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地震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arthquake

杂志简介:《地震》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93/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地震学术论文、实验研究、学术讨论、研究简报、地震目录速报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0-3274
国内刊号:11-1893/P
全年订价:¥ 18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5
复合影响因子:0.79
总发文量:793
总被引量:9708
H指数:38
引用半衰期:8.5125
立即指数:0.0656
期刊他引率:0.8982
平均引文率:22.8197
  • 中国大陆地震低活动异常及其在中期预测中的效能研究

    作者:张国民; 尹晓菲; 王芃; 邵志刚 刊期:2019年第02期

  • 应重视大地震预测物理基础的研究

    作者:许忠淮 刊期:2019年第02期

    1973年美国肖尔兹(Scholz C H)等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地震预测的物理基础'一文,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地震预测研究的实践并未证实该论文的科学性。2010年肖尔兹又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预测之谜'的论文,指出'现在还不能预报'地震,他本人已否定了以前提出的地震预测物理基础的研究结果。本文分析了肖尔兹等人以前提出的'物理基础'在科学上不能成...

  • 震级新国标实施前后中强浅源地震速报震级差异的分析对比

    作者:杜广宝; 刘杰; 孙丽 刊期:2019年第02期

    目前震级新国标拟在中国地震震级测定中开始使用。为系统评估震级新国标对中强浅源地震的速报震级影响,基于2001—2017年中国大陆的5级以上浅源地震速报目录,本文系统分析了新国标宽频带面波震级与原速报震级的差异,并与国外面波震级结果以及国、内外矩震级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国标,国内、外面波震级对6级以上地震测定结果基...

  • 长岛震群b值随深度变化特征

    作者:申金超; 李士成; 张斌 刊期:2019年第02期

    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7年2月~2018年5月长岛震群进行重定位,根据重定位结果计算长岛震群地震集中活动区域b值在深度上的变化分布。结果显示:长岛震群重定位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北、南两个地震活动区域。北部地震活动区域的地震数量多,时间跨度长;南部地震活动区域的地震数量较少,形成时间较晚,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地壳深度4~25 km之间;长岛震群北、...

  • 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粘滞性松弛效应对华南地区地壳水平活动的影响

    作者:刘泰; 付广裕; 邹镇宇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后,不同学者根据不同观测数据(地震波、 GPS),得到了此次地震的断层滑动模型。反演过程中使用半无限空间模型时,无法利用远场观测数据进行约束,势必影响远场形变的解释。基于Hoechner等使用的断层几何模型和GPS同震位移数据,本研究利用球体位错理论反演方法反演了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断层滑动模型,得到的矩震级为9.24,最大滑移...

  • Prophet时序预测模型在电离层TEC异常探测中的应用

    作者:翟笃林; 张学民; 熊攀; 宋锐 刊期:2019年第02期

    提出一种基于Facebook开源的Prophet预测模型进行电离层TEC异常识别的新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了该方法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方法(ARIMA模型等)预测电离层TEC建模背景值的精度,以及与经典电离层TEC异常识别方法(滑动四分位法)提取前面对应一致的电离层TEC背景值的精度。结果表明, Prophet预测模型预测建模背景值的精度要明显优于其他方法,且预测的建...

  • 大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应变场的时空异常特征

    作者:罗国富; 屠弘为; 丁风和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基于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以地震应变为变量,计算1980年以来中国大陆7级以上大震前的地震应变,提取出大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应变场的时空异常。结果表明大震前时间因子在平稳背景上会出现突跳上升或突跳下降异常变化。一般情况下,前4个应变场中至少有3个出现异常变化,异常分布具有多分量特点,出现的最早时间大约在震前3年,少数出现在震前1~6个...

  • 晚寒武世早期河北北部柳江盆地发生的强地震

    作者:孙凤霞; 杜建国; 李静; 王昌盛; 仵柯田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河北省北部柳江盆地发现了距今5亿年前的地震记录。震积岩发育在上寒武统崮山组中部。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有地裂缝、地震楔、砂脉、砂层液化、包卷层理等。这些特征沉积构造是地震波作用于潮上—潮间带沉积环境中软沉积物而形成的。在古沙垄顶部的内碎屑微晶灰岩中有沉积物液化产生扰动层理和流体逃逸形成的砂脉。显微镜下可见沉积物液化流动...

  •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对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变形的持续影响

    作者:杨博; 占伟; 梁洪宝; 张风霜; 杨国华 刊期:2019年第02期

    实际监测与理论研究均表明,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对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变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然而,对震后影响的持续时间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依据所掌握的资料认为即使受影响最大的东北地区其持续时间截止于2013年上半年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016年前的多期复测资料进行了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影响不仅存在,而...

  • 华北克拉通西部块体北缘及邻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分布特征

    作者:杨彦明; 陈婧; 熊峰; 张云; 马援; 贾昕晔; 贾彦杰 刊期:2019年第02期

    收集了2010—2011年华北克拉通西部块体北缘及邻区布设的36个流动地震台和2009—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地震台网17个宽频带固定地震台站的远震事件波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H-κ算法分析获得了53个基岩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结果。此外,结合已有的81个台站的研究成果,给出华北克拉通西部块体北缘及邻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认为...

  • 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应力场特征

    作者:田建慧; 罗艳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收集了1976—2018年发生在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15°~55°N, 65°~125°E)的4303个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了该区震源机制解和P、 T轴空间分布特征,并使用这些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二维构造应力场分布。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云南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华北华南大部以走滑型应力性质为主,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控制着...

  • GPS应变率场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 刊期:2019年第02期

    基于大地测量资料获取地壳运动与应变积累定量结果一直是国内外重视的地震中长期预测的技术途径。针对地震变形过程的准确描述问题,国内外学者基于GPS资料,发展了多种应变率场解算方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GPS应变率计算的基本原理,然后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多种计算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结果表明:应变率计算的数学方法只考虑几何关系,其中整体方法主要...

  •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电离层图像信息长时程演化初探

    作者:宋程; 张永仙; 夏彩韵; 张小涛 刊期:2019年第02期

    应用改进的图像信息方法,结合DEMETER电磁卫星的电子温度数据,对2008年汶川M_S8.0地震进行了长时程的回溯性预测研究。与以往的地震电离层演化图像提取异常的研究相比,将其回溯的时程延长至震前近11个月,并向震后延长48 d。在长期连续的异常扰动演化图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异常时段,且在震前2个月短期内异常扰动明显减弱并趋于背景值。两个时段出...

  • 河北地区中强震前异常演化特征分析

    作者:孙丽娜; 陈婷; 王晓山; 金学申 刊期:2019年第02期

    通过地震活动特征分析、研究地震活动基本规律,对于了解大地震的孕育过程及地震前兆有重要意义。采用'RTL(Region-Time-Length)'算法和'区域网格点密集值'算法对河北地区中强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利用RTL算法对河北地区1970年以来的M_S5.0以上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回顾性检验,以震例6年前地震目录为计算数据。时间扫描结果显示, 4...

  • 地震预测预报研究议程的演变:文献计量分析的启示

    作者:张琰; 吴忠良; 李佳威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文献源,分别以196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196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三个时间段的科学文献为分析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讨论了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发展进程,以10年为单位的研究议程的演变,以及汶川地震以来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主要领域,试图对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以及相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