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

语文建设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Planning

杂志简介:《语文建设》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99/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关注、学术前沿、教学、教材、评价、探索、语言、广告书评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1-8476
国内刊号:11-1399/H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9
复合影响因子:1.7
总发文量:11288
总被引量:13854
H指数:40
引用半衰期:5.2692
立即指数:0.0414
期刊他引率:0.7052
平均引文率:3.0512
  • 温故知新

    刊期:2004年第09期

    几年来,在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方面,有许多争论。近来绝大多数人都同意语文课就是教语文.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育学生掌握和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各地都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教学,这是合理的。

  •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十大关系

    作者:韦志成 刊期:2004年第09期

    新课程实施中,老师们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感到困惑和迷茫。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是以下十个.下面想谈谈我的看法,借此抛砖引玉,求教于大家。

  • 为“长”辨音义

    作者:季佳福 刊期:2004年第09期

  • 论点摘编

    刊期:2004年第09期

  • 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科学之美——高中新课标的新视点

    作者:王静义 刊期:2004年第09期

    力求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要求语文新课程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还应致力于提高学生包括科学素养在内的整体素质。要落实这一基本理念.必须在语文课程的框架内找到科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相通点。新课标找到了这个相通点——审美教育。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明确指出...

  • 关于高中新课标阅读问题的访谈

    作者:陈锋 刊期:2004年第09期

    今年秋季高中语文新课标将在三省一区展开实验。师生们该如何调整观念。适应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本刊特约《中学生阅读》主编陈锋专门就新课标中的阅读问题采访了巢宗祺、于漪、张定远三位专家。现将采访结果发表出来,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 说“打……牌”

    刊期:2004年第09期

  • 伸展读与写的双翼——《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片段及评点

    作者:刘占泉; 吴兴旺 刊期:2004年第09期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非指示性”教学实录及评点

    作者:蔡伟; 郑逸农 刊期:2004年第09期

  • 《人间词话》教学设计

    刊期:2004年第09期

    高中语言新课程即将在部分地区开始实施,其中选修课的开设是老师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期刊发的《〈人间词话〉教学设计》是长沙一中老师们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希望能给老师们开设选修课提供一个借鉴。

  • 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引导学生确立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作者:王立英 刊期:2004年第09期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的实质就是对话:原我与超我的对话、生命与世界的对话、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作者通过文字与读者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的对话与交融。

  • 板书创新五法

    作者:彭小明 刊期:2004年第09期

    优秀的板书设计,是体现一个教师功底的重要方面。为了帮助中小学语文教师设计出优秀的板书,笔者介绍几种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较好的板书设计,以供大家参考。

  • 冰点思考多媒体语文教学热

    作者:张先平; 杜雄丽 刊期:2004年第09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但是其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也令人深思。

  • 阿毛的故事浪费了笔墨吗

    作者:王红光 刊期:2004年第09期

    课堂上讨论鲁迅的小说《祝福》时,有个爱思考的女生提出一个问题:“鲁迅作为现代文学大师,应该惜墨如金,可我发现,在《祝福》中,描写祥林嫂第二次讲述阿毛的悲惨遭遇时.基本上是把第一次的讲述重复了一遍,浪费了大量笔墨,我认为第二次的讲述完全可以一笔带过.比如写成‘我真傻,真的……’或者‘祥林嫂几乎一字不差地把第一次的讲述又...

  • 假如王熙凤生活在今天

    作者:雷冬梅 刊期:2004年第09期

    课堂上。师生们正在欣赏《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这一形象,忽然一男生站起来:“我很想知道,假如王熙凤生活在今天,她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