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集刊

语言研究集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Bulletin of Linguistic Studies

杂志简介:《语言研究集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编委会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编委会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528
总被引量:398
H指数:6
引用半衰期:10.2235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6.1224
  • 日语否定疑问句的功能及其在汉语中的对应表现

    作者:杨凯荣 刊期:2013年第02期

    文章主要考察和分析日语否定疑问句的功能及与此相对应的汉语句式。通过考察和分析,文章认为日语的否定疑问句具有诱导功能和礼貌用法是因为它用否定形式来预设否定命题存在的可能性,并以此假设来委婉地表述说话人的意愿,以便给对方留有余地和空间。这种表述方式符合Lakoff(1977)的礼貌准则。与此相比,汉语的否定疑问句并没有这种功能和礼貌用法...

  • 否定表达与否定常数

    作者:戴耀晶 刊期:2013年第02期

    语言中的否定表达具有负确定性质,并且容易产生歧义。根据否定标记的实际使用情况,有构词否定、短语否定、句子否定三个层级。文章提出"否定常数"(NT)这一概念,它是句子否定在文本小句中的百分比。对小说《红楼梦》的统计揭示出汉语中的否定常数为15%左右。文章还就否定表达的消极语言态度做了一些文本分析。

  • 汉语句子否定的类型性质

    作者:陈振宇 刊期:2013年第02期

    "句子否定"是对小句的内容加以否定的形式,汉语和英语中使用的是否定词。在定式语言中,它遵循定式策略,一般依附在带有定式成分的小句核心上。但在汉语中,定式成分如时态、一致性关系的语法化不成熟,所以小句没有固定的核心,否定词不固定在某一句法位置,也不受唯一性的限制。"多层套叠主从结构"理论认为,汉语句子中可有多层结构,每一层只有唯一...

  • 关中方言否定结构——兼谈西北方言中否定与状语的辖域

    作者:唐正大 刊期:2013年第02期

    文章主要描写关中方言的否定系统和否定结构,即有否定词"不""没""嫑"等出现的结构,包括词项否定、谓语否定、整句否定、言语行为否定、否定辖域与状语位置等方面。关中方言的基本否定系统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但其中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例如肯—否定对称格局、立场认同与禁止否定等。关中方言最有特色的否定现象是,否定辖域内的一些状语...

  • 上古汉语否定词系统研究综述

    作者:董建交 刊期:2013年第02期

    文章着眼于上古汉语否定词系统形态类型的差异及其演变,对以往上古汉语否定词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涉及:(1)上古汉语否定词的句法语义特征;(2)否定副词"不""毋"和"弗""勿"的区别;(3)p-/m-两系否定词的功能分化及其演变。

  • 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及其否定形式

    作者:袁莉容; 邓英树 刊期:2013年第02期

    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黏附于动词,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得"可以标示动力、道义和认识三种情态义。"得"在四川方言的情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情态载体之一。文章力图分类描写"得"字情态句的构成和意义,并对情态助词"得"的否定形式做了简要说明。

  • 否定句的信息特征

    作者:孔英民; 朱庆祥 刊期:2013年第02期

    肯定句可以作为前景信息,也可以作为背景信息,否定句往往作为背景信息;肯定句可以是高及物性信息,也可以是低及物性信息,否定句往往是低及物性信息;否定句的信息量大小取决于分析的角度,不同语体否定特征并不相同。

  • 上古汉语指示词“是”的语义属性

    作者:梁银峰 刊期:2013年第02期

    上古汉语的指示词"是"主要用于外指和回指,这两种功能基本上都与距离意义无关,因此很难说它是近指词;同样,在上古汉语中,也没有充分证据能够证明"是"在语义上与"此""彼"构成明显的三分对立关系,可见这三个指示词并不处在同一个语义层级系统中,因此指示词"是"也并非中指词。文章认为,上古汉语的指示词"是"在语义功能上主要起加强所指称对象的有定...

  • 从方言看汉语“来去”式时间语词的隐喻认知问题

    作者:何亮 刊期:2013年第02期

    考察表明:(1)方言中"来/去(往)"构成的时间语词采用"时间移动"和"观察者移动"两种隐喻认知方式,而以"时间移动"方式为主。(2)"来去"类时间语词采用何种隐喻认知方式,与该表达式的句法语义结构密切相关。(3)"自今以来"采用"观察者移动"认知方式,这一表达式因类推而出现,因与人们的认知经验相矛盾而消亡。(4)古今"来去"式时间认知方式并无不同。

  • 论汉语方言的进行体和持续体

    作者:叶祖贵 刊期:2013年第02期

    进行体和持续体是两种不同的语法范畴,二者在语法形式和历史来源上都有明显区别。从形式上看,进行体有"在里+VP"和"VP+在"两种类型,持续体有"V+动态助词"和"VP+在里"两种类型。从来源上看,"在里+VP"来源于"在(这)里/(那)里+VP","V+动态助词"来源于附着义的动词或结果补语,"VP+在"和"VP+在里"虽然都来源于"VP+在(这)里/(那)里",但二者所处的语法...

  • 赣语上高话的将行体“嗟”

    作者:罗荣华 刊期:2013年第02期

    上高话里的"嗟"常黏附于单句或分句的句末,表示相对于某一参照时间事态即将实现或将要实现。"嗟"蕴含了预测和意图的认识情态。"嗟"的本字为"去","嗟"是由位移动词"去"语法化而来,这也体现了语言学的共性。

  • 广州话形容词重叠变调形式的变异

    作者:单韵鸣 刊期:2013年第02期

    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语料库的封闭式检索,调查分析了广州话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变调表示程度加深的变异。结果表明,形象地表示形容词程度的加深,与共同语形式一致的状语式比方言特征明显的"A一A"和"A*A"两个变式常用得多。"A一A"式和状语式的使用频率跟年龄相关,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刚好呈镜像般的相反局面。"A一A"式与年龄呈正相关,而状语式则与年龄...

  • 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形容词在汉语词类体系中的地位

    作者:朴正九 刊期:2013年第02期

    汉语形容词最典型的功能是充当谓语,但其修饰名词和动词的功能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形容词在发展成为专门承担修饰功能的新生词类的同时,为维护汉语词类体系的平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共时语法体系是历时语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断面。现代汉语的词类体系在经历了古代、近代后发生了一些类型学方面的变化,而且这一变化仍在进行之中。

  • 概念化对句法、语义成分的影响

    作者:卢英顺 刊期:2013年第02期

    语言中句法、语义成分除受认知图景和凸显的制约外,词语的概念化也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文章从不同语言之间、同一语言的共时状态以及同一语言的历时状态下相关词语用法的对比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 再论汉语保留宾语被动句——兼论领属关系的典型性和“王冕死了父亲”的历史成因

    作者:马志刚 刊期:2013年第02期

    汉语保留宾语被动句在语义、语类和形态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要求:典型领属关系、宾语成分的不定指性和动词的复合性构造。鉴于"张三被杀了父亲"蕴含亲属关系、有定宾语和单语素动词,因而不宜将其视为汉语保留宾语被动句的典型代表。认知语言学有关领属关系典型性的研究和历史语言学有关"死"类动词因何添置了"丧失"义的研究都支持该观点。文章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