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Media Observer

杂志简介:《传媒观察》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712/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特别策划:建党百年·主旋律作品传播学解读、传媒视点、学术园地、传媒广角、青梅论坛、业界探讨、新华日报报史研究

主管单位:新华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新华日报报业集团
国际刊号:1672-3406
国内刊号:32-1712/G2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8
复合影响因子:0.28
总发文量:3235
总被引量:5460
H指数:22
立即指数:0.0094
期刊他引率:1
  • 打造周刊,提升党报影响力的创新举措——新华日报《思想周刊》和《人文周刊》解析

    作者:丁和根; 宋婉宁 刊期:2017年第09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坚持“四个自信”的过程中,党报无疑承担着理论宣传和文化引领的领头羊角色。

  • 反思传感器新闻带来的伦理困境

    作者:李堃 刊期:2017年第09期

    2002年,传感器新闻发端于美国新闻界,近几年才在国际新闻传播行业发展起来;作为一种采集新闻数据的方式,其已经重新定义了原有的新闻生产方式,并在满足用户体验和获取用户反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传感器新闻确实会推动新闻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其可能带来的伦理困境值得更多的思考和研究。

  • “郭文贵事件”背后酌舆情启示

    作者:黄沛; 韩文沛 刊期:2017年第09期

    7月10日,新华社在同日推出关于潜逃国外的“红通”逃犯郭文贵的两篇文章——《花钱“围猎”权力妄图摆平官司——“红通”逃犯郭文贵被骗2000万元始末》《郭文贵海航“爆料”真相调查》,详细叙述了郭文贵这个前地产大亨为了获取所谓“爆料”,反而被两个骗子骗走2000万元的过程,充分暴露了其本人为了“达到摆平官司、逃避制裁、回到国内的目...

  • 省级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的差异化定位与发展——基于澎湃新闻和浙江新闻的比较分析

    作者:孙晓婉; 孙文倩 刊期:2017年第09期

    本文通过对同是省级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的观察,并抽取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比较其差异化定位,发现澎湃新闻的定位略显矛盾:一方面,澎湃想做一个包罗各类信息的新闻资讯平台;另一方面,又想面向知识精英阶层,提供高品位的专属阅读体验;而浙江新闻风格定位明显,即以“新闻+服务”的形式做一个基于本地的门户资讯平台,但在转型中受制于传统...

  • 对《摔跤吧,爸爸》影评的框架性对比分析

    作者:王卉 刊期:2017年第09期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持续热播热议的现象引人注目。该片5月5日起在国内上映,从一开始遭遇排片冷遇到票房节节攀升,一部零宣传的影片,完全凭借口碑,连续蝉联单日票房冠军,截止本文成稿时间(5月底)票房已经超过10亿元人民币,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非好莱坞电影。

  • 七篇微信“10万+”的背后

    作者:许扬; 葛明; 吴军 刊期:2017年第09期

    新兴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也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不融合,就会被边缘化甚至面临淘汰,融合了自身就会得到提升,这是一种常态和通则。媒介融合这条道路,是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快步伐。

  • 融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报道的新气象浅析

    作者:邓杭 刊期:2017年第09期

    近段时间,人民日报“军装照”H5、新华社《国家相册》等一批“现象级”融媒体产品纷纷在新媒体平台和网络移动端“霸屏”“镇版”,成为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进程中风生水起的鲜活写照。自2014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锐意改革、竞相出招,不断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大力发展融媒体业务,跑出了从“相加”到“...

  • 艺术审美视角下我国公益广告创作研究

    作者:周宵; 樊传果; 方蒙 刊期:2017年第09期

    公益广告的创作不能仅停留在文本内容的简单诉求,应当注重社会公众对作品的艺术审美需求?当下的公益广告创作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内容上题材陈旧,且缺少“求真倡善”的审美追求,表现形式上缺乏艺术美感,主题选择面过于狭窄。要改变此现状,首先必须提高创作者自身审美素养和审美创造能力;其次,要创新选题范围。避免“千人一面”;再次,要...

  • 中国传统节日海外传播的内容优化与渠道转型——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

    作者:陈璐 刊期:2017年第09期

    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将借由“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契机实现更大的发展,同时也迫切需要开展深刻的变革。未来,该领域应在传播内容上调整重心、平衡“变”与“不变”并重视整体效应,在传播渠道上促进现场展演的升级改造,搭建以数字传播为核心的综合平台,从而发挥其在新时期促进对话与融合,实现文化...

  • 网络语言:价值观的解构与重构

    作者:孙思齐 刊期:2017年第09期

    网络语言作为网民对社会热点事件相对隐晦的评论话语,已逐渐成为线上和线下交流场的通用话语、它不仅在形式和传播方式上新颖,还承载着重新构建的价值观以传达网民观点。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发现。网络语言价值观的重构先于消解,并且重构的价值观具有不确定性和去中心性。另外,网络语言出现本身就是多元性和碎片化价值观的...

  • “碎片化”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引导

    作者:刘岩芳; 陈好 刊期:2017年第09期

    碎片化语境下,媒体在网络舆论引导的议程设置和作用明显改变,所扮演的角色逐步向意见平衡者转化。文章旨在探讨“碎片化”语境下融媒体如何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

  • 视觉传播时代的图像意识生产与实践——米歇尔的“文本——图像”观及其反思

    作者:朱宝洁 刊期:2017年第09期

    20世纪后半叶的技术发展加快了图像生产和流通的速度,生活在现代社会下的居民可以感受到的就是视觉资源的极大丰沛甚至“过剩”。当文化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倾向于高度视觉化,从语言文化的思维模式转变为视觉文化的思维模式也成为了生存所需,可视性和图像阐释已经成为了文化生产、传播、流通和接受活动的主要维度。

  •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大众传播史及其现实影响(上)

    作者:翁娴 刊期:2017年第09期

    杨乃武案是晚清震动朝野的四大奇案之一,因其案情冤屈,翻案曲折困难,最终得以平反,至今仍广为传唱。杨乃武案发生后,余杭民众之间口耳相传、说法多样,《申报》与后来的电视节目总结人际传播内容,对杨案进行大众传播,推动杨案为更多人所熟知,在一百三十多年里仍经久不衰;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杨乃武案传播有了更加深刻的显示映射,实现了人...

  • “扬州”探索地市新闻客户端发展路径

    作者:张志虹 刊期:2017年第09期

    2017年6月,“扬州”客户端继去年11月被中报协评为全同媒体融合创新“十佳”创新奖后,再度获得两个全同性奖项:入选中国报协主办和的“中国媒体深度融合30强”,名列第八;在人民网的全国首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中,扬州日报自办APP(扬州)影响力高居全国第十七位、全国地市级第三位,在“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五大APP上的新闻传...

  • 媒体深度融合的资本路径选择

    作者:管云林 刊期:2017年第09期

    2017年5月31日,中国记协《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6年)》称,全国七成以上的报业集团营业利润出现亏损,43家报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分别降低6.9%与45.1%,其中31家报业集团营业利润出现亏损,利润骤降53.21%。面对严峻经营形势和生存压力,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