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科学技术

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044/TL,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封面文章、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及应用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0-6931
国内刊号:11-2044/TL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9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2
复合影响因子:0.42
总发文量:4191
总被引量:12273
H指数:23
引用半衰期:5.7653
立即指数:0.0345
期刊他引率:0.6915
平均引文率:11.0948
  • 核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的数字化实现

    作者:欧怀谷; 李富; 张良驹; 冯俊婷 刊期:2004年第Z1期

    功率控制系统是反应堆的一关键控制系统,系统复杂,可靠性要求高.以前的核电站功率控制系统通常采用模拟技术.数字化方案将更有优势,但有相当的难度和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一座试验堆的全数字化功率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思想,采用了商品级计算机硬件、冗余联锁的软件、严格的质保措施、最终的半实物仿真实验,论证了数字化是可行的、可信的、...

  • 核电厂安全壳喷淋系统反冷CCW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李吉根; 黄东兴; 浦胜娣 刊期:2004年第Z1期

    针对核电厂在失去重要厂用水后,用换料水箱通过安全壳喷淋系统管线、喷淋泵和喷淋热交换器构成冷却回路,以反冷设备冷却水系统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夏天反冷是很难成功的;在冬天,只要操纵员在8 min内及时切除不必要的热负荷,反冷是可以成功的.

  • 压水堆燃料棒堆内瞬态试验功率调节装置设计

    作者:张爱民; 赵庆珍 刊期:2004年第Z1期

    燃料棒功率瞬变调节技术是燃料元件堆内瞬态行为试验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工作设计功率调节装置,以实现对燃料棒在堆内瞬态试验过程中的功率调节.该装置由驱动机构、固体中子吸收体、控制系统组成.堆内外的试验结果表明:功率调节装置运转顺利,控制系统可控制吸收体以不同速度上下运动,同时又可在事故情况下停止吸收体的运动,以确保反应堆安全...

  • 长寿期供热堆组件方案研究

    作者:石琦; 张作义; 胡永明 刊期:2004年第Z1期

    长寿期供热堆LNHR(long-cycle nuclear heating reactor)是在200 MW核供热堆NHR-200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长寿期、高燃耗、低废物量、低温低压为特征的核反应堆.LNHR的最大特点是循环寿期长达13.9 a,整炉换料.本工作研究不同组件方案对LNHR堆芯平均燃耗的影响,提出了稀疏组件的设计方案,达到了最佳的燃料经济性.

  • 用ICARE2程序模拟秦山核电厂熔渣床的形成

    作者:季松涛; 张应超 刊期:2004年第Z1期

    以小破口失水加全厂断电事故为例,用ICARE2 V3mod1.3程序分析严重事故早期压力壳内堆芯的破坏以及熔渣床的形成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堆芯部件从4 832 s开始损坏后逐渐形成熔渣,并可清晰显示熔渣床的形成过程;在事故发生10 000 s后,总共形成约30 000 kg固态熔渣和10 000 kg液态熔渣.由于堆芯的冷却条件差,使得整个堆芯的损坏进程很快.

  • 核动力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方法分析

    作者:周刚; 彭威; 张大发 刊期:2004年第Z1期

    核动力蒸汽发生器(SG)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时变系统.SG在瞬态、启动和低功率运行工况下的"收缩"与"膨胀"现象引起的逆动力学效应使SG的水位控制变得复杂.文章分析了SG水位控制方法的特点,重点分析了SG水位模糊控制方法与神经网络控制方法.指出了传统的PI(D)水位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就SG水位控制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 压水堆事故期间不同核素对安全壳内辐射监测仪表示值的贡献

    作者:李俊峰; 施仲齐 刊期:2004年第Z1期

    事故期间安全壳内的辐射水平是堆芯损伤评价和进行防护决策的重要依据,计算不同堆芯状况下安全壳内辐射监测仪表示值是应用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文章比较了正常冷却剂释放、间隙释放和堆芯熔化状况下不同核素对安全壳内辐射监测仪表示值的相对贡献.在安全壳内无喷淋情况下,安全壳内辐射监测仪表示值主要来自碘和惰性气体;安全壳内有喷淋情况下的辐...

  • 中子束流装置对反应堆临界影响实验研究

    作者:夏普; 李义国; 高永春; 朱国盛; 郑伍钦 刊期:2004年第Z1期

    在微型反应堆零功率实验装置上采用外推临界法和周期法,测量了在微型反应堆外添加或去掉中子束流装置时反应性的变化值,研究了不同材料的中子束流装置对反应堆临界的影响变化,实验结果可用于检验反应堆理论计算和孔道设计.

  • 特殊中子束流装置特性研究

    作者:李义国; 夏普; 高永春; 朱国盛; 郑伍钦 刊期:2004年第Z1期

    利用金箔活化法测量了特殊束流装置中心轴线上不同位置处的热中子通量密度比、金镉比、锰镉比以及出口处γ/n的剂量比.束流装置出口处的热中子通量密度约为入口处的1/1 019,出口处γ/n的剂量当量比约为21%.将束流装置出口与入口处热中子通量密度的实验结果与用MCNP/4B程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相差约为5%.

  • 膜态沸腾下高温颗粒热动力特性理论分析

    作者:李小燕; 尚智; 杨燕华; 徐济鋆 刊期:2004年第Z1期

    对膜态沸腾条件下冷液中运动高温球传热阻力耦合特性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以液膜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为基础,结合对高温颗粒在冷却剂中运动的详细受力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特殊复合结构的高温颗粒在冷却剂中运动的传热阻力数学物理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数值分析求解,得到高温颗粒下落速度的理论计算值,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 高温颗粒下落冷液中沸腾运动过程实验研究

    作者:詹经祥; 胡志华; 李小燕; 匡波; 杨燕华; D.I.Borisenko 刊期:2004年第Z1期

    高温颗粒在粘滞性冷液中沸腾蒸发瞬变运动引发蒸汽爆炸的工程安全问题,其流体动力特性与人们熟知的颗粒在粘滞性流体内的运动特性完全不同,是一多相热物理基础问题,涉及的过程和现象十分复杂.利用本实验室设计和建立的研究高温颗粒与冷却剂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通过高速摄影记录小球的下落过程,分别进行了单个、多个粒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冷液过冷...

  • 温差发电器及其在航天与核电领域的应用

    作者:黄志勇; 吴知非; 周世新; 郑文波 刊期:2004年第Z1期

    概要介绍了温差发电器的基本原理.半导体温差电元件可将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热直接转换成为电能,为月球表面科学试验装置、外层空间探测器等提供电源;也可将反应堆的余热转换为电能,为事故后监测仪表提供可靠的电源保障.

  • 核废料核素MA的铀资源当量模拟计算

    作者:罗璋琳 刊期:2004年第Z1期

    在快中子反应堆模型上,用MC方法模拟计算和比较单位质量MA核素和易裂变核素引起的反应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1 kg MA核素的作用相当于0.6 kg235U.

  • 永磁强流ECR离子源

    作者:宋执中; 明建川; 于金祥; 王忠义; 郭之虞 刊期:2004年第Z1期

    文章介绍一台2.45 GHz永磁强流ECR离子源,其直径为10 cm,长10 cm,重量不足5 kg,可工作在直流模式和脉冲模式.脉冲模式引出的氢离子束峰值流强大于100 mA,束流密度达到500 mA/cm2;直流模式引出束流达到60 mA,束流密度为300 mA/cm2.两种模式的质子比均达到80%.

  • 真空弧氘离子源中杂质氕对束流品质的影响

    作者:唐平瀛; 石磊; 谈效华; 戴晶怡 刊期:2004年第Z1期

    分析了真空弧氘离子源中杂质的主要构成,并着重分析了杂质氕的成因及其对氘离子源性能的影响.对单次脉冲和低重复频率脉冲工作状态下的真空弧氘离子源进行了光谱诊断实验和核反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氘离子源等离子体中的确含有较多的杂质氕,可对氘离子源的引出束流品质产生较大的危害.并对如何减小杂质氕的影响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