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科学技术

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044/TL,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封面文章、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及应用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0-6931
国内刊号:11-2044/TL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9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2
复合影响因子:0.42
总发文量:4191
总被引量:12273
H指数:23
引用半衰期:5.7653
立即指数:0.0345
期刊他引率:0.6915
平均引文率:11.0948
  • 186W(p,n)186Reg的激发函数和厚靶产额的计算

    作者:康梦霄; 黄小龙; 刘丽乐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为计算186 W(p ,n)186 Reg 反应的激发函数,收集了EXFOR实验数据库中的一些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修正。将修正过的实验数据与EM PIRE程序理论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比对,以此来选择合适的光学模型势和能级密度参数,给出了186 W (p ,n)186 Reg 反应截面的推荐值。利用得到的激发函数计算了医用放射性核素186 Reg 的厚靶产额,并给出...

  • 裂变产物中90Rb的快速放化分离方法研究

    作者:岳远振; 毛国淑; 杨磊; 丁有钱; 马鹏; 张生栋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为精确测量90Rb的衰变数据,需制备出放化纯的90Rb样品。本文利用“两步延迟分离法”,建立了一套从新生成的裂变产物中快速分离高丰度90Rb的放化流程。该流程先采用抽气法从辐照靶内提取出气体裂变产物90Kr,再利用水洗法提取出90Kr衰变生成的子体90Rb。研制了一套90Kr快速提取装置,最终得到了无载体、高比活度的90Rb样品。整个分离流程收率约...

  • SuperLig 620用于水中90Sr含量的监测方法研究

    作者:宋志君; 张生栋; 丁有钱; 马鹏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为实现水中90 Sr的连续监测,利用SuperLig620固相萃取颗粒从水中选择性分离和富集90 Sr ,并通过塑料闪烁体测量SuperLig 620色层柱上90 Sr的含量。研究了0.2 mg/L Sr‐0.01 mol/L HNO3介质下,90 Sr在SuperLig 620色层柱上的动态平衡。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时90 Sr在两相间的浓度呈正比,因此通过测量柱上90 Sr的含量可得到水中90 Sr的浓度。...

  • 基于64Cu和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PET/MRI双模态淋巴显像探针的研究

    作者:孙钰林; 刘陆; 梁积新; 陈玉清; 沈浪涛 刊期:2016年第12期

    采用共沉淀法先合成了由葡聚糖包覆的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IO‐Dex),再用64Cu标记二硫代氨基甲酸二磷酸盐(DTCBP),获得了64 Cu(DTCBP)2。然后,利用DTCBP中二磷酸基团与氧化铁牢固结合的特点,将预标记的64Cu(DTCBP)2与IO‐Dex结合,制备出一种用于淋巴结显像的PET/MRI双模态影像探针64Cu(DTCBP)2‐IO‐Dex。经分离纯化,64Cu(DT...

  •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磷酸三丁酯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林月; 张振涛 刊期:2016年第12期

    放射性废磷酸三丁酯是一种常见的放射性有机废物,其妥善处理对于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设备,对磷酸三丁酯的氧化分解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磷酸三丁酯的降解产物无毒害物,气相产物为CO2,液相产物为CO2-3、PO3-4及未反应的有机物,证实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磷酸三丁酯的可行性。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

  • 反应性测量中本底与中子源修正计算方法研究

    作者:霍兴凯; 范振东; 喻宏; 陈晓亮; 胡赟; 徐李 刊期:2016年第12期

    在核电厂反应堆的反应性测量中,γ本底电流、中子源引入的电流、电路噪声等干扰项在实测电流中占有显著份额,给反应性的测量计算带来很大影响,在动态刻棒等反应性测量工作中必须对其进行修正。本文分析了本底与中子源电流对反应性测量的影响,并自主开发了一种本底电流、中子源电流修正方法———双重拟合法。该方法基于点堆模型,通过对包含...

  • CERMET-SNRE 堆芯物理计算分析

    作者:霍红磊; 安伟健; 解家春; 胡古; 孙征; 赵守智 刊期:2016年第12期

    核火箭发动机功率高、寿命长、比冲大,在执行深空探测和星际航行任务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小型化是核火箭发动机的一个重要趋势,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使用钨基金属陶瓷燃料的小型核火箭发动机(CERMET‐SNRE)堆芯方案,并采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进行了精确建模,计算了相关物理参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CERMET‐SNRE堆芯能谱硬,燃耗浅,后备...

  • COMMEN 程序燃料元件精细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作者:曹永刚; 张熙司; 胡文军; 任丽霞 刊期:2016年第12期

    COM M EN程序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钠冷快堆堆芯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包含了热工水力学模块、结构模块以及中子学模块。本文介绍COM M EN程序的燃料元件精细模型,该模型对燃料芯块内部节点进行划分,从而详细描述了燃料元件棒的径向温度分布。使用含有燃料元件精细模型的COMMEN程序从反应性反馈方面对中国实验快堆的 UTOP(无保护超功率...

  • 海洋核动力平台堆芯子通道分析

    作者:宋仕钊; 刘兴民; 郭春秋; 陈耀元; 周盛 刊期:2016年第12期

    针对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堆芯结构和组件形式,使用成熟的子通道分析程序COBRA验证了堆芯稳态热工的安全性。通过计算得出,14.8 M Pa压力下堆芯稳态最小烧毁比(DNBR )为2.342,燃料棒包壳表面最高温度为342℃,芯块中心最高温度为1545℃。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堆芯热工特性能满足当代反应堆安全性要求,并为海洋不利条件的影响留有足够的安全裕...

  • 金属核燃料系统瞬态特性分析研究

    作者:张驰; 周琦; 朱庆福; 夏兆东; 郑继业 刊期:2016年第12期

    本文结合点堆动力学方程、非稳态传热方程和线弹性运动微分方程,开发了适用于金属核燃料系统的瞬态特性分析程序STAC。利用STAC程序对美国Godiva‐Ⅰ瞬态实验装置进行了模拟,得到了该装置的裂变率、反应性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STAC程序计算结果与Godiva‐Ⅰ装置的实验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STAC程序的准确性。

  • 类四边形堆芯子通道内超临界水传热特性研究

    作者:王为术; 崔强; 赵鹏飞; 陈刚; 毕勤成 刊期:2016年第12期

    基于类四边形堆芯子通道超临界水的传热试验,建立棒径为8 mm、栅距比为1.2的超临界水冷反应堆(SCWR)类四边形堆芯子通道物理模型,采用SSG湍流模型,在 p=23~28 M Pa超临界压力范围,研究了子通道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分析了压力、质量流速和热流密度等热工参数对类四边形子通道内超临界水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SG湍流模型...

  • 竖直圆管内超临界流体混合对流传热特性理论分析

    作者:刘生晖; 黄彦平; 刘光旭; 王俊峰; 昝元锋; 郎雪梅; 黄军 刊期:2016年第12期

    理论推导了变密度引起的浮升力效应和流动加速效应对超临界流体混合对流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浮升力效应和流动加速效应通过改变壁面边界层外缘的切应力影响湍流对传热传质的贡献,进而改变超临界流体混合对流传热特性。浮升力效应通常在加热区域入口及上游区域表现明显,而流动加速效应在主流区流体温度达到拟临界温度时更显著。与实验研...

  • 池式夹带高速区试验研究

    作者:张鹏; 李纬; 邸智; 胡啸; 张蕾; 邹亚亨; 陈炼; 常华健; 陈培培 刊期:2016年第12期

    发生失水事故后的压水堆内会产生池式夹带现象,这一现象将造成反应堆进一步失水,进而发生堆芯裸露或堆芯熔化等严重事故。Kataoka和Ishii于1983年开发的池式夹带模型在反应堆安全分析中被广泛使用,但十分保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模型中高速夹带区的试验数据极为有限且不确定性较大,导致该区的模型并不完善。本文介绍空气‐水的池式夹带高速...

  • CAP1400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装置研究

    作者:应秉斌; 林绍萱; 宋印玺; 尤岩 刊期:2016年第12期

    汽水分离装置是蒸汽发生器中的主要部件,其性能不仅会影响蒸汽发生器水力循环特性及水位适用性,决定上部尺寸大小,而且会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对C A P1400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装置进行了不同蒸汽负荷、饱和水量及高水位和正常水位等试验工况下的热态性能试验,获得了S P3型初级分离器与P3X型干燥器组合随蒸汽负荷、饱和水量、水位变化...

  • 水滴粒径对旋叶式汽水分离器性能的影响

    作者:杨雪龙; 王永; 冯靖; 王伟; 王先元 刊期:2016年第12期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计算分析了水滴粒径对旋叶式汽水分离器性能及其内部流动细节的影响。采用Euler双流体模型结合均值粒径方法计算了分离器内两相流动,粒径选取范围为0.1~150μm ;通过分析流场细节揭示了粒径与分离器性能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随粒径的增大,压损呈先升后降趋势,分离效率呈“S”型增大趋势;对分离效率产生影响的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