使企业经济活动能稳定运转,以此来强化企业综合经济管理水平[7]。

2.6关注多学科融合发展,注重生产工艺创新

在现代化工业建设发展中主要包含材料、电子、机械、控制、传感器等多领域发展,其中关联到基础件制造商、诸多研发机构等。当前要注重全面打破专业壁垒,这样能提升创新发展合力。当前在诸多企业建设发展中,对过去传统的生产技术工艺全后面创新,实现企业多领域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要做好各项技术创新运用,创新过去传统的发展体制,对管理理念合理优化,实现各类产品创新融合发展,以此来强化创新系统发展全面性。全面加速多领域创新发展效率,加速现代化诸多产业快速发展。各个企业在建设发展中要进一步强化从业人员多项素质,组建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在职业教育建设发展中,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发展联系,积极接受多专业知识培训。创新双向制教育体系,为区域产业建设发展提供更多优质劳动力[8]。现阶段,要基于企业基本发展现状进一步完善当下已有的经济管理结构,对多项管理活动要求实施分析,优化组织结构体系[9]。对企业现有岗位合理布设,补充更多专业技术人员,以此来强化人员综合发展素质。积极引入更多优秀人员,落实完善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全面强化人员综合素质来提升多项工作管理成效。此外,企业还要重点引入更多优秀人才,提升管理队伍综合发展素质。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对各部门人员展开专业技能培训活动,选取授课模式、实践教学方式进行培训。优化福利酬薪制度,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以此来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在各项经济活动开展中,需要规范化运用信息技术,完善信息管理模式。从信息化管理现状中能得出,通过信息化集中管控,有助于提升管理规范性、便捷性、时效性,便于保障企业经济活动高效化实施。对企业现有的经济活动要合理优化,做好风险管控,防止经济管理活动中出现较多问题。在信息化管理模式运用中,企业要注重和广大员工深入沟通,听取不同部门员工意见与建议。对管理模式集中优化,以此来强化综合创新管理能力,实现企业创新化发展。

3结语

综合上述,近年来我国在逐步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对目前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链以及产业链精准对接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能为科技以及经济融合发展指明具体方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要注重强化创新顶层设计,做好创新链功能定位,激发多类参与主体参与活力。所以,当前要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力全面提升,最大程度地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集中补齐发展短板,加速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钒,余明月.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市场结构分析及治理[J].决策与信息,2020(10):49-54.

[2]陈学东,王冰,范志超.科技与经济融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思考[J].安徽科技,2019(12):5-10.

[3]陈学东,王冰,范志超,等.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J].民主与科学,2020(6):3-9.

[4]周小刚,陈水琳,李丽清.大数据能力、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21,33(7):81-91.

[5]李向阳,冯谞.信息化与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融合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0,39(12):88-93.

[6]王延霖,郭晓川,刘虹.高技术服务业与资源型产业融合对资源型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1):60-69.

[7]张蜀艳,贾金玉,宫健.科技社团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创新模式研究[J].学会,2020(9):11-17.

[8]赵文睿.业财融合视域下管理会计赋能科技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22(4):184-186.

[9]刘晓燕,张淑伟,单晓红.企业技术融合程度提升路径: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6):97-103.

作者:李京蓉 单位:吉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