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科学

大豆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oybeanScience

杂志简介:《大豆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227/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信息索引、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分析加工、农业经济、综述、新品种

主管单位:黑龙江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黑龙江农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0-9841
国内刊号:23-1227/S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3
复合影响因子:0.79
总发文量:2202
总被引量:21402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7.1667
立即指数:0.0194
期刊他引率:0.8346
平均引文率:14.1456
  • 发展套作大豆,振兴大豆产业

    作者:杨文钰 雍太文 任万军 樊高琼 牟锦毅 卢学兰 刊期:2008年第01期

    中国大豆供求失衡,振兴大豆产业势在必行。北方大豆正面临单位土地产出率低带来的比较效益低下、产销分离引起的成本增加、大面积重迎茬种植带来的减产严重、油酯和蛋白质含量不高等不利因素,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套作大豆作为南方新型旱地多熟种植模式的主体作物,具有与主要粮食作物和谐共存,蛋白质含量高、利于食用和加工业的发展,减轻季节...

  •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和其保持系的不同器官蛋白质组比较

    作者:曾维英 杨守萍 盖钧镒 喻德跃 刊期:2008年第01期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开展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不同器官蛋白质组比较分析。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和其保持系NJCMS1B的种子、叶片和花药为材料,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蛋白质进行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获...

  • 中俄大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小明 刘丽君 唐晓飞 杨喆 高明杰 张雷 蒲国峰 范海金 刊期:2008年第01期

    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和创新是解决大豆遗传基础狭窄的主要途径。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俄罗斯和黑龙江省的82份野生大豆和东北四省区的39份栽培大豆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种质资源利用和创新提供分子依据。在所合成的45对SSR引物中,12对引物扩增结果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多态性位点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2~7个,平均4.17...

  • 夏播菜用大豆感官品质性状核心选样的构建

    作者:韩立德 邱家驯 徐海明 胡晋 盖钧镒 刊期:2008年第01期

    核心选样是在核心种质基础上提出的实用性概念,指围绕综合育种目标建立的核心材料库,供育种者选用。以我国菜用大豆主产区154个代表性地方品种为材料进行2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试验,依据荚长、荚宽、荚厚、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单荚粒数和可溶性糖等感官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欧氏距离计算遗传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并用离差平方和进行聚类,根...

  •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

    作者:姬月梅 陈受宜 李英慧 张丽娟 宋晓华 常汝镇 邱丽娟 刊期:2008年第01期

    以大豆品种“中豆32、Peking、早熟18、绥农14”子叶节为受体材料,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与抗逆相关的小麦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探索外植体大小、培养基主要成分、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旨在优化遗传转化条件,提高大豆转基因的遗传转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以健康外植体获得率、抗性丛生芽获得率和抗性芽伸长比...

  • 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作者:李广军 程利国 张国政 何小红 智海剑 章元明 刊期:2008年第01期

    豆卷叶螟为南京地区大豆的主要食叶害虫。研究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遗传规律,为其抗性机理研究、QTL初级与精细定位、抗虫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为此,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以溧水中子黄豆和南农493-1正反交组合的F2群体为材料,F2单株叶片损失率为抗性鉴定指标,应用亲本、F1和F2四个世代的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

  • 菜用大豆品种产量性状鉴定与筛选

    作者:李喜焕 李之国 常文锁 张彩英 刊期:2008年第01期

    利用10个菜用大豆品种,通过其产量性状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宜河北省种植的优良菜用大豆品种,并为育种改良提供种质基础。连续2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10个供试品种在产量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苏早2号、春绿60、AGS-292和绿75表现产量较高且稳定,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此外,10个品种的农艺性状遗传基础较为丰富,可作为菜用大豆育种的种...

  • 不同方法从大豆不同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效果的比较

    作者:王振东 孙仓 王惠 刊期:2008年第01期

    从大豆组织中获得高质量和足够产量的基因组DNA,是进行大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为进行大豆基因组的PCR,RAPD,SSR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别以大豆种子和其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和CTAB法对大豆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对DNA的提取效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

  • 利用农杆菌介导将抗逆相关基因GmDREB导入大豆的研究

    作者:王萍 高世庆 郭永来 程宪国 王罡 马有志 季静 刊期:2008年第01期

    转基因技术用于作物改良是分子育种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方法来改良大豆品种的性状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大豆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5个基因型体细胞胚发生率以及未成熟子叶对PPT的基础抗性。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GmDREB基因的prdGm-200质粒转化大豆未成熟子叶,并探讨了影响农杆菌大豆遗传转化的主...

  • 野生大豆叶片形态结构与抗病毒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史凤玉 朱英波 李海潮 李桂兰 乔亚科 杨晴 刊期:2008年第01期

    大豆花叶病毒病(Soybean mosaic virus disease,SMV)是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应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野生大豆抗SMV机制的探讨是大豆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通过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方法,对来源于河北东部沿海地区的129份野生大豆材料进行抗SMV鉴定及叶片形态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2.3%的材料抗大豆花叶病毒病...

  • 花期干旱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作者:孙海锋 战勇 林海容 魏凌基 雷明 潘秀梅 何能 刊期:2008年第01期

    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技术,测定开花期干旱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以3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材料,应用OS52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研究在开花期干旱胁迫下,各荧光参数的变化及用方差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豆开花期受旱后,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比(Fv/Fm)、可变荧光与初始荧光比(Fv/F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

  • 不同肥密处理对超高产大豆辽豆14的影响

    作者:谢甫绨 王贺 张惠君 王海英 肖万欣 刊期:2008年第01期

    选用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和普通大豆品种辽豆11为材料,在不同施肥(150、300kg hm^-2磷酸二铵)和不同种植密度(7.5、15.0、22.5万株hm^-2)处理下,比较了两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试图揭示超高产品种的产量形成规律。结果表明,超高产大豆辽豆14在不同肥密处理下其株高稳定性好,结荚高度低,而且在施肥水平较高时具有较好的分枝...

  • 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作者:韩秉进 潘相文 金剑 王光华 刘长江 刘晓冰 刊期:2008年第01期

    在大豆高产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大豆诸多形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找出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因子,为高产育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产上运用的3个主栽大豆品种、4种施肥模式与用量、正常生产田密度条件下产生的形态指标及产量差异,分析了大豆植株形态性状指标的主成分,结合产量相关性分析,从中找出产量的主导因子。...

  • 欢迎订阅2008年《大豆科学》

    刊期:2008年第01期

  • 过湿条件下大豆不定根的发生及其生理作用研究

    作者:马启林 雷慰慈 山口武视 中田升 李阳生 刊期:2008年第01期

    大豆是实行水早轮作的重要作物之一,在缺乏良好排水条件的水田中实行水早轮作时,长期涝渍所致的伤害成为大豆生长不良及产量低的重要原因。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在大豆生育初期进行过湿处理,调查培土或无培土条件下不定根的发生情况,揭示不定根对伤流速度,氮素的吸收运转等的影响,讨论了不定根与大豆耐湿性的关系。淹水条件下培土对不定根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