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8 15:50:21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1篇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点,很多幼儿班的习惯也随之带了过来,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其他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学光盘中的写字教程,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3)抓好读书训练。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图书馆 借阅统计 借阅分析

本文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分析2010年高职院校学生的借阅状况,希望能对借阅分析有兴趣的老师提供一些素材。学院现有学生7770人,设有8个系30个专业方向,以文科为主,下面分别多个方面来论述纸质图书的借阅状况。

一、馆藏图书结构

2010年学院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152651种,483524册,其中可流通图书有381696册,占总册数的78.94%,图书种类涵盖《中图法》的所有22个大类,但主要是与学院专业相关的大类:B类有19868册,占总册数4.11%;G类有70585册,占总册数14.60%;H类有104212册,占总册数21.55%;I类有97490册,占总册数20.16%;J类有63547册,占总册数13.14%;K类有37107册,占总册数7.67%;T类有25809册,占总册数5.34%。具体见表一。

表一2010年各类图书分布表

二、读者统计

2010年学院有学生读者7770人,各系人数分布如下:外语系2453人,国际商务系1311人,学前教育系843人,音乐系1027人,美术系781人,中文系687人,信息技术系539人,舞蹈系129人;有借书记录的学生读者7056人,占90.81%;有714个学生没有借书记录。具体见表二。

表二2010年各系学生统计表

三、借阅统计

2010年学院读者的借阅总数为220855册,其中学生借阅总数为212952册,生均借书数为27.4册,书库开放时间为241天,图书馆平均每天的借书总数为916册。其中五山校区书库借书总量为74302册,平均每天借书量为308册;燕岭校区中文书库借书总量为92246册,平均每天借书量为383册;燕岭校区外文书库借书总量为54307册,平均每天借书量为225册。具体见表三。

表三2010各系学生借阅统计表

2010年借阅量在前五名的类别是:I类有63779册,占28.88%;H类有58438册,占26.46%;J类有29285册,占13.26%;G类有21852册,占9.89%;B类有11692册,占5.290%。具体数据见表四。

表四分类借阅统计表

四、借阅分析

从表二的学生统计可以看出,有借书记录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高达90.81%,说明大多数学生爱看书,能够从图书馆藏书中获取课外知识,喜欢利用图书馆资源来学习和提高自己;从各大类的借阅比例与馆藏图书结构来看,两者基本相符,说明馆藏图书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服务方式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文学类图书的借阅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别,说明高职学生非常喜欢文学作品,特别是网络小说、青春文学等作品比较偏爱,排在第二的是语言文字类,借阅量也非常大,特别是英语四、六级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A、B级,专升本自学考试等考试类书籍总是供不应求,对于教材的配套用书、求职面试、人生哲理等方面的图书非常需要,美容、化妆、服装设计及旅游方面等生活实用类图书也很受学生们欢迎。

从分类借阅统计的结果来看,学生所借的图书在《中图法》中22个大类均有所涉及,说明同学们爱好广泛,知识面广,但主要还是借阅与专业有关的图书,如:I(文学)63779册,占28.88%;H(语言、文字)58438册,占26.46%;J(艺术)29285册,占13.26%;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21852册,占9.89%;B(哲学、宗教)11692册,占4.80%,T(工业技术(主要是计算机类))10961册,占4.96%,这六个大类的借阅量占总借阅数比例超过88%,这些大类也是学院各专业所涉及的图书类目,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明馆藏图书结构必须符合专业设置,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2010年学院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借书总数除以可流通总数)为58%,借书总量比2009年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有:一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拥有电脑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可通过网络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二是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增加,学生的一些阅读需求可以通过数字资源来满足学习方面的需求;三是购买图书的复本数少,每个校区一般为1―2册,导致一些学生想要的图书很难借到,即使再增加一些复本,对于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自学考试,畅销图书等这些同学们需求数量大的图书来说,也是不够的;三是学生们读课外书的兴趣有所降低,体现在借书总数的减少和不借书人数的增加。

从表二及相关统计数据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是一致的,另外不同系别的学生的借阅状况又有所差异,外语系、国际商务系、学前教育系、中文系是以英语为特色开设相关专业,学生们要阅读大量的英语类图书和相关背景知识,所以这些系的学生的借阅量都较大;美术系学生要参考大量的美术作品来提高专业水平,所以借阅量也较大;而信息技术系的学生要看完一本计算机类图书或学好某种软件,要花较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相对来说借阅量不大;音乐系、舞蹈系的学生要学好一种舞蹈、一首乐曲,往往要长时间地练习,花在看书上的时间反而不多,所以对专业书籍的要求也较少。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3篇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包括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第一套是由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Project English)学生用书(以下简称《仁爱版》)。第二套是由陈琳与SimonGreenall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English)学生用书(以下简称《外研版》)。第三套是由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以及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联合编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目标)》(GoForIt)学生用书(以下简称《人教版》)。三套教材均是我国各地使用最为广泛的初中英语教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套教材都是依据《新课标》而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供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使用。其中,《仁爱版》和《外研版》均为6册,每个学期一册书,《人教版》则包括5册,前4册用于七、八年级,每学期一册,第5册用于九年级。本研究的统计范围包括教材中各部分的文字材料,但不包括教材中出现的人名,以及汉语地名的拼音形式,如Lucy,YaoMing,Shanghai等,但保留了其他地名,如Liverpool,Chicago等。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前者不属于英语词汇范围,而后者作为异国文化一部分,应该被看作英语词汇。

2.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考察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词汇的总体概况,同时把这三套教材的词汇与《新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初中阶段的词汇进行对比。本研究着重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三套教材分别呈现怎样的总体词汇特征?(2)与《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相比较,三套教材所使用的词汇分别具有多大程度上的一致性?

3.统计工具和基础词表的编制

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工具是由Nation等人开发的词汇分布分析软件Range。该软件提供根据高频词编制的三个基础词表(Baseword Lists),研究者可以以基础词表为依据对任何文本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文本材料中有多少单词属于基础词表范围、这些单词的出现频率、基础词表单词在文本材料中的覆盖程度或者在不同文本材料的跨度情况等。此外,该软件还可以统计出文本材料的形符(token)、类符(type)、词族(word family)的数量。

Range软件所附带的基础词表以词族为基本单位,一个词族包括本词(headword)、它的曲折形式和派生形式,如以care为本词的词族包括cares,cared,caring等曲折形式和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uncared,uncaring等派生形式。然而,按照我国编制词表的惯例,通常把派生形式列为独立的单词。例如,《新课标》词汇表中的work,worker;clean,cleaner;celebrate,celebration;compete,competition,competitor等均列为独立的单词,而在Range的基础词表中,这些单词都分别编排在work,clean,celebrate,compete的本词之下。在我们所编制的基础词表中,一个词族只包括本词和它的曲折形式,而它的派生形式都被单独列为本词。我们认为,这样处理一方面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确保了《新课标》所要求的单词总数没有因为把所有派生词都归于根词而缩减。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自行编制的基础词表的一个词族就相当于一个单词。如统计work,work,worked,worked,working,works,worker的时候,结果应该为形符7个,类符5个,词族(或单词)2个。

4.统计过程

本研究除了使用Range所附带的基础词表以外还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依据《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编制了一个基础词表,并以这个基础词表为依据对教材进行统计分析。整个统计工作按如下程序完成:(1)通过Range软件分析《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教材的总体词汇概况;(2)把《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编制成一个基础词表,并以此为依据对《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教材的词汇进行对比。

二、结果与讨论

1.三套教材总体词汇概况

表1列出了《仁爱版》、《外研版》以及《人教版》各册的形符(文本中出现的所有单词,包括相同词形重复出现的单词)、类符(不同词形的单词)的总数,以及类符与形符之比。

表1 《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词汇总体情况

表1统计结果显示,《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的容量差异较大,三套教材的词汇总数分别为93590,199472和109502个,《外研版》的形符数远远多于其他两个教材。从各册形符和类符的总数看,三套教材的词汇总数从初中七年级到九年级基本呈逐步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语言输入总量从初中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致的,即学习的时间越长、年龄越增长,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就越强。此外,我们还观察了三套教材的词汇多样性。词汇多样性指类符与形符之比(Type token ratio or TTR),是考察文本词汇丰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类符与形符的比值越高,词汇丰富性越高,即重复使用的单词就越少。各册的类符与形符比的统计结果表明,《仁爱版》、《外研版》词汇丰富性基本都是呈现从低年级教材到高年级教材的递增趋势,换言之,第1册的词汇重复使用的程度最高,第6册词汇重复使用的程度最低。《人教版》前4册教材也基本如此,但第5册(最后一册)的类符与形符的比值却明显减少。这说明《人教版》第5册基本上是以复习旧知识为主,增加新词汇相对较少。

2.《新课标》词汇与三套教材词汇的对比

《新课标》附录中共收单词3300多个、词组369个,包括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词汇。《新课标》并没有标明哪些词汇属于初中阶段,哪些属于高中阶段。因此,考虑到本研究的目的,我们需要将初中阶段词汇分离出来。我们所划分的依据是与Range基础词表的词汇进行对比,找出最高频词汇,同时按照《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所规定的1500~1600个词汇量来进行确定。最终确定初中阶段为1615个单词,高中阶段为1701个单词,总词汇量为3316个。此外,本研究不涉及词组。表2是《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分别与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词汇对比的统计结果。

表2 《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与三套教材词汇的对比

统计结果显现,从形符数看,《新课标》词汇在《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的总体词汇中使用频率都非常高,分别达到了92.18%,93.52%和91.22%。也就是说,在《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英语教材所出现的所有词汇的总数中,不在《新课标》初中阶段1615个单词范围之内的只占7.82%。6.48%和8.76%。

词族统计结果标明,三套教材在《新课标》词汇范围内的单词总数分别是1521,1479和1339个,这基本上与《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的1500~1600个英语单词是一致的。

然而,从表中的类符对比数据来看,《仁爱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500个,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1498个,类符比为65.53%和37.47%;《外研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655个,在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2132个,类符比为55.46%和44.54%;《人教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100个,在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1494个,类符比为58.43%和41.57%。以上数据表明,《新课标》词汇总体上虽然在三套教材中使用率都达到了90%以上,但是其中多数单词是重复使用,而且是以同样的词形反复出现。并且,出现在三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非课标词汇的数量和比例都偏高。这种现象以《外研版》表现得最为突出,教材中非课标单词多达2132个,占类符比的44.54%。由于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超纲词汇,学生学习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此外,从形符数和词族数的对比来看,我们还观察到,《仁爱版》的词汇总数虽然最少,只有93590,然而所包含的《新课标》词汇是最多的,完全达到了《新课标》对初中阶段1500~1600个英语单词的要求。相比之下,《外研版》的形符总数比《仁爱版》的多一倍,但所使用的《新课标》单词只有1479个。

三、结论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4篇

一、在揣摩品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文中有许多“语言泡泡”的用意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1.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词句

如在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中,“学习伙伴”提出: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看似提出疑问,实则提醒我们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比喻句,让学生初步了解恰当的比喻能使句子生动形象,初步懂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

如在三年级下册《检阅》一文中,“学习伙伴”提出问题:“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和“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这两个问题主要是从揣摩人物心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养成边读书边在关键处思考的习惯。

3.引导学生揣摩方法和规律

在语文园地的“我的发现”这一内容中,“学习伙伴”都提出:“我发现……”这样的提示,意图是鼓励学生自己揣摩,自己思考,发现当中的一些方法和规律。又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列举了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形式,“学习伙伴”提出:“我发现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引用人物对话,有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和提示语在中间的三种不同形式。这几种不同形式,经过“学习伙伴”的提示,把它们进行集中比较,学生就容易发现不同形式的表达效果不一样,标点符号也不一样,甚至还会在习作、写话中自觉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4.有时候,“学习伙伴”的话是鼓励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

如在三年级下册《南辕北辙》一文的文末,“学习伙伴”说:“我想对那个去楚国的人说……”和《太阳是大家的》一文的文末,“学习伙伴”说:“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这些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地说,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从提示引导中掌握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方法本身就在阅读之中,但是三年级学生可能不容易主动地发现,于是“学习伙伴”引导大家去总结归纳。

1.归纳词语理解的方法

如在三年级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中“我能体会到‘不假思索’的意思”,这里的“不假思索”必须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不能望文生义理解为“不动脑”的意思,应该理解为“用不着想”,说明小女孩在危险面前先人后己的态度十分坚决。“学习伙伴”提示的几种词语理解方法,对于学生今后形成词语理解能力,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2.提示句子理解的方法

如在三年级上册《赵州桥》在“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旁,“学习伙伴”提问:“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里呢?”提醒学生注意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3.引导学生在一边读一边想的时候,想象画面,体会意境美

三年级教材中有大量写景的文章,“学习伙伴”都有相关引导,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我仿佛看到了各个季节不同的景色”等提示,引导学生想象情境画面。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在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的文末“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旁,“学习伙伴”提出:“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在文末提出:“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和已有知识经验来加深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三、从引导示范中落实积累与拓展

新课程标准中非常强调积累与拓展。其实在“学习伙伴”的提示语中我们也能了解到课文所必须要积累与拓展的一些内容。

在三年级上册《灰雀》课文之后,“学习伙伴”说:“我想去找列宁的故事读一读。”和“我还要阅读其他名人的故事”。这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的课内阅读引向更广阔的课外阅读,完成名人故事的课外拓展。

在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的“课后问题”中,“学习伙伴”说:“这是我收集到的描写月亮的句子。”教师需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后去积累描写月亮的诗句,从而感受月亮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边读书边做笔记的习惯。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5篇

关键词:桥梁;生词量;词汇;注释;处理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2-0050-04

词汇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据较重地位,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有学者甚至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1]教材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依据,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也需要在教材中得以体现。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种类不断丰富,各种教材对词汇的处理情况也不尽相同。本文选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以下简称《桥梁》)这部教材,试分析其词汇处理情况,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一、生词量及生词等级分布控制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是国家汉办规划教材,也被列为北京语言大学精版教材。正式出版后,该教材在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赵金铭曾评价这部教材:“……编者深入钻研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探讨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在教材的框架设计、选材目光、训练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新编的教材耳目一新。”①在词汇处理方面,《桥梁》汲取了较新的研究成果,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为重要依据,控制生词量和难易程度。

(一)《桥梁》的生词量

1. 生词总量。《桥梁》分上下两册,每册各15课,共30课。每课由正课文、生词、词语搭配与扩展、语法释例、副课文和练习组成。正副课文后都附有生词表和专有名词表。生词总量见表1。

由于《桥梁》中的专有名词往往是对课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进行说明,因此下文的统计将不再讨论专有名词。生词量是否得当,要综合考虑课文篇幅。据统计,除个别篇目外,《桥梁》正课文上册每篇课文字数大致在1 000~1 500个,下册字数大致在1 500~2 000。上下册字数平均为1 500个左右。仅从主课文生词来看,《桥梁》词汇每课上册平均为60.6个,下册为77.7个。有研究指出,篇幅为1 500字的文章,生词控制在40个之内较为适宜,超过该数量将增加学生负担。从教学实践看,教师在使用该教材时,的确容易占用较多时间处理生词。有些学生看到教材生词部分的篇幅即产生畏难情绪,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效果。

2. 分课生词量。具体到每课,生词量的差别比较明显。落差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下册的落差达到71个,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从落差数量可以看出,每课的生词量的控制仍受到课文内容的影响。由于《桥梁》在课文选择过程中较为重视语料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又需照顾到话题和体裁,课文很多选自报刊或电视广播,下册还选用了小说和话剧节选,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词汇数量和难度的选择。每课生词量的变化情况见图1和图2。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桥梁》的上册每课生词量总体平稳,终点略高,但起点不低。而下册虽起点较低,终点较高,但中间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变化不规律。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此词汇量的分布,也应是逐渐增加才较为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桥梁》下册的总生词量比上册有了明显的增加,这说明编者宏观上把握了生词量由低到高的趋势。但是,每课的生词量分布仍不太均匀,稍显安排的随意性。

(二)《桥梁》的生词等级分布控制

在难度上,《桥梁》以丙级词为主,“有目的有计划地重现、扩展、深化部分甲、乙级词汇”。②《桥梁》生词表中对词条的等级加以标注,按照标注统计,笔者发现编者在难度上有比较明确的控制。具体比例见表3。

主课文中甲级词在上册数量较少,下册没有出现。乙级词在上册占据一定比例,下册也未出现。而丙级词在上下两册比例均超过30%,且下册少于上册。丁级词在上下两册也占有一定比例,下册多于上册。副课文中甲、乙级词在上下两册均未出现。丙级词在上册占到半数以上,下册也超过30%。丁级词在上下两册均有一定比例,且下册明显多于上册。

总的来看,《桥梁》的词汇难度大致符合对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的要求。但《桥梁》的上下两册均出现大量超纲词语,下册主课文的超纲数量甚至超过40%。上下两册的丁级词和超纲词语的总和超过了50%。北京语言大学张宁志教授采用计算语料平均每百字中包含的非常用词(甲乙两级以外的词)的数量方法分析教材难度[2],根据他的统计,《桥梁》上册难度属于中级教材,而下册则应归为高级教材。可见,作为一部面向已掌握2 500个左右词汇的留学生的中级教材来说,《桥梁》在词汇方面难度略大。

二、生词的注释

(一)《桥梁》生词注释的科学性

《桥梁》主课文及副课文后的生词表均注有词性、拼音及英文、法文翻译。利用母语或者媒介语的翻译给生词释义,是初、中级阶段教材较为常用的方式,其优点在于简单明了。英语也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语言,能够为大多数学习者接受。但由于语言间词语的义项往往不能精确地对应,因此在选择对译成分时,《桥梁》作者不拘泥于词或者语,也不拘泥于对译词的数量,以能够解释清楚为目的,方式较为灵活,体现出科学严谨的态度。

1. 释语尽量与被释生词词性、用法对应。被释词条是词组的,也尽量使用用法相同的词、词组或者句子与之对应。比如:

偶尔(副)occasionally(上册第12课)

“偶尔”是副词,释语“occasionally”也是副词性的。

各行各业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上册第5课)

“各行各业”是个名词性的词组,释语“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也是名词性词组。

老实巴交honest,frank(下册第18课)

“老实巴交”是个形容词性的词组,释语“honest,frank”是形容词。

2. 多义词主要注释课文内出现的义项,兼顾其他常用义项。比如:

跨bestride,step(上册第4课)

“bestride”对应的“两腿分在物体的两边坐着或立着”这个义项,是课文中使用的义项,而“step”所对应的“抬起一只脚向前或向左右迈(一大步)”也是汉语中较为常用的义项。教材在注释中也体现出来,以增加学生对该词的了解。

3. 释语中的英语词语有多义现象的,或者词语搭配范围不同的,利用括注的方式限制词义。比如:

开幕(of a meeting,exhibition,etc.)open(上册第6课)

“open”在英语中是个多义词,通过括注限制“open”的搭配关系,让学习者了解“开幕”的确切含义。

嫁(of a woman)marry(上册第12课)

英语的“marry”,对应汉语的“嫁”、“娶”、“和……结婚”等词语。为明确汉语“嫁”的搭配对象,采用括注方式限制词义。

4. 设立“词语搭配与扩展”版块,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词汇的搭配规律,且按照充当句子成分不同分条列项,条理分明。一些词语的使用方法比较复杂,利用这一版块加以明确,为教师讲解和学习者自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比如:

充满

[~宾]~阳光|~泪水|~欢笑声|~信心|~力量

[状~]对前途~希望|应该~(信心)|永远~(活力)

(1)客厅里充满了阳光,显得特别明亮。

(2)别人怎么说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要充满信心(上册第6课)。

(二)《桥梁》生词注释存在的问题

《桥梁》在生词注释的处理上总体较为科学细致,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仍有一些方面值得商榷。

1. 采用翻译的方式给生词释义,不容易消除学生对等词观念,也容易造成非母语背景学习者的负担。鲁健骥先生曾指出:“在课堂教学和教材中对词语加英文释义时有一种简单化的倾向。……事实上,除了很少的词以外,两种语言中有对应关系的绝大部分词语之间都存在着程度不同、方面不同的差异。”[3]对于中级阶段的学习者而言,如仅采用翻译释义容易受到语言差异造成的局限,若适当增加汉语释义,则能够起到明确生词意义、培养汉语语感和巩固汉语知识的作用。

2. 有个别词条注释词语与被注释词语词性不太一致,同类词语是否加注搭配对象的标准未能达到完全统一。比如:

保障(动、名)ensure(上册第7课)

“ensure”在英语中是动词,而“保障”在汉语中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可增加与名词“保障”对应的英语词,例如“guarantee”。

似笑非笑 a faint smile(上册第4课)

“似笑非笑”在句子中可以充当状语、定语和谓语,充当主语、宾语的情况不常见,因此不应属于名词性词组。而英语的释义倾向于名词词组的用法。

量词是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桥梁》给量词的释义常增加搭配对象。比如:

股(量)(a measure word for strength,smell,or a long,narrow thing,etc.)(上册第3课)

座(量)(a measure word for buildings,mountains,etc.)(上册第3课)

但也有些量词的释义没有注明搭配对象。比如:

场(量)(a measure word)spell,period(上册第3课)

释语中体现了“场”本身的意义,但是没有提到搭配对象。《现代汉语词典》对“场”量词的释义是“用于事情的经过”。可见“场”在教材中未注明搭配对象并非由于对象过于广泛而无需标注。

三、生词的练习

练习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练习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计划;学生则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强化训练,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李扬指出:“在参加评估、检查教学时,看一部教材编得好不好,除了语料的选择、整体框架安排外,主要看练习的编排。”[4]可见教材练习设计十分重要。

《桥梁》在练习的词汇部分题型丰富多样,既重视机械性训练,也重视有意义的训练和交际技能的培养。比如熟读词语、选词填空、词语搭配、辨字组词、画线连词等,从形、音、义等多个角度对词语进行训练,促进学习者对词语的认知。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等题型,为词语的使用提供上下文语境,让学生深刻理解意义,掌握在句中的用法。“交际训练”部分在大段表达、讨论或者语言游戏部分都提供一些词语,让学生尽量使用这些词语表达。多层次多角度的词语训练,能有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词语。

此外,《桥梁》的词语练习内容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做出及时的调整。比如下册课文生词中熟语数量增加,在练习中就出现“成语填空”、“熟读下列成语并讲讲它的意思”的题型。在交际训练中,也有“熟读下列广告语,并分析其中成语的含义”的内容,灵活多样,生动实用。

四、结语

目前对外汉语教材种类繁多,教学新思路、新方法也不断涌现。科学性与趣味性并存,实用性与系统性并重是教材发展的趋势。从《桥梁》对词汇的处理方面来看,编者以学科理论为基础,在生词量和生词等级分布控制、释义和练习等方面均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教材词汇处理中存在值得商榷的方面,说明基础研究工作仍需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需更好地运用到教材编写之中。

注释:

①《桥梁·序》。

②《桥梁·编写说明》。

参考文献:

[1]李如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4):22.

[2]张宁志.汉语教材语料难度的定量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0,(3):83-88.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6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大语音观;语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26-0042-0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201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初期就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意识,让学生明确:在交际中,语言的准确达意至关重要,发音准确能成功交流。

“二级语音知识”分级标准要求学生要达到四项要求: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教育部,2012)

二级语音目标中有些是在一级阶段完成的,例如“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有些需要从一级阶段逐步渗透,例如“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在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运用为中心的大语音观,从一开始就要教学生按照真实的交际形式读英语,注重在真实的交际中进行语音语调的训练。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的语音教学最终是为语言交际服务的。(苏朝晖,2013)

(PEP)新版教材的语音非常清晰,在教学中,教师应准确理解并有效运用新版教材,充分利用“Letters and sounds”和“Let’s spell”语音教学板块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总结语音规律;并能挖掘与有效运用教材中其他板块的语音信息,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大语音观念,提高语音教学的实效性。近期,笔者在“唐山市教育局高效课堂2013小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对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一、有效运用歌谣学习字母发音

(PEP)新版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学生正式接触26个字母听、说、读、写及26个字母作为首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编歌谣的方法来学习、总结字母发音,效果不错。

歌谣一:初学字母发音以及总结不同单词中相同字母的发音,特点是将字母、发音与单词融于一体。兹以三年级上册Unit 2为例加以说明。

apple book crayon dog

ant bag cat duck

a says /?/, a says /?/, apple ant /?/ /?/ /?/;

b says /b/, b says /b/, book bag /b/ /b/ /b/;

c says /k/, c says /k/, crayon cat /k/ /k/ /k/;

d says /d/, d says /d/ , duck dog /d/ /d/ /d/.

在四年级上册的 Let’s spell板块,教师可以通过长短音对比歌谣,引导学生区分元音字母的长音与短音规律,帮助学生巩固发音。

歌谣二:四年级长短音对比歌谣,师生齐唱或对唱,用于初学元音字母的长音规律以及总结元音字母长短音规律。

(师) (生)

a a a /?/ /?/ /?/ apple ant /?/ /?/ /?/ ;

a-e /ei/ /ei/ /ei/ face name /ei/ /ei/ /ei/;

i i i /i/ /i/ /i/ big fish /i/ /i/ /i/;

i-e /ai/ /ai/ /ai/ like kite /ai/ /ai/ /ai/;

o o o /?蘅/ /?蘅/ /?蘅/ mom dog /?蘅/ /?蘅/ /?蘅/;

o-e /?藜u/ /?藜u/ /?藜u/ nose note /?藜u/ /?藜u/ /?藜u/;

u u u /?蘧/ /?蘧/ /?蘧/ duck up /?蘧/ /?蘧/ /?蘧/;

u-e /ju:/ /ju:/ /ju:/ cute use /ju:/ /ju:/ /ju:/;

e e e /e/ /e/ /e/ egg pen /e/ /e/ /e/

-e /i:/ /i:/ /i:/ she me /i:/ /i:/ /i:/.

这个歌谣,将字母名称音和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及相关例词有效结合起来,琅琅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音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单词学习中运用字母发音规律,尝试自主拼读。

二、单词教学渗透发音规律,以点拍法找重音

语音的学习绝不仅仅是语音板块的任务,在单词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与运用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规律,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准确把握单词重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点拍法,借助动作引导学生感知、把握单词的重音规律。

例如,在(PEP)三年级上册 Unit 1 Hello A Let’s learn教学中,学生学习单词“ruler, pencil, eraser, crayon”在真实情景“I have a_____.”中运用。首先,教师在口语交流情境“I have a_____.”中通过实物呈现单词,进行音与义的对应,在学生感知单词发音并会言说的基础上,出示单词,借助动作和标示重音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单词的重音位置,并通过单词的升降调朗读渗透语调,为单词在句子中的运用打基础。在“eraser ”这一单词的学习中,个别学生在重音把握上出现困难,误将第一音节重读。这可采用分音节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单词由不同的音节构成,eraser/i′reiz?藜/,/i/―/ /rei/ ―/z?藜/,/i′reiz?藜/,并渗透重点字母a发本音/ei/,字母组合er发短音/?藜/的规律。然后通过“点拍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重音,右手中指点击左手手心表示弱读音节,右手拍左手手心表示重读音节,让学生在“点、拍、点”中借助动作找准重音。学生很愿意和教师一起做,而且很好地把握了单词的重音规律。在用“I have a/an_____.”表达个人学习物品的这个真实语境过程中,学生有效地巩固了单词发音。

三、创编对话,在语用中培养学生的大语音观念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语言做事情,而做事情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语音学习的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大语音观念。

例如,四年级上册Unit 2 My schoolbag 对话教学中,学生学习了表达询问及回答“书包的颜色,书包里有什么”等内容。学生在感知、理解对话和准确模仿录音、朗读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自由创编对话,进行真实地交流,在语言实践中巩固语音、语调。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对话实践中运用准确的语音、语调进行交流:询问书包颜色及书包内物品一般用降调,如“What colour is⌒ it?” “What’s in your schoolbag?”;而表达书包内多种物品时,前几个用升调,最后一个用降调,如“A Chinese book, a maths book,an English bookand some storybooks.”

又如,四年级上册Unit 6 Meet my family,通过英语口语实践作业实现语言的真实运用,作业这样设计:运用家庭照片,向你的朋友询问并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还可以相互了解家庭成员的职业。

大部分学生在交流中能够根据需要准确地运用以下主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Three(Four,Five). My______, my_______(my________) and me. ” “My family has ________ people.” “Is this your ________?Yes, …. / No, … ______.” “What’s your_____’s job? He(She)’s a ________.”

让学生在口语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模仿和运用录音中的语音语调,注意句子的意群停顿及升降调的准确处理。在语言运用中,学生的语音意识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读划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语音规律

在“Read and write”板块教学中,充分运用阅读材料,挖掘语音信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音运用意识以及按意群朗读的习惯。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Unit 3 My friends B Read and write 教学中,学生认识了四个新朋友,Ben, James, Ann, Kate, 他们的名字对学生来说是新单词,但这几个单词都符合元音字母短音、长音结构规律。学生根据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所描述信息确定人物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单词结构尝试自主读出单词。如Ben符合字母e的短音结构, e e e /e/ /e/ /e/, Ben /ben/ , Ann符合字母a 的短音结构,a a a /?//?//?/, Ann/?n/;单词James, Kate 符合a-e长音结构,a-e /ei/ /ei/ /ei/。在尝试中,如果学生在朗读单词时出现困难,不能迅速发现语音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做标记引导学生观察,短音在对应字母下打“”,长音在对应结构下划线a-e,让学生观察后再次尝试读,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读出单词。通过这样的语音实践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语音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在遇到生词时运用学过的语音规律自主拼读的意识与能力。

在Read and write教学中,通过做标记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发音规律,还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意群的概念,养成有意识地按意群朗读的习惯。例如,Unit 3 My friends B Read and write课文部分内容朗读标记如下,“He has short hair. He has a big green bag. What⌒ is his name? ” “She has long hair. She has orange shoes. What⌒ is her name? ”在朗读前,通过听音跟读进行语音语调模仿;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按意群读,需要连读的要有意识地去连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五、听写结合,检测语音学习效果

新版教材语音教学要求学生能够逐步做到见到符合发音规律的词能拼读,听到符合发音规律的词能拼写。

在四年级上册Let’s spell板块教学中,“Listen, circle and write”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在听音中圈出发音字母的结构,并根据发音规律准确听写单词。这一活动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在语音学习中是否了解元音字母发音的规律构成,能否达到 “根据发音规律听音写单词”的目标。

这一环节的教学,由于第一单元出现了学生首次接触这两个步骤的听写练习,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及其“圈发音字母结构”和“听音写单词”,并根据学生在听写中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内容如图:

在学生经历了第一单元的语音听写练习,了解题意后,其他单元中这一环节的“听、圈、写”活动可以先让学生听音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答案,最后根据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这样,教师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在听写时存在的困难,检测语音学习效果。

在Recycle 1的听写练习中,在图片情境的支撑下,出现了符合发音规律的生单词bike, home的听音拼写练习,句子如下:

1. Kate likes to make

rice _______.

2. Five mice ride a

nice ________.

3. Mr Jones phones

me at _______.

在语音学习中,让学生从已经会读的单词中感知、总结发音规律,然后根据发音规律尝试拼写符合这一规律的生词,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听音能写的能力。

六、以听促说,开发英文歌曲与动画资源

“听”作为一种重要的输入手段,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表达。而相对于母语学习,对外国语言的学习,我们缺少自然的语言环境,因而在学习中运用有效的视听资源十分重要。

在(PEP)新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歌曲教学中,与2003版教材相比,书中只呈现了第一段歌词,第二段内容则呈现了一部分图片作为情景支撑。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这种呈现特点,引导学生在第一段歌词的基础上,用心去听第二段歌词,在听的基础上去说,由学生共同完成第二段歌词,培养学生听音表达的能力。在听音感知、跟唱歌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音运用意识,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课标》的“语言技能分级标准”一级对“视听”的要求提出: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课堂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一些英文动画节目作为课堂学习拓展资源,并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学习的英语网站,如http://www. /(大耳朵英语), http:///(儿童英语在线)。学生在家里可以从英语学习网站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与父母一起观看,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节目推荐给同伴和老师,与大家用英文进行交流。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在真实语境中获取信息与表达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语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PEP)三年级上册(三年级起点,学生用书)[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7篇

20世纪80年代末,按照国家教委的部署,浙江省启动课程改革,制订了《浙江省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并开始编写小学语文教材。1991年,教材及配套材料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开始试用。1999年开始修订并使用第2版。2001年,国家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至2007年,浙江省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停止使用。这套教材有六年制、五年制两种学制,使用时间前后达18年,很多教师至今记忆犹新。

2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以现在的眼光重新审视20世纪末的这套浙教版语文教材时,发现还是有不少经验和教训值得在以后的教材编写和教学中汲取。

一、字量、字种和分布

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总计识字量2660个,略高于《浙江省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2500个。其中一、二年级识字1128个,占总识字量的42.4%。

从上图可以看出,识字量的高峰在二年级,总识字量二年级最高。每篇课文的平均识字量最高在第五册,这是因为进入三年级每册课本的课文数量比 、二年级减少的缘故。

每篇课文平均识字8.58个。单篇课文识字数量最少的在第一册的“汉语拼音·识字”阶段,第课只有“、五”2个生字,第一册总识字量只有170个,每篇课文生字不超过5个,学生负担比较轻。单篇课文识字量最多的为15个,出现在三年级上册。

字种方面,这套教材的生字数量为2660个,理想状态应该是2500个常用字全部进入小学语文教材,而余下的160个应该在《次常用字表》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二年级要认的字没有超出2500个常用字表的范围。但到了中高年级,超出《常用字表》的字甚至超出《次常用字表》的字为数不少。现以六年级教材的生字为例。

我们看到,这个年级所识的292个字只有106个在《常用字表》内,60%以上的字都不在《常用字表》里。有63个字在《常用字表》和《次常用字表》以外。

表面上看,学生认了这些非常用字并没有什么不好。但由于《浙江省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小学阶段识字2500个左右,如果有些非常用字要求识记,那么这些非常用字会挤占常用字的位置,导致部分常用字未能进入小学语文教材。为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今后的教材编写需要按《语文课程标准》检索字种,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以外的字可以随文认读,不需要学生识记;而《字表一》列出的2500个字如果没有出现的,要想办法教学。课文里出现不了的,可以在集中识字、单元练习、综合性学习中出现,避免高频字没有学而学了低频字的情况发生。

二、生字编排方式

这套教材的识字,采用集中识字和随课文识字两种方式编排。集中识字只安排在一年级。

这套教材的 个特点是拼音和识字穿插。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反映,拼音是学套新的符号系统,连续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很累。而一年级初入学的儿童,耳濡目染,多少接触过一些汉字。一年级拼音和汉字穿插教学,既可以减轻师生的教学负担,也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了就有用,家长也可以适当进行辅导。具体编排是,一年级第学期在拼音教学阶段安排了17节识字课。在单韵母和声母、复韵母、鼻韵母教学后,各安排几节识字课,在汉语拼音全部教完后再安排一次集中识字。这17课的形式主要是看图拼音识字。这种编排跟同一时期的其他教材不同,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一年级第二学期安排了两个单元集中识字。内容如下:

这些“认认”类的集中识字教材,突出了识字方法。像“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体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同声旁认认”“同形旁认一认”突出了形声字的识字方法。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有利于多识字,快识字。“比一比认认”则在学生认字渐多的时候,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

跟同一时期的其他教材相比,在拼音教学中穿插识字是一种新的尝试,事实说明效果是好的。但这套教材集中识字的课数偏少,形式也比较单 ,在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识字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方面存在着不足。

三、识字写字的要求

这套教材、二年级的课文全部是必学课文。三年级以上分必学课文和选学课文。各年级课文都是生字注音,没有全文注音课文。

一、二年级生字在课文后用田字格呈现,标注新的笔画和部首,笔顺比较特殊的字有笔顺分解。三年级以上每课后都集中呈现生字。各册都有生字表。

这套教材是识写一致的,即要认的字就要求会写。必学课文都有识字要求。但实际编排中,除了要认要写的字,还有些生字只要求在课文中能认读,被称为“带读字”。如第一册《小小的船》,注音的生字共11个,课后标明要识记和写的字是8个,“弯、闪、兰”3字有注音但不要求识记和书写。所以,实际上课文中的生字分成了“认读字”和“带读字”两种。不过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尽量使篇课文中带读字的比例不要过高。如果带读字太多,编者会对课文进行改写。如第三册《动物过冬》,注音的生字为15个,要求识写的生字12个,“带读字”只有3个。带读字的比重不是很大。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8篇

关键词: 英语教科书 性别歧视 语言 认知

一、引言

教师、教材、教学设备是办好学校、培养好学生的三大要素,教材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国华,1996)。教科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教科书中存在性别歧视现象,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所研究的性别歧视是狭义的性别歧视,即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因为广义上的性别歧视还包括对男性的性别歧视。通过运用定量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探究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为以后教材的编写与审定避免性别歧视等有一定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潘建(2001)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将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做了对比研究,以体现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差异。高月琴(2008)在研究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是否呈减弱趋势时,主要通过对比20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以后出版的美国《读者文摘》各300篇文章的语言及内容。曾天山(1995)在研究男女在角色数量、职业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的是,通过研究人教版小学语文和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李晓惠、周民(2004)则选取了《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体现出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研究。

以上的研究都是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分析的,但是没有从语言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本文通过对新版人教版的初中英语课本八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下册研究,试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层面分析产生歧视的原因(注:因为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认知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在七年级的书本中主要侧重的是对话,可供选择的文本材料太少。)。

三、研究方法

运用定量分析和文本分析两种方法,对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STUDENTS’BOOK的,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的教科书进行数据统计。在内容方面主要统计:男女作为主角和在插图中出现的次数。并用Microsoft Excel 2007对结果进行统计。在文本方面,主要选取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中每个单元的section B部分的3a的小文章进行分析统计。通过分析统计的结果来看在文章的语言方面是否存在歧视现象。

四、结果分析

在内容方面,统计结果如下:

表1 初中英语教科书杰出人物性别统计表

表2 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中性别统计表

在文本分析中本文主要选取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中每个单元的section B部分的3a的小文章进行分析。

(一)表示职业的词。

在谈论男性和女性职业的时候,男性的职业多侧重于医生、司机等,而女性的职业多侧重于护士、导购员、服务员和家庭主妇。

(二)据统计,在教科书中,表示女性职业的词出现了许多次,如:用he或者man来通称男女两性这一现象,在人教版教科书中有明显体现,如: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Unit 4,第八册下)

He who would do great things should not attempt them all alone.(Unit 5,Self Check 2;第九册)

It might be a man riding a horse.(Review of Units 1-5,2a;第九册)

五、避免性别歧视现象的合理化建议

语言作为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要消除在语言的交流中所产生的性别歧视现象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对这种现象,予以避免是可能的。首先在教材的编写中应该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其次在教材的审定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到这种现象的存在;最后教师作为传到授业解惑者,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

六、结语

语言作为人们相互之间交流的工具,人们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言本身并不具有性别歧视的功能,只是使用语言的人有这种思想,才使得语言产生这种功能。教科书作为教育和引导学生的重要工具,会直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认知。这套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STUDENTS’BOOK,在性别歧视现象上较其他教材来讲有很明显的减弱趋势。总的来说,这套教材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教材中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应在今后的教材审定和编写中予以避免。

参考文献:

[1]高月琴.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实例研究[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8,8.

[2]李晓惠,周民.《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的语言性别歧视[J].理工高校研究,2004.

[3]潘建.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的比较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4]于国华.必须抓好教材建设[J].求是,19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