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医用生物力学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炎症反应及机制研究 【正文】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炎症反应及机制研究

作者:刘阳; 李晨晨; 陈宇彤; 安美文; 郑亚琴 太原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太原030024; 太原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材料强度与结构冲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太原030024; 太原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纳米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实验中心; 太原030024; 山西省肿瘤医院放疗技术中心; 山西省肿瘤医院; 太原030013
放射性皮肤损伤   甘草酸铵   细胞因子   炎症反应   不同时间点  

摘要:放射疗法在肿瘤疾病治疗中的使用率日益升高,放疗后皮肤易出现反复溃疡及急性坏死等炎症反应,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如何预防及治疗辐射性皮肤损伤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HMGB1作为重要的炎症因子,通过活化启动下游信号通路,释放IL-1β等炎性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同时,HMGB1的活化可激活TGF-β1与α-sma的表达,参与创伤愈合及纤维化等组织病理学反应,大剂量辐射后造成的皮肤损伤情况及其中HMGB1通路参与炎症反应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选用8~9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编号。采用高能X射线单次38 Gy大剂量照射大鼠右后肢,建立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分别于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取样检测(n=6),并于辐射后皮肤出现严重溃疡的时间点,进行HMGB1重组细胞因子及甘草酸铵药物腹腔注射。HE染色进行组织学水平病理分析,采用ELISA、免疫荧光染色、qRT-PCR及Westen Bolt方法检测血液及皮肤组织内HMGB1、TGF-β1及α-sma的分布及表达。研究辐射损伤后的皮肤炎症反应,探究HMGB1通路的活化及变化趋势;并分析HMGB1及甘草酸铵药物对HMGB1通路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辐射后时间的延长,照射区域的皮肤出现脱毛现象,在辐射后12 d,逐渐出现红肿,并伴有明显的红斑生成,15 d时皮肤破损溃疡,且皮肤损伤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出与时间的正相关性。电离辐射后的不同时间点可以引起大鼠外周血及皮肤组织内HMGBI、TGF-β1及α-sma表达升高,且具有时间依赖性。辐射后15 d,HMGB1重组细胞因子及甘草酸铵药物组通过HMGB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别促进或抑制炎症反应,说明HMGB1通路的异常激活是辐射性皮肤损伤及后续炎症级联反应的关键靶点。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