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02 09:46:58 关键词: 一年级语文教学 语文论文 语文
摘要: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语文,合作学习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在学习中与他人做到合作,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才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学习化”的新千年里,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必须变“经验型”教学为“科研型”的育人,指导学生有效快捷地进行学习。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包括的语文知识(字、词、句、段、篇)和语文技能(听、说、读、写)是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众所周知,学习语文就是为了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

关键词:合作学习;识字;阅读教学;朗读训练

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语文,合作学习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在学习中与他人做到合作,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才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学习化”的新千年里,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必须变“经验型”教学为“科研型”的育人,指导学生有效快捷地进行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认知的主体,是进行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因此,在安排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与能力水平精心设技教学环节,使学生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点拨、启发、激励、自主、互动,将一把一把的金钥匙紧握于手,让他们自己打开知识的大门,去开发知识的宝藏。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对于一年级学生如何实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结合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点体会。

一、识字教学中的同桌合作

识字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识字、记字。学生的创造力是难以想象的:有用谜语识字的,如,《语文天地3》中第三题:看看图,猜猜这是什么字。我就这一题让同桌看图,一起给猜出来的汉子编字谜。有的说,请你猜两个木是什么字?有的说,一边怕虫咬,一边怕水浇。有用儿歌识字的、有用熟字加偏旁的、有用熟字换偏旁的、有自己看拼音学的、有向父母请教的。

同桌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并进行互补。通过对学生同桌合作学习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体会到合作的魅力,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在高效率、高质量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生在快乐和主动中学习,也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二、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将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小组阅读合作学习中,教师在学习前先给小组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精心设计和分配学习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类型如:角色扮演、话题讨论。活动结束时小组成员共同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总、整合,力求获得最佳成效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有时会出现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现象。语言表达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言的次数多,而内向的、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甚至从不发言。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经常性地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并指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来培养他们发言的习惯和兴趣。一年级的后半学期,课文的篇幅逐渐加长,对于语文的训练性有的比较开放,识字更趋于多样性和复杂化。比如,在《乌鸦喝水》一课,紧紧围绕乌鸦口渴了―想喝水―喝不着水―怎么办―动脑筋―喝到水这一线索来展开课文的分析。要求学生分组合作:用手来比画瓶口的大小,找出文中重点的字词感受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再体会乌鸦的心情,最后反馈各组的讨论结果。从学生富有个性的回答中可见和谐的探究氛围正在形成,这些必将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乐学的良好心境。

三、朗读训练中的师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包括师生合作,且师生合作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针对课程的需求,有意识地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个学习伙伴,积极主动地承担部分学习任务,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共同解决课堂问题。

一年级下半学期的课文角色性比较浓。字、词、句的教学,从单一的认识,上升到朗读的要求,在读中促进理解,又在理解中提高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我常采用的是师生合作读。比如“下面老师想和我们同学一起读课文”。话音刚落,每一个想和老师合作的学生睁大了眼睛,表露出的是得到老师的关注的眼神。在上《小马过河》时,我和学生合作读了小马、老妈、松鼠和老牛的话,在合作过程中出示了《小马过河》课文内容的图片。我读引言的部分,并将手中好看的图片送给了回答问题的学生,作为鼓舞。

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来到小学课堂,总在接受变化中的新事物,获得知识,各人有个人的性格特点,对事物的认识、对课文的理解、对老师的教导、对同学间的争论以及个人的爱好习惯千差万别,形成个性特征,因此,在合作学习中允许共存差异、互补差异,有时候往往对立面是矛盾统一的开始。

虽然一年级的学生,看起来比较稚嫩,需要大家的关爱和帮助,但多种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了多种学习渠道。古人说:“开而弗达则思。”开导学生自己学、自己悟,而不是代替他们作结论。结论只不过是能力的标志,思维的一个成果,绝不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开导下,读书思考的过程中不能缺少合作互学这一环节,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更不能忽视学生间的知识互补这一点。

培养好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是语文能力形成的要点,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要点。互助学习则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的倾向。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与各种人物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会慢慢体会到:人生活在社会中是需要与他人合作的,没有合作就不会有真正的成功。

(作者单位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关小学)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农村村级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体会

人人都说教一年级孩子难度大,尤其是教农村村级孩子难度更大,他们没有上过幼儿园,地方口音较浓,什么都不知道,更没有什么自控能力,一切从零开始,点点滴滴都要教。家长的意识也不高,并且还存在一种粗暴行为,更谈不上辅导孩子,不管孩子学习怎样,他们都毫无反应。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很难很难的,因此教师不太愿意去村级小学教一年级的语文。以下是本人对村级一年级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首先要从孩子的行为抓起,矫正孩子存在的野蛮行为,让孩子意识课堂纪律和要讲卫生的习惯,然后教他们坐与写字姿势,训练课堂上不说话,再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组织好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在教学拼音时

因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重点是拼音,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拼音的学习上,这也是很多一年级语文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拼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学生识字的好帮手。拼音教学要让学生发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能借助图形帮助记忆。在上课前,教师要准备一些小红花,看孩子们谁上课坐得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把红花奖给他。比比看,谁能得到小红花最多?这样孩子们坐得很端正,教室里很安静。如:教学单韵母""时,教师示范发音,让孩子们听清音,看清教师的口型,孩子们再试着发音,教师进行纠正,反复练习,长时间的练习,教师编顺口溜:"张大嘴巴、、;小女孩练唱、、",帮助学生记忆。再引导学生观察""的形,""像小女孩的头部,左半圆像头,竖右弯像小辫子。让孩子们以各种方式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如:用抽学生检查发音口形,同桌互检,"开火车"练习发音,小组比赛等。利用小红花做奖品孩子们很积极。

2.在教学识字、写字时

要在学生学会拼音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拼拼音的方法,使他们不再要教师教读,而是自己借助拼音识字。在识字教学中要采取多样的识字方法。如:同桌之间比、组与组之间比、男生与女生之间比等方法很有效。看谁先能把词语读通,利用一些时间给孩子们先练习拼读,过些时间就看到很多孩子纷纷举手,教师进行抽查了解学生利用拼音识字的程度,对一些三拼音节的字,教师重点标出来,并采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声母、介母、韵母,让孩子们区分清楚,才能拼得准确,还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我们身边的一些学过的字,如: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包装袋名称、教室学习园地的主题名称,学校标语等,巩固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这样学生的识字量会不断得到扩大。学生的写字教学,教师首先示范书写,带学生伸出小手进行书空训练之后,告诉学生田字格分为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观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让学生在书本的田字格里书写,教师巡视检查并纠正,学生的字写得很好,写字的好与坏从小培养。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写字教学中写字姿势、执笔姿势都很重要,长期严格要求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习惯。因此,在识字与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不能忽视这一环节,教师要规范学生的写字笔画、笔顺,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把写得好的字进行展示。写字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会按书照抄,而且还要记住它们的音、形,理解它们的意思。教师要让学生经常听写,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记忆字形的方法,如:利用加偏旁、减偏旁、比较法等方法记忆字形,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的提高。

3.在教学课文时

因能读通课文且做到读得流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通课文。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在拼读一些时间,并宣布谁读通谁举手,看学生大部分举手之后,抽个别学生试读,能读通的给一点小奖品,每位学生都想读。通过这样训练,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孰能生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形成依赖性,使他们不能自主地去学习,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要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通课文、熟读课文,如采取同桌之间、组与组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比赛朗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4.在教学用字组词,用词说话、写话练习时

尽量用简单又经常碰到的字来组,如:用"鸟"字来组词,教学生用会写的字"小"来组成词"小鸟",其它不会写的字用口头组,学生就会觉得轻松简单。用词说话写话也是这样。看到学生疲倦时,给学生一些自由活动轻松轻松,待会儿教师喊口号"1、2"学生都坐得很好了。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词汇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组词、说话、写话练习。在学生学会生字的基础上,让他们用生字练习组词,鼓励学生用一个字组多个词,同时,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一句话,并写下来。这样做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提高学生今后的写作能力打好基础。

5.在教学看图说话时

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可以抓住时机多说些鼓励的话:学生说错了也要鼓励,下次学生才有胆量说,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有学习的自信和勇气。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意思完整、表达清楚的一句话,并写下来。但最好用到的字是认识的会写的,语句短而完整,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还要掌握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大纲,认真备课,设计好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效果。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连接性,要注意教师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每上完一个单元都要对该单元进行一次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弥补。对学生学习上的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不自觉学习转变到自觉学习上来,学生学习才能有所进步,村级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对村小一年级学生来说,语文知识点有些还是复杂,孩子学习的虽然是基础内容。但表现出很吃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的同时,教师利用早读时间对学生辅导与复习学过的知识,多加强巩固,否则,会更加糟糕,同样要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本,以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为重。才能缩短村级的学生与镇、城的学生差距。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摘 要:一年级学生刚开始语文学习,阅读积累少,思维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差。如何进行教学,使我们的语文课事半功倍?美同教育家毕特,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参与课堂的情感体验,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成长特点和生活实际,以生活为源头活水,通过有目的的教学和活动,激发共鸣,是打开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通道。

关键词:一年级语文;生活;兴趣

在上课过程中应积极寻找着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渐渐摸索出自己的教学方法――故事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故事中接受所学的东西。我也在努力的尝试着这种方法,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任何一种方法的推广都有一定的摸索期与试用期。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在通过这种方法的学习一方面让他们感觉不到累,能够充分接受所学的东西。另一方面在愉快的心情中学到东西。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教学大纲的要求。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毕业,踏入小学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在他们刚入学的时候,先给他们定下规矩,赏罚分明,课堂教学中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利用好前半节课讲知识,后半节课安排时间写字或者游戏。如果一节课安排要学的知识过多,老师讲的时间长,学生容易疲惫不堪,不仅学不到老师一节课讲的知识,还会降低他们下一节课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比如在上课前我做了一些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时,先拿出来给学生看,学生们都很发出赞叹的声音,都很想要。我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看这些东西,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现代社会提倡人们大胆展示自我,“推销”自己。从现代教育的观念上说,培养小学生有自我“展示”的精神和自我“推销”的意识,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拼音,天天拼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时间长了,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厌倦的现象。而天天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就会感觉新鲜,有成就感,都会报以极高的热情。再加之教师激励性评语的推助,学生就会在不断的挑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汉语拼音前,教师先出示字母a、o、e、i、u、ü让学生看看谁会认,或认识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都可以。采用“我会认”“我会读”“我会念”等语言,展示给同学们听,再说说是怎么学会这几个字母的。教师赞赏一个,启发带动大家主动获取新知识。教材根据掌握的情况,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还可采取课前说发现、课中讲发现、课后谈发现的自我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培养兴趣,发展智能。因为小学生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的,教师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启发学生自主实践,大胆展示,趣学新知。

二、联系生活丰富文本

生活就是课本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善于用生活充实文本,才能学到鲜活有用的语文知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在学习了一些汉字后,让学生结合拼音认文具名,与家长上街时在家长帮助下认店名、认商品名,不仅巩固了汉字,且有意无意问增加了识字量,培养了识字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观察习惯。口语交际《打电话》,不仅在朋友生日时打电话祝贺,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打电话的机会,对孩子的表达交流也是有好处的。《我们来讨沦》带孩子实地认识一些交通标志,了解些交通规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以文本为范例,结合生活还能丰富生成语文知识。例如,《春到梅花山》语言优美,其中两个长句和“晶莹”一词,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品莹透亮”比较抽象,用录像直观花瓣带着品莹的露珠在阳光下通透晶亮,引导回忆《冰花》的品亮,在孩子们意会后,让孩子们找一找、说一说他们见过的晶莹透亮的东西,他们说出了露珠、蛋清,有的摘下头饰,有的掏出玉坠……再让同学们评一评,看一看,在兴趣盎然中解决了难题。

三、联系生活实践文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生活到语文学习再到生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我们语文教师应努力使语文教学密切联系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丰富文本,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文本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例如在第二册课本《练习1》中有这样一道练习:先加上标点,再分角色读一读。这是一段母子对话,内容简洁明了,在点好标点、体会生活场景分角色读的基础上,我要求现编一段对话,并指名一学生和我示范,“师:昨天你怎么没来上课生:我感冒了师:今天好些了吗生:谢谢好多了”然后,我以最快的速度打出字幕,让孩子们练习点标点,对这些来自生活的句子,孩子们读得高兴,点得快乐。有些同学下课还聚在一起兴犹未了地写句子,点标点。我又因势利导,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标点常思考,多请教,这样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进行知识的迁移,培养了能力。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一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最喜欢听到的是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其他同学就会受到感染,也会像自学像守纪律的学生一样做好。当学生正确回答提问,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一年级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摘 要:新课改中提出,教育教学要“轻负重质”,做到低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要想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就必须采取“有效教学”的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以下几方面谈下如何“轻负重质”的教学,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识字;正确写字;充分备课;教师指导

一、引导学生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小学生必须打实扎牢的,这关系到以后学生的写作、阅读的能力,是学生以后创新的基础。但是小学一年级刚刚进入学习生涯,学习的识字量很大,学生学的快,忘得也快。因此,要引导学生有效的识字、写字。

(1)归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汉字的“造型”都很有规律可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教学时,引导学生对相似的文字进行归类,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字的范围和效率。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识字1》中,要认识的字“淋、洒、滴、油、澡”,要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回答、讨论。有的学生回答的还是很好的:“这些字都是三点水偏旁,都与水有关”,“要记住这些字先记住偏旁是三点水,再记住另一边,都和水有关”等。《识字4》中,要认识的字“蚯、蚓、蚂、蚁、蝴、蝶”等字都是形声字,都是“虫”字旁,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的规律,总结出哪些部分相同,哪些部分不同,拓展课外知识,要学生写出自己认识的和这些字相似的字,板书在黑板上,供大家学习。这个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学习掌握了课本上的生字,也学习到了一些课外的生字生词,拓宽了识字面。

在学习“清、请、精、情、晴、蜻、倩、睛”,可以变成顺口溜的形式,“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有精神”。这样善于学生记住字词,经常读背,加深生字的印象。

这种归类识字法,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可以有效的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领悟能力,一举多得。

(2)规范写字,重质不重量

写字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写字、规范的写字,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提高学生的书写,规范学生的书写,把写字与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书写质量”包括:是否正确,是否规范,写字习惯。

许多教师应该发现,先很多学生的字十分的潦草,歪歪斜斜,,写字要做到的“规范、端正、整洁”根本看不到。给学生批阅作业、试卷,“难度”提高了,因为不知道他这个字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虽然字形正确,但是笔画规范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当堂指导、当堂书写、当堂反馈”,保证课堂上的指导时间,书写时间。

首先,教师要重视起来笔画的教学,完善自己的不足,避免在课堂上给错误的指导,学生的对任何事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深刻,第一次出了错,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如在学习“点画”的写法的时候,要学生“会看、会画、会写、会读”,也就是会勾画字体的外形结构,明白字体的写作轨迹,会说出写字的过程,会完整的手笔。要学生多临摹字帖,现在都有卖写字帖的,要学生每天完成2-3页的写字,写完后自己在练习本上在进行临摹,多写多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还要规范学生在田字本上的写字,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字体的结构,上下结构的应该注意些什么啊,左右结构的应该怎样书写啊,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理解、消化。

二、教师上课前要充分的备课,备好课

良好的备课是一节开课程的开端,备课分为“有形备课”和“无形备课”两种。“有形备课”就是指课前的教案文本,课程学习的卡片、图画、模具、课件等;“无形备课”指的是教师自身素质,文化底蕴等的提高。

在学习五单元第二课时,我提前准备了一个谜语:“一天,小丁出了个谜语给小东,、小明、小红猜:言来互相尊重(打一字)。小明笑了笑,假装猜不出来,也出一谜语:心至令人感动(打一字)。小丁猜不着,问小东,小东也出一谜语:日出万里无云(打一字)。小东就更摸不着头脑了,又问小红,小红也出一谜语:水到纯洁透明(打一字)。四人互相看看,哈哈大笑,我们出的是同一个字。”老师猜不出来,下面的小朋友有没有能猜出来的呢?

调动同学的兴致,要学生开动脑筋,讨论答案。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争强好胜,针对这一特点,这个备课设计,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师要进行适宜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全盘的灌输学生知识,而是在讲解知识点后,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摸索,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这样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增大了对教师的要求,需要教师不停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学习学习中充当引领者,促进者,学会倾听学生的问题,想发,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成为领路人,而不是帮助学生走路。

比如在朗读方面,往往教师会设计多种方式来进行,“分段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杜,领读,范读”等,但是这些也需要教师正确的引领和指导。如果只是盲目的要学生读课文,想出再多的方法也不会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让这种朗读不止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而是经过这种形式,要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感情,不同的语调进行阅读,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会不近相同,传递的感情也会有微妙的变化。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我们的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积极探索实施新策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究、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文本。实现课堂的实效性。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教育游戏融入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性

摘 要:本文探讨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教育游戏融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可行性及价值性。教育游戏的成功融入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增加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育游戏;教学效率

目前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灌输式”教学依然严重存在,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仍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1]。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通常采用图片、动画、声音等多种感性材料作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游戏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游戏界面,而且生动、形象和直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如果能够把这样好玩、形象又具备良好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融入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孩子们便能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教师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育游戏融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教育游戏兼有教育性、娱乐性、规则性、竞争性、交互性和公平性等基本特征,从而具有巨大的生存空间。教育游戏不仅符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互动性等教学特点,还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由讲授与传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改革要求。因而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有其合适的实践契合点,是切实可行的[2]。

二、教育游戏融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价值性

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特性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游戏,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3]。

1、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有的孩子还没有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学习时还依赖在幼儿园“玩”的学习习惯,喜欢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孩子在教育游戏中,能够提高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加快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促进他们信息技术素养的形成,从而满足现在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要求;玩益智类教育游戏,能开发儿童的智力,如玩《小鸟排排坐》、《儿童填色》等。这些益智游戏通常以游戏的形式锻炼了游戏者的脑、眼、手等,使儿童获得身心健康,增强自身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敏捷性;玩一些操作性的教育游戏,如玩《驾驶员训练》、《蜗牛过山车》等,小孩子能体验到模拟操作的感觉,增强其动手操作的能力。认知活动发动了游戏,而游戏又回过来加强了认知活动[4]。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学习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教育游戏中角色扮演,为孩子再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学会学习,教育游戏包含丰富的知识,能够增加学习者的生活常识;学会生活,在教育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模拟生活,感受生活,比如组建自己的庄园、种菜、交易,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总之,在教育游戏中,有利于孩子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终身受益。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一般采用识字卡片的形式教学,由于学的汉字很多,长时间以来,孩子们感到枯燥无味,对这种学习方式失去兴趣。而在教育游戏中识字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设计“识字大闯关”、“识字蹦蹦跳”,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变识字为乐趣。另外,孩子对一些声音是非常敏感的,在教育游戏中,如辅以悦耳的声音,孩子便会乐于学习。其次,通过教育游戏中的精神奖励,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如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教育游戏软件就予以过关、升级等奖励,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游戏趣味性、互动性和学习性强。一年级学生可能学习十几分钟就感觉厌倦了,而在教育游戏中却能进行长时间的学习。教育游戏培养学习能力,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开动脑筋,动手实践,并且孩子在教育游戏中可以与同伴、教师、游戏专家进行合作学习,不断在合作过程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教育游戏设计一些帮助性向导信息,能正确引导孩子,以免其迷失学习的方向,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为了避免孩子因长时间学习产生疲劳,教育游戏可以安排在课堂的最后阶段,以此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5],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孩子在教育游戏中,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图片能够唤醒记忆力和反应力,逼真的虚拟形象,有利于把知识由抽象化为具体,有利于孩子的多元智能的培养。总之,教育游戏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教育游戏作为未来教育形态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投入精力研究的。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特性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游戏,使教育游戏的成功融入教学中,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效率与注意问题

【摘 要】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上课时听讲不专心,注意力容易分散,开小差、做小动作等现象会经常出现。那么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我们如何设计教学,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以及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效率;问题

孩子由幼儿园升入一年级后,需要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学生刚步入小学,对什么都感兴趣,一年级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何打实基础,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关注一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求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愉悦地学到知识,掌握知识。

一、一年级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刚从学前班上来的学生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他们爱看动画片, 喜欢小动物, 爱听故事。上课时, 讲个故事开头, 创设一种情境, 让他们扮演其中―个角色, 为故事里的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 那兴奋之情真是溢于言表。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 我利用图片、音乐, 把小朋友们带到这样的故事情境中: 小马要帮妈妈把半袋麦子送到磨房去。去磨房得经过一条小河, 小马该怎么办呢?牛伯伯说河水很浅, 小松鼠说河水很深,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小马到底该相信谁呢?小马非常着急。小朋友们, 请你们帮帮忙, 帮小马解决这些难题, 可以吗?孩子们可高兴了, 谁都想帮助小马。整节课, 小朋友都把自己当成了大英雄, 每解决一个难题,就感觉成功一次。就这样, 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掌握了课文内容。

2.生动亲切的教学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一年级孩子不同于高年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作为他们的老师,每一句教学语言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多用通俗易懂的词语、活泼简短的句式,使用儿童化语言。这样,既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比如称拼音、词语为拼音朋友、词语宝宝,做连线题,如果教师说让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教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教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教师要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情景教学。如在教学《东方明珠》一课时,由于盐城离上海较远,学生对“东方明珠”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体会东方明珠夜景的美丽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课前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制作相关课件,让学生一睹为快。这样不仅能融会贯通地掌握本课知识,而且学生对东方明珠美丽的夜景有较为深刻的体会。

在教学中除了创设情景、引入表演之外、还可以运用编故事、儿歌、顺口溜、找朋友、送回家、摘苹果等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难易适度的课堂练习

课堂作业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口的,必须和教,学内容有关,必须难易适度,量还要适中。小学一年级课后一般不留书面作业,但我们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课外练习,让学在闲暇和玩耍中自主地学,愉快地学。如在拼音教学阶段,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些练习:

(1)每天回家听读十分钟拼音磁带。拼音朗读磁带.发音准确规范.经常听,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读准拼音,培养语感。

(2)自录拼音磁带。让学生用录音机把自己读的拼音录下来.带到课堂放给同学听,互相欣赏交流。

(3)布置学背诵或者自录儿歌、故事和课文.参加全班比赛活动。这样,学既养成在家自觉朗读的习惯.又丰富学习体验。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学习习惯”,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是各种良好习惯养成的起始年级,养成好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终生有益。首先,说话能力的培养,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所以首先应加强说话训练,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开展讲故事大赛、说日记活动等,要让学生敢说、想说,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其次,写字基本功的培养,注重一年级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培养,只有端正坐姿,执笔规范后,才能写出端正、匀称的字,重点指导 23 种基本笔画,从而培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再次,预习、复习习惯的培养,要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的特点,合理培养学生预习、复习习惯的养成。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一年级学生日常良好学习行为的培养,比如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去记等学习行为,注意教育引导学生课堂上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手到。

2.关注“个体差异”,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生的个体差异注定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效果的差异。 同一时间、同一内容讲授完以后,班级中总会有一些对新知识理解、掌握不够透彻的“学困生”,这一现象在低年级孩子中显得尤为明显。 因此,在一个班里面,老师经常不经意地就从学生中分出了后进生或者叫 “差生”。 其实 “差生” 并不姓“差”。 在教学中,尤其我们一年级的教师,要改变自身偏见的认识,要改进教学策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针对后进生,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和对待。 是家庭原因的,就多家访,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换思想、意见,帮助学生进步;是教育方式的就改变教育方式等等,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老师都要有诚心和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使学生感到温暖,同时多注意后进生的“反弹”,真正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3.关注“合作意识”,从小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合作意识的培养简单地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教师同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和文字,还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关键词、精彩句子以及文章的内涵。 第二种合作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这时,学生就会成为完全的指导,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科技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广泛应用,可以让一年级的学生小组合作去尝试搜集一些信息资料,例如冀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8 课《多想去看看》,可以上网搜索一些有关北京天安门及天山的图片及内容,让各小组分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让孩子们在合作中相互促进,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后,课堂就变得容易、生动了起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是需要老师付出真情和真爱的, 教师要用自己的真心和爱心去关注学生的一切,这样才会得到学生们的欢迎、信赖和爱戴。 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在这和谐与轻松的氛围里得到开展和完善。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摘 要: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正式入学的起始阶段,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接下来就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兴趣;汉语拼音;个体差异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以后,要学会的知识明显增

多,但是这时候的小学生正是对一切都感到新奇、渴求知识、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如果教师这时候能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将对学生一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着重就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为学生的终身热爱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都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巧妙设计学习的方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抓住学生渴求知识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针对学生爱听故事、喜欢游戏的特点,创设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儿歌情境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避免因为学生因为自制力差、活泼好动等特点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不知不觉、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使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本领。

二、关注汉语拼音的教学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重要工具,汉语拼音掌握扎实了,学生才能借助汉语拼音进行大量阅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可以说学好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是基础,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连b、d、p、q都分不清楚,还有的学生只会读、不会认,对于拼音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当教师具体指某个拼音的发音时,学生却不认识,在教学中,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会学生发音方法,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耐心是指当学生学不会时要认真分析学生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细心是要仔细观察学生,看学生是否在滥竽充数,是否有眼高手低的现象,确保汉语拼音教学的扎实有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三、关注学生的笔画书写顺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一二年级的书写基本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一部分同学甚至高年级学生书写的笔顺都极不规范,这都和小学低年级没有掌握正确的笔画书写顺序,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脱不了关系。

因此,在语文课上,针对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的特点,在书写指导时,要一笔一画讲清楚,尤其是对于特殊字的笔顺规则必要时教师要让学生记住,只有从小养成正确的书写顺序,写规范字,才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良好习惯养成的开始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终身受益。首先,要促使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对于小学一年级语文来说,多数学生的拼音学得还不够扎实,如果课前不预习,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就不能够完整、流利地读下来,更别说在课堂进行有感情朗读了。及时复习巩固自己的语文知识,以便加深印象,作为重点学习目标,实践证明,预习、复习不仅仅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良好的效果,它对所有年级段的学生都有着重要作用;另外要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听课不仅仅是听,还要学会认真思考,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只有学会听课,才能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才能认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会听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习惯,从小养成至关重要;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流利说话表达的习惯,认真朗读,认真书写的习惯等等,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学生的良性循环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让一位学生输在学习的起跑线上。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相对落后还是因为基础不够扎实,也就是拼音基础不够扎实,因而导致在自主拼读音节的过程中相对较慢,句子朗读不够连贯、不流利,句子读得不熟,自然就不知课文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俗话说: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有的同学在读课文时磕磕巴巴,但是说起话来却非常流利,这充分说明不是学生学不会,而是教师还没有掌握教会学生的方法,因此,教师切不可因为学生学习落后而把学生定位为“差生”,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尤其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正等待着在上面画上宏伟的蓝图,他们的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始,他

们成长的空间还很大,切不可使任何一位学生输在学习的起跑

线上。

总之,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年级正处于整个学习阶段的基础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关注以上问题,才能为学生的语文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有效地进行一年级的语文教学

【摘 要】一年级的小学生们告别幼儿园这个童话王国步入小学的大门,他们的生活方式由玩为主转以学为主。小学语文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既新鲜好奇又充满挑战和压力。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入另一个脑袋。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的知识殿堂里学习是教学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所包含的特点,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学语文的乐趣,愉快地进行探索。

【关键词】有效 激发 语文

上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在这段时间的实践教学和不断思考探讨中,我深刻认识到: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好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和老师同学进行相应的互动,所谓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如何提高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学习。一堂课40分钟,开课前三分钟的吸引力最为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要设计有趣的引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猜谜、唱歌等。再来就是有效地利用好前半节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教材出发寻找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要安排过多,太多了反而没能达到意想的效果,后半节课大约10分钟可以进行回顾总结,也可以练习、游戏等。课前有时会说“今天我们进行小组赛,看谁能为自己的小组争红旗。”有时会说“老师手上的贴纸漂亮吗?喜欢吗?这节课谁的表现棒,就有机会得到它,比比谁得到的多。”利用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习形式多样性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我发现课堂教学形式如果单一,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学习提不起劲来。从而转移了学习注意。多样的学习形式能吸引学生心甘情愿学习。因为在一年级学生中,对学习内容真正感兴趣的人毕竟不多,教师还是得想方设法把学生必须掌握的东西掺和到有趣的游戏、比赛中,让他们在娱乐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尝到学习的甜头。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坐坐好”师:“1、2、3、4、5老师等得好辛苦”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在干吗?耳朵耳朵在听讲。”“眼睛眼睛看哪里?眼睛眼睛看黑板。”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哈哈哈”特别感兴趣,当说“坐坐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有效的肯定机制是课堂延续的动力,它的吸引力无可比拟。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比较容易满足,当他或她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简单的一个大拇指就能让他或她久久地激动不已。当然,要想紧紧地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还得要靠长久的肯定机制。

要上好一节课,最最重要的就是这节课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只要这节课有吸引力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听你指挥。我认为学习,交流,应用,反思是每一位教师的成长过程。作为一个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需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无论是对于教材的解读还是对教案的设计,无论是对课堂的调控还是对学生的把握都极不成熟。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钻研,时时总结,常常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一年级学生思维能力之我见

摘 要:一年级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约15分钟),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思维能力处于初始阶段,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的心理特点,有效的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通过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实践,以下是我个人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反思。

关键词:一年级;思维;培养;品质

一、开阔视野

开阔视野是丰富思维的源泉。“任何一本教科书上所编辑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而生活是无限的。”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大多是间接的经验,这就违背了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学生知识的获得就僵硬化。诚然间接经验对于人类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人类文明最有价值的成果得以传承,人类历史得以不断延续,每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可以建立在前人和他人的基础之上,超越个体生命周期。但这些知识既不来自生活,也不在完成之后直接回到生活中去,真正的体验往往被掩盖。“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卢梭主张从直接经验去学习,杜威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著名思想。一年级作为学生系统接受学校教育的起始年级,一开始就必须让学生以生活为土壤,眼光应更多地投向生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的表象。在这方面,我认为:1、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语言,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在自然界中欣赏和发现音乐的旋律美。让学生倾听蜜蜂嗡嗡、小鸟啾啾、树叶沙沙、流水潺潺等,让学生从中学会领悟大自然的美。2、在家长的配合下,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多观察,多了解,多参观,多体验。例如,我经常在周末或假期布置一项开放作业:将你认为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有的学生就会把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画下来,然后讲给我和其他孩子,我们向他提出许多问题,他一一回答我们。这样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语言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的好习惯。3、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描摹、再现,使学生的思维宽度得以延伸。小学语文课本中画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插图,我们对这些插图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充分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我们可以让学习小组进行讲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班内讲一讲图画上的内容,最后再把你说不出来但想表达的内容画下来。在学生积极地说、大胆地画这样的活动中,让他们充分发挥,尽情表达,使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老师则大力表扬、引导,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注重学科的整合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科的整合、渗透。比如,教学生学习“花”字,就可以拿来许多种花让学生认认。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介绍一下或者把它画下来。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进行了扩词训练:红花、黄花、白花、桃花、梨花、杏花、花瓣、花蕊、花枝、花叶、花香等等,学生思维的广度也得以训练。学生在画花的过程中,也不是“单纯的把世界中的事物挪到纸上”,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并积极地欣赏和创造着世界。再比如:有一次我让学生画春风,有一位学生把春风画成黄色的,我笑笑说:“当春风裹着沙土刮来的时候,春风是黄色的。”有一个学生不同意,他说春风是绿色的,因为春风吹来到处都是绿色,于是就把黄色的风擦掉画成绿色。接着,又有一个学生说:“他们都不对,风是看不见的,所以画不出颜色。”于是,他又把绿色的风擦掉,画上一边倒的小草,说:“风有些大,小草都被吹弯了腰。”我给他鼓掌。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呀,我原本准备得很完整的语文课一下子变成了美术课,而孩子们的反应越来越活跃,学生的思维、语言和绘画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科的整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赫尔巴特的统觉原理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心理学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要养成独立思考、独立或协同解决问题的习惯

某一个问题被提出来,这就意味着思维的活性发挥了作用,因此要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比如闭上眼睛想一想或一分钟思考。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学生学会了“看见”这个词,我及时引导:“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现在你也到了‘弯弯的月儿’上,你会看到些什么?”经过片刻的沉默,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小手:“我看见了星星”、“我看见了宇宙飞船”、“我看见了漂亮的嫦娥”……片刻的沉思,使学生的思路开阔,一吐为快。

2、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要打破课堂上沉闷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手、脑、眼、口活动起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要设置一些具有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作业。在这一方面,我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如“口述见闻”、“模拟角色说话”、“观察说话”等作业。还有一些操作性作业,如:小作品制作、书写绘画、自制学习用品。总之,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认真动脑思考,更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设计,设计要凸显创造性主线。

四、Hands-on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孩子进行大量的动手操作,从周围生活取材,自己动手,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探索和交流。六七岁的孩子可以说是一个“考察家”,让孩子思考周围各种事物和现象,提出一些以观察为依据的思考任务,可以激发孩子进行智力创造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游戏、幻想和童话,发展他们的智力,通过体验和讲述,触及孩子的情感和想象,使他们打开通向无边世界的窗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培养要贯穿“以生活为源头,以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训练和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技巧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应该用愉快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深厚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这样,教师教学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发现、探索,在愉快的实践中体验、感悟,让学生主动学习,老师用爱去鼓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教学; 快乐 ; 语文技巧 ;兴趣 ; 积极思考快乐是生活的主题,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体会学习的快乐。因此,如果教学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习而言无疑是件事半功倍的事。

我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对于我班初入校门的新生来说,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是重要的准备工作,是开户中他们智力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该怎样做,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除了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语文课上我们怎样激发学生学好语文呢?

一、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有趣的问题,以趣味来启动他们的思考之门

一年级学生的求知欲不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往往受兴趣爱好的支配,对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愿意学习,反之则不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将一些抽象的问题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况提出来,是能大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的。比如说:教学一年级的识字这一知识,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孩子放学回家,妈妈问他的你今天认识几个字,字在哪里?这样问题就不再枯燥、抽象、学生的思维就有了一个着陆点,就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二、 多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以动手来促进动脑,以动脑来指导动手

动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体验是相当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一年能的学生愿意动手、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如果能将游戏融于语文教学之中,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注发展,尊崇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应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制定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在构建学生的阅读目标时,既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发展需要,更应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个性发展需要,把三维目标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课堂上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操、审美素养、人文精神、创新意识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

三、力求以情感人,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的确如此,就像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相声艺术一样,很多人之所以爱听相声,是因为相声能逗大家乐,使人们在乐的氛围中得到娱乐和某项启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巧妙地融入相声中“逗”的艺术,如是关注发展,尊崇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应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制定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在构建学生的阅读目标时,既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发展需要,更应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个性发展需要,把三维目标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课堂上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操、审美素养、人文精神、创新意识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我们教学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读字等等,那么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让一年级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好语文,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语文可以用阅读激发学生,推举创新。一节好的阅读课绝不仅仅只局限在课堂上,框死在课本中,而应在深入领悟文本意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超越课堂,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入广阔的生活,使学生学会广泛涉猎、大量阅读,学会关注时事、关注生活,从而积淀文化底蕴,增广知识见闻。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大胆发表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理解、体会和意见,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批判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创新的激情与愿望。一年级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除了教他们识文字和朗读外,还要让他们用方法去解答与图片有关系的问题,并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语文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让学生课内外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学习效力,语文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语文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循序渐进的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工作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用愉快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深厚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这样,教师教学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从而使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学语文时,在愉快的学习中发现、探索,在愉快的实践中体验、感悟!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如何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摘 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关键词:合作;科学;指导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特征,更是生本教育下的一种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的激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构建。

教学中,小组合作尤其是低年级的合作应该如何组织实施,才能使合作学习发挥它最大的优势,为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问题的存在,谈谈自己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科学有效的组建小组

要想充分发挥小组的功效,小组的组成是关键。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3人或4人的。如果是每小组四人的,就有1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后进生。三人一组的,就有一名优等生,一名中等生,一名后进生。这样分既能保证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小组之间开展公平的竞争。教师应把学生的个别差异看成自己教学中的资源,挑战自己,提高自己不断的成长。小组合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调整,保证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二、及时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工作

说起小组长,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长作用可大了。是老师的左右手、是顺利良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催化剂。一年级的学生基本就是白纸一张,为了各小组能及时完成我布置的任务,解决提出的问题,我对小组长定时加强培训。如:学习汉语拼音时小组长通过我的培训,知道合作学习时不仅要让自己的组员读准音节,读清平舌音、翘舌音、前后鼻韵母、四中声调的变化,还要让他们大胆的读出来,尽管读错了,也要表现出来,让组员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学习小韵文时,不仅要把每个音节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勾画出整体音节、三拼音节、给二类字准确的注拼音,大概了解小韵文主要写了什么,还要积极发言,大胆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发言的规则是弱者先说,强者补充。到学习课文时文章比较长了,内容也多了,教学要求相应的提高了,问题也难了。就得让小组长明确第1课时学习课文,首先把一类、二类生字要读准确,词语认会;接着要会分析生字,音节、结构、偏旁、组词、形近字等;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教师要对小助手进行及时培训,才能更好地服务老师,帮助学生。

三、及时对小组学习加以指导

在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教师要把讲解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在小组合作时巡视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他们有不会或不懂时及时向组长或老师质疑,教师要重点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措施。在合作学习中,要求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欣赏,讨论时如果有的同学出现差错(特别是害羞的学生),同学之间不要相互取笑,应给予理解和鼓励,共同找出问题所在,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及时对小组学习进行恰当的评价

评价学生,无疑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1、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每个小组成员不管是性格也好能力也罢,他们都有所不同,有接受能力快的也有接受能力慢的,致使学习结果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时的评价就要侧重于小组整体的表现,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2、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时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3、提出活动是问题的改进方法。教师要及时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方法,以便更好更科学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4、强化小组学习的欲望和激情,及时进行评价活动。我定期的进行诸如最佳小组长、最佳小组、最佳学习伙伴、最快进步奖等评选活动,把整个评价的中心有鼓励个人转向大家合作,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从而达到由个人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组团体目标的达成。

五、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我面对的是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孩,上课习惯差:想说就说,拿出吃的就目中无人的开始大吃,自己根本没有约束力。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表现还是学习效率都使人焦虑不安。不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少了,就是比预定的时间长了,有时怕完不成预定的进度就一再的催促学生快点完成,结果学生无法从容的进行学习交流,小组展示时不是后进生答不上来,就是小组配合比较混乱,问题层出不穷,偏离了预设的教学期望,造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有时候又对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过长了,又出现了打闹玩耍、东张西望的不良行为。在不断的失败不断的摸索改进中,逐渐的把握了合作学习时的关键,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对合作学习的时间有了准确的预算。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一年级语文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摘 要:孩子由幼儿园升入一年级后,需要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学生刚步入小学,对什么都感兴趣,一年级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何夯实基础,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关注一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求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愉悦地学到知识,掌握知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掌握知识;教学目标;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语文教学;培养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可见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从学生进校那天起就应该扎扎实实地抓起来,切实关注这几个问题。

一、关注“激发兴趣”,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学生体验求知的愉快,可以提高学生观察思维的敏感性、灵活性,记忆的牢固性和想象的丰富性。?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起良好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渗透一些激发兴趣的环节,巧妙设计学习形式,挖掘教材的趣味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诱发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唱歌,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讲故事、唱儿歌来“激发兴趣”,激发兴趣环节的设计要适合儿童的特点。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选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寓言、故事、史料、身边实例、自身感受和时事热点等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者在课堂中穿插一些精心设计的小游戏,引导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愉悦的学到知识,掌握知识。

二、真正认识每个字

儿童机械记忆能力强,一年级的课文又短,一篇课文读几遍就会背了。但会背课文并不代表会读课文,一部分孩子读书时眼睛并没有看着字,捧着书好像在读,实际上是在背。把文中一段话、一句话或一个字抽出来让他读,他就不会了。教师要对孩子强调,读书时眼睛要看清每个字。个别认字能力特别差的学生,允许他用手指着读,以后再逐步做到不指读。课后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拼音读物,日积月累,就可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今后的大量阅读做好准备。

三、写字基本功的培养

我们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字都写不好,很多字不按笔顺写,这和一年级初学写字时没养成好习惯有很大关系。一年级学完拼音,刚学写基本笔画时,就应该细细指导,严格要求。每一笔画起笔、行笔、收笔都要慢慢教。一些难写又容易混淆的笔画,如竖弯钩、横折斜钩与横折弯钩等更应重点指导,甚至手把手地教,让人人都过关。基本笔画写规范了,以后写字就容易写规范了。学到写字时,语文课堂上、早读课上,教师都要让学生多读字的笔顺,牢牢记住笔顺,写每个字时严格按笔顺写,养成认真写字的好习惯。注重一年级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培养,只有端正坐姿,执笔规范后,才能写出端正、匀称的字,重点指导23种基本笔画,让学生认真观察汉字的运笔方法、间架结构,从“摹”到“临”,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从而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说话能力早培养

一年级教学应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不能单纯强调识字,而忽视说话能力的培养。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但肚子里的词汇并不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说出通顺完整的一句话、两句话,渐渐地说出一小段话、一大段话,有了说的基础,将来写话、作文就不怎么困难了,就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这样既能使学生有了读书的动力,又能保证每个学生训练说话的时间。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所以首先应加强说话训练,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开展讲故事大赛等,要让学生敢说、想说,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语文书上每一课都有非常漂亮的插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训练儿童的说话能力。

五、关注“个体差异”,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生的个体差异注定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效果的差异。同一时间、同一内容讲授完以后,班级中总会有一些对新知识理解、掌握不够透彻的“学困生”,这一现象在低年级孩子中显得尤为明显。因此,在一个班里面,老师经常不经意地就从学生中分出了后进生或者叫“差生”。其实“差生”并不姓“差”。在教学中,尤其我们一年级的教师,要改变自身偏见的认识,要改进教学策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在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别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真正做到教学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坚持分层次教学,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落到实处,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发现、及时弥补,巩固新知的同时,注意适当安排一些以往旧知的练习穿插其中,让学生在练习中时刻回忆旧知,从而加强记忆,减少遗忘,让我们的学生永远站在所学知识的同一起跑线上。我们老师都要有诚心和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使学生感到温暖,真正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六、关注“合作意识”,从小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

合作意识的培养简单地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教师同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和文字,还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关键词、精彩句子以及文章的内涵。第二种合作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这时,学生就会成为完全的指导,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科技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广泛应用,可以让一年级的学生小组合作去尝试搜集一些信息资料,让各小组分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让孩子们在合作中相互促进,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后,课堂就变得容易、生动了起来。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对一年级语文教学启蒙的相关建议

【摘要】一年级的小学生,仅仅有在幼儿园与学前班受到的语言文学教育仅仅是读写汉字、背诵唐诗宋词等的浅薄基础,刚刚进入小学,并没有形成各种学习习惯,上课依然爱贪玩、思想不集中,常常做一些小动作,不认真听课。这就需要我们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发现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以及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启蒙教育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和学前班里对语文并没有太多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也没有养成,对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启蒙他们对语文的学习是我们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必经阶段,只有这项启蒙工作做得好了,才能令学生在以后都能够喜欢语文,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认真听课,不贪玩不做小动作,这样我摩恩的课堂效率便会更高,以下便是本人对一年级语文教学启蒙的一些相关的建议。

一、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

无论做什么事,开端都是最重要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最重要的开端也是一年级语文启蒙教育,而在我们的一年级语文启蒙教育的课堂中,最重要的开端便是营造一种令学生喜爱的、愿意去配合老师认真听课的氛围,我们可以在课前利用一些多媒体动画、卡通图片或是动画录音等来营造出本节课堂的所学内容的氛围,这样学生便能跟随这些动画、图片或是录音来进入到角色中,就会在之后的课堂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课,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这样一来我们本节课的开端便达到了想要的目的。而对于那些多媒体动画、卡通图片以及动画录音的运用,我们可以设定出学生最喜爱并且热播的一些卡通人物,作为本节课的学生的导师或是陪他们学习的朋友,利用动画人物要求学生去学会需要掌握的内容,或是在学习一些动物的名字的时候,可以利用录音播放动物的叫声,并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去让学生认识这种动物,再比如学习公园及公园里的相关设施的名字的时候,可以利用大的公园示意图来引导学生们“逛公园”,边逛边学,这样一来,学生们便在娱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就可以掌握这节课所需要学的内容了。

二、使用儿童拟人化语言

著名的德国戏剧家莱辛曾说过:“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更何况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依然拥有着一颗童心,儿童的好奇心与对任何事物的兴趣都是最浓厚的,而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才会有想要学习的求知欲。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可是,据经验,一年级的学生不想搞年级的一样听话,他们注意力容易被别的事物带走,自制力不够,仅仅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我们作为他们的语文启蒙老师,我们教学的语言一定要去精心准备,认真设计,多用一些亲切、活泼、生动、易懂的词语,用儿童化拟人化的语言,比如,我们可以称黑板为黑板先生,粉笔为粉笔姑娘,拼音为拼音宝宝,文字为文字小朋友等等,而做一些找同义词反义词的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帮喜羊羊找他的朋友(同义词),或是帮喜羊羊找出哪个是灰太狼并把他消灭(反义词)等等,这样以来,小朋友的兴趣与善良一定会驱使他们的兴趣,认真的找出同义词反义词的。若是哪个学生找不出来或是找错了,我们可以用儿童的语气比如:“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我们的某某小朋友一起为喜羊羊报仇啊?”鼓励别的学生帮他们找,而学生找到的并且正确的,我们一定要多做鼓励。教师使用儿童拟人化的语言不仅能令学生产生好奇心以及浓厚的兴趣,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信赖老师,听老师的话。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现代化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普遍的教学方式,可是我们利用多媒体并不仅仅是做课件,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视频、动画以及科普知识等,这样子学生对所学知识就会更加了解更加熟悉,不再局限于陌生的字、词,而是懂得了所学字、词是建筑物,动物、或是植物的名字。这样就会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体会了。

四、布置有趣的课堂作业

我们以往的课堂作业都是些抄生字,识字、词以及默写字、词等等,这样学生只会拿这些当做是最为头疼的像魔鬼一般的字、词,而若是我们把这些作业转换为级几个人合作制作一套生词卡,或是你画我猜这类的游戏来进行的话,会比以往的布置繁重的作业更能有效的反馈本节课学生的收获,对于他们需要掌握但是没有掌握的一些字词,他们自己会由于在游戏中失败而明白自己的不足,更是对这些字词加深了印象。不仅如此,这种游戏类型的课堂作业更是让学生从在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便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出他们的团结精神。

总结

对于一年级的语文启蒙教育,因为这关乎着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习惯与学习成绩,我们身为教师责任很重大,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对一年级语文教育的启蒙工作。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一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利用40分钟做到减负提质

学习,肯定得有一定程度的负担。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我们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减负提质”,这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不少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固然,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却大大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把学生向“书呆子”引导。尽管素质教育提倡这么些年,“减负提质”提出这么些年,还有一部分教师的思想和做法没有转变过来,或者说是还没有找到转变的方法。万事开头难,笔者现在就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如何利用好课堂40分钟做到减负提质说说自己的一些做法及想法,以期和同行商榷。

一、精心备课,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准备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的一环。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定的目的要求,收到应有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切和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备课时既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教学的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明确教什么、怎样教、怎么学等。决不能囫囵吞枣,照搬照抄,用参考资料代替自己钻研教材。教师还应注重了解研究所教学生的特点,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理解能力,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及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使短暂的课堂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于产生大于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少,读书的语速很慢,仿佛是在“数字”,听惯了中高年级学生的朗读,再去听他们读心里很着急,我也知道朗读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那怎么办呢?首先是范读,让学生听老师读,在备课时仔细设计自己的范读,然后让学生把容易读错的字主音并做上记号。当学生朗读有进步时及时给予鼓励,当部分学生快速地背下这些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时让他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说自己是如何背下来的,看看他们的方法是否科学和有效,是否值得大家学习,慢慢地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天天进步!

二、要注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20分钟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听讲,老师要注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创造出融洽、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双方尽快地进入智慧交流的状态,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倾注极大热情,用最简洁的语言提高课堂效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中“主角”与“配角”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也就是说要缩减教师“表演”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才能跨越模仿,提高效率,发挥个性,走上创造之路。同时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做到保护学生积极性与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相结合。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再教,光有教的主导性、积极性,而没有学的主导性、积极性,可以说这种教是失败的。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使他们具有在综合、分析、学习、研究过程中积极思维的能力。然而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是忽略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我们可以本着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如果老师真的放手让学生看书,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是能自己看会的。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这样,把学生个体的自我思考、学生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反馈及时地加以沟通和联系,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多通道的信息交流网络,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互补,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和整合过程。

一年级学生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课前预习,没有自学的能力,因此,老师应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抓住预习的内容,把握重点从而为课堂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合理布置课堂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作业,有助于学生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靠,把技能练得更纯熟,从而为继续学习创造条件。而课堂作业,应该是检验和巩固课堂学习效率的有力武器,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压力,甚至是个别后进生的巨大包袱。因此,课堂作业必须要有实效性, 我们应该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作业有趣点、开放点、有层次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收获,把作业当成“甜饼”,让他们在作业中也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和成功感,而不是学习的负担。

总之,要想向40分钟要质量,首先得精心备课,其次要注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第三,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最后要合理布置课堂作业。只有做好、做实以上四点,我们才能做到减负提质。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技巧

【摘要】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合课文特点,明确训练目标,综合运用,学生逐步熟练掌握朗读技巧,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关键词】兴趣 基础 指导 评价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方式之一,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承载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特别要求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生思维,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让学生不断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促进理解,增加感悟。而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达到真正喜欢朗读,并在朗读中感悟,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一、以兴趣为先导,感知魅力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乐意去认真投入地朗读。小学生是培养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只要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十分专心的去做某件事情,朗读也不例外。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不能很快地领略文章的思想情感,但这个阶段也是人一生中记忆最好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如果只是一味的整齐读、大声读、个别读,则会显得十分鼓噪、乏味、单一,势必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表面上看起来是朗读,却只是停留在“声音”上,不能声情并茂的表达,因此也达不到朗读的要求和效果。有时学生能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却不能恰如其分的用情景交融去具体感知和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因此提高朗读的表现力、感染力、努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深切感受语言的丰富内涵。

二、注重字词,精心指导

指导一年级孩子有情有趣的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很费事的事。初入小学的宝宝们识字量不大,句子读不通,字词读不准,所以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字词段的指导需要逐步进行。

读字。首先,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语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圆润,字正腔圆。学生在朗读句子时,有时难以区分平翘舌、前后鼻音,比如:“草丛”,学生在朗读中时容易读成翘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帮助学生及时正音,切实做到学生讲字读准,进而形成习惯。

读词。指导一年级宝宝朗读时,读好句子的词语是尤为重要的。词语是朗读的基础,同时读好词语也对理解句子和段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星星”“妈妈”这样的重叠词出现在句子中时,要指导学生读准轻声;“石子儿”“小腿儿”出现这样的儿话音时,要指导学生注意朗读技巧。

三、丰富的读的形式,在读中感悟

有人说:“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的确,有了语音,书面语言才有了活力,才有了跳跃着的生命,才能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慢慢内化成自己有序的语言。

范读。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打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他们进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去。我听过一位教师的公开课,这位教师导入新课后就先让学生坐端正,眼睛看着老师,小耳朵仔细倾听老师的朗读。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结束后,学生不约而同的响起了掌声,并交流了自己听到的内容。记得有一位美国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人们谈话,35%的内容是靠单纯语言表达,65%是靠伴随语言(主要指面部表情及手势等动作)表达。可见,讲话者的伴随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多么巨大。讲话如此,朗读当然也不例外。

对比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比如在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课时,我出示了一张满是星星的夜空图片,让学生说说天上的星星像什么,学生在朗读“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中”,学生能够在朗读中不断的替换词语,将“珍珠”换成“水晶、露珠、钻石…”。通过对比读,学生了解到了朗读句子,感知句子中的词语可以采用相似的词语替换,从而对满天星空的感受更美了。

领读。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如果教师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自然然地受到熏陶,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领读这种训练形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和声调,读好重音和语气,通过反复训练,可以使学生做到朗读时不添字,不漏字,字字读准;不重复,不破句,句句读通。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而然地会有提高。

分角色读。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一个奇怪的问题》《谁的本领大》《筷子的传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比如学习《谁的本领大》这课,学生在表演读中能将手的“傲慢”“愤愤不平”,嘴巴的“火冒三丈”“跺着脚的样子”表演的淋漓尽致。

评价读。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我在上《美丽的小路》,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小路的美丽。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还没欣赏到美丽的小路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我评道:“呀,这个,我看到美丽的小路啦!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多聪明的老师!特意把最能表现小路美丽的语句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趣味盎然。

其实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还有许多形式,比如:想象读、比赛读、合作读、轮流读、自由读、配乐读等等,课堂上不断丰富朗读的形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朗读的兴趣。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合课文特点,明确训练目标,综合运用,学生逐步熟练掌握朗读技巧,从而提高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