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4 16:40:13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第1篇

放射检查是现代临床医学诊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时期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放射事业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和提高。CT、DSA、MRI等一代代先进的影像设备不断引进和研制、生产出来,一批批年轻的专业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影像诊断在防病治病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上伴演着重要角色,但是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安全愈显重要。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避免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结合当前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序运转,提高乡镇医院放射专业技术水平服务工作质量是当务之急。

1、 设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设备不能进行相应的诊断,没有先进的设备,也不可能开展先进的检查技术。当前,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和贫困地区的乡镇医院中,放射诊断仪可能是500mA或300mA或200mA或100mA或甚至没有等,更别说其他高新一点的仪器了,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单纯强调“人的因素”是不是科学的理论说法呢?有了相应设备,就应充分利用,挖掘潜力,有效预防仪器闲置,这不但要求放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也要去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还应扩大宣传,加强联系,取得临床科室的支持和配合,病人及家属的理解。放射科有事业心、进取心的专业工作者应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加强沟通,凡是临床需要开展而又能够开展的,争取创造条件多开展,并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扩大放射诊疗业务,促进医院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取得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

2、 素质

2.1、 思想素质:在乡镇医疗机构上岗的放射工作人员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热爱本专业,有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不怕挫折、不怕困难,与同事要具有相容性,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合作共事。遵守政策法规,履行职业道德,爱护仪器设备。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认真工作、精益求精、胆大心细、虚心好学,有效防范惰性思想的侵蚀。

2.2、 业务素质:适应新时期需要的放射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方面业务素质。如基础知识中解剖、生理、病理、基础诊断及临床表现等;再者如X线(CT)诊断,X线(CT)摄影检查技术,X线防护、X线(CT)机主要构造,计算机操作技术等专业知识和专业相关的知识;另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对工作善于进行总结,及时将有关经验或成果变成能够进行交流的文字信息,适应工作需要的各种技能。

3 技术

技术和素质相关,但并不是同一概念。技术受地域环境、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制约,它既可分别对个人进行技术评价,也可按整体对一个科室的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技术主要体现在日常实际工作的操作技能上,在不同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有着不同的技术水平,对不同职称的个人也有其相应的衡量标准。具备符合本人技术职称的、满足本单位医疗需要的基本技术则是最起码的要求,应该强调的是,立足本职、面对现实,在本单位或本地区现有条件下,重视常规检查,抓好常规检查技术质量仍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在众多乡镇医院只能开展一些常规放射检查,在此基础上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既可满足人民健康需要,又可促进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4、 管理

若设备是医院放射科的“硬件”,那么管理就是它的“软件”。当前我国推广实施的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就含有管理这个因素。同样的设备,同样的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带来不同结果。

4.1、 组织管理:在乡镇医疗机构中,多数医院放射科室只有1人员上岗的情况下,掌握和协调放射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思想动态,这就属于组织管理范畴,医院管理者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4.2、 责任管理:结合目前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医院应根据各个工作性质,制定完善配套的岗位责任制,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及应该达到的要求,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创造必要的条件,激励大家搞好工作、尽职尽责和努力向上。

4.3、 人才管理:乡镇医院缺乏人才,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困难问题,积极争取人才,并留住人才是一个棘手事情。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年青的放射专业工作人员,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应是可方法。

4.4、 学习管理:积极加强医学教育学习,安排科室人员定期学习业务知识,坚持疑难病例会诊、读片追踪制度,安排人员到上级医疗单位进修,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历更新和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

4.5、 质量管理:认真贯彻QA、QC管理,把好照片质量关,建立上级医师审片制度,特殊检查应由中级职称以上专业人员担任,避免漏诊误诊。

4.6、 设备管理:建立仪器档案和财产登记,制定仪器保管、使用、维护保养制度,严守操作规程,实行仪器专人负责制。加强暗室器材和胶片的管理,使设备运行达到最佳状态。

4.7、 防护管理:目前乡镇医院放射防护监测工作,多数医院只在更换放射检查资质时才开展放射剂量监测,平时每年基本未进行防护情况监测,因此配备必要的防护器材,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坚持佩戴X射线计量器,加强监测,努力把X线量减少到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是一项有效防护举措。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第2篇

【关键字】放射科工作;放射技术;应用意义;应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03-02

1 引言

放射科是医院的临床医技科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其间主要应用的放射技术是为准确的完成医学诊断而服务的,通过放射技术的合理应用,放射科的工作有了真实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为临床上的进一步诊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放射技术的重要性可见,一个医院放射科放射技术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该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技术和诊断两个词语是放射科工作中离不开的两个部位,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就现在放射技术的发展形势来看,由于放射技术一直被人么们误认为是一种被动的机械劳动而不被各位医疗工作者所重视,但是事实上,放射技术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运动,它充分的应用了各种先进的技术,为诊断病变提供了很多有力的理论依据,应当引起医学工作者的注意。

2 放射技术的应用优势及应用要点

2.1 通过放射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成功的制出高质量的x线胶片:放射技术是放射科工作中的主体部分,只有通过相应人员灵活的应用放射技术才能获取所需的高质量的医学影像并使之符合甲级片要求。为了充分的发挥放射技术的作用,医院必须保证放射科的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及业务水平,能够充分的在工作中运用放射技术,其次,每位工作人员都要按照预先制定的工作流程自习仔细的进行工作,首先要审核好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摄影位置,准确的为患者编号,接着在摄影时要根据患者的拍摄部位而选取合适的摄片位置,最后还要结合患者的病症特点来选取曝光条件。摄影完成之后,要进行暗室工作,这一环节的工作是保证优质x线片的重要环节,暗室的工作主要分为胶片的选择及显影和定影液的应用两个部分,其中洗片机要定期清洗以保证胶片的完好,同时要注意显影液的温度,防止其影响胶片的质量。综上所述,放射技术对高质量x线片的产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需要工作人员娴熟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2.2 放射技术为准确的诊断提供了保证:通过放射技术制出的高质量x线片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从这一点上来看,所生产出的x线片必须满足位置正确,条件适宜,范围适当等要求,这样才可以清楚的显示患者发病部位的具体的组织结构从而显示病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为任何情况的病人拍片都要保证有适当的密度,对比度,锐利度,较低的失真度,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医生分析病情。医生根据x线片分析病情时要结合病理学,解剖学,组织器官学以及临床医学等多种知识,再加上对病人临床反应的具体观察才能准确的做出诊断并及时的对症治疗。相反,可以想象,如果所得的x线片质量较低那么即使是医学功底很深的专家也不能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诊断,同时一些效果不好的x线片还很容易误导医生,使之做出错误诊断,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放射科技术人员必须重视自己的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临床治疗提供保障。

3 提高放射技术的重要措施

3.1 提高放射科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这是提高放射技术的基本措施,只有从工作人员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放射技术的应用水平,使之适应现代化医学的脚步。近年来,有大量影像设备引入到放射科的工作中来,如DR,CT,DSA等等。这使得放射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的单一的放射学到现代的高科技的影像学的转变。随着图像处理技术和PACS技术的普遍应用,对放射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不仅需要他们具有简单的x射线拍摄技术还必须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以及操纵高科技影像设备的技能,因此也就必须要全面的提升放射科技术人员的素质,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人员要详细的了解人体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相应的投照条件。(2)技术人员要掌握并有效执行放射防护条例,在进行放射操作时要保护好自己及患者的安全。(3)要提高技术人员的英语水平,进而提升技术人员的处理图像和使用设备的能力,这是因为大多数处理语言和操作语言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的。(4)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使其可以熟练的使用查询,处理,存储及打印等操作。(5)使技术人员掌握对现代高科技设备维护和使用的相关知识,提升其业务水平。

3.2 提高x线片质量,为放射诊断奠定基础:放射科的x线片质量对诊断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也是放射技术作用的一个检验环节,因此提升x线片的质量非常重要,医院可以采取质量检查体系,从对比度,清晰度,准确度。投影范围,摄影位置等多个方面对x线片的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的完善放射技术,提高x线片质量。

参考文献:

[1]L. Bresolin;G.S. Bisset 3rd;W.R. Hendee;F.A. Kwakwa;李志明;;关于放射科住院医生物理学教育计划的方法和资源:调查结果[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年01期

[2]于天林;;探讨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与维修[A];山东医学会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第3篇

【摘 要】 对近几年在我院实习的医学影像专科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随访,得出目前影像专科生的就业前景良好,就业压力相对较小,为了更好的就业,毕业的影像专科生要看准医院的发展前景及给予你的发展空间,不要盲目的提高自己的就业要求,一味的追求效益及医院规模,更要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业务水平,为更好的就业做好准备。

【关键词】 就业;发展空间;前景;对策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明显加大;我国目前正处在医疗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的前景还不明朗,医疗体制政策还不完善,较多医疗卫生单位严重差人也不愿或不能进人,导致医护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医疗事故频发,同时,部分专业的医学毕业生明显供过于求,导致大多数用人单位纷纷提高进人门槛;在这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我院实习的医学影像专科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1 就业情况的随访

对近几年在我院实习的31 个医学影像专科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随访研究,其中男生9 人,占35.8%,女生22 人,占64.2%,已工作或已签约县级、区级及市级医院或同等级医院的共19 人,占61.3%,其中女生13 人,男生6 人,县级以下医院7 人,占22.6%,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 人,占16.1%,;其中从事超声工作的14 人,占45.2%,从事放射技术工作的8 人,占25.8%,同时从事放射诊断及技术工作的4 人,占12.9%,均在县级以下医院工作;通过以上调查,得出影像专科生近几年的就业率达到83.9%,加上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 人,就业率达到100%。

2 就业前景分析

2.1 医学影像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医学影像学科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放射医学、包括传统的X 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②超声医学(US),包括B 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③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PET)和介入核医学。

2.2 医疗技术及医疗事业的发展

1970 年代,电子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仪(简称CT)和核磁共振诊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 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随着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越来越强,能够对大量的来自高度检测仪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迅速成像;20 世纪后期,世界上掀起了以微创手术为主的医疗技术革命,出现了许多以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学,通过最新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检测出早期肿瘤和其他许多早期病变,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医生越来越倚重仪器设备的检查,另一方面在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各项仪器检查结果成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有无过错的重要法律依据,此仪器检查使用率必然提高,导致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医学影像科室的迅速扩张,出现医学影像人才短时间内的相对匮乏。 转贴于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个人医疗服务的投入也不断增大,同时国家也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如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政府提出在2015 年前重庆区域内三级综合医院将达到30 所,以上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高端影像设备不断普及到县及县级以下医院,导致目前中国较多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西部医疗卫生单位对影像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增大;在目前这种医疗体制下,医疗卫生单位需要影像专业人才,但又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员编制,很多医疗卫生单位不得不以招聘影像专科生来解决这种矛盾。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影像专业也越分越细,主要分为影像诊断及影像技术两个专业,目前设有影像技术专业的医学院校相对较少,毕业生也较少,特别在西部省份的毕业生就更少,那么他们的就业情况就相对较好。

2.3 医院自身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都靠自我创收维持发展,床位越多,病人越多,设备越先进,创收就越多。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同级及同区域医院还互相开展“军备竞赛”,不断要在医院规模上压倒对方,同时还在先进仪器设备数量上压倒对方,先进仪器设备中大部分为影像设备;同时,部分区县级医院没有专门的影像技术人员,为了医院的发展,必须新招收专业的影像技术人才;以上几方面也是导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3 就业对策

3.1 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实习生在实习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搞好实习的信心。充分估计实习中的困难,并作好应对措施。在医学知识方面,实习生在实习前有必要重温与影像学密切相关的临床知识和基础知识,尽快了解和熟悉所到影像科室的有关医疗制度,为今后圆满实习做好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学习、思考、提问、总结,尽量将所学书本知识与临床实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有意去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3.2 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着重提高实习生的实践技能

影像实习带教中,教师应注重如何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影像检查手段,知道何种疾病应首选何种检查方法,如何识别疾病的基本影像学表现;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反复让学生将学到的影像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临床病例中来,围绕问题、病例进行影像实习带教,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日常的工作、读片和病例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相互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环境,同时带教老师要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为同学们讲解更多的典型临床病例,设置更多形式的自我测试、教学考试等形式,多渠道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们学会将人体解剖、病理生理、临床检查资料等与影像学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尽力教会学生如何去书写各系统基本疾病的影像报告。总之,带教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第4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学科发展 学科设置 人才培养 信息化

医学影像专业正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医学影像学由单纯的解剖形态学成像跨入功能成像的第二次发展飞跃。为此,为适应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快速发展的形势变化,对福建省医学影像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探讨福建省医学影像学科未来发展趋势,制定本学科未来发展规划,将有助于指导和促进本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

1 医学影像学的现状

广义的医学影像学应涵盖核医学、超声医学等,但鉴于国情和本学会的目前专业范围,本文仅涉及传统放射、CT、DSA、MRI和相关的PACS等内容。

1.1建立和完善学术组织

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目前已历经七届,2004年9月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后,结合国内外影像发展趋势,审时度势,着手组建各专业组,2005年起相继成立中枢神经及头颈组、胸组、腹组、骨肌组、介入组、妇儿组、乳腺组,磁共振组,分子影像等学组;同时,健全和完善了各学组的人员组成。随后各学组开展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各种学术活动,为把学术活动延伸扩展到基层,各学组的学术活动与地区的学术年会合办,使学术活动受益面更加广泛,效果更好,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影像学的发展。近7年来.共举办了50多场省级学术会议。

1.2制定放射学诊疗规范

早在10年前,省级医院放射专业的多位专家就集体承担了卫生厅组织的专科诊疗规范编写工作,为规范福建省影像科临床诊疗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福建省依托放射质控中心邀请省内外专家,也举办了多期以质量控制为主题的学习班,学习有关放射质量控制的有关法律法规,推广新的技术规范,每年都举办相关质量控制学习班,全省200多位放射骨干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使得放射技术人员更加重视技术规范,并将诊疗常规普及落实到基层医院工作中。

通过不断将国内所制定的各种诊断指南及时推广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使临床检查工作不断得以规范,诊断水平获得长足进步。

1.3出色完成省卫生厅委托的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培训等工作

自从国家出台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必须有专业上岗证以来,福州市各省级医院的影像科专家40多人次参与了上岗证的培训授课及考前辅导工作,为学员们答疑、解难,增长了学员知识面,提高了参考人员的通过率,每次考试都取得好成绩。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共有3335人次参加并通过国家要求的上岗培训考试,获得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

加强防护意识,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每年的防护培训考试获证工作,增强了工作安全。积极参加省卫生厅科教处组织的规范化培训考试出卷和改卷工作,每年也都取得比较好的考试成绩和比较高的通过率。许多放射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等级医院评审工作,通过参加各等级医院的评比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管理和质量问题,对福建省放射专业不断提升学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大型仪器的引进和临床应用的进展

福建省立医院于1984年初最早引进省内第一台日本岛津头部CT机,次年福州总医院安装了西德全身CT机,之后CT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家省市级医院落户。目前CT机已普及至县级和部分乡镇卫生院,部分县医院也配置MR机器,大大缩短临床就医时间。DSA机作为硬件要求在三级医院获得普及和应用。

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影像科医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不仅要学习操作新机器的新技术,而且需要学习更多的诊断新知识,使新设备发挥最大的临床效能,服务于广大患者。

放射学分会参加省卫生厅计财处组织的大型设备准入文件的制定工作,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供省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决策参考。由省内和各市级医院高级职称医生组成的设备招标专家组,对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招标工作进行了把关,确保各医疗单位购买到最优质和最适用的医疗设备,发挥大型仪器的最大效能和作用。可以预见的是,医学影像专业将越来越成为临床疾病诊断中最重要的、最客观的和可靠的,甚至具有依赖性的临床诊断专业。

1.5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提高整体学术水平

放射学分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了16次全省放射学学术会议,每次都邀请2~3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使会议的学术水平逐渐接近国内水平。随着我省省级医院仪器设备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省内专家报告的学术水平也大幅提高,有力推动了我省影像学的发展。福州市和全省各地区积极开展至少一年一次的学术年会,近年来又增加与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各学组学术会议合办的模式,提高了地区年会的含金量和层次。学组学术会议专业性强,通过在各地区多年的轮流办会,促使我省影像专业培养更为专业化、精细化的人才。

1.6学科队伍建设

为适应影像专业的迅猛发展,我省采取了多层次办学,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基本适应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为解决影像专业历史遗留的学历层次低的情况,福建医科大学还专门为影像专业设置了放射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的成人办,目前已经具有多层次医学影像专业培养设置,已经从过去只有中专,发展到影像大专,医学影像本科(医师),医学影像本科(技术)专业相继设立,解决了专业人才的瓶颈。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队伍也得到不断状大和发展。在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影像(放射)科人员基本上都已超过50人,甚至少数医院接近100人。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影像从业人员达到超过3000人,其中技术员近千人,卫生院影像(放射)学工作人员为超过200人,但相当多的科室仍处于缺编状态,尤其需要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因此,学科队伍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7科研课题和成果展示

近10年来。影像学的硬件设备得到了极大改善,科研课题的申报数量也有明显提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超过10项,福建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超过10项,市级科技成果奖10多项。发表了10多篇SCI收录的论文,现在有超过10篇论文被北美放射年会和欧州放射年会录用为大会发言和展板,共发表了数百篇的学术论文,其中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100多篇。

1.8影像信息化建设

省放射学会创建了福建省医学影像网,这在全国是少有的,为我省影像学专业人员提供了信息化的交流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继续医学教育的现代化手段,通过不断的更新和探索,设置了信息、继续教育、病例讨论、微博平台等栏目。设立资料库,将每年学术会议的文稿及福州市等地市读片会资料上传到网站,供同行们浏览和学习,扩大新知识的受益面,南专家提供讲座稿,免费供大家浏览和下载。让基层医院的医生免费接受远程网上继续医学教育。该网站每天的点击次数达到90多人次,有力推动了我省网上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也促使基层医院的影像工作者参与影像信息化的平台建设,推动本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1.9专业人才培养

由省卫生厅实施的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为影像专业人才培养又增加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为医学影像学后继人才培养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甜:多年来大医院为基层医生每年培养了大量的进修医生,提高了影像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为医疗事业做出贡献。但对在职队伍人才的培养缺乏常态机制,福建省应尽快成立医师协会,将许多医师定期培训和提高的工作由医师协会来完成,提高福建医师行业队伍素质。

1.10创建福建省远程医疗网

为了配合福建省政府开展数字福建的计划,放射学分会与福建省卫生厅共同创建了福建省远程医疗网。这在全国属于开拓性的一项工作,对促进全国远程医疗信息化建设有着一定影响和借鉴作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影像远程会诊或影像诊断中心将为基层医院的影像诊断带来全新的模式,极大提升我省医疗诊断水平,让全省人民共享先进的医疗资源。

一个世纪的医学实践已经证明,医学影像专业是当之无愧的临床一级学科。目前被称为“辅助科室”和“医技学科”是不科学的,因为当今的医学影像专业医师不但需要将全部的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最新、最先进的科学设备的应用和开发。需要不停顿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担负着临床医疗实践中最重要的诊疗环节之一――诊断疾病的重任,同样存在和承担着重大的医疗责任和风险。

2 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趋势

2.1学科设置

医学影像学是一级学科,但目前实际上被人为地分解为几个二级科室,从学科发展趋势看,分为二级学科不是方向。

我省现有的行政科室设置多数不合理,近期(3~5年)的发展目标首先是需要解决学科设置。要促进医院层面用行政决定一个医院只设一个影像科,这需要院长的决心。

业务层面整合,这是科行政主任必须要去推动的工作。学会层面加强学术的引导和推动。实现这一目标,是医学影像专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专业人才最终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专多能,既全面掌握各大型设备的性能和业务特点,又能在某种设备上或者在某系统上有专门的训练,以期获得专门的经历,经验和专长,既全面又专业。这是今后本专业培养人才最根本的路径和终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才能实现医学影像对医学发挥最大的贡献,这是中长期目标,需要几代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给予的支持。

根据目前医学影像发展的趋势预测,医学影像专业在学科设置和行政建制上需要有新理念和新突破。大影像的概念可以从目前的放射专业、超声专业和核医学专业的三分局面提升到医学影像中心概念,形成一个新的整合,实现真正的一级学科模式。还可以涵盖已有的PETCT以及更新的如PEMR等医学影像设备的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结构体系,促进影像事业飞速发展。

2.2人员结构和人才培养规划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影像学专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尤其目前大型现代化设备的快速引进,迫切需要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跟上医疗业务发展的步伐。需要加强现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如定期举办培训班等,让在职人员能定期、规范地接受再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多吸纳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加大本省硕士研究生培养数量,5年内全省需要超过百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大量缺额。三甲医院也至少需要50名博士学历人才。但收入待遇等政策缺乏足够吸引力,尚需更多政策扶持。

影像科室编制目前处于严重缺编,医院对影像科编制也缺乏规范设置。建议在编制上,应规定影像科员工数量占全院人员的5%.7%。

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立为影像专业新生代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目前情况看,基地的实力还参差不齐,建议能依托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为龙头,组织师资培训,以期尽快提升培训基地的教师力量。福建医科大学目前具有培养影像专业的硕士点,但无博士点,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尽快填补博士点的空白。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省影像学科队伍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使得医学影像专业队伍在人才结构上既具有尖端人才,还有一支适应快速发展需要的医学影像人才。

多渠道培养人才,立足本省资源,师资培训,进修,专科培养专门人才,大力举办各种学习班,集中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向省外、国外输送人才,都是需要的。

2.3如何合理配备议器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影像大型设备全省总量控制,包括CT,MR和DSA三种设备。目前全省县级医院都已经配备CT,部分县中医医院也配置CT,预计在今后3年内一部分中心卫生院也将配置CT,总量有250―300台,部分三级医院可能由于业务的需求,CT机器可达3~4台,以满足逐渐增长的就医需求。MR目前全省配备已超过70台,预计在今后3年可以超过100台;我省DSA目前主要集中在省级大医院,随着临床需求和地区等级医院硬件的刚性需求,也将较快增加,但更迫切的是目前市级医院介入人才缺乏,预计3年内将超过30台,需要在人才引进机制上予以考虑解决。

DSA属于比较特殊的地位,既需要具备医学影像专业诊断知识,又需要特殊的治疗技术,需要特殊的培养渠道。全国都在制定该行业的准入和规划,我省也应该予以重视。

2.4在临床医学中地位和作用的转变

由于现代科技在医学影像学设备上的应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使得医学影像能为病人在诊断疾病中不但提供快速便捷的诊断方法,还能提供客观、可靠的诊断依据,使得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需求明显增加,其重要性、依赖性也显著增强。从过去进行影像解剖诊断,到现在已经具备许多功能影像检查,分子影像学已显示出巨大的医学潜力,甚至可能是未来医学的重大突破之所在。

2.5科研模式

影像科已由过去简单的辅助科室成为目前独立的一门临床学科,不仅其工作模式已发生了转变,即由简单的诊断任务转化为参与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全过程。因此,科研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先进性,而且要重点考虑其成果的临床价值。同时,由于影像科硬件的发展,除注重临床科研的深入研究外,还要利用现有的功能成像等高级成像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并与临床各科室或各高校联合申报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如联合攻关部级课题项目等,提升科研的层次和水平。要争取在3―5年内,获得3―5项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的资助。

3 展望

影像专科的特殊性是设备依赖型专业,只有设备的提升和人才建设同步发展,才能带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1设备的提升

结合当前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思路上考虑,设备要分三个层次:

3.1.1服务于社区的影像医疗设备

主要由政府出资采购(政府部门已经在实施),属于基本医疗需要的设备,如用于常规透视、摄片的普通x光机,可以带来低成本,广覆盖就诊效果。这是近三年内需要和可以实现的目标。

设备更新和数字化建设:逐步将普通x光机更新换代为间接或直接数字化影像设备设备,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大概需要至少5年时间;

解决基层有设备、无人诊断的问题,是医学影像专业非常突出的工作。建议逐步建立能覆盖全省的远程会诊功能的影像网络系统工程,技术上已经能实现,只要政府部门重视,在今后5年内可以基本建成。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设备,解决基层影像诊断最核心的难题。

建立以某一层次为中心的影像诊断中心来解决和提升基层影像诊断,是一个非常现实可行和重要的模式,只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实现数字影像的远程诊断,让全省人民共享医疗成就,共享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是指日可待的。医学影像界的医务人员愿意为此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

当然也需要对基层医院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这部分工作可以由专科分会或医师协会来实施。考虑到现在交通情况都比较顺畅,可以设计以地区为单位的周末两天短期培训,政府出资,解决每次培训费用。专科分会可以协助组织讲课专家,组织编写一个适合社区医疗实际工作需要的规划教材,采取巡回讲课方式,每半年一期,为期5年,可以很好地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诊疗水平问题。甚至可以考虑政府出少量资金组织专家定期录制继续教育讲座,由公司负责录制,分发给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学习提高。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异地讲学,视频讲学,形式多样,不断推进。

3.1.2地区级医院

这类医院目前由于在早期等级医院评审和医院规范化管理等要求下,影像设备已有很大发展,预计在近两三年内经过医院自身的更新换代,基本上满足地区医疗诊疗的需求。但由于历史原因,人才结构不平衡,合理的人才梯队尚未形成,或人员总体诊疗水平与医疗需求还存在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需要从各方面来逐步解决:(1)医院需要对不适合影像专业发展的科室结构进行整合。比如现在不少地区医院还存在将大影像科室分割成多个行政建制的科室,不利于人才梯队建设,而没有形成大影像科的地方,人才结构越不合理。技术力量也越弱,甚至人才不稳定,也吸引不了好人才到那里去工作。(2)现有自身人才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加大医生进修力度,到主治医生这阶段,建议以政策规定至少有一次半年以上在三级甲等医院进修的机会,以便于他们对三甲医院的业务有所了解,也能达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3)加强科室业务学习机制,不论进修或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都需要向科室做学术性汇报,让科室共同收获。(4)PACS(图像和数据传输系统)是实现医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5年内全省必须按照等级医院要求完成三级医院的全院PACS建设,以适应临床诊疗工作的需求。(5)加强地区专科分会学术活动,促进地区诊疗水平整体提高。

3.1.3三级甲等医院影像科的发展

全三级甲等医院应该成为全省学科发展的领头羊和风向标,代表着全省与国内外比较的窗口,也应成为培养福建专业人才的基地。学科水平突破关键要看几家省级三级甲等医院,他们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任务,人才多、设备先进。学科的发展需要他们的支持,是学会关注的重点。学会将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大协作,联合攻关,申报课题,共同分享科研成果,争取多出成果。专科分会将结合不同时期设备和人才情况,适时推动学术活动,适应形势发展,促进我省影像专业科研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3.2人才建设展望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第5篇

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理念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哈佛大学教育理念包含有:“学校致力于创造培养学生自我依靠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平台”。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含有“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CME)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为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建立的终身教育制度[3]。

1医学影像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放射学发展为诊断和治疗兼备的医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诊断学、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X线计算机成像(computerradiography,CR)、数字X线成像(digitalradiography,DR)、超声学、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以及两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如PET/CT、PET/MRI、SPECT/CT、DSA/CT等一次检查获得多种影像信息的成像技术和介入影像学,包括介入放射学和介入超声学等。传统X线摄片已逐步被CR、DR取代。CT不断更新换代,如螺旋CT(SCT)、多层CT,现已发展到128层CT等。MRI发展趋向于高场强、实时成像、功能MRI(fMRI)、显微结构成像、波谱分析(MRS)以及同质同性抑制技术等。CT、MRI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均明显提高,灌注、弥散、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超声向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和介入超声学发展。核医学主流发展方向是分子核医学。

影像学诊断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分子/基因成像过渡,出现了分子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集图像和阅读逐步向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方向发展。信息科学的进展,促进了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和远程放射学(teleradiology)的发展,网络影像学(networkimaging)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将成为可能[4]。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介入治疗及其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改变了影像学实践和服务方式,影像诊治手段日益先进,影像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使医学影像学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创建于1935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放射科。在7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紧跟学科发展,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创建了医学影像学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学科建设、医学领军人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等措施,将“医学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学科建设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2001年),放射科建设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2年),“医学影像学科”获准为江苏省医学影像学科质量控制中心(2004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创建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年)。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于1990年,当年开始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经采用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名师培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现已创建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2006年)和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获准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本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为江苏省唯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

2医学继续教育的范畴与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涌现,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从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从医学院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工作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使医学影像学专业医技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发展脚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5],我们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结合国情让全体教师和职工树立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的理念,即“活到老、学到老”。其特点决定了在高校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的教师和职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我,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

(2)配合继续教育学院进行脱产、非脱产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医护人员与全国成人教育考生。

(3)配合研究生院进行在职职工研究生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职工与江苏省乃至全国考生。

(4)与国外著名大学、学术团体保持密切合作,每年不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2~3次,对象涉及本院相关医护人员和研究生、本科生。

(5)学科学术地位决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申报和开展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就要求本学科及学术水平在本专业领域中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在同行中具有领先地位,这样才能吸引众多的医技人员来院学习或进修。我们利用“中华医学会实用介入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基地,每年认真组织申报并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次以上,对象涉及本院医技人员和全国需要参加培训的各层次医技人员。在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开展是学科学术地位和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示推广学科成果、宣传自我、扩大影响、构建学科品牌的优势,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的主要体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6)常年接受国内各单位进修生来院学习、工作,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和职工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医院进行短期进修、考察或进一步深造。

(7)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和年轻医师五年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制度。科室每月组织一次青年医师读书报告会,以督促年轻人好学、向上。

(8)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国际性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高质量学术年会或专题学术会议以及省市年会,并制定了《参加学术会议及差旅费使用的规定和的奖励办法》。凡在放射学全国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的论文第一作者、在省市年会进行专题讲座或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者,科室承担参加会议的所有费用,包括差旅费、住宿费、会务费和资料费。每年根据北京大学版“医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凡在目录内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及SCI上所发表的论文,在单位奖励的基础上,科室根据影响因子再进行不同幅度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职工多撰写、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科研、教学质量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规模决定着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规模,人才结构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层次,人才梯队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后劲,故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中,师资队伍是前提,学科带头人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6]。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既是学科水平的体现,又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取得高水平科技成果、确立学术地位的基础[7]。

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培养、聚集创新人才相结合,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相结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将人才资源作为提高学科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优势,形成科技创新与教师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良性机制。多年来,我们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并采取主动培养、积极引进、大胆使用、热情关怀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具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学科力量雄厚,学术造诣较深,结构合理,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为一体的专业队伍。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趋势好,形成了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科技创新团队。35人中正副教授/主任医师1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博士10人,硕士22人。近5年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项。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14项;发表科研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中华级期刊4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6部,卫生部视听教材2部。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一贯注重于教学改革的研究,近5年来,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4项,获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和《创建特色专业,培养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第6篇

【关键词】放射免疫;教学

【中图分类号】R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86-02

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生物医学理论的新兴学科。而开辟医学检测史新纪元的放射免疫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理论原理抽象、复杂,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学生就会难以理解和全面掌握。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放射免疫技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放射免疫的理论知识和完整技能的掌握,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完整安排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1 重视放射免疫,提高学生意识

放射免疫技术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的高度灵敏性、精确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体外测定超微量物质的新技术。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学者Yalow和Berson创建,使医学检验跨入了分子水平的超微量分析阶段,很多放免可以应用分析某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来进行诊断和疗效观察,给传统的医学检验开辟了新的天地,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新[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免疫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如检测AFP含量的变化对原发性肝癌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几乎在临床各科均有放免技术的检测,整个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学好放射免疫就显得十分重要。

2 提高教师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搞好教书育人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但是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材一般都滞后于现代学科的发展;教科书编写的滞后性,作者的知识面也不一定那么宽,一本教材往往都有侧重面及局限性,这样使学生就很难掌握现代放免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重教材轻进展的教学模式易使教师放弃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跟踪,从而不利于知识的全面更新。要想把这门课讲好,首先教师需要查阅大量的新文献,不断的更新自身知识。如果教师的知识老化和僵化,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势必无法把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也谈不上培养创新型人才。例如:新近发现应用免疫荧光检测血清Hcy,FA,和VitB12水平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及愈后的判定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用ELISA法检测肿瘤患者的细胞因子(IL-8)水平的变化对诊断消化道肿瘤有重要的价值;多查新,多举例,使学生感到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2]。

3 改善教学方法,重视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是单向的,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讲多少学多少,知识仅仅是从教师流向学生。而学生几乎不对教师产生影响,即使有也只是对老师的教学方式上提一些建议。教师上课的风格就一个人而言总是一样的,但每个学生的总体要求是不同的,这样只能是学生适应教师,其结果会导致教学的分离。因此,在教学上多采取课堂讨论,提问的互动式教学与讲授教材的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课堂讨论与课堂提问互动式教学是检测结果与临床密切的几个课题进行讨论,例如血清CYSC水平在肾病时可升高,但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也可显著的提高,可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与讨论。这样就能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最后在由教师解答全部疑问及总结。使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有一个新认识。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改变了传统上教师严厉甚至刻板的形象,在保留传统优势教学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并不断地加以改善,这样才能促进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

4 加强实验教学

随着放免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放免或发光,酶免技术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传统方法由于操作时间长,如有些项目需过夜或放置几个小时再进行测定,学生更难掌握,因此可以选用荧光酶免在进行测定,比较快速,学生的理解力也会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后,再在实验室进行感性知识,这样能加深理解。甚至,可以叫学生设计一个独立性的实验项目,从头到尾进行该项目的检验,在这一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及综合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了解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没有理解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

5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3]:

由于放免荧光免疫、酶联免疫讲解原理比较抽象,单纯语言和文字的描述不易理解。因此,可以采用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的网络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画模拟,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讲解,能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原理和概念变得形象。如DNA转录(PCR反应),通过网络可以使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整个过程。同时通过网络资源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丰富相关知识。而且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复习刚刚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很方便地去查找到相关学科的联系知识,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网络可以成为他们知识最丰富的老师[4]。

6 积极开展课外学习

医学科学的发展,仅仅依靠教材很难跟上其发展的速度,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很难适应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需求。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总结一套理论或某一技术的发展,然后作为专题讲座介绍给学生,也可以通过外单位有一定专长的教授来授课,通过这种方式不仅给学生新的知识,而且教师水平也进行了提高,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国内外的参考书很多,可以从网络上摘录下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总之,通过教师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不断改善,我们应探索出一套合适的教学模式,以期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将来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做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胜权 、罗欣、陈兵等:生物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初探 安徽医药 2005.p(4):314-315

[2] Robert F、Weaver Molecular Biology 第一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102-102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第7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医学影像设备的增添与更新已经成为我省各家医院加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后就是对影像专业人员的需求增加。但到底该专业人员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未来3~5年的需求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全国也未见相关数据报道[1]。为此,我们在海南省卫生厅的直接支持与帮助下,对海南省医学影像界的人员现状及其未来几年的需求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调研,为高校今后如何办好该专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1 调研内容与方法

通过省卫生厅发文到省、市、县、区各级医院,对海南省三个级别医院的医学影像专业(包括放射影像、超声影像和核医学影像)的医师和技师系列的现有人员和未来3~5年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知识结构等。同时,也对影像设备的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调研。问卷回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总共回收270家医院的有效问卷,其中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64家,一级医院200家,囊括海南省约66%的一级医院及全部的二级和三级医院。

2.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现有状况: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共1 320名,其士3名(0.2%)、硕士23名(1.7%)、本科387名(29.3%)、大专及以下907名(68.7%);放射科医师533名(40.4%)、放射技师246名(18.6%)、超声医师522名(39.5%)、核医学医师19名(1.4%)。未来3~5年需求状况:共需求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1 253名,其士16名(1.3%)、硕士82名(6.6%)、本科693名(56.0%),大专及以下444名(36.00%);放射科医师489名(39.5%),放射技师243名(19.6%),超声医师486名(39.3%),核医学医师17名(1.3%)。见表1。

2.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现有设备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未来3~5年ct、mri增长速度较快,见表2。表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表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设备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台)

3 讨论

医学影像学科是一个设备依赖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海南各家医院影像设备增加迅速,人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没有一批高素质的队伍,设备根本无法充分利用。

3.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分析

(1)整体学历结构低,高学历人员极其匮乏。全省 1 320名专业人员中,博士3人,硕士23人,全部集中在三级医院,硕、博比仅为1.9%。笔者从我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百度网上均没有查到其他省份类似的数据。宁夏、青海、江西等地区医院的博士数都会超过3名。多数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35岁以下的医师几乎博士化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省医学院校没有自我培养硕士、博士的能力,加之我省近几年经济形势和医生待遇的原因,造成人才引进困难。这使得各级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素质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在不断加大。随着高端设备越来越多,这种不适应的状况会越来越突出。

(2)大专学历仍然是我省影像界的主力军。我省目前本科学历的影像专业人员只有387人,如果按全省影像医师总人数1 074人计算,本科占36%;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本科人员比例分别为76.4%(155/203),38.9%(197/506)、9.6%(35/365),而全省专科及专科以下人员(包技师)达 68.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省三级医院的医师队伍还没有本科化,二级和一级医院医师队伍的主体还是大专以下人员。这样的人才队伍状况,是很难满足高质量影像医疗服务和高精尖设备引进的。

(3)放射诊断和超声诊断医师占据80%。从专业知识结构看,放射诊断医师占40%、放射技师占18.6%,仍然是人员的主体;超声医师39.5%,与放射诊断医师平分秋色;而核医学医师为数甚少。

3.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未来3~5年技术人员需求分析

(1)人员总数需求量大。未来3~5年内共需求影像专业人才1 235人(见表2),占目前人数的93.6%,几乎翻一番。这种人员需求量,将是很难满足的,占目前我校影像专业在校生人数,也就是未来3~5年毕业的人数224人的5.5倍之多。

(2)高学历人员需求量大。其士需求16人,是现在的5.3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硕士需要82人,是现在的3.6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和二级医院。这种学历层次的需求与湖北省类似[2],硕士和博士的需求远大于供给,每年愿意从省外来工作的硕士寥寥无几,博士基本要靠很优厚的政策,才能引进。本科需要693人,是现在的1.8倍,主要分布于二级和一级医院,三级医院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专科及专科以下需求444人,是目前总数的0.5倍,主要集中于一级医院,就连二级医院的技师,都有本科的大量需求。

(3)专业知识结构比例变化不大。从事放射诊断医师和超声医生均各占40% 。三级医院希望诊断医师与技师分开,60%以上二级医院需要医师兼技师共用,80%以上一级医院希望医师兼技师共用。这对我们本、专科层次的办学定位很有启发。

(4)高端设备人才需求量增长迅猛。未来3~5年内影像专业设备需求增长情况:x线机增长0.74倍,ct增长 2.15倍,mri 增长6.75倍,超声增长0.48倍。这种需求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对我们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海南医学院目前开办的医学影像本科专业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状态。2008年我们39名首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达95%以上,且三分之二流向了省外,形势明显好于北方部分省份[3]。虽然每年也有省外人员来我省就业,但估计每年该专业本科生的总供给量也就是在40左右。当然,医疗专业人员也可以从事本行业,但对于多数二级医院来讲,影像专业人员更受欢迎。因此,面对如此现状与需求,我们应该有一种使命感,从政府、高校、医院自身及行业学会都应做出短期、中期和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并采取多途径、多层次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为此,建议如下:

(1)在职人员的培训:短期以开办培训班为主,辅以人员进修和高职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一级、二级医院的新从业人员。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投入。(2)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三级医院的年轻医生,尽可能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医院本身应积极鼓励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层次。(3)加大高校学历教育的规模,扩大海南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本、专科的人才产出数量和质量,政府最好给予一定的投入与支持。(4)尽快实现海南医学院影像专业的硕士点建设以及重点学科的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速度。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与支持。(5)政府想方设法,将目前我省几个卫校的放射中专学历教育提升为大专教育。(6) 行业学会应加大针对基层医院的学术活动与交流的力度与频次。(7)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 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强在职人员的各级学历教育, 鼓励在职人员采用函授、自学、夜大、脱产和半脱产学习等形式进行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层次。学历教育和进修培训是不能互相替代的,良好的学历背景,更能厚积博发。我们认为这是提高我省专业人员素质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方法。(8)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一定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层次,招生数量和课程设置[4],主要培养本科为主的放射诊断,放射技师、诊断兼技师并用、及超声科医师为主的新一代影像人才。

总之,社会的发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和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确保高就业率[5],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同时自己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致谢:该调研得到了海南省卫生厅及各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其各级医院的帮助。在此,特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张德营,刘军,卜玉莲,等.安徽省部分医院影像设备及影像专业人员状况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1):3132.

2 殷国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2829.

3 牛志敏.浅谈新形势下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理想就业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7,6:14.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知识第8篇

从20**年的*月**日到总后仪器药品检验所实习到现在已经整整一个多月了。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了解医疗器械行来的动态以及发展方向,为即将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些次实习的目的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医学工程维修、检修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初步具备独立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注重能力素质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总共*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们六个人两人一队分三组在所里的放射室,光电室,综合室,三个科室进行轮转,*个月一轮。

20** 年*月到*日— *月**日在放射室

放射室是全军大型医疗设备检测及维修中心,主要业务是:⑴ 负责医用诊断及治疗X线机、CT机、磁共振成像设备、核医学等放射仪器的维修和应用质量检测工作。⑵ 负责新购置的放射类医疗仪器的验收质量检验工作。⑶ 负责医用诊断及治疗X线机的计量检定(检测)工作。⑷ 负责放射类医疗仪器(卫生装备)的研制工作。⑸ 负责放射类医疗仪器检测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⑹ 负责放射类医疗仪器专业实习、进修人员的培训。

在这里我们充分的了解了X线机的构造与原理,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对以前理论上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多次随带教老师出去维修,在维修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大胆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期间我们还跟随齐伟光老师亲自动手安装过万东医疗器械厂和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200mA 的X 线机各一台。还跟卢勇老师到309 医院亲自动手拆除过东芝800mA X 线机一台。平时在科室里主要和刘刚老师学习X 线管的维修,自已多次动手拆开过 X 线管并换过里面的变压器油和中频X 线管里的二级管和电容。这就很好地结合的课堂里所学的知识,更深层的了解了X 线机的结构原理,以及安装时设计布线等方面的内容。

在*月份期间我们还在所里的学术报告厅参加了全国首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班学习:主要学习了骨科植入物、人工瓣膜、宫内节育器、CT机工作原理及其使用中不良事件中的实例、影响、监测及预防。深刻的子解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20**年*月*日我们还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参加医疗仪器维修培训班学习。这次是沾了所里老师的光,这次培训是原本是收费的,但是所里的老师有参加讲课,把我们带去免费听课,我们的非常的感谢。本次演进主要学习了X线机、B超、心脑电图机、生化分析议等医疗设备的原理、结构及维修。老师们生动的演讲加上powerpoint的课件,很好的复习巩固了课本所学的内容,老师们都把平常维修的经验教训结合到演进中来,这些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这次听讲的学员大部分是来自各个地方医院设备科里的工程师们,和他们的交流中也收获不少,了解了医院里的仪器对医院特别是病人的重要地位,并对我们的职位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我们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不然是很难应对实际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20**年*月* 日 —20**年*月* 日在光电室

光电室主要业务是:(1)负责心脑电图机、监护仪、超声诊断仪、各类高频及超短波治疗机、磁疗机、各种中、低频治疗仪、透析机、常规电生理类医疗仪器的维修。(2) 负责国产及进口电子类医疗仪器的验收工作。(3)负责电生理类医疗仪器的计量检定(检测)工作。(4) 负责电生理类医疗卫生装备的研制工作。(5) 负责电生理类医疗仪器检测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6) 负责电子类医疗仪器专业实习、进修人员的培训。(7) 负责血球、血气、尿液分析仪器和各类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以及显微镜、各类医用检查镜、各类分光光度计等检验仪器的维修(8) 负责国产及进口光学生化类医疗仪器的验收工作(9)负责光学生化类医疗仪器的计量检定(检测)工作。(10) 负责光学生化类医疗卫生装备的研制工作。(11)负责光学生化类医疗仪器检测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12)负责光学生化类医疗仪器专业实习、进修人员的培训.带教老师在维修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故障为例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怎样去发现故障、分析故障和解决故障,让我们自己动手,大大提高了我们对机器的感性认识。主要带教老师是杨彦琴,张世真。杨老师主要带我们生化,生球等医院检测验医器。他和蔼可亲平时和我们聊天中就聊着聊着就聊到我们专业上,并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解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每次医院送来的机器,如果有机会一定培训我们自己动手的实践能力。经过这么三个多月的学习我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不少,并能初步的判断基本的故障,和维修一些小配件。张世真老师是心电图机方面的专家,平常没事我们就钻到他的维修间向他学习。而在教学中从基本的判断三极管的管脚到识别电路图。并重点给我们讲解了光电6511心电图。从电图图到原理,再从原理到故障。以及常见的故障。都详细的讲解一遍。现在我们已经一些简单的电路图,知道常见的故障点,应该怎么入门。还有王玉平老师也给我们讲过瑞士产的心气分析仪一台,从基本的原理到故障经及如何维修。

20**年*月 在丰台西路17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学术报告厅参加全军大型医疗设备培训班学习:详细了解了磁共振成像设备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与评审。在两天的学习中。刘主任精彩的演进和生动的课件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了解核磁共振成像这门技术基本的原理,因为我们学校并没有开这门课。以及磁共振成像设备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与评审在工作中的地位。

20**年 *月**日—20**年*月**日在综合室

综合室主要业务是:⑴ 负责医用制冷设备、呼吸麻醉机、离心机、牙科设备以及各类医用气、液压设备的维修。⑵ 负责国产及进口综合类医疗仪器的验收工作。⑶ 负责综合类医疗仪器的计量检定(检测)工作。⑷ 负责综合类医疗卫生装备的研制工作。⑸ 负责综合类医疗仪器检测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⑹ 负责综合类医疗仪器专业实习、进修人员的培训。

在综合室跟何保新等学习制冷设备的安装维修。有及医院的其他一些设备。见到的机器就比较多了,在这近两个月的实习期间里感受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在还有剩余的一个多月里,复习书本的知识,如果有机器并对照实物学习。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为即将走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最后还特别要感谢所里对我们生活方面所的照顾,吃在所里的食堂,并为我们办了食堂,尤其是住的方面为了减少我们的负担所领导把原先为军队实习生安排的住房分给了我们住,从而为我们减少了一大笔开支,无论是生活中的什么困难领导都能为我想到并安排好一切,给我们的实习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由于我们是地方生很多生活方面的细节都很散漫,没有良好的纪律作风,在刚开始的实习中给领导带来了很多麻烦,在唐助理一次次的教导中我们学到了部队的优良作风,在还有的一个月的时间里继续保持前段时间培养的良好生活习惯。完成最后的实习阶段。

编辑推荐:

小编推荐:标准实习报告格式

暑假实习报告

实习证明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