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城市气象防雷检测工作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气象防雷检测工作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10-14 15:14:57 关键词: 气象防雷 检测问题 解决措施
摘要:雷电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雷电发生频率,雷电灾害会给社会人民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与人身安全的威胁性,防雷工作迫在眉睫不容忽视。中国多样的自然环境导致气象灾害,严重的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是可以在人为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和人民的损失。

城市气象防雷检测工作问题及解决措施

雷电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雷电发生频率,雷电灾害会给社会人民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与人身安全的威胁性,防雷工作迫在眉睫不容忽视。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必要工作,目前还是存在许多的策略性不足问题,各项工作条目仍旧不太完善,需要进一步探索提升。该次针对邹城市气象防雷工作检测时的常见问题和防护策略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1雷电气象的分类及危害

闪电是一部分带电云和另一部分带电云的放电现象,带电的云和大地间强烈的闪电伴随着响亮的声音。根据雷电危害模式,分为以下几类。

1.1直接雷击

直接雷击是当带电云(雷云)和地面突起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击穿强度时的闪电现象。每个放电过程分为3个阶段: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辉。先导放电是雷云对地面非明亮放电的一种。当先导放电接近陆地表面时,从地面到雷云产生非常明亮的主放电。主放电具有微弱的残余光。通常的直接雷击具有重复放电特性。平均而言,每一次雷击都会产生3~4次冲击,并且可能会发生几十次冲击。第一次冲击的先导排放为一阶先导排放,第二次冲击后的先导排放为箭头先导排放。先导放电时间约为20ms,箭头先导放电时间为1ms,主放电时间不大于0.1ms,余辉持续时间小于50ms[1]。

1.2静电感应闪电

静电感应闪电是指当雷云靠近地面时,相邻的金属设施特别是长金属设施(如架空线路),会感应出大量的束缚电荷,与雷云相对,雷云放电到其他地方后,这些金属设施上的电荷失去约束,以雷波的形式扩散,形成静电感应。静电感应电压的幅值可达数万至数十万伏,经常对一些空间开阔、地面较高的建筑物、接地不良的金属导体和大型金属设备中的导体进行放电,造成电火花、触电、火灾和爆炸,危及人身安全,严重危害供电系统。

1.3电磁感应雷

磁感应闪电是闪电放电时因周围空间巨大的冲击、雷电流产生的快速变化的磁场引起的。这种强磁场会使周围的金属导体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压,而电磁感应雷就会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和损坏,从而使周围的金属部件产生感应电流,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引发火灾。

1.4闪电侵入波

雷电侵入波是指雷电对架空线路和架空金属管道产生的冲击电压。闪电波在管道的两个方向快速传播。入侵波的闪电在架空线路上传播得非常快,电缆的速度是架空线路的一半。

1.5球形雷

球形雷可分为线形、片状和球形。常见的是线形,少见的是片状雷,特殊情况下会出现球形。线状闪电是一种曲折的巨大电火花,长度约3km,有的长达10km。线状闪电是一种强闪电,对电力、通信系统、人、动物、建筑物等构成极大威胁。线状闪电主要是雷云和地面之间的放电,也有一些是雷云和地面之间的放电。这种雷击一般分为先导放电和主放电,它们在不同的地方。在大多数情况下,雷云和地球之间的放电过程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在同一通道中连续发生的成千上万次单一放电组成。重复放电次数一般近30次,单次放电持续时间一般可达20ms,最大放电间隔50ms,最小放电间隔10ms。

1.6片状雷

云层表面有时会出现片状雷,云层上的闪光可能是云层中隐藏的火花和闪电的延伸,也可能是云层上部发出的特殊放电光。这种闪电说明云的电场能量足以产生放电效应,新增功率较小。但是在闪放电转化为火花(线性)放电之前,原有的储能已经耗尽,所以片状闪电一般只会对电力系统造成感应过充的危害。

1.7球形闪电

球状闪电雷是一种特殊的闪电现象,简称球状闪电。球形闪电是一个明亮的火球,直径约0.5m,直径可达1m,只存在几秒到几分钟。球形雷通常沿着地面滚动,漂浮在空中。它们可以通过烟囱、门窗的小缝隙进入居民家中,有时甚至从原路返回。大多数球形地雷会随着爆炸而消失,但爆炸会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造成人和动物的伤亡。

1.8雷区面积

雷击区的形成与地理位置有关,与平原相比,山区更有利于雷电的形成和发展,更容易遭受雷击。闪电对地放电的位置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不同的岩石边界带、具有地质结构的断裂带和地下金属矿床都有局部导电性好的区域,容易遭受雷击破坏。雷电灾害区对低电阻率土壤有明显的选择性,在沼泽、低洼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山坡与水田交界处不受雷电影响[2]。闪电到地面的放电路径总是沿着最大电场强度的方向向前推进。如果有高耸的尖塔、铁塔等,在地面上,由于塔尖的电场强度较高,更容易被闪电击中。在农村,房子、亭子和树都不高,因此这些高耸的建筑被隔绝在荒野中,经常成为雷击的目标。烟囱排出的热气中含有大量的导电颗粒和自由流动的离子蒸汽。它比普通空气更容易导电,烟囱更容易被闪电击中。建筑物的雷击部位一般是墙角、屋檐和屋顶。

1.9雷击损坏

电气产品遭受雷击后,雷电产生的几十万到几百万伏的冲击电压会破坏电气设备的绝缘,导致大规模、长时间停电。绝缘损坏引起的短路火花和雷电放电火花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电气设备绝缘的破坏导致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面,会在电流路径上产生极高的电压,在流入点周围产生强磁场,可能导致附近触电伤亡。闪电伤害也是由热伤害造成的,热损伤是由于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能,熔化和飞溅金属,引起火灾和爆炸。如果闪电击中易燃材料,火灾更容易发生。另一种雷击伤害是机械伤害,是指当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中的物体时,会立即产生大量的热量,蒸发掉被击中物体中的水和其他液体,剧烈膨胀成大量气体,导致被击中物体内部直接损坏甚至爆炸,因为雷击产生的静电斥力和电磁推力对雷击过程中的空气波有破坏作用。

2气象防雷工作的常见问题

2.1防雷检测技术水平不足

防雷检测技术水平不足的原因包括检测设备技术落后、员工的思想和工作能力不足。防雷检测设备在有些方面不能够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效率不高,不利于处理检测工作。员工的工作能力不足体现在对机器的使用技术不达标、工作态度不积极、缺乏工作热情等。

2.2检测所投入的资金

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本身关乎到人民的生活安全保障,为此应当给居民居住的建筑物都安装防雷设备,从基础层面保护社会人民的人身安全。可是如果把每个建筑设施都安装上防雷设备,所花费的经济消费算下来是笔不小的支出,而且很难做到全面覆盖,这个问题目前很难解决。

2.3防雷的检测设备问题

飞机的每个部分在飞行前都必须检查,闪电探测工具应该经常保持在精确的水平。如果长时间不进行雷电检测,一旦有一天发生雷电灾害的问题,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造成的损失将是极其巨大和不可控的。可以通过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来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换句话说,在仍然可以控制的前提下,将此类问题的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定期检查防雷设备是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2.4防雷意识整体水平不足

雷电给受灾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在没有接触过雷电的地区,很多人对这些灾难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一些地区遭受雷电袭击后,一些人会感叹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暂时与自己无关联。因此,我国人民的防雷意识远远不够,等到灾难发生才普及相应的气象防雷知识就为时已晚。

2.5防雷法律制度不完善

目前,雷电检测技术升级迫在眉睫,但关于雷电检测的相关法律制度仍不完善。雷电探测运行中的事故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因此,完善雷电探测规律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只有法律法规完善了雷电检测的操作,气象检测工作人员才能变得更加自信,才会有更强大的工作能力。

3气象防雷工作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3.1解决防雷检测技术落后的局面

完善防雷检测系统的升级和防护措施是提升雷电探测技术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雷电探测技术的重大任务。因此,要提高雷电检测技术,需要相关部门对员工进行检测,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员工在雷电检测工作中更好地了解相关技术,更加富有责任感,雷电检测工作也需要经常进行相应的实践。

3.2解决雷电探测经费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防雷检测的资金投入,一旦资金到位,防雷检测工作就有了前进的基石。此外,防雷检测相关部门要想出合理有效的办法,把防雷工作做到最好,并能适当考虑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实行不同的防御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地区的优势[3-5]。

3.3解决防雷设备的检测问题

气象防雷检测机构应当定期指派专门工作人员到达防雷检测设备所在地进行检测,定期检测和定期维护。工作人员要尽心尽力,用心对待每一项工作,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设备安全和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稳定生活。

3.4提高人们的防雷意识

如果人民群众有很强的安全意识,一些自然灾害完全可以避免。政府应当大力宣传雷电对人们造成的危害,向公民普及雷电灾害的知识,增加他们的防雷意识,帮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把防雷作为保护自身安全的一部分。

3.5完善防雷检测法律制度

提高和完善防雷检测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防雷检测机构和国家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出台相应的问题和法律法规,帮助人们预防和解决防雷问题,做到兼顾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让人民群众认可和接受[6-8]。

4结语

虽然我国气象防雷监测存在诸多问题,但我国现今的防雷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离不开每一个防雷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雷电探测工作上能够做得更好,技术会更先进,技术人员会更优秀,资金会得到更充分、更合理的利用,人们的防雷安全意识会更先进,法律制度会更完善。

参考文献

[1]申积良,岳千均.雷电的形成和发展机理[J].高电压技术,1996(1):62-65.

[2]张绍忠.雷电的形成及危害[J].农村电工,2005(3):29.[3]王丽娟.特大城市雷电灾害风险防控的路径优化研究[D].上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8.

[4]吴琼,吴瑾,姜紫阳,等.气象防雷检测工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4):96-97.

[5]曹满,李宝庆,李锦顺.浅论气象防雷检测工作常见问题及措施[J].科技风,2019(4):113.

[6]马高晨.风力发电机桨叶避雷线断线检测系统设计[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20.

[7]毛成程.自能式压缩灭弧装置的防雷运行机理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20.

[8]赵文哲.气象防雷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新型工业化,2020,10(8):59-60.

作者:宋峰 单位:邹城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