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College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杂志简介:《戏曲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7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导谈、教育表论、戏曲文学、戏曲人物、剧坛巡礼、评论、学术文章、古典文学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国际刊号:1002-8927
国内刊号:11-1172/J
全年订价:¥ 4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9
复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1349
总被引量:2454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地方戏曲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经验

    作者:巴图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中国戏曲学院建校七十周年来,虽然以京剧表演人才培养为主,但与地方戏人才培养仍有很多交集。全院诸多专业如戏曲音乐、戏曲导演、戏曲编剧等覆盖了很多剧种,包涵了地方戏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些专业的主要生源亦为全国各戏校各剧种表演类学生。长期以来,学院地方戏表演人才培养则多以青研班、高研班等非全日制各类戏曲高级研修班形式出现,...

  • 湖南谷雨戏剧文学社创作研究

    作者:陆军; 周建清 刊期:2019年第02期

    湖南谷雨戏剧文学社在湖南乃至全国的戏剧创作中有较大影响力。本文主要通过戏剧界认可度较高的曹禺剧本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这三个维度来定位其在湖南乃至中国戏剧版图上的位置坐标,并通过对其艺术成就与成因的耙犁,对其运作机制进行深度探讨,对其现状、问题及创作走向的分析,系统进行研究。事实上,湖南谷雨戏剧文学社的发展不仅关乎湖...

  • 论京剧流派的谱系化传承及其嬗变

    作者:施旭升 刊期:2019年第02期

    京剧流派的形成及其变迁体现了京剧自身的历史命运的传承与演进。京剧流派的传承与其谱系化生存分不开。作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之近代传承的京剧,其谱系化的表现形态与生存状态,无疑代表着一种精神传统的力量,同时又与其具体的符号形式的体现与组织体制上的依托分不开。而20世纪初以来的戏曲改良以及1950年代的"戏改"对于京剧流派谱系传承的影响...

  • 戏曲表演艺术一脉相传的具体载体--论昆曲折子戏的历史意义

    作者:孙玫 刊期:2019年第02期

    清乾嘉以降,折子戏在昆曲演出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折子戏的情节为观众所熟知,观众看折子戏,基本上不是从未知的故事情节,而是从艺人对已知故事和人物的阐释中获得审美享受。另一方面,就艺人而论,他们演折子戏也并非是一味重复前人的演剧成品,毫无变化。艺人们总是会不断对折子戏作各种各样的润色或加工,常演常新。这种润色或加工通常是在...

  • 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李伟 刊期:2019年第02期

    戏曲现代戏创作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关于它的研究包括戏曲现代戏创作经验的历史总结、创作态势的宏观把握、创作技巧的具体探讨、当前创作状况的审美评价等内容。自1949年以来,关于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取得了很大成绩,形成了一整套话语体系,但也存在着对戏曲现代戏的民族性、现代性、人民性认识不够的问题。未来的戏曲现代...

  • 戏曲舞蹈在现代戏中多元发展的探索路径

    作者:王熙 刊期:2019年第02期

    现代戏中的戏曲舞蹈从语言素材、形态、韵律、风格样式等诸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的存在不似传统戏曲舞蹈般需被"程式"所定义,而是大胆地从固有的行当身份与动作语言模式中跳脱出来,对艺术手段和表达方式进行创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探索路径,具体表现为:对传统戏曲舞蹈表现手法的继承与革新、异于传统程式特性的个性化动作语汇的追求...

  • 文体的置换:百老汇剧场对《琵琶记》的接受

    作者:高子文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是对百老汇音乐剧《琵琶吟》如何改编南戏《琵琶记》的一次研究。通过细致的文本比较,从戏剧时空结构的差异,人物形态的不同,以及关键意象的分歧等角度,论证音乐剧《琵琶吟》实际上是以西方戏剧文体置换了戏曲文体,以适应西方观众。本研究从艺术创作的立场出发,探索中西两种不同文体间互通的可能性,试图对古典作品的现代呈现和现代戏曲创作...

  •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汪榕培英译本《牡丹亭》翻译策略浅析

    作者:苏凤 刊期:2019年第02期

    汪榕培先生英译本《牡丹亭》韵式齐整、音乐感强,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堪称国内当下最畅销的英译本。汪榕培先生在译文中所采用的一些翻译策略,包括抑扬格的使用、对尾韵与节奏的处理、删繁就简、归化为主的语言导向以及改写、重组和文化去化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译者所主张的"传神达意"翻译原则。但是该译本在海外市场似乎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 “翁剧”的诞生--论“中华戏校”时期翁偶虹的编剧策略与排演体制

    作者:陈晶晶 刊期:2019年第02期

    1930年代,翁偶虹在北平"中华戏校"创作出以《鸳鸯泪》为代表的系列"翁剧",以调和京海、师古翻新的编剧策略打开了战时的北平市场。"会议室里的翁剧组"摸索出一条"编排一体化"的排演体制,拓宽了传统排戏方式与"名角中心制"排演制度的二元格局,为京剧排演向现代导演制度的形成提供了过渡性的历史经验。这既可以视为是继承文人编剧传统对"雅化"的戏...

  • 论《钦定曲谱》的官修意义与曲学价值

    作者:黄振林 刊期:2019年第02期

    清康熙年间由馆阁臣工王奕清领衔修撰的《钦定曲谱》,秉持“向来曲谱无善本”的观念,以明代程明善修撰的《啸余谱》中所收朱权《太和正音谱》和沈璟《增定南九宫曲谱》为底本,分北南,纠讹错,列宫调,注句韵,详四声,别平仄,标入声,圈闭口,特别是在勘误正音方面精益求精,以期达到钦定曲谱“正天下之音”和“展卷而可收声归韵”的效果,完成了明清曲...

  • 地方演剧风尚对臧懋循传奇改本的影响

    作者:王小岩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地方演剧风尚深刻地影响到晚明传奇改家,臧懋循以当时流行在吴地的昆山腔表演为风向标而修改传奇作品,他批评汤显祖"生不踏吴门",他的改本保存了一些流行于吴地的曲牌及其特殊演唱形式,如【四块玉】【豹子令】等,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万历后期吴地昆山腔演剧的风尚。地方演剧风尚既有时间更替上的差异,又有地域之别,传奇改本所受影响是复杂的,如以昆...

  • 长泽规矩也与《娇红记》杂剧

    作者:仝婉澄 刊期:2019年第02期

    1925年,时为东京大学三年级学生的长泽规矩也在琳琅阁购得宣德间刊《娇红记》杂剧,这是他购入的第一部孤本。当他对这部杂剧的价值进行判断时,京都大学毕业的神田喜一郎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不是作为老师的盐谷温。该剧最终由盐谷温主持影印并撰写跋文,长泽规矩也负责影印过程中具体事务的处理,并将影印本赠送给学界中人。而赶在影印本问世之前,长...

  • 明清戏曲收煞理论研究

    作者:方盛汉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中国古代曲论家极为关注戏曲的收煞理论。小收煞为戏曲的小歇脚及过渡之处,短暂收束;大收煞为避免"强弩之诮",技巧上追求"临去秋波那一转",内容上崇尚"人间何事不团圆",最终要收拾全局为一团。戏曲小收煞、大收煞多走向江上数峰青式的意境式结尾,追求意犹未尽的不结而结,这契合中国古代文论特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心理。

  • 《脉望馆古今杂剧》名实关系及相关问题考辨

    作者:赵铁锌 刊期:2019年第02期

    《脉望馆古今杂剧》的名实关系与其所包括的曲本版本来源、收藏者、收藏地等密切相关。经考察,基本认定这批杂剧是赵琦美所搜集,"脉望馆"是赵琦美一人之藏书楼,赵氏题跋中所说的"真如"必在北京,可能就是赵氏府邸。"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一名可以指称这批曲本,既已约定俗成,无需再改。此名是丛书之名,非一书之名,在指称其中的某曲本时,要详其版...

  • 论郑振铎对戏曲文献整理出版的贡献

    作者:南江涛 刊期:2019年第02期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评论家、翻译家、收藏家,也是贡献非常突出的出版家。他策划主持的《古本戏曲丛刊》等大型丛书,影响甚巨,沾溉学林。本文简要阐述郑振铎的戏曲理论和戏曲收藏,梳理其在戏曲文献整理和出版中的重点项目,既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也可以借此总结其相关选题策划的规律,把握戏曲文献整理出版的方向,为进一步研究郑振铎...