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Electronic Information Warfare Technology

杂志简介:《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694/T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电子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电子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系统技术、信号/信息处理、干扰/抗干扰、仿真/评估、天线技术、工程应用

主管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电子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
国际刊号:1674-2230
国内刊号:51-1694/TN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电子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5
复合影响因子:0.46
总发文量:1304
总被引量:4653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114
立即指数:0.0187
期刊他引率:0.7988
平均引文率:8.5701
  • 基于动态曲线拟合的最大幅度测向算法

    作者:张立东 刊期:2016年第03期

    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天线方向图和辐射源信号幅度、方位的最大幅度测向算法。新算法通过建立测向包络数学模型,利用辐射源信号幅度和方位动态估计模型参数,计算包络曲线最大值对应变量值获取辐射源方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具有测向精度高、运算量低、适应复杂体制辐射源信号能力强的特点。

  • 基于改进快速子空间迭代跟踪的部分自适应STAP算法

    作者:刘永旭; 杨光; 周彬 刊期:2016年第03期

    针对部分空时自适应(STAP)处理的特征值分解(EVD)影响杂波抑制的实时处理性能,提出了基于改进快速子空间迭代跟踪(PAST)的部分自适应STAP算法。该方法首先在PAST处理的基础上,对正交PAST方法进行改进,得到改进后的PAST(MPAST)方法;然后将MPAST方法应用于计算部分自适应STAP算法的特征子空间,从而有效提高STAP算法的收敛速度和降低自适应...

  • 单通道干涉仪测向方法仿真研究

    作者:谭世川; 吴伟佳 刊期:2016年第03期

    干涉仪是电子侦察设备常用的测向方式,传统的干涉仪大多采用多接收通道架构,设备复杂,通道误差对测向结果影响大。提出的单通道干涉仪采用单个接收通道实现对辐射源的精确测向,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测向的正确性以及稳定性,可应用于对体积、成本要求较高的平台。

  • 低精度时统的星座时差定位系统中的时差修正方法

    作者:杨光; 刘永旭; 周彬; 成志强 刊期:2016年第03期

    星座型时差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受时差测量误差影响严重。为了保证较高的时差测量精度,通常需要采用能产生高精度时统和高频率准确度的时钟,但这种方案的成本非常昂贵。为了有效降低星座型时差定位系统的实现成本,提出采用低精度的时统来构建时差定位系统。而且,为了保证在低精度时统下获得较高的时差测量精度,在时差呈线性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

  • 平面三站时差定位模糊解

    作者:张敏; 张友益 刊期:2016年第03期

    首先利用平面三站时差定位的几何意义说明了定位模糊解是由定位原理引起的,与定位方程解算方法无关。接着分别仿真分析了三角布站及直线布站时,模糊区的分布特点以及模糊值的位置特点,并且说明了直线布站不满足三角布站时模糊解规律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种在工程上易于实现的剔除模糊值的方法。

  • 基于领域本体的电子目标情报信息融合方法

    作者:李政; 祝利; 高志扬 刊期:2016年第03期

    针对不同电子目标情报系统之间难以进行信息共享与信息融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电子目标信息融合方法,重点阐述了基于领域本体的电子目标信息融合的具体流程,在利用Protégé软件和OWL语言构建电子目标领域本体的基础上,对同一实例进行信息更新并对不同本体进行信息融合。

  • 基于DDS的电子对抗通信系统架构设计

    作者:旷生玉; 罗俊; 温云鹏; 江果 刊期:2016年第03期

    通过分析电子对抗信息系统中数据传输特征以及DDS在系统通信上的优势,由此设计一种基于DDS的通信系统架构,用于解决电子对抗装备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面临的传输效率、服务质量、动态可重构、平台异构等方面的问题,最终给出了基于项目背景的应用实例及相关试验效果。

  • 信息化条件下空袭作战决策过程

    作者:周兴旺; 丁颖峰; 从福仲 刊期:2016年第03期

    从信息化条件下空袭作战的基本概念出发,并重点从宏观角度对空袭作战决策过程进行分析,利用Enterprise Architecture软件构造了空袭作战流程的动态行为顺序图,提取出空袭作战的主要决策环节:目标优选、火力资源分配、毁伤效果评估。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为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空袭作战各决策模型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 一种基于雷达状态变化的干扰效果在线评估方法

    作者:赵耀东; 徐旺 刊期:2016年第03期

    结合电子战技术最新发展和作战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工作状态变化实现干扰效果在线评估的方法。首先根据雷达与电子战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了基于干扰方侦察雷达信号的干扰效果在线评估的主要依据,然后通过建立雷达工作状态变化与干扰效果的映射关系,结合雷达属性识别和状态识别,给出了干扰效果的在线评估方法的实施流程,最后由相应的数学...

  • 干扰无人机编队对组网雷达干扰效果

    作者:孙经蛟; 于家傲; 彭世蕤; 刘欣 刊期:2016年第03期

    研究了干扰无人机编队对组网雷达的压制效果。建立了干扰无人机编队与组网雷达的实时对抗模型,提出了对干扰效果的评估量化指标。仿真分析了不同干扰无人机编队对组网雷达探测效能的影响,给出了压制区域的变化情况,对某固定区域内压制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无人机编队航迹进行优化。

  • 基于多机协同的组网雷达欺骗干扰策略

    作者:孙琳; 李小波; 毛云祥; 徐旭宇 刊期:2016年第03期

    针对组网雷达抗欺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分析了利用多机协同对组网雷达进行航迹欺骗的可行性。利用多无人机协同干扰,可以将分布式干扰及空间航迹融合的优势充分发挥,取得理想的欺骗干扰效果,在敌方的雷达网信息融合系统中形成欺骗干扰航迹。首先从几何关系上分析了飞行器完成欺骗干扰的运动条件,并提出了分步优化的干扰航迹数学模型。利用该规划...

  • 基于目标展宽特征的欺骗干扰识别方法

    作者:单凉; 张剑云; 孙琳 刊期:2016年第03期

    常见的欺骗干扰识别方法大都利用目标的信号级特征进行识别。提出一种基于回波信息的欺骗干扰识别方法,分析真假目标回波的距离展宽、方位展宽的差异,通过回波的量测信息分布差异对欺骗干式进行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欺骗干扰。

  • 多天线组合孔径散射机理及隐身技术

    作者:徐利明; 凌劲; 周智杰 刊期:2016年第03期

    多天线组合孔径是机载综合天线孔径的一种常见形式,散射机理复杂,隐身设计的难度较大,其散射分析与RCS减缩措施对实际工程应用有较大的意义。对多天线组合孔径的典型散射机理(包括镜面反射、两面角散射、腔体散射及棱边绕射等)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隐身(RCS减缩)措施,并通过仿真及试验进行了验证。

  • 误差对DBF零陷深度影响分析

    作者:王建; 徐汉林; 阳凯 刊期:2016年第03期

    波束置零能有效地抑制强干扰,因而成为数字波束形成(DBF)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然而由于通道误差等的存在使得零陷深度受到限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带零陷DBF的权值求解方法,然后从误差模型出发,分析了误差对零陷深度的定量影响,讨论了波束置零对旁瓣电平和比幅曲线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方法验证了该数学分析的正确性。

  • 基于遗传算法的微带天线阻抗匹配设计

    作者:周子成; 卢晓鹏; 姚雨帆 刊期:2016年第03期

    根据传输线理论,结合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优势,提出智能阻抗匹配的微带天线设计方法。可自动匹配微带/带状线、同轴、共面波导、共面/异面双线等传输线馈电的天线单元,可显著减少宽带天线单元设计中的全波仿真计算量。利用该方法设计了带宽37%,驻波比不高于1.5的微带振子天线,仿真表明优化得到的S参数曲线与HFSS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本方法还可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