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报

中医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Acta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中医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411/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肺炎中医防治研究、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实验研究、方药研究、临床研究、中医文献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1674-8999
国内刊号:41-1411/R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76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16
复合影响因子:1.71
总发文量:7893
总被引量:51335
H指数:44
引用半衰期:5.0787
立即指数:0.0353
期刊他引率:0.9562
平均引文率:5.4327
  • 痰饮证肺系病类证类治

    作者:李建生 刊期:2019年第06期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的以证统病形式,根据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提出并论述痰饮证肺系病的类证类治。痰饮证包括痰湿壅肺证、寒饮(痰)伏肺证、风痰阻肺证等。依据痰饮证的共性而采用温化痰饮、宣降止咳平喘的共同治法,并因痰饮证的病因、病位、病势、主症、病性、程度、兼证等不同而佐以不同的治法及方药。

  • 从“月-人相关”谈抑郁症

    作者:万青云; 赵晓萌; 吴文忠; 刘成勇; 赵亚楠; 贺挺 刊期:2019年第06期

    抑郁症病位在脑,脑主神明,总统诸神。血气是神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脏腑的功能失调均可影响及脑,出现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的病理表现。月相变化之时,由于血气随之变化,神志受其影响,抑郁症精神错乱严重程度在不同月相下表现不同,在一月之内会出现相应节律变化。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满月病情变化时,不可补,须以疏肝理气...

  • 从脑与“五神藏”的关系浅论儿童多动症病机关键

    作者:冯锴; 王俊宏; 任昕昕 刊期:2019年第06期

    历代医家多基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从"五神藏"理论辨证论治儿童多动症,忽视了脑的功能对本病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脑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功能通过气、血、经络密切联系,五脏功能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脑的统筹协调。脑的生理、病理状态可以直接影响本病的发生、发展,亦可以通过其与"五神藏"的密切联系在儿童多动症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病病机...

  • 颈性眩晕常见体质类型与经方应用

    作者:桑晓文; 杜国庆; 胡零三; 詹红生 刊期:2019年第06期

    颈源性眩晕常见体质类型有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和气郁体质四种。气虚体质以头目眩晕、颈项疼痛、体倦乏力、气短、自汗为表现,多见于青年女性,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平时可以黄芪代茶饮调养体质;阳虚体质以头昏头重、颈项强痛、手足不温、怕冷、舌胖嫩、脉沉迟为表现,多见于老年患者,选用术附汤或金匮肾气丸治疗,平时可以当归生姜羊...

  • 从“肝主筋”理论辨治慢性疲劳

    作者:翁棉伟; 陈一斌 刊期:2019年第06期

    肝阴、肝血滋养不足可致筋膜失养、肝用的相对不及而出现慢性疲劳,而肝气、肝阳升发调达功能的绝对不足更可直接导致慢性疲劳。气血、水湿、邪气常因物候、地理、体质等因素夹寒化热,导致气机紊乱,肝不得疏,气血、经络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痿软乏力。可见,慢性疲劳的病机核心在于肝用不及,不能发挥"罢极之本"的功能。因此,临证辨...

  • 消化道出血与气虚、血瘀的关联性

    作者:张辰浩; 刘冠男; 孔晓琳; 高丽霓; 王阶 刊期:2019年第06期

    气虚与出血的中医理论基础为"气为血之帅",气不摄血的具体表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瘀血与出血常互为因果,瘀血又与脾虚常常并见。中医治疗消化道出血应关注气血关系,重视"脾统血"的作用,注重保护脾胃,灵活运用《血证论》的治血四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标本兼顾,往往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 浅析《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中的辨证论治思想

    作者:杨秀毅 刊期:2019年第06期

    《黄帝内经》中的运气七篇详细阐述了古人对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观察,并结合天干、地支纪年预测气象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进而提出运用阴阳五行理论进行辨证论治,以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针对外感六淫邪气及疫气,提出"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的辨证思想,即首先认清致病邪气的性质,再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利用药物的性味去克制其所胜的邪气,使各种...

  • 引火汤在恶性肿瘤放、化疗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作者:王曼; 周天; 胡凯文 刊期:2019年第06期

    君火、相火共同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肾中相火,居下焦,一旦上浮,可呈下真寒、上假热的证候。阳虚上浮之火,宜温、宜引。引火汤原为治咽喉肿痛属阴蛾者所设,补真阴以制阳,使真阳归其本位,旨在调和机体阴阳。后世根据其病机及组方之理,用于各类辨证属肾水不足、火不归元的疾病,收效显著。放化疗伤津耗气,日久致患者气阴两伤,肾阴不足,无以潜藏肾阳...

  • 应用情志致病理论辨治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作者:刘莎莎; 陈景; 郑敏; 倪新强; 许双虹; 韩新民 刊期:2019年第06期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归属于中医的"脏躁""躁动""健忘"等范畴,病变在五脏,与五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情志稍有变化,易致脏腑气血失和,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导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中医(成)药以调理肝脾为重点,兼以补肾、养心、益智、安神、豁痰、开窍等方法,从脏腑或病因论治,调节脏腑的阴阳,调畅气机,...

  • 风药在多发性抽动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镕馨; 段爱旭 刊期:2019年第06期

    多发性抽动症的病机核心在于本虚标实,虚者以肝肾阴虚、心脾两虚为主,实者以肝郁化火、痰湿内蕴、瘀血阻络多见,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涉及多个脏腑(心、肝、脾、肾),多种病理产物,最终演变成为虚实夹杂之证。风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能够疏散外风或搜剔、平熄内风,用于治疗内外诸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等属中医学"风证"的药物。从...

  •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

    作者:曹国强; 苏风哲; 任志强; 安丽 刊期:2019年第06期

    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探索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提出未病先防,应调整生活,避免肥胖;调理脾胃,以资气血;调养精神,病安从来。肥人多痰湿,痰湿易致脾气虚弱,胃气上逆,应避免肥胖。避免诱发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规律,促进食管、胃内容物的排空。脾胃虚弱为该病发病的基础,胃虚气逆为病机关键。应针对脾胃虚弱的高危人群,给予早期干预。情志...

  •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中的应用

    作者:蔡碧莲; 张扬武; 陈姗; 罗伟生 刊期:2019年第06期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已逐渐成为中医认识肝病本质的重要手段。以蛋白质组学技术为研究手段,将肝纤维化与中医证候的研究相结合,分析和评价肝纤维化分级,可使抽象的中医理论具体化,同时在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及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方面发挥作用。但中药多成分、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使得其药效的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阐述。同时,人体的...

  • 华蟾素抗肿瘤研究

    作者:于秀荣; 陈钧泽; 李慧杰; 齐元富 刊期:2019年第06期

    华蟾素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传统中药制剂,作为天然中药蟾蜍的有效提取成分,对多种肿瘤均显示出良好疗效。华蟾素主要抗肿瘤机制为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干扰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增强机体免疫效应等。相关体内外实验、毒理实验及临床应用均证实了其抗肿瘤作用。虽然华蟾素在抗肿瘤治疗中作用显著,仍需在以下...

  • 宁夏密点麻蜥治疗胃肠道疾病

    作者:王佳林; 朱西杰 刊期:2019年第06期

    宁夏本土道地药材密点麻蜥对胃肠道有亲和力和靶向作用,可修复甚至逆转胃肠道损伤的黏膜,临床将其用于治疗慢性萎缩/非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胃癌前病变、胃癌、溃疡性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效果显著。朱西杰教授在临床治疗脾胃病过程中,创新蜥蜴散剂的给药途径及制作过程,从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研究胃黏膜细胞的氧稳态和血流稳...

  • 桑白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洪伟; 盛邦跃; 林超 刊期:2019年第06期

    桑白皮药理作用众多,包括抗炎镇痛、镇咳平喘、利尿、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抗肿瘤、抗病毒等。但目前桑白皮的药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进一步完善基础实验。未来研究的方向:①重点探讨桑白皮的作用靶点,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②认真循证我国古代本草医学典籍,发现开发桑白皮新药用途的线索;③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