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28 11:34:12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育 美术论文 美术
摘要:中国美术教育的近代化过程既是教学模式的学校化过程,也是美术教学体制制度化的过程。在其演变和进步的过程中,其一方面以西方美术教育模式为先导,汲取其精髓,如国人到欧洲等地留学,另一方面勇于打破旧的教学体制,在借鉴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实验,如开办学堂等。总而言之,中国美术教育近代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领域的发展。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论宋代文人的“尚意”思想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摘 要:文人画在中国的绘画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人画自宋代兴起以来就一直受着文人们的思想的影响,其中宋代文人的“尚意”思想作为艺术审美价值的一种尺度,一直影响着中国后世的美术教育的发展。本文旨在将宋人“尚意”思想进行剖析,从几个“尚意”特征入手来谈其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文人;尚意;美术教育

文人可能是中国特有的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的称谓,而且这个称谓里包含着大多数中国人的追求(做一个文化人)。自隋唐开科举取士之后,便开始形成了士大夫文人阶层,这一阶层的文人们一直都很注意修养的提高,其中培养自身修养的内容就包含着有诗文、书法和绘画,这些就很明显地构成了中国文人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体化”――官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鉴赏家为一体的全才,也可说中国的文人是具有诗情画意的政治家。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文人、士大夫所画的画,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的兴起则在宋代,到了元代文人画进入了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文印信一逐步正式进入画面,诗、书、画、印成为一体标志文人画的完善,在明代文人画成为了画坛的主导地位,并直接影响了清代绘画的基本格局与审美取向。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

中国有句古话叫:“书画不分家”。元代杨维桢在《图绘宝鉴》序中,对书、画之分合,以及士大夫之书与画的沟通,有一段极精辟的说明:“书胜于晋,画胜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可以说中国的美术是“中国画”和“书法”的总和,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也从未被隔断过,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美术教育也可以说是“中国画”和“书法”的同步教育的总和。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一体化”文人大家的推动,其中宋代文人的“尚意”思想对后世的美术教育影响就比较深远。

中国书法史的分期,从总的划分,可将唐代的颜真卿作为一个分界点,以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书体沿革时期,书法的发展主要倾向为书体的沿革,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展现往往与书体相联。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已经具备,无须再创一种新的字体。在经过晋、唐“尚韵”、“尚法”之后,于是书法家就提出“尚意”的主张,“书体”已经固定,而“意”是活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主体作用。

所谓“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表现,这种重主观、重个性的美学思潮特别强调了书法艺术的抒情功能。这样,书法艺术就与人的品格性情有了直接的关系,书法的美就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更在于其内在的神韵,即它所传达的情趣、学养、品性、胸襟、抱负等精神内涵。

如果说唐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求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和 “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宋代书法“尚意”,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是重哲理性,二是重书卷气,三是重风格化,四是重意境表现,同时倡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的体现。北宋四家(无论是天资极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已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他们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水墨画技巧,这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

宋代文人们的美术作品中无不散发着“尚意”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的作品和著作,加之宋元时期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以画院为主,这样就更为集中系统地将这种“尚意”思想进行传播与发展。

《东坡题跋》云:“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若乃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取其意气所到,说明了“意”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绘画所追求的已不再是具体的形。东坡又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所指亦是不以形似与否为意,不以形似与否为衡量标准。即如张彦远所云:“以形似之外求其画”。这样的艺术追求下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成为士大夫文人人品才情的寄托。

黄庭坚作为苏轼的弟子(黄庭坚与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毫无疑问地也继承了苏轼的这种求“意”的思想。黄庭坚论学书,首重胸次、书卷,云:“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又云:“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说的就是要注重哲理性和注重书卷气。

南宋时期的赵希鹄在《洞天清录》古画辩云:“今名画工绝无,写形状略无精神。士夫以此为贱者之事,皆不懈为。殊不知胸中有万卷书,目饱前代奇迹,又车辙马迹半天下,方可下笔。此岂贱者之事哉?”说的也正是文人重书卷气的尚意追求,其中也渗透着文人们的修养方式和品格修养的基本途径。这些也是区别于画工匠作之处,在宋以后广受推崇,成为文人画教育的重要思想内容。

“重意境”是“尚意”的重要特征之一,董其昌《画旨》谓:“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苏东坡在跋王维《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后世人将王维奉为文人画之祖是因为王维诗品画品的高迈,也是因为王维将诗与画融为一体进行沟通的功劳。自此后,“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立意造境观念便成为后世文人的文化依托。苏轼、黄庭坚坚持倡导诗画一律,国子监画学也例以古人诗句进行命题考试学生,其录用考试的标准发展了“师法自然”的艺术主张,即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写实技巧,有强调立意构思。画学的学科分为专业课和共同课,专业课有:道释、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六门;共同课有: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此外设问答(绘画理论)。可见当时的美术教育不仅关注绘画的技能技巧,也关注绘画的理论,更关注画家自身的文化修养。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画上题诗,这对之后的美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画中有诗”,不仅从立意取境的艺术品格上,也从画面的经营样式(构图)上,都对文人画有了新的要求,与书法一道,从意、象两端构筑中国文人画特殊的艺术气质。这样“重意境”的艺术要求促进了后世对画理的研究和重新思考,从而形成了中国文人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重哲理”、“重书卷气”、“重意境”的“尚意”要求在无形中也就对艺术家进行了塑造,也就形成了注重个性发展和独创性的“重风格”的审美意识,也就在艺术追求上形成了注重艺术家个人艺术风貌的特征。注重个性发展的思想也成为了中国文人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北宋的文同、苏轼、米芾等人在文人画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上的影响,使文人画成为一股相当有影响的艺术思潮。到元代文人画达到了鼎盛时期,众多的文人士大夫滋生了厌世心理,将绘画作为个人精神调节的手段。赵孟、柯九思强调以书入画,钱选提出“士气”说,倪瓒鼓吹“自娱”思想,多数画家则将具有象征意义的梅兰竹菊作为自己的表现题材,用以标榜个人的志节情操,这样,画家的主体意识被进一步强化,文人士大夫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在创作中也就得到更突出的表现。宋代的“尚意”思想发展到明代被董其昌精辟总结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八个字,为后世所尚,成为中国文人画教育思想的经典概括。这一思想影响到了清代的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经赵之谦、吴昌硕影响到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人。

宋元以后的文人都以鉴赏古人名迹、博览时贤作品、赋诗作文、品评题跋为好,题跋其书法诗文之讲究,画理书义之趣旨,品评识见之高下,都对文人画家提出了书法、诗文、理论、眼界等综合素养要求,成为文人画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总之,宋人的“尚意”审美价值中体现出来的对“哲理”、“书卷气”、“个人风格”、“意境”的重视的思想,一直以来都对后世的美术发展及美术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文明从后现代艺术的此消彼长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尴尬时期——大师消失了。我们再也看不到亚里士多德、尼采或达·芬奇那样的人,甚至连格罗皮乌斯也离我们远去,可我们又没理由因此而怪罪自己亲手发明的新经济体制。值得当代中国人重视的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心浮躁,自身文化丢失以及对外来文化一知半解。但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契机,我们开始反省自身的文化状态,重新发掘中国文明的内涵以及再次审视西方文化意识,我们和世界重新站在同一个起点,而目标就是重新建立一个可以出现大师的环境,而这个建造过程的核心环节也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重点——美术教育。

一、什么是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一种制度,在这一系统下,培养出更多的艺术家,但这一制度在不同时期也是可变的。从古代的师徒模式到近代的学院制,这种制度通过变革延续了自身的存在。在大学美术教育中,从事美术教育的人一般都具备两种身份——艺术家和教育者。一个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个艺术家,他对世界有着自己的看法,对艺术有独立的评判;其次他也是一个教育者,为自己的学生提供自己的经验和观念作为他们在艺术活动中成长的参考。需要强调的是,教育者自身的构成基础是艺术家,核心是教育者,这两种身份的价值是并存的。

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者,他的职责在于牺牲的勇气,以肯定的方式教育年轻人正确地分辨艺术的价值,甚至可以为了自己的观念去否定以往的经验以及价值,这就需要一个艺术家不仅具备专业水准,更要有一个堪称典范的人品。

二、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

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引进西方美术教育制度,这也是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开端。在制度更迭之际,中国人的救亡图存也直接导致美术教育跟随社会文化范式的变迁而变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教育在废墟中移植了一套全新的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平淡稳定后,教育者们却发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在这个平稳的时期,很多艺术家都养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即接受国外的艺术思想,缺乏思考与解构的能力。思维空白已经是艺术家感到无奈的事实。学院内的教育者不仅发现了中国美术的残缺状态,更要面对大学教育制度下来自管理体系的压力。教育制度的变质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年轻的学生。中国的大学扩招使得更多的学生选择了艺术专业,社会矛头直指美术教育。

三、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虽然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已经伤痕累累,但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部分教育者在坚持美术教育的初衷,他们更多接收及时的对外信息并思考、批判地理解,在基础教学外增加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这已经足够预兆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在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中,设计教育的革新最为突出。正如工业革命后设计的出现宗旨一样,它更接近于应用,与社会接受能力最大限度调和,也正是这种特性使得设计教育率先改革,教育者们意识到他们没有像绘画那样宣称艺术的精英属性的借口,设计首先是为应用而产生的,大学越来越多地邀请从业设计师授课,使得设计教育更具时效性。

美术教育的其他门类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年轻的学生们最大的压力就是生存,4年的本科教育能否完成这些教育者最迫切的愿望。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任务也以此为开端,已经存在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不可能被瞬间改造,这可能是一个需要投入几代人的努力的过程,而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受真正来自当今社会的信息。中国的学院教育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转化成学术成果。

目前的设计实践中,以靳埭强先生为开端的一批设计师已经开始着重发掘中国本土艺术语言的尝试,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这些文化符号的重新应用,甚至打破原有的设计与绘画的分科,这种学术尝试显然对起初的造型艺术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这也确实带动了学院教育进行新的变革。在未来,中国教育将首先使年轻的艺术家生存下去,给与他们更多的“儿童般的自由”和人文关怀,而后才能真正诠释本土艺术的内涵。

四、新教育精神下的教育方法

任何艺术创作或艺术教育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它无法回避与时代的血肉关系。这首先是对教育者的要求,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在不断的突破之间完成的,教育者必须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当今社会美术思潮的最新动向,基础训练应被保持在最低限制的分量上。美国有一位教授曾经让学生在破烂不堪的纸上做素描练习,在我看来,这类方法完全可以使学生清醒地意识到基础训练在整个美术教育中实际的位置和作用。我们更应当明白,基础训练不是一个阶段或是整体中的一部分,而是伴随人终身学习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人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

事实上,美术教育应该是打破现有学科分类的,用各种方法来完成视觉艺术基础课的尝试,向学生提供社会方向的课程参考议题:生命、生存、人格、疾病、微距、信仰、文化、战争、生态、自由、地球等。学生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符合某种形式、技术和私人的情感价值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和社会议题进行直接的沟通和对话。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核心是文化教育,而非单纯的技术培训。还有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对社会进行思考后,不局限于绘画技巧或设计语言等的分类,甚至尝试新的视觉元素的创造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体制的作用,造就出懂得独立思考而又不惧怕时代的艺术家。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当下中国美术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教育学科在中国不过两百余年,借道日本取法“西洋”,后又由“中道”日本转向“直捷”西方。教育著述也是由先编译后编著的路线,中国教育学科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在译介西方教育学科的过程中形成的,本文从学院的学生、教师、评价体制包括作品评价、美院教育与师范教育来探讨中国美术所面临的问题。

拔苗助长的考前美术教育

青年人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而我们的太阳,考前的考生们却在不断训练概念性的考前素描中抹杀了学生发现自然的能力,使学生训练了一套“好活”,从而失去了自身发现世界的眼睛。最好的年龄,最有发展的年轻人只为功利考学,在不断的考前重复的概念性的训练中葬送了自己本有的敏锐的洞察力与感受力,而现行的素描、色彩、速写的考前模式与中国自身美术观念没有任何关联,也就是说我们为这样的考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几代人的将来艺术前景堪忧。

大学本科的教育问题

1.美术教育没有自身的教学体系。现今的学院教学是百年前引进西方的学院的写实造型、写生训练并借助民族传统形式与材料加以表现,逐渐形成了临摹、写生、创作的中西结合谱系,现今体系与百年前学习西方的体系的并没有太多改进。体系落后,方法老化,专业教学与史论教学互不相干,没有产生互渗关系,中国传统画论美学更没渗透到艺术理论的教学中,美院之所以比其他综合类美术大学“好”,主要是靠美院有一批名师,而不是美院的教学体系。

2.重“技术”的培训,不重“人才”的培养。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其次才是专业或技术。现今的美术学院是“技术学院”,是“绘画技术”、“雕塑技术”、“设计技术”、“计算机技术”学院,仅是技术的训练,也提高不了学生的素质。再加上学生高中之前及家庭教育的综合素质没有跟上,想在大学提高,只是天方夜谭。

叶圣陶说,若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书”。大学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技术”或“职业”的培训地,也就是说,即使你毕业不从事你的专业,你也能很好地完成、做好你所想做的其他行业。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没有完成自我的人格与意志品质等,你不但本专业学不好,更干不好其他专业,那么这样的结果必会为社会造成后患。这种教育不只是大学单方面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及本人共同完成。

硕士、博士泛滥

盲目的提高学历层次及社会对学历的需求造成了硕士、博士泛滥,出现了绘画水平硕士水平比不上本科生,博士水平比不上硕士生。实际上美术学博士原本就是以理论研究为宗旨的。

现今,艺术升级为一级学科门类,全国美院或地方院校拼命争设博士点,许多并不够条件的也在争抢这份“羹”,又并不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也能享有“博导”的头衔,这样的“博导”在制造一批一批怀揣着不同目标的“博士”们。官方高举引导名利的大旗,并设定了名利等级,高等美术教育便成为了集体追逐名利的竞技场。

不规范的评价体系

1.学科、教学评价体系。以往美术学在学科制度上一直在“文学”门类下作为三级学科方向,而中国的教育是起步是引进西方的,现在艺术学科升级,各方面也都是在探索过程,关于学科评价建设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合理的现行方式。要建构中国自身的教育谱系,艺术理论思想与有系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目标,有与之配套的实践教育系统。教育教学成果如何评价?教师的创作成果、设计作品,靠获奖。学生的成绩如何评价?靠分数。

2.职称评定体系。这是一种不平和的体制,休想让教师清闲,大学教师的任务繁重,要教学,要教好学,又要搞好“科研”,“科研”这一词界定本身就存在问题,艺术家要搞“科学研究”?“体制”希望大学教师:(1)有出色教育教学能力;(2)又要有超群的外语水平;(3)还要有顶级的绘画水平;(4)还要有“高级”的“学术”水准,要求教师要在部级核心期刊,或者CSSCI的期刊上,才算有学术水准;(5)要有“科学研究能力”在职称评定过程中要求美术教师要有省级或者部级的“项目”方可符合所谓的相称的职称。

教师大量的时间忙于论文、项目及参加美协的展览活动,自由的时间被迫出卖。无欲则刚,给教师更大更多的自由空间,让高校美术工作者静下心来做事吧!

3.艺术创作评价体系。中国近百年美术评价体系也是西方的,又是在浅层的画面制作效果或工作量多少来“计算”作品的“优劣”。国家展览给艺术设定了错误的目标与错误的导向,展览多是虚假的矫情之作,没有深入骨髓的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更见不到也不存在传统中得“逸品”的作品了。现今,急需建立一整套符合自身文化传统的美术作品评价体系,即不同于传统又不同于西方,要引导提倡创作符合中国自身审美要求的有相当艺术格调与境界的美术作品。

学科与职称评定的结果:1.对高校教师的身心压力;2.忙于职称,疏于教学;3.为社会制造更多“著作”、“论文”垃圾;艺术评价的结果是为社会制造了一批虚假的“大垃圾”。

给九大美院自由,他们自身更懂得评定体系。下属师范类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定位要准确。

研究学术需要评定吗?学术研究首先是自身的爱好与兴趣,再加上自身所具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才能做好学术研究。它不需要哪个单位或机构来评定这属于什么。不能一味地追逐而要问为什么追逐?大学沦为了实用与适应主义,变成了世俗化与功利化的场所,大学应是培养精英的地方,是引领而不是去盲从。康德认为艺术和审美具有超越功利性的“自由”秉性。太多实用与现实而缺少精神,缺少那自强不息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这也正是我们的“大学精神”。

师范教育的问题

师范类学校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教育应把培养目标确立明确。

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没有教学法。高等师范类美术教育从课程设置到教育实习都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相脱节。一方面是高校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中小学的问题,中小学、高中对美术教育不重视。美术在中小学不能得到健康正常的发展必将影响将来的发展前景。现今美术被升为了一级学科,是否在中小学中,美术也可以从“副科”升为“主科”呢?

师范类院校培养目标应该明确: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而不是把目标定的跟美院一样,大学教育有其共同性和一致性,但各个大学办学应该有自身的特色,更应该发挥自身的地域及历史文化优势。

解决的出路

1.爱好从小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美育可救国,从幼儿园开始着手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小学、初中、高中要逐步加强,而不是到高中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了,那么赶快学美术吧,家长、学生都有这种心理,学生不爱自己的职业,没有兴趣一定学不好。米开朗基罗十三岁进基兰达约工作室学绘画,老师认为他学晚了,毕加索十三岁的素描作品已经相当于世界级大师的水准了。艺术是一个高尚而崇高的行业,不要玷污了她,想要成才,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2.大学前的多样化的学习,国画、版画、油画、雕塑、设计等要在考前有相当的基础与熟悉程度,而不是到大学毫不知其主业为何物。

3.建立“大美术教育”系统。

中国美术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是一个应该是一个连贯的完善的自成系统的整体体系,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连贯的培养计划。而现今,这几个环节互相并没有干系和联系,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

小学、初中、大学他们之间要形成一个纽带,他们之间要建立一种纽带关系。如果形成一个“大美术教育”的系统,那么美术人才会从小学或幼儿开始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健康的起步,通过初中及高中的逐渐的美育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绝非今日的考前一两年所能企及,那么大学美术教育就自然可以想象。

中国在两千余年以前就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但现今美术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中国自身的体系,这需要一批人或几代人来不断地完成。发现问题是未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们期待着中国美术教育不断前行,它会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陕西西安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解构与重组——关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革

摘 要: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艺术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而作为新世纪的美术教育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某些方面上也阻碍了美术教育发展的进程。而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美术教育研究才能蕴含着高目标的要求和超前的思想意识、进而提升知识文化教育的广度、高度和深度。

关键词:民国;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历程;改革

教育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它泛指人类社会活动中专门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物质、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其中隶属教育系统的“美术教育”则是社会教育活动中培养学习者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增进学习者的美术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活动。

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的开始形成是在民国前期,这是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变革的关键时期,也是近代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在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救国”的号召下,从外国留学的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梁、庞薰琹、刘海粟等美术家毅然归国,希望通过引入西方美术教育来改革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他们一生致力于以中国传统精神为主题,消化和融合西方文化艺术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文化艺术,并将毕生主要精力用在革新美术教育事业上。在这个过程中,在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影响下,中国美术教育形成了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特点。但凡是人,总存在差异性,艺术工作者更是如此。中国的美术教育家们在当时的教学理念与艺术主张一方面有着共同性,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差异性;在这个教育背景下,这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又有消极的影响。比如:徐悲鸿在美术教育中推崇“写实主义”,也就是外国古典写实主义;但是林风眠则侧重“现代主义”,即西方19世纪印象派以后的现代主义艺术。这似乎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直至今日,在这两个美术教育家的教学改革下的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在教学风格上依然呈现出大相径庭的差异性。现在,中国美术教育从20世纪初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已经是跨过了一个世纪。那么,它的教育思想理论、实践方式可以说已经到了比较完善的阶段。当我们把视野转从中国美术教育的历史转向现状,从中可以发现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一方面传承了传统的艺术教育理念,但抛弃了其中更为重要的人文观念;另一方面对上世纪50年代引进的苏联艺术教育模式缺少革新和变化。当人类逐渐步入知识经济、网络社会、新技术和信息不断涌现的二十一世纪,未来的美术教育观念较之以往旧的美术教育,也必然要发生其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

关于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首先,我们要知道,美术教育的特点及其功能所决定了它是我们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了解美术教育在社会上的内在意义和其本质功用是必要的。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包涵学科本体与教育功能两个方面,它延伸和发展美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求以及通过美术学习影响学习者身心发生良性变化,形成他们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其次,美术教育在每个时期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是要重视的。因为美术教育本身就是社会活动之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美术教育的推动作用,从而我们应该认识到美术教育不只是为了培养社会中的美术家,实际上应该更加认识到它可以通过美术绘画语言提高大众的审美修养,通过美术活动中的观察记忆活动来启发大众的智力,通过对作品的历史背景等来促进大众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品质。再者,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教育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它对提高和完善人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当准确地把握美术教育发展的脉搏,确定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让美术教育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其价值。为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一种思路与途径,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作为美术教育体系的主要实施者——当代美术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应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调整其教育策略,注重综合性美术素质教育和美术基础教育。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我们还要认识到改变美术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才能深入文化理论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水平,加强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着手,以推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以创造教育为核心,素质教育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性强的现代高素质的素质教育人才。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培养问题意识乃当今中国美术教育之变法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511442)

摘要:当今中国美术教育,培养国人问题意识促使本国美术教育有新之转机,注重图像之读解,关注美术与文化之积淀,重塑观察世界之眼光。

关键词:中国美术教育;问题意识;变法;图像;文化传统;观念;媒材

一、问题意识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一)当今中国美术教育需要变之缘由。

中国几千年的璀璨文化,美在很早的原始社会中已经有所体现,在原始人制作的器具中便可寻找到他们审美的趣味。商周青铜器造型之多样,鼎上饕餮纹之神秘;唐朝白瓷、青瓷、釉下彩瓷的雅致;明清家具之精巧、简练等都流露出中国人对美的本质的执著追求。在古代,中国画和书法是得到普及教育的,也是考取功名的重要途径。到了近代的中国,受外国列强的入侵等历史原因,美术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严重脱节。蔡元培认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提倡将教育的目标定为“育国家之良民”,也就是教育应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在审美意识教育和人格培养方面相对比较弱,这样的美术教育要需要改革和变化。

(二)当今中国美术教育之变法――培养问题意识。

蔡元培认为“学校美育分普通美育和专门美育两种。普通美育属于小学到中学这一阶段。专门美育属于大专阶段。这两个阶段是衔接着的,随着年龄、学识的增长,美育的内容和标准也要随着加深和提高。”事实上这两个阶段我们已经在门面上达到了,但从内容上看却还有长远的距离。当代父母都很注重子女儿童时期的艺术教育,且不少家长愿意资付不少金额请艺术家庭教师。这符合了蔡元培的理论:“儿童时代,形成概念之力尚弱,则倾于直观。故无论开智陶情,均以利用美术为适宜。”在当代社会人云亦云的大环境中,很容易缺乏独立思考,变得墨守陈规、麻木不仁,没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看清事物本质的关键。中国当今的美术教育有部分只是浮于表面,如果加强培养问题意识,对事物深入研究,中国美术教育会有更好的发展。

二、具备问题意识,看透事物的本质――问题意识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对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入。

1.图像问题。

绘画是要把事物的真实表达出来,但并不等于把事物现实的造型、色彩等外观逐一刻画,达到“一模一样”。这里的真实是指表达真实的情感,是一种触动心灵的震撼。吴冠中要求自己做出撼人的作品而不是娱人的作品。娱人之作只达到趣味的层面,撼人之作乃大师人格之流露,有感染的力量。图像在艺术中就象文字在文章中一样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是靠视觉来再现的,往往不是直白可得,需要观者去“读解”。当然对观者的要求很高,他必须了解艺术史、哲学、心理学等学科,找出相应的关系。

(1)技术与观念问题。

前面说到绘画不必将具体的事物如实地绘制在画布上,可是当我们在幼儿时期还没学习过画画时,也不能忽略模仿这一重要步骤。只是提醒大家在掌握了绘画技法之后不要过度炫耀这种技能,应该注重观念的表达。对于“当代艺术”的评价众说纷纭,假如我们没有意识探讨当代艺术的形成发展和对艺术家个案研究的话,很容易把“观念”概念化。艺术作品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而是从作品中找寻艺术家看问题的角度。不要过分地把技术与观念分开来讨论,经典的作品往往是技术与观念的结合,它有艺术家独特的视野,并用符合表达这一概念的技术来完成,虽说高超的技术不容易,但找到恰如其分的技术却更难。

(2)传统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在今天“传统”一词也被广泛运用。可是,不是所有的传统都可以直接拿来用。必须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的美术教育中做得不够成熟。首先,国画在中小学没有得到普及教育。其次,教授国画只教技法缺乏国学教育。学习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是领悟其精神的真谛。中国人的宇宙世界观源于《易经》: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地之气而生。这种精神渗透在水墨画中,强调直觉、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学习国学,领悟水墨精神,对于人生态度有更深层的意识探讨。

三、培养美术领域中的问题意识

当今物质消费已经变得理所当然了,这种购物的行为已经不需要问为什么,潜意识驱使我们这样做。假如我们对早已习惯的产生疑问,新的东西才会出现,进步才可见。“问题意识”其实是一种观看世界的角度。大自然的观看术是靠学而知之,问题意识也是靠学而有之。

(一)中国美术教育应重新调整对图像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有清晰的概念――图像不只是技术和技法。中小学是认识事物的最佳阶段,绘画中模仿事物能让他们认识物体,可仅有这种方法会抹杀他们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应该培养他们怎样去观察事物,从而使他们产生问题然后自己解决,通过这种方法所得到的图像会深刻得多。通过美术史,使我们提高自身的艺术眼光,面对现实生活提高问题意识。大学美术学习应注重问题观看之方法,从纯绘画来说不可只针对图像的表面,更应注重图像背后所反映的观念。从设计来说,不能总是设计符合大众口味的图案,要以引领潮流,提高大众欣赏能力为目标,也不可仅追求设计图案之精美,而是透过设计传达观念。

(二)中国美术教育应与文化紧密结合。

陈丹青说过: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培养洞察力可引发自身的问题意识。许多有名的艺术家也是通过观察身边的普通事物创作出伟大的创作的。埃舍尔观察阿尔汗布拉宫发现了规则空间分割的关系,根据简单的“上下前后左右”来探索灭点的相对性等。香港设计师余志雄利用点、线、面来探讨艺术的故事,他对日常各个细节很敏感,例如看到线会联想到他的各个空间,它不只是一条平面的线。文化传统是一种精神,是需要全国人民共同了解并坚持的,重要的在意识中对文化传统有执著追求的信念。

(三)中国美术教育要发挥媒材的魅力。

有位学者曾经说:“艺术家是通过媒材来思考的。”媒材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另一种途径。日常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实物如果了解其特性可以加以利用来创作,只要能表达好的观念,任何媒材都具有价值。毕加索是首个在绘画上加入现成品的人,他加入了廉价的稻草,却打破的对绘画的理解。塔皮埃斯的创作总是“变废为宝”,传达任何东西都有其自身价值的概念。在美术教育中注重给学生多种媒材的尝试机会,例如把报纸变成蔬菜、透明胶片代替画中的窗户、牙膏盒子做机器人、锡箔纸做肌理图案……多种材质引发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所有新颖形式的转变、高新技术的引进、人才出国深造等之变法是进步的一种策略,提高图像读解能力,注重美术与文化的学习积累和研究,培养细腻的洞察能力找寻媒材的各种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进步的长远之计。培养问题意识也就是培养观看世界的新视角,同时,也是人格培养的磨练过程,培养对艺术执著追求的坚持态度。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中国美术教育三十年发展变化研究

【摘 要】 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美术教育和教学30年的发展变化历程,认为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我国的美术教学主要强调美术教育的社会功能;九十年代注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新世纪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与时俱进的色彩。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育;三十年;发展变化

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的美术教育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基本由各科老师代上,教师往往是在小黑板上画几个简笔画到教室让学生临摹。

八十年代,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基础不同,教学条件差别很大,国内各地美术教学处于不一样的发展状态,记得在笔者以前工作过的中师,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中小学都没上过美术课,当年笔者给普通师范学生上课,第一节课是教学生怎么选购铅笔、画纸、橡皮等常识。后来,国家提出素质教育,中小学普遍都开设了美术课,中师也开办了美术专业班,为提高美术教师水平,各地主办各种教师培训班和讲课比赛;少年宫、私人画室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美术的地方。到了九十年代末,小学、中学美术对教学方法、学生心理方面研究系统深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但目前高校专科、本科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却有些脱节,相比较,当年中等师范学校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模式更适合中小学教学需要。现在高校毕业生专业性增强了却忽视了全面的素质提高,特别是专业美院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及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更少,以至于有的毕业生在教学中抓不到重点难点。

九十年代的大学学习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观念上也有了新的突破。相比现在高校有的学生每周两天的专业课,还有学生逃课,觉得不可理解。看到现在美术高考的繁荣景象,使人并不乐观,在升学机率上升的同时,艺术生源的质量却在下降,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美术,而为了考上大学而选择美术,因基础不扎实的,也不太喜欢美术,以至于进了高校后就没有动力,不愿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以致到了毕业找工作都困难,于是有的学生不得不改行。加上多元复杂的环境给学生带来影响,使学生考虑的很现实,只考虑为找工作需要,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认为学设计都用电脑了,学理论和绘画没用,缺乏对美的认识,这其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同时高校教育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专业美院过分强调专业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而有的综合类大学的公共课程开设太多,专业课不足,课程结构欠佳,忽视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普遍重视技法不重视理论,更不重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高校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脱节。

二、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

2004年,在笔者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有机会进行更细的专业学习研究,图书馆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也比较多,一些名画的原作可以在各种展览上和博物馆看到,加上网络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机会学习。但笔者感觉即使在师范类大学的美术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重点是注重专业性,教学侧重于培养专业绘画工作者和研究型人才,忽略作为教师素质的培养,而现实却是大部分研究生最终进入高校担任教学工作,以至于有的研究生对高校教育教学不适应。笔者毕业后进入高校工作,感觉到在部分学校,教师也因职称、科研等压力,大量时间投入学外语,考计算机,发文章,参加画展等,而忽略了对美术教育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以至于职称和专业水平高却不善教学。要改变这一现状,调整教师评优、评职称的导向,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构建美术教学理论课程链,把高校教育(特别是师范类大学)和中小学教育挂钩,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环境,在专业教学中利用乡土教材和民间美术资源,从传统美术中挖掘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三、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特点和社会意义

看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特点和社会意义: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由于条件的限制,美术作品多以版画为主,表现当时的社会现状,主要用于宣传;期间美术教育和美术作品曾经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功能,作品人物多是“红、光、亮,高、大、全”的形象;六七十年代美术都是以写实为主,风格单调,重思想内容,当时对国外的作品、流派几乎没有介绍;八十年代以来,作品的开始多样化,但多以写实为主;上世纪末,各种流派的作品在国内一些杂志上开始介绍介绍,各种抽象的、表现性的作品开始被大家接受,之后出现行为艺术、后现代主义,尝试中西绘画结合,否定架上艺术等各种观念,美术呈现多元化。总之,美术作品折射出中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

四、结语

纵观近三十年美术教育的变化发展:七十年代末我国的美术教学主要强调美术教育的社会功能;九十年代注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科学为中心的美术教育观,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加强美术音乐课堂教学”;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各种工具、材料和自作过程,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并首次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标志着我国对美术教育的重新认定,是美术教育观念的重大突破,看我国教学大纲的修改过程,可以看出从强调社会功能到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与时俱进。同时,美术教育、教学也随着现代网络发展、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发展,美术教育在提高公民素质教育和公民美术素质方面也将越来越被重视,美术教育也将发展得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茶文化与中国美术教育互通性研究

摘要:茶文化思想包罗万象,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造就了与其他行业相通的地方。其中,与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就存在很多相互借鉴的地方。本文尝试从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来探究两者之间的互通性。首先,从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方面,总结了美术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式等。然后将视角转向茶文化,在分析茶文化思想的精髓的基础上,找到与中国美术的融合点,用实例论证了茶文化在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最后,得出了茶文化融入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职业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茶文化;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职业培养

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直接关系我国美术行业教学的发展。其职业素养,成为每年为美术行业输送学生的关键。茶文化与中国美术教育之间存在相互交融的关系。利用茶文化与中国美术教育的互通性,将茶文化的元素融入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中,实现职业技能的应用性创新。

1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

美术专业人才,承担着中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因为其专业的素质、职业的能力,对美术专业学生的教学起着不能替代的作用。其职业培养,就是作为美术教育人士,所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1.1专业人才职业培养的必要性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简言之就是提升其本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后者决定了专业人才对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驾驭能力。例如:有的美术教师,其本身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对绘画的基本功掌握距离教学要求相差甚远。一方面,在教授学生相关的绘画技巧内容时,不能具备比学生更高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当学生问及绘画相关的问题和知识点时,该教师也不能提供准确的答案。这不仅耽误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会使学生失去对美术的兴趣。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队伍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也就不能称之为美术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所以,加强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是教育学界应当重视的问题。在很多地区已经将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作为美术教师职业的上岗必备条件之一和职业发展方向。

1.2专业人才职业培养的内容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内容,主要涉及其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美术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方法、职业道德的培养等等。在美术专业知识方面,这是其能成为专业人才的基础,具体可以包括对点、线、面等造型因素的应用,对素描、油画、中国传统画的基础掌握,对印象派、抽象派,以及人物画、风景画的基本了解等。在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中,作为专业人才,应当有区别于一般普通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快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技巧。在美术教育的职业道德中,除了具备普通教师应该有的师德,还应当树立起让学生产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喜爱,决心在美术的道路上走下去的远大目标,将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发扬光大。

1.3专业人才职业培养的方法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应当建立在灵活性和自觉性的基础上,具备系统的培养体系。所谓灵活性和自觉性,就是指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必须有美术专业天赋,对美术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敏感,先天基础好;其次,就是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具备对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汲取和钻研的精神,后天知道努力。系统的培养体系是对专业人才,开展职业培养的规范和升级。应当有对美术专业教学技巧的专门化培养,包括直接培养和实践化培养方法。对职业道德的培养遵循先有师德,然后才是人才技术的顺序,以专门化的教育方式如模拟教育等实施职业培养。例如:在河北的高校中,对于美术教师的上岗要求就是必须经过事先的职业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教学素质以后才能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保证了美术的授课质量。

2茶文化与中国美术教育的共通点分析

茶文化与中国美术教育的渊源可以追溯很久。茶文化中有很多与中国美术可以相容和共通。2.1茶文化思想的精髓中国的茶文化思想有很多涵盖。例如:对茶叶质量的追求,人们除了精益求精之外,还对茶叶的口感、色泽和营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茶文化的思想之一就是对于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现代实例和医学能够证明,茶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而这些有益成分是从大自然中天然获取的,并非人为合成。茶文化的思想之二,就是对于健康和天然的追求。人们从饮茶的过程中提取出了很多艺术化的产物,例如:茶艺表演、茶道、饮茶环境的背景音乐和装饰品等,艺术化的演变使得茶文化与传统思想的结合,以及与艺术文化的结合。综合来看,茶文化思想的精髓,就是人们从自然中获取健康、获取哲学、获取真理的过程,衍生出了与艺术的结合。这就为美术艺术与茶文化的结合提供了契机。

2.2茶文化与中国美术的融合点

茶叶中本身就含有许多美术的融合元素。茶叶本身的外形就具备一定的艺术形象,茶叶的枝叶外形、嫩绿的色泽等,带给人一种生机和生命力的情感。因此,茶叶在许多绘画和影视等可视化作品中,经常以一种代表生机和希望的植物来出现,背后也承载着类似的寓意。另外,茶文化的形象内涵也能作为中国美术的艺术特点来加以应用。茶文化讲究柔和、和谐的饮茶文化气息,这在中国美术作品中,对于笔法、结构等方面也有相通之处。例如:在美术雕塑作品中,作者将雕塑作品以一种灵动、柔和的方式来呈现,不重视雕塑的细节处理,更多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与茶文化讲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

2.3茶文化对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茶文化对人的文化渗透作用,加之其与中国美术教育的共通性,使其在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中有特殊的效果。虽然茶文化可能在直接提高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能力方面作用有限,但是其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抽象的教育内涵却有深远的作用。例如:茶文化中平和、自然的内涵元素,要求教授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在具体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智慧的、平和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掌握。而如果以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体现不出茶文化的思想精髓,也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茶文化融入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职业培养

茶文化对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有许多可融之处。但是要注意融入的途径的方式。

3.1教学素质的结合

茶文化对美术教育专业人才职业培养的教学素质融合,主要体现在茶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融合。例如:河北地区生产茶叶的地方,茶文化浓郁,茶艺等艺术表现形式历史悠久且声名远播。而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如果需要对某项美术艺术技艺熟知,就必须从亲身体验这项技艺开始,作为美术教育专业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对茶叶形象、茶艺表演等艺术形象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运用,应该深入当地茶叶种植生产的地区进行了解,亲身感受茶文化带来的艺术文化熏陶,在感同身受之后,才有可能对茶文化中的艺术元素进行了解和体会。掌握了全方位的艺术知识和艺术素养,才算是具备了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养。

3.2教学方法的结合

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往往不把饮茶作为主要内容,而是常当作配角出现。人们在会客、交谈、聊天甚至是观看茶艺表演的过程中品茶。茶叶中的清香和营养,都是在无声无息中被人们所感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正是中国美术教育需要的。河北地区风景秀丽,学校在开设美术户外教育课程时经常将学生带至户外,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自然之美,从而发掘出对美术课程的灵感。而如果只是让学生们在教室内接受抽象和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则属于知识的灌输,与对美术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相比,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因为学生们的感受不深刻,即使当场能够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是过后也会很快忘记,教育效果不佳。

3.3职业道德的结合

茶文化中的营养元素,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文化体验。这对于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培养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课程的教育还停留在辅助课程的地位,还在扮演着调节学生们学习生活的角色,而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作用。大部分美术教育教师,都是将基本的绘画技能教给学生,再由学生们自由发挥,然后便没有了下文,这并不利于中国美术教育的长久发展。茶文化带来的职业道德,要求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将发展中国美术后备力量作为己任,激发出更多人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在课堂上能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让一部分学生真正从美术中找到了快乐,甚至成为今后的发展和从业方向,这便是对中国美术业的最大贡献。

4结论

茶文化被所赋予的丰富内涵,使其与中国美术教育具有了更多的相通之处。从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为例,可以将这些共通之处作为茶文化融入职业培养的着力点。茶文化本身的艺术形象、茶文化的内涵等,可以在美术教育专业人才职业培养中成为促进点。以茶演绎出来的艺术形象能够进一步提高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素养,以茶文化精神完善教学方法,以茶文化内涵提升美术教育的职业道德。

作者:刘会瑜 单位: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蔡元培\林风眠的交往与合作 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摘 要:文章简要介绍了蔡元培、林风眠的交往、合作经过,重点分析了两人的合作在促进了中国绘画教育由“图画”向“美术”的观念转变、实现中国美术教育体制由日本模式向欧美式体制的过渡与转变、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美术家与美术教育家等三个方面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蔡元培;林风眠;美术观念;美术教育;欧美体制;新型

翻开20世纪初期的中国美术史,蔡元培、林风眠的名字屡被提及,他们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所起的拓荒、扶植、培育作用不容低估。蔡元培(1868-1940),满清末进士,翰林院庶吉士,1912年任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林风眠(1900-1991),广东省梅县一个山村的学生,两人年龄、地位悬殊,却缘于一个自上而下发起“留法俭学会”运动、一个自下而上积极响应“以苦求学”而最终有机缘走到一起。1924年5月,留法五年的林风眠与同学刘既漂、林文铮等准备筹办旅欧中国美术展览会,其时蔡元培移居此地从事著译事务,经展览会筹委会推举并由林文铮函告蔡先生为该展事名誉会长①。蔡元培不仅为展览撰序,还亲临展览现场,林风眠的带有中西调和色彩的油画和彩墨画作品就在这时引起了他的注意与称许,自此两人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交往(时至1940年蔡元培逝世为止)。

1926年1月,教育部在征询各方人士的意见后,由艺专全体学生投票,选举林风眠为北平艺专校长。林风眠为一介走出山村的留学生,在国内并无什么背景,是什么原因使他受此重用呢?据其好友林文铮在《蔡元培器重林风眠》一文中说:“由于蔡先生在法国器重林风眠,1925年冬,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易培基即电聘林风眠为北京国立专门美术学校校长”,一语揭示了蔡元培的提携之功②。此次,对于蔡元培的知遇之恩,林风眠也用自己的实践作出了回报。在北平艺专的教学改革方面、激起民众对艺术的关注以发挥艺术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均响应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北平艺专成为两人在中国美术教育方面首次携手的见证。

1927年,在强大的政治力量的干预下,北平艺专的艺术运动无法进行下去,林风眠辞职南下,写下了著名的《致全国艺术界书》,在文中,他意识到兴办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说:“艺术运动如果想很快发生一点作用,国立的艺术教育机构是必须的”,“大规模的艺术展览会,也是必须的” ③。当林风眠南下时,恰逢蔡元培被民国政府任命为教育部大学院院长,蔡决定设立“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聘林风眠为主任委员主持工作。当年冬天,在艺术委员会第一次大会上,通过了林风眠筹建全国艺术大学的提议。1928年的春天,蔡元培先生出席了国立艺术院的开学典礼,豪迈地宣布:“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改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藉以真正完成人们的生活。”当晚蔡元培便下榻在林风眠的简陋的平房里,此举不仅能反映出蔡元培对这所新学校的支持,也更能传达出他本人对林风眠的信任及两人的深厚感情。在林风眠的主持下,新学校依然秉承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建校方针,提出了“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杭州艺专成了实现两人同一理想的试验田。

蔡元培为民国教育总长、北大校长,比林风眠整整大了32岁,在他看来,林风眠是晚辈,是勤勉刻苦的学子,是热情张扬的青年,更是他的教育思想得以撒播的火种;而在林风眠的眼中,蔡元培是长辈,是上司,是其艺术抱负得以施展的重要扶植者,也是其事业上的精神依托。因为两人的社会地位及责任意识,他们的交往、合作不仅只局限于两个人间的相互影响,而且还对中国艺术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了中国绘画教育由“图画”向“美术”的观念转变

鸦片战争尤其是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因中西冲突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封建文化的落后性与资本主义新生文化的先进性有了直观的认识,形势所迫,改良派提出“废科举、兴学堂”的方案,将救国希望寄托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上。1901年,清政府将“所谓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④,1903年,由张之洞、张百熙拟订的《奏进学堂章程》中规定了“高等小学堂一、二、三、四年级图画课,每周各两堂”。自此,学堂中开始学习“图画”一科。为培养师资,1912年,经亨颐、姜丹书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中创办了高师图画、手工专修科;1915年,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三年制手工图画科;国立南京师范学校开设三年制图画手工科,等等。

在这些学堂中,以“临摹”为主,强调技术,这一方面与中国古代对艺术的看法相关,“艺”即为“术”,《辞源》中说:艺术就是“泛指各种技术技能,……《注》:艺谓书、数、射、御,术为医、方、卜、筮”,礼法与实用的色彩较为浓厚,传统的学画之法,也是重视“笔、墨”等技术的修炼,以“临摹”作为学习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提倡改革的人士中影响最大的康有为从西方的艺术中看到了只有体现“五体不备,无美不臻”的写实原则才能改进中国画,认为中国士大夫文人“安能专精体物,……以气韵自矜,……此中国近世画所以衰败也” ⑤,“今工商百器皆籍于画,画不改进,工商无可言”,可见,改良绘画是康氏“物质救国”理想的一个具体实施步骤,其中实用主义占了上风。被徐悲鸿称为“中国西洋画之摇篮” ⑥的“土山湾画馆”,其传授方式也是“博采名家”和“培植成技”,因此,这一时期不管是对中国画还是对西洋画的学习,皆以“技术”为主,以实用为目的:师范学堂的图画科为的是尽快培养师资,满足中小学堂的需要;土山湾等画馆则求完善技法,适应市场需要。此时,中国实用功利的图画与西方文化体系中的“Art”的内容尚有很大差距。反观日本,用西方“Art”的意义来改造东方艺术的人首推冈仓天心,正如伊福部隆彦所说:“冈仓天心起了什么作用呢?他发起了将一般匠人的美术变革为艺术的革命。面向西欧艺术的觉悟运动,是冈仓天心的美术运动。今天,绘画、雕刻和工艺等美术成了艺术,其作者成了艺术家,这是他的功劳” ⑦。

而在中国,蔡元培起了与冈仓天心一样的作用,即引导人们觉悟,将技术型的“图画”概念转变为文化型的“美术”概念。1916年,蔡元培旅法回归,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在《新青年》杂志3卷6号上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一文,把广义的美术(包含音乐、舞蹈等)放到维系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论述,希望通过科学和美术两大支柱共同作用,来教育、感染、陶冶国民精神、振兴民族活力,并最终成为改造国民性的手段。至此,中国人的“美术”观念与西方文化体系中的“Art”的内涵和外延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接,从根本上扭转了图画手工科的教学管理模式,探索艺术向文化转型的道路。在蔡元培的直接扶植与呵护下,以刘海粟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林风眠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为代表的艺术学校秉承了这一理念,而林风眠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建校方针与“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目标符合西方文化中艺术强调的“自由”精神,与蔡元培“陶冶国民精神,振兴民族活力”的思想最为合拍。

二、实现了中国美术教育体制由日本模式た始向欧美体制的过渡与转变

提及中国美术教育,人们都会自豪地宣称我国始建于北宋太宗雍熙六年(984年)的“翰林图画院” ⑧,宋徽宗时期,又于国子监另设画学,专门培养宫廷绘画所需人才,画家地位有所提高。综观历史,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是以临摹入手的师徒、父子相承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的,其人才培养规模较小,也无完备体系。

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始于19世纪中期的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洋学校教育为开端,也有了图画课程的设置,编写了相应的教材⑨。学堂体制的建立为普及美术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时,美术课程的设置、教材内容的选取等基本模仿日本,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的学堂中聘请日本教员来从事教学活动,如三江师范学堂聘日本人菊池谦二郎为总教习,垣理宽之助、杉田捻为手工教员⑩,两江师范学堂所聘教授中,有日本人盐见竞、垣理宽之助等B11,这些教师将富有日本特色的教学体系带到了中国。另一方面,20世纪之初的留学生赴日求学的较多,尤其是美术开拓者几乎都去日本留学或考察过,如陈师曾、李叔同、高剑父、陈树人、丁衍庸等,有的还是肩负着改造中国艺术及社会的理想而去的,学成归国后,留日生们革新中国画,取法东洋高等教育的先进管理方法,试图以日式教育体制取代国内的陈规陋习。如高剑父于1912年回国后,创办春睡画院、南中美术院,开创了现代的“岭南派”;李叔同也于1912年在他所任教的浙江两江师范学堂中引入石膏模型写生。这些构成了美术教育上日式体制在中国的滥觞及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中日为邻国,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去日本相对容易些;二是历史上中日间的文化交流屡见不鲜,中日美术亦有许多共通之处,故留学生倾向于去日本;三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向西欧近代资本主义全面开放,艺术上也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礼,因此赴日学习也能了解先进的西方世界。因此,日本是中国通向西方世界的桥梁。

但这种间接的“转口”文化毕竟有取舍的成分。民国成立后,一些学者掀起了直接取法欧美教育的浪潮,蔡元培是此风气的发起人。当他就任民国教育总长时,草拟《教育独立议》,特附注说明:“分大学区与大学兼办中小学的事,用法国制;大学可包括各种专门学术,……用英国制;大学兼任社会教育,用美国制;大学校长由教授公举,用德国制”B12,并于1912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初步实现了中国近代教育从日本体制向欧美体制的转型。在美术上,“民国以来,最先提倡美术者为蔡元培。蔡元培曾以高年留学德国。甚留心于西洋美术”B13!1906年蔡元培以40岁的年龄赴德留学,1908年又入莱比锡大学,所听课程几乎涉及全部人文学科,1913年,他又赴法国游学,在此过程中,他很留心德、法的美术教育。1917年,由他鼓励、促成的美术青年游学欧洲,是实现近代美术教育向欧洲学习的关键步骤和重要途径,林风眠即是赴欧学习者中的一员。蔡元培在北京留法俭学会预备学校开学式演说中强调了赴法学习的重要性:“同人度提倡留法何故?曰:同人均经留法,于法国教育界适宜吾国学术之长,知之较详,则举所知以介绍于国人。”B145绷址缑哐С晒楣后,无论是在北京艺专还是在杭州艺专,都大刀阔斧地改进或建立教学体制,以欧美的“写生法”为教学手段,提倡艺术的自由与创造,聘请法国人为教员B15!T诖艘郧,正如徐悲鸿在1925年所抱怨的那样,“远自郎世宁,中自上海土山湾西洋教士之画室,近至两江师范之艺术科,周相互和聿光诸先生所凤初期美术学校等等,皆有数十年之历史,但其影响终不显著。无它,因西洋美术实未到中国也。”B16U饫,徐悲鸿所抱怨的是我国只学到了西洋美术之皮毛而无其实,可以说,林风眠所引领的杭州艺专真正能着眼于欧洲艺术的精神,在整体引进欧洲现代艺术教育观念和教学管理模式方面,最具代表性。它开创了中国专业美术教育学习法国的历史时期,预示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新纪元的到来。从此,中国美术教育之舟也就渐渐驶向现代,开向未来。

三、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美术家、美术教育家

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汉代以前的从业者多归为工匠类,名不见经传,魏晋以后,由于一批士大夫参与绘事,才出现了史籍上第一批有确切记载的画家如曹不兴、顾恺之等。此后,画家与画匠渐渐分流,直至北宋苏轼提出“士人画”(即文人画)的概念后,“行家”、“戾家”的区别更加明显。士大夫文人家学渊源,民间工匠则难登大雅之堂,加上中国传统绘画传承方式主要以临摹、师徒相授为主,出身下层的老百姓既无银两聘师学艺,更难接触卷轴画,更遑论名家精品了。

当民国成立后,蔡元培先生振臂一呼,提出了“人皆平等,人皆受教育”的人文思想,从此,在他的扶植和过问下,大中小学堂普遍成立,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像林风眠这样的山区孩子,亦能就读中学,并在政策的扶植下留学法国。可以说,林风眠自身就是蔡元培教育思想及政策的受惠者。当他自己也执掌教育权力时,必将以个人心血反馈社会。在北平艺专尤其是杭州艺专中,他奉行蔡元培“解放个人之束缚,而一任其自由发展”的新教育思想,学习蔡氏海纳百川的胸襟及开放的心态,开创新式美术学校理念。

新式美术学校的建立,导致了传统艺术观念的转变,培养了一大批新型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所谓“新型”,指的是他们既不同于自逸放任的狂狷型文人,更不同于“唯承上意”的宫廷画家,也不是重视技术不求创新的匠师,既不依附于官,也不依附于商,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或以革新艺术为己任,或以艺术服务社会、改造社会,或投身于艺术教育,培养中国美术人才,其中著名者有(皆毕业于1926―1937年的杭州艺专)李可染、阎丽川、力群、胡一川、王肇民、王朝闻、赵无极、群、吴冠中、罗工柳、李裕、苏天赐、席德进等。他们有的以自己的画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之林增添光彩,有的执教于艺术学院,进一步扩大了群众受美术教育的基础,以使中国美术薪火相继,生生不息。

现代美术“在更大程度上应该是满足人们精神、职能、身心等方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每一个受教育者必须具备的能力”B17,今天,全国各地艺术院校林立,一批批学子进入、走出校园,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当我们处在因为艺术的发展而多姿多彩、生机蓬勃的世界,饮水思源,当记前辈奠基之功。(责任编辑:陈娟娟)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浅谈中国美术教育对西方的借鉴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国的美术教育还是处于危机当中,如何面对新的危机,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外国高校的教育来完善我们的美术教育。

关键词:文化相结合;多样性;新角色;保持特色

早在西周和春秋初期,中国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因此而形成了规模体系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在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并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原本处于相对滞后的美术教育,瞬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然而,在这表面繁荣的下面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相较于西方国家的美术教育,我国的美术教育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艺考热不断升温,招生规模不断加大,一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考普通大学无望,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艺术专业考试上。而这部分学生往往是些文化素质低下,也并没有什么艺术天赋的,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这个专业,一心只为了圆大学梦。而这也恰恰偏离了美术教育的真正目标。正是艺考热,因此美术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久而久之,在教学当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传授。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传授对学生所带来的作用。因为这是基础,我们常说要盖好大楼,必须打好地基。美术教育也不例外。但是,问题在于,单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传授是不够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造葫芦画瓢”,他们缺乏自己的主观能动意识,遇到新问题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应对。同时,他们还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试问,被教育者缺失了在接受教育中最总要的一个要素――学习兴趣,那么学生接受教育的结果可想而知。与此同时,虽然现在都在实行素质教育,但是真正又有几个学生被素质教育了呢?学生大多文化素质低下,只知道埋头画画,这与我们21世纪要培养的人才目标已相背离了。

然而这些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钱学森曾说过:“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有评论曾写道说钱学森的这句话抹煞了所有大学校长的辛勤劳动,甚至也抹煞了正在被我们歌颂着的“教育改革”。鲁迅美院的院长韦尔申曾说过,“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我们的美术学院教育都是从建国之后开始,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我们的美术学院基本是在前苏联美术学院的模式基础上形成的,这种状况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到目前为止,它的这种基本架构可以说涵盖了中国所有的美术学院。”然而,随着世界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恪守老规矩。近些年来,许多的学者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美术教育状况进行了考察和了解,那么这些国家的高校美术教育对我国的美术教育有什么借鉴作用呢?

一、把美术视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把美术教育真正的和文化相结合

在我国,社会上还是存在许多对于美术教育的偏见,如很多人认为学美术就是只要会画画就行,所以,大家在美术专业课上认为画画就是画画,久而久之,学生也是会累的,有的甚至还会认为什么都没学到,造成了美术教育与文化脱离了。尹少淳认为美术与文化结合,体现了一种体用关系、技法与表现的关系。如果我们只知道一种事物而不知道其用途,只知道掌握技法,而不知道表达什么,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然而,外国的高校把美术和文化这一关系看得非常的重要,他们认为 “美育”的目的并不是传授一门谋生技艺,而是为了增强学生对于美的认知能力,陶冶人的情操。列宾美院引导他们的学生学习美术就是在研究生活、研究现实和研究自然规律的成果。而研究的对象是人,研究他们对现实生活、对发生在他周围或他亲身经历事情的态度。他们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列宾美院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教授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的同时,他们不仅仅只是在技法上给学生启示,而更多的是传达给学生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为自己祖国创作,因此他们经常要求学生在进行创作的同时最好结合自己的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美国当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曾说过:“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了将施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成。由此可见,美术和文化是一种不可脱离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我们在进行美术教育中该去建立的。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我国许多的院校中,教学方法依然以师徒式、作坊式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我们并不能完全否认这种教学方法所带来的作用,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更多的是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掘。在《美术教育展望》一书也曾提到说,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处理艺术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自己对艺术问题见解的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美术教育采用的都是统一的教科书,美术教育的观念传统。在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的美术课程已不再称“美术”或“美术与设计”,而是称为“视觉艺术”,从中可见他们的美术教育已经超越了传统“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领域。美术教育的多样性是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服务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求教学方式要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在外国的一些高校的教学方式采取的是开放性的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即在教学当中,不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是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参观、讨论、分析、评论等方式来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同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而这无疑对我们是有启发的,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模式,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三、作业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在我国的一些高校,还存在着对于学生的作业评价方式非常单一,学生平时上的专业课只需要到期末交其相关的作业即可,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作业打分。显而易见,这样的作业评价方式不仅削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无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法国不仅是高等的美术院校,就连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大纲都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即作业评价不仅仅是根据学生的作业打分,同时还包含有口试,如让学生就一件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是说明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还有就是教师根据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创新性以及一些技术的掌握程度来给予综合评价。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它能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对于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要予以重视,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师扮演着新的角色

师资的优劣对于学校教育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一个教师的自身素质与他本身的文化素养、思想境界、专业技能有着密切关系。在中国的一些美术院校面临着师资质量下降的问题,存在着一些老教师手捧一本教案30年不变的问题。显然教师自身都没什么超越,也怪不得许多学生抱怨在学校其实学不到什么,有无老师都一个样。然而,在国外的一些高校里,每位教师却是都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教学一丝不苟,对待每位学生都是持以公平的态度。在列宾美院的一位中国留学生说到,“在这里,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是遇到院长还是其他老师,只要你有问题,都可以去向他们请教,他们都会耐心地和你探讨问题。”梅尔尼科夫曾说过,“作为一位教师只注重表现自己,是不正确的,因为学者没有前人走过的路,是很难取得自己的新成果的,即使不是艺术家也是一样的。”里德的教育观主张自然主义的美术教育思想,强调教师只扮演鼓励的角色,依据学生的感觉、直觉、感情、思维去分析器性格类型,并按其类型给予顺应的指导,以帮助发展其个性。

五、在教育中保持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路

现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文化发展也向多元化和相对主义发展。这种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就决定了各国生活方式的民族性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发达国家,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发达国家,这是与他们的文化教育是分不开的。而他们则根据自己本国的情况,从而制定一套符合自己本国的教育标准,如美国的《艺术教育的国家标准》,它是在总结美国学校艺术教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英国也是根据自己本国的背景下制定了《国家美术课程》。对于这些国家的教育标准,我们可以去借鉴、去学习,但是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而失去了自我,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看到自身的长处。在《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一书说到,21世纪的美术教育就应包容各国的艺术,继承全世界的艺术教育成果,同时也要继承本国艺术的成果,保持中国艺术教育的特色,并把对外开放与保持中国文化特色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格局。

不管怎么说,在教育全面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如何应对新的机遇,如何让新的机遇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这就需要我们要完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教育中要多借鉴、多学习,要尊重多元,重视反思。同时要保持本民族特色,走自己的路。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关于中国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 要: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不过中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发展中国美术教育,相关教育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改善,这样可以更好的发展中国的美术教育,文章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同事还对中国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关键词:中国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一、前言

二十世纪之后,在中西文化双重的影响之下,中国美术教育开始拉开序幕。最近几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非常,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此开始人们不再盲目的追求物质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越来越重视精神领域的生活。后期,美术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以及中国美术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现状

1.美术教育低效

众所周知,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直以来,美术教育的功能都相对来说比较单调。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各大流派的作品进行相应的继承和模仿,这其中并没有融合一定的创新灵感,毫无疑问,这种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美术独特的一面。这些因素的存在,毋庸置疑会直接导致中国的美术教育相对来说比较低俗,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完全不利于培养出具备高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类人才。另外,美术教育由于长期受到中国教育体制的制约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学校对美术教育的态度也不太重视,有时候为了应试考试,会毫不犹豫的取消学生应该开展的美术课程,这种现象的存在,毫无疑问就会直接导致中国美术教育出现发展的缓慢的现象,最终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发展不平衡性。

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落后

众所周知,我国的美术院校主要是以八大美院为主,各大美术院校的院系设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比较统一的,而且总的来说美术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各大美院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利用前人的经验进行到后期实践的。另外小学院式的相关办学模式,一直以来都处于一般的办学规模,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这样毫无疑问根本不利于相关的理论教学。在具体的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依靠着以课堂写生为教学,并没有融合进去一系列的创意,间接的让教学模式更加的多样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陈旧落后的现状,毫无疑问,这些现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制约着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三、中国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艺术,特别是中国的美术,目前来看,已经有长达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整个过程可以说经历了很多,不过却一直保留着原有的艺术本体,这样可以更好的遵循艺术主体。众所周知,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艺术。可是现在有很多美院直接混淆了,于是就慢慢的远离了本体,虽然艺术仍然存留着一定的科学框架,不过就是空有框架,而没有实质性的艺术内涵主体,毫无疑问,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中国美术教育的传播。另外,无论是科学,还是政治,经济,这三者在一定条件上都和艺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要知道这三者可以反映艺术,但是并不是等同于艺术,所以我们教育部,不能盲目的一再强调美术教育,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在后期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会让美术教育偏离艺术的真谛。最后,我们知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可以促进艺术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还可能毁掉艺术,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经济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另外我国开始走出去,走上世界这个大舞台,为了能够获得西方的认可。中国的有些艺术可能会为了追求外国的步伐,盲目的照抄照搬,这样下去,毫无疑问就会直接导致中国艺术的缺失。为了能够从根本上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毫无疑问,需要我们能够在学习国外艺术作品的同时,需要始终秉持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这样不但可以很好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美术文化,而且还可以汇集充满中国创新的内涵的美术作品,可以说一举两得。

四、总结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美术教育不但走出了,我国独特的艺术道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不但为现代社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间接的满足了当代人们对艺术和文化方面的精神需求,这些历程毫无疑问为现代化的建设事业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中国的美术教育,这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做起,从而可以为未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点建议与思路,从而让中国美术教育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中国美术教育的近代化历程

摘 要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美术教育教学模式逐渐走向近代化,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受“东学西渐”思想的影响,中国美术教育突破了宋代以来画院教育的固有模式,使得美术教育日趋普通化、教育模式日趋学校化。

关键词 中国美术 教育 近代化

1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过渡阶段

中国美术教育的近代化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其自身早期的形态来看,它是在五代的画院教育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也就是说,宋代画院教育模式的确立为中国美术教育近代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对比古代的画院和近代的美术学校,从性质上来看,两者都是以培养专门的绘画人才为目标的专门机构,虽然在教育对象的范围、教育模式以及专业化程度等方面,两者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性质的趋同化使得中国美术教育模式走向学校化成为可能。

宫廷画院正式设立于五代,两宋期间最为繁盛,其在为皇室提供绘画作品的同时,还承担了皇家藏画鉴定、贮藏以及培养画徒等重任。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画院是由后蜀蜀主孟昶所创立的翰林图画院。宋徽宗时期,画院制度的确立不仅为后代画院的建设提供了典范,而且标志着我国美术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为近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明、清时期,画院虽然逐渐走向衰落,但其雏形仍然对美术教育学校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思想准备阶段

明代中后期,西方文艺复兴所取得的艺术成果开始传入中国,包括绘画艺术在内的先进理论、艺术技巧开始影响较为先进的一群中国知识分子、艺术人才。如明万历年间,西洋画随着教士被带入中国,上至宫廷、下至普通百姓都对这与中国写意绘画大相径庭的写实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传教士为了进一步地传播西方文化,更是不遗余力地通过教会兴办学校、画坊,以培养西画人才。久而久之,美术教育学校化便成为民众可以接受“非异端”思想。入清以后,中国向西方绘画“取经”、与西方的交流也日益密切,从理论成果来看,有年希尧的《视学》(系以画家安德烈奥・波佐的著作《透视画法和构图》为蓝本转译的);从交流合作来看,当时有许多西方绘画人才担任皇室家族绘画人才培养的老师,如Lgnatius Sickeltart、Denis Attiret、Joseph Panzi、Joannes Damascenus Sallusti等。显然,西方的教学方式也随着这些教师渗透到学生身上,并为中国美术教育近代化提供了一个契机。由此可见,自明清之际,讲究透视、色彩、光线的西洋绘画开始不自觉地渗透和影响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视觉方式,为中国美术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变革阶段

3.1 西方美术教育模式真正付诸实践

鸦片战争使得先觉醒的一群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正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等的发展情况,并逐渐地意识到本民族多方面的诟病。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在击碎了“泱泱大国”美梦的同时,也促使一些先进人士向西方文明低头,主张“师夷长技”来寻求自身的变革。

洋务运动期间,东学西渐的风气日盛,政府不仅在器物层面下功夫,而且在文化教育上也大举借鉴西方的教育模式,大力兴办新式学堂,主要有外国语学堂、工业技术学堂以及军事学堂。绘画虽然并没有以一种“纯艺术”的正统身份正式地进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但其是造船、设计两门课程必须所要掌握的技术,因而其作为一种服务性或技术性的学习内容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如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天津电报学堂、江南陆师学堂以及天津中西学堂等都设有绘画课。

“经世致用”以及“实业救国”是当时特殊社会环境下必然的趋势,因此绘画课基本上是作为一门技术性而非艺术性的课程展开教学的,比如机械制图。纵然如此,不能否认的是,其确实将美术引入了学校教育体系中,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更难能可贵的是,西方美术教育形态也在真正意义上付诸实践。

3.2 美术课堂进入普通学校

从制度层面来看,癸卯学制的实行对中国美术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功不可没。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是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三人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的学堂章程,其于1904年1月开始公布施行。该学制在明确了学堂立学宗旨的同时,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相互衔接和关系,为中国教育制度在组织形式上的操作提供了指导。这一新式学制将教育分为三段,分别为小学教育9年,中学堂5年以及高等学堂,并确定了不同段级的课程,其中图画在初等学堂中是作为机动性的课程出现的,学制中注明“可增加手工、图画1科或2科”;在高等小学堂、中学堂中,图画则是主要的课程之一;至于高等学堂,图画不设专门教学门类,但在设土木工学、机器工学、造船学、造兵器学以及建筑学等工科大学中开辟有绘画的课程。虽然,图画在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新式学制在制度的层面上将其纳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成为学校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此之后,1906年颁布的《通行各省优级师范选课章程》、1907年颁布的《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以及1907年颁布的《奏陈初等小学教科书情形》等分别对图画课的设置、图画教员的考试科目以及教科书的设置做了更进一步的规定。

从具体实践来看,两江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师范学校之一,原名为三江师范学堂,由清末两江总督张之洞于1902年开始筹建,并于1904年10日正式开学。学堂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近代化的特征,如全堂分设有3科,分别为3年毕业的本科、2年毕业的速成科以及1年毕业的最速成科,主要有修身、历史、地理、文学、算学、教育、理化、图画、体操等几门课程。从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可以发现图画已经被纳入到整个的教学体系之中。1905年,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为两江师范学堂,同时,在教学体制上也有所创新,如教学宗旨由培养高、初两级小学堂教员转变为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教员。在图画课程上的改革也有目共睹,如增加了图画手工等选科和补习科,延聘日本教员担任图画等学科的教学等等。在图画教育的性质上,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时期中小学所开设的图画课程具有了美育启蒙的性质,美术艺术性的特征较为突出,这也成为我国最早的美术课。这既是中国美术教育近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实践。

3.3 专业美术教育学校化

3.3.1 私立美术专门学校的建立

私立美术专门学校是指由社会个体或私立机构出资创办的专门化的美术学校。私立学校往往比国立学校更加灵活,因此其往往比国立美术学校出现更早。中国较早出现的私立美术专门学校是由周湘留学回来后于1910年在上海创办的“海油画院附设中西图画函授学校”(1917年改名为中华美术学校),其不仅给给中国新兴的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且也促进了中国私立办学风气的盛起。中华美术学校初设图画科预科一班,学制半年,1918年夏,又增设图画科本科、图画手工科,主要教授滑稽画、背景画、照相术等。正如他人所说,“周湘的弟子占了油画界的半壁江山”,像刘海粟、陈抱一、张眉孙、丁悚、丁健行等受其教诲者都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代名家,由此足可见私立美术专门学校在培养美术人才方面的优越性。

1912年,由刘海粟所创建的“上海美术院”(后更名为上海图画美书院、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以及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革命式的教学改革和开放的教学理念成功地吸引了世人的眼球,如其首创国内s体女模特人体写生课程、旅行写生教学模式以及首创专业性美术杂志《美术》等等。其大胆突破封建传统的勇气和中西合璧的包容情怀为中国美术教育的创新和改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人评价其为:“掀开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标志了具有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新型学校的正式诞生,从而构建了一个确立先进的美术教育体系、培养专门的美术人才、造就未来的美术大师的实验平台。”自此之后,私立美术专门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冒芽,如1918年创办的私立北平美术学校、1919年创立的武昌美术函授学校和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1922年创立的苏州美术学校等等。

3.3.2 国立美术专门学校的建立

国立美术专门学校是指由国家出资创办的专门化的美术学校。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是由蔡元培先生所倡导创办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于1918年成立于北京,后曾多次更名和迁址。其将本科设为中国话、西洋画以及图案三系,倡导图案和绘画平行发展,实现“以书法专科助中国图画之发展,以雕刻刻助西洋图画之发展”。

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乃至现代美术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是1928年由蔡元培所创建的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院的前身),著名画家林风眠担任该校首位校长,后又更名为杭州国立艺术院。其设预科2年,本科3年,设有国画、西画、雕塑以及图案四个系以及预科和研究部,其在《艺术教育大纲》中指出:素描即使造型艺术的基本;注重中西艺术的交融,重视理论和文化的学习。国立艺术院在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同时,更倡导艺术运动为促进社会美育的主张,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4 结束语

中国美术教育的近代化过程既是教学模式的学校化过程,也是美术教学体制制度化的过程。在其演变和进步的过程中,其一方面以西方美术教育模式为先导,汲取其精髓,如国人到欧洲等地留学,另一方面勇于打破旧的教学体制,在借鉴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实验,如开办学堂等。总而言之,中国美术教育近代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领域的发展。

基金项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重点扶持学科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当代语境下中国美术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内容摘要】关于中国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已有很多,多对现有的教育模式不足之处,强调改革,进而提出许多改革办法。文章通过对中国美术基础教学的发展情况及现状进行考察并梳理,反思问题的同时提出一点思考、一种可能,即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引进到教学中,让其与当代美术教育有机对接。

【关键词】改革 探索 传统文化 美术教育 基础教学

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千百年来靠的是“师徒相传”的教育模式,通常都是师徒间一对一的口传心授,徒弟将师傅的经验、技法继承下来并加以弘扬。到了近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有识之士开始引进国外的美术教育模式,为中国的美术教育做出很大贡献。我国现行的美术教育体系是沿着“艺”和“技”两条脉络发展,对应着美术教育效能的两个侧重面。当代中国的美术教育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是现行教育体系的薄弱之处,也是当下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美术基础教育历史发展脉络及状况

1.新式美术教育模式的引入及发展状况

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美术教育基本上以中国人的眼光看世界。这里所指的“中国人”是指有民族文化自觉,并且有着中华传统文化根基的几代人。他们在国难家仇面前,希望以文化的改造来救中国。他们留学欧洲、美国、日本,学习西方绘画技法,引进西方教学制度,开展课程改革,教育美术新人。但很重要的一点,他们都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为我所用。

在康有为的举荐下,清朝开始依据日本实行的“癸卯学制”,引进图画课教育,沿习以临摹为主的西画教学框架。自此,日本的美术教育体制成为我国早期新美术教育的模式。

此后,公、私美术学校纷纷出现,如1913年建立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来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18年建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今中央美院前身)、1922年建立的苏州美术学校、1928年在杭州成立的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等,这些学校的探索与发展,为促成新型、更高层次的国立高等美术专门学校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在新式美术教育引进初期,社会发展、思想活跃,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严谨、慎重地看待来自西方及日本的模式和理念,不断甄选、吸收,取舍进而调和,美术教育体系在冲突、争论中逐渐成熟。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美术教育发展状况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国家政府重视美术教育,苏联的美术教育模式被系统完整地引入中国,成为教育样板。此时美术教育强调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被打上了较深的阶级烙印。美术教育模式从多元走向了统一,普遍推行现实主义美术教育,这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影响至今。

1966年到1976年的“”期间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遭受严重破坏的十年,各级美术教育,尤其是高等美术教育停滞不前,教学上技能训练取代了艺术素质、修养的培养,大大抹杀了艺术的个性、原创性以及风格的多样化,美术教育的功能弱化、服务单一。

3.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的美术教育状况

“”结束以后,国家非常重视美术的发展,强调“美育”。美术教育开始向其他高校如普通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社会各界推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界思想空前开放活跃且丰富,因此产生了诸多美育新主张。综合性、整体性的认识美术教育成为中国当代社会的共识。在改革开放以后,各种艺术形式、风格、主义与思潮包围中国,互相渗透影响,美术教育开始打破写实美术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多元化和综合化倾向再一次出现,创新思维活跃。中国美术教育的思路开始从只注重传统的造型艺术教育走向“大美术教育”。

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包括高等美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美术基础教育的模式基本上是对“”前的苏联模式的恢复,加上新兴艺术家的进步思潮,同时也有将西方当时的教育模式结合进来,加入了西方学院派的教学,但就其本质几乎没变。

二、当代中国美术基础教育基本现状及探索

进入21世纪,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办学热潮――各地纷纷开办美术学校,综合性大学也相继开设美术系科,美院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美术专业不断细分出更多专业,招收更多的学生。高校美术扩招导致美术高考方式趋向简单化,应对考试的培训方法也越来越简单,形成了系统化、规模化、产品化的模式,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这些都带有很强的社会功利性,给高校美术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扩招引起社会连锁反应,很多家长和学校将报考美术院校作为孩子的一条升学出路,甚至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报考美术院校”的偏向,这类考生在集训几个月、掌握某类普遍的考试风格后,就能参加并轻松地通过专业考试。这些学生只要能升入大学,是否具有艺术天赋、能否成为艺术人才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美术教育面临质与量的严峻矛盾。而这种考生的“速成”必然导致生源素质不高。

同时,美术教育当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脱节现象严重。高等美术教育与培养目标、社会需求等也存在脱节。教育模式上延续了从苏联或欧美引进之初的西方教学体制和框架,甚至只是“苏联模式”的翻版,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基础性的素描、色彩等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而学生文化素质、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课程却很少。

扩招也带来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不成熟等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有些“粗制滥造”造成学生无法深入学习、研究而无法成为真正的人才。

美术生扩招以后的问题很多,可以看到,改革的声音以及现实当中的实践从未间断。例如,现在有些美术院校采取“两段制”教学,为学生的基础培养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同时也给盲目升学的学生有一段重新审视自己的缓冲期,为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做更充分的准备;如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提出“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治校思想,其核心在于强调不同文化传统的艺术,要相互借鉴、互相吸收,不同的艺术形态和谐共处却不消灭各自的特点。另外,他提出的“四通人才”培养目标,即“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等思想在教学中的实践;还有如新专业的设置带来的教学模式转变,调整课程设置,改变观念、方法,以适应新专业的特点;有的则以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为突破点,试图从源头上来扭转现在的美术教育趋势……无论如何,这些有益的探索和试验都丰富了目前的美术教育内容。这样的尝试和努力非常好,显示出中国美术人的自知与执著。

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美术基础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迎来新一轮的改革大潮,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等美术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加上各种外部信息的刺激,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进入21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同样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考验。文化、经济的发展带动着人们意识的改变。社会开始意识到前面的一些错误思想和做法,一种文化觉醒越来越强烈,对自身的文化、传统的艺术以及对未来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种表现就是所谓“中国梦”的本质,在文化形态上具体表现为中国特征和中国精神的艺术。

近年来,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迅速,盛况空前。国内的主流意识,比如中国美协、画院的重大展览,宗旨里都会提出“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等对美术作品的定义,这无疑对美术作品提出了具体的本土定义,把民族性提到了关键位置。从整个中国社会的大环境来说,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逐渐重视起来,人们将“国学”的继承和发扬提到了重要位置。从根本上而言,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对文化、历史的普遍要求。

同样,中国的美术要发展,需要强大的美术教育做后盾。怎样让中国艺术与他国艺术区分开来,展现出“中国”的独特性?这是中国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的创造,必须要具有中国基因,同时兼具中国思想、中国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自觉的艺术家来完成。如何培养这样的艺术家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当务之急。

当代中国的美术基础教育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当代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前面各个时期的设置都有不同,课目更多,课时也发生了变化。表面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改革、试验,这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或者说不因循守旧,但同时也可以发现,中国美术教育从上世纪延续而来的主线、脉络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些所有的改革、试验都没有涉及中国美术教育模式的根基,其核心内容――西方的造型观念。

然而,中国目前的美术教育模式是对于日本模式、前苏联模式以及西方模式的一脉相承的基础之上的部分改造,它们在产生之初就有其相应的地域性,也是以其本土文化背景来设置,对于这些模式的承袭,在根本上与中国文化是有相异性。用拥有外来根基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本土艺术家无疑是不可能的,这恰恰是目前中国当代美术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

四、我国美术基础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可能性思考与展望

如何改变中国目前的美术教育状况是几代人一直在努力研究的课题。我们看到很多研究者发表了看法、观点,也有形成论文、集成专著的,为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多好建议。当然,近几年来国家对基础美术教育的改革措施也在不断加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工作在大学美术基础教学一线的笔者而言,也看到了目前中国美术教育的弊端,同时也有关于教学改革方面的思考。笔者认为,要创作“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关键要解决创作者的文化根基问题,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最好的解决良方。如何将传统文化运用到中国美术基础教学中?这是关键所在。对于现在已经思维西化的新一代,要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新一代的中国人的生长环境是向西方模仿,无论衣食住行,也包括思维模式、评判准则,这可能成为对国人的一种改造,尤其是“”,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近乎毁灭性的断层,这从根基上改变了新一代中国人的思维构成,要想扭转这样的局面非常艰难。

在这样的困境面前,坚持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重点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美术教育有机对接,将现行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全盘否定、推翻,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新一步的教学改革,可以更多地引入中国的传统元素进入基础教学。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中国画中的线描,还有书法、雕刻、塑像的造型,以及墓室、洞窟壁画和平面线刻、版画中的线条、平面色彩构成等,将这些有机融入现行的美术教学,这样的改革不仅仅要在大学基础美术教学中推广,更应该推行到中学、小学,让学生从小接触传统艺术,从小培养传统土壤。这样一来,让人们逐渐接受并认识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美,进而体会到其博大精深,并能去接受、弘扬,从而创造出有传统来源并富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这才是成功的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

结语

美术教育过程只是手段和条件,不是目的,其目的应该是影响到整个人生,架构一种对生活美的憧憬,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价值取向。而从美术的长远发展来说,真正创造美的作品不仅仅是简单创作,还需要一种民族自信的撑持。

总之,中国美术教育的前路我们已经看得足够清楚,接下来如何走好才是成功的关键。研究切实可行的民族美术复兴之路,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联系,真正引导美术学科的发展,完善美育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这将是美术工作者无可推脱的责任。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探析中国美术教育

中国的美术教育发展有一个世纪之多,中国美术教育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美术教育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论文从中国美术教育发展三阶段、中国美术教育存在问题及中国美术教育发展方向进行阐述,希望为中国高校美术教育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美术教育发展比较快,中国美术教育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绘画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美术有灿烂的过去,一定辉煌的明天。中国美术教育在我国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高校美术教育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本论文从不同层面阐述中国美术教育。

中国美术教育的三大发展阶段

1.科学主导艺术

第一阶段是1919年开始到1942年,这时期的中国美术教育主导是科学艺术,具体从到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中国美术教育受到的影响,在中国这个时期发展比较快,发展事态比较好,在旧中国中,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产生了很多美术方面重要人物,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徐悲鸿、林风眠等。这些典型代表人物有的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归来,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旧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各个层面的快速发展,科技发展,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中国共产党对艺术比较重视,美术教育是艺术生活中的一种,对人们的精神思想有一定的影响,正确的精神思想能主导中国的历史变革,在中国历史时期,中国的美术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

2.政治主导艺术

第二阶段是1942年开始到1978年,这时期中国美术教育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艺术在一定时期内是政治的工具,统治者借助于艺术思想,表达一定的意义,政治艺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达统治者的思想。

3.多元共存、经济主导艺术

第三阶段开始1979年,这个时期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各个层面都是百废待兴,中国美术教育也发生一定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把阶级斗争转变为经济建设上,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到了新世纪以后,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一定贡献,很多美术作品,都反映了中国经济建设的繁荣景象。

当前中国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学、政治、经济的相继主导,使美术教育背离了本体轨道

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轨道上,在一定时期内分别受到了科学、政治、经济的影响。艺术在一定时期内以一个层面为主导,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一定关系。艺术是为三者服务,但科学、政治、经济本身不是艺术,对中国美术教育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中国美术教育尤其绘画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在先秦时代,一些画家的作品就是反映当时的文化,作品具有一定政治、经济因素参与,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中国美术教育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发展,不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这是理论的可能,但现实中,美术作品肯定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美术作品脱离社会发展,就没有了现实意义。

2.美术教育体制缺乏系统性、全局性,各个环节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

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大局观不强,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脱节、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的脱节、美术评奖与大师道路的脱节、儿童画与成人画的脱节、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脱节、纯艺术和实用艺术的脱节。以应试教育与大学教育关系为例,在遴选学生上,大多数院校遵循着固定的考试模式,使得很多文化成绩差而转向艺术类考试的考生在急训个把月、掌握某所院校的所谓风格后,就投其所好地参加并轻松地通过专业考试。而这些学生是否具有艺术天赋、能否成为艺术人才就不是这些院校所关心的了。

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通过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首先要弄清楚中西两种学科内涵及其差异。西方美术教育较早确立了逻辑分析的学科体系,这是它的长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在绘画上的表现尤为突出。传统西方绘画的物理自相性决定了它必须依附于物理学、数学、人体解剖学等自然科学,这使得它所必经的学科训练没有一门真正的艺术学课程。由于绘画艺术学科体系被自然科学代替,西方现代诸多画派的产生仍离不开数学、材料学、工艺学等,致使西方至今也无法完成艺术绘画学科建设的任务。

总之,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艺术作品具有一定时代特征,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国美术教育在一定时期内,以科学、政治、经济为依托,发展中国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作者简介:李君红(1986-),女,山东寿光侯镇人,初级\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试论中国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变迁

摘 要:我国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发展处于欣欣向荣的阶段,人们的美术教育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对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兼存并需的现象。这极大促进了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人们对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出项模糊和不确定性。从利于美术教育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厘清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价值变迁,应该成为我们关注和进一步明确的认识。

关键词:美术教育;历史发展;价值;变迁

在学界关于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和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但从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上,国内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对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解释、辩证和划分阶段。如何将美术教育的历史性发展与不同阶段的价值取向相互关联起来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把握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和脉搏,从而不将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当成是孤立的问题对待。正是基于此种现实需要与研究现状,本文拟以“概述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和价值变迁”为题,进行比照分析,希望以此来促进当代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1 美术教育的历史源起与发展

1.1 美术教育的形成

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萌发和深刻,人们用美术手段装饰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随之而来的是,人们需要将自己的经验横向传播,纵向传承,口传、身受等方式催生了美术教育。由拜师学艺的形式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有计划、有目的、有标准、有组织、有场所、有评价的形式化美术教育。这些方式现代仍然存在。中国美术教育按历史断代划分,有古代美术教育、近代美术教育和现代美术教育几个阶段。众所周知,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基础要素支持的,尽管这些要素需要我们一层层的追溯到很遥远的时代,甚至要透析其中的文化原因,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在这些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源和佐证,正如我们所要论述的美术教育历史与发展,从存在中找到我们需要论证的具体内容并在其传承中找到逻辑即可。美术教育的历史起源显然出现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依存于人类自身的进步,究其关键要素就在于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体现出了具体的价值。我们经常会讨论美术教育的价值问题,关于其取向如何,如何通过教育来达到发展的目的,这同样反过来支持了美术教育的历史起源问题。所以,研究美术教育的变迁问题关键在于研究其历史的起源和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

美术教育从具体层面上讲同其他各类教育方式是一致的,本质上都是一种思想和意识上的培养,比如说游戏有游戏的发展方式,巫术也存在巫术的产生基础,美术教育的关键在于其思想来源和意识上对人类产生的贡献。

1.2 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与演化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大致可分为两种:以博雅为目的,和以实用为目的美术教育。以博雅为目标的古代美术教育又可分为宫廷画(或院体)与文人画之分。以实用为目标的美术教育,传授方式多采用师徒或家族传承;注重技艺的训练与精湛。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存在两种教育观念:一是以图画教育为特征,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地位由此确定;二是以美育观念为特征,近代教育学家蔡元培曾经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主张美术教育要摒弃纯粹的实利主义。以实用为目标的美术教育渐变为兼及审美需求与体验的教育。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以1949年建国为分水岭,美育被国家定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历了模仿、提高、深入、完善等过程,美术教育改革也加深了广度、力度和深度,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

2 当下我国美术教育的现状

2.1 传统的延续

现实背景下,我国美术教育一个重点就是要大力建设发展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承续了美术教育“教化和共性”的特征。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学习者个性得到重视和尊重,有关鼓励个性发展的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也被认同与接受。这种价值取向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实践,鼓励学生发挥个性追求。至于有关谋生与追求利益的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可以透过美术专业报考与招生火爆现象,以及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美术专业等现象了解。

2.2 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趋繁荣,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角度的增长,一种有关谋生与利益实现的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在当下我国美术教育领域内流行。这种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出现,平衡了为了表现而表现,为了个性而个性的极端美术教育价值取向,极大地丰富了美术教育活动的物质空间与生存基础。然而,这种价值取向也容易走向另一种偏激功利主义,从而给当下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带来负面影响与损失。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便是中考、高考前的各种美术考前强化班。家长和学生追求的不是审美熏陶与个性表现,而是前途命运。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美术教育领域内,在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上,我们所面临或者说需要好好考虑把握的一个主要矛盾与问题,便是如何平衡各种有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问题。

2.3 对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与思考

当前,因受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多元和开放的文化背景,我国美术教育领域反对将美术学科教育课程再禁锢于单一化、风格化、样式化的藩篱,从尊重人性鼓励个性的层面,提出和实践一种有关表现与个性发扬的美术教育。我们暂且放弃遵从那种价值取向之争,结合世界和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和演进,便不难理解和明白,那种非此即彼的价值取向之争以及无原则的折中思想,对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遵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应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种中庸之道符合孔子的思想,但绝不是简单的二元之间的简单平衡和折衷。

如前所述,中庸之道认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会产生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孔子强调“过犹不及”,思辨事物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事物的发展是一种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式的发展。因此,美术教育也应符合这种规律。只是我们要把握好尺度,采取积极主动调整的态度,当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越过了中心线后,不能让其自由发展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及时对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发展的方向做出调整和改变。

在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建构过程中,美术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承担起指导和推动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任务。常锐伦说过,中小学美术教育从事的是人生的美术教育,区别于专业学校的职业美术教育。美术学科的“双基”目标的提出便是中庸之道的最好例证。知识基础:是以与目标密切相关和必备的,且对其后学习美术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为基础。造型基础:是以对美术和学习美术有普遍意义,在任何空间皆可以和容易运用,长久时间不过时,诸多职业可以其作为表达手段的内容为基础。这是我们当前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建构中所需要的积极思想和实践,能为我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参考。

如果说对我国新时期的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做出预见性的思考,坚持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来建构一个相对平衡、稳定,并能满足新时期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