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丛

语言学论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Essays on Linguistics

杂志简介:《语言学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810/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商务印书馆
国际刊号:2097-1796
国内刊号:10-1810/H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303
总被引量:317
H指数:7
引用半衰期:10.12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5.2857
  • 福州话韵母系统的生成音系学分析

    作者:陈泽平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用生成音系学的理论框架分析福州方言韵母系统,得到一些新的认识。作者用两条简单的音系规则统一解释了福州话复杂的'变韵'现象以及相关的历时音变。文章还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福清话的韵母系统,指出音系规则必须直接施用在有系统价值的区别性特征上,才能真正显示出生成音系学理论的效力。

  • 赣语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的类型

    作者:项梦冰 刊期:2013年第01期

    赣语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有武宁型和蒲圻-临湘型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属于存古,其特点是塞音三分;第二种类型属于创新,其特点是塞音两分。从表面上看,蒲圻-临湘型赣语跟武宁型赣语的古全浊声母今读都是浊音,实际上这是由回头演变造成的表面相似现象。蒲圻-临湘型方言除参与了多数赣语都经历过的古全浊声母清化逢塞音并入次清声母的音变外,晚期又...

  • 也谈历史比较法与历史层次分析法——回应秋谷裕幸、韩哲夫《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

    作者:陈忠敏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从五个方面回应秋谷裕幸、韩哲夫'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一文:1.历史比较法的理论基础,2.汉语发展史的历史人文背景,3.历史层次分析法与历史比较法的异同,4.高本汉和层次分析学派汉语语音史观的差异,5.闽语的性质及原始闽语的构拟。

  • 汉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初探

    作者:王琦; 郭锐 刊期:2013年第01期

    在汉语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其相关研究却近乎空白。本文从普通话、方言、历代汉语三个角度,对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在汉语中的分布与起源及其背后的语言机制进行了探讨。我们发现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在普通话中的接受度、在方言中的分布与在古代汉语中的发展均遵循相似的序列,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机制进行了...

  • “(在)X下/之下”结构的多功能考察

    作者:马喆 刊期:2013年第01期

    '(在)X下/之下'包括六种具体格式,这六种格式各具不同的功能,不同功能之间的演化链条如下:方位>比较;方位>非空间背景;方位>情状;方位>受控>原因。考察发现,具体格式的功能与格式中的X或X的中心语成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语义紧密相关。其中'在N的V下/之下'格式的空间义动词晚于其他动词出现,这似与语法化的单向性原则相违背;但从'在X下'整...

  • 也谈“王冕死了父亲”的历史来源

    作者:付义琴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不局限于探求'王冕死了父亲'这一单个句子的生成方式,而是对以'王冕死了父亲'为代表的'一元动词带宾句'的衍生机制进行历史上的考源。从历史来源看,'一元动词带宾句'中的非宾格动词或直接由及物动词的用法引申而来,或来源于述补结构上字的脱落,而这表面上的两个来源又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 重音对英语音节间双辅音在普通话中匹配的影响

    作者:吴君如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研究考察重音对英语音节间双辅音在普通话中匹配的影响。前人对匹配的研究集中于音段相似性的作用及重音到声调的匹配,本研究则探索节律因素对音节划分的影响。被试听到一组音系结构为'(C)a C1 C2 a C'(C1≠n,η)的英语假词,将它们用汉字写下来。对这些汉字做音系转写,并进行三种测量作为增音、删除、叠音等现象的指标:英语'C1C2'音丛匹配而成...

  • 团风方言中的“轻声读阴去”现象

    作者:汪化云 刊期:2013年第01期

    团风方言中的'轻声读阴去'现象出现在阴去声以外的音节后,在名词中出现较多,其发展过程可分为'阴去与轻声、本调并存→阴去与本调并存→唯读阴去声'三个阶段。这种现象是'自主的调类的轻声',也是一种'词调模式化'现象。其模式化为高升的阴去35调,是对该方言声调系统音高偏低的补偿。

  • 语音的共时变异与历时演变——苏州、常熟、无锡知三、章组字读[■]声母的来源

    作者:袁丹 刊期:2013年第01期

    (1)静态腭位的分析显示,常熟吴语的见系细音字声母从发音部位来看是个舌叶音[t∫-]组。(2)通过语音实验和社会语言学的分析,本文指出,常熟梅李、王市方言的知三章组字的读音呈现出年龄、地域和人际层面的变异,这种变异反映的是知三章字读[ts-]更早来自于舌叶音*[t∫-]。(3)与常熟邻近的无锡、海门以及南部吴语中也有见系字和知三章系相混且读[tc...

  • 赣州方言子缀形容词的句管控

    作者:彭薇 刊期:2013年第01期

    文章考察了赣州方言的子缀形容词,在句管控的视角下,分别讨论了子缀形容词的类型,特定的句法框架,句法机制对子缀形容词的管控,子缀形式对句法机制的反作用等几个问题。

  • 《朱子语类》中的“从”字介宾结构研究——兼论介词“从”的起源和发展

    作者:刘子瑜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对《朱子语类》中的'从'字介宾结构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对介词'从'的起源及功能演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朱子语类》乃至近代汉语时期中,介词'从'的功能比现代汉语丰富复杂,主要有:引介处所、时间、对象和依据,不是单一功能的介词,但《朱子》时期已有定型为引介始发处专用介词的趋势。引介处所的'VP+从+NP(+去/来)'结构带有闽方言特征。'从...

  • 近代汉语“给”的语法化演变研究

    作者:张文 刊期:2013年第01期

    '致使'义和'方向'义作为'给'的'给予'义的内部语义要素,其作用贯穿于'给'的语法化过程中。'致使'义使'给'的'使役'义、'被动'义和'处置'义相关联。本文给出了'给'的语法化模式图。

  • 《荔镜记》中的被动式

    作者:贾燕子 刊期:2013年第01期

    从结构形式和表义特点两个方面描写了《荔镜记》中'乞'字被动句和'着'字被动句,梳理了《荔镜记》中'乞'语法化为被动标记的过程,并提出了一些判别致使句和被动句的标准。综合分析了明代闽方言中'着'表被动的来源,在此基础上探讨明清时期具有南北不同方言背景的文献中使用'着'字使役句与被动句的共同特点。主要参考价值有两点:一、认为元明清文献...

  • 《正字通》韵类和十七世纪江淮官话

    作者:熊燕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对十七世纪字书《正字通》的4000左右常用字的反切和直音进行了系联,结合中古音系,系联出韵母43个。该音系具有效、咸山等韵摄开口二等牙喉音字与三四等合流、开口二等(牙喉音除外)与一等合流、果摄字开合不分、'私咨''之时'独立成类、部分韵摄字有两读等特点,是明末清初带有赣方言特点的江淮官话音系。

  • 《乡音释义》的韵母系统

    作者:朱蕾 刊期:2013年第01期

    徽州民间韵书抄本《乡音释义》经考证有18个韵部,35个韵母。韵母系统具有'入声韵全部转入阴声韵,入声韵尾消失;流摄一三等同音;舌尖元音还未形成'等12条显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