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Urban Problems

杂志简介:《城市问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19/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城市科学、城市建设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城市管理、城市瞭望

主管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2-2031
国内刊号:11-1119/C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17
复合影响因子:1.52
总发文量:2154
总被引量:25394
H指数:50
引用半衰期:4.2273
立即指数:0.0638
期刊他引率:0.8479
平均引文率:11.3745
  • 节约型城市与北京城市发展

    作者:张敬淦 刊期:2007年第12期

    分析了北京的自然资源状况,认为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是粗放的,是不可持续的;北京必须选择走“节约型城市”的道路,别无其他选择;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思路和方法。

  • 珠江三角洲地区标志性形象空间配置研究

    作者:禹贡; 蓝力民; 胡丽芳 刊期:2007年第12期

    影响城市标志性形象空间配置的因子包括生态背景值、地域特色性、形象元素组合性、节点及节点等级性、区住指向性等。珠江三角洲地区标志性形象空间配置存在较多问题,如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现代标志性建筑较多而缺少岭南地域特色,可营销的标志性少等。鉴于该区域标志性形象空间配置现状,在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深挖岭南地域特色,...

  • 城镇密集区等级研究

    作者:刘荣增; 王淑华 刊期:2007年第12期

    城镇密集区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密集区均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当今,其又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节点区域。城镇密集区的等级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而决定城镇密集区等级的要素很...

  •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研究

    作者:王云才; 石忆邵; 陈田 刊期:2007年第12期

    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思想起源于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发展,但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却一直没有融合于传统城市的发展之中,从而使城市形态远离生态健康。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在我国出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化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及...

  • 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创意城市建设

    作者:臧华; 陈香 刊期:2007年第12期

    探讨了城市文化和创意城市的内涵,从创意产业、文化氛围、城市营销三个方面讨论了文化政策在建设创意城市中的作用,最后指出了在实践中运用文化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 人居环境及其生态线索研究

    作者:周晓芳; 周永章; 黄泰 刊期:2007年第12期

    以生态思想为线索,通过评述人居环境及人居环境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有关人居环境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观点。认为人居环境的发展深受人地关系认识的影响,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环境决定-技术对抗-调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过程;中国特色风水理论具有生态美学内涵,对建筑和人居环境有积极影响;人居环境科学是大科学时代的产物,需...

  • 地价在北京市城市扩张中的作用

    作者:吕萍; 龙双双; 刘新平 刊期:2007年第12期

    诸多因素导致了北京城市的快速扩张,其中土地价格是重要因素之一。力图通过研究阐明土地价格对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基本作用规律,并结合北京市城市土地扩张特点,分析土地价格在城市扩张中助推等作用的表象和原因,提出完善土地价格及其调控机制的路径和对策。

  • 上海市区商业等级空间的结构与演变

    作者:杜霞; 白光润 刊期:2007年第12期

    以上海为例,选取上海各个等级商业中心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展演变特征和机制,预测未来商业的空间发展趋势,针对当前商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水平提高导致的居民购买力下移、城市和交通的发展、消费行为方式的变化等要素的影响,使上海商业中心业态类型多样化,商品种类丰富,综合功能提高,并出现...

  • 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影响研究综述

    作者:谷一桢; 徐治乙 刊期:2007年第12期

    介绍了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影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分市场效应是导致已有研究结论之间不一致的重要原因。同时,列出了未来值得研究的一些问题,包括对商业及办公物业价值的影响,轨道交通影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特点,以及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例如空间自相关和分市场效应的处理等。

  • 温州中心城市功能重构

    作者:夏谊 刊期:2007年第12期

    分析了温州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提出应当培育三大核心功能:第一,构建制造业垂直分工体系,强化生产性服务功能;第二,发展独占性资源产业,提升流通服务功能;第三,培育知识密集型产业,增强流通服务功能。最后,结合温州的发展现状及区位优势,提出了建立区域协调机制,重构产业体系与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等三点对策建议。

  • 非营利组织建设与住房供给

    作者:厉伟 刊期:2007年第12期

    对当今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解决住房供给主体单一化问题远比对住房产品的供给形式进行规制更重要。住房供给主体单一化所造成的供给垄断是造成当前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非营利组织参与住房供给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住房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并减弱开发商的市场力量,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

  • 广州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作者:谢守红 刊期:2007年第12期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根据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若干建议。

  • 社区的本质:由场所到场域——有感于梅尔霍夫的《社区设计》

    作者:宋言奇; 马桂萍 刊期:2007年第12期

    社区的本原应归属社会学意义,在于居民的参与。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居民参与环节却十分薄弱。美国学者梅尔霍夫的《社区设计》一书给了我们较大启迪。我们应当借鉴《社区设计》,使城市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参与的场域。

  • 开发区向新城转型的策略研究——以扬州经济开发区为例

    作者:沈宏婷 刊期:2007年第12期

    以扬州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开发区孤立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试图通过借鉴国家级开发区转型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此类开发区转型普遍适用的四大策略,从而使其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快速、持续的发展。

  • 城市公用事业中的话语权垄断与政府规制

    作者:郭蕾 刊期:2007年第12期

    在阐述城市公用事业中话语权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公用事业中话语权垄断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了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实现话语权均衡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