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之友

编辑之友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Editors Friend

杂志简介:《编辑之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66/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稿、书业、营销、传媒、传媒_影视、实务、版权、装帧、史料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1003-6687
国内刊号:14-1066/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06
复合影响因子:1.24
总发文量:4331
总被引量:16512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4.4273
立即指数:0.0338
期刊他引率:0.8669
平均引文率:4.4323
  • 捉刀之下无好诗

    作者:介子平 刊期:2019年第12期

    有附庸风雅者,欺世盗名,强出风头,乞名士代为捉刀。士穷乃见节义,名士可绝交流俗,活出出卖文章为买书的风骨,断然拒绝之。但也要看被拒绝者身份,若皇帝令其捉刀,恐难推辞。乾隆得意自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方面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一生更是留下近四万首诗,而唐朝两千多位诗人所传,不过此量。显然有他人凑数之嫌,只是岀得我口,入得你耳,捉刀者...

  • 圈层下的“新网红经济”:演化路径、价值逻辑与运行风险

    作者:朱春阳; 曾培伦 刊期:2019年第12期

    在互联网持续的技术赋权作用下,我国的网红从大众网红逐渐迭代为圈层网红,圈层内外明显的知识与审美隔阂极大增强了圈层网红与粉丝之间的黏性,同时也造成了圈层内外的明显区隔。基于此,我国网红经济也从早期聚焦注意力营销的"流量"模式,逐渐向以产品销售为最终诉求的"带货"模式演化,形成了以圈层为基础的"新网红经济"。这一新经济样态的背后,网...

  • 现象学视角下《理解媒介》学术阅读史(1992-2019)

    作者:束开荣; 杨石华 刊期:2019年第12期

    文章以传播学界1992年至2019年间对《理解媒介》的学术阅读史为考察对象,在英伽登未定性概念与伊瑟尔游移视点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唐·伊德诠释透明性概念,为经典文本的学术阅读提供一种现象学的路径。《理解媒介》的文本解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阅读、反思"误读"、比较分析、重读,它们总体上被统一于我-文本-媒介理论所指示的世界三者的变项关系中,...

  • 大众图书出版的观念转型研究--基于“中国好书”获奖作品的实证研究

    作者:武晓丽 刊期:2019年第12期

    "中国好书"是针对非专业精品图书的评选,旨在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发现好书,在提倡全民阅读的形势下,对大众阅读类图书的出版转型具有引导作用。文章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13年至2018年"中国好书"获奖的174部作品进行实证研究,对代表性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揭示出"中国好书"的价值标准,进一步深入归纳大众阅读图书出版观念转型的方...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读物出版现状及发展策略

    作者:雷莉; 张亚朋 刊期:2019年第12期

    目前,国内对汉语分级阅读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读物研究成果甚少。文章以已出版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读物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读物存在较多不足,包括缺乏系统的可量化的分级标准和评价体系、读物适用对象年龄定位模糊、系列读物出版周期较长、应试类读物开发力度不够等,...

  • 新媒体时代交互式少儿图书出版现状及叙事研究

    作者:高永利; 武小明 刊期:2019年第12期

    新媒体时代下,交互式少儿图书正在成为当下出版市场的热点,作为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新型少儿图书阅读方式,其介质正在影响少儿图书出版路径。通过立体多样的媒体介入,拓展少儿图书的叙事方式,交互式少儿图书更好地满足了读者阅读需求。文章通过国外成功案例分析,从叙事空间涉及的视觉空间、听觉空间、心理空间、意义空间四个角度对已出版的交互式...

  • 知名开放性学术网络平台国际传播经验及启示

    作者:许志敏 刊期:2019年第12期

    近年来开放性学术网络平台发展迅速,在国际学术交流与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西方国家开放性学术网络平台进行简要的梳理、分类发现,虽然这些平台功能各异,但是在其快速发展和全球扩张中也存在一些共性规律。文章总结其快速发展与全球扩张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开放性学术网络平台的发展与国际传播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 印象、观念、知识崇拜:传播的接受研究

    作者:常圆 刊期:2019年第12期

    传播的本质是传播者借助媒介将自己的观念、想法和情感传递给传播对象。而传播对象对于传播者传播内容的接受经过了三个阶段,即获得印象、接受观念和知识崇拜。获得印象是传播对象对于传播内容产生关注的第一步;从印象中归纳出传播内容的特征和价值是传播对象形成关于传播内容的观念的必经之路;由于知识崇拜是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知识渴求的本能...

  • “媒介生长论”与媒介实践的现实逻辑

    作者:冉华 刊期:2019年第12期

    因为认识到媒介不仅是技术工具而且是媒介多元体,不只是单个媒介物而是媒介类,不只是显现的实体还是关系隐喻,于是接受"媒介即关系"的观点。进而继续考察媒介的具身现象和自生长、再生长现象,发现媒介形象总是由媒介自身参与建构的,媒介行为与媒介实践是合一的,终而提出"媒介生长论"。"媒介生长论"凸显媒介实践的具体逻辑:应从媒介偏向性转到媒...

  • 准社会交往:社交媒体时代舆论引导心理路径

    作者:黄丽娜 刊期:2019年第12期

    作为一种情感纽带,准社会交往从受众心理层面,对传受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及传播效果具有积极意义。社交媒体全新的双向互动与社群交往模式使准社会交往更加切实。文章从准社会交往的理论视角入手,指出受众认同是舆论态度形成的心理根源,基于此分析了准社会交往对受众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的作用机制。最后,从社会吸引、任务吸引、活跃度、信息质量...

  • 从“单位人”到“创业者”:离职媒体人的数字化转型与现实隐忧

    作者:曾娅洁 刊期:2019年第12期

    从体制内"单位人"到体制外"创业者"的职业转型,互联网为媒体人提供了新的创业机会。与传统媒体的内部创业不同,互联网创业夹杂着传媒没落、技术变革的行业背景与经济利益、职业理想等多重色彩。研究发现,在利益驱动的逻辑之下,创业媒体人呈现出去政治化的内容抓取、再专业化的媒体资源转移以及再媒介化的组合运营三种内容产制模式,为互联网经济...

  • 崩塌与重构:数据社会人的主体性危机及其出路

    作者:吴铮 刊期:2019年第12期

    科技发展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形式,现实空间中的物质生产转变为数据空间中的数据生产。现实空间、数据空间和人的关系成为哲学新的主题。随着数据空间的发展对现实空间的僭越,人的主体性从身体与意识的割裂,到意识结构的崩溃,再到能动性的消解,最终完全崩塌。理性的思辨难以挣脱数据牢笼全方位包裹,只能借用思维的暴力--断舍离这一极简主义的方法,...

  • 延伸与回归:传播具身性在媒介技术中的嵌入

    作者:何志荣 刊期:2019年第12期

    文章认为媒介技术发展脉络是延伸、"截肢",并回归的过程,至少人类一直朝着回归的方向在努力。回归是延伸之后的必然结果,回归也就是身体主体性的媒介参与,是具身性在媒介技术中的嵌入;回归也预示着下一代技术的传播交流转向,面对面的交流是一切传播的终点和宿命,也是交流转向的核心内涵。

  • 恐惧情感的三次穿越:恐怖电影中情感认知研究

    作者:李天语; 张焱 刊期:2019年第12期

    在观看恐怖电影时,观众往往会产生强烈的生理现象,并引发一定程度的紧张与焦虑、烦躁与恐惧。观众明知自己身处安全之地,为何还对银幕上的恐怖情节或角色命运产生如此强烈的恐惧情感回应?这些恐惧感的内核是什么?恐惧之后的情感转化又是什么?文章运用认知行为心理学的认知动机理论与进化心理学中的巴普洛夫效应,对恐惧情感进行两次穿越性分析,对...

  • 著作权聚合中介服务企业的价值、异化与治理--兼论我国著作权流转法律制度的问题与变革

    作者:张志坚 刊期:2019年第12期

    著作权流转制度的效率无法匹配新时代传播大规模、高效率使用作品的要求,是我国著作权制度的主要问题之一。著作权聚合中介服务企业发挥了润滑著作权流转过程、提升流转效率的作用,有重要的产业和公共价值。但有些企业在利用市场、技术等优势谋求利益时,产生了角色异化和行为失范,应对其加以治理。还应建构著作权流转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充足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