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26 06:17:51 关键词: 三维 地震勘探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整合工作的持续推进,煤矿企业所面临的局面正在不断改观,无论是矿产资源开发规模还是集约化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在一些矿区和小煤窑生产区,留下了大量因无序开采而造成的采空区,对现代煤矿企业的生产活动带来了消极影响。文章以此为视角,对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信息。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塔中油气勘探中的改进和应用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对增加国内油气产量有着直接影响,而我国西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深远。通过介绍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新疆塔里木中部地区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这项技术的优越性,为相关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三维地震勘探 塔里木盆地 应用

1前言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自治区境内,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中部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地形封闭,盆地中部地区奥陶系、石炭系等地层的发育,为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盆地中部地表都是起伏不定的高大沙丘,勘探时对地震波吸收严重,而且石炭系地层特征很复杂,奥陶系的非均质性很强烈,这些客观因素都给油气勘探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维地震勘探集合了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等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其本质目的是得到地下目标更为清晰的图像和更准确的位置。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主要方法,为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勘探工作做出巨大贡献[1]。

2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具体应用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主要由方案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地质解释四部分组成,这里我们对方案设计和地震波接收这两个工作环节中的技术进行说明分析。

2.1勘探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2.1.1削弱采集“脚印”的设计和应用

由于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地表主要分布着沙丘,造成仪器的接受条件有差别,进而导致得到的地震资料在振幅、信噪比等差别较大,形成采集“脚印”问题。为了减弱地表因素对采集信息工作的影响,可采用垂直沙丘走向观测法,避免在地表条件差的地段总是接收同一线束信息,增加地表因素平均统计效应,降低采集“脚印”影响程度。此外,通过分析发现:横向滚动距离、跑线距及接收线距这三个系统观测参数和采集“脚印”问题密切相关,即:当跑线距基本等于接收线距离时,对改善面元属性分布影响最小。

对比下表数据,可看出观测系统对振幅分布的影响。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 正交滚动1800m这一观测系统在满覆盖区内差值和变化范围最大,而非滚动正交900m各方面最为均匀,有利于减少滚测系统中的采集“脚印”。所以塔里木地区的三维观测系统采取的是小滚动距、非正交的方式。

2.1.2应对复杂地表条件的设计和应用

在油气勘探中,主要任务是查明区域内主要含油层的地质结构情况,为以后的钻井工作提供准确的位置情报。塔中地区的地层发育齐全,但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较大,地层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关系,所以该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岩性变化较大,这就导致将来相邻井在出油量上会差别很大。这些因素为勘探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在实际的勘探工作中,我们采用了微三维工作方法,即:选取已钻好的点为中心,布置一组环形面积,检测器接收线平行设置,炮点的安置位置与其垂直。在这种布置形式下,我们得到的覆盖次数在一个环形内不均匀分布,可用公式(2-1)来估算不同位置的覆盖次数:

式中: C――覆盖次数;

r――覆盖面积半径,m;

d――从中心到CMP间距,m;

Dx ――检波器线间距,m;

Dy ――炮点间距,m;

微三维勘探方法是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中改进而来的,它受地形和地物的影响较小,施工时灵活快速,还可以充分利用钻孔的有关资料进行地震解释,提供结果的时间和精度相比常规的三维地震技术都有较大的优势[2]。

2.2地震波激发技术的改进和应用

众所周知,由于潜水面的存在会导致很大部分的反射波再次被反射回去,所以我们一般选取潜水面以下3-5m深度处的粘土层或泥岩中进行爆炸作业。进过长期的实践总结,我们又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激发参数做出调整使接收到的波信号更为清晰。

为提高深层资料品质,相关人员在塔中地区进行了一些试验,最终明确:在单井药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组合井数可提高单炮信噪比,达到三口以上的话效果会很明显。具体表现为:覆盖次数一样时,三井组合形式的工作量是单井的三倍,剖面叠加效果好;当钻井工作量相同覆盖次数不同时,单井激发高覆盖次数的剖面叠加效果相比于三井要好很多。

所以,我们应当在保持一定钻井工作量的前提下,要采取较小组合井数和增加覆盖次数,不能过分执着于单炮的激发效果如何。

2.3接收技术的优化和应用

由于塔中地区地表的沙丘对地震波的衰减和吸收很强烈,我们通过采取“蜂窝状”微测井技术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最终发现地震波的衰减与沙丘速度相关,即:在潜水面以下地震波衰减较慢,而在沙丘中衰减很快。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长尾锥检波器,发现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然后将单个普通检波器放置到潜水面以下1m处,采集到的信息品质也远远不如地表组合的效果。之后又进行了地表组合和潜水面组合的对比,发现两者相差无几。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改善地表的接收条件可有效减少地震波的衰减作用;2.优化检波器的组合方式可提高接收的地震波能量[3]。

3结束语

通过在塔中地区的实际应用,可以看出目前三维地震勘查技术在隐蔽性非均质油气资源中的勘探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这种技术在深层溶洞、裂隙等复杂条件下的探测还应被不断优化。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大湾煤矿三维地震勘探效果评价

摘要:通过对大湾煤矿三维地震勘探成果与实际对比分析,认为矿区开展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可行的,是目前矿区查明煤层赋存情况和地质构造行之有效的勘探手段,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技改扩能;三维地震勘探;地质构造;巷道揭露;效果评价

大湾煤矿原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通过技改扩能到300万t/a生产能力的矿井,是水矿股份公司千万吨扩能技改的重点工程。通过新建生产能力分别为90万t/a的中井和西井,东井进行扩建提高到120万t/a的生产能力。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显示技改区域钻孔控制程度低,大部分地质储量为C级,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控制程度差,为此,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对大湾煤矿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

1 三位地震勘探成果

本次勘探工作,野外数据采集共完成实验物理点90个,微测井25个,低速带观测物理点22个;三维数据线17束,共计14413物理点,三维地震补充勘探面积约为14.6km2,覆盖了东井二采区、中井、西井范围,克服了诸多技术难点,圆满完成了各项地质任务,取得以下丰富的地质成果。

1.1 煤层形态的控制

矿区煤系地层稳定,主要标志层间距变化不大,岩性岩相组合特征清楚,在垂直时间剖面上(图1)可以看到第1个较强的相位为2#煤的底板反射波,第4个相位强反射为11#煤的反射波,中间的部分连续、反射较弱的波是5、7#煤的反射波。

图1 反射波组特征

由于T2、T11波能量强、波形特征突出、稳定,全区可连续追踪对比,是本次地震勘探的主要目的波,也是地质解释主要依据,从而在局部区域可推测出T4、T9波。经过资料解释,人工编辑后,绘制了2#、4#、7#、9#、11#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本次三维地震勘探探明了区内2#、4#、7#、9#、11#煤层厚度变化,查明了煤系地层的起伏形态。煤层底板整体形态为一规模巨大的不对称船型向斜(二塘向斜)(图2),大湾煤矿位于向斜的中深部,向斜轴部部位于探区西南之钻孔P18-2、P8-2、P19-8一线,走向NW-SE;向斜NE翼地层较缓,倾角5~10°;SW翼地层较陡,倾角约18~25°,并被边界大断层DF1所破坏。

图2 XLN1720线地震地质剖面图

1.2 断层的控制

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解释软件提供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方差体分析技术、立体显示等功能,自动追踪、局部放大、动态浏览。对大小断层进行了逐一连续追踪控制,大大提高了小断层的解释可靠程度(图3)。

本区解释以2#、11#煤层解释为主,根据性质、落差及空间展布规律,2#煤层共解释117条新断层 ,全部为正断层。其中落差5m以上的94条断层按其可靠程度分别进行了评价,可靠断层46条,较可靠断层48条,落差5m以下的23条。11#煤层解释的断层与2#煤层相比,新解释44条。2#煤层断层在11#不存在的有31条。在同时切断2#煤层、11#煤层的断层中,一般是切割2#煤层断距大于11煤层。在整个勘探区不尽相同,对本区较大断层作了比较分析。

勘探区断裂构造以NW―SE、NE-SW 向断层为主,间或发育E-W向断层。其中NW-SE 向断层具有规模大、沿地层走向延展、分支断层发育的特点,为控制探区的主要构造因素,其中的DF1与DF22断层构成了本探区的东西边界断层。在向斜NE翼发育与向斜轴部平行的断层,如DF101、DF62、DF43、DF26。在向斜NE翼离轴部远端,发育与轴部成放射状的断层,如DF108、DF95、DF63、DF23等。

图3 地质构造纲要图

在向斜SW翼地层明显变的陡峭,且被DF1断层切割,DF53、DF52、DF54、DF55、DF50、DF34、DF5、DF9、DF2等与DF1相交、切割,相交角度较大甚至垂直。DF22控制勘探区东部边界,在其附近构造比较复杂,DF17、DF18、DF19、DF20相交在一起。

此外区内还发育NE向的小断层,如DF99、DF83、DF85、DF75、DF43等,彼此近似平行。

总之,区内小的断层(小于10米)比较发育,是区内影响矿山井巷开拓与工作面布置的重要因素。

2 验证情况

东井二采区探采对比:首采面210201面,机、轨巷开门点实际揭露2#煤层底板标高分别为1560.713m和1551.152m;原勘察报告底板等高线为1552.463m和1541.751m.,与实际相差近10m;三维地震勘探显示为1561.441m和1552.107m,与实际相差不到1m(表1)。

原勘察地质报告中的FB23断层是一条由P补2-3和809孔控制的倾向近SN向的最大落差15m的可靠断层,三维地震勘探认为该断层不存在,重新解释了走向近SN向的DF81、DF76及DF85三条断层取代,目前已有210201机巷、补切眼进入了该勘探区,其中机巷未见断层,补切眼遇到DF81断层,地震勘探提供落差4m,实际揭露为4.5m,相差0.5m,平面距离位置相差4m。

中井探采对比:中井主斜井在施工过程中,成功根据三维地震勘探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推测K570―600m遇到11m落差的正断层。在K578m位置揭露了该断层,与平面距离位置相差7m,且出现大的涌水情况,经实测涌水量为12m?/h。井筒揭露的各煤层与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对比底板标高最大误差在2m之内,达到了勘探精度。

西井探采对比:由于西井煤层埋藏较深,地震数据采集较困难,地质解释较误差较大。巷道揭露各煤层,标高均出现3―5m的误差,原勘查报告误差在8―20m;对X10901首采面9#煤层分叉及合并未解析出来,造成后期地质工作被动,但对构造解释较为可靠,X10901面揭露的DF104和DF109断层,地震勘探提供落差14m和13m,实际揭露为14m和12.5m,几乎吻合,平面距离位置相差7―15m。

3 效果评价

通过对巷道揭露的地质资料验证,三维地震勘探对构造的控制比较准确、详细,主要体现在确定断层的落差、走向方向和延展长度、平面位置与实际相对吻合,比原勘查精度高,尤其对解决落差小于10m的断层判断能力有所提高,在确定煤层底板标高精度上看,三维地震勘探的精度均满足矿井建设需要,弥补了中、西井钻孔少,勘查程度低,对煤层的地质构造控制不够的缺陷,加快了大湾煤矿扩能技改工程进度,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采掘布置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三维地震勘探是一种简便、可靠、经济、高效的勘探方法。大湾煤矿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成本约为1205万元,工期7个月,与常规勘探相比,可节省资金910万元,缩短工期23个月。即使利用常规钻探布置,对煤层的赋存情况、构造的控制程度也难达到三维地震勘探成果。

由于种种原因在解释落差小于或等于5m的断层和深部煤层的分叉及合并尚存在着一些不足,控制程度尚不尽人意,希望今后在资料处理,野外数据收集及岩性解释上有所突破,为矿井建设提供更可靠的地质依据。

4 结论

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控制了区内2#、4#、7#、9#、11#各煤层的底板标高,控制上述各煤层的厚度变化趋势,控制区内落差≥5m的断层,解释地震测线上落差3m以上的断点,其平面摆动误差不超过±15m,解释断层断距误差不大于±10%,为矿井开拓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实践证明,三维地震勘探地质成果准确、可靠、成本低、工期短,是目前矿区补充勘探了解煤层赋存形态和构造的重要手段,也是矿区实现高产、高效的前提条件,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整合工作的持续推进,煤矿企业所面临的局面正在不断改观,无论是矿产资源开发规模还是集约化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在一些矿区和小煤窑生产区,留下了大量因无序开采而造成的采空区,对现代煤矿企业的生产活动带来了消极影响。文章以此为视角,对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信息。

关键词: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煤矿采区;应用;效果分析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概念的提出始于1970年,当时的地球物理学家沃尔顿将其初步应用到了地质勘探中,到1975年,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被正式应用到了油田开发勘探中。实际上,与二维地震勘探技术相比,三维地震勘探的数据量更大,也有更好的准确性,有利于长期保存;此外,由于该项技术在偏移归位和横向分辨率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对复杂构造与小构造的勘探尤为适用[1];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地震反射波对振幅能够形成更理想的保真度,对地层岩性的相关研究也十分有利。综合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具有十分优良的经济技术合理性。尤其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煤炭开采整合工作持续推进,煤矿企业所面临的局面正在不断改观,无论是矿产资源开发规模还是集约化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对精细地质勘探的要求越来越高,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异常广泛。文章以此为视角,对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和生产,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1 采区地球物理特性与勘探原理

1.1 采区地球物理特性解析

煤层和煤系地层因为不同成因导致它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赋存状态,可是在一般情况下,会呈现为层状沉积与层状展布。倘若煤层被开采之后,形成采空区,就会在原有应力状态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导致原有地层产生错动和出现裂缝,甚至发生塌陷等情况。实际上,对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1)如果采面较大或者开采时间相对较长,采空区会在重力与地层应力的影响下,导致顶板塌落,继而形成冒落带和裂隙带或者弯曲带等,这样一来,采空区就会被上层塌落的松散物充填进来,使其地球物理特征发生改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塌落带上部地层的特性也可能发生变化;(2)由于开采时间较短并且在未放顶的情况下,煤层顶板属于塑形岩石装填,保存完整,此时的采空区就以不充水或者充水的空洞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1.2 采区勘探原理

借助三位地震勘探技术对煤矿采区进行勘探,其目的在于以其目的物和周边围岩之间存在波阻抗的差异为背景,对反射波的能量强度大小和两介质之间波阻抗差异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更为准确和适宜开采的数据[2]。在正常的沉积地层起伏界面上,通常情况下,会产生相对连续的反射波。但是,当煤矿采空区中的岩层被开采之后,原有的地质结构也就发生了变化(这在前文已经提及)。这样一来,在采空区的顶底与周边地区就会产生和正常岩层有明显差异的反射波[3]。即会出现诸如反射波无序、反射波中断以及反射能量增强等状况,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还会产生绕射波的情况。

2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实例

河南省某测区属于隐伏式煤田,井田内地势相对平坦,在其表层大多属于粘土或者砂互层沉积状况,厚度有明显变化,其结构也显得十分复杂。通过钻探之后发现,其地层自下而上分别属于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和中生界侏罗系与新生界第四系。在本次进行的三维地震勘探中,主要任务在于控制测区内2、15煤层的赋存形态,尤其对那些大于6米以上的断层要加以特别控制。

在实际勘探工作中,工作区内地表相对平坦。按照试验确定观测系统分为八线8炮制,且每线60道接收,采取中间激发的形式。在原始记录中,能够确定目的层的反射波能量相对强,信噪比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干扰波的分布为,一些频率较高的随机噪声以及低频的面波干扰等。此外,借助精细几何库编辑和反褶积以及滤波处理,对抽道集与速度进行了扫描分析,并借助动校正与叠后偏移处理,最终得到了品质较高和高主频的三维地震勘探数据。

在对数据结果进行解释的过程中,通过测井曲线进完成了数据之间的合成,同时,对目的层位完成了标定分析,并针对采空区在地震剖面上显示出来的特征,对其地震波三瞬参数和方差体等属性参数进行了分析。而在对采空区构造放大显示之后发现,采空区构造的分辨较高,精度解释也十分理想。尤其在0.78s处,此前一直连续出现的反射波在该处出现了第一次中断,之后的能量变弱甚至消失的趋势,但是在与其对应的下部却出现了能量较强的延续波;进一步的分析可知,借助方差体顺层切片能够得出如下结论:这一异常区域属于长方形的圈闭形状,借助这些数据可以判定该区域为采空区,在其内部存在一定的填充物。

3 三维地震勘探地质效果分析

在以上勘探资料中显示,一些主采煤层已被采空,因为这一区域采用了房柱式采煤,因此留下了大量煤柱,其中的大部分都未放顶,处于自然坍塌的状况。当然,这一区域的地层结构相对稳定,其地球物理特征处于复杂的状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形成了能量较强、连续性较好的煤层反射波,但是,由于其他原因的影响,反射波能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4]。此外,更为明显的,采空区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的反应十分明显,而煤层被采空的范围和矿方资料的吻合较为理想。由此可以判断,此次三维地震勘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结果看,本次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果:全面查明了区内新生界地层的厚度和基岩面的起伏状态,对区内煤层的赋存状态形成了清晰的认识,同时查明了区内幅度大于6米的褶曲;更为理想的是,进一步控制了煤层产状和煤层露头位置,对落差大于6米的断层进行重点勘探,对相关数量进行了统计。

在测区内,经三维地震勘探后发现了大量新的断层,这些断层占比达到了60%以上,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此外,断层的走向十分复杂,不但有北东向,也有东西向。而对新揭示的东西向断层,原设计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新的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该矿需要对设计进行重新修改,根据断层的走向重新划分出新的采区和综合机械化采煤区以及炮采块段与构造复杂带等,并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当的采煤方法,合理布置巷道和确定配采方案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为设计缺陷给矿井投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之处于主动的局面之中。此外,进一步的优化还能够减少无效掘进和降低万吨掘进率,奖励人力资源的使用数量,提升资源的回收率和开采率。

4 结束语

当前,针对煤矿采取探测采空区的物探方法较为丰富,可是大部分将精力集中在重力与电磁法方面。但是,因为采空区和其上部地层往往属于开采前的地层,其地球物理性质会产生一些明显变化,这样一来,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就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比如,借助三维地震勘探对技术能够对采空区进行精确的探测,以此取得相对理想的勘探效果。在本次进行的三维地震勘探作业中,借助合理的技术方案和严格的野外施工措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原始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精细的处理,将会取得更好的地质效果,能够为煤矿的矿井设计和采区布置等各提供有力的借鉴。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工程处,河南平顶山 467099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技术应用

[摘要]:针对黄土塬地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工作面临着许多特殊问题,如复杂的地表条件和松散的黄土严重地影响了野外地震数据的采集质量,严重地影响了地震资料的正确成像。采取正确合理的处理流程有助于得到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对于提高解释构造成果的精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资料处理 应用

0. 引言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上的应用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东部平原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但随着近几年的开采,煤炭资源越来越少,而中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3,资源勘探的重点已转向西部地区[1]。

由于西部地区第四系黄土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比较强烈,且往往地形复杂,给地震勘探造成一定困难。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西部黄土塬区的应用,针对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处理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勘探质量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有着深远的影响。

1.项目概况

陕西某煤矿位于陕西省白水县,由于原有勘探程度远远不能满足采区设计和工作面划分的要求。煤矿决定对采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以为下一步的巷道布置和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由于勘探区内黄土层较厚,不利于地震波的传播,且黄土冲沟也发育,地表高差达200m,地形十分复杂;塬上及半坡密布大量的苹果园,测量通视相当困难,这给地震的采集造成较大的影响。

2.数据采集

(1)黄土覆盖区段。巨厚黄土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极为强烈;区内潜水面很深,低速带调查结果表明,黄土层速度极低,其与基岩面可形成良好的波阻抗界面。因此塬上施工时该界面能产生折射、强反射及层间多次波,对目的层反射波形成严重干扰,该区域是本区激发条件较差的地区。

(2)坡积地段。坡积物成份复杂、堆积松散、成孔难、激发难,高差变化剧烈,是本区最难获得资料地区。

(3)从原始资料上看,主要目的层反射波信噪比差异很大,勘探区南部边缘及勘探区西北部资料相对较差。

总的来说,经过野外的努力,对黄土覆盖区来说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资料有较大一部分主要目的层的信噪比很高,为完成勘探任务奠定了基础。

3.资料处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针对原始资料以上的特点,制定了本次资料处理的指导思想:在“三高”处理过程中,以保幅处理为重心,重点提高资料的信噪比。突出目的层,兼顾浅、中、深层。

(1)静校正

静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地表高程及地表低(降)速带厚度、速度存在横向变化,使得由此产生的地震波旅行时差会对信号的叠加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致使反射波同相轴信噪比下降、频率降低。

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确定了野外静校正,初至折射静校正、自动剩余静校正逐步细化的静校正应用方法。在此补充说明的一点是在绿山初至折射静校正的逐炮拾取阶段,务求所拾取的初至折射波来自于在全区较能连续追踪的同一层,以建立精确的近地表模型。

在准确求取了绿山所得静校正量后,分离长波长分量及短波长分量,应用短波长分量,解决邻道间的剧烈跳跃现象。在此基础上多次求取剩余静校正量。求自动剩余静校正量时,应在全区找一个较好的标志层,使其达到效果理想而且保真。图1是静校正前后单炮对比。

(2)振幅处理

振幅处理包括:

a.补偿地震波的地层吸收;

b.结合地层,选定速度进行球面扩散补偿;

c.对地表一致性振幅分解,求出振幅补偿因子,对地震数据进行消除由于激发、接收等因素引起的振幅能量差异进行一致性校正;

d.动态振幅均衡。

对振幅的上述处理,完全消除了由于地表剧烈变化,地层吸收等因素对振幅产生差异。使振幅变化真正反映地层物性参数的差异。

(3)干扰波消除

a.迭前滤波:15~25、140~160消除低频及高频干扰。

b.剔除坏道,不正常道,尖脉冲等。

c.初至干扰波及声波的切除。

(4)地表一致性处理

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的基础上,选用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完成在炮域,接收点域、共偏移距域的地表一致性预测,同时压缩子波,提高分辨率及信噪比。

(5)速度分析

由于静校正部分地段信噪比极低的影响,使速度分析很难一次到位,针对本区采取如下措施。

a.先采用常速度叠加,拾取较好段的速度值作为初始速度。

b.在二次剩余静校正之后做速度分析。

c.采用大道集进行速度分析。

d.在构造复杂处加密速度控制点。

(6)DMO叠加

针对本区的实际资料,采用DMO叠加,依据为:

a.水平反射和倾斜反射同相轴在DMO叠加过程中均能同时正确成像。

b.DMO技术改善了叠加速度对地层倾角的依赖,提高了速度分析精度,并为准确求取偏移成像速度场提供基础条件。

c.DMO本身是一种多道运算的部分偏移过程,在此过程,随机噪音得到了压制,提高了资料信噪比。

(7)叠后去噪

采用多项式拟合衰减随机噪声,利用一次波减去法削除中、深层的多次波。图2、图3为去噪前后叠加剖面对比图。

(8)偏移

采用15°有限差分法进行偏移,处理过程中对偏移速度进行充分试验。依据实验,对偏移速度采用时空变系数,使各地段达到最佳偏移效果。是图4为偏移后的时间剖面。

(9)提高频率

处理中对谱白化反谱积,反Q滤波、分频处理,脉冲褶积,迭后子波反褶积等提频方法加以综合利用,反复试验,在不过多损害信噪比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频率。

(10)特殊处理

为了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地下真实情况,突出小构造,采用了如下特殊处理方法:

a.地震道积分

b.递推式波阻抗反演

c.三瞬处理

d.多道约束地层反演

4. 结论

针对黄土塬区复杂的地表地质条件,在野外采集完数据后,在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环节采用多项处理技术和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