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

语文建设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Planning

杂志简介:《语文建设》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99/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关注、学术前沿、教学、教材、评价、探索、语言、广告书评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1-8476
国内刊号:11-1399/H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9
复合影响因子:1.7
总发文量:11288
总被引量:13854
H指数:40
引用半衰期:5.2692
立即指数:0.0414
期刊他引率:0.7052
平均引文率:3.0512
  • 卷首

    作者:孟宪承 刊期:2018年第6Z期

    向来国文教学的失败,虽然都归咎于:(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二)不能启发学生的思想。而从这两方面改革的结果,则对于兴趣尚不免一种误解,而对于启发也还有许多偏见。这种误解与偏见不能捐除,就很可以为健全的教学的障碍。据私见看来,所谓不能引起兴趣,所谓不能启发思想,还是果而不是因。为什么不能引起兴趣?为什么不能启发思想?其最普遍的原因,...

  • 一次对中国晚清史的全面书写——评《剑桥中国晚清史》

    作者:金贵方 刊期:2018年第6Z期

    中国晚清史在现代史学研究中难以诉说清楚。由费正清、刘广京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一书,为我国历史研究者带来了独到的见解。这部史书赋予了历史的中立性,将晚清与清朝前期的中国视作一个整体,比较客观地再现了晚清的历史真相。

  • 语言文字报刊征集书画作品

    刊期:2018年第6Z期

    为进一步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增强编读互动,为读者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语言文字报》和《语文建设》杂志(以下简称“一报一刊”)启动书画作品征集活动。

  •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要素选编分析——以七、八年级为例

    作者:郑新丽 刊期:2018年第6Z期

    语文教材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作为载体工具的语文教材,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统编本语文教科书鲜明地体现了主流教材的引导示范作用。与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统编本教材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等优点,在教材编写的科学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等方面,做出...

  • 整本书阅读的完整课堂建构——《班级整本小说学习》译介

    作者:游晓岚 刊期:2018年第6Z期

    一、《班级整本小说学习》简介1.书籍简介和作者介绍《班级整本小说学习》作者是美国纽约的初中教师Ariel Sacks,她有着九年教龄和不同学校的丰富教学经验,书中全面记述了作者采用整本小说教学的原因、方法,包括整本小说的阅读和写作。这本书体现了作者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

  • “练习系统”语言范例的编排特点、语用价值与教学运用——以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教科书为例

    作者:刘仁增 刊期:2018年第6Z期

    练习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课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共同构筑起语文教材这座大厦。一个练习系统有缺陷的教材,是不合格的。为此,设计、开发科学、合理、有序的练习系统,成了教材编写者的理想追求。与之前使用的其他版本教材相比,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练习系统设计上别具匠心,尤其在语言范例的呈现上独具特色,读懂它成了用...

  • 用还原法揭示矛盾的小说教学例谈

    作者:王爱民 刊期:2018年第6Z期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并不站在前台直接宣示他的创作情感和主张,而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来为自己“代言”。也就是说,作者是隐在作品背后的,而且隐得越深,他的写作就越成功。正如曹文轩在《小说门》一书中所说:“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小说,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精神形式,它的特色就是采用隐蔽的方式去呈现现实,而它的魅力也正在于它的隐蔽——就是因...

  • 都德《最后一课》教学案例及思考

    作者:张学君 刊期:2018年第6Z期

    2016年春天,我去山西垣曲参加一个教师培训。做完当天的讲座之后,垣曲方面的负责人找到我,说学员想听我讲一堂语文课。我问讲什么篇目,他说想听我讲小说。我说讲《孔乙己》吧,这篇课文我比较熟悉。他说《孔乙己》他们已经讲过了,现在只剩下《最后一课》。那只能讲《最后一课》了,而留给我的备课时间只剩下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就要上台讲课。学员送...

  • 朗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以《雨的四季》为例

    作者:毕野 刊期:2018年第6Z期

    对于语文学习,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雨的四季》的教学为例,精心设计了四种朗读教学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朗读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在语言、情感、意境上的精美之处,继而让学生在朗读中将该文章的内容与理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实现自身与文章的融合。

  • 科普类文章教学思维建构——以《恐龙无处不在》为例

    作者:陈健; 施志艳 刊期:2018年第6Z期

    语文教材中的科普类文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教师要教好这类文章,须构建合理的教学思维,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假设和论证假设,锻炼抽象思维能力,提升思维水平。《恐龙无处不在》在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部分,是一篇有名的科普类文章。这篇文章属于证明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和过程。文...

  • 情感教育在《木兰诗》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作者:李飞 刊期:2018年第6Z期

    在诗歌教学中,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促进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感教育的辐射范围广,涉及教育的全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教学,除了要求学生诵读原文,掌握浅显的文言文外,还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领悟诗歌的深层含义,提高欣赏品位。学生要从诗歌中获得情感体验,对人生和社会悟出有益的启示。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融入情...

  • 质疑式阅读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再塑生命的人》为例

    作者:王新芳 刊期:2018年第6Z期

    阅读是加深课文理解的重要方法,其方式有很多种,而质疑式阅读策略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师引导学生加强质疑式阅读策略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更多的思考,从而有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使谁“勿知”,语用得知──《段太尉逸事状》文本细节的审美价值

    作者:曹加明 刊期:2018年第6Z期

    教学柳宗元的名篇《段太尉逸事状》时,有学生提出疑问:段太尉“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中的“使勿知”,到底是使谁“勿知”呢?是使农者勿知,还是使焦令谌勿知呢?笔者觉得这是一个极有语用价值的问题,可以将学生引入探究文本审美价值的深处,于是趁势引导学生对此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交流,不仅加深了...

  • 浅议《干校六记》中蕴含的生命真诚与节制之美

    作者:赵聪聪 刊期:2018年第6Z期

    李兆忠先生在《疏通了中断多年的中国传统文脉——重读〈干校六记〉》[1]一文中指出:“《干校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接续‘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断层,也疏通了中断多年的中国传统文脉。”而杨绛先生“无为而为”“温柔敦厚”的叙事立场和笔法,直抵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有其“含而不露、返璞归真的美学...

  • 直面生存境况的华美地图——读周晓枫《斑纹——兽皮上的地图》

    作者:周彬彬 刊期:2018年第6Z期

    周晓枫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散文创作的重要倡导人之一,她的散文有着鲜明的风格和一以贯之的韵味。她说:“但愿我能获得能量和勇气,越过自恋、唯美和抒情的重重障碍,迫近生存真相。”她的散文代表作《斑纹》选入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科学之光”专题第二板块“奇异的自然”。严格来说,《斑纹》不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或科普文,而是闪耀着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