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知识

新闻知识杂志 省级期刊

News Research

杂志简介:《新闻知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22/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新闻与传播研究、探索与争鸣、专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新媒体、视听研究、研究生之页、业务研究

主管单位:陕西日报社
主办单位:陕西日报社;陕西省新闻研究所;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国际刊号:1003-3629
国内刊号:61-1022/G2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86
复合影响因子:0.38
总发文量:5318
总被引量:10392
H指数:25
立即指数:0.0037
期刊他引率:1
  • 网络环境下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作者:刘珺 刊期:2007年第07期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信息传播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对外传播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发展对外传播,如何通过这种新媒体塑造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有那些新的特点、变化?本文以网络传播环境为背景,以对外传播和国家现象塑造为切入点,

  • 两次新闻改革中新闻思想评析

    作者:程玲玲; 韩亚峰 刊期:2007年第07期

    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他领导的新闻改革有两次:一是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二是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这两次改革在新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前者发生在新闻思想形成和完善时期,期间把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中国新闻工作实际相结合,

  • 解析马克思出版自由思想中的“类”观点

    作者:张蕾 刊期:2007年第07期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闻观点,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他论述的最多的是新闻出版自由思想。

  • 点燃策划 照亮品牌——对《华商报》策划行为的感觉性提析

    作者:袁秋乡 刊期:2007年第07期

    在“创意经济时代”到来时,力量和数量不再被人们项礼膜拜,高高在上的策划也逐渐消失了精英语境的光环,滥觞于媒介机构的一招一式和传媒人的字里行间。

  • 讲述打工者背后的故事——深圳商报《寻找第一代打工妹》系列报道采写谈

    作者:蒋荣耀 刊期:2007年第07期

    深圳是中国最早向外资开放的城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球资本和中国新兴的打工阶层就在这里初次相遇。将近三十年过去,深圳特区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些特区事业的开拓者,那些第一代的打工者,他们的故事还有人记得吗?2006年12月,《深圳商报》编委会领导经过精心策划,决定在重要版面刊发《寻找第一代打工妹》系列报道。

  • 时政要闻也可做出差异性--以"总理访日"报道为例

    作者:谢虹; 刘良龙 刊期:2007年第07期

    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邀请,国务院总理于4月11日至14日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总理7年来首次访日。笔者对4月12日至4月14日广东部分媒体有关这一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各报都对“温总理访日”报道做得较为全面、充分,但《南方都市报》、《晶报》和《深圳特区报》做出了时政要闻的差异性。

  • 让市民成为报纸的“记者”——深圳商报应对新媒体挑战开设“数码现场”专栏的经验

    作者:艾建琪 刊期:2007年第07期

    2007年4月,深圳商报“数码现场”栏目被评为2006年度广东新闻奖专栏二等奖。这个奖项对于这个创办才一年多的栏目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也为栏目注入了新的动力。

  • 从“杨丽娟事件”看介入式报道的负面效应

    作者:杜永利 刊期:2007年第07期

    从2006年3月开始,直至2007年春天,兰州女子杨丽娟的疯狂追星故事成为被国内媒体关注的重大社会事件。在整个追星事件过程中,媒体通过提供资金和各种帮助“积极”介入事件之中,对病态追星行为反复聚焦、特写、放大,进行大肆的宣传炒作,营造着疯狂追星的社会氛围,

  • 从“杨丽娟事件”看媒体的新闻专业精神

    作者:姚斐; 吴勇 刊期:2007年第07期

    2007年3月,随着杨父的自杀,“杨丽娟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报纸、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而在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中,新闻媒体早在2006年4月就开始关注、介入的,长达一年时问。这期问,媒体到底做了些什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为什么又要在杨父自杀之后“热炒”此事?

  • 从重庆“钉子户”事件看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作者:张明海; 肖潇 刊期:2007年第07期

    一、重庆“钉子户”事件回放 2004年8月31日,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鹤兴路片区项目改造贴出动迁公告,随后该片区280户陆续搬迁,但杨武、吴苹夫妻的两层小楼一直伫立在工地上;

  • 由'钉子户'事件谈谈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作者:胡颖; 施海泉 刊期:2007年第07期

    重庆“钉子户”事件在经历了整个社会的大量关注之后,最终还是以“补偿拆迁”的方式顺利解决了√在整个事件中,媒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最先网络上民众议论纷纷,到传统媒体跟进事件报道进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各尽其能,促进了事件的圆满解决。而从媒体对“钉子户”事件的关注到整个事件的解决,

  • 试论加强和创新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

    作者:蒋玉龙 刊期:2007年第07期

    我们党的舆论宣传,一直非常重视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大力宣传报道先进典型人物,可以激励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典型人物报道,把先进典型人物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

  • 对正面典型的对抗式解读——典型人物报道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作者:李铁锤 刊期:2007年第07期

    当我们谈到典型人物报道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就是过去高度“神化”、“高、大、全”、带有强烈的政治符号化的典型人物宣传,比现在的讲究“人性化”、立体反映、避免“高、大、全”的新的宣传模式要有效得多。为何技巧上去了但效果却下来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觉得就是被宣传对象对报道的对抗式解读。

  • 媒体的“三解”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三个关系

    作者:赵瑞华; 肖沛雄 刊期:2007年第07期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将其作为主要议题,指出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

  • 民生新闻健全人格构建策略研究

    作者:聂桂芝 刊期:2007年第07期

    自《南京零距离》获得成功以来,一段时间内,城市电视台中民生新闻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程度。民生新闻之所以会受到百姓的欢迎,就在于它“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