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Regional Culture Study

杂志简介:《地域文化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424/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建党百年与红色文化、区域历史与文化研究、满族家谱研究、文献研究、考古与文物研究、文史纵横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2096-434X
国内刊号:22-1424/G0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2017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
总发文量:460
总被引量:195
H指数:6
  • 地域文化研究已成为显学 但有待深化

    作者:吴光; 普庆玲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中国的学术格局呈现“多元一体、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之貌。学术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各地域学术之间的互动、吸收与融通。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与学术研究,是促成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的相似性使各地域文化之间的对话更亲和。2019年7月12—14日,安徽大学隆重举办“2019年徽学·蜀学·湘学高层论坛”。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共话...

  • “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回顾与丝绸之路的互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19年年会在昆明召开

    刊期:2019年第05期

    2019年7月11日至14日,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回顾与丝绸之路的互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19年年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中共昆明市晋宁区委、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 部级非遗“佛山十番”渊源探论

    作者:谢中元 刊期:2019年第05期

    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万历野获编》《阅世编》《清升平署志略》等文献可证十番起源于江苏而非北京。口述记忆和地方文献进一步显示江南一带的十番除了由南传北,还于明末清初传入岭南的广东佛山。明清时期佛山城镇经济繁荣及人口增长、本土锣鼓乐盛行、乐器制作成行成市为十番的传入和繁育提供了环境支撑,佛山十番与苏南十番锣鼓、苏州玄妙观飞钹的...

  • 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在空间中国生成中的文化意义

    作者:杜靖 刊期:2019年第05期

    过往民俗学界主张,秃尾巴老李是闯关东移民的保护神,但笔者认为,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只不过是一个集体表象,包含着摒弃父系体系及其价值观念而偏向姻亲和乡亲交往的集体意识。民众通过传讲秃尾巴老李传说并把它视作神明加以膜拜,目的在于通过互渗而获得其中的集体表象或集体意识,从而型塑或汉化了东北的底层社会。这与中国东南、华南和台湾地区...

  • 论历史上漳州人的形成

    作者:谢重光 刊期:2019年第05期

    唐代以降,九龙江流域的开发加速进行,在国家权力介入的大背景下,来自北方的移民、属于百越一支的闽越土著,还有后来迁来的盘瓠蛮之间,经过长期的交流互动,终于融合形成一种新的人群,就是漳州人。长期以来,由于层累的文化建构和堆积,漳州人形成的真相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本文爬梳考证,抽丝剥茧,还原了其历史真面目。

  • 清明墓祭考论——兼以礼俗变动角度解读

    作者:高云萍; 刘宁瑶 刊期:2019年第05期

    清明最初是节气,也是属于生者的节日。后来清明作为节日与上巳节和寒食节习俗融合,成了墓祭的日子,人们在此时到墓前为死者祭奠。墓祭原本“礼经无文”,甚至是无礼之事,但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却被正式编入五礼,从此成为在情礼之中的事情。这一礼俗变动过程,是社会阶层变动的一个缩影。

  • 文以载俗:南宋临安民俗信仰探析——以叶绍翁《靖逸小集》为例

    作者:董名杰 刊期:2019年第05期

    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以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留名于后世,平生诗歌多辑录于《靖逸小集》。作为“江湖诗派”的重要成员,叶绍翁诗歌多描写田园风光,语言清新而意境高远,且其一生久居南宋都城临安,多晓临安风土之情,故叶绍翁诗歌中多有临安民俗显现,尤重传统民俗信仰,颇有“文以载俗”之风范。

  • 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的佛教信仰和舍利崇拜

    作者:王佳 刊期:2019年第05期

    辽金时期,是东北佛教发展史上的一大高峰时期。辽金时期的塔寺建筑,奠定了后来东北佛教的基本格局。论文主要运用碑铭、题记等资料,考察东北地区辽金时期的佛教信仰特点。这一时期,佛教信仰带有明显的密教和华严信仰特质,尽管义理层面建树有限,但佛舍利崇拜、建造经幢、邑社组织等活动却深入民间。

  • 再论尼雅绿洲的废弃

    作者:叶俊士 刊期:2019年第05期

    考古发现已经证实,尼雅绿洲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精绝国的故地。东汉末年之后,精绝国被鄯善国兼并,尼雅绿洲成为鄯善国治下的凯度多州,直到4世纪中叶被废弃。关于其废弃原因,学界主要有环境变化说、战争说、综合因素说三种推论。通过对史籍记载的梳理和尼雅遗址出土考古材料的分析认为,尼雅绿洲的废弃固然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

  • 梨树县偏脸城考述

    作者:夏宇旭 刊期:2019年第05期

    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的偏脸城是辽金时期的重镇,辽代这里是九百奚营的居住地,居于此地的奚人过着亦农亦牧的生活,尤其是农田得到了开发。同时他们作为皇帝斡鲁朶的组成部分,其丁壮有扈从皇帝春水秋山的义务。到了金代,九百奚营归附金朝,被编为猛安谋克,奚人在这一社会组织下生活,随着大量农耕人口的迁入,奚人越来越多的致力于农业生产。金代...

  • 试析唐代金银器杯类中的外来因素

    作者:耿玉璠 刊期:2019年第05期

    唐代国力强盛,“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使唐代的金银器制作受到诸多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杯类,以带把杯类、多曲长杯类、高足杯类为典型代表,受到了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而以粟特、萨珊、罗马——拜占庭三个文化系统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对唐代金银器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唐代金银器杯类中的外来风格也经历了从接受到吸收、融合,再到创...

  • 吴中文坛演进与钱谦益的转变

    作者:张何斌 刊期:2019年第05期

    明朝末年,考试文体等制度因素的僵化影响了学术、文学等的健康,不少文人希望以复古革除时弊,却常流于肤浅摹拟,带来新的问题。钱谦益曾深受这一风气影响,归有光等吴中前辈才志高远却久困场屋的经历使他对学术、文学与政治有了新的认识,开始试图凭借自己的身份地位融合山林与台阁之文,发扬吴学好古的传统,以“古学”对抗“俗学”,用“古文”...

  • 宋代广州南海神庙之文学书写述论

    作者:赵晓涛; 罗欢 刊期:2019年第05期

    宋代官方对海外贸易比唐代更加重视,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兴旺发达,随着宋代岭南特别是广州的进一步开发,广州的海洋贸易大港地位更加突出。作为古代国家祭海场所的广州南海神庙,开始更多地进入文人士大夫的笔下,成为他们对于广州这方风土的主要记忆之一。在其笔下,关于广州南海神庙的文学书写可以分为官方祭典仪式活动的类型化书写、文人士大夫祭拜...

  • 北魏特进考

    作者:张鹤泉 刊期:2019年第05期

    北魏建国后,开始设置特进职官。北魏特进的设置,仿照晋制,以“位次诸公”为原则。其品级在北魏不同时期有差别。前、后《职员令》制定后,特进的品级和班位有了明确的规定。北魏特进的除授方式与执事官并无差别。但是,特进与执事官不同的是,国家没有赋予其可以行使的权力,因此,只是体现身份、地位与荣誉的职官。北魏国家对出任特进者,在身份上有...

  • 敦化岗子遗址和“岗子类型”座谈会发言摘要

    作者:张福有; 段红杰 刊期:2019年第05期

    2016年至2018年,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福有先后50多次到敦化市官地镇岗子村搞考古调查,首次发现岗子遗址和东山头等遗址,在暴雨、台风之后,从地表采集大量石器、陶器、铁器和五铢钱等。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林沄、魏存成等先生对岗子遗址的重要性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